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十二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12

  請掀開講義第十八頁第六行,從「如來讚印」這個地方看起,請看經文: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將自己所修所證的完全顯示在日常生活之中,使自己的生活與修證完全融合成一體,這是佛法真實的受用。在這個時候被須菩提尊者看出來,所以尊者讚歎釋迦牟尼佛,前面我們已經讀過了。這一段是世尊答覆尊者的話,首先對他稱讚。二個『善哉』,一是讚他大智能見,二是讚他大悲代問,所以連續有「善哉善哉」,裡面含著許多的意思。如果不是須菩提看出來,要不是他代我們啟請,這一會發起的因緣就沒有了。我們看底下這條。「善現所見」,善現就是須菩提尊者,他所看到的,「世尊欲令眾生於其著衣持缽、去來動靜、日用平常生活中,領取護念付囑之意」。這在前面已經給大家報告過,經文對於重要的義趣是不斷的重複,這是從表面上去看這部經,實際上,文字每次的重複,可是意思不一樣,如果意思相同,重複就是錯誤的。每次重複,意思比前一次必定要深廣很多,我們讀經、聽經都要向這些地方去領悟。何況眾生的煩惱習氣深重,實在說哪有聽一次就開悟了,聽一次就證果了?除非是世尊在世的當時,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有這些事情,佛滅度之後,就沒看到過這樣的事情。由此可知,重複裡面有更深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們不斷的薰習,長久的薰習能令宿根發現。我們過去生中所修的善根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佛法長期的薰修,能夠使我們的善根提前發現,有這些深意在其中。

  註解裡面雖然是說佛教這些大心的眾生,就是發大菩提心,希望在這一生當中上求下化。佛是怎樣來教導?此地說了,要教這些人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行住坐臥,我們從佛的生活行持明白佛對於大眾的護念,這個護念就是身教、意教。佛的意願是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範圍很廣很大,佛怎樣教導?就是在生活上做出來給我們看,這是護念的意思,無言之教,沒有說一個字,沒說一句話。付囑是對弟子們所說的。由此可知,護念是對於一切眾生,九法界一切眾生。發心學佛,皈依三寶,這是佛弟子,佛弟子更要學佛的行持,換句話說要學佛的模樣。佛如何教導弟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是在生活當中做出來給大家看。所以這部經文裡面,給須菩提印證說『如汝所說』,就像你所講的,如來確實以善巧方便『護念諸菩薩,付囑諸菩薩』。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這段經文是允許為他開示,就是須菩提尊者請法,世尊答覆他的。首先教導他要『諦聽』,這兩個字非常重要。近代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說明,學佛聽經聞法的要領要在誠敬,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得利益不得利益,或者得利益的淺深大小,不在說法的人,而是在自己聽經的態度。聽經如是,讀誦也不例外,就在一個誠敬。所以我們常常在經典裡面,世尊說法之前總要叫大家諦聽。「諦,真實正確,不貢高,不卑下,虛心領受。」這是一個普通的解釋,諦實在講就是用真實心、恭敬心、清淨心來讀誦、來聽聞,這才叫諦聽。能夠誠諦,佛說法你才真正能體會。『當為汝說』,你既然看出來了,要求我給你說明,我應當要給你說。佛說得很簡單,此地講「標宗」,宗是宗旨,把宗旨宣布出來,也就是說好像做文章,先把題目說出來。題目是全經的綱領,往後的經文,實在講就是解釋這三樁事情:第一個是發菩提心,第二個是心怎麼安住,第三個是妄想心如何降伏,就這麼三樁事情。

  在這個地方『善男子,善女人』我們一定要重視,千萬不能疏忽。有許多人修學大乘,依照經上的道理、方法去做,做了許久沒效果,於是對於佛經典的講法就產生懷疑。佛教給我,我照做了,為什麼沒有得到像經上講的這種功德利益?實在是這一個字是關鍵,往往把它疏忽掉,就是「善」,「善男子,善女人」,先要把這個標準確立。善的標準何在?首先我們要認識這是大乘經,即使是古德他們的看法,最低限度也是大乘通教、別教,賢首家所判的始教與終教,何況古德都認為兼圓,這裡頭有圓教的教義。而近代江味農居士則是一生專攻《金剛經》的,他的看法這部經是屬於圓頓大乘,比古人講得要高,他也確實說了一番大道理,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的。判得高,標準就高,善男子善女人標準也是隨著水漲船高。這個善的標準必須要具足《觀無量壽佛經》的三福,三條十一句統統都做到了,這個人才是此地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樣標準的人發心才叫真正的菩提心,才是佛在本經上所講菩提心的標準。心發了,發了之後怎樣修?正如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菩提心是發了,不曉得怎樣學菩薩道,怎樣修菩薩行,不知道。這個地方的味道跟五十三參的意思很相似,問的話不一樣,意思是相同的。心發了,心發了之後怎樣住?怎樣降伏其心?佛在這裡答得好,『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答完了,這個問答就完了。

