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十五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15

  【三明照耀開朗。八萬之劫現前。六通縱任無為。山壁遊之直渡。時復空中行住。或坐臥之安然。泛沼則輕若鴻毛。涉地則猶如履水。九定之功滿足。十八之變隨心。】

  這一段是對於小乘人功德圓滿之讚歎,確實他有這個本事,意思是叫我們不要輕視小乘人,我們要跟小乘人比較比較,差得太遠了。『三明』就是六通,本來三明是屬於菩薩的,這個地方用三明是對於聲聞人特別的讚歎。三明通常是講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六通功夫再進一級就稱為三明,三明就是六通。到如來地,六通到了頂點,不叫三明,也不叫六通,叫三達,達就是通達的達,到三達是到了頂點。所以稱三明、稱三達、稱六通都是一樣的,功夫淺深不相同,名相把它變一變。為什麼要稱『三明照耀開朗』?這就是說明聲聞人的宿命通可以知道八萬劫前的事情。我們昨天的事情有的時候都想不起來,都忘掉,他能夠記得起八萬劫前的事情,不能小看阿羅漢,不可以小看小乘人。

  『六通縱任無為,山壁遊之直渡』,這是講神足通。神足通現前的時候,你看我們這兩邊的山都是石頭山,我們現在到山那邊要爬過去,累死了;聲聞人他從這裡直接就走過去了,山的石壁礙不住他,沒有障礙,他就能通過。我們在教室裡面,不從門就沒辦法出去;阿羅漢在這個地方隨便從哪裡都可以出去,牆壁沒有障礙,直渡。『時復空中行住』,我們現在也可以在空中行住,得要乘飛機才行,才能在空中行,直升機可以在空中停住;他不需要,他的身體可以在空中飛行,也可以在空中安住。『或坐臥之安然』,這個坐臥之安然是講在空中,空中行、空中住、空中坐,在空中也可以躺著在那裡睡一覺,你看多麼自在。

  『泛沼則輕若鴻毛』,沼是水,水面上走,履水就像平地一樣,很自在,我們過河要用船,他不要。達摩祖師示現過長江黃河的時候,拔一根蘆葦,他腳踩在蘆草上面就渡江了。杯度和尚用一個茶杯浮在水面上,他腳站在茶杯上就過河了。那個東西要不要?不要也可以,這都是示現。『涉地則猶如履水』,水是平的,這個地是講高山,我們爬高山累死了,人家爬高山就像走平地一樣。『九定之功滿足』,阿羅漢的成就是修第九定圓滿才成功。四禪八定是世間的禪定,第九定是出世間的禪定。『十八之變隨心』,九定、十八變諸位去看《教乘法數》,十八變是指十八類的變化,並不是阿羅漢只有十八變,那還比不上孫悟空,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給諸位說,只是十八變裡面的一種還不到,阿羅漢的變化神通比孫悟空本事大得太多了。這是說羅漢功德圓滿的德能,我們怎麼可以輕視他?所以應當要學習。

  【然三藏之佛。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為劣。二乘可知。】

  前面一番是讚歎,讚歎完了之後,將阿羅漢(小乘人)與大乘菩薩做一番比較,那他差得遠。不要說是小乘羅漢,就是小乘的佛,小乘的佛就是藏教的佛,比阿羅漢高得多,但是他要是跟『六根清淨位』比較,還是相差很遠。六根清淨位是指什麼人?是菩薩。什麼樣的菩薩?圓教初住的菩薩。圓教初住的菩薩,真正是菩薩,六根清淨了,也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的菩薩,我們淨土宗裡面講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菩薩,理一心不亂就是六根清淨。可見得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在阿羅漢之上,超過他了。兩個比較比較,有相同的,有不如的,哪些地方相同?『同除四住』,四住煩惱都斷了,這個相同。阿羅漢斷四住煩惱,六根清淨位就是圓初住菩薩,也斷四住煩惱,這是相同的。如果要講『伏無明』,那就不一樣,三藏的佛無明沒破,圓初住的菩薩破一品無明,這個比他高。『三藏則劣』,三藏佛就是藏教的佛,還比不上圓初住的菩薩,阿羅漢當然更不必說了。

  阿羅漢的地位在圓教裡頭來比較,他的功夫只等於圓教第七信的菩薩,這就相差很遠了,只相當於七信位,七信、八信、九信,十信才初住,還有這麼多等級在上面。雖然講等於圓教七信菩薩,實際上他比不上七信菩薩。為什麼?七信菩薩有大道心,他沒有大道心,七信菩薩有菩提心,他沒有菩提心。為什麼說等於?七信菩薩斷見思惑,斷見思煩惱,阿羅漢斷見思煩惱,所以從斷的方面來講,他跟七信菩薩平等;在發心上講,就是在行願上來說,他比不上七信菩薩。七信菩薩都比不上,何況圓初住?諸位要記住,六根清淨是初住,《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初住以上才能夠做得到。實在說,這樣的地位不是我們修不到的,如果我們要是修不到,佛決定不在我們人間說這個法門。因為佛所說的法是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換句話說,適合我們地球上人類根性所修學的。他所講的東西,要是我們人間的人不能做到的,他決定不說,那個說了叫說廢話,為什麼?不契機。

