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十二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12

  【由是品類愚迷。無能自曉。或因說而悟解。故號聲聞。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觀無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輪迴。惡三界之生死。】

  這是接著上面所講,幽溪大師在小註裡面告訴我們,永嘉禪師這個文字裡面,要是依天台的判教,它是不定教,就是依《四教儀》裡面所判的。因此小乘人看是小乘的境界,大乘人看到是屬於大乘的境界,這就是所謂不定的意思。換句話說,三乘是在眾生接受教化的程度上而區別,不在佛之所說。今天接著說,『由是品類愚迷,無能自曉』,這是總說。底下就分三類,先說聲聞,為什麼叫做聲聞?『因說而悟解,故號聲聞』,聲聞得名就是從這個地方得到的,他是因聞世尊說法而開悟的,這類的學人我們統稱之為聲聞。『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聲聞以哪個法門做為他主修?是以「四諦」而為主修。在經典裡面,《四阿含經》就是屬於小乘經,是小乘人所修的,《四阿含》分量相當之多,但是都是以四諦為本。說實在話,四諦法通大小乘,到後面會講到。為什麼這類的人聞四諦法變成小乘?高上之士聞到四諦法而成為菩薩,四諦是十方諸佛建立教化的根本法輪,哪一法都離不開四諦。我們看看小乘人的心理以及小乘人的著眼,『觀無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輪迴,惡三界之生死』,這就是小乘的根性。生死無常在大乘菩薩眼睛裡面是不當作一回事,但在小乘人眼睛裡面是非常嚴重的大問題,他看得很重。看萬法無常,他生恐怖心,害怕了。這個「空寂」就是小乘人所證的偏真涅槃,這個很自在,他的目標就是求偏真涅槃。六道輪迴、三界生死是小乘人最為厭惡的,總得想盡方法要離開。雖然這是小教、小果,比起我們博地凡夫依然是殊勝多多,因此我們也不能夠輕視小乘這些聖者們。

  【見苦常懷厭離。斷集恆畏其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

  我們讀這四句,就把小乘人的特色看出來了。小乘人厭苦,見到三界之苦惱,他認為這是大患在身,念念要離苦。苦是果報,諸位曉得,離苦從果上離是離不掉的。要從什麼地方離?要從因上離,因就是集。集裡面所包的是迷惑造業感召來的苦果。小乘人「斷集」,就是斷煩惱,唯恐煩惱又生,這是說他的功夫。『證滅獨契無為』,滅是道之果,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滅就是涅槃的別名,他要證得無為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無餘涅槃。『修道惟論自度』。怎樣才能夠證入無餘涅槃?必須得修道,修道是證滅之因。四諦法裡面,世尊給我們所說的順序是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報容易接受。三界之內的果是苦,三界之內的因是煩惱;出世的果報是樂,果報就是滅,滅什麼?滅生死、滅煩惱。證滅之因就是修道。小乘道品通常歸納為三十七道品,小乘人主修的。所謂小乘不發大心,只求自度。他也不是不教人,他不主動教人,你要去拜他做老師,你要去跟他學,他也收,你得去找他,他不會來找你。不像菩薩,菩薩所謂是「為眾生不請之友」,他是主動去找眾生,以方便法誘導眾生來學道。小乘人不是如此,所以他是自度。大乘的特色重在利他上。

  【大誓之心未普。攝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非小何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

