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三十二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32

  《大智度論》第三十二卷,「釋初品中四緣義」:

  經【菩薩摩訶薩欲知諸法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當學般若波羅蜜。】

  在《大論》最初三十幾卷的文字,我們讀了以後,發現一樁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當學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也就是說,整個大乘佛法建立在般若波羅蜜上,所以佛在《摩訶般若經》上處處指歸,龍樹菩薩苦口婆心的勸導,將經文詳加解釋。般若波羅蜜翻成中國話的意思,就是圓滿究竟的智慧,般若翻作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就是到了家,我們講圓滿、究竟,都是到家的意思。所以以我們習慣上來講就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才能夠深入一切法,通達一切法,不惑於一切法。

  今天講到菩薩如果要想徹底明瞭一切萬法緣生的關係,這四種緣是佛在經論上常講的,『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我們在大專講座「佛學概要」裡面第二講也就討論這個問題,唯識學裡頭再詳盡,假如沒有般若智慧,給諸位說,他所領會的四緣還不夠深、還不夠圓,換句話說,還有欠缺。所以讀到今天,諸位也應該省悟,沒有智慧不能學佛,要學佛一定要開智慧。論文一開頭就是解釋這四種緣的名相。

  【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

  『因緣』,這就是親因緣。

  【因緣者。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

  這五種因後面有詳細的解釋,在此地比我們比一般講要說得詳細一點,通常我們只含糊籠統說一個親因緣,此地把親因緣又分為五種,這是一切有為法一定不會缺少的。向下按照次序解釋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它的大主義是說明菩薩要將這四種緣的真相徹底了解,那是非般若智慧辦不到的。在第三頁就是把這四種因一一的加以說明。第二頁最後一行:

  【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無所捨。無所破。畢竟清淨。無諸戲論。】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要細細的去體會,不能夠大意的看過。諸法緣生,有具足、有不具足,這個地方也說得很詳細。心法是要四種緣都要具足。第四頁第二行:

  【無想滅盡定從三緣生。除緣緣。】

  在諸法裡面無想定是無想天所修的,滅盡定是小乘阿羅漢所修的,龍樹菩薩在此地說,他只要三種緣就行了。

  【諸餘心不相應諸行及色。從二緣生。除次第緣。緣緣。】

  不相應行法以及色法只要二種緣,就是親因緣、增上緣。『緣緣』就是所緣緣。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記住,這些在佛學裡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常識,無論在什麼經論裡面常常我們會見到。這些道理懂得了,對我們自己的修學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頁從第三行起,有六行的文字是講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我們很想證得的,雖然很想證得,可是總是不能證得,當中因素當然非常之多,最大的一個障礙還是我們對於諸法實相的狀況一無所知,那個修學重要的綱領並沒有掌握到。這些理論乃至修法,我們在大乘經論裡可以說處處都見到,見是見到了,可是在境界裡面轉不過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能證得諸法實相的原由。這裡面這幾行是說諸法實相,裡面有三句話非常重要,第三行:

  【雖分別是法。而知其空。皆如幻化。】

  這三句特別要記住。我們確實做不到這個境界。佛分別諸法,他要是不分別,他怎麼能給我們講這樣多諸法?一樁一樁講得這麼微細,當然是分別諸法。不但相宗要分別諸法,性宗也要分別諸法,不分別就沒有言說,但是人家分別即是不分別,高明就在此地,妙就妙在此處。為什麼說分別即是不分別?這裡說得很清楚,『雖分別是法,而知其空,皆如幻化』,我們分別一切諸法就把它當真實的,也不曉得它是空,也不知道它是幻化。知道萬法皆空,知道萬法是幻化,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

  佛雖然分別一切萬法,雖然說一切萬法,甚至批評一切萬法,但是佛知道萬法皆空,如露亦如電,皆是幻化。所以說即非說、非說即說,說與不說心地都清淨,不落一塵。就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說一切法、分別一切法,本來無一物;不說一切法,還是本來無一物。諸位要是明瞭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佛祖為什麼從《大論》開頭到現在,句句都指歸在般若波羅蜜,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具足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才能通達如來真實義,開經偈是「願解如來真實義」,沒有般若波羅蜜,就不能夠解如來真實義。般若波羅蜜的樣子,就是「雖分別是法,而知其空,皆如幻化」。其他的文字諸位自己去看,我只提出這一句最要緊的。在第六頁第四行答的底下,這幾句話很值得我們警惕:

  【阿毘曇四緣義。】

  這個『四緣』就是前面講的因緣到增上緣這四緣。

  【初學如得其實。】

  要是把這四緣看落實了,落實就不是般若智慧,落實就是執著,分別執著。

  【求之轉深。入於邪見。】

  為什麼我把這幾句話提出來給同修們講值得我們警惕?因為這個毛病是很普遍的,不但現在人學佛都落實了,古人也不例外,佛世的那個時候都不例外,這是大障礙。你看《金剛經》的註解,《金剛經》的《心印疏》,《金剛經》歷代註疏裡面是有相當分量的一部註解。在台灣道源老法師講《金剛經》都是依《心印疏》。江味農居士對於《心印疏》的科判非常讚歎,可是對於它的註疏,江味農居士都有批評,說它什麼?落實了。所謂落實就是與非空非有第一義相違背。《心印疏》還有落實的毛病,何況其餘!這是學般若的人必須要知道。

  學般若的人心要空,心要像鏡子一樣,要空、要零才能學般若;心裡面有一物就不空,也就不零了。所以一切境界,學般若的菩薩,凡是大乘菩薩都是學般若的,一切境界都可以涉入。你看《四十華嚴經》善財童子是學大乘的菩薩,哪一個境界他不能涉入?一切法相可以分別,正是前面所講的。但是涉入即未涉入,分別即不分別,這才不落實,才是稱性。坐實了就是此地講的這個毛病,『求之轉深,入於邪見』,這個道理不但龍樹菩薩在此地講,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也是這樣講。講的言語不同,意思完全是一樣的。

  什麼叫佛法?給諸位說,佛法就是破執著而已。執著就是邪見邪行,沒有執著就叫正見正行,實在講,所見所行真的沒有兩樣,沒有執著是佛知見,有執著是眾生知見。沒有執著的知見是稱性的,是非執即執、執而非執。有執著、有不執著,這是意地裡面、八識裡面的,八識裡面的都叫做邪知邪見。諸位要曉得,這個較量是與性諦做標準,以稱性為標準,也就是說最高的標準。我們要想大成就,一生成佛,就要取法乎最上,我們才能夠辦得到。

  也許諸位想,我們業障深重的人行嗎?稱性起修,什麼樣的業障就像紅爐點雪立刻消融,就能消掉了,一念之間就可以消無始劫來的業障。紅爐點雪是什麼?那個爐子裡面火燒得很盛,鐵的爐子都燒紅了,雪片飛到爐子上立刻就化掉,就不能存在,古人用這個來比喻。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千萬不要學佛學了個邪知邪見,還自認為是對的。在同一頁最後一行:

  【如世間人。耳目所睹生老病死。是則為有。】

  就是我們感覺到我們眼看的、耳聞的、所接觸的,世間人是有生老病死。這是什麼?看粗相。底下兩句就有味道了:

  【細求其相。則不可得。】

  仔細用般若去觀察的時候,生老病死沒有,所以了生死在佛法裡是真的,不是假的。仔細觀察,沒有生老病死,不但是分段的生老病死沒有,變易的生老病死也沒有。佛說兩種生死,隨順眾生說的;如果稱性而說,覓生死了不可得。這是講實話,這是諸法實相!諸位聽經也聽久了,當然聽我這麼說也不會反對,可是現前有沒有生死?如果沒有生死,為什麼還貪生怕死?有貪生怕死這一念,就是生死沒有「了」,這個「了」就是明瞭,生死這一樁事情沒有搞清楚,沒有把真相徹底明瞭,所以在這裡面有患得患失,有疑慮、有恐怖。真相搞清楚了,一切妄念,虛妄分別全都沒有了,心是清淨的,是自在的。

