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六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6

  【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

  這是接著前面「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慧現前也是要從了境上才能夠現起的。「未了境時,而智終不生」。『了境』,是屬於了別,而不是屬於分別,根對境界的時候自然明瞭,沒有境界,心是清淨寂滅的;換句話說,有體而沒有用。如果是一遇到境界,它自自然然起作用,這個作用是自然的,裡面絲毫緣慮也沒有。所以,「智生,乃了境而後生。境了,乃因智而後了。」境界是怎麼樣明瞭?智慧現前自然就了了。

  【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

  這一段就是說明能所俱空。「境若非空而不可了,則智生何以能了」,可見得了是因為它本來空,所以才能夠了。我們以一個粗淺的例子來說明,所謂了生死出三界,三界要是不空,生死如果是實在的,諸位想想,三界生死如何能了?就是三界是空寂的,生死是虛妄的,智慧一生,把真相徹底照清楚,不了而了,本來沒有。三界生死都是屬於境界,可見得你要想徹底的了,一定要『智生』,智因境生,境因智了,兩個都沒有能所。「今既智生而了,則境本自空,而了無所了」,境界是空的。「智若非空而不可生,則境了何以能生」,智也是空寂的,就是清淨心中覺照的作用而已。

  「今既境了而生」,般若智慧從哪裡生的?有境它才生。就好像鏡子一樣,鏡子它能照,必須外面有境界,它裡頭才現相,它才照進去;外面沒有東西,它雖有這個能力,它不起作用。我們清淨心也是如此,所以清淨心對外面境界,裡面就是有智生起來。雖然智生起來,對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裡頭沒有能也沒有所;換句話說,沒有能照之智,也沒有所照之境,沒有這個念。有沒有這個事?有這個事。就好像明鏡照物一樣,有這個事,明鏡裡頭絕沒有分別,我能照、境界為我所照,沒有,這才叫清淨心。所以唯識家說,我們六根對六塵第一念,第一剎那是智照,智怎麼生起來?就是那時候生起來。可是智一生起來之後,我們沒功夫,接著第二念有五俱起意識滲透進去,起作用了,把智照反而失掉,迷失了,不曉得我們是智照,只知道是五俱起意識在起作用。佛與大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從第一念、第一剎那起,一直到後來全是智,這裡面決定沒有五俱起意識在那裡起作用。所以叫四智菩提,你的四智作用了,四智菩提,菩提就是覺。我們是以八識,八識是迷,四智是覺。

  這一點我們現前縱然做不到,確確實實是做不到,理路要明白。明白之後,心裡有個數,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在哪個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樣。體上講一樣,佛菩薩對境智生,我們對境也智生,智生境了,佛菩薩智生境也了,我們智生境也了。就是因為迷了,把智一迷就變成識,所以境就不能了了,把虛妄之境、空寂之境看成真實,過失就生在此地,不知道能所俱空。《心經》後面講的「無智亦無得」,智就是此地智生的智,得就是了境的境。「今既境了而生,則智本自空,而生無能生」,這是心境俱空,智境俱空。

  【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

  智確實講沒有痕跡,鏡子的光明沒有相,沒有痕跡,它有作用,所以說『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這是對境界上講的,為什麼無所了?因為它本來空;智為什麼說它非有?也是本來空,並不是你真正有個能了之智、有個所了之境,沒有。小註說,「境空智寂,即空即有」,相是幻相,不但當體即空,你細細的去觀察,當相即空,作用也空。不要以為它有真的,有相、真的有作用,不是的,一切如幻。如幻不能說它無,它確實有個幻相,也不能說它有,因為它無自性,它沒有自體。