  我們看下面註解的第二條。「看經聞法,必須拋開一切知見,以一心對境,方能契入。」這是非常重要,這就是諦聽。如果我們看經,心裡面有成見,聞法,自己有意見,那就決定不能悟入,為什麼?與《金剛般若》的義趣完全相違背。這部經上的大主意就是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心有住。你有成見、有主張、有意見,就是你心有住,有住就不行,有住就是迷,有住就是障,障礙你明心見性。必須要把一切知見統統放下,這是非常重要,專心去聽,只可以聽不能想。聽了之後想想這是什麼味道,錯了,為什麼?一想,心又有住了,一想就落到第六意識上去。這是很難的一樁事情,這是佛法跟世間法大大不相同的所在,就是佛法住不得,這個道理很深。

  聽不懂?聽不懂不要管它,聽不懂就算了。聽不懂你去想想研究研究就懂了,沒那回事情;想一想研究研究似乎懂了,結果還是把意思錯會。一想就錯誤,一想就偏差,因為想是迷,所以不能想。我們這部經講得很透徹,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面也交代得很清楚。他教我們聽經聞法要「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語,經典是言語的記錄,文字是言語的符號,不能執著言語當然就不要執著文字,這是第一個教我們不要執著的。第二「離名字相」,名字就是名詞術語,譬如此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名詞,這個名字是假名,《金剛經》上「是名」,冠上「是名」這個字就是不得已假立的,不可以執著,你要執著真的有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就壞了,名字相不能執著。第三個「心緣相」不能執著,心緣相就是我想怎樣,剛才講了,我有成見、我有意見,那是心緣相,心向外攀緣;你看經,在文字上攀緣,聽經,在言語上攀緣,那就錯了。所以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相,這才叫做諦聽。諦聽簡單講就是老實聽,念佛要老實念,聽經要老實聽,老實可貴!老實人就能契入,所以叫一心對境,我們一動念頭就二心、三心。這個樣子聽經、讀經會開悟,契入就是我們常講的開悟。

  「二如是」,這兩個如是,第一個是「應如是住」,第二個是「如是降伏其心」,這兩個如是「剋指上文善護念、善付囑二句」。就是說的前面尊者問的兩樁事情,而佛的答覆如是如是,「有現前指點,當下即是之義」。簡單的說,須菩提問怎樣住?佛就說就像我這樣住;怎樣降伏其心?就像我這樣子降伏其心,這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佛已經做出來了,你像我這樣就行。所以這個答覆是現前指點,叫他直下承當,當下就是。這種答覆須菩提尊者完全明瞭了,所以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到這個地方就講完了,就沒有了。

  「佛之示現,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佛在生活上所做的,「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那一段的樣子,那就是示現。裡面表演的是什麼?須菩提看出來什麼?看出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須菩提看出來。我們凡夫看不出來,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所以他讚歎希有世尊,真的是稀有。究竟圓滿的果證原來就在生活當中,這樣平常,這是一般人沒能想像到的。底下是我們時時提倡的,也就是世尊在日常生活當中做的,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是講用心。日用平常當中,我們要存這個心,要存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都叫做真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心起用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看破、放下就是本經裡面講的無住,應無所住,一切不分別不執著,自在、隨緣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顯示的、所做出來的。「都在穿衣吃飯上顯示無遺」,無遺就是大圓滿,一絲毫欠缺沒有,一絲毫沒有漏掉,圓圓滿滿都顯示出來。「於此體會得,念佛必定見佛」,我們能夠在這些地方體驗,也就是說能這樣生活,能這樣過日子,那就是佛菩薩,哪有不見佛的道理?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底下這段經文: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個答覆,答覆得很有技巧。我們看底下註解,『唯』,唯唯諾諾,這個答覆,「是住降之理,徹底明瞭」。這就是前面世尊給他開示的「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須菩提尊者徹底明白了,《金剛般若波羅蜜》到這裡就圓滿了。尊者是圓滿了,這所謂上根利智,中下根性的人,天天看到釋迦牟尼佛生活,今天在會上聽到須菩提尊者跟世尊一問一答,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們在講些什麼話。尊者就慈悲,『世尊,願樂欲聞』,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我明白了,大家不懂,希望你老人家詳細說明。由此可知,往下的經文就是這兩句的註解,詳細的來說明。我們看小註。「然如來護念付囑,他尚未見,故代為啟請」,「世尊,願樂欲聞」就是代大眾請法。不是他不知道,他完全明白了,別的人不曉得。諸位要知道,當年參加法會的這些人,他們聽佛說法有年頭了。你看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的,從阿含會、方等會,進入到般若會,聽了二十多年。親自聞佛說法,聽了二十多年,還不懂,我們今天一看一聽就懂了,那真叫稀有,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可是我們有緣分讀到這本經,也就曉得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我們的宿根就相當的深厚,這是值得慶幸的。

