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四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04

  【少欲知足。不長蓄積。依食供身。不行偷盜。不殺眾生。不噉魚肉。敬愛含識。如我無異。】

  這一段發願裡面,大多數都是為自己,也就是先求成就自己。願也就是行,換句話說,永嘉大師教給我們怎樣發願,怎樣依照願去修行。修行人實在的基礎,一定要建立在『少欲知足』上。我們曉得修行最重要的綱領是在定慧,也就是說,定是修行的樞紐,八萬四千法門不過是八萬四千種修定的方法,哪一個法門都是修定。如果是一個人多欲而不知足,對於修定就是一種障礙,是一種妨礙。所以我們要想定慧成就,一定要把定慧的障緣先斷掉。這是佛為什麼教我們一定要少欲知足,一定要安貧度世,道理就在此地。這是排除我們定慧的障礙,對於初學來說非常的重要。到幾時大定成就了,像華藏世界依正莊嚴,那種富貴、那種享受是人間天上找不到的。極樂世界那種物資之豐富,諸上善人種種享受,豈是我們人間能比的?但是那是證了道之後才行。

  前面第一句話說,未得道前我們要少欲知足。得道之後,一切的享受,物質的享受,他心是清淨的,並沒有貪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貪愛。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貪愛黃金、貪愛七寶,極樂世界黃金鋪地,就好像此地的人要到那裡貪,天天挖泥土挖回家去藏起來,諸位想想,那不是個大笑話嗎?我們要懂得,入了道之後,三毒永斷,而那種依正莊嚴,也許我們會問,修道的人為什麼要那樣莊嚴?為什麼要那麼樣享受?諸位要曉得,那是福報自自然然現前的,是他多生多劫的修行,感應道交,不是他自己經營的,也不是他自己希求的,是自然成就的。身是化生,依報的享受也是變化的,你看看多麼自在。不像我們現在要費盡很多苦心去經營,人家用不著,福報大。在初學必須要照這樣學法,不照這樣學法,我們的福、我們的慧統統不能成就,這是一定要把它記清楚。

  『不長蓄積』,只要衣食足就夠了。寺院裡面常住,這是大福德、大因緣,他只要給清眾住得很安適,衣食豐足,身心都能得到安穩,這就是修道的資糧,這是供養大眾修道的因緣。所以寺院以及寺院護法都有無量的福德。在這種情形之下,諸位想想,你還需要積蓄?不需要。積蓄就是煩惱,積蓄就是過失,積蓄增長貪心、增長愚痴,所以這是要戒除的。佛跟我們說出家人,真正修道人,對於齋主我們只接受四事供養。這個四事是我們這個肉身還存在,沒有得道之前不能缺少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四種東西,有病的時候需要醫藥。除這四種之外,可以說都叫長物,長物就是蓄積,這對於修道的人是妨礙,絕不是幫助。不要以為錢財愈多,我可以不要靠人,那是錯誤的。錢財多了,操心就多,牽掛就多,對於定慧就造成嚴重的妨害。所以說只需要『衣食供身』,滋養我們這個身命就夠了。

  『不行偷盜』,偷盜,諸位要在經論裡去研究研究,或者在《戒經》裡頭,你去查查看,範圍非常的廣大。這一點我們要把它認清楚,萬不可以說我們現在並沒有偷盜,實在講偷盜這條戒很難持,我們穿了這個圓領大袖子,穿這個衣服,心不在道,信徒所有的供養,我們就犯了偷盜。為什麼?騙來的也是偷盜。掛著佛的招牌,叫一切信眾到這裡來供養我,而我自己心不在道,這不是偷盜這是什麼?可見得有意無意都造了偷盜的罪業。所以偷盜不一定是說我有盜心,人家沒有在的時候我就偷來,人家在的時候我把它搶來,這叫偷盜。使用任何的方法,只要不是你應該得到的,你用種種方式你把它得到,統統叫偷盜。你看這個範圍多麼的寬廣。不學佛的人不曉得,學了佛的人知道這個問題很嚴重,這一生偷盜把它盜來了,我享受,好像是佔便宜了,殊不知將來還得要還債。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好,眾生與眾生的關係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性命交關,一種就是債務交關。所謂是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債,沒有說是不還的,沒有這個道理。