  【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

  這才是真正悟的境界。幾時我們在境界裡面,像永嘉大師所說的,這時候你自己也覺悟,你入這個境界了。你入這個境界,清清楚楚,可不能做念頭,「我現在這個境界跟永嘉大師講的差不多了」,那就壞了,為什麼?又有能、又有所,沒有入。入了之後能所雙忘,二邊都離開,二邊都不執著,一動念就壞了。不論你動什麼念,一有念就有能所,一有念就有是非、就有真妄、就有過失;換句話說,心就不清淨,清淨心裡面不能有一念。這是永嘉大師對我們學人不得已而說出來的,要懂得他的苦心。這才叫『妙悟蕭然』。懂得這個道理,在我們修學過程之中,一切境界相明瞭而不執著,不明瞭也不要去求明瞭,因為你一求是緣慮心,不必要去求,不明瞭就隨它不明瞭。為什麼?我們先求定,先求心清淨,一有求的心,心就不清淨了。

  聽經、研教,真正明理如法的,絕不用攀緣心,看經也好、看註解也好,懂得多少算多少。為別人講怎麼樣?我看懂多少我講多少,看不懂的地方我不講,不要去研究。研究怎麼樣?研究來研究去,也不會得真相。為什麼不得真相?佛菩薩、祖師的文字是稱性而談,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言語文字,我們用第六意識去研究,能研究得出來?咱們用的不是一個心,他用的是清淨心,我們用的是染污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研究來研究去,到後來怎麼樣?後來成自己的知見,不是佛的知見,不是祖師的見地,是自己的見地,沒有不招過失的,這就叫曲解經義。

  這一點我們初學的同修們一定要曉得。我們查查、找找參考的,那些東西是名相上的,不是義理上的,講東西,義理是第一,依義不依語。可是有名相擺在這個地方,那名相不講也不行,名相可以查,可以找註解,可以把它註在旁邊;義理不行,知道多少就多少,不要胡猜,不要打妄想。心清淨一分,你就見一分義理,清淨兩分就見兩分義理。我也給諸位說了,過去我聽經,老師說不准記筆記,原因在哪裡?清淨心去聽,聽多少得多少受用,開智慧。記筆記怎樣?記筆記打妄想,記下來之後是死東西,記下來之後絕不是那麼回事情,在心裡面是活的,寫下來就死了。所以著眼點就是在清淨心,就是學寂寂惺惺。初學的人,寂寂惺惺是;入了門的人,惺惺寂寂是。我們現在沒有入門,先求定,《楞嚴》裡頭的辦法就是如此,先求真心。要求真心,先要明理,要能夠辨別、要能夠認識,哪是真、哪是妄。底下有個比喻:

  【如火得薪。彌加熾然。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

  這就是比喻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生了,生是對境才生。你看這個『妙』,妙在什麼地方?如果諸位懂得唯識,這個意思一會,立刻就明瞭。識從哪裡來的?根塵相對當中生的識,識不是真的。根塵不相對的時候,哪有識?根塵相對當中它才生識。智也是如此,智是真性,真性,根塵的境界,它兩個合起來當中生了智,它兩個要不碰頭,智不生。實在講,智跟識沒有兩樣,它兩個是一個東西,離開分別、執著、緣慮,就叫做智;這裡頭加上分別、執著、緣慮,它就叫做識。智跟識是一樁事情,兩個同體,不是兩個體,是一個體,一個是迷的作用,一個是悟的作用,迷悟同源,迷悟不二,這就說的這個意思。這邊是性,這個是相,離開了相它不生,可見得它是空的。沒有智與識,那根與境也不能建立,誰知道有根境?所以它們兩個是相對的,是對待法,相對而建立的,沒有這邊就沒有那邊,沒有那邊也沒有這邊。這就說明能所俱空,是這麼個道理。所留下的一個是什麼東西?留下來的是真性,我們所謂清淨心。清淨心不空,般若智慧是清淨心的作用,是對境的作用。悟了以後,實智照境好比『如火得薪』,當然這是智慧的光明愈來愈熾盛了。『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一切境界無不了然、無不通達。這就所謂大智慧現前,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了,智慧真正的開了。

