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十三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13

  【原其所修。六度而為正因。】

  這是接著昨天講的三乘裡面的大乘菩薩。幽溪大師在小註給我們說明,「藏通菩薩,皆修六度,應以事理二種別之,今正言修理六度也」。實在說,四教菩薩都是以『六度』為修學的綱領,六度是成佛的正因,必須要修學的。六度範圍非常的廣大,我們要在大經大論裡面去多方的探討,而後才曉得六度在事上、理上如何修,怎樣才能圓融無礙。說得最詳細的,無過於《華嚴經》;《般若經》裡面也說得很多,這是應當去研求的。底下是一條一條分開來介紹:

  【行施。則盡命傾財。】

  這是講布施,布施裡面通常是說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分這三大類,這裡面舉的例子,只舉了一類,財布施。『盡命傾財』,財是指外財,身命是指內財。小註說,「如此行檀,修三堅法」,以不堅固的財修堅固的財,以不堅固的身、不堅固的命修堅固的身、命。什麼人修什麼人都可以得到,只要你如理如法去修學,可見得三堅法都是從布施裡面得來的。

  【持戒。則吉羅無犯。】

  在三聚、七聚淨戒裡面,『吉羅』是最小的,就是小小戒,他也不犯,小戒不犯,大戒、重戒當然更不會犯了。小註裡,「性重譏嫌,二皆無犯」,性重是指性戒,譏嫌就包括遮戒,對於戒律、威儀都不犯。這是講菩薩持戒。

  【忍辱。則深明非我。割截何傷。安耐毀譽。八風不動。】

  前面曾經說過,此地不妨再重複一遍,因為這關鍵太重要了。布施所修的重點是眾善奉行,持戒的重點是諸惡莫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想把這個功德保持而不喪失,一定要修『忍辱』。如果不能忍辱,這個功德隨時會失掉的,保不住。我們怎樣都要把它保住!斷惡修善有兩重功德,一重是有漏的,一重是無漏的,當然以無漏功德為最殊勝。無漏功德是什麼?就是自淨其意,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就是一心不亂,這是屬於無漏功德;有漏的功德就是人天福報,三界之內的福報。沒有忍辱,無漏的功德就沒有了,有漏的福報有,在三界裡面去享受人天福報。享受人天福報,佛法裡面常講「三世怨」,第一世修行,斷惡修善、持戒布施;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時候就不肯再修,不再修一定造罪業;福享盡了,罪業成就了,第三世墮落,到惡道裡面去受苦,這叫三世怨,這是不懂佛法的道理。我們好心出家、好心學佛,希望將來有成就,或者是希望大徹大悟,或者是希望了生死出三界,或者是希望求生佛國,這些都需要具足無漏的功德。

  無漏的功德一定得忍辱才能保全,經上佛常講「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發脾氣,瞋恚是火,功德是清淨心、是自淨其意。一有瞋恚,你的清淨心就失掉。譬如你修了一年,斷惡修善幹了一年,很不錯了,忽然之間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發了一頓脾氣,你這一年的功德就燒乾淨了,沒有了;再要談功德,你發過脾氣以後的那時候再算起。諸位想想,一個人功德的計算是在臨命終了之前,最後發那一次脾氣以後,才算他的功德。如果到臨死的時候,還發一頓脾氣,那就完了,那一生都沒有了,這就叫火燒功德林。所以脾氣發不得,瞋恚心要不得,這是一定要明瞭的。為什麼?你的清淨心沒有了,一心不亂的一心失掉了。所以經典裡面常常告誡我們,一個人臨命終時,斷了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要去碰他,為什麼原因?保持他的功德,怕他沒有定力,你一碰他,他心裡生氣了、不高興了,他的功德就完了,道理就在此地,這是慈悲心。諸位要懂得這一點,無論什麼逆緣、不如意的境界現前,馬上要覺悟是魔來了。魔來幹什麼?勸我燒功德林,你就很乖,又聽話,他叫你燒,好!我就燒,那你就完了。他來勸你燒,你要沉得住氣,我不上當、我不燒。不燒,你的功德就累積在那裡,愈累愈深。常言說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愈是有功德,魔愈來找你麻煩,總是希望你把它燒光,他才開心,他才高興。所以你要有慧眼,你要能認識、要能辨別,一切不如意的境界現前,我心裡要如如不動,我要把功德保全。

