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十一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11

  【當知諸法。但有名字。故經云。乃至涅槃。亦但有名字。又云。文字性離。名字亦空。】

  這是接著前面說明正觀的方法,前面說過大師引經說要「離我我所」,真正講入道,這個地方可以說是關鍵的所在,向下還說得更詳細。這些理論、觀法,乍看起來確實與我們一般常識、觀念相違背。我們的觀念,我們對於人生宇宙的看法,完全是迷而不覺,佛菩薩的看法是覺而不迷。覺,他看的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真實實的樣子;我們所見、我們所想的都是一些假相,虛幻而不實在。怎樣學佛?必須把自己的觀念、自己的想法看法都能夠捨棄,接受佛菩薩教給我們的方法,如理作觀,這樣才能夠入道。唯有這樣的修學,佛菩薩講的這些話,他的意思你才能夠體會得到;否則的話,字是認得,說起來也聽得明白,這意思會不到。意思會不到,聽等於沒聽,為什麼?聽了之後依然是煩惱重重,還是凡夫知見,絲毫受用都得不到。所以要想在佛法裡面得到真實的受用,一定要把自己往常的知見逐漸的把它捨掉。當然一下捨掉是不容易,如果能一下捨掉,那是上根利智,所謂是圓頓根性的大根器人,他可以當下就捨掉,而且捨得乾淨。中下之人捨不掉,或者十分當中能夠捨掉三分、四分,這是中等根性的人;十分當中能夠捨一分、二分的人,這是下根。如果是絲毫不能捨,這就是業障太重,我們應當勤加懺悔,要懺除業障。離我我所,就是捨我、捨我所,把我所有的統統捨掉。底下這些話都是給我們講這些道理。

  『當知諸法』,應當要知道一切法,一切法『但有名字』,名字是假的,名哪裡有實?一切法不過是假名而已。『故經云』,這是怕我們不相信,再引經據典來做證明。佛在經上說,『乃至涅槃』,這講到最高處,如來在果地上所證得的,『亦但有名字』,涅槃也是但有名字,可見得涅槃也不能執著。『又云』,也是經上說的,又說『文字性離,名字亦空』,大家常念《金剛經》,如果對《金剛經》還記得的話,這兩句話就不陌生了。《金剛經》教我們怎樣受持般若?離文字相持,離言說相持,可見得文字、名相、言說都要離開。離開之後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平等一真法界,也就是禪家所講的真如本性,才能夠體會得到。體會就是證入,所謂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成佛有什麼好處?成佛之後,法身、般若、解脫都現前,這叫三德。法身是宇宙人生的理體,你證得了,現在世間的這些學者們追求真理,法身就是真理。般若是智慧,真正的智慧,絕不是我們世間所謂小聰明可比的,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光明的、是純善的。絕不造業,不但惡業不造,善業也不造;再給諸位說,連淨業他也不造,這才叫真正的清淨,真正的善,也就是說,它是絕對的,它不是相對的。我們說善說惡、說真說妄,統統是相對的,真的反面是妄,惡的反面是善,它是把二邊統統都離開了。佛是不得已說一個中道、說一個第一義,中道、第一義也不能執著;一執著,中道、第一義與二邊又成了對立,那就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沒有法子,才給我們說「二邊不立,中道不存」。向下統統是發明這個道理,這是修行作觀的基礎。

  【何以故。法不自名。假名詮法。】

  『詮』就是詮述,一切法本來沒有名,名是人給它起的,不是真正它有名。所以你要想見到法相,就是三性當中,唯識裡面講三性,真實相是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實相。遍計執,名是遍計執,也就是說明我們連依他起都見不到。依他起是假的,圓成實才是真的,這個才叫實相,才是真的。遍計執是假的、妄的,妄中之妄。你如果不相信,禪家常用這個方法,這是什麼?你要是說毛巾,祖師一棒就打到你頭上去,為什麼?你要離開這個名,才曉得它是什麼東西,你就見到依他起了。名是假的,名不能代表它,你叫它做毛巾,他叫它做手巾,他叫它做面巾,到底是什麼?沒有一定,名不能代表。這個道理在我們中國老子那個時候就懂這個,你看《老子》五千言,翻開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就懂得這個道理,一切名是假的。