  佛法無量無邊,絕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些東西,這是在我們人間說的。你要是到他方世界去看,不說別的,《華嚴經》裡面講的,龍樹菩薩到龍宮裡面所看的《華嚴經》,跟我們世間流通的本子就不一樣。龍宮裡面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有多少分量?他說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那部經要是拿到我們地球上的確放不下。十個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磨成微塵,一個微塵是一首偈(四句),有那麼多的偈誦,這部經我們怎麼能放得下?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是一個大千世界,要十個大千世界,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所以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這麼多,九牛之一毛而已,適合我們的程度;換句話說,佛所講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都是我們現前可以證得的,不是證不得。菩薩不是一生修的,是多生多劫修成的。也許有人問,他是多生多劫修行的,我多生多劫沒修,從這一生才幹起。絕不是如此,你也是多生多劫修的。多生多劫修,為什麼不能成就?不用功,太馬虎了,懈怠、懶惰。所以人家多生多劫成佛了,我們多生多劫還當凡夫,原因就在此地。這是大乘跟小乘比較,不要看到大乘,小乘人這個神通真正是稀有,比起大乘差得遠了。

  【望上斷伏雖殊。於下迷悟有隔。如是則二乘何咎。而欲不修者乎。】

  這一段是大師勸勉我們,說小乘人『望上』,就是看菩薩,看菩薩他雖然是不如,在斷煩惱上、在伏無明上不同,比不上大乘人;『於下迷悟有隔』,望下是什麼?人天凡夫,那他比我們強多了,我們凡夫在迷,他悟了。隔就是三界之隔、六道輪迴之隔,人家超出三界,我們出不了三界;他超越輪迴了,我們跳不出輪迴。由此看來,『二乘』又有什麼不好?『何咎』的意思就是有什麼不好,我們為什麼不肯修?意思就是說,二乘之法還是很好的,應當要修學。你要入大乘,二乘是基礎,不從小乘沒有辦法入大乘,大乘之理可以頓悟,大乘法修要從小乘修起。因此我們發菩提心,發大乘菩薩願,我們自己在行門上要從小乘法修起,這就是所謂「理雖頓悟,事須漸修」,要按部就班來修學。大乘的定深,可是深的大定也是從四禪八定學起,出世間定是以世間禪定為基礎。這樣說起來,確實是很難,難在什麼地方?我們的習氣除不掉,我們的煩惱沒有辦法斷,習氣、煩惱不斷,世間禪定都不能成就。佛也很感嘆,不是你做不到,你不肯做,懈怠、墮落。

  在這種情形之下怎麼辦?佛就教給我們念佛法門,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煩惱是沒有斷,見思煩惱都沒有斷,雖沒有斷,但是要有伏的能力。《金剛經》裡面講的「降伏其心」,不能斷煩惱,我們要能夠降伏煩惱,所謂降伏就是用理智克服感情,煩惱沒有斷。譬如我們講貪,貪財、貪名、貪利,貪心沒有斷,可是名聞利養一現前,自己能夠覺悟,我不應該貪,這就是克服,你理智現前,這個叫伏。能伏才能往生,不能伏不能往生,伏煩惱叫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做斷證的功夫。這就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因緣不好,環境不好,也可以說法緣不好,處處都是障礙;到西方極樂世界法緣殊勝,沒有障礙,它的環境都是幫助你修道的,而娑婆世界的環境是障礙你修道的。諸位要曉得,是障礙你修道,你要是能突破,它障不住你,這個功夫高,比極樂世界的還要殊勝。為它所障礙突不過去,那我們換個環境,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修。這真正是諸佛大慈大悲,西方極樂世界等於是十方諸佛建立的一所佛教大學,你自己自修不能成功,你就到學校去,一定會有成就。