  因此我們出家同修要牢牢的記住,我們生活的需求要降低到最低限度,為什麼?我們的債欠得少。諸位要曉得,信徒縱然好心供養你,你自己也在修道,你自己在修道你也負債。為什麼?我們不是真正的福田僧,必須要我們真正了生死出三界,才有資格叫應供。諸位想想看,到阿羅漢以上才有資格說我應供,應該接受大家供養。為什麼?是給他做種福,不是負債。三果聖人以前都叫債務,幾時你證了阿羅漢,你所有眾生的債務一筆就還清;你沒有證得阿羅漢果,債務帳都掛在那裡,每一筆都需要還的。你想到這一點就可怕,我們還敢說多找信徒來供養?多一分供養就是多欠一分債,過負債的日子很難受,沒有了道之前統統是負債過日子,諸位要曉得。不能證阿羅漢,還有一個辦法也能夠擺脫債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除這條路之外,你再要想把眾生所欠的這個債務免除,那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免除?到極樂世界是一定證果,換句話說,一定是為眾生培福。

  由此可知,千萬不要耍什麼手段,不要作怪,俗話說「和尚不作怪,居士就不來拜」,好,你一作怪,他來拜,拜的是怎麼樣?債務欠多了,哪一輩子能還得清?古德常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想到這一點,我們日子很難過。可是齋主來供養你,你不能說不接受。他來供養你,算了,我不敢接受,免得我又多欠一分債,我來日怕我還不了,這也不行,人家來結緣,你也不能不接受。我們要廣結法緣,他來供養我們要接受,他來結緣我們也接受,接受了怎麼辦?接受了你再放債把它放出去。我欠他的債,他欠我的債,假如他要我還,沒關係,我這還有一批欠我的,我拿他的債來還他,這就沒事了。千萬不可以積蓄,積蓄將來這個債統統要自己還。所以要懂得人家跟我們結緣,我們要跟一切眾生結緣,手上不要有積蓄,不要有存放,要明瞭因果絲毫不爽。不管你相信不相信,相信,因果是不爽的;不相信,因果還是不爽的,不能說不相信就沒有了。不相信,沒有了,我也可以不相信,不相信也有,還是要償還的。這是說明不可以行偷盜,也就是說你老老實實做一個出家人,別作怪,不要耍花樣,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不偷盜這條戒。

  『不殺眾生』,殺是殺害,斷眾生的生命,這叫殺害,不但不殺害眾生,更積極的不惱害一切眾生,所謂菩薩所在之處,要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才是個修行人。『不噉魚肉』,這就是教給我們要素食,不能說長齋,齋跟素食不一樣,齋是日中一食叫做齋,素食不叫做齋,吃齋跟吃素不相同,這叫我們素食。素食有什麼好處?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換句話說,不欠命債,你要吃眾生的肉,將來你自己一定墮畜生道,還要把肉償還給他,你吃他半斤,將來你要還他八兩,一點也少不了。諸位想到這裡,何苦要跟眾生結冤仇,要欠牠命債,錢財上的債務就很可怕,何必再來個命債!

  我們修道,修道大家知道魔障很多,魔障從哪裡來的?就是欠人家錢,欠人家命,迷,那些眾生沒有開悟,迷惑顛倒,都做了鬼神,眼睛都是盯著你,你想修行,想逃掉,我的命債還沒有還,財務帳還沒有了結,你就想走!他要來找你麻煩,魔障是這麼來的。你要對一切眾生幾乎沒有財物上的牽扯,也沒有命債的糾紛,哪裡會有魔障?不可能有魔障。縱然我們這一生戒律很清淨,不欠眾生債務,不欠眾生命債,我們過去生中免不了欠下許多的債務,怎麼去償還法?所以我們修道或者是講經說法,為什麼都要迴向?迴向就是還債,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就是還債,我所修的功德都給你們。為什麼一定要給他?我過去欠你們的債,欠你們的命,我現在就拿這個來抵還,就是這麼個道理。無始劫以來我們欠的債務無量無邊,所以修到如來地,還是要把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來抵償債務。而唯有真實的功德才能夠償得了,不是真實的功德償不了。所以修行要認真。認真必須要通達理論,換句話說,盲修瞎練那一套功用很少,沒有辦法來抵償眾生的債務,要真實的功德。