  【其辭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非著。】

  小註引《楞伽經》一段話來解釋,「不達境惟心,起種種分別」,這個道理前面詳細的說過。境界是從哪裡生起的?是一念不覺而生起的。前面也討論過,一期的五陰跟一念的五陰,這都是說明萬法生起的緣由。追究其本源是真如本性裡面現的一些影像,《金剛經》上說的「如夢幻泡影」。影像,諸位就記住,不是真實的。這就是你通達了,你曉得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現。《華嚴經》裡面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個性當作體性講,一切萬法的本體是什麼?是唯心所變,唯心所造的。你要不懂得這個道理,不曉得萬法唯心,你在法裡面一定起執著、起分別。「若起分別,則為境之所縛」,就是為境界所轉,自己在境界裡面做不了主,境界是主動的,自己是被動的,心為境轉,不自在了。

  「達境惟心已,分別則不生」,如果你要是明白萬法唯心、萬法唯識,你在境界裡面自然就不生分別,為什麼?你要是分別,豈不是自心分別自心?除了自心之外,沒有一法可得。這個話在初學聽起來很難轉得過來,為什麼很難轉得過來?無始劫以來,我們都迷在境界裡頭,現在一下回頭來,這是不容易的。可是從比喻裡面你細細去想,這個道理能想得通。以夢境來想,夢境裡面也有天、也有地、也有山河,也有動、植、礦物,也有自、也有他,也有能、也有所,夢境從哪來的?豈不是你自性變現的!正在作夢的時候,不曉得是自性變現的,所以在夢境裡頭也起分別,順了心也生歡喜心,不如意的時候也生煩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一下醒來,才曉得原來是一場夢。凡夫到這個地方就為止,不能再深入的去觀察。深入一觀察,夢既然是自己心裡變現的,夢裡所有的境界,哪一法不是你自己心?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既然法法都是自己,法法都是自心,你得到又歡喜什麼?失掉又有什麼煩惱?全是自性變現的,除了自性之外,什麼都沒有。

  這就是唯識家所說的,宇宙萬有有什麼東西?唯獨是識,除了識之外,什麼都沒有。識就是自己的心,就是能變之心,境界是所變之法,除了能變之外,沒有所變。所以才說能變是實在的,所變是虛妄的。正如同夢境一樣,心是能變,夢中境界相是所變,是虛妄不實在的,它有生滅,所變的有生滅,能變的不生不滅。但是唯識還沒有到究竟義,再向上一著,轉識成智之後,大圓鏡智就是真如本性。前面講過三德祕藏,有一個一定具足其餘兩個,大圓鏡智是就般若上說的,有般若必定有法身、有解脫,一而三,三而一。所以性空的道理,你要是通達,一切煩惱結縛統統沒有了。這就看我們通達性空的道理深度如何,有達得淺,有達得深,通達得淺的,可以斷見思煩惱。沒有通達,通達個一分、兩分,明白這個道理,你現在在生活當中,你煩惱也可以減掉幾分。為什麼?不會太認真。過去人我是非爭執得很重,執著心很重,現在漸漸明白這個道理,心就淡了幾分,為什麼淡了?理明了。再要往深去觀察、去深入,見思煩惱就可以斷了;再深,塵沙煩惱可以斷,無明煩惱可以斷。

  通達性空要靠什麼?妙觀察智,是靠這個,平等性智與妙觀察智它兩個起作用,妙觀察是主。古德也有說,第六識是罪魁功首,造業它第一,修道,斷惑證真它也第一。為什麼?它要是搖身一變為妙觀察智,那成佛作祖第一大功是它;它要是迷惑顛倒,打妄想、造罪業,它也是首領。換句話說,無論在迷在悟,第六識是居首領的地位,它的作用最大。所以通達性空的道理,通達理事不二的道理,是要靠妙觀察智才能夠斷惑。『雖緣假而非著』,這是說菩薩斷了煩惱之後,從空出假。這就是講在境界裡頭歷練,自行化他,在假相裡面心裡不執著,不著相、不取相,如如不動。能做到這種地步這是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凡夫在境界裡面處處著相、處處取相。