  這是總結,說明他是小乘之所以然。第一個他沒有發大願,『大誓』就是四弘誓願,他沒有,他沒有發普度眾生之心,他只求自度,所以小乘稱之為自了漢。縱然度生,還要度幾個與他有緣的,他高興度那幾個人,他沒有大心普度,他沒有平等心。『攝化之道』,攝受教化眾生的大道,他沒有做到。『六和之敬空然』,六和敬是入眾必須遵守的六種戒條,這才像一個和合的團體。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通常說的。《仁王經》裡面,六和敬它後頭的利和同均不是這麼說的,它是說「學和同修」。大致上是大同小異。這是處眾,就是團體當中人人必須遵守的。團體,是屬於大乘法。大眾在一起過團體生活,我們出家人的僧團過團體生活,在一塊共修,這是從唐朝以後才有這個情形。唐朝以前都是每個人自修,只有在聽經、法會的時候,我們聚集在一塊,經聽完之後各人修各人的,沒有共同的共修。從馬祖、百丈之後才有共同在一塊修行,用依眾靠眾的辦法。共同在一塊修行,六和敬就非常的重要,為什麼?我們是過團體生活,而不是從前個人生活。大乘菩薩離不開大眾,他天天要弘法,要利益眾生,天天要跟大眾在一起,所以大乘菩薩入眾就是修的六和敬。小乘人不度眾生,找一個清淨的所在去自了,所以六和之敬空然。

  『三界之慈靡運』,菩薩都是以三界為度脫的對象,這是無緣大慈;聲聞人他沒有發這個心,所以無緣大慈在他來說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在因地裡面他沒有修萬行,六度萬行他沒修;因沒有修,果當然就不圓滿,縱然證得阿羅漢果,並不圓滿,並非究竟。這個『常』在此地可以說有究竟的意思,他不圓滿、不究竟。如果要以行門來說,菩薩是修六度萬行,『六度未修,非小何類』,他要是不算小乘,那他算是哪一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這一句是總結,這類人就是小乘聲聞之道。由此可知,我們要想果證圓常,一定要修大乘法;也就是說,必須修學六度萬行之因,才能夠圓滿菩提,才能夠成就無上道。向下經文再說第二,這是中乘,緣覺一類的。

  【或有不因他說。自悟非常。偶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

  這就是所謂中乘之人,梵語稱為「辟支迦羅」,翻成我們中文,有翻緣覺的意思,有翻獨覺的意思。我們常講辟支佛,辟支就是辟支迦羅,辟支迦羅是緣,佛就是覺,所以辟支佛就叫緣覺,緣覺就叫辟支佛,緣覺是我們中國的意思,梵語稱之為辟支佛。有些人問辟支佛是什麼?他不曉得辟支佛就是緣覺,緣覺就是辟支佛,佛者覺也,大家曉得這個意思。這裡面有兩種,一種叫鈍根,一種叫利根。所謂利根就叫獨覺,他沒有老師,世尊在經裡面常講,三界之內第一等聰明人是獨覺,無師自通。但是獨覺,諸位要記住,必須要在無佛出世的時候才示現;有佛出世縱然他是獨覺,悟了,還要去親近佛,他親近佛依然稱之為緣覺,不稱為獨覺。此地所著重是在獨覺上,因為經裡頭的意思很明顯,『不因他說』,他沒有聽別人說過法。『自悟非常』,悟到萬法無常,這個理是他自己悟到的。『偶緣散而體真』,「緣散」就是無常之相,看到樹葉落了、花枯了,豁然之間他開悟了,「體真」就是開悟,他體會到真常之性。這類稱他作『緣覺』,這個緣覺實在講是獨覺之意。

  【原其所習。十二因緣。而為本行。】

  就以獨覺來說,在我們眼睛裡面看他是一等聰明人,沒有老師教他就開悟了。實際上他是多生多劫修『十二因緣』,在這一生因緣成熟,豁然開悟了。如果過去世沒有修,他這一生怎麼也開不了悟。我們每位同修壽命不止這一生,過去無量劫,哪一個人在過去世生中沒有修行過?凡是聞到佛法,凡是見到三寶形像,過去世都有因緣!那些沒有學佛的,學外道的,學天主教、學基督教的,你問問他有沒有個釋迦牟尼佛?有,他曉得,聽說過,有沒有觀音菩薩?他也聽說過,證明他過去生中在佛法裡頭薰修過。如果沒有薰修過,在這一生當中,佛菩薩的名字都聽不到,他怎麼會曉得?不過在這一生當中業障太重,迷惑顛倒,沒有得到好因緣,沒有能夠繼續的去修學。這類開悟的是過去的修因,在這一生成熟了。緣覺是如此,菩薩、聲聞又何嘗不然?我們大眾當中有的根性很利,一聽這個經就明白,法喜充滿,就得利益了;有的聽一遍還不甚清楚,迷迷糊糊,再聽個二遍、三遍,意思大概才懂得一些。為什麼有人一聽就明白?過去世用的功夫深,現在一聽就明白;現在一遍、二遍聽不明白,過去生中也聽這部經,不用功,所以現在學習就困難一點。