  真實的功德是行解相應,修一切法門都是這個原則,修淨土法門也不例外。諸位要記住,淨土法門跟其他法門所不同的地方,別的法門是要先解而後起修,解好比是認識路,修是行路。你要不認識路,你這個路怎麼走法?沒法子走。所以,一定要按照信解行證這個程序。淨土所謂是特別法門,門餘大道,它方便在哪裡?方便在解行同時,這個就方便多了。一面修行一面求解,絕不是說我只行而不解,那是錯誤的。你們諸位可以細細讀一讀,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你就明白了,他把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江味農居士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在解門是專攻般若,這也是給我們做模範。他對於《金剛經》用了四十年的工夫,《金剛經》的專家,一門深入,他今天這部《講義》,可以說是《金剛經》權威的註子,你要想研究《金剛經》,非讀他的《講義》不可。他把自古以來所有《金剛經》的註疏,他都讀遍了,他都研究了,寫成這麼厚的這樣一本,讀了他這一本,就讀了一百多家的《金剛經》註解,你看這多方便!何況他能夠融會貫通,事理分明,真正是難得的一部好書。

  還有一部《心經詮注》,周止菴居士也是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專門研究一部《心經》,你看他現在那部註解,那麼厚一大本。所以我奉勸諸位,我們根性既然不如古人,最好一生就專攻一部經,你一定會有成就。你要用上二部經、三部經,你的精力分散了,所謂「行行通,行行鬆」,一樣也不能成就,這就太可惜了。所以應當要一門深入,這才有真實的功德。一面研求教理,一面念佛,行與解同時,行解相應,這是淨土法門跟其他法門不相同的所在。絕不是修淨土,我只念佛就好,我不要研究教理,也不要看經,也不要聽教,那大錯特錯了。如果什麼都不要,念佛就能成就,釋迦牟尼佛何必講這麼多經,那害死人,搞得人眼花瞭亂。他不造罪業?他四十九年老實念佛就好了,我們大家念念佛就成就,不行!理路不通。所以教誡我們,修淨土是解與行同時並進,這就是跟其他行門不一樣的所在。

  『敬愛含識,如我無異』,「含識」就是一切有情的眾生,識就是分別,在佛法裡面也叫神識,就是凡是有靈性的動物,不管是大,或者是小,我們都要尊敬、都要愛護,如同自己一樣。佛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戒經》裡面常說,「一切眾生是我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你要殺害了,豈不是殺害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你要是明瞭這個道理,敬愛之心自然就生起來。敬愛之中必須要以慈悲方便來度化他,這才叫真正的敬愛,沒有慈悲方便的度化,不叫做敬愛。你既然愛他,你就得想成就他,沒有成就他的心不能算愛。換句話說,也要叫他了生死,叫他開悟,叫他出三界,叫他證佛果。這一段是學道圓滿成就的根本,我們不能夠輕易的看過。尤其是少欲知足,不長蓄積,不行偷盜,不殺眾生,我們道業能不能成就這是個根本。

  向下三段是佛教的教育根本,都是我們初步要認真修學的。你看看永嘉大師,禪宗的大德,禪宗從哪裡修?從這些地方修。可見得這個禪它不落空!現在有多少人想參禪,參禪從哪裡學起?從這個地方學起,這是大根大本,不具備這些條件,沒有資格參禪。我們這些東西都不懂就想學禪,怎麼會成就?別說禪沒有,連個野狐禪、口頭禪也沒有,祖師禪、如來禪更談不上。我們看,不但是禪的大根大本,可以說是大小乘佛法的根本,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性行柔軟。不求人過。不稱己善。不與物諍。怨親平等。不起分別。不生憎愛。】

  整個佛法的基礎建立在孝道上,『性行柔軟』就是孝敬的根本,這叫孝順。這個地方的「性」,不是指真如本性,是講的性情,某人性情好,某人性情不好,這個地方講性情,「行」是講的行為。換句話說,性就是講的情緒,他的情緒、他的行為,表現在外面都非常柔和善順。你看《論語》裡面,孔老夫子的學生讚歎孔老夫子的德行,五個字,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字要是把它合起來,就是「性行柔軟」,這是聖人之德,我們一定要培養。《華嚴經》裡面有一首偈跟我們說,「常樂柔和忍辱法」,樂是樂好,喜歡,修道的人要常常喜歡柔和忍辱。此地的柔就是柔和,軟就是能忍辱、忍讓、謙虛、恭敬,都是這個字在代表。唯有這四個字做到,自己才能真正的安住在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佛法裡面稱之為四無量心,這才是廣大心,大心,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換句話說,如果做不到柔和忍辱,慈悲喜捨決定沒有。慈悲喜捨也是佛法的根本法。常言說得好,「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法表現在外面,從佛法作用上來說,拿現在話來講是應用法,應用的佛法,根本就是在慈悲喜捨。我們在大經裡面常講,《十四講表》第二表上就講到體相用,有體的根本,有相的根本,有用的根本,慈悲喜捨是用的根本,在此地用四個字就說明了,性行柔軟。