  【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

  小註說,「達性空」,達是通達,「即照空也。緣妙假,則照有,此雙照也」,雙照空有。「達空由緣假而達也,緣假由了空而緣,此雙遮也」,雙照雙遮是同時的,沒有次第先後,所以稱之為中觀。這個中觀是圓教的中觀,「圓中著矣」。『中觀之心歷落』,歷歷分明。

  【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智。】

  底下跟我們說境空智跟智空智。「智非境不生」,跟識非根塵不生一個道理,不過是一個迷、一個悟而已,不同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不同。「所謂智生則了境而生」,智能了空,是因為境本來空,而後智能了空。這種智慧就叫做「境空智」,了境叫境空智。底下有個比喻:

  【如眼了花空。是了花空眼。】

  這是取《楞嚴》的意思說的。「楞嚴云:見與見緣,併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經裡面還又說,翳眼看到空中的亂花,看到空中之花相,雖見到空中現花相,你要曉得,空中本來沒有花,眼睛有毛病才現出花。雖現出花,當體即空,本無所有,你也不必去執著它,也不必去緣慮它。你要執著緣慮,那是自己找麻煩。《圓覺經》上也說得好,「知是空花,即無流轉」,你要曉得花是空花,生死流轉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六道輪迴生死流轉是怎麼回事情?不曉得那是空花。空花就是代表妄境,我們現前境界,不曉得像空花一樣是本無所有、本來空。你要一旦覺悟,這就叫『了花空眼』。了花空眼就是比喻前面的智了境,是一樣的意思,花就是境界,徹底明瞭了。

  【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

  智了境這個相比較粗,智了智這個境界很微細。小註說,「智雖了境空,存智智未了」,曉得境界空。為什麼知道境界空?我有智慧,我有妙觀察智,我看到了。你存在有個能觀之智,還是個毛病,所觀的境界雖然離開了,能觀之智沒有忘掉,前面也曾經說過,能與所並不是真正離開。真正要是離開,能所統統雙泯,都沒有了,這才是真的。有一邊存在,那一邊確實並沒有離開。你看看前面講生因你就曉得,智是因為了境才生,境是因為生智而了,互為生緣。一邊要是離開了,這一邊還能夠獨立?不可能。這種境界很微細,大師怕我們誤會,把虛妄不實在的境界當作真實的境界,這樣修就迷失方向,就步入歧途。所以不厭其煩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我們說明,唯恐我們迷失方向。「存智智未了,猶如然火木,薪盡木猶存,既然諸薪已,木亦復自然,故自了空已,更以智了智」,智了智就是唯識裡面講的證自證分與自證分它兩個互證,這就是屬於智了智。能了境的智現在變成境,正如同自證分能夠證見分,怎麼能證明它見分證的不錯?證自證分來證明它不錯;怎麼曉得證自證分它證的不錯?自證分又可以證證自證分,這就是智了智。曉得智也是空的,換句話說,它也是因緣生法;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

  【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

  這個比喻也很好,比得很親切。眼能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離了,誰能見?眼能見。這是以眼識來證明,是以識證識的作用。就是離開外面境界相分,這就是見分與自證分起了作用。怎麼曉得能見?我自證分就證明眼識能見。

  【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存。】

  小註裡面跟我們說,這是結第一重,所觀境界空了,能觀境界存在。

  【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

  「了境智空智者,結前境智俱空也。無境智不了者,總言若能如此,則無有境無有智,而無不了也。」境智雙泯,也是前面講的雙遮雙照的意思,著重在雙遮。底下有六句,還是重複這個意思:

  【如眼了花空。及以了眼空。非無了花眼。花空眼猶有。了花眼空眼。無花眼不了。】

  這一共是六句,兩句是一個意思。前面兩句,小註裡註得很清楚,比喻前面「境智俱空」,可以不必細說。當中的兩句,「重出能觀之智不了之非」,不了就是『花空眼』你還存在,你所雖然沒有了,你能還存在。能存在是個過失,換句話,還障礙你見性。末後一句就是正確的,「顯境智俱空之是,了花則境空也,眼空眼則智空也」,就是無智亦無得。『無花眼不了』,就是末後這一句,「喻無有境無有智」,說了與不了都是多餘的,「亦無不了也」,這才是一了一切了。這時候就是經上常講的,「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無不了是寂滅現前,我們常講的證無生法忍也是這個境界。這時候不是見的妄相,是見的實相。