  你要是離開名,你能說得出來?這是什麼?說不出來,清不清楚?清清楚楚,見到的是正,見到依他起了,就進了一步。說出一個名,依他起變成遍計執,更是虛妄。幾時我們在一切萬物當中離開一切名相來觀察,你的功夫就進了一大步。也就是說,不再執著名,你才得到相;再進一步把相也離開,不再執著相,你就得到性。凡夫所以難,這個離不開,所以連個依他起都見不到。這是給你講了,講的時候你要真正能夠做到,這叫擺脫,你曉得名字性空,這個名不要了。不要那個名了,何必還執著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不好!名字不好趕快換個好名字,執著,他還能見道?他不曉得名字性空。這個要是擺脫掉了,看相算命、陰陽地理統統沒有了,為什麼?假名,哪有這個事情!這叫迷信。

  依他起雖然是假的,與真是隔一層而已。《楞嚴經》常用月亮做比喻,圓成實好比是天上的月,是真月;依他起好比是捏目所見之月,是假月;遍計執好像水裡的月亮,根本是虛無飄渺的。從捏目所見的第二月還有辦法找到第一,水裡面找月亮是永遠找不到。你要是在名字相上求佛性,哪有這個道理?你怎麼會開悟?你怎麼會見性?只有是一迷到底,永遠不覺悟,那絕不是佛法。古德也常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叫冤枉,佛不是這麼說的。佛所有的言說,所有建立的這些名相,統統是方便,給你講了以後,意思懂得了,這個東西統統要離開,萬萬不可以執著。『法不自名』,這是一法,它沒有自己給它起個名字,我叫毛巾,你們大家都叫我毛巾,沒有。可是聖人為了便利於教學,起個假名,起個假名是什麼?好講解,如果沒有假名,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不出來。唯有上智利根的,所謂是一點他就通了,中下之人不得其門而入,所以才建立一個假名。

  【法既非法。】

  依他起這是法,法是圓成實裡變現出來的,不是真的。法,譬如講四大五蘊之法,你一一深入觀察,四大五蘊哪一樣都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種種條件和合而起這個相。譬如這個相,這個相你把圖一抽出來,原來是很多紗織成,它是依紗而起的相;這一條紗你再去觀察,它是依纖維集合成的;再一分析,就是現在科學家所分析的,分成分子、原子、電子;愈分分到最後,才曉得它原來是空的,在這一法裡面你就見到它的真相。真相是空相,性體是空寂的,相是幻有,體是空寂的,『法既非法』。

  【名亦非名。】

  名就更是虛妄的,法還有一點跡象可尋,名連個跡象都不可尋。

  【名不當法。法不當名。】

  名與法真的不相干,這是講實在話。如果我們老祖宗在當年造文字的時候,說我們這個人身叫做狗,我們今天都叫,我是什麼?我是狗;把狗叫做人,你現在還不是看到狗,人在那裡。你要懂這個道理,統統是假名,不是實在的。現在你迷惑顛倒,叫你作狗,你就生氣;叫你作人,你就得意,全不相干。叫你狗,你不是真正變成狗;那個狗你叫牠作人,牠也沒有真正變成人,可見得名與法都不相當。

  【名法無當。一切空寂。】

  佛家常講「萬法皆空」,空就是這麼講法,空不是說沒有,空是有。這個名是虛妄建立的,是空的,法是依他起性,沒有自性,也是空的。雖然講空,它有法也有名,佛給我們這樣講解,並不是叫我們把名與法都不要,是不要執著。因為離開名、離開法,什麼事都不能辦。菩薩要度化眾生,佛要度化眾生,度化眾生那就要用名與法來做度化眾生的工具。可見得工具不能不要,它有無量的功德。可是你不能執著,執著就是病,不執著就對了,執著就錯了。不執著的時候它是藥,對治眾生毛病的藥方,執著,藥就變成病了。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故經云。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這裡說諸法實相沒有辦法說得出來,就是一切法,這個你自己常常可以試驗試驗,離開名與相你道一句來,說不出來。說不出來才能見到,這才能看到比較真實的法相。世尊在無言語當中建立言語,無名字當中建立名字,這就叫權巧方便。

  【是以妙相絕名。真名非字。】

  真名無名,真相無相,這個地方說『妙相絕名』。「絕名」,不是沒有相。我們以毛巾來說,說真的,它沒有名字,雖沒有名字,但是有相在,你能夠見得到它,你能夠接觸得到它,名是假的。