  他為我們請法說了四個字,願、樂、欲、聞,這四個字「後後深於前前,義甚深廣,應知」,江居士在《講義》裡面也講得很透徹,這四個字一層比一層深。願聽,願聽未見得樂,喜歡聽,喜歡聽比願聽就要深一層;雖然是喜歡聽,喜歡要變成欲望,就比樂更要高一層,這三個字都是從聞法心理上來說的。當然,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的境界?必定是契入的程度不一樣,也就是理解的程度不一樣,感受的能力不一樣。而最高的是「聞」,聞是觀世音菩薩所講的,「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那個聞是屬於三慧,就是更高的境界。下面我們簡單節錄江居士開示的要義。

  「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無明為障,致妄心生滅不停。」學佛不是為別的,就是為了這樁事情,也就是尊者所問的這兩個問題,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妄念要怎樣把它悉除,恢復到自性清淨心,學佛是為這個問題來的。這叫根本的問題,徹底的問題,這上解決了,其他那些枝枝葉葉自然都圓滿的解決。自性,這部經上的名詞就說了很多種,這是說人人本具,本來具有的,不是從外來的,也不是你修得的,是你本來具足的如如不動的自性,這就是真心,就是理體。整個宇宙人生就是自性的現相,自性是能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現。自性本來是不動的,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無染的,現在好像是在動,好像是被污染,這個現象是無明為障。明是明瞭,明瞭事實真相,現在事實真相不明瞭了,就叫無明,無明是不明瞭。因為不明,所以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天天在那裡猜測,以為是這樣,以為是那樣,愈猜愈遠,愈遠就愈猜疑。這樣妄心生滅不停,這樣變成了一種習慣,無始劫到今天,習慣成自然。現在妄念想斷都斷不掉,這才是真正的麻煩事情,六道輪迴就是這樣變現出來的。

  「故學者應在聞字上用功」,願樂欲聞,為什麼?只有聞才能夠開悟,才能解決問題。底下講這個聞是「返聞聞自性,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金剛經》教給我們用功的大原則也就在這個字。「返聞」有回頭的意思,所謂回頭是岸。經文裡面,往往用一個簡單的字來代表修行的原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面的境界叫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眼所對的叫色,就是你眼睛能夠見得到的都叫色。所以虛空也包括在色裡面,是你眼睛對的。黑暗,眼睛看不到了,不是眼睛看不到,張開眼睛,夜晚沒有燈光的時候看到黑暗,那也是境界,也是色法。所以,它的範圍非常之廣,耳所聽的是聲,六根對的對象叫六塵。返聞是觀世音菩薩用功的方法,他是用耳根來做代表,我們從音聲上要懂得回頭,回頭是去緣自性,不要去緣外面的境界,從外面境界立刻曉得回頭。前面說過,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去托缽,托了能知道回來,那個樣子就是示現給我們看,教我們懂得回頭。