  因此,我們對於根利的不要羨慕,沒有什麼好羨慕的,為什麼?他過去用功,我過去不用功。自己要是根鈍的也不必洩氣,為什麼?努力就可以。俗話常說,別人一遍學會,我學十遍,我比別人再加十倍的努力;別人十遍學會,我學一百遍。所以我希望同修們再加一番的努力,這個書要念二百遍,果然諸位要肯念二百遍,你們現在都有錄音帶,把錄音帶從頭到尾聽上二百遍,那你就有很大的受用,你在佛法上就有相當堅固的基礎。不要以為沒有經聽,你把錄音帶保留在家裡一遍一遍的聽,聽一遍有一遍的利益,聽兩遍有兩遍的利益,多聽、多看,自己就有悟處。這就是說明以佛法來薰習我們的煩惱,不讀、不聽就胡思亂想,就打妄想,打妄想就是以煩惱薰習你的本性,愈薰習就愈迷惑、愈糊塗,愈是愚痴、迷惑顛倒就愈造業,造了罪業哪有不受苦報的道理!所以要想我們不胡思亂想,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天到晚念經、一天到晚聽經,你就不會再打妄想了。佛法是正知見,以正知見來薰習,把邪知邪見趕走。幾時薰修得力,境界就變了,拿現在俗話來說,你的宇宙觀、人生觀就改變,就跟從前不一樣了,這就是受用。十二因緣在這裡也不必說,將來「十四講表」會講到。

  【觀無明而即空。達諸行而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酬。愛取有以無疵。老死亦何所累。】

  這兩行就是說的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無明跟行這兩種是因與緣,從識以下到受這五條叫果,五種果,前面兩種叫因。『二因既非其業』,辟支迦羅他們的修法,是在十二因緣裡面做還滅門來觀察,而不是流轉門,是講還滅門。假設要是按照順序排列,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按照這個順序來排列叫流轉門,這是三世二重因果。這也就是說明一切凡夫在六道輪迴裡面輪轉的理論說明,為什麼有六道?為什麼有輪迴?十二因緣給我們說明了。這些緣覺學者他們在裡面覺悟了,覺悟什麼?覺悟就是還源,還滅門。我們為什麼有老、有死?因為有生,要是沒有生,就沒有老死;為什麼有生?因為有有。所以倒過頭來看,生死裡面的奧妙就被你看穿了。為什麼有有?因為有取,有就是有了業因,就是有業了,業從哪裡來的?業是從一切相裡面取相、著相;為什麼有取?因為有愛;為什麼會有愛?因為有受。這樣一層一層往上面推,推到最後,行緣無明。

  既然懂得這個道理,你希望了生死出三界,你在十二因緣裡面斷一個字就行了,生死就了了。但是你要斷,必須要明瞭,果上不能斷,要在因上斷,果上斷不了。十二條裡面屬於果報的有七條,從識、名色、六入、觸、受,後面的生、老死,這七條是果,果上不能斷。要是果上斷就容易了,那自殺就斷了;自殺斷不了,自殺就苦了,比活著還要難過!你看一般所說的,那並非無稽之談,自殺死了之後還要找替身,找不到替身,你還沒辦法投胎。一般壽命終了,《地藏經》裡面講四十九天可以投胎;自殺死的不行,找不到替身沒有辦法投胎,沒有投胎當遊魂相當之苦!所以萬萬不可以自殺,自殺決定解決不了問題,那是苦中加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