  『不求人過,不稱己善』,菩薩應當如此,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雲谷大師的傳記,雲谷大師他老人家示現的就是如此。別人有過失,他絕對不說,絕口不提,別人有善,他讚揚。大家都能這樣做,這才能轉移風俗,才能移風易俗。現在確確實實是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天下大亂,老百姓受苦,好的事情大家不說,壞的事情,報紙、雜誌、廣播拼命在宣揚,唯恐人不曉得。跟古來的聖賢人存心不一樣,古來聖賢人看到這些過失絕口不提。也許有人說,那要不說出來、不責備他,那不是姑息養奸?不是的,它有它教育的精神在。他有過失不提,內心他有慚愧,他有小小的善處就讚揚他,良知發現,自然他就改過自新。他有點小小過失你就把它渲染,說他有大過失;他有善的你都不讚揚他,好了,既然是這樣子,我就拼命作惡,他就不在乎了,沒有廉恥,這就不得了。

  所以聖人之用心完全存著教化,化就是變化氣質,就是用誘導的方法,超凡入聖。責備人的過失,絕不當眾,你看他過失你要責備他,沒有人的所在,兩個人面對面,可以說他的過失,有第三者就不說,你看看這個心多厚道。現在社會惡人之多,說老實話,有許多都是被這些報紙、雜誌、電視、電影鼓勵的,他造惡的那個方法,本來他自己想不到,他一看電影,他方法會了,鼓勵他來搞。我們也聽說,有一度暴力的電視這些片子不准演,這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年輕人,感情容易衝動,往往就做出重大的過失。這是一個明理修道之人必須要了解。所以對於一切人的過失絕口不提。自己的好處千萬不要宣揚,你宣揚自己的好處,對你自己決定沒有好處,所招得來的忌妒、障礙,你不是自己替自己找麻煩?自己替自己找攔路石?這都是愚痴的做法。自己要謙虛,對人要恭敬。

  『不與物諍』,這個地方他不用人,他用個物,前面是不求人過,此地是「不與物諍」,物比人範圍要廣大。為什麼?用物這個字,把六道裡面的有情眾生都包括了,包括天、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一切鬼神眾,都包括在裡面,如果說人,那些東西都不在內了。換句話說,不要與天諍,不與人諍,也不與畜生諍,也不與鬼神諍。也許諸位想著,與畜生有什麼諍頭?我舉個例子,與畜生諍的就很多。畜生裡頭也有修道的,你們沒有見過,也許聽到過狐仙,狐仙是不是畜生?是畜生。牠也有神通,牠也有感應,牠有靈性,與牠諍的人就很多。舉一個例子來說,鬼神,我們不要說別的,北港的媽祖廟,它的財富多少?它的信徒多少?我們看看,我們佛廟哪一點比得上人家,那是鬼神,我們真正修道的不與他諍,他的財富他過去修的,他的信徒是他從前結的緣。

  可是你要做不到,就是障礙。學佛的宗旨是在清淨心,念佛的宗旨是在一心不亂,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怎樣才能到一心不亂?怎樣才能到信心清淨?一定要做到『怨親平等』。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是道人之心,不能為境界所轉,怨親是外面的境界。境界現前,冤家對頭一見面,心裡就不高興,你的心就為境界所轉;你喜歡的人在你面前,你就生歡喜心,生貪愛,你的心也為境界所轉。心為境界所轉就叫做凡夫,心不為境界所轉就叫聖人。《楞嚴經》裡面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怎麼叫轉物?『怨親平等,不起分別,不生憎愛』,就是轉物。無論是順境、逆境現前,心裡是如如不動。大經裡面常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在淨土法門裡面就叫做一心不亂,不是我念佛的時候一心不亂,境界現前還是不亂。