  【復次。一切諸法。悉假因緣。因緣所生。皆無自性。】

  這也不必多說,小註諸位同修們自己去看,這個意思前頭都說得很多。不但六凡諸法是因緣所生,四聖境界也是因緣所生,凡是因緣所生,絕沒有例外的,就是無自性,沒有自體;換句話說,當體即空。

  【一法既爾。萬法皆然。】

  因此,隨修一法都可以成無上道,為什麼?一法通了,一切法都通,觸類旁通,這一法如此,法法皆然,所以一切都通了。在前面也給諸位說過,就是研究經從教理上著眼,理要是通了,一部經的道理如此,部部經的道理都不例外。所以一通就一切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就是這個意思,理上貫通。理上要是不通,那處處都是障礙。這在前面給諸位已經辨別過什麼叫教理、什麼叫教義、什麼叫教下,都給諸位說清楚了。義上不行,義上不能貫通一切法,可以通一部分,不能通一切法,理才是通一切法。為什麼?理是清淨心裡面現出來的,真心裡頭現出來的;義是清淨心當中還帶了一層妄,真妄和合裡頭現的,帶一層妄。連教義都不明的人,那就是完全從妄心,分別、執著,自己的知見。自己知見實在講就是妄念,妄念當中見的,那當然是決定錯誤的。這層道理我們應當要明白、應當要相信,然後你用功夫,或者研求教理,你就有憑藉、就有依據,也有門路可入了。

  【境智相從。于何不寂。】

  『寂』,清淨心就現前。「智因照境而空,境由智了而寂,二法相從,能所俱泯」,清淨心完全顯露了。

  【何以故。因緣之法。性無差別故。】

  『無差別』就是理事不二,這是修行的張本。小註說,「因緣之法,雖有差別」,因緣的相有差別,因緣的法有差別,因緣之性沒有差別。「譬如波有千差,水性不二」,水性是濕性,水也好、波也好,濕性不變。「不二之性,即實性也」,這就是真如本性,這就是說理體,一切教都是以這個為本體的。

  【今之三界輪迴。六道升降。淨穢苦樂。凡聖差殊。皆由三業四儀六根所對。隨情造業。果報不同。善則受樂。惡則受苦。】

  這就是所說的因緣法有差別。因緣法相所現的差別,十法界依正莊嚴不一樣。『三界輪迴,六道升降』,這是講六凡,『淨』是講四聖法界,『穢』是講六凡法界,『苦』是凡夫,『樂』是聖人,『凡聖差殊』,十法界不同。這是從法相上觀察的,因緣所生法的法相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底下一段說出原因,是由於我們『三業四儀』,三業是身口意的造作,「四儀」是四種威儀行住坐臥,『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隨情造業』。情是什麼?情識,不是智照,是情識,它才會造業,識就是認識。憑著感情衝動,對一切萬法上的分別執著,這就叫情識。不了解真相,不了解萬法皆空、萬法皆如,隨著情見,識跟見是一個意思,就造一切善惡業。因此果報不一樣,有十法界的果報,不一樣。四聖法界造的是淨業,所謂淨業是非善、非惡,亦非無記,這才叫淨業;換句話說,一切造作三輪體空,這叫淨業。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還不是不造,造作,尤其菩薩造得更多。菩薩普度一切眾生,示現種種身相,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諸佛菩薩隨類化身,有感隨應,他怎麼不造作?他比我們凡夫造作的多。但是人家的造作是三輪體空,他曉得境智俱空,所以他能夠脫能所,能夠絕對待,正在造的時候無我相、無人相,無能造之我,也無所造之業,這了不起!所以他不在輪迴裡面,他不受果報。