  怎麼斷法?要在因上斷,因上在十二因緣裡面有五條是屬於因,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條裡面無明跟行是過去世的,這無從下手;實際上可以下手的只有三關,愛、取、有。這三條你能夠斷一條,證辟支佛果,就超三界、了生死。愛就是貪愛,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愛了,連身心也不愛,就行了。想想看,我們能不能辦得到?幾時你要辦到,幾時你就了生死,為什麼?愛是迷惑,是屬於惑,你不迷惑就不造業;因為愛才有取,取就是造業。在愛上斷是最高明的,這一條要是斷不了,在第二個字上用功夫,不取。不取也不容易,《金剛經》裡面常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把這兩句做到,也了生死、出三界,雖然有迷惑在,不造業。

  說老實話,除了這兩條上可以下功夫之外,第三種要在「有」上斷,那是屬於再來人,乘願再來的,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做得到,說老實話,辟支佛也做不到。那是什麼樣的境界?真正講他是大徹大悟的人,樣子是裝糊塗,假糊塗,有愛、有取,假的,心裡頭不落印象。取,但是阿賴耶識裡面不落種子,諸位想想看,這談何容易?有就是阿賴耶識裡頭有了種子,造善業落善業的種子,造惡業落惡業的種子,造無記業就落無記業的種子。你想想看,有本事造一切業,阿賴耶識裡頭沒有種子,那是什麼人?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再來,那是示現的。像我們歷代祖師大德,這些高僧裡面有許許多多是古佛、大菩薩再來的,他們能做得到。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像他們行,他們雖然造作,他沒有「有」。再跟諸位說一位鼎鼎大名的高僧濟公活佛,他在十二因緣裡面,他沒有「有」,表面上看起來瘋瘋顛顛、迷惑顛倒,人家有這個本事。嚴格的說起來,真正做功夫就是在愛、取這兩條上下功夫。你要說我也學濟公活佛,我在有上下功夫,那就看你是真有還是假有?跟諸位說,做不到的,理論上是能講得通,事實上做不到;也就是說,我們沒那個定力,沒有那個智慧。這是把十二因緣觀空了,十二因緣也是性空,所以說「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酬」,他都能夠把它觀空,都能夠離開。『愛取有以無疵』,無疵就是沒有瑕疵。『老死亦何所累』,這是身心解脫了。因既然空了,果當然也是虛妄而不實在。

  【故能翛然獨脫。】

  『翛然』就是忽然,他一悟之後忽然就解脫,『脫』是解脫的意思,他能獨脫。

  【淨處幽居。】

  這類人都歡喜清淨,居住在人跡不到的所在。

  【觀物變而悟非常。睹秋零而入真道。四儀庠序。攝心慮以恬愉。性好單棲。憩閑林而自適。】

  我們看了這一段,對於道人確實很羨慕,神仙生活。好雖然是好,於眾生沒有利益。這在一般說起來,這才真正叫清福,在山林裡面這是享福,塵世煩惱一絲毫他都不沾染。獨處,說老實話,應當要學這些小乘人,學二乘人,利生要學大乘人,兩者兼而有之那就太好了。我們中國古大德真正是聰明絕頂,就是做到兼而有之,兼而有之怎麼做法?自己進修的時候在山林,弘法的時候在都市。從前大道場的寺院,山裡面有大本山,那是他修行的道場;寺院裡面有下院,下院就在都市裡面,有寺廟、有講堂,這確確實實是很有道理的。譬如圓覺寺本山就在山上,台北市中心區有它的下院,下院裡面講經弘法接引大眾,報施主之恩。在山林裡面進修,這是兩者兼而有之。現在困難了,現在怎麼樣?人心浮躁,如果找這樣的一個地方居住,這不行,太寂寞了,住在這個地方沒有意思。山林好不好?山林要開成觀光區,天天多少人來拜拜,熱鬧!那還修個什麼道?所以一變成觀光區就完了。