  這裡就是教給我們的方法。『深明非我,割截何傷』,身心都不是我,此地是舉《金剛經》的一段公案,「經云,我於往昔,節節支解,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釋迦牟尼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五百世,五百世修忍辱波羅蜜,他知道身不是自己。歌利王是個國王,無緣無故來找你麻煩,把你手腳給砍下來,忍辱仙人不生氣,無動於衷,沒有一絲毫瞋恚心。諸位想想,我們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能成就。釋迦牟尼佛修五百世的忍辱,如果最後這一遭他要是忍不住的話,五百世的功德都完了,統統都報銷了。這是我們要深深認識清楚的,為什麼修行不成就,原因就在此地,不能忍。我們不要說身,身體毀壞我們不能忍,身外之物,小小這些錢財物品被人家毀壞了,心裡難過就不高興,更沒有辦法。眾生的眼睛裡面最重視的是生命,一切都可以丟掉,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最緊要的關頭要保住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看得最重。生命毀損都不在乎、都沒有瞋恚,何況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還要念念計較,把它看得那麼重,這個人沒有道心,這個人不能修道。

  也許要說,身外之物,錢財是我助道的因緣,沒有這個,我不能修道。這話說的是沒錯,但諸位要曉得,似是而非,有錢財用得如法、用得得當,是助道的因緣;用得不如法、不得當,是障道的因緣。他沒有看到障道的因緣,你心裡面對於錢財念念不忘,這是障道因緣。你手上有這些錢財統統拿去布施,跟人家結緣、供養三寶,這才叫助道因緣。佛在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積財喪道。那你要說,現在這個道場不行,哪個地方我們都不能住?不是不能住,是你自作障緣,你自己障礙自己,你與一切眾生、與一切道場沒有結緣。世間法都講因果,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在這個道場住一晚上,有一晚上的因緣;你住一年,有一年的因緣;你過去沒有跟它結緣,那就不行,就是人家歡迎你去住,住到那裡就害病,還是沒有辦法,可見得結緣太重要了。不肯跟眾生結緣,要叫眾生來遷就我,這是辦不到。所以在沒有入道之前,一定要廣結善緣,有財的財布施,有力的力布施;財與力都沒有也要生歡喜心,隨喜功德,看到別人布施供養結緣,生歡喜心,功德也是相等的。人能這樣去做,對於忍辱有很大的幫助,為什麼?他一切看得開,一切能放得下,忍辱就容易修持了。

  『安耐毀譽』,耐是耐煩,處眾要耐煩,佛法的事業也是相當的繁雜,並不單純,要勞心勞力。但是我跟諸位同修們說明,你們要讀《高僧傳》、《五燈會元》、《禪林寶訓》,看看從前的那些祖師在佛法上是怎樣的修持,在世法上如何建立,那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我們的榜樣。人家發大心建叢林、開道場、納四眾是怎樣的做,你仔細去看,人家那是如法,所以興建大道場有無量無邊功德,度人無量。《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記住這兩句話,換句話說,只可以隨緣,不可以攀緣。眾生來請你做,你不能說這個事情太繁雜,我不願意做這個事情,那你沒有慈悲心,你一定要做,安耐,一切勞苦都要忍耐。眾生沒有叫你做,你自己想去做,那大可不必,為什麼?攀緣。心不清淨,而且還煩惱重重,我想建一個大廟,我想開一個叢林,我來度這些眾生,因緣沒成熟,到處去化緣,有的不錯了,給你一點錢;有的對你反感,把你罵一頓,豈不是教眾生造口業?我建好之後有沒有人來住?不曉得,如果沒有人來住,豈不是辜負十方的善信?如果廟剛建好,我壽命到了,死了,留的道場找不到適當的人來住持,給人家在那裡做鬥爭道場,在裡面爭奪廟產,那又是給人家添了罪過,這些事情不能幹!