  【何以故。無為寂滅。至極微妙。絕相離名。心言路絕。當知正觀。溯源之要也。】

  『溯源』就是這個辦法,找這個源流。我們從名,離開名就見到相了;再進一步離開相,再找它的性,這才找到根源。見到性了,見到性就可以成佛了,見性成佛。這是我們從三性上來說。現在問題在哪裡?就是我們是不是能夠照這個方法去做。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著相取相,這個習氣太重。取的是什麼相?不是依他起的相,是名字相,我們對名字相太過分的執著,不曉得名字性空,不曉得名字是表法的。不但我們佛門名字是表法,世間人建立名字也是表法的。既然是表法,就要從文字相裡面覺悟,這才是言語文字的目標、功用,怎麼可以迷在裡面?出家人,或者是你皈依,你師父給你起個法名,法名就是表法的,叫你常常想到法名,你要覺悟。在家你父母給你起的名字就是父母對你的期望,你要是把父母起的名字改掉,那是大不孝;換句話說,你把父母對你的期望斷絕了,違背父母的心願。所以名不能改,字號可以改,字號你用一個也行,用十個也行,用一百個也行,你看我們出家人弘一大師的別號就有六十幾個。名不能改,名要是改了之後,對不起師父,師父給你起個名,對你也是有個期望。現在年頭也不對了,父母也沒有這個智慧,也沒有這個遠見了,給兒女起了個洋名字。取個洋名字我們一想,這個心裡大概是希望兒女都變成洋人,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意思在裡頭?取個保羅、曼莉,大概都是希望兒女趕快變成洋人,中國人不好,要變成洋人,這實在是無聊透了,無聊到極點,無知。學佛的人萬萬要懂得這個道理。

  這個地方講的相是著重在實相上,如果你要是體會到依他起,真正覺悟了依他起,依他起便是圓成實。不但依他起是圓成實,連遍計執也變成圓成實了。所以在大徹大悟的佛菩薩他們眼光底下,一切妄相就是實相,一切假名就是真名。你看就是一念之間,就是一念覺一念迷。覺了怎麼樣?覺了他不執著,他曉得名是假名。不執著就是真的,它就有作用,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在,一執著就變成假的。此地講離名、講離相,都是叫我們心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要去計較。所以說『絕相離名』,這就對名與相都不執著,知道名與相的實際狀況,就是知道它的實相,自自然然『心言路絕』。心言路絕就是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切法裡面不再有言語,一切法裡面不再動念頭了,除非是度眾生。不度眾生,自己處在境界裡面既不動心,也沒有言語,清淨自在。這樣觀,這樣子修,修久了,功夫成熟了,把你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真正的斷掉,法性就見到。『溯源之要也』,好像沿著河流找源頭,要用這個方法才能夠找到性。

  【是故智者。正觀因緣。萬惑斯遣。境智雙忘。心源淨矣。是名淨修意業。】

  這是講一個有智慧的人、觸境不迷的人,『正觀因緣』,「正觀」就是以般若智慧來觀察,也就是常說的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用這兩種智來觀察一切萬法,「因緣」就是一切境界。因為佛給我們說,萬法因緣生,觀因緣就是觀萬法,觀因緣就是觀依他起,才能夠得到一切法的真實相。像剛才我們舉這個毛巾,你用因緣來觀,它是一條一條的紗,它是這個緣織成的;再觀紗,它是一些小纖維扭在一起。一層一層往裡面去觀,才能夠得到它的真實相,不再執著是這個東西。雖然有這個相,但是曉得當體即空,它沒有自體,它是因緣所生。這樣一觀察,一切萬法你不迷惑了,你曉得它是因緣生的,當體即空,本來是沒有。本來沒有,現在也無,現在雖然有這個假相,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雖然有,有即是空。

  所以一切的迷惑顛倒統統離開了,不迷了,在一切境界裡頭大徹大悟。『境智雙忘』,這個境界就又高一層。境智雙忘,在《心經》裡面就是「無智亦無得」,境就是得,智就是能觀之智,境是所觀之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空的,能觀之智又何嘗有?也是空寂的。能所統統都離開,無智亦無得,心才到真正的清淨;心裡面只要有一個能、有一個所,就不清淨。如果說我有能觀之智,我有所證的菩提涅槃,那糟糕了,你的心沒清淨。這些道理諸位在《金剛經》細細的去體會,這叫做『淨修意業』。意業裡面,開頭叫我們從事相上去修,斷貪慳、瞋恚、愚痴。到了寂靜之處,最高峰的地方,是「心言路絕,境智雙忘」,這是講修意業的功夫到了頂頭。