  【如來為對大根。引歸寶所。令修種智。同契圓伊。或毀或譽。抑揚當時耳。凡夫不了。預畏被呵。甯知見愛尚存。去二乘而甚遠。】

  經上也常說,如來無有定法可說,所說之法不過是叫當時聽者當下得利益而已。大乘經裡面常有呵斥小乘人的話,佛責備小乘人是焦芽敗種,沒出息,裡面有這些話,我們讀大乘經也常見到。小乘人既然有上面所說這樣殊勝的德能,為什麼佛還要罵他?佛罵他是有用意的,什麼用意?看到當前是一些菩薩種性的人,告訴你不要學小乘,你有這個天資應當要修學大乘,不要再走迂迴路,直截了當求一切種智。『引歸寶所,令修種智』,寶所是比喻,就是如來所證的果位,圓教的佛果,你要以這個為目標,以此為著眼修學一切種智。『同契圓伊』,圓伊是比喻,伊是伊字三點,不縱不橫,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這就叫圓滿法輪。所以佛在大乘教裡面,或者有讚歎阿羅漢的,或者有批評阿羅漢的,都是為了使當時大眾得利益,鼓勵一些學人。凡夫不了解世尊的苦心,看學小乘被佛罵,算了,我不要學小乘,我學小乘佛又罵我,這就是凡夫成見。『甯知見愛尚存』,這是以凡情去測聖智,我們要比二乘相差還遠得多,哪裡能比得上小乘人?這些話,你看看永嘉大師的意思就是教我們,雖然知道有小乘、中乘、大乘,事我們一定要了解,理一定要明白,理明白之後對三乘是平等的看法。為什麼?一就是三,三就是一,理上講是平等的,機上講涉入有淺深差別不同。前面就比喻河是一,獸是三,你了解河是比喻佛法,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統統是平等的,不能說有淺深,淺深在人。

  【雖復言其修道惑使諸所不祛。非惟身口未端。亦乃心由諂曲。】

  這是說我們博地凡夫,凡夫之人『言其修道』,口頭裡都是在講修道修行,修的是什麼行?修的是口頭行。怎麼說是修的口頭行?『惑使』,「惑」就是見思惑,「使」就是十使,十使就是見思惑,見思煩惱你一樣也沒有斷,這個修行豈不是修的口頭行?參禪參的口頭禪,無濟於事,不但身口沒有修,心裡面還是照樣的貪瞋痴慢,絲毫沒有改變。這是大師責備我們凡夫這樣幹法就叫盲修瞎練。盲修瞎練,我們自己懂不懂?懂,懂了為什麼還盲修瞎練?煩惱斷不掉,習氣除不掉。想不想除?想除。想除為什麼除不掉?這個地方有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的煩惱習氣不是這一生養成的,無始劫就養成,習慣成自然,少成若天性,哪裡說一下就能夠斷除?不容易。更何況二六時中被煩惱在那裡薰習,煩惱在薰習,只有煩惱增長,菩提沒有增長。大家曉得,修行人如此,世間做學問也是如此,乃至於做任何事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沒有成就。我們現在所幹的就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拿我們現前來說,就是以聽經來講,一天聽一個鐘點經,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個小時佛法薰習你,二十三個小時煩惱薰習你,你會有成就?不會。

  我們看《高僧傳》,看古時候《居士傳》,人家能成就,人家憑什麼能成就?是不是他比我們聰明智慧高?不然,絕不是。他的緣比我們殊勝,以前寺廟裡面用功,一天到晚沒有中斷的;換句話說,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是二十四小時佛法在薰習你。這個厲害,煩惱沒有機會薰習,所以有個三年五載他就開悟,他就明心見性。絕不是一天才聽一個鐘點經,念兩個鐘點佛,不行,所以我們不能成就。譬如在叢林裡面,怎麼說二十四個小時都在那裡薰習?叢林裡面講五堂功課,這大家曉得的,吃飯也是在用功。吃飯大概總放下了,吃飯也在用功。吃飯用什麼功?舌根對味塵起觀照的作用。人家吃飯用舌根的根性,我們吃飯用舌識,舌識在那裡分別滋味,酸甜苦辣鹹,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我們在幹這個,這叫煩惱薰習。人家舌根對味塵,說實在話,還不能講味塵,舌識所對的是味塵,要是舌根根性所對的,舌性所對的是味性。見性所對的是色性,聞性所對的是聲性,不叫六塵,叫六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人家是用這個功夫,這是禪宗用功夫。

  禪宗的功夫我們不會用,再講我們淨土宗的功夫,淨土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吃飯的時候口裡沒有念出聲音,心裡阿彌陀佛不斷,吃一口飯一聲阿彌陀佛,夾一筷子菜,阿彌陀佛,他是這麼吃的,不是在那裡分別滋味。我們能做到?行住坐臥心裡阿彌陀佛就從來沒有斷過,祖師給我們的榜樣,一天十萬聲佛號,可見得他日夜都用功。功夫成熟之後,給諸位說,睡覺也念佛。這你們也許有人不相信。功夫念熟了,睡覺真的佛號清清楚楚沒有斷。沒有斷,給諸位說,那就不是睡眠,那就是禪定,念佛三昧,這是功夫到家了,所以他能成就。由此看來,我們豈不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個鐘頭在這裡聞法,十個鐘點在煩惱薰習,怎麼能成就?現在我們要找這樣的道場,二六時中來薰修、薰習,找不到,沒有這個道場,這就是我們的緣不足。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好了,六塵說法,色聲香味觸法都說法、都念佛,你所接觸的環境統統是佛的境界。