  所以我們看古德,統統是時節因緣,不是自己要。你看蓮池大師,他老人家的雲棲寺,那是大叢林,我們讀讀他的傳記,他並沒有想在那裡要蓋寺廟度眾生,他只是看到那個地方風景不錯,在那裡搭個茅蓬靜修。他有道有學,十方參學的人都想去跟他學,所以茅蓬愈蓋愈多、愈蓋愈大。到後來居士們到那邊去看,有這麼多法師在修行,真正是有道有學,大家發心蓋間大廟,裡面住幾百人、幾千人。蓮池大師有沒有費心?沒有費心,因緣是自然的。你再看棲霞,我們台灣有不少法師是棲霞山出來的,棲霞寺中興是雲谷大師,雲谷大師好靜,這些信徒來要求他一定要把這座寺恢復起來,請他做住持,他不幹,他推薦一個人代他做。實際上是依靠他的名望,依靠他的德行,叢林恢復起來了,他在裡面主持教化。時節因緣到了,自然就成就,這是護法龍天來加持的,不是靠人,靠人就非常危險。所以功與罪這個裡面的區分非常微細,一不小心就落在罪的一邊。這就是說明,如果有一天時節因緣成熟,大家請你去做,你可不能推卸,不能說我不在行;沒有因緣,就不要勉強,那就修德。像古來的祖師大德搭個小茅蓬,自己在裡面住,養道。道要緊,成就與否是道業,唯有道才能了生死,唯有道才能度眾生。過去我也聽到有人說,所謂「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這個話意味深長。有道沒有廟,也能興教。

  這是講到忍辱,就是事到臨頭要忍。毀譽,『八風不動』,毀譽就在八風裡面。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類的境界現在面前,心裡都能如如不動,這才叫忍辱、才叫安忍。利就是名聞利養來了,你動不動心?一動心,功德失掉了,不能動心。衰是利的反面,這四句是一正一反。毀是毀謗,譽是現在講的榮譽,稱就是稱讚。毀謗你,不動心,加給你榮譽,也不動心;稱讚你,不動心,諷刺你,也不動心,譏就是譏刺;物質、精神生活苦,也不動心;享受很自在,樂也不動心,這叫八風吹不動。這就是教我們怎樣修忍辱波羅蜜,前面兩句是從理上說,後面兩句是從事上說。

  【精進。則勤求至道。如救頭然。自行化他。剎那之頃無間。】

  這就是『精進』之相,我們要勇猛精進,要勤勤懇懇的求『至道』。道到了頂頭,叫「至道」,至道是成佛之道;換句話說,一定要求證入如來的果地。用什麼樣的態度?『如救頭然』,好像我們頭上給火燒起來,這是最著急的,沒有比這個再急。這就是說明求道之心要比求一切都要重,其他都是附帶的,道重要。『自行化他』,這是道業有了小小成就之後,前面「發宏誓願第二」裡面說過,雖然一開頭發的四弘誓願是以度生為第一,可是在別願裡面是先己而後人。這個道理很簡單,自己要是沒有能力、沒有智慧、沒有定力,不能度眾生。如果自己能力智慧不夠,你要是講經說法,現在邪知邪見的人很多,似是而非的歪論,他提出來駁斥你,你要是沒有能力把他辯倒,當時人家就請你下台。下台對自己來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對於整個佛法就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人瞧不起佛法,佛法沒有什麼,某人就把它推翻了,把它辯倒了。可見得你要想度化眾生,得要有一點能力、得要有一點智慧,這些邪知邪見你要有辦法破除;在大眾之下你要有定力,不能被人家誘惑,得如如不動。

  《金剛經》末後佛勸我們弘揚般若波羅蜜,要為人演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此地「精進」的意思。你要是取相,就會上魔的當。你取財的相,魔就用財來迷惑你;你要是取色的相,魔就用色來迷惑你,你心就動了。心動了,道心就完了,就退掉。所以到「自行化他」的時候,一定在戒定慧上都要有個基礎,才能化他。沒有相當的基礎,我們著重在自行上。沒有基礎的化他,後面有老師保鏢,行,可以,練習講經,不會墮落的。就是說你不能離開老師,你出去講,講完了趕緊就回來,那裡面的一些情形回來告訴老師,不離開老師,這才能保得住。你要是剛剛學了一點,老師不要了,自己出去闖江湖,給諸位說,十個出去就十個墮落,一定的道理。不要看眼前得一點小便宜,為什麼?得一點名聞利養,往後沒有不墮落的,名聞利養害死人了。他出去的時候不是菩薩心腸去度化眾生,是什麼心理?出風頭,幹這些事情。不會講經還老實,會講一點了,貢高我慢,到外面拿著佛法招搖撞騙,幹這些事情。這就是大經裡面講的「裨販如來」,這個罪過還得了?不得了的罪過!這些我們都得要明白。