  為什麼從前修行人要遠離城市?不但是城市,甚至遠離聚落,連村莊他都要遠離,人跡不到的處所,才能夠把心靜下來辦道。我們不說遠的,說近的,《了凡四訓》後面附的《雲谷大師傳》,雲谷大師他住在深山裡面,棲霞寺建立成為一個叢林之後,既成為叢林,往來的人就多了。但是還不像現在的觀光,那時候往來都是參學的,都是到那個地方參訪、聽經、聞法的,都是這類人。他老人家就嫌不安靜,嫌人多吵雜,所以再往深山裡面去建茅蓬靜修。可是每年他一定要出來一次,在都市裡面住一、二個月,講經、弘法。這種生活山林跟都市兼而有之,就是大乘菩薩,不像二乘人終生不出來。二乘學者確確實實他一生不出山,你要想學道,你到他那個地方親近他。這幾句也不必細說,文字很容易、很明顯,一看就懂得。

  【不欣說法。】

  緣覺他不喜歡說法,他要度眾生,他度眾生不廣。

  【現神力以化他。】

  他度眾生是以示現神通比較多,以這個方法來度眾生。

  【無佛之世出興。作佛燈之後燄。】

  這一句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跟諸位說明,為什麼?怕的是有一些妖魔鬼怪在現在假裝獨覺。現在釋迦牟尼佛不住世,我是獨覺!咱們相不相信他?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沒有完,『無佛之世』是講沒有佛法之世,現在有佛法,三寶住在世間;換句話說,現在不是獨覺出現的時候,如果他自稱獨覺,冒充的。必須要等到末法一萬年之後,才有真正的獨覺出世,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就是一萬二千年之後。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天,以我們中國人算法是三千年,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你要想當獨覺,九千年以後再來,現在太早了,沒人相信。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的。《楞嚴經》裡面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都是一些妖魔鬼怪來冒充佛菩薩,那不是真的。

  辟支佛現通也要教你入理,絕不是變魔術給你看來嚇唬人,是以這個來接引你,也教你證入,他有他的善巧方便,正如同禪宗裡面祖師大德一樣。『作佛燈之後燄』,佛法滅了眾生苦,辟支佛在這時候也興起慈悲心來度眾生。小註說,「初心菩薩能說法而未能現通」,初發心的菩薩,他可以說法,他不能現神通,「緣覺獨覺能現通而不能說法,惟佛與佛乃兼有之」,又說法又現神通,只有佛與那些大菩薩們。這些大菩薩們叫分證佛,他們才能夠示現又說法又示現神通。但是這也不一定,底下說得很清楚,有現通、有不現通的緣覺,有說法、不說法的緣覺,不是說一律都是。阿羅漢、辟支佛也有說法的,不可以一概而論。

  【身惟善寂。意翫清虛。獨宿孤峰。觀物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於下有勝。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取中乘。如此。辟支佛道也。】