  十門到這個地方,前面的五門講完了。從初門到這個地方這五門,給諸位說,是入佛門的初方便;換句話說,是我們學佛人入佛的基礎,不管你修哪個法門,你只要是想入道,你就得要預備這個基礎。這還沒入,好比考大學一樣,這才是高中畢業的底子,還沒入大學之門。但是不具足高中的底子,沒有資格參加考試,這個就是基礎。向下五門,從「三乘漸次」起到「觀心十門」為止,這五門是講教、理、行,下面「三乘漸次」這一門是講教,就是教法。佛法裡面通常講法有四大類,就是教、理、行、果,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往後所說的著重在前面三法,為什麼?果不必說,修行圓滿就證果。如果要說果法,末後《證道歌》裡面說的是果法。教法與理法都是通途的,行法在此地是著重於禪宗,題目就是「禪宗集」。教法與理法是通一切行門的,這裡面雖然講的是禪宗修行方法,它的原理原則還是可以貫通一切法門。所以我們縱然是修淨土的同修,也不可以疏忽,也得要重視它。

  底下經文,「三乘漸次第六」,「三乘」是所謂大乘、中乘、小乘,或者我們說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漸次」,漸是漸漸、按部就班,有次序的。大乘佛法裡面必須以小乘為基礎,才能夠入大乘,沒有辦法躐等。你說我小乘法不修,我直接修大乘法。除非你過去世有很好的根基,所謂是有宿慧,否則的話沒有辦法。中國的佛法崇尚於大乘,小乘在中國不流行。但是諸位要知道,中國過去這些出家、在家學佛的人,哪一個人都有儒家的底子,有道家的底子;換句話說,四書五經都念得很熟,《老子》、《莊子》都有相當的研究,所謂是諸子百家,都是一些飽學之士再來佛門裡面研究佛法。儒家、道家的學問跟小乘沒有什麼差別,也就是說代替了小乘佛法,讀中國的儒書可以直接入大乘法。

  現在我們情形不一樣了,小乘佛法我們看不起,四書五經我們也看不懂,這樣一來就想學大乘佛法,諸位想想,你怎麼會有成就?雖然在今日之下,我們在許多外緣上、工具上比古人來得殊勝,印刷術發達了,經典得來很容易;交通發達,寺院林立,參訪、參學、尋師訪道比從前方便多了,不像從前人靠兩條腿走路,吃盡千辛萬苦。可是我們福報所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們不肯認真從頭學起,這是很大的障礙。諸位要是真正有心向道,一定得按部就班。在現前我們採取什麼方法?經裡面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有機會聞法,千萬不能放過。縱然是大乘經典,我們一初入門,當然是不得其門而入,但是你就聽,聽了雖然沒有什麼大受用,在佛法裡面叫薰習,因為什麼?聽經的機會難得,多多的來薰習大乘教義,一遍一遍的去聽。而我們的功夫要從小乘做起,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像剛才講的「淨修三業」裡面說的三業都是由淺而深,我們先從淺的做起。「絕相離名,心言路絕」我們辦不到,但是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自己從哪裡修?從斷貪瞋痴上修。心與境界一接觸,起貪瞋痴的心了,立刻覺悟,「我又造業了,我的心為什麼又被境界牽了?」這樣就好。這是小乘人的修法,小乘人是從事相上修,大乘人是從理性上修。小乘人是真要把相離開,大乘人不必要,即相離相,他是講心裡面不執著,不是不要了。小乘是真不要了,真要遠離,把境界遠離,心裡頭叫他得到清淨。換句話說,小乘業障重,智慧淺,境界現前做不了主,會被境界引誘去,不如離開這個境界,躲在深山裡面,藏在石頭洞裡面去修,搞這一套。現在諸位發大乘心,就是我們在理上解,小乘也好,大乘也好,有這個因緣我們多聽、多薰習;可是自己做一定要從根本上做起,要有次第,不能夠躐等,按部就班的來。我們看經文:

  【夫妙道沖微。理絕名相之表。至真虛寂。量越群數之外。】

  我們看看幽溪大師這段小註,「本欲明說,先言無說以標本,蓋無說為所說之理,有說為能詮之教,能了無說則不妨有說,是則終日無言而熾然演說,終日說法而寂爾無聲,所謂說時默,默時說,大施門中無壅塞」。這一段就是把釋迦牟尼佛,乃至於歷代的祖師菩薩們,他們說法利生的理論依據先給我們標出來。佛菩薩說法跟我們不一樣,人家是從無說裡面說出來的,所以說就是無說。怎麼說是從無說裡面說出來的?這就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佛菩薩是從性裡面說的,性是空寂的,他從這個地方說出來的,我們凡夫的言說從識這個地方說出來的。識是分別的,性是無分別的,所以說無分別叫做智,分別叫做識,分別也叫做情,不一樣。一開端就說出來,三乘佛法統統是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所以它的基礎是空寂的,它的基礎是無分別的。