  可是自己具有基礎之後一定要發心,為什麼?你是行的菩薩道,度化眾生這樁事業,這就叫如來的事業,這叫佛事,佛事就是佛教裡面的事業,就是度化眾生。度化眾生的事業不可以一天停止,天天要幹,除非是沒有緣,沒有人請你,有人請你,就得要去,天天要做,不疲不厭。像「行願品」十大願王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沒有緣的時候進修,充實自己,有緣的時候就利他。諸位要知道,在菩薩的地位上化他就是自利,這點要記住,成佛之後倒駕慈航,那才是專門化他,等覺菩薩度化眾生還是度化自己。

  如果諸位要想在教理上開悟,除了講經之外,可以說很難有悟處。經典講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古德所謂的小悟,小悟多少次、大悟多少次才能徹悟,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才徹悟,不常常講,哪裡會有悟處?固然聽經也能開悟,聽經沒有講的力量大,聽十遍不如講一遍。就是在講的時候,你得真正用心,如果裡面有一個字不認識,你要去查字典,有一句不明白,你要去找參考書,否則到時候就講不出來了。聽就馬虎了,有時候偷懶,生字不去找,法師怎麼念,我也就怎麼念,他念錯了,我就跟他念錯,他不用功,不去再找了,講就不一樣。過去老師也曾經跟我講過,聽經,這個老師講的再好,你要能聽上個三成、四成就不錯了;可是你要上台去講,沒有十二成也得有十成,否則你後面下不台了。這些方法,怎樣求學,前幾天都告訴諸位了,你們要主動、要討論,幾個人在一起要複講,這樣才會成就,光陰才沒有白過,十方的信施才消化得了,否則的話,信施難消。這一段就是教我們精進不懈,自行化他。

  【禪那。則身心寂怕。】

  『怕』在此地跟「泊」的音、意思都相同,就是靜的意思,寂靜。

  【安般希微。住寂定以自資。運四儀而利物。】

  這是講入定的綱領。大乘菩薩定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心不散亂,跟小乘的定不一樣,跟世間定也不一樣。世間小定有出有入,入定的時候定境現前,出定的時候他就保不住了。第一句是說明定的狀況,不但身寂靜,心也寂靜,身心都是靜的。『安般』是梵語安那般那,安那般那翻成中國話是遣來遣去,遣是離開,來去都離開,這是一種調息的方法,來去是指呼吸。定功深的人,不但在佛門裡面講求,世法裡面老道修養生、長生之道,他呼吸不用鼻孔呼吸,他用全身的毛細孔呼吸,這長壽。鼻孔呼吸粗,吸進去的氣、呼出來的氣都很粗;毛細孔呼吸微細,所以清淨,他能得長壽。「安般」的方法類似,跟這個相差不多。呼吸愈細愈好,愈細心愈淨,心淨身自然就清淨了,這是一種方法。

  小註講,「所謂入出住百千三昧是也」,三昧就是定,大經裡面常講的無量三昧。定就是定,定哪裡還會有無量?這也得給諸位解釋一下。無量是講的事相,境界上的事相。譬如錢財你不貪愛,無論多少錢財擺在你面前都不動心,你在錢財上得了三昧,如如不動了。有的人錢財上真得三昧了,但是名他放不下,名上他就沒有定。我們不要說多,就前面八個條目,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有的人對利不動心,利上得三昧;再要能在衰上也不動心,那他在衰上也得三昧了;毀謗你不動心,你在毀謗上得三昧;讚歎你不動心,你在讚歎上得三昧。諸位想想,我們這境界相裡面,無量無邊的境界,樣樣都不動心,就是無量三昧。無量三昧才是真正的禪定,裡面有一樣動心都不行,你的三昧就有欠缺、有漏洞;換句話說,那些方面攻不進去,還有一條路可以,找你的後路,還能把你打倒,無量三昧才是真正的三昧。

  這就是教我們身心世界、世法、佛法統統要放下,不要說世法我們不動心,佛法也不能動心。你在修念佛三昧,你在這邊打佛七,在這邊念得很好,功夫上道了,阿彌陀佛站在你面前,真開心,阿彌陀佛來了,完了!你見到阿彌陀佛,是真見到還是假見到?我都不大相信,為什麼?有些人愛面子,他沒有見到,好像沒有功夫,沒有見到也造個謠言,我見到了,你們都沒有見到,我的功夫比你好。實在說,見到瑞相,要曉得這個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沒有說極樂世界是例外、華藏世界是例外,統統是虛妄相。既然統統是虛妄相,統統不可取,不可以執著,不可以生心動念,這才入三昧,這才叫禪定。連佛菩薩這樣殊勝的境界都不動心,世間的東西還會動心?