  我們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哪個人不是如此?人人都是如此,但是你的金剛般若沒表現出來。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的,為什麼他表現出來,我們表現不出來?我們是身回來了,佛現在教給我們心要回頭,心從六根返過來。這個方法佛門裡面用得很多、用得很廣泛、用得很徹底,我們中國聖人也懂得,很可惜沒有像佛法用得這樣深廣。孟子曾經講過,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跟返聞的意思完全一樣。學問之道不是別的,是什麼?是你的心都跑在外面境界上,你只要把心收回來就是,豈不是跟返聞意思一樣嗎?眼從色收回來,耳從音聲收回來,鼻從香收回來,舌從味收回來,六根都能夠收回來就行了。所以諸位要曉得,此地這個返聞聞自性,在眼就是凡事它統統用個聞字,全都教給我們會歸自性,那就是佛菩薩。不知道會歸自性,一昧去攀緣外面境界,這是迷,這叫凡夫,不知道回頭。

  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當中,懂得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觀照。時時照,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回頭。曉得相是虛妄的,性是真實的,回頭就見性,則見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性。這樣說法實在講很難懂,很不好體會,我們還用舉例來說明,舉例只能舉個彷彿,沒有辦法舉得恰到好處,但是從彷彿當中,聰明人能體會它的意思。譬如古人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怎麼回頭?看到一個金鐲子,鐲是相,圓圓的鐲子是相,怎樣回歸?這是金,這是黃金,那就歸到自性;看到一副耳環,耳環是相,一看到,這也是黃金。如果只看到金,都一樣,都平等,如果著到相,每一樣都不一樣,都不相同。所以教你從相上回頭,返聞,返聞怎麼個返法?念頭一轉,離相就見性。眼從色上離相,就見到色性,耳從音聲上離相,就見到聞性,六根在六塵境界上只要離相就行了,這是《般若經》上教給我們的方法。

  相是虛妄,萬萬不可著,相是性變現出來的,所以相也不必把它消滅掉。實在講,怎麼消滅也消滅不了,譬如金跟器一樣,器可以把它消滅掉,金在,金在它還是有相。我把黃金塑成一個人相,金就是人,人就是金。我不喜歡人相,我喜歡佛相,再把它塑成一個佛相,還是有個相。人相、佛相都不要了,黃金一塊有一塊的相,一坨有一坨的相,相要沒有了金也沒有了。所以說有性一定有相,有體一定有用,要明白這個道理。相不妨礙,只要你不執著它,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沒妨礙。佛是教我們不要著相,也不要去斷滅相,一定要把相斷滅掉,那是愚痴人,那是錯誤的。這個往後會詳細來說明,底下經文要說明的。

  須菩提既然是代大眾請法,釋迦牟尼佛很慈悲,當然要詳細為我們解答這兩個問題。第九段「詳談」,詳談雖然叫著須菩提,須菩提是代表大眾,實在講他已經徹底明白,無需要再說,他是代表大眾,因為他代大眾啟請的。因此往後佛只叫著須菩提,就是叫大眾,他是大眾的代表,這個要曉得。經分兩大段,就是《金剛經》的上半部跟下半部,上半部是「約境明無住」,境是境界,是外境,就從境界上來顯明一切無住,「以彰般若正智」,彰是明顯,把般若正智顯示出來,下半部是就心,一切法不外乎心境。可見得江居士他分經分段落分得好,分得非常有道理。在約境這一大段分為兩個中段,這兩個中段就是信解兩門,後半部也分兩個中段,行證。合起來跟清涼判《華嚴經》架勢是一樣的,信行解證四個段落,這部經的確是圓圓滿滿。雖然經文不長,它的架勢的確跟《華嚴》一樣,是大經的架勢,是圓滿的教學,沒有欠缺,信解行證四樣都圓滿。我們現在看第一段。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我們看底下的小註。「佛告句」,經文這樣的句子很多,在此地說了,往後遇到這個句子,都是這個意思,「甚為緊要,不可忽略讀過」,佛叫著名字,特別提醒大眾,底下的開示一定非常重要,特別要注意諦聽。『諸菩薩摩訶薩』,這一句裡面範圍很廣,「指發大心之善男女言」,實在說,諸菩薩,諸是多,不是一個。就本經,本經是大乘,江味農居士判作圓教,依大乘圓教來講,從初信位一直到十迴向位,這四十個位次是諸菩薩。下面摩訶薩,摩訶薩是大,大菩薩,大菩薩是從初地到等覺十一個位次。這一句裡面包含著五十一個位次的菩薩,這個味道就深長了。可見得降伏其心這個修行法要緊,不但初學的人要從這下手,等覺菩薩還是用這個方法,這個妙!世尊在這次法會當中,把這樣重要的修行方法傳授給我們,如果我們會用,用得很恰當,這一生當中就能頓超圓證。縱然達不到這個境界,運用這個方法,守住這個原則,念佛求生淨土,決定是增高品位,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此地這個範圍是很廣大,都是用這個原則來修持,無論他修哪個法門,原則都是降伏其心。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斷,還要用這個方法斷最後一品無明,因為那一品無明是妄,不是真實。