  如果我們要想了解佛法,我們一定要用無分別智去聽,你才會開悟;要用無分別智去看,看經一看也就開悟了。這是佛法跟世間學問絕對不相同的所在。如果用世間做學問的方法來研究佛經,那就糟糕,決定不能開悟,為什麼?你用分別、用執著去研究,大錯特錯。為什麼我們窮年累劫去研究佛經不開悟?道理就在此地,我們錯用了心,我們用的是妄心。識是妄心,性是真心,佛菩薩用的是真心。再看看《高僧傳》裡面古來這些祖師大德,人家親近老師聽講經說法,沒有幾天,時間很短,他就開悟了。難道我們的聰明智慧不及他們?不是聰明智慧有差別,而是心不一樣。人家心裡面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我們心裡亂七八糟東西裝了一大堆,就不一樣了。幾時我們心空了,心空境界也空,與法性就相應。

  這個地方的四句把說聽的基礎、說聽的立場給我們表出來。『妙道』,此地這個「妙」就是指一切實相,諸法實相,諸法實相非有非無,這稱之為妙。因為是因緣生法而沒有自性,所以非有,沒有自體所以非有;雖然非有,因緣和合時能現幻相,所以又非無,這就稱之為「妙道」。『沖微』是顯妙之極。『理絕名相之表』,從理體上說,不但名不能名,相也沒有一定的相。你要是說有一定的相,錯了,沒有一定的相。不要說法性無定相,就是我們一個人有沒有定相?沒有定相。為什麼?無始劫以來我們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就是生生世世作人,他也不是一個相貌,可見得沒有定相。就以這一生來說,你在童年、在少年、壯年、老年,那個相貌也變了,也不是一相。這是講我們在一生過程當中相貌不相同。

  再仔細觀察,你們大家都不曉得,粗心大意,你要是微細的去觀察,一天當中相貌都在變,不一樣。為什麼?相隨心轉,心裡想什麼,相貌就現什麼,怎麼會一樣!不要說一天,一剎那中,這是要極微細的觀察,像「十四講表」第二表裡面講的,你看一層、二層、三層、四層,你果然能看到幾十層、幾百層,一剎那當中相貌都不相同,哪裡有定相?沒有定相。身體坐在那裡都沒有定相,前一分鐘就不是後一分鐘了,哪裡會有定相?所以你要是明瞭這個道理,你才曉得確確實實沒有相。名當然更是假的,更是虛假,這是從事上說。『至真虛寂』,講到真如理體,真如理體虛,虛就是裡面沒有東西,空空洞洞。空空洞洞不當作無講,它能夠隨緣現相,即使如如不動。雖然隨緣現相,從來不為境界所染,雖然隨緣現相,從來不為幻相所動。成佛是這樣的,在我們凡夫位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就是不覺而已。

  『量越群數之外』,「量」是講心量,有多大?數量數不盡。經上常有比喻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心有多大?這太虛空在我們心裡面,不是在心外面;心量有多大?十方恆沙世界諸佛國土統統在我們心中,也不在心外面。既然在心中,諸位想想,哪有遠近?沒有遠近。西方國土距離我們這裡,佛經上講,當中距離十萬億佛國土。我們假設一個佛國土是一個銀河系,十萬億個銀河系這個距離多遠?好像天文學家有說過,我們這個銀河系從這個邊緣上到那邊的邊緣,用光的速度來通過的話,大概要二十個光年,光的速度是一秒鐘三十萬公里,一個銀河系的長度。當中的空間就不算它,就算這個長度,十萬億個,你們算算看,用光的速度走要走多少年?我們世間的科學再發達,什麼樣的交通工具也沒有辦法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憑什麼能去?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原來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心中,心裡一動念頭就到了,所以佛說一彈指頃就已經到西方。這個理你只要明白了,你就會相信。為什麼?沒有離開我們的真心理體,自性變現的佛國土,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從理上講。量越群數之外。