  一心不亂,這是定境,定裡面就有慧,定像一面鏡子一樣,把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定功有淺深不同,深的定功,照到過去世,照到未來世,過去未來都看得清清楚楚,諸位想想看,這多麼自在。我們也很想得到,為什麼得不到?外面境界一來我們心就動了,那哪裡能得到?你要想得到的話,你就得好好的修。境界現前,譬如我們念佛的人,順境現前生歡喜心了,歡喜心一生,立刻就要覺悟,古人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要快,遲不得,遲了就造罪業,遲了心就被境界牽走了,要覺悟得快。覺悟,回頭是岸,什麼回頭?心回頭,曉得自己錯了,把這個心恢復到平靜。念佛的人在這個時候,你就以阿彌陀佛攝心,外面境界現前我這個心要攝不住,為境界所轉,趕緊念佛,把你整個意志集中在一句佛號上。「不生憎愛」,不生分別,一切境界,這樣才能夠即相而離相,離相就是心裡面不染。

  《金剛經》末後,佛教誡學人要弘揚般若,用什麼方法弘揚?為人演說,這是教你方法。你看,佛是不是教我們要給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什麼態度?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怎麼講法?跟諸位說,就是此地「不與物諍,怨親平等,不起分別,不生憎愛」,這就叫如如不動,你在一切時、一切處,弘法利生,轉大法輪,都要具有這個,這樣才如法,這樣才功德無量。心為境界轉,跟諸位說,功德沒有了。是不是白幹了?不是白幹,變成福德了。福德是有漏法,功德是無漏法。如如不動,為人演說,修的是功德;為人演說,心為境轉,修的是有漏福德。有漏福德來生得到辯才無礙、聰明智慧,現在世間裡面大學問家、大科學家,他們的頭腦多靈活,他那個聰明智慧從哪來的?過去世為人演說,心裡頭動了,現在變成大科學家,造原子彈、造飛彈,到處殺人,來生墮阿鼻地獄,永劫不得翻身,幹了這麼個事情。可見得有漏的福德不能要,要了就出麻煩,我們應當要無漏的功德,積功累德,要積無漏的功德。世間人他不懂這個道理,所求的都是有漏的福德,唯有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無漏功德就是要如如不動裡面去修學。如如不動這四個字,跟諸位說,可以說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綱領,千言萬語,無非是說出這四個字的道理而已,讀《金剛經》要特別留意。

  【他物不悕。自財不吝。不樂侵暴。恆懷質直。心不卒暴。常樂謙下。】

  這六句,可以說是破三毒的慧劍,三毒是貪瞋痴,怎麼樣斷法?這裡教給我們方法。『他物不悕,自財不吝』,這兩句是斷貪,慳貪煩惱,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一切物,心裡面沒有希求;換句話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正的放下。放下之後你才曉得,清涼自在,放不下就熱惱,放下就清涼。世間人為什麼放不下?他不明瞭這個道理,看破跟放下是相輔相成的,看破是慧,放下是福。不要以為一切得到手才叫福,錯誤的,放下是福,真正的福報。為什麼說真正福報?福報是講身心自在,這是真福。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你問他身心自在不自在?不自在。不自在就是苦,苦就是沒有福,有福的人沒苦,他所積的愈多,他的煩惱愈重,他的苦愈多。所以諸位要懂得這個。並不是說有財富、有地位就是福報,錯了,那是苦。沒有富貴、沒有地位他也苦,為什麼?他貪求,希望得到,苦。已經得到的人為什麼也苦?他怕失掉,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他想得到,苦;已經得到的又怕失掉,又苦,統統是苦。你要看破這些原來是苦之因緣,苦之根本,你把這個苦本給它斷掉,苦果就不受了,你就得到清涼自在。「自財不吝」,自己有的,絕無吝嗇,誰需要誰就拿去,布施結緣,正是修道人的願望,本願如此,哪個歡喜哪個拿去,這是斷慳吝之心。