  不但我們今生不死,我們這個肉體也沒有生死。諸位果然得其實相,肉體也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在佛法裡面就叫做涅槃的境界。涅槃是印度話,翻作中文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在這地方我把這一句給諸位念出來,諸位要是能接受,也就吃了個定心丸,曉得佛講的我們不生不死。學佛的人怎樣?要把不生不死把它證實,因此佛法是有方向、有目標,不是盲修瞎練。世間的科學、哲學都在那裡摸索,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結論。佛法不然,有目標、有方向、有結論,學佛的弟子無非把它證實而已,這是佛法與世間法不相同的地方。

  在第七面,經文以下是講諸法如義,《金剛經》裡面有這一句,「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句話說得妙極了!第五行:

  【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

  下面就講諸法如義,末後是講法性,這些文都希望諸位自己細細的去看。在第八面講實際,第八面第五行下面問答是辯明三樁事情的異同,就是諸法如義、法性、實際,這三種到底是同還是不同,在這個地方龍樹菩薩給我們辯明。末後一行講三法印。第九頁第四行:

  【如般若波羅蜜經中。了了說諸法實相。有人著常顛倒。故捨常見。不著無常相。是名法印。非謂捨常著無常者。以為法印。我乃至寂滅亦如是。】

  這兩行文也非常重要,這是如來說法的真實義,我們如果不明瞭,簡直就沒法子看經,看經會把經都誤會了,以為佛真有法可說,那就大錯特錯。佛無法可說,佛所說的一切法無非是破我們執著而已。此地舉出一個例子,世間人『著常』,佛說無常,說無常是破我們常的執著。而世間人怎麼樣?佛說無常,好,我常的執著不要了,我再執著無常,那又錯了。二乘人確實就是如此,必須要曉得,佛講無常是破我們常執,常執破了,無常也不要,這才是佛說法的真實義,才是真正智慧現前。

  佛在《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執著不得。一切諸法,法爾如是,就是諸法如義。一切諸法皆不可說不可說,這時候是智慧照了,像《心經》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這是曉得一切諸法是空、是幻、是夢幻泡影,雖然是夢幻泡影,它裡面還有作為,也分別諸相,也示現種種身教化如幻的眾生,所以這個我們叫做無作而作、作而無作,這妙極了,這就叫度一切苦厄。『非謂捨常著無常者』,這句話是頂重要的,我們初學佛的人往往不曉得這個道理,總是離不開執著,不執著那一邊就執著這一邊,不執著這一邊就執著那一邊,把我們自己的悟門給堵塞了,不能開悟。

  在第十一頁,這是講到佛法中心的論題,就是:

  【諸法三世平等。是名為如。】

  【諸法實相中。三世等一無異。】

  十一面倒數第二行:

  【過去如。未來如。現在如。如來如。一如無有異。】

  這個文諸位細細去讀,這裡面佛說諸法三世平等。必須要入這個境界,平等心才能現前,而平等心就是大乘佛法修學的基礎。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所謂是功夫不得力,修學沒有進展,其原因在什麼地方?就是我們沒有立足地。正如同我們要蓋個大樓一樣,那個圖樣一天到晚在手上,天天在看、天天在想,我要怎麼怎麼蓋。土地地皮還沒有,沒有辦法施工!大乘佛法的地皮在哪裡?就是平等心,平等心就是清淨心,也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一真,一就平等,二就不平等,所以一是真的,二就是妄的。平等心的人住一法界,一真法界;二心的人住十法界、千法界、萬法界,所以古人講「識得一,萬事畢」。我也是勸勉諸位,修什麼東西都要向「一」這個目標去下功夫,念佛就在一心不亂,我們才會有成就。心裡面有二一,怎麼會能得到一心?這不可能的事情。得到一就是得到平等,佛法的大根大本可以說就是一個一真,就是不二,這兩個名詞是一樁事情、兩個說法,一真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真。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再給諸位說,儒家道統這個根本也是一,也是不二,儒家就是講我們中華文化的道統,也是兩個字為中心,一個孝,一個仁。你看孝這個字是一個老字、一個子字,兩個合起來的,二而不二、不二而二,這就是不二法門,一真法界。仁也是兩個人,兩個人合成一個字,那還是二就是一、一就是二。一真法界就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你把中國文化的中心跟大乘佛法中心一比,是不謀而合。會用功的人就抓住這個綱領修學,那成就真正是事半功倍。事半功倍還不太妥當,在我的看法,用一分的功夫,有萬分的成就,不是二與一之比,是一與萬之比!就是你能不能抓到這一點。所以在世間法裡面叫你們去念四書,你要把握重點,一個孝、一個仁,那是一真,是不二。