  這是這一段的總結,把這一類給我們做一個交代。辟支佛,我們要是說二乘,他也歸併在小乘一類;如果說三乘,我們就叫他做中乘。他也是屬於獨善其身一類,歡喜清淨,歡喜獨居,歡喜觀察大自然的現象。看到自然現象成住壞空,萬法無常,雖有利他之心,但是他『不普』,不像菩薩的大願。『自益未圓』,比聲聞殊勝一點,聲聞是不圓滿有欠缺,緣覺也是如此。在斷證的功行上來說,聲聞只斷見思煩惱,九十八品使見思煩惱;緣覺、獨覺比他高明的是,不但能斷煩惱,而且斷煩惱的習氣,這就比阿羅漢要高一級。譬如阿羅漢決定沒有傲慢,貪瞋痴慢這些煩惱他斷盡了,但是表現還有一點傲慢的樣子在,那叫做習氣。他是不是有傲慢?確實沒有,但是他有習氣存在,辟支佛連傲慢的習氣都沒有。譬如經上佛陀在世的時候,有許多證阿羅漢果的,他過去出生在貴族,傲慢的習氣養成一種習慣,使喚人的習慣,叫人都是很不客氣,你過來呀!就好像用家裡下人一樣的。證阿羅漢照理說沒有傲慢,可是他平常叫人叫慣了,還是這麼個叫法。有的人就很不高興,你對待我好像沒有禮貌、沒有客氣,去問佛。佛跟他說,他確實沒有傲慢,但是他的習氣在。這是說明聲聞人煩惱斷盡,還留著有煩惱習氣,確實是無心。緣覺連這個習氣都沒有,也是斷九十八使見思煩惱。塵沙、無明,聲聞跟緣覺都沒有破,斷塵沙、破無明是菩薩的事情,他們這兩類辦不到。『於下有勝』,下就是阿羅漢,要是跟阿羅漢比比看,比阿羅漢殊勝,阿羅漢的煩惱習氣沒斷,他煩惱習氣斷了;要是往上比這些菩薩,那不如,比上不足。這樣說起來是『兩非其類』,又不是阿羅漢一類,也不是菩薩一類,他是當中的,中乘,『如此,辟支佛道也』,由眾生根性不同上建立一個中乘。再看下面,這是大乘菩薩:

  【如其根性本明。元功宿著。學非博涉。解自先知。】

  小註說,「此明菩薩乘,皆由宿秉,積功累德,不止一生,誠非學聚問辨而來」。大師在菩薩乘裡面,一開端給我們說這四句話,說明菩薩不是一生修的,是生生世世;換句話說,是積功累德。我再奉勸諸位,真正想學菩薩,要發菩提心,要發菩薩願,要普度一切眾生。從哪裡度起?按理說,要從小乘經論講起,或者是從我們中國儒家、道家的學問來做起。給諸位說,現在來不及了,病入膏肓,眼看就要斷氣,來不及了。那個辦法是度中小學生的,可以,從這時候做起。說老實話,大學以上的學生都晚了,如果在社會裡面這些大眾已經就業,各行各業這些人,你再叫他去念四書五經,再給他講小乘佛法,那要到哪一年他才能夠有個立足地?

  因此祖師大德也費盡苦心,把小乘教理、儒家、道家的精華,囉囉嗦嗦的渣滓東西統統淘汰掉,提煉出精華來給我們救急,這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萬萬不要以為這不是佛經,你看裡面的註解,《安士全書》的《陰騭文》本來是道教的,裡面註解句句話都是佛經,前面周安士列出來,引經據典,他取材在哪些經論上,取佛經一百多部。可見得你讀那篇的註解就讀了一百多部佛經,句句是精華。取的有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佛家的經典,註解這篇文章。《感應篇》你看《感應篇彙編》,《感應篇》的文不長,《彙編》幾十萬字一大本,也是這個辦法。《了凡四訓》是這兩種書的綱領,就是說明,這兩種書是《了凡四訓》的修法。這三樣東西教我們修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不是佛經是什麼?所以我們今天講學佛,從哪裡入手?給諸位說,就是從這三本書入手,這是印光大師教給我們的。這大家曉得,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等覺菩薩再來,他指點我們這個法門決定不錯,這叫救急。以這個基礎再涉及一些大經大論,求明其義理,然後再以念佛法門做我們正修的功課,正助雙修,這一生決定能有成就;要不照這個方法去修,你自作聰明要想成就,恐怕就相當的艱難。