  在佛法裡面講,禪是關鍵,就是得道不得道的關鍵;忍辱是得定的關鍵,不能忍辱決定不能得定。不能得定,決定不能見道。不要說證道,見道就需要禪定,見道之後才能修道、才能證道。禪定等於說我們好像入學校,考取了,就是入了學校;忍辱是在考試,好像現在的聯考,忍辱是聯考,禪定是上學,不經過聯考,進不了學校。六度裡頭這是兩大關。『住寂定以自資』,這是講平居的時候,我們自己二六時中都要住在定境裡面。資就是資養身心,禪悅為食,以寂定來養我們的身心。接眾是利他,動作的時候,『運四儀而利物』,行菩薩道。這就是常說的,「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動是講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利益一切眾生,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沒有念頭,真的是一念不生,身心清淨,這才像一個道人。

  【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生。萬法皆如。真源至寂。】

  這是講六度最後的般若。般若是說理的,前面五條都是事,都是有事有相,般若是無相,般若是理。『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生』,小註舉《中論》的兩句偈子來解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說就是佛說的,一切萬法統統是因緣生的,一切佛法也是因緣生的,所以萬法空,佛法也空,這是教我們對佛法不要執著。「豈非自性無生乎」,這就要證無生法忍。無生,法就是指萬法,一切萬法,世法跟佛法都算在裡面,無生,這才叫真相。忍這個字是定的意思,心定在這上面不動搖了,也可以說,忍當作承認講,一切萬法不生不滅,我承認了。他為什麼承認?自己證入了,這不是解悟,是證悟,自己證到這個道理,親眼見到這個實相。見到什麼?只要你見到緣起,你就曉得這個法不生不滅。

  但是緣起之觀要深深的觀察,要長時期的觀察,偶爾觀察就放下了,你的煩惱還是起現行,你雖然懂得緣起的道理,懂得因緣生法的道理,可是你在概念上沒有深度,雖然曉得,不得受用。人家知道這個,得受用,怎麼得受用?就是一切法裡面他放下了,他不生心動念。為什麼?曉得一切法是空的,他不會執著,不生煩惱。剛才講忍辱,佛做忍辱仙人,為什麼歌利王割截,他不生氣?因為他曉得身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歌利王割截也是因緣生法,也是空的,以空入空,哪有障礙?所以他如如不動,他能成就。我們也懂因緣生法,也曉得一切都是空的,人家拿刀來殺我,我們就生氣了,就要抵抗,這就是我們雖然曉得是空,事實上我們空不了。為什麼空不了?我們觀察的深度不夠,所以對於緣起緣生之法,我們得不到實際的效用;換句話說,無生法我們明瞭、聽說過,忍沒有,要有這個忍字,才有受用。

  無生法,通常一般講,要在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才能證得。迴向偈裡面說,「花開見佛悟無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在蓮花裡面,在那裡面修行,在那裡面養道。蓮花裡面到什麼時候花開?那可不一定,各人的功夫不一樣,有早有遲。在那裡修行會不會很寂寞?一個人在花胎裡頭,那有什麼味道?給諸位說,那個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個花是一個世界,極樂世界裡面所講的依正莊嚴都在花裡面。這個花多大?經上講「大如車輪」,那個車輪,我們的地球就是個車輪,太陽也是個車輪,那個車輪就是個星球,諸佛菩薩、諸上善人都化身在其中,所以那個花就是大道場,你在那個地方修行,凡聖同居土。幾時那個花開了,就不一樣,花開是怎麼樣?悟入無生的道理,就不是凡聖同居土,而是實報莊嚴土;見佛見什麼佛?見報身如來。四土裡面的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見的阿彌陀佛是見化身佛,就是應化身佛,花開見佛是見的實報莊嚴土裡面阿彌陀佛的報身。報身佛之莊嚴,諸位讀《華嚴經》就曉得,《華嚴經》裡面說的就是報身佛。可見得到極樂世界,就算帶業往生也不寂寞,裡面的境界非常殊勝。諸位就曉得,真正證得無生法忍,這種受用、這種享受,絕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那真正是得大自在。