  『不樂侵暴』,「樂」當愛好講,侵暴就是淫欲,這條就是斷絕淫欲。『恆懷質直』,「質」是講本質,也是講沒有文飾。好像我們牆壁一樣,水泥抹起來之後這叫質,如果再加以粉刷,再加以彩畫,那就叫文飾,就給它裝飾了。可見得這個質是不美的,雖然不美它很實用。換句話說,不必裝飾得很華美,裝飾華美容易動人心,不如樸質的好。所以修道人穿染色衣,染色衣就代表著質直,沒有文彩。這兩句可以說是禮。『心不卒暴,常樂謙下』,這兩句是仁。我們中國人講五常,仁義禮智信,前面兩句是義,當中兩句是講禮,末後兩句是講仁。「心不卒暴」,暴就是暴躁,心不粗暴,這是斷瞋恚之根本。「常樂謙下」,這是離愚痴,歡喜謙虛,歡喜卑下,見了人,見一切物,總喜歡把他抬得高高的,我在下,這叫謙。

  人能夠謙下,不要說是佛法,在世法裡面來說,他的福報自然就來了。你們看看《了凡四訓》末後一篇「謙德之效」,就是講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謙德之效」的題目,《了凡四訓》裡面講斷惡、講修善,也就是佛法裡常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是怎樣才能夠保持斷惡修善的果實?一定要謙,如果沒有謙讓,斷惡修善的果實保不住,統統都漏掉,漏失了。唯有謙下才能夠保持,連世法裡面的有漏四德,都需要謙下來保持,何況無漏法裡面!因此,六度裡面,第三叫忍辱度,為什麼擺在第三?布施是眾善奉行,持戒是諸惡莫作,忍辱就是保持這個功德,後面才談得上精進。你修善斷惡都保持不住,你還進個什麼?談不上精進,沒有精進哪裡會有禪定?沒有定哪裡會有慧?所以才有連帶關係,忍辱就是謙下,擺在第三,你看看有沒有道理?跟《了凡四訓》的排列是不是一樣?沒有不相同之處。所以學謙虛、學忍讓,是初學佛的人最重要的課題。

  古來祖師大德選拔繼承人,也就是選拔傳法的,這個傳法,給諸位說,從前傳法跟現在傳法大大不相同,現在傳法是你去接某一個法師的法,他寫一個紙條給你就傳法了。那個紙條誰承認?哪個承認?何必叫那個法師寫給我,我自己也會寫,我從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的寫,寫到我,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繼承人,多少代的祖師,我何必要他傳給我,我自己會造,用得著他?不是。從前傳法是什麼?是教你大徹大悟,這個法是道,傳道給你。法師底下學生很多,徒眾很多,不是個個都是法器,法要真正傳授給法器,有資格承當的,他可以能夠擔當得起,也就是擔當得起將來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責任,是傳的這個法。

  傳法裡面考驗最重要一關是什麼?就是謙下、忍讓,就是考這個,諸位你看《高僧傳》、看《禪林寶訓》,那個學人在法師的座下,無緣無故受許多的折磨,那是幹什麼?我們現在讀起來,看到心都不忍,好像那個手段太毒辣,見到你就打你,見到你就罵你,你做好事情也打你幾個耳光,你做壞事情也打你幾個耳光,簡直不講理。不是一次、二次,不是一年、二年,住在那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是沒有好顏色給你看。到最後怎麼樣?他把他那個位子讓給你,請你做住持,請你做祖師了,人家都莫名其妙。他那二十、三十年幹什麼?考驗你能不能忍,你要不能忍早就走了,你不是個法器,不要你。凡是他這樣對待你的,都是他選中的人物,他沒有選中的人物,給你說,對你客客氣氣。所以你要是明白,法師對我客客氣氣,完了,為什麼?我不成器。所以他也不打我,他也不罵我,對我很客氣。他又打你,又罵你,你心裡要有數了,哦,他選中我了。真正的老師教學就是這樣的。愛護你,不是愛護在表面,愛護在心裡,表面對你嚴厲,這是真正愛護你。

  你們諸位求學,現在遇不到這個老師了,這講師承,你們現在遇不到了。我求學的時候還遇到,台中李老師在二十年前教學,就是用這個辦法,他的學生凡是常常挨打、挨罵的,都是被他看中的。他要對你很客氣的,你就完了。為什麼?他不教你。根據什麼?就是根據忍讓,根據謙下。換句話說,你要具有這個良好的態度,老師一定要教你,不教你對不起你;你要不是這個材料,老師不能教你,教你會害你。你如果說貢高我慢,自高自大,你要沒有學問、沒有道德還好一點,為什麼?造的業小;你要又會講經,又會燄口、水陸,那你到外面去招搖撞騙,造的過失就無量無邊,你要什麼都不會,還老老實實的。所以法師傳法是一片慈悲心,你的習氣重,不能給你,給你是增加你的過失;換句話說,增長你的貢高我慢。因此,要磨鍊,要考驗,長時間的考驗,真正把你貢高我慢的習氣在這個境界裡面磨掉,而後才能傳法,你才能真正得到受用。