  「發心要發得圓滿究竟,如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是教給我們,正如同前面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們要真發這個心。發這個心就是大心菩薩,雖然我們是在初學,初發心,但是這個心大,這個心跟諸佛的心一樣大,這個心究竟圓滿。用俗話來講,就是我們要立大志,什麼樣大志向?要立志作佛,要立志度一切眾生,這是大志,在佛法裡面叫發大心。心發了之後要去做,所謂以行填願,我們要拿出行動出來圓滿我們的大心大願,這個人就是菩薩。這也是妙極了!尊者稱讚佛,善護念、善付囑,「善」字好,《金剛般若》上這個方法是善巧到了極處。我們在許多經論上讀到過,凡夫要想修到菩薩地位,哪有那麼容易!圓教初信位的菩薩要論斷德,斷德就是斷煩惱,德是道德的德,跟小乘須陀洹相等,小乘初果。也就是說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小乘人斷盡八十八品見惑證初果須陀洹,圓教斷八十八品見惑等初信位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像念書一樣,入了一年級,正式上學入了一年級。但是,斷證功夫跟小乘初果相同,諸位要曉得,心量、智慧完全不相同,初果跟圓初信位差得很遠,因為他的心量大,志向大,他是發大心,修大行。

  「又知雖上成而實無所成,雖下化而實無所化。」這就是智慧,智慧現前,不是小乘聖者乃至於權教菩薩所能及的,確實般若智慧現前,他能夠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這是本經裡面教導我們的。雖上成而實無所成,實無所成是心裡頭沒有成的念頭。我們在這部經後面就看到,後面首先舉小乘四果,須陀洹已經證得須陀洹,他有沒有著相?沒有,如果要著相他就不能證得。小乘初果尚且如此,何況大乘菩薩,為什麼?須陀洹已經斷八十八品見惑,見惑裡面第一個是身見,如果他說我已經證初果,那他身見還在。我,我證得,他身見沒斷,沒斷是凡夫,哪裡是須陀洹果?由此可知,最下面的果位證得,心裡都沒有證得的念頭,不是說沒有證,他真的有證,心裡頭沒有這個念頭,沒有證果的念頭。成佛也決定沒有成佛的念頭,「我現在圓滿成佛」,有這一念他四相具足,他哪裡能成佛?上成,這是講自己,自度,下化是度他,自行化他。下化而實無所化,天天在幫助眾生,雖然幫助一切眾生,布施供養等等善行,也不著這一切相,所謂是三輪體空。不是不做,天天在做,做了決定沒有執著,心地清清淨淨,一塵不染。

  「乃是無所成而上成,無所化而下化。」世尊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這樣做出來給我們看的,自己成佛了,沒有擺個成佛的架子,自以為了不起,自以為高高在上,沒有。世尊天天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心裡面也沒有執著「做了這麼多事情,做了這麼多好事,多少人得我的利益」,從來沒有這個念頭,正所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則性德究竟,體用圓滿,而稱為大菩薩矣。」凡是能夠這樣修,能夠這樣行,具足如是知見,初發心就是大菩薩。可是我們自己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看到這個,我現在這樣做,我就是大菩薩。人家大菩薩沒有自以為是大菩薩,我們念了一遍《金剛經》,就自以為是大菩薩,那就錯了。佛跟這些菩薩、阿羅漢、須陀洹都沒有著相,我們讀了幾遍《金剛經》就著了相,你說釋迦牟尼佛怎麼不流眼淚?看了,冤哉枉也,你們把佛的意思全都錯會了,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如念佛法門」,這舉一個例子,「本是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實在講,念佛法門真的是圓極頓極,「因行人發心不大,只知自了,則最上乘法,竟成為小乘矣」。諸位要曉得,念佛法門小乘種不生,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是小乘,他是自了漢。就如同從前李炳老所講的,他是講台中蓮社,沒有講外人。他說台中蓮社的蓮友,大家都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的,實際上能往生的,一萬個人當中只有二、三個人。為什麼每個人都念阿彌陀佛,都求生淨土,不能往生?小乘心,自了漢,與那個法門不相應。淨土是大乘法門,圓頓大法,不是大心的人,念阿彌陀佛也不能往生。但是要曉得,雖不能往生,跟阿彌陀佛結了緣。就像我們自己,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念佛求生淨土,都沒去得成,原因在哪裡?心量太小,只顧自己,沒顧別人,這是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所以變成了小乘矣。