  如果我們心量小,這是迷惑顛倒,一個人都不能容納,一件事都不能容納,這就是佛說的可憐憫者,迷惑顛倒,而不曉得森羅萬象都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境界。不但眼前森羅萬象,十方國土都是自性變現的,除了自性之外,沒有一法。你要是說有一法跟你是對立的,是你自己糊塗,你不曉得外面境界是你自己變現的,外面境界就是你本人。這個道理我們因為迷久了,一下覺悟不過來,所以佛在經裡常常用夢境來做比喻,夢裡面的境界醒來之後一想,都是我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夢裡面有你歡喜的人,也有冤家對頭,有順境也有逆境,你在作夢的時候不知道,以為是自己身體之外真有那個境界,所以在境界裡面也起煩惱、也起妄念。一醒來之後他還不覺悟,還在想夢中之事,他不曉得夢中真正的相。看到夢中真正的相,一下覺悟過來,夢裡頭那個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順境、逆境全是自己。

  你要是在夢境裡真正曉得夢境是自性變現的,問一問,哪個是你的心?你的心在哪裡?整個夢境哪一法不是你自己的心?哪個是你自己?整個夢境裡頭哪一法不是自己?都是自己。這個道理要是明白,現前整個環境就是如此。要不是如此,永嘉大師《證道歌》後面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那個大千怎麼能空得掉?《華嚴經》上怎麼能夠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怎麼能說得通?你這個道理要是統統明白,你想想看,你在這個世間還有得有失?全是自己,我這個身是自己,一切眾生身都是我自己,山河大地也是我自己,哪有得、哪有失?哪有吃虧、哪有佔便宜?右手打左手,還右手佔便宜,左手吃虧,這不叫顛倒!統統是一身,悟了就解脫,悟了就自在。不要再迷惑顛倒了,這個才是真正的法。你相信,事實是如此;不相信,事實也是如此。

  我在佛光山碰到星雲法師。星雲法師告訴我,法師,你講經這麼多年了,也應該有個道場。我說天下道場都是我的,佛光山也不例外,你替我看這個地方,我來了不就我享受嗎?我喜歡住一天,我享受一天,這一天就是我的。我們這半個月在圓覺寺裡頭,圓覺寺就是我的,我住得很自在。明天我到那個道場,哪個道場不是我的?個個都是,你替我看守,你替我經營,我是主人。你要是說這個地方是你的,是你在那裡看守,看守到老死還不是你的,你帶不走的,你要覺悟。哪一法不是你自己的?法法具足,絲毫沒有欠缺。你悟了你自己就有得,所以叫心安理得。心怎麼會安?道理明白,道理得到,心就安了,你就得自在,就得解脫。嫉妒、羨慕之心統統沒有了,乾乾淨淨的,這個心多麼平靜、多麼自在,福慧增長。

  一個有福報的人什麼都不要操心,家裡佣人很多,樣樣都照顧得周周到到,不但自己不要操心,自己也不要動念,人家把事情做好了,這叫真正有福報。不但這個世界是我們自性變現的,是自己的,十方佛國土也是自己變現的,喜歡到哪裡就到哪裡。像經裡面講的化樂天一樣,一切的享受統統是自己變化所作,沒有一樣要求人,沒有一法不自在。這是講實實在在話,絕不是你這個人是窮光蛋,自己在窮吹窮蓋,自己找安慰而已。那是凡夫知見,他不了解諸法實相,他還在作夢,他還沒有夢醒。這是把理論依據、立場告訴我們,而後底下才好說話。《金剛經》裡面所說的,說法者即非說法,是名說法。佛的說法是建立在即非說法,說就是無說,無說而說。你要是懂這個道理,你才能夠入得進去,你才會聽得懂,不懂這個道理聽不懂。

  【而能無緣之慈。隨有機而感應。不二之旨。逐根性而區分。順物忘懷。施而不作。終日說示。不異無言。設教多途。無乖一揆。】

  佛為什麼無說而說?是為了無緣慈悲,這就是常說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指無緣慈悲而說的。『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如果有條件就不叫大慈大悲,慈悲可以說,不能叫大慈大悲。『隨有機而感應』,「有機」就是眾生,眾生種種不同的程度,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裡頭有有心、有無心,無心的就高,有心的就低,不管你有心或無心,統統有應,這是所謂感應道交。怎樣由我們來感?感的時候,我們是如理如法,這個感應很顯著,感應很快;不如理、不如法,感應不顯著,感應慢。這是說明佛為什麼要說。佛說法有沒有心?給諸位說,沒有心。你要說有心,錯了,佛沒有心,無心而說的,稱性而說的。我們現在講的心都是講分別心、執著心。佛沒有,說的頭頭是道,佛是從無分別智裡面說出來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是感情,是情識用事,我們凡夫一切言說、一切心思都是從執著、分別裡流出來的,從八識裡面流出來。所以在相上看是一樣,理上看不一樣,就是理論的根據不一樣,在態度上不一樣,外表形相上看到好像是一樣的,骨子裡頭不相同。