  『萬法皆如,真源至寂』,這是你徹悟因緣生法無自性之後,所現出來的境界,你才看到「萬法皆如」。這個道理,上次給諸位舉夢境的比喻,你去體會。在夢境裡面要是覺悟了我在作夢,夢境裡面一一法都是自己、一一法都是自性。你要是在現前果然大徹大悟了,你就曉得一切萬法都是你自己,自他不隔毫端,一切法就是真如本性,隨便拈一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法法皆空,那就真的是頭頭是道。

  「真源」就是真相,本源確實是清淨的、是寂滅的,所謂是「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你看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是什麼相?清淨寂滅相,到這個地步,這才真正的證入佛的境界。這種悟入,固然是要靠智慧照,智慧從哪裡生的?智慧從禪定當中生的,沒有定就沒有智慧。諸位要記住,沒有定的智慧叫狂慧,所以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從定中生的。定從哪裡來?就是要把一切都放下,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定境就不能現前,可見得放下太重要了。放下就是前面講的布施、持戒。由此可知,六度是有次第的、有淺深不同的,持戒包括布施,布施不能包括持戒。換句話說,持戒一定有施,施未必有戒;忍辱一定有戒、有施,沒有施、沒有戒,談不上忍。後面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到了你智慧現前,前面的五種事修統統都具足了。你不要看,六度裡頭般若最好,我只要般若,前面的我都不要,好像蓋大樓一樣,六層大樓第六層不錯,底下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蓋第六層,問問你怎麼蓋法?所以一定要從前面一步一步的做起。

  【雖知煩惱無可捨。菩提無可取。而能不證無為。度生長劫。】

  這是智慧真正開了。煩惱與菩提不二,所以「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那是智慧開了以後的境界,為什麼?煩惱性空,菩提也是性空;生死性空,涅槃也是性空。從性上去觀察,無二無別;從相上去看,千差萬別。古人有個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到珠寶店去參觀,你看黃金做的東西,做的種種首飾,奇奇怪怪的樣子,何止幾千幾萬種樣?但是你看看那個質料是什麼?質料都是金。金就好比是性,千萬的差別那是相,相上看有差別,性上看沒有差別。我們拿黃金做個佛像,好比是菩提;把黃金造成小貓、小狗的樣子,好比是煩惱,實際上都是黃金,分量都是一樣重,價錢相等。所以那個佛就等於那個小貓、小狗,沒有差別。相是假的,為什麼相是假的?相可以隨便做;性是真的,質料是真的,它不變。譬如十兩黃金,十兩黃金沒有變,不管你做什麼東西,做東西是隨便你做,相是隨心所欲去改變的,十兩黃金的本質不變,它的價值不變。「煩惱即是菩提,涅槃即是生死」,就是從這上面說的。不是沒有菩提、沒有煩惱,不是沒有生死、沒有涅槃,確實相是有的,性是無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

  「前明菩薩能達假而即空」,就是從相上能見性,所以他自在、他解脫。「今則能從空而出假」,末後兩句是從空出假。『煩惱無可捨』,他不捨煩惱,菩提有,菩提他不證,『而能不證無為,度生長劫』,這就是菩薩的特色。菩薩斷不斷煩惱?菩薩是不斷而斷、斷而不斷。為什麼他不斷?他曉得煩惱性空,所以不斷就斷了。他不像小乘,小乘著相,一定要在事相上把它斷掉;大乘曉得相是假的,相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煩惱的相擺在那裡無所謂,他不在乎,他心裡不染著,心地清淨,這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小乘人一定要證涅槃,大乘人不一定證涅槃,所以大乘的涅槃叫無住涅槃,跟小乘人不一樣,小乘人住涅槃,大乘人不住。我們凡夫住生死,小乘人住涅槃,兩個都是住;菩薩無住,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菩薩沒有住涅槃,他也不入生死,他也沒有生死,這個就高明了,所以這叫中道。他能發願「度生長劫」,無量劫當中給眾生做度脫的因緣。我們通常講菩薩大慈大悲,不辭疲勞來度眾生,給諸位說,他有沒有疲勞?他沒有疲勞,我們凡夫眼睛裡看到他有疲勞,他沒有疲勞。為什麼他沒有疲勞?他沒有我,有我才有疲勞。沒有我,誰疲勞?有身才有疲勞,沒有身他疲勞什麼?我們執著四大五蘊是身,人家不執著,因緣所生法,當體就是空,他疲勞什麼?他沒有疲勞。這要入了境界才曉得。