  「所以只能往生下品」,往生下品就很難得,下品也去不了。「甚且並下品亦不夠」,我們就是這一類的人,連下品也不夠,不能去。不能去,念了一輩子佛,到來生就享福,變成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不好,享福要造業,福享完了,罪報現前,要去受果報,那個麻煩事情大了,這是必須要知道的。「豈不上負佛恩,下負己靈」,負是辜負,佛說《彌陀經》、說《無量壽經》、說淨土經論,是幫助我們一生了生死出三界不退成佛,這是大恩大德,我們沒有依教奉行,沒能去得了,叫辜負了佛恩。這個法門百千萬劫難遭遇,這一生當中遇到了,遇到不肯認真學,對不起自己,下負己靈就是對不起自己。「此皆由不明無上大法之所以然也。」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追究其原因,對於大法沒有明瞭,沒有真正懂得。所以底下的結論,「是學佛不能不開智慧」,開智慧就是把道理、事實真相認清楚,認明白。知道這個法門可貴,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知道這個法門的善巧,自己非依照這個修學不可,這是智慧。

  所以修淨土要發大心,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們為了修學便利起見,也就是說這一生中確實要得生淨土,我們的心、我們的願,包括解行,都要與佛相應,佛是大心大願大解大行,這樣才能保證得生。我們將早課讀誦的經文就採取《無量壽經》的第六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讀誦四十八願,絕對不是叫我們去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那就錯了,我們是要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把我們自性裡面的四十八願引發出來,我跟阿彌陀佛發的是同樣大願,這樣才跟佛同心同願。晚課我們讀誦經文是採取《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是大解大行的一段經文。一定要依教奉行,將佛的教誨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依照這個標準來改進、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行持。這樣求生就不辜負佛恩,也不辜負這一生,在無量劫當中,這一生過得最有意義、最有價值,最充實的、最可貴的一生。在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往生不退成佛,這是我們學佛真正的目標。

  下面說,「降伏其心」,這是修行真實的原則,是個總原則。我們念佛,諸位要記住,往生淨土的條件是要發大心、立大願,大就會把妄破除。妄從哪裡來?小心量就妄,我執,我相、我執,大心一發,小心量就突破了,妙!所謂叫善,佛善護念就是叫你心一放大,小我就擠破了,不要破自然就沒有。這個法子真是妙極了,善巧方便之極。念佛用什麼方法來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心就是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煩惱心,就這些東西。我們所用的是老實念佛,把這些妄念統統念掉,讓心裡頭只有一個佛號,心無二念,只有一個佛號,精神意志集中在一念上。以這一念對治一切雜念,淨宗這個方法就更殊勝、更巧妙,「是令妄想不起」。我們念佛,一面念佛一面還有妄想,這是我們的功力不夠,千萬不要懷疑佛號不靈,佛號念了沒用處,妄想還那麼多。說老實話,念佛這個方法治不了妄想,你的妄想就沒救了,沒得好治。為什麼?念佛是得十方一切諸佛的加持,一切諸佛加持都加不上,你就曉得你的業障多重。古德常說,深重的業障,所有一切法門都消不了,唯獨念佛可以消除,這才知道念佛是消業障最好的方法,沒有比這個方法更殊勝。我們念佛,為什麼還消不了業障?也就是伏不住妄念、煩惱,今天讀了這部經應該覺悟,心量太小。雖然念阿彌陀佛,念念都是自私自利,這就是不如法,我們的心沒有像阿彌陀佛那樣廣大,我們的願沒有像他那樣的弘願,原因就在此地。果然是大心大願,這句佛號就是大行,怎麼不能降伏其心?所以,在修行當中遇到障礙,得不到效果,要去找原因,毛病到底出在哪裡?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我們的修學就一帆風順。所以修行的目的,念佛的目的,要妄念不起,心就清淨了,心淨則佛土淨,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