  『不二之旨』,不二就是真如本性。『逐根性而區分』,本來是不二法門,本來是一真法界,因為眾生根性不同,這樣說法才有淺深次第差別,才不一樣。『順物忘懷,施而不作』,「順」是恆順眾生,「物」就是指眾生,「忘懷」就是沒念頭,裡頭不起分別,也不說是某人程度高、某人程度低,沒有這個念頭。可見得佛雖然說的淺深次第,佛並不是有心說的。不是有心說的,就是在所說之法裡頭原本沒有淺深次第,淺人聽的淺,深人聽的深,淺深次第是因人而別,不是佛說法有別。佛要是說法有別,那佛就有心。所以佛法裡面這個大乘、中乘、小乘,說老實話是以後才有的,佛當時說法並沒有劃分大乘、中乘、小乘。同樣說的法,小乘聽了它是屬於小乘的,大乘人聽到是屬於大乘的。所以「施而不作」,施是布施,這就是無住的布施,作是講作為,無有作為,多清淨。有作有為就不清淨,無作無為才清淨,無作而作,無為而無所不為。有為是建立在無為的基礎上,有作是建立在無作的基礎上,言說是建立在無言說的基礎上,這是佛菩薩,永遠是清淨,永遠是不染的。這就是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他永遠是清淨的。佛菩薩跟我們並肩而立,我們住在十法界,他住在一真法界。也有言語也有動作,人家那個動作言語即非動作言語,我們動作言語都是落落實實的,執著在言語動作裡頭。所以我們有煩惱、有纏縛,人家沒有煩惱,人家是解脫自在,怎麼會一樣!

  『終日說示』,「說」是言說,「示」是指示,說是言教,示是身教。『不異無言』,說就是無說,天天在說跟天天不說是一樣的,沒有兩樣。為什麼?心裡頭沒有印象,不落印象,說完了統統是空的,全是清淨寂滅。『設教多途』,這就是所謂的方便多門。『無乖一揆』,「一揆」就是一真的意思,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從一真法界建立的,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小註裡面說得很好,這是引用祖師的話,「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我們學佛要求感應道交,憑什麼求感應道交?憑清淨心求感應道交,佛心清淨,我心也清淨,就有感應。我們有一分清淨得一分感應,有兩分清淨得兩分感應;無清淨的心,得不到感應。「順物照俗,忘懷照真,終日施為,同歸無作」,這是菩薩行。

  【是以大聖慈悲。隨機利物。統其幽致。群籍非殊。】

  『是以』,就是指前面所說的這個道理,以這個道理做為依據。『大聖』是佛菩薩,他能運用無緣的慈悲,從體起用。『隨機利物』,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機來利益他。『統其幽致,群籍非殊』,從理上講是一個,從用上講千差萬別。諸位要曉得,雖然千差萬別,理是一個,所以差別即非差別。從用,即用而即體,差別就是無差別;由體起用,無差別而現差別。這是要認識,實實在在的相就是這樣子。我們學佛的人要能夠深深的契入,曉得他這個佛法是從哪個地方演說出來的,會聽經的、會學習的要在這裡下手。為什麼?這個地方一契入,你自己就會了。但這一點相當不容易。我們一般拿學經來講,最笨的辦法,老師怎麼樣教,我們就怎樣學,老師怎麼樣講,我們就怎樣講,這是笨辦法。從前李老師教學就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那時候教了二十多個人,個個人都學會了,辦法是很笨,可是人人都學會了。高一層的辦法不是沒有,不見得個個人能學得會,高級的辦法是學習講經的方法。方法學會了,我不必學你的言語,我自己就會講,這是高一級。