  所以佛法與世法相輔相成,都是建立在平等心上,二人合成一個字,平等了,老少合成一個字,平等了。儒家講誠,佛法講直心。直心,在《無量壽經》就是講至誠心,我說得淺顯一點,我說作平等心。學佛從哪裡學起?就從這裡學起。我一再奉勸諸位,下手的最初方便從怨親平等學起,為什麼?這是最不平等的,就從最不平等這裡修起,修成平等,你自己就成佛了。只要得到平等心,給諸位說,世出世間一切法就通達。為什麼?世出世間一切的聖賢教訓都是平等心裡流出來的,你已經得到平等心,那所有世出世間聖賢教訓都是一個心流的,你怎麼不悟?一看就明瞭了,恍然大悟!如果在經論裡面去鑽研,我們就是用一生,用個一百年、二百年的功夫,那一部《大藏經》的骨質還鑽不透!可是你要是會用功,在平等心上修,不要多少時間就貫通。所以這幾句話非常重要,要牢牢的記住,諸法實相中三世平等,沒有兩樣。

  在十二面第四行以下,是講教化的義趣,也很有味道。第四行第二句:

  【諸佛賢聖。以智慧方便持戒禪定。教化引導。令得是涅槃法性。】

  可見得教化的目標是『涅槃法性』,其餘的那些都是手段、都是方法,藉這個方法達到涅槃法性。那些方法都不能執著,如果一執著就不能達到涅槃法性,一有執著就成了障礙,換句話說,就不能見性。『令得是涅槃法性』,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我們修淨土的人講證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意思。

  【利根者即知是諸法皆是法性。】

  這就是平等心現前,一切萬法皆如,一切萬法皆是法性,見性了。性在哪裡見?在一切法中見,沒有一法不是法性,所謂頭頭是道。

  【鈍根者方便分別求之。乃得法性。】

  利根的是頓悟,鈍根的是漸悟,他怎麼樣?他在分別法相,愈研愈深,幾時把法相都斷了,他就悟道了。譬如對法相名詞很熟悉、經教的道理很通達,什麼時候他把這個熟悉通達都放下、都不要,他就入境界;他還要、還執著,他不入這個境界,漸就漸在這裡。頓是當時就不著,我們拿《壇經》來作比喻,六祖大師他當時就不著,當時就悟。我們看看六祖底下的這些弟子們,現在我們正讀到「機緣品」,我們看過無盡藏比丘尼、看過法達禪師,他們對於教理上都有非常深厚的基礎,自己也很自負,但就是不能開悟。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對教理放不下,他很自負,心不平等。到六祖會下,六祖教他什麼?放下而已。放下之後,心平等了,立刻就入境界,五體投地。六祖一生教人沒有別的,就是一句話,「本來無一物」,一生就是這一個宗旨教人。真心裡面本來無一物,你為什麼要強添一物進去?所以曉得自己心裡本來無一物,絕不往心裡加一點點東西,這是頓悟,利根者。還是放不下?那就是鈍根,慢慢的來,幾時你放下,幾時頓超。下面的文諸位自己細細去看,像這些理論、道理,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隨時可以看到,我們講堂所開的這幾部大經,都是一乘了義的經典,都是上上乘法。《大論》裡面好的句子實在太多,希望大家要細心去讀,好的句子紅筆把它畫下來,常常去看,都是幫助我們開智慧的。在第十五頁,經文裡面是講菩薩的神力。十六面論的第二行:

  【眾生有二種。一者樂善法。二者樂善法果報。】

  這是講眾生大別有這兩類,一個喜歡修善,一個喜歡享受善的果報。確實是有這兩種人,這都是修行人,所以佛說:

  【為樂善法者。讚歎諸功德。】

  鼓勵你修善法。

  【為樂善法果報者。讚歎大神力。】

  這就是為什麼經上要說諸佛菩薩種種不思議的神通,目的是對這一類人所說的。第十七頁第三行:

  【如法華經說。】

  《法華經》裡面一段話,世界不可思議,佛菩薩能知,能遍知。末後兩行問答,是說明諸佛菩薩為什麼能知。十七頁倒數第二行:

  【有人行般若波羅蜜。】

  『行』是修行,是把般若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叫做『行般若波羅蜜』。行般若波羅蜜有什麼樣的效果?