  「使不覺者覺」,妄就是不覺,妄想不起就覺悟,覺正淨統統都現前。「初發心人,下手祇有降伏」,你看須菩提尊者請教第一個問題,是問的心要怎樣住?佛沒有答住,答降伏,降伏住了心就有住,妄念不能降伏就談不上安住。所以,降跟住有表裡的關係。你看問的跟答的,重要是在降伏,就是妄念紛飛,妄想、雜念這是我們的大病,妄想、雜念不除,輪迴果報就永遠脫不了身。輪迴是妄念變現出來的,輪迴裡面的因緣果報也是妄念在當家做主。所以佛法裡面,比如像禪宗,宗門的學人雖然不念佛,雖然不求往生,但是他非常重視降伏妄念,非常重視。世尊在本經裡開示的理論、方法、原則通一切法門,不但通一切法門,而且通一切果位,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前面講諸菩薩摩訶薩,都用這個原則。這才曉得降伏其心這句話的重要,要從這裡下手。

  「古人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即是此意。」古德在修行當中體驗的言語,也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他修行的心得,他把他的心得為我們說出來。但求息妄,不要求真,求真就又是一個妄念,你的妄就息不掉。正如同前面舉例子所說的,到後面經文我們看到,證須陀洹果,心裡頭沒有證須陀洹果的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是妄念。釋迦牟尼佛成佛,他自己要有念頭「我成佛了」,那又是個妄念,這要懂得。念佛人也不例外,我遇到一些同修來告訴我,念佛念了好幾年,一心不亂沒得到,來問我。我就老實告訴他,你這一生別指望了,你不可能得一心不亂。他說為什麼?因為你有個「一心不亂」橫在心裡頭,你還能得一心不亂嗎?那就是個妄念,障礙一心不亂,這個妄念拿掉,你就得一心。所以不能求真,求真是個妄想,是個妄念。這個事情很難!凡夫心裡頭總要抓一樣東西,好像有個依靠,如果什麼都沒有,他覺得心空空洞洞的,沒有依靠,心裡慌了。所以餘門修道,餘門是八萬四千法門,就難在此地,不能讓你有個東西抓住,有就錯了。

  淨宗對我們方便那就好了,讓我們有個東西抓住,抓阿彌陀佛。心裡頭什麼都沒有,有個阿彌陀佛,依靠阿彌陀佛就行了。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但是阿彌陀佛跟其他不一樣,他通到真的,這個妄,妄的後面是真的,通到真的,這個方便就大了;不像其他的,其他的妄是妄到底,後頭沒有真實,阿彌陀佛後面是真實。幸虧有這個法門,末法一切眾生都能得度,都有救,這就是要抓到一個依靠,西方極樂世界。古德跟我們講得很清楚,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註解就引用不少,指方立向。不像般若經,般若經方跟向統統去掉,都沒有,法相跟非法相統統不立。淨土宗指方立向,讓你真的有個東西好抓,這對我們來講就大開方便之門。我們心裡攀緣淨土,攀緣阿彌陀佛,行,這樣求生淨土品位不太高,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實報土沒有分。為什麼?因為心裡頭有相,還有分別執著,有阿彌陀佛,實報莊嚴土沒分。但是能去就不錯了,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就很難得,你到那裡是無量壽,保證脫了生死輪迴。不要想得太高,想得太高反而將來去不了,那才叫後悔。所以說一定要得生,品位高下可以不必去計較,計較這個反而出了毛病。一切都不計較,都不放在心裡,品位反而高,這個要知道。