  這個道理在十二因緣裡面也有說明,十二因緣,斷一個就清淨。諸佛菩薩造淨業,他是斷哪個?斷的是「有」,換句話說,愛、取是造業,是在那裡造,他沒有「有」,沒有「有」就是他阿賴耶識裡頭不落印象,所以他沒有種子。我們的造作,造一個業,阿賴耶識就落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將來遇到緣就起現行,就要受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不受果報的。人家造作的時候三輪體空,所以他沒有「有」。這也就是說明,凡聖都在十二因緣裡面,因緣所生法。講斷的功夫,我們凡夫從哪裡斷?只能夠從愛取這兩條去斷,「有」我們做不到。在「有」裡頭斷是三輪體空,那是要相當的定力,成就之後才可以辦得到。嚴格的說,要大定現前,禪家講明心見性,見性以後可以;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就是要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可以行菩薩道,普度眾生,三輪體空。《金剛經》裡面所謂「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它是隨智不隨情。

  隨智就不叫造業,換個名詞,叫成所作,隨情叫造業,隨智叫成所作,名字換了一下,相是一樣沒兩樣,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搞這一套。生活與我們凡夫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諸位看看《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相是一樣的,理不一樣,一個是依據智,一個是依識,就是依情識;一個是智了境,一個是情執境,情在執著分別境界,它怎麼會一樣?所以果報不同,善的就『受樂』,惡的就『受苦』。這個地方的善惡有兩種講法,如果隨情造業,善的是三善道的果報,人天福報,惡的是三惡道的苦報,這是一種說法。第二種說法,這個善超越善惡之善,就是隨智、成所作,它的果報是四聖法界;底下那個惡,善惡都是惡,在六道裡頭受苦。三善道不是究竟法,福享盡還是要墜落。為什麼?凡夫在業因裡面是善惡混雜的,並不是生生世世都造善業,有善有惡,就是看哪個多、哪個少,哪個力量大、哪個力量小,力量大的先受報,力量小的後受報,這才形成一個輪迴之因。

  【故經云。善惡為因。苦樂為果。】

  善惡是從業上說的,業是因,報是果,所謂因就是果報裡面關係最密切的。

  【當知法無定相。隨緣搆集。緣非我有。故曰性空。空故非異。萬法皆如。】

  怎麼說法沒有定相?註子說得很清楚,「祇如四大」,這是舉四大這個例子來說,四大是「法」,地水火風。「無情摶之以為山岳」,無情取它來做一個身相,像山是四大構成的,離開四大哪有山相?舉一個例子來說。「有情摶之以為色身」,有情眾生也是取四大做為我們色身。我們色身的四大和外面境界的四大沒有差別,現在科學家懂得,一分析沒有兩樣。「戒善摶之以為人天」,修五戒十善的人,取四大在人天裡面受果報,人是稟五戒,天是修十善。「惡逆摶之以為鬼畜」,惡是指十惡,逆是指五逆,造十惡五逆就是三途的果報。四大是一樣的,可見得,「豈非法無定相,隨緣搆造乎哉」,這是從法上來說。

  「情念本空,罪福無主,一切性空,何莫非如」,這是解釋『萬法皆如』的道理。為什麼說萬法皆如?就是說,能所都是空寂的,情念也是空寂的,罪福無主,迷了就有,覺了就沒有。所以說,相有性無,它有這個相沒有體。這個地方說得簡單,一句話概括了,萬法皆如。我們讀《仁王經》,《仁王經》實實在在是好,有理論、有修行的方法,經文不多,於理、於事說的有條不紊,便於受持,是真正用功的一部寶典。所以佛囑咐我們,在「護國品」後面「囑累品」裡面特別給我們說明,國家有災難的時候要常常讀誦受持,要常常講解;或者是遇到水災、火災、風災、一切災難,佛叫我們講這部經,依照這部經的方法去修行,可以免難。所以這部經諸位細細看了之後就曉得,我們現在常講消災法會,消災法會最殊勝、功德最大的,無過於講《仁王般若》,大小災難一切都可以消除,那是消災的一部經。