  我學人也有這個心,但是沒有福報,這也是枉然;如果真正有福報,福報是要大家培的,大家有福道場就能建立。現在要建立這個道場,那比從前古人的道場更殊勝。我們以圓覺寺的環境來說,假如這個環境真正是個福地,是個佛門道場,好好的把它建立起來,現在有電器化的設備,滿山遍野可以裝起小喇叭,這個地方擴音器一開,全山都在講經,不要坐在這裡聽,坐在這裡聽很熱,山林樹下水邊,你拿個經本就在那裡聽。經講完之後佛號就又放出來,你一路走一路都念佛,二六時中阿彌陀佛佛號不斷,幫助你念,你就會跟著念,你不會忘掉,這就叫佛國土。可見得現在要做比從前容易得多,殊勝得多。諸位再要是能夠,最好在山林樹下也能看到法師在講經,那也不難,閉路電視這個地方設定,那邊放個電視機擺在樹上,安在那裡,你就在樹上也能看到這裡在講經。不是做不到,很容易做得到,大家都發這個心、都發這個願,道場很容易就成就了。

  所以一個道場天天講經,除了聽經就是念佛,聽講跟念佛是要同時並進的。如果沒有講經單單念佛,時間念久了會疲倦、疲厭,為什麼?煩惱不斷,不是一下子就能念斷。講經是什麼?講經就是勸你,教你明理,加強你的信心,破除你的迷惑。理論你明白了,方法懂得了,又有天天在這個地方鼓勵你、勉勵你,這才能夠把心安得下來,才能有長遠心。在這個環境裡面修學三個月,真正這樣做三個月,比我們現在悠悠泛泛三十年的工夫都還要殊勝。你要是在這個道場用上三年工夫,給諸位說,像我們現在這樣用功的話,三百年都比不上你。我們現在目前這個方法,三百年我們功夫不能成一片,換句話說,沒有往生的把握。這樣的道場如果用功三年,上品上生,希望我們大家共同發願,大家都發這個願就有福。這個地方有福,我們整個台灣人都有福,將來在大災難當中,我們一定可以不受難,為什麼?福地、佛國。希望大家留意,這些話是大師勸勉我們,我們要留意,這是指出我們的毛病。

  【見生自意。解背真詮。聖教之所不依。明師未曾承受。】

  這幾句話要牢牢的記住,這是我們的病根。『見生自意』,見就是見解,不依靠佛法,完全是憑自己的意思來解釋經、來解釋佛法,這是見地就錯誤。『解背真詮』,真詮是真理,就是法性,我們的見解是從自己妄心裡面生出來的,與法性理體完全相違背,這就是我們的病根。『聖教之所不依』,天天看經未必是依聖教。『明師未曾承受』,這關鍵是在明師,沒有遇到善知識,沒有遇到好老師。所以三藏十二分經教擺在你面前,你也不得其門而入。為什麼不得其門而入?就是前面兩句,「見生自意,解背真詮」,這就是永遠不能入經典,不能懂得佛的意思。

  【根緣非唯宿習。見解未預生知。而能世智辨聰。談論以之終日。時復牽於經語。曲會私情。縱邪說以誑愚人。撥因果而排罪福。順情則嬉怡生愛。違意則[怡-台+於] [怡-台+諸]懷瞋。三受之狀固然。稱位乃儔菩薩。】

  這一段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就是邪師。你要仔細看,現在到處都是,多得不得了,你要是碰到這些人,他也說他是菩薩,你怎麼能辨別他是正、他是邪?這就要靠你自己有慧眼,你要有善根,才能夠辨別。雖然這個地方是假設的這麼說,可是事實確有其人存在。『根緣非唯宿習』,根是講根性,根性並不是生生世世修成的,跟前面講的菩薩就不一樣,菩薩善根是生生世世修的,他不是生生世世修的,可見那是個假菩薩。『見解未預生知』,未預生知是什麼?不是一聞千悟。前面講的菩薩,像惠能大師,惠能大師是解預生知,天生的聰明智慧。天生是什麼?過去世多生多劫修成的,這一生成熟了,一聞千悟,這是菩薩,是多生多劫修的。