  再高一級的是什麼?方法不重要,我要學習的是講經的理論依據。換句話說,你這個方法從哪裡來的,找這個,找根源。這個地方說的是根源。根源要是找到,不必依靠規矩,自成方圓,這就是上上根人,找這個。也就是尋找你的思想、你的言說,程序、次第、脈絡從哪裡出來的,找這個。這就是找最根本的源頭,要從這個地方著眼,最上乘的。但是很不容易,這是什麼?這是找性,找法性。這個找不到,才不得已而求其次,再去找理論方法;再沒有辦法,那就是用最笨的方法,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學,再用這個方法。最高級的是離言說,離指示。這是諸位要懂這個理論,當然最好能從這個地方契入。這個地方一契入就一切都通達了,沒有不通達的,連古來祖師大德的註疏都不必了;換句話說,真正獨立了,不要依靠任何人。不但人可以不依靠,連佛也不依靠了。諸位想想,這是什麼境界?佛不依靠了,自己成佛了,所謂佛佛道同,自己成就了。自己還沒有成佛,在菩薩地位上就得要依靠佛,你成佛就可以不要依靠佛了。這是講大根性的。

  【中下之流。觀諦緣而自小。高上之士。御六度而成大。】

  這就說到三乘次第,有中乘、有小乘、有大乘,『高上之士』這是大乘。佛說法是一乘的,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既然無二無三,哪裡還會有五乘佛法?當然更不會有五了。所謂二乘、所謂三乘、所謂五乘,都是由眾生根性上來說的,絕不是從佛說法上來說的。佛是一音而說,眾生隨類各解,隨類就是上、中、下三類,佛說法是一音。小註說,「三乘漸次渡河」,這是用比喻來講,「天台判在通教」。天台家判教分藏、通、別、圓,這是祖師為了接引初機來判別的,就是把如來一代時教,統統是教科書,哪些適合初學的,哪些適合於中等,哪些適合於高等的。佛當年沒有分別,佛是應機說法,祖師再把它重新整理加以判別。

  這些整理判別並不是定式,這點要注意,所謂小乘不是一定就是小乘,所謂大乘不可以說一定就是大乘。我們初發心的人也能讀《華嚴經》,我們連一乘也不成,連小乘也談不上,我們也可以讀《華嚴》;等覺菩薩也念《阿含經》,等覺菩薩是大乘到了極點,他也可以讀《阿含經》。他讀《阿含經》,四阿含就是大乘法,初發心念《華嚴經》,《華嚴經》就是小乘法。經文沒有兩樣,見的義理有淺深不同,等覺菩薩見《阿含》見的義理深,我們見《華嚴經》的意思淺。所以法沒有淺深,我們見的有淺深不同。因為見的有淺深不同,所以法就有高下、次序不等,我們要明瞭這個道理。所以等覺菩薩念的經,我們也可以念,我們現在也可以念,雖然念,見的理、見的境界確實是不一樣。

  不要說等覺菩薩,我們兩個人在一起讀《華嚴經》,我們兩個人領略的經義、義趣就不相同。可見得這個話是真的。不要說兩個人,就自己一個人,去年讀《華嚴經》跟今年讀《華嚴經》就不一樣了,去年領略那個法味淺,今年就深一層了;再讀到明年,跟今年比較又不一樣了。《華嚴經》哪有淺深之別,是自己程度有淺深不相同。讀《華嚴》如此,讀《彌陀經》也如此。經文沒有差別,從來沒有變更,義趣上淺深有差別,天天不一樣,年年不相同。在自己一個人都是如此,何況一切大眾?所以經典裡面的義趣是無有窮盡,無有止境。萬萬不可以說這部經我已經聽過,再下次有人講可以不要聽,這個我學過了。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學過了,不要再學,你已經念到大學,你還要去念小學課程?小學教科書還會常常去翻?不必要。佛法不一樣,都到等覺菩薩還會去看《阿含經》,愈看愈有味道,不相同。

  正如此地所說的,所謂小是自小,所謂大是自大,不是佛說法有大小,不是佛說法有淺深次第,統統沒有。佛是無分別智裡頭說的,根本沒有分別,沒有淺深次第,而是我們自己沒有得到無分別智。所謂淺深次第統統是從分別心、從執著心裡頭來的,執著淡一點,意思就見深一點;分別少一點,入的理就入得多一點;幾時你分別執著都無,那就跟如來一樣,完全相契合了。這就是說明我們捨識用根捨了幾分之幾而已。這也可以說,到這個地方把修學理論消息透出來了,你要是明白之後,你就曉得佛法是怎麼個學法。佛對於一切眾生平等平等,無二無別,不會給你多說一點,給他少說一點,沒有,對待等覺菩薩跟對待初發心的人一樣平等。所以你能夠聽懂幾分,完全是你自己障礙的淺深而有差別。分別心重,執著心重,障礙重;分別心少,執著心少,就障礙少。少你就入得深,重你就入得淺,就是這麼個道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