  「不但初發心,實則自始至終,亦只有降伏之功,乃至成佛,亦無所住。」這是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的「諸菩薩摩訶薩」這句文裡面所含的深義。所以這個法門之殊勝,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這個方法沒有改變,就是教你降伏,降伏妄心。本經講的是原理,講的是綱領原則,落實在法門中來說,我們常聽講八萬四千法門,這是真的,不是虛設的,諸位從《教乘法數》、《佛學大辭典》裡面你可以查得到,確實八萬四千法門,一條都不漏。四弘誓願裡面說得就更多,「法門無量誓願學」,法是方法,門是門徑,無量無邊的方法、門徑,都是降伏的方法。大家如果能夠把這個總綱領、總原則記住,我們在末法時期學佛,不會走岔路。末法時期,雖然《楞嚴經》上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對於邪正很清楚就能辨別出來。什麼是正?這個法門修得我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這正法;如果這個法門修的叫我心裡一天一天增加麻煩,那就是邪法。降伏之功,不能降伏,這個法就是邪法;換句話說,增長你的分別執著,這不是正法,正法是要減低你的分別執著。修學在效果上看,一定是煩惱輕、智慧長,這就是正法。不能很精微的觀察出來,一年一年應該能夠覺察得出來,實在說用功要得力的人必定是月月都不一樣,所以他法喜充滿,他的生活很充實、很快樂,月月境界不相同。如果要到每個星期境界都不相同,那就恭喜你,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上輩往生,絕對不在中下品。所以,我們在一般人講是一個月一個月是一個階段,月月會有進步,境界確實不一樣。從這個地方檢點,不僅是我們自己修學功夫得力,邪法正法在胸中也是了然而不迷。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除降伏外,別無進修方法」,這是總結修學的綱領。不住生死,生死是有邊,不住涅槃,涅槃是空的這一邊,空有二邊都不住。怎樣不住生死?不著相;怎樣不住涅槃?持戒修福。廣度眾生,不住涅槃,雖度眾生不著相,度無所度,這個要緊,都是屬於降伏,降伏妄念。妄念,一個是住空的妄念,一個是住有的妄念,凡夫住在有上,住就是執著,執著有;二乘執著空,二乘證得偏真涅槃之後,他就不肯修福,不肯幫助眾生,所以世尊呵斥他們叫墮無為坑,無為就是空,掉在空裡面去,不能見性。佛法的宗旨是叫你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得清楚一點,說得明白一點,恢復自己本來面目,就如此而已。心性是本人,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住在偏真涅槃裡面,本來面目見不到;換句話說,還是在迷,比起六道凡夫他算是覺悟了,比起佛菩薩他還是迷惑顛倒。所以這個修學,果證不是究竟圓滿的。唯有大乘菩薩,前面講了,智慧開了,真正智慧開了才曉得二邊都不能執著。這樣才能夠解決問題,才能夠使自己達到明心見性,也能夠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除了這個原則,再沒有進修的原則,這個方法是講總的綱領,我們念佛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來降伏其心。

  像參禪,他用參話頭的方法,用觀心的方法,密宗用持咒的方法,律宗用持戒的方法,教下用觀照的方法,方法雖然不同,一個原則,都是降伏其心,如果用功不是降伏其心,那就大錯特錯。降伏其心是個總原則、總綱領,就是要把妄想分別執著這些雜念去掉。方法太多了,無量的方法,八萬四千的方法,統統就是為了這樁事情。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統統是對付煩惱的,對付妄想的。

  再看底下這段經文,前面是總原則說出來了,這是證明,舉例子為我們來說明。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這句話是總說,下面是別說。『一切眾生之類』真的是無量無邊,底下說的不過是舉幾個例子而已,並不只限於這些,要曉得無量無邊。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這是講從生態上來觀察,胎、卵、濕、化,六道眾生總不外這個四大類,胎卵濕化。

  【若有色。若無色。】

  『有色』是六道裡面的色界天,『無色』是無色界天。

  【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這幾句是說的無色界天人。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無餘涅槃』是成佛,也就是說你要立大志、要發大心,度眾生就是幫助眾生,要幫到幾時?要幫到什麼程度?要幫他成佛,沒有成佛之前,我對他的幫助不能中斷,要發這樣的大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段話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來的,世尊示現在人間就做這個事情。你看這真的是發大心,立大願,起大解,解就是圓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迷惑,證大果。信解行證都顯示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落實在這個裡面。世尊教我們學習,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其心,他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以身作則。這樣的宣說,是他把他所做的為我們說出來,說出來是言教,所做的是身教。這段的意思很深很廣,底下一共有十九條,還是略說之略說。

  這「一切眾生之類」,佛家在這些言詞上、術語上都充滿了智慧,譬如問,我們常問道場,你這個寺院裡面住多少人?人家一聽,你是外行,你不懂佛法。佛法裡面稱呼,你這個道場住多少眾,而不問住多少人。眾讓你開智慧,眾是住了幾個眾緣和合的那麼個東西,眾緣和合的,讓你開智慧,不著我相。所以稱之為眾生,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這叫眾生。緣合就現生,緣散就滅了,生滅是相生滅,實際上沒有生滅,當體皆空。眾生兩個字教你認識事實真相。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