  這裡講的這類人不是,跟這個完全相反,而是什麼人?就是『世智辨聰』。而能世智辯聰,他也有辯才,他也有邪知邪見,說起來似是而非,『談論以之終日』,可見得辯才無礙。常常話裡頭帶著經典,引經據典來跟你談論。引經據典怎麼樣?他不是走正道,『曲會私情』,完全以他自己的意思來解釋經教,這就是邪知邪見,『縱邪說』欺騙無知的人。現在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雖受過高等教育,實際上他是個愚人。為什麼?邪正不分。聽到那個高明,某人說的高明,為什麼?祖師都沒有說過。他把祖師所說的都推翻,他高明說的有道理。『撥因果而排罪福』,甚至於很多佛門裡面出去的,跟著法師、跟著大德學習,學習之後他變質了。他認為他很聰明,祖師大德、法師所說的是根據從前太舊了,思想太舊了,不合時代,他要變一變合乎時代。首先否定輪迴、否定六道,否定這個,神都是假的。

  《華嚴經》裡頭有一句可以勾消,全經都可以勾消,這還得了?撥無因果而排罪福。他自以為聰明,自以為通達佛法,不但說,而且還寫書,我都看到過,這是不得了的罪過。他情沒有斷,順他的情他就歡喜,不順他的意思他就瞋恨,心裡就不高興,『[怡-台+於][怡-台+諸]』,[怡-台+諸]與住是同音同義,意思也一樣,就是住的古寫,佛經裡面常常用這個寫法,心裡面就鬱積著瞋恨,心裡不高興。『三受之狀固然』,三受是樂受、苦受、捨受,「十四表」裡面給諸位講的五受,苦、樂、憂、喜、捨,苦跟憂合併成一個,喜跟樂合併成一個,再加上捨,三受就是五受。換句話說,他的三受、五受還跟我們凡夫一樣,沒有兩樣,自己以為他還是菩薩。

  【初篇之非未免。過人之釁又縈。大乘之所不修。而復譏於小學。恣一時之強口。謗說之患鏗然。三途苦輪報之長劫。哀哉。吁哉。言及愴然悲酸矣。】

  這是大師的一片感嘆。『初篇之非未免』,這是講戒律,「初篇」是四重戒,殺、盜、淫、妄,你還沒有免除,還照樣在幹。『過人之釁』,「釁」是挑釁,「縈」是多,換句話說,一天到晚滿口都是說別人的過失,挑別人的毛病,是非長短,天天幹這些。『大乘之所不修』,自命為大乘菩薩,大乘法沒修,小乘又瞧不起,又譏刺毀謗小乘。『恣一時之強口』,口舌上逞能而已。『謗說之患鏗然』,這就叫毀謗佛法,毀謗佛法的果報是三途地獄裡面的苦報。大小乘佛法皆是人天眼目,長夜明燈,你把人天眼目、長夜明燈給毀棄掉,這種罪報可以說再沒有比這個重了,這是毀滅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毀滅一切眾生了生死出三界的因緣。所以說『報之長劫』,這是指時間,『三途苦輪』是說他受的苦報。底下兩句是感嘆的話,『哀哉,吁哉』,這實實在在是佛經裡面常講的可憐憫者,不要說是看到,提到這個事情都覺得心酸,『愴然悲酸』,提到心裡都難過。過去大師那時代還是佛法的盛世,他生在盛唐,跟六祖是同時的,佛法是最盛的時候,可以說佛法在我們中國登峰造極的時候,法師說出這個話,那時候說的。現在看看我們眼前這個情形,你看看是不是完全一樣?到這個時候眾生苦,大劫難就要現前了。過去像這種人偶爾出個一個、兩個,現在遍處都是,怎麼得了!我們要學佛,首先要揀別邪正,要有本事認識善知識,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與魔你要能辨別,千萬不要把魔當作道,那自己就上當,自己要受害了。

  【然而達性之人。對境彌加其照。忘心之士。相善不涉其懷。況乎三業之邪非。甯有歷心於塵滴。】

  前面所說的是邪,這個地方就教我們辨別什麼叫正。邪正只要你細心去觀察,你一定能夠辨別。遠邪而就正,我們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因緣。哪是正?正是『達性』,也就是明心見性,這種人是正,這是真佛。前面所說的都是假佛,是魔冒充佛,不是真佛。最容易辨別的就是五受,稱他心他就高興,不稱他心脾氣上來了,就不高興,這是假的;真的佛不是如此,不是稱他心、不稱他心,是如法不如法,如法的他就現歡喜相,不如法的他現瞋恨相。他的歡喜跟瞋恨都是度眾生的工具,並不是真實的,真實人家情早斷了。我們在經裡面看佛也有笑,佛也有呵斥,佛的笑、佛的呵斥是情?不是。那個叫煩惱即菩提,他是拿煩惱來做度眾生的工具,並不是真正有煩惱,並不是真正有受,並不是真正有情,要懂得這個意思。問題是在如法不如法。這裡面也相當細微,所以要用冷靜的頭腦細心觀察才能得到。