  我們再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菩薩根性?菩薩根性,此地的意思就是一聞千悟,『學非博涉』,並沒有讀些什麼書,他自己就通達了;給你講經,前面幾句說明、講清楚了,後面你都知道才行,要不然三藏十二分教典要講到哪一年才能跟你講圓滿?大菩薩很簡單,一天、二天就圓滿了,三藏經典統統圓滿。為什麼?一聞千悟,一部經通,一切經都通了。一部經要講多久?講個二句、三句就行了。我們以惠能大師的例子來看,惠能大師一生聽多少經?在《壇經》裡頭有記載,只聽過一次經,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從「如是我聞」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要講了,整部《大藏經》都通了。我們行不行?我們如果行還念什麼佛學院,還受那三、四年的冤枉苦頭!那是什麼樣的人?就是此地所說的『根性本明,元功宿著』,是再來人,不是一生一世的,所以他的學問不是學聚問辨而來的。這是指什麼樣的菩薩?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的菩薩,不是我們現前。我們現前發大心是初學的菩薩,從這時候起我們積功累德。照《了凡四訓》、《感應篇》去修學,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要博學多聞,普度眾生,這樣才行。與乘願再來的菩薩心心相印,這就起感應道交。

  【心無所緣。而能利物。慈悲至大。愛見之所不拘。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

  這是講菩薩行。『心無所緣』就是他心地清淨,緣是講攀緣,菩薩心決定沒有攀緣;修道有沒有攀緣?沒有;度生有沒有攀緣?沒有。修道要是攀緣,他就不能見道;度生如果要攀緣,他決定是凡夫,決定不是菩薩。為什麼?心不清淨,心不清淨怎麼能入道?心不清淨怎麼能說法?「心無所緣」太重要了。一部《楞嚴》釋迦牟尼佛教阿難尊者的就是要離攀緣心、離緣慮心。緣慮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緣慮心是八識的作用,不是真性的作用。幾時你把緣慮心拋棄掉,真心在哪裡?真心自然現前,不要再找真心;一找真心,還是緣慮心,還是緣慮用事。去了妄就是真,去了妄再找真,那還是妄。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就是以緣慮心用事,把緣慮心當作自己的真心,這叫認賊作子,所以不能入道、不能開悟、不能了生死,病根就在此地。因此也談不上利物,真正講利益眾生談不上,自己的意地不清淨。大根性的人,人家用功是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三業清淨要從意地上用功夫,如果從緣慮心上下功夫,這是最上乘的辦法,就是把妄心完全離開,不再用它。

  妄心不再用它,那你用的是什麼?《楞嚴》裡面講「捨識用根」,你用的是六根根性,這是真心,這不是緣慮心。見色用什麼見?用見性去見;聞法用什麼聞?用聞性去聞。這是舉兩個例子給諸位說,要用六根之性。這個性就是本性,也就是講的真性,決定不妄。我們一般用什麼?譬如眼見是用眼識,用的是五俱起意識,用這個去見;聞法是用耳識,與耳識同時起的五俱起意識,用這個來聽你怎麼能開悟?當然不能開悟。換句話說,總名稱就是用緣慮心,日用平常用妄心,心不清淨,不能得到解脫,法身、般若、解脫永遠見不到,只聽說過這個名詞而已。究竟法身、解脫是什麼樣子,見到過沒有?為什麼見不到?障礙就在此地,你什麼時候會捨識用根,就是六根接觸六塵不要用六識,用根中之性,法身、般若、解脫你都證得了。這個理論方法在《楞嚴經》裡面。一定要到心無所緣,換句話說,捨識用根,這才是名符其實的菩薩,『而能利物』,這才能利益一切眾生。

  《金剛經》給菩薩定了個標準,「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們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我相、有沒有人相、有沒有眾生相、有沒有壽者相?如果四相都有,不是菩薩,也不是學大乘。念《華嚴經》、念《法華經》,我們此地講三乘,連小乘都不夠格!要老老實實記清楚,我們才人乘而已,連個天都做不到,聲聞、緣覺、菩薩還在上面,什麼時候能把四相離開,你就是大乘根性。四相怎麼能夠離開?心無所緣就離開了。《楞嚴》說得詳細,很長的經文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方法,大師在此地只用一句話。一句話好,簡單明瞭,容易記,容易受持。可是你要是在大經上沒有基礎的話,這一句裡面是包羅萬象,你不能透徹明瞭它的含義,你又如何能夠受持?這就是說明大經不可不讀。怎麼個讀法?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要這樣讀法;換句話說,要心無所緣去讀經,心無所緣去行事,這才叫菩薩利物。