  【廣修萬行。等觀群方。下及諦緣。上該不共。】

  菩薩是『廣修萬行』,行就是行法,一切行門他都修,隨緣而修,隨著眾生根性而修,他不修一樣,修一樣是自利。譬如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拿我們聽經來說,有人喜歡《華嚴經》,他就給他講《華嚴經》;有人喜歡《法華經》,他就給你講《法華經》,法門無量無邊他都弘揚、他都修學、他都教化,這才叫「廣修」。菩薩個個都是大通家,都不是專家。但諸位要曉得,我前天奉勸你們做專家,不要做通家,為什麼?我們是初學,當通家是大學生、研究院的事情,我們現在還在小學、還在幼稚園就想當通家,決定辦不到。諸位要想當通家,要從專修裡頭用功夫,一經通了才一切經通。我們現在是一樣都不通,自度還度不了,怎麼能度眾生?所以現在要專。再給諸位說,不能離開老師,這是一定的道理,你跟老師的時間愈久,愈有受用。必須你自己根深蒂固,有相當的戒定慧,有相當的定力,不會為外面境界所動搖,才可以離開老師,否則的話,離開老師就保不住了。

  『等觀群方』,「等」是講平等,「群方」就是指一切眾生,三世十方一切眾生在菩薩眼睛裡面是平等看待,沒有好惡,所謂是怨親平等。喜歡的,就多照顧一點,不喜歡的,就馬虎一點,那不是菩薩,菩薩是用平等心。小乘人有這個習氣,菩薩沒有。『下及諦緣,上該不共』,這是他所學的,他修六度萬行,四諦、十二因緣修不修?修,這就是說小乘法、中乘法他都修,兼修。「不共」是如來法,如來法他也學,這是大乘菩薩。這四句是說菩薩所修學的。

  【大誓之心普被。四攝之道通收。總三界以為家。括四生而為子。悲智雙運。福慧兩嚴。超越二乘。獨居其上。如是則大乘之道也。】

  在總結裡頭一看,跟前面小乘、中乘就不一樣,菩薩有廣大的誓願,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那個眾生是一切都包括在內,沒有說是哪一個不在裡面,等視群方,這是心量廣大,普遍的統統包括了。『四攝之道通收』,四攝是菩薩度眾生的方法,是攝受眾生的四種方法。第一個是布施,你要想度眾生,就要布施,你要是不布施,你與眾生沒有緣,度不了眾生。先要布施,要給眾生做增上緣。其次是愛語,愛語就是眾生歡喜聽,而有利益的言語,這才叫愛語;如果眾生喜歡聽,而沒有利益的語,那不叫愛語,這裡頭是有區別的。眾生喜歡聽流行歌,你當個法師天天唱流行歌給他聽,他歡喜,這是愛語?這不是,為什麼?沒有利益。什麼樣的利益?啟發他的道心,增長他的道業,誘導他開悟,這才叫利益語,才真正叫愛語。第三種叫利行,利是利益,利益他的行為,就是一些事,要做一些於他有利益的事。利行跟愛語意思一樣,都是要叫他開悟、要叫他入道。末後是同事。這是四種方法攝受一切眾生,「四攝之道通收」。

  『總三界以為家』,菩薩的家在哪裡?這個廟就是他的家,錯了,這個廟絕不是他的家,菩薩的家是三界。給諸位說,這是講一般的菩薩。摩訶薩的家是十方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以為家,三界以為家是小菩薩,權教菩薩,你看權教菩薩人家心量就這麼大。『四生而為子』,「子」就是學生,他度化眾生的對象,四生九有是他度化眾生的對象、是他的學生。『悲智雙運』,有大慈悲、有大智慧。『福慧兩嚴』,福是什麼?清淨心、一塵不染是福。不是說我有多少財產、有多少寺廟、有多少信徒,這個叫福,錯了;那叫煩惱,是你的冤家對頭,哪裡是福報?清淨心是福,身心清淨是福,身心清淨是莊嚴,「福慧兩嚴,超越二乘」。福慧兩嚴用兩句俗話給諸位說,是「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智慧莊嚴,放得下是福德莊嚴,福慧二嚴,超越二乘人。『獨居其上』,在二乘之上,這就是所謂『大乘之道』。