  這樣的人『對境彌加其照』,六根對六塵境界,他用功。過去叢林在大德教誡之下,他就是這樣的,二六時中都叫你用功,六根對待境界是用照,用觀照的功夫。觀照一定要用性,性是光明的,六根根性觀照外面六塵的塵性,人家做這個功夫。《楞嚴》裡面講的「捨識用根」,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一切境界,他用根性,絕不用六識。所以根塵相對的時候,人家是用觀照的功夫,正是他用功的時候。『忘心之士』,這就是講大乘菩薩,這個心是妄心,妄心捨棄掉了,沒有妄心,沒有妄心是真心用事。所以,『相善不涉其懷』,一切外面的境界相現前,自己如如不動,與他自己的清淨心沒有交涉,就是說他永遠是清淨的。心地清淨到這種程度,功夫完全是用觀照,『況乎三業之邪非』,你想想看,他的身口意三業怎麼不清淨?當然清淨。哪裡還會有塵勞煩惱在他的心裡?『甯有歷心於塵滴』,一絲毫塵勞煩惱都沒有,他的心永遠是清涼自在,永遠是光明照物,這才是菩薩,這才叫明師,這才叫真正的善知識。

  【是以鑒元之侶。淨三受於心源。滌穢之流。掃七支於身口。】

  『鑒』就是照,明鏡照物就是鑒。照,常說的就是四智,菩薩日常用心是用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他不是用八識,他是用四智。轉識成智是修行的關鍵,這才能入道。『元』就是玄妙,一切事理它的真實相叫元,能夠用四智照一切事理。這些道侶,『侶』就是道人、道侶,這個地方也就是稱菩薩,他能『淨三受於心源』,三受離開、不受了,就是苦樂憂喜捨他都不受,心多清淨。『滌穢之流』,穢是染污,也就是煩惱,把煩惱洗得乾乾淨淨的。這類的人『掃七支於身口』,七支是指身口,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這叫七支,身口清淨;前面淨三受於心源是意業清淨,三業清淨。

  【無情罔侵塵業。有識無惱蜎螟。幽澗未足比其清。飛雪無以方其素。】

  這一段是講接物,『無情』的眾生,他怎麼樣對待它?無情是指植物與礦物,他也絕不侵犯它。絕不侵犯是指什麼?指『塵業』,講最小的一粒微塵,一粒微塵他也不妨礙它,何況一草一木?他都能夠愛護,能不妨礙它。『有識』是指動物,有情眾生。有情眾生怎麼對待?拿最小的來講,最小的『蜎螟』,這是講小飛蛾,像蚊蟲、螞蟻、小飛蛾,不惱害牠,不要說殺牠,不要叫牠生煩惱,你看慈悲心到這種程度,心地清淨慈悲。下面兩句話是比喻,『幽澗』,幽溪裡面的澗水多麼清、多麼涼,都不能比他的清,他的清超過幽溪裡頭的澗水、泉水。『飛雪無以方其素』,雪是多麼乾淨,拿雪花的潔淨也不能跟他相比,他的潔淨超過雪花。這是形容、讚歎菩薩之德行。小註諸位自己去看,小註引《楞嚴經》。

  【養德若羽群揚翅。望星月以窮高。棄惡若鱗眾驚鉤。投江瀛而盡底。】

  這幾句是說菩薩對於斷惡修善的態度。前面兩句是講菩薩修善,『養德』就是修善,好像白鶴舉起翅膀往上飛,『羽群揚翅』往上飛,修德是往上飛。『望星月以窮高』,星與月高高在上,好像要跟它們比高一樣,窮盡高處,這是說修善積德。斷惡如『鱗眾驚鉤』,好像那個釣魚的,底下那些小魚看到釣鉤害怕,趕緊往水底下沉,為什麼?怕上了他的鉤。『投江瀛而盡底』,江瀛就是大的水,往下面沉,不要被別人釣走。以這個比喻來形容菩薩修善斷惡,人家是這樣的心、這樣的態度。

  【元曦慚其照遠。上界恧以緣消。】

  『元曦』是指太陽,太陽多光明,比起菩薩的光明好像還覺得有慚愧一樣,好像還不及菩薩的光明。『上界』是指諸天,眾生講我們的功德能生天,多殊勝,他連天道也不願意去。小註說,「智照高遠,量越元曦」,他的智慧光明普照大千,超過太陽的光明。「三有緣消」,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因消了,沒有這個因緣;沒有因緣就超越三界,不在三界之中,「功逾上界」,生天還是三界之內。「解行如此,無以加焉」,菩薩的解是智,菩薩的行是福、是定,定慧、福慧到這種程度是無以復加了,三界之內實實在在找不到能夠跟他比較的。