  我們仁王法會也曾經試了一下,如果要細講,一天講一個半小時講一次,大概需要兩個月,這部經可以講得出來。我們那時候時間太短,只有二十天,所以到後來講了三品之後,到「二諦品」看看情形不能講了,決定講不完,這才編出「仁王經大意」,講大意就行了。大意是什麼?離開經文,離開名相。因為有經文、有名相,必須一句一句解釋,名相離開了,單單講裡面的義理,講裡面的意思,也一樣受持。大意就是經的註解,不是一句一句的註,是一品一品的來註。這在古人的例子是屬於宗經論,釋經論是一句一句解釋。這是根據經典的意思,但是我沒有把它寫成文,把它編成表解。編成表解也是應一些同修們的啟請,他說表解比文容易看。表解的層次、脈絡擺得清清楚楚,一看就一目了然,有這個好處。

  這部經我希望同學們特別要注意,尤其我們現在是大難臨頭的時候,不曉得從哪裡修起,修這部經是自利利他。修法,這個大意就可以做諸位一個研究的導論,幫助諸位入門。註解,《藏經》裡面有幾種古註,古註比較註得深。我們這次取的本子是羅什法師譯本,圓瑛法師有個註解《仁王經講義》。這個法會裡面有,諸位可以拿圓瑛法師的《講義》,或者「仁王經大意」,就不難了。最好是學講,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這是消災免難最有效、最有利益的法門,希望大家注意到。《仁王經》裡面也說到萬法皆如,它說得詳細,波斯匿王請教釋迦牟尼佛,「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因緣」。佛底下有段綱領,文不長,諸位去看經,「菩薩化四生」,菩薩教化一切眾生,四生九有,「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乃至到最後,說「六度四攝一切行如,二諦如,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這段話在此地就是四個字,「萬法皆如」,《仁王經》裡面說得詳細,這個地方只一句,我們不必多說了。

  【故經云。色即是空。四陰亦爾。】

  《心經》上就是這麼說的,「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則何獨凡類緣生。亦乃三乘聖果皆從緣有。】

  這就是講九法界都是『緣生』。後面一句,佛法界也在裡頭,也不例外:

  【是故經云。佛種從緣起。】

  這就是《法華經》說的。由此可知,十法界都離不開因緣生。剛才我把十二因緣裡頭的愛取有給諸位點出來了。菩薩度眾生的辦法,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無住涅槃,人家在十二因緣裡頭怎麼個說法?就是他沒有「有」,沒有「有」,不住生死,其餘這些統統都有,他不住涅槃,生死涅槃都不住,叫無住涅槃,這才是中道第一義。小乘人就不行,小乘人住空,凡夫住有,菩薩是空有都不住。在十二因緣,諸位就這麼觀法就行了。所以十二因緣是解釋凡聖之生由。

  【是以萬機叢湊。達之者則無非道場。】

  問題就是你通不通達,你有沒有這個智慧。你有智慧,一切通達,通達緣生即空的道理。果然通達緣生即空,哪個地方不是道場?道是什麼?道是指清淨心,無論在什麼境界,心都是清淨的,這就是道場,道場是心地。在順境不為境所奪,在染境也不為境所奪,無論境界是什麼,它是如如不動,這就是道場。我們初學在境界上把握不住,這才要找個清淨的所在做為增上緣,幫助我們修學,這叫幼稚園的佛教。有了功夫那不必,什麼地方都是道場,什麼境界都可以修行。話再說回來,此地所講的境界,這種道場,要有相當的定功,一切地方才是道場,沒有那個定功不行。有這個定功,電影院是道場,舞廳也是道場。這個地方永嘉大師沒有註明戲院、歌舞場所這些地方不是道場,這要把它除掉,人家沒有這個註子。在菩薩四攝法裡面叫同事攝,前面給諸位說過,歷練,從空出假之後,無處不是道場。如果我們沒有證得真空之理,這談不上,我們還是要找清淨環境,還是得依靠善知識跟他修行,自己不能獨立。這個地方決定不能夠誤解。我們自己功夫不到,不能隨便學習,曉得這個理,程度不夠;程度不夠,還得要按部就班的來修學,不可以走錯步子。