  這樁事情,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也說得很清楚。過去人有福,能夠遇到這個大善知識,現在人沒福,遇不到了,現在有沒有這個大善知識?現在縱然有,也不敢用過去祖師手段來教,打了你,你馬上到派出所告狀,那好了,善知識還要去坐牢坐幾天,誰幹?從前人要打了,打了之後給你磕頭頂禮,謝謝你的教訓。現在你要打了、罵了,立刻法院按鈴告狀,你看看哪一個敢教?沒有人敢教了,佛陀化身再來他也不敢教了。所以江味農居士給我們說,現在唯有自己苦學,沒有這種機緣。換句話說,能不能成就,你自己能得多少,全在乎你自己,還是在謙敬。印祖說,「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心得十分利益」,你要沒有恭敬心,你就是在這個會上,佛的會上,住上三百年,你也得不到利益。可見得教學成功與失敗都在謙下。末後四句是這一段的總結。

  【口無惡說。身無惡行。心不諂曲。三業清淨。】

  總結,這就是結的三業清淨。『口無惡說』,惡說裡面,就是揀別四種口過,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叫做口無惡說。修道之人,除了口說正法之外,就是要著重在念誦上,不是念佛菩薩聖號,就是背誦經典,要學這個。從前人都是如此,他不是在念佛,他就是在背經、誦經。誦是不看本子的,背誦。看本子叫讀經,不看本子叫誦經。經是常常誦的,隨時隨地要誦的,飯食經行,吃完飯之後就散散步,口裡就背起經,就是在背誦經文,就個叫行道,叫精進,絕不是雜心閒話。『身無惡行』,惡行指身的三種過失,離開了,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在家人是不邪淫,這叫身無惡行。『心不諂曲』,諸位一想就曉得了,心離貪瞋痴,不貪、不瞋、不痴。合起來就是十善業道,就是十善的功德。

  『三業清淨』,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一刻不能離開的,三業要果然到了真正的清淨,是在如來地。我們常常畫的佛像,佛像頂上有三個字,梵文寫的,也有我們中國的讀音,「唵、阿、吽」這三個字,你們放燄口常常念的「唵、阿、吽」,這三個字就是三業清淨,唵是身業清淨,阿是口業清淨,吽是意業清淨。你要懂這個意思,一看佛像上面三個字,三業清淨就叫佛,三業不清淨就叫凡夫,佛與凡夫就是三業淨不淨而已。不淨就是一切罪業的根源,清淨是一切功德之母,一切功德都是從三業清淨中生,可見這很重要。我們孔老夫子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業清淨就是止於至善。可是止於至善,沒有智慧做不到,所以三業清淨裡面還是以般若智慧為主。

  這個文到此地這是一個段落,我們仔細看,全是為自己,為自己就是為眾生,為自己也就是為自己得度,以及普度眾生的準備功夫。這是大師在此地教誡我們,十章裡面的第二章,前面是皈敬三寶,第二章是教我們發願要修學,以行來踐願,然後才談到參禪,才談到修止觀。諸位想想,你要想參究,要想修行,這些前面是預備功夫,這些東西我們要是做不到,你修行依靠什麼?憑什麼修行?前面這些所說的都是我們修行的憑藉,換句話說,是一個修道人,每個人必須具備的條件,沒有這些條件談不上修道。我們就想到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也無怪乎過去在家、出家,凡是學佛的人都把這本書當作最初的課本。好像學校裡面,各種科系裡面的共同科目,是大學先修班的課程,共同科目,不管你修哪一科、哪一系,這是必修科,這一科不及格,任何科系你都不得其門而入。佛法也是如此,這些條件不具足,哪一個法門也不能成就。包括淨土念佛法門在內,我們修淨土念佛的人也要具備這些條件,你才能夠得一心不亂,才能夠自在往生。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看出這本書的重要性,也能看出永嘉大師對於當時、對於以後這些修學人的貢獻,對這些學人的慈悲,真正的愛護。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個段落。下面就是另外一個段落,避免外面的災難,三災八難是外面的,上面這一段統統是內在的,由內而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