  【境智合以圓虛。定慧均而等妙。桑田改而心無易。海嶽遷而志不移。】

  這四句裡面,你可以看到菩薩的大定、大慧。現在有人看到局勢漸漸要亂了,心就動搖,趕緊找點錢,看看哪個國家可以避難,趕緊到外國去避難,心就動了。給諸位說,真正的菩薩如如不動。諸位要曉得,此地是福地,福地是福人居,沒有福的人住不住,他要到外國去受罪。這個地方是有福的人在這裡享福,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就可惜了。要在這個地方培福,在這個地方造福,培福、造福只有依教奉行,在佛法裡面修學。

  前面兩句是讚歎菩薩的智境、定慧,智與境合就是正道,智與境界不合,不得修功的受用。幾時你智與境相合,智就是境,境就是智,你就得大受用。一合,給諸位說,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教下所謂大開圓解,得受用了;念佛所謂念佛三昧,合了就是三昧現前。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智是智、境是境,沒有辦法合,不能合一。譬如我們現在曉得四大五蘊是假相,你知道這是智,可是四大五蘊你沒辦法把它看假,你還是當真,這就不能合。果然要合,身相就破了,《金剛經》裡面講的四相就破除,一合就破。我們現在曉得四相是錯誤的,四見是錯誤的,可是四相就破不了;我們不能說沒智、沒有境,有智、有境,境與智不相干。幾時智與境能合起來,這叫證道,定慧均等。我們現在不是定多就是慧多,它不能等,不能等就不能入,定慧要等才能夠入。定多了容易昏沉,慧要是多了心裡放不下,所謂掉舉,掉舉之相就是心裡七上八下,心定不下來,這是修行人最普通的兩種大毛病。所以用功就是要調定慧均等,哪個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

  我們拿念佛法門來說,這兩天教給諸位用功的方法,心裡面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這叫慧。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念念分明,一個字都不錯,清清楚楚,這是照。放下萬緣,一切妄念都滲透不進去,這就叫定。我們修念佛這個方法是定慧等妙,我們自己不曉得,你一天果然十萬聲佛號,就是在那裡修定、修慧,而且是定慧等持。何況念佛法門行住坐臥都不妨礙,站在那裡念累了坐著,坐累了走一走,走累了可以躺在那裡,行住坐臥都不要間斷。出聲念念累了,心裡面默念,只要心裡面不斷,大聲念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金剛持也可以,默念也可以,你看看多麼自在。這個理論我們明白,方法也懂得,幹不幹就在自己,肯不肯照這個方法做。誦經、持咒都是如此,修行的方法很多很多。

  滄海桑田是講世間大的變動,道人之心不動,滄海可以變桑田,桑田可以變滄海,道人之心是如如不動,絕不隨境界轉變。不隨境界轉變,那就是大經裡面所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凡夫是為境所轉,菩薩是能轉境界,絕不為境界所轉。

  【而能處憒非喧。凝神挺照。心源明淨。慧解無方。】

  『憒』是熱鬧的場所,他在熱鬧的場所也清淨,不會為境界所轉,十字街頭上他能夠修定。這是講定功有相當基礎,所以他依然可以做到『凝神挺照』,凝神就是把精神集中,心不散亂,這是定的境界,照是慧,依然是定慧平等。『心源明淨,慧解無方』,智慧從哪裡生的?從清淨心裡頭生的,心愈清淨,智慧就現前,這個智慧是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現前。總而言之,就是《仁王經》裡面所說的法假、受假、名假,《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人家能一塵不染,能在一切境界裡面不動心。

  【觀法性而達真如。】

  這就是六根照六塵的塵性,所以他證入到真如理體。

  【鑒金文而依了義。】

  『金文』是指佛經,為什麼佛經稱為金文?金是最珍、最貴的,是拿這個來形容它,佛經不像世間的書籍,它是可以指引我們入道的,世間典籍沒有這個功德,所以把它比作金。讀佛經要『依了義』,了義是什麼?了義就是教理。佛在四依法裡面教給我們聞法要「依義不依語」,義是教義;「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教理,最高明的,聽經、讀經最高明的辦法,一通一切都貫通。