  『慈悲至大』,這種慈悲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稱作無緣、同體?因為他心無所緣。『愛見之所不拘』,如果心有所緣,你就有愛有見,就是有四相;心無所緣,無愛無見,四相離開了,這才是『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這個地方引用《金剛經》一句話,一看就明瞭,「金剛般若云:滅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之謂也」。

  【一異齊旨。解惑同源。人法俱空。故名菩薩。】

  這是大師在此地給我們對菩薩這個名詞下了一個定義,以後再有人問,什麼叫菩薩?這就是菩薩的解釋。『一』是同相,『異』是不同,是差別相。註子說,「一謂照真,異謂照俗,真俗雖異,妙旨不殊」。大經裡面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性是一個,相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無量無邊的差別相,如果你從性上看是一個,所以非一非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異齊旨』,齊旨就是不二的意思,它的旨趣是相同的、是相等的,齊是講整齊、一樣的。一跟異是不二,沒有區別,一是講性,異是講相,性相不二;一是說體,異是說用,體用無殊。

  『解惑同源』,解是一切明瞭,惑是一切不明瞭、迷惑顛倒;解是明,惑是無明,明與無明是同一體。體是什麼?本性。悟了我們就叫明,明心;迷了我們就叫無明,明心與無明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迷悟不同而已,是一樁事情。既然是一樁事情,所以佛與眾生平等,生佛不二,這個道理很重要。我們看到佛知道尊敬,看到眾生就瞧不起,錯了,大大的錯了。為什麼?一切眾生與佛不二,見佛恭敬,見一切眾生就要恭敬。十大願王裡面第一願「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是誰?一切眾生,不但有情眾生是諸佛,無情眾生也是諸佛。你要懂得這個意思,你才曉得禮敬諸佛怎麼修法。解是佛,惑是眾生,同一個真如本性,沒有兩樣,一個就是覺悟的眾生,什麼叫佛?佛是覺悟的眾生;什麼是眾生?迷惑顛倒的佛,沒有兩樣,是一樣。所以我們要以平等心去看待,要一體恭敬。經上常說「一心頂禮」,我們修的人以真誠、虔誠恭敬心,頂禮的對象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三世就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還是給我們沒有見性、不到家的人說的;見了性、到了家,沒有三世,三世就是一真,一而三,三而一。下面會給我們辨別。

  我們怎樣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唯獨菩薩能夠見到,他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諸法實相)。『人法俱空』,證得人我空、法我空,這樣才叫菩薩。在《金剛經》裡面,諸位曉得,它分作前後兩半部,前半部著重在人我空,後半部著重在法我空,所以後半部的境界比前半部高。前半部教我們離四相,後半部教我們離四見,比離四相就更高了,四見就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前面是講離四相,後面是講離四見,這才到真正的究竟,真正的清淨。到這個地步是來度化眾生,這才可以名符其實的做到,「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所以在自行化他上絕無障礙、絕無苦厄。我們不明這個理,難以相信;明白這個理之後,你就曉得是理所當然。這三種人,諸位仔細看看,當然最高明的是菩薩,最清淨的是菩薩,最值得尊敬的也是菩薩。希望大家真正發心,我們要學菩薩,我想諸位一定有這個心。菩薩從哪裡學起?從這本書學起,這本書是教給我們一個門路。在行門上特別給諸位囑咐的,就是要從《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做起,老老實實照那個做。你做上三年,人就變樣子了,變成什麼?變成菩薩,就不再是凡夫面孔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