  【色像無邊。悟之者則無非般若。】

  這句也不必細說了,諸位看看小註,容易懂。

  【故經云。色無邊故。當知般若亦無邊。】

  『色』是指境,『般若』是了境之智,色相無邊,了境之智亦無邊際。通常又常說,叫佛法無邊,法是什麼?法就是指境界,一切萬法無邊;佛是什麼?佛就是智,了境之智,當然也是無邊的。所以佛法無邊不是誇大的,佛法無邊就是此地所謂般若無邊。

  【何以故。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

  這個也不要細說,前面都講過。小註說,「重牒前文,以明無非道場般若之旨」,拿重複前面經文在此地給我們印證無非道場、無非是般若,就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這是講一個覺悟了的,達之者無非道場,悟之者無非般若,達是達的什麼?悟是悟的什麼?就是這段裡面所說的。境與智它的真實之相,你通達了,你明瞭了,這就是大經裡面常講的「諸法實相」,你通達諸法實相。所以你能照的無非般若,四智菩提,所接觸的一切境界無非道場。可見得道場從哪裡生的?般若生的,用般若真智照外面境界,境界無非道場;要是沒有般若之智,外面境界哪裡是道場?連我們這個寺院也不叫道場,這個道理要明白。不要以為這個寺院就是道場,迷惑顛倒!寺院裡面修這個道、說明這個道,這是道場。不是寺院有個修行人坐在山林樹下,他在那裡修,他在那裡演說,那個地方就是道場。這一點在當前尤其要認識,尤其要辨別的。我們求道到哪裡求?要找一個道場,真正有道的場所;換句話說,有修有證的場所才叫做道場。否則的話,徒有其名而無其實,我們到那裡去怎麼能成就?再看底下經文:

  【生無能生。則內智寂寂。了無所了。則外境如如。如寂無差。境智冥一。】

  到這個境界,三德祕藏統統現前,能所全離開了,『內智』、『外境』都不執著、都不分別了。小註諸位自己去看。這個心才算是到了真正的清淨,清淨寂滅。心清淨寂滅,到外面看一切境界相就『如如』了。「如如」就是不二的意思,不二在《華嚴》裡面就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當前。心清淨寂滅,十法界的相就叫一真法界,為什麼?法法不二,法法皆如;心要是不清淨,就把一真法界虛妄的變成十法界了。給諸位說,十法界是假的,它要不是假,那個一為什麼叫真?一真,可見得十是假,十是虛妄。諸位要曉得十是虛妄,所以佛不能執著,禪家「念佛一聲,漱口三日」,那是表法的、表相的,告訴你,佛也不能執著。一執著佛怎樣?有十法界,不能見性,性是一真。幾時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什麼都不執著,萬法如如,這是一真,這才見到諸法實相,才見到禪家所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底下兩句是講的享受:

  【萬累都泯。妙旨存焉。】

  『累』是什麼?煩惱、生死,累贅!統統都沒有了,解脫現前,大自在了,身心都沒有累贅,這是佛菩薩的享受,就是前面講的三德祕藏統統現前。『妙旨』就是真如本性的那些道理統統現前了。

  【故經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就怕你有知,一有知怎樣?知就是無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要曉得什麼時候我的般若智慧開了,你幾時無知,般若就現前。你不要說,無知那不是糊塗人?那不是白痴?白痴你還是有知,為什麼?你知道他白痴,還是有知,不是無知。無知他又不是白痴,這才叫做般若現前,俗話也常說「大智若愚」。

  【如是則妙旨非知。不知而知矣。】

  有知而知就錯了,就不是的;無知而知才是的,才是真知。有知而知是落在識一邊,情見,無知而知是真見。諸位要曉得,《楞嚴》裡面的根與識,識就是有知而知,根是無知而知。所以根是般若,我們現在講的根還是屬於六塵、四大,它那個根是講根中之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是指這個。眼識、耳識是有知而知,見性跟聞性是無知而知,無所不知。有知而知是有所不知,無知而知是無所不知,這個不能比。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