  【如是則一念之中。何法門而不具。】

  法門無量無邊,菩薩一念之中完全具足,沒有一絲毫的欠缺,圓修圓證,圓解圓悟,無法而不圓。

  【如其妙慧未彰。心無準的。解非契理。行闕超塵。乖法性而順常情。背圓詮而執權說。如是。則次第隨機。對根源而設教矣。】

  前面講的是菩薩種性的人,菩薩種性是多生多劫修行才修成圓頓根性,不是一世辦到的,多生多劫修的。假如我們不是這樣的根性,多生多劫也修,沒用功,悠悠泛泛,我們不是過去世沒有修。《金剛經》裡面有證明,末法時期,你能夠聞佛名,能夠看到《金剛經》,佛說這個人絕不是一佛、二佛、三佛、五佛而種善根。由此可以證明,我們現在聞到佛法,我們也看過《金剛經》,照《金剛經》佛給我們授記的話來說,我們在過去生中一定親近過許許多多佛。親近過那麼多佛,為什麼還不成就?就是不老實,不肯認真幹,耳邊風,所以到今天還不成就,還當凡夫。現在覺悟了,覺悟就不遲,從今天起我們努力認真的去幹,只要你肯認真,為什麼?你過去世善根深厚。果然有這個好的環境,有這種決心毅力,二六時中只要不離道。二十四小時,能夠有二十個小時佛法的薰習,用上個三年五載,你就成就了,你就變成圓頓根性的大菩薩種性,你在這一生就能開悟、就能證果、就能成無上道。為什麼我們不幹?不幹不能怪佛,要怪就是怪自己,自己不用功,自己懈怠,自己懶惰,那有什麼辦法?我教你們背這部經,能不能背出?為什麼背不出?還不是懶惰。如果你要是真正碰到一位惡王,這本書你今天一晚上給我背熟,背不熟明天殺你頭,明天保險背熟。為什麼?背不出要腦袋,這不能不幹。換句話說,不是你背不出,是你不用功。背不出也無所謂,明天我還不是照聽,還不是一樣吃飯、睡覺,這樣一想就完了,就懈怠、墜落了。

  我們再往底下看,這不必講了,經文很容易懂。所以如果不行,佛就說方便法,這就是說明為什麼佛說聲聞、人天小法,是看到妙慧沒有現前,心裡面沒有把握,這才教給他所謂比較低一點的佛法。雖然低一點的,諸位要曉得,法沒有低、沒有淺深,淺深在人。這就說出為什麼有三乘教,為什麼佛講三乘教,道理就在此地。

  【是以敘其綱紀。委悉餘所未明。深淺宗途。略言其趣。三乘之學。影響知其分位耳。】

  這六句就是總結,這一章比較長,「三乘漸次」,三乘漸次裡面是說明如來的教法。小註說,「三乘法門,關繫實繁」,三乘是大分,如果細說,四弘誓願裡頭有一句「法門無量誓願學」,細說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是三大類,我們稱之為三乘。所以細說太繁雜了。假如你想多知道一些,大師這一篇是開示,是佛法的介紹,這不是佛經,你要到經典裡面去探討。所以此地講,『是以敘其綱紀』,他這個地方介紹的是如來一代教法的大綱。『委悉餘所未明』,詳細的此地沒有說明。所以對教法淺深、宗趣、途徑,這個地方是『略言其趣』而已,就是略略的提一提,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使我們初學的人,『三乘之學,影響知其分位耳』,知道它的區分,知道它的位次,三乘為什麼分作三乘,三乘的地位是怎樣判別。

  分位都是假設的,並不是真真實實是這樣子,如果是真實的,小乘人永遠是小乘,他就不能做大乘。小乘還會迴小向大,大乘菩薩有的懈怠、墜落的會墮落到小乘,這常有之事。大乘菩薩怎麼會墮落到小乘?那個大乘是初發心的大乘,我們現在初發心,發了菩提心,發了大乘願,看到大乘法太難修,算了,我還是當自了漢,這就變成小乘。可見得三乘的機也不定,小乘根機見到他,還是大乘好,大乘菩薩你看佛是處處讚揚,我也學大乘,就迴小向大了。何況佛在大乘經裡面說明沒有絕對的小乘,佛說,小乘羅漢住在偏真涅槃,二萬劫後會迴小向大。換句話說,他在小乘偏真涅槃裡面中斷一個時期不能前進,這是世尊所呵斥的,他在那裡休息,他不往前趕路。緣覺,佛說一萬大劫之後他會迴小向大。由此可知,聲聞、緣覺,不是一定的聲聞,不是一定的緣覺,雖然佛法裡面講定性聲聞,那個定性是假說的。不定性的,從聲聞裡頭他立刻就轉了,定性的就是一定要在偏真涅槃裡面住二萬劫,二萬劫後還是迴小向大,可見得定性還是不定性。懂得這個道理,小乘的法門我們可以修、可以學,不要住,這就叫大乘法。大乘的特色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凡夫是住在生死裡,不能了生死;小乘,聲聞、緣覺二乘,住涅槃;菩薩是二邊不住,這就是大乘法,生死也不住,涅槃也不住。不住涅槃就是三界裡面捨身受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