  【是以一真之理。逐根性以階差。取益隨機。三乘之唱備矣。】

  以下是說明釋迦牟尼佛說法,在教理上講是平等一如,所謂三乘、五乘,那是從根性上差別說的。「理本無差,教隨機異,諦緣度法,唱為三乘」,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這些法門我們稱之為三乘,稱之為三乘是隨機而異,三乘之理是一樣的。因為三乘之理是一樣的,所以大乘兼修中下,他不是中下不學了,不是的。等覺菩薩也念《阿含經》,也常念,不是不念。這就是說明理是一個,『一真之理』,真理是一個,根性不同,這才有三乘之區別、有三乘教法。

  下面這一段文是委曲宛轉的開導我們,一乘、三乘雖然是這麼說法,不能執著,為什麼?佛建立這些教法,它是相,一乘之相、三乘之相。記住《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的,一並不是真正的一,三不是絕對的三,所以曉得有一與三,但不可以執著一與三,執著一與三又錯了。底下這一段就是委曲宛轉開導這些,就是一真之理、三乘之法,我們要徹底明瞭它的真相。

  【然而至理虛玄。窮微絕妙。尚非其一。何是於三。】

  這是開宗明義告訴我們一與三都沒有的。一真,給諸位說,都是不在一而說,給你說個一,哪來的一?有一就有二,它就相對,有二就有三。講真相、講實相,能不能說得出來?說不出來,我要說實相,實的反面有個虛相;我要給你講真相,真相對面有個假相,說不出。講真實的,怎麼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真實了,不要開口、不要起念頭,就是一真法界,一動念頭就十法界。十法界,給諸位說,不是真正的十,你要以為真正是十,錯了,十在此地是表法的,表無量無邊。因為數字從一到十,再從十,十個十就百,十個百就千,就這麼算下去,它是表無盡的,是這個意思。因為無量無邊的法要來講,講不盡,太繁瑣了,所以把它歸納為十,講到十為止,不要再說了。你看《華嚴經》講一切法都講十,講十就是講無量無邊。心裡一動念,就是無量無邊的法界,心裡不動念,叫一真,一真法界在哪裡?你幾時不動念的時候,你看的世界就是一真。起心動念就錯了,就把一真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無量無邊的煩惱就統統出來了。

  可是不動心很難,難在什麼地方?我們連心是什麼都不曉得。你要是不相信,去讀《楞嚴經》,《楞嚴經》前面七處徵心,的確,你要想修心,先把心找到,你連心都不曉得你修什麼!心在哪裡?問題大了,你在《楞嚴》上看,又不在內,又不在外,又不在中間,又不能說沒有,麻煩可大了。所以古大德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這就是『至理虛玄,窮微絕妙』,凡是有言說,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所以佛在《般若經》裡面,一面說一面就遣相,掃得乾乾淨淨,就是叫你不要執著語言,看經的時候不要執著文字,理明白了,一切都離開,這才叫悟。理懂得了,要是執著那個理,死在教理之下。死在教理之下,跟死在教法之下沒什麼兩樣;換句話說,教理行果都不可以執著。

  如果說佛法能夠執著,《心經》後面何必要說「無智亦無得」?《金剛經》裡面須菩提尊者又何必說,我不作是念得阿羅漢,他確實證得阿羅漢了,他自己心裡沒有覺得我證得阿羅漢,我是個阿羅漢,他沒有。這就是說明無論是大乘的果法、小乘的果法,都住不得。須陀洹絕不住須陀洹果,斯陀含絕不住斯陀含果;乃至於一切菩薩,十住菩薩不會住十住之果,十行菩薩也不住十行之果,心地清淨。一住,那是什麼?名字菩薩,有名無實,是凡夫,不是聖人,要懂這個道理。真正的佛菩薩,一切假名假相,他曉得那是假名假相,是為了解釋這個道理、說明這個方法;道理、方法你明白之後,相統統不要,統統掃掉,心地才清淨。清淨心就是道,清淨心就是佛法,清淨心就具足法身、般若、解脫,具足一切佛法,具足無量法門,由此可知清淨心的重要。一切法裡面修清淨心,就是修禪定、修無量三昧,一切法裡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修禪定,這就是修般若。既然是修禪定、修般若,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統統具足,你有後面,一定有前面,你有前面,不見得有後面。

  後面這一段就是發明這個道理,教我們一與三要認識,一與三都是方便語,不可以執著一定有一乘,不可以執著一定有三乘,不可以執著一定有十法界,不可以執著一定有一真法界;一動這個心,一起這個念,就大錯特錯。這是佛法難體會的地方,也就是佛法有深度的地方。好,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