  【滅諸煩惱。】

  如果你還有煩惱,那你沒有般若波羅蜜,你不是行般若波羅蜜。行般若波羅蜜的人,心裡面不生煩惱。

  【及邪見戲論。】

  決定沒有邪見,也沒有戲論。

  【入菩薩甚深禪定。】

  何謂『禪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不動,就叫做禪定。菩薩的禪定跟小乘禪定不一樣,小乘是面壁叫定;大乘是入境,所謂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動靜無礙才叫真正的禪定。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鬻香長者是代表修禪定的菩薩,他在哪裡修?在市廛當中修,市廛就是市場、百貨公司,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去修。怎麼修法?不是到那個地方去盤腿、閉著眼睛在那裡打坐,不是的,就是到那些地方去玩,遊樂場所當中去玩叫做修禪定,境界相涉不動心,這種禪定是智慧。中國禪宗所講的禪不是六度裡面的禪,而是六度裡面的般若。這個諸位可以看《壇經》,《壇經》是中國禪宗之大根大本,所以六祖大師的《壇經》是般若,而不是禪定,這就是『菩薩甚深禪定』。

  【念智清淨增廣故。】

  念智不但清淨,而且能增廣。

  【則能分別一切諸色微塵。知其數量。】

  對於十方無量無邊不思議的世界,菩薩都能夠知,而且是遍知,沒有不知道的,能力就是從這裡來的。這不但說明菩薩這種智慧德能的來源,而且還教給我們下手之處,那就是什麼?要行般若波羅蜜。如果不行般若波羅蜜,我們雖然在本性裡面有這個能力,性具的能力,可是如果沒有修德,性德不能現前。我們的性德上有一重障礙,必須要用修德把這個障礙破除,使我們的性德能恢復,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的正遍知;正是正確沒有錯誤,遍是圓滿,一樣事情也不漏。

  底下一行是講心力有大小,這個也很有趣味。諸位懂得這個道理,就曉得心力不可思議。心在清淨無障礙的時候,這個能力是無量無邊;如果生煩惱,有執著、有障礙的時候,這個心的能力就減少,就減弱了。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看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為什麼諸佛能力那麼大?他的心清淨。菩薩的大不及佛,菩薩還稍稍有點小障礙沒有去除乾淨。凡夫這個心表現的能力有限,那是我們煩惱太多,執著太重。畜生、餓鬼、地獄那是更重。從這裡我們也能體會到,十法界有情眾生的升沉,究竟是個什麼道理。二十面經文:

  經【菩薩摩訶薩欲一結跏趺坐。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虛空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一段的意思,是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所以示這種不思議的相。這是有一類眾生需要用這個才能度得了他,正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用什麼身得度,應以什麼法門得度就用什麼法門得度。二十一面經文當中,有兩點意思,第一個是先有能力:

  經【菩薩摩訶薩欲以一毛。舉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須彌山王。擲過他方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不擾眾生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最重要的還是當學般若波羅蜜,這個剛才說過,顯示菩薩有這種能力,這個能力太大了。『一毛』是正報最小的一根寒毛,一根寒毛就有這麼大的力量,能將『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須彌山』擎起來,而且是把它一丟過去,能丟多遠?能丟到『他方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還不驚動眾生。諸位想想,我們今天科學要跟這個比,差得太遠了!我們今天科學用什麼樣的一個原子彈還動不了須彌山,沒有能力能動得了須彌山。這是講菩薩的本能,稱性的功德,但是重要的意思在表法上。二十一頁最後這一句是表法的意思:

  【復次。諸菩薩為佛當說法故。先莊嚴三千大千世界。除諸山令地平整。如法華經中說。佛欲集諸化佛故。先平治地。亦欲現希有事。令眾生見故。】

  這個表法就是佛如果說一乘法、說上上乘法,一定要教眾生心先要平靜下來,才能接受。因為佛的法是從平等心流出來的,眾生心一定要以平等心才能接受,才能感應道交。佛法從平等心中流,眾生以不平等心來接受,雖然接受了,也不是那麼回事,就是我們所講的聞而不悟、修而不證,道理就在此地,心不平。平地就是平心地!底下一段文是教供養,供養是修福,這也是我們大家最為關切的。請看《論》二十三頁第一行,答的底下:

  【供養功德在心。不在事也。】

  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圓滿的功德是『在心』,不在事。事是要四種緣,緣不具足,事不能成就,要靠外緣;心不要靠外緣,所以是圓滿具足。要修心,要發願,事上的成就還要看眾生有沒有福報,眾生沒有福,諸佛到這裡來想建個道場度眾生,佛來了也辦不成。為什麼?眾生沒福。什麼時候眾生有福?眾生心裡面都能夠辨別邪正善惡,都有心斷惡修善,捨邪歸正,佛菩薩就出現到世間來。眾生機緣成熟了,大家對佛菩薩才有一種敬意,才能夠擁護,才能夠接受。眾生對於佛菩薩沒敬意,不知道擁護,不能接受佛法,諸佛菩薩來了也是枉然。所以大家要曉得這個道理,怎樣去修圓滿的功德,這個地方著重在『供養』。諸位看第四行答底下:

  【僧雖不見不知。而其供養。施者得福。譬如有人遣使供養彼人。彼人雖不得。而此人已獲施福。如慈三昧。於眾生雖無所施。而行者功德無量。】

  這後面一句很重要。譬如修慈心,大慈大悲,你的心確實是大慈大悲,但是你也沒有什麼東西供養別人,為什麼?自己貧窮,什麼也沒有,但是你對於一切眾生的功德你就圓滿了,你得無量無邊功德。這是什麼?慈心,一切眾生都攝在你慈心之中,你這個廣大的慈悲心,慈心含攝一切眾生,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再惡劣的眾生,都是以慈心待他,對於眾生,不是不施於他、不是不愛護他,有能接受、有不能接受的。能接受的,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不能接受的,盡心,力盡不到,力盡不到是他有障礙,不是自己有障礙。但是心總是平等的,決定平等。力是緣上不平等,心是決定平等的,成就無量功德。

  從二十六面一直到三十四面,就是末後這一卷的終了,這幾頁非常重要,諸位要去多念幾遍,一句也不能漏,為什麼?與我們眼前所修的有密切的關係,這是教我們布施的修法。最前面幾句是總綱:

  【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行布施。】

  所以六度以布施為首。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

  這幾句是總綱,特別要記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要看你心之優劣,這個與前面互相照應,前面講供養論心不論事,這裡修福德功德多少也是論心不論事。底下有幾則公案,說明福德隨心不隨境界,這個公案非常有趣。第一段舉舍利弗一段公案,舍利弗用一缽飯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把這一缽飯供養一條狗,餵狗了。佛就問他:你供養我福德大,還是我餵狗的福德大?舍利弗很聰明,知道佛餵狗的福德比我供養佛的福德大。什麼原因?佛的心純善,舍利弗的心比不上釋迦牟尼佛。所以布施供養都是一樣,都是一缽飯,可是福報大小,舍利弗供養佛的一缽飯確實比不了佛餵狗那一缽飯。這地方,在真正學佛的人,太要緊了!教我們什麼?教我們修平等心、修慈悲心。二十七面第一行:

  【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千萬億個舍利弗也比不上釋迦牟尼佛,人家心清淨,所以得福不相同。這個地方就是教給我們,應當曉得從自己心田裡頭去植福、去培福,才是真正的福報。心田裡面培福,最初方便就是等念怨親,要學著用平等心看一切眾生,生佛平等,怨親平等,這叫真正用功夫,在境界當中去歷鍊自己。第三行答裡頭講:

  【良田雖復得福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為內主。田是外事。】

  這就是說明福德隨心不隨境。下面佛又舉許多小公案,接著有億耳阿羅漢、阿輸迦王,這些諸位細心去體會,然後才曉得自己應該怎樣培福,怎麼樣修究竟圓滿的福報。末後這幾行也非常重要,二十七面倒數第三行:

  【復次。又如以般若波羅蜜心布施。無所著故。得大果報。】

  這就是以智慧心。

  【復次。為涅槃故施。亦得大報。】

  不是為別的,為涅槃。

  【以大悲心為度一切眾生故布施。亦得大報。】

  這是菩薩布施,悲憫一切眾生的布施。

  【復次。大果報者。如是中說。生剎利家。乃至得佛者是。】

  這是講大果報,一個是世間的果報,一個是出世間的果報。接著底下就說明果報,在果報裡面有許多修行方法,在第二十八面說明人間帝王、出世間佛祖的修法,這以下的經文應當要熟讀。從第三行起,第一段是講世間富貴的修法,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接著第二段是教生天的修法,你生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告訴你如何修法。在第二十九頁,第二行復次底下,就是第三段,講感必定有因,修因一定證果。底下一段是講出世的修行法,在二十九面倒數第五行,當中復次以下,這是第四段,出世的修法。倒數第二行第二句「復次」,是總說修行要領,這幾句特別重要:

  【復次。未離欲布施。生人中富貴。及六欲天中。】

  這是沒有離欲的修布施,如法修學。

  【若離欲心布施。生梵世天上乃至廣果天。】

  這就是色界四禪天的果報。

  【若離色心布施。生無色天中。】

  這是四空天的果報。

  【離三界布施為涅槃故。得聲聞道。】

  這是小乘的修學法。

  【布施時惡厭憒鬧。好樂閑靜。喜深智慧。得辟支佛。】

  這是辟支佛的布施修學法。

  【布施時起大悲心。欲度一切。第一甚深畢竟清淨智慧。得成佛道。】

  這是大乘菩薩成佛的布施法。這幾行是要領,是前面教給我們修布施一大段文的總結,這一大段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經文可以說是教我們圓修、圓覺的方法。經文第三十面倒數第四行,從「告舍利弗」起一直到經文的終了,這四行文是相當重要。底下論裡頭就解釋「慧方便」,什麼叫慧方便?慧方便的原則是三輪體空。在這一段,慧方便的意義說得相當清楚,我們要多看、要多學,這個慧方便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應用,我們常講的根本智、後得智。在十波羅蜜裡面講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都是屬於後得智。三十二面經文以下,是講成就三世諸佛功德的修法,當然這是很重要的。這裡面有兩句話特別要緊,在三十三面倒數第四行:

  【當知彼諸佛者。皆是我身。】

  這是一句。在同一面倒數第三行:

  【皆是我身而作佛事。】

  我只舉這兩句出來,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修一切修。我們幾時能入這個境界?幾時能通達這個道理?諸位這個道理要是稍稍能會得一點,你的嫉妒心沒有了;嫉妒心沒有了,成佛大障礙去掉了。為什麼?你曉得於一切人所修的善功德都是自己修的。諸佛修的,諸佛皆我身,佛修的就是自己修的,我們現在跟佛為什麼不能打成一片?不能夠把十方諸佛諸菩薩修的功德,都跟自己融成一片,成為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因為有嫉妒心障礙住。虧吃大了!這些障礙一去掉,一悟是徹悟!是自作障礙,看到人家做一點好事還嫉妒得不得了,不曉得別人做的就是自己做的,別人修的就是自己修的,只要嫉妒心去掉就通了,智慧通了,功德通了,福德也通了,才叫一真,叫不二。他修我無份,那就是二了,不是不二。這個道理也講得多,今天在《大智度論》上又看到這樣的文字。三十四面第一行:

  【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應度者而教化之。】

  我只念這幾句。我們要學,學佛、學佛,要學得像個佛!佛是什麼心,我們要學佛的存心;佛如何行事,我們要學佛的行事,這才叫學佛。不是把佛的經念念,自己的行為還是我行我素,那是不相干,沒有用處的,那不叫學佛。學佛,佛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今天的鐘點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