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十九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29

  《大智度論》第二十九卷「釋初品中隨喜迴向等」:

  經【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持戒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四行是經文,從經文裡面看,這一段是從布施一直到五分法身,但是文義是著重在『隨喜心』,所以註解裡面,就是《論》當中:

  【隨喜心者。如隨喜品中說。】

  詳細來解釋『隨喜』,心留在後面再說。雖然在『隨喜品』當中專門講隨喜功德,此地經文既然提了,不能廣說、詳細說,也應當略說。底下就給我們解釋「隨喜」的意義:

  【復次。隨喜名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歡喜。讚言善哉。】

  這幾句話就是說明隨喜心的行相,凡是別人做好事,有利益眾生之事,一個修菩薩道的人都應當發心『隨喜』,也就是見到或者是聽到一定能生歡喜心,一定是讚歎。隨著歡喜讚歎,諸位要曉得,必須要盡心盡力把這個好事促成,這個隨喜的功德無量無邊。下面這幾句說:

  【在無常世界中。】

  『無常世界』就是眾生世間,佛常給我們講世間無常。

  【為痴闇所蔽。】

  世間眾生的心被愚痴無明煩惱所障蔽,所以隨喜心很不容易生起來,而生起來的與隨喜心恰恰是相反的,嫉妒之心,障礙人行善修善之心,這是很不好的事情。

  【能弘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人在邊亦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主無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邊隨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為隨喜。】

  這把隨喜行相再舉例子給我們說明。說明『隨喜功德』於修功德的人絕沒有損失,你自己修功德,喜歡別人來隨喜,你這個功德就更廣大;隨喜的人隨喜別人功德,自己所獲得的功德與修功德的人是無二無別,沒有兩樣。這個道理很深,將來在隨喜品中會詳細的說明。隨喜行在普賢十大願王裡面,這是講普賢行的十大綱領裡面就包括隨喜,因為有許多的功德不是我們自己能力能夠做得到的,也不是我們自己有因緣可以做得到。我們有能力,沒有這個緣、沒有機會;有機會的人不見得有能力,我們要想修無量無邊圓滿的功德,咱們到哪裡去修?有隨喜這一門就行了,十方無量無邊諸佛菩薩人天大眾,你們所做的種種善事我都隨喜,我的功德不就圓滿了嗎?確實是如此。

  我隨喜的時候,我盡我心、盡我力量來促成,心力所達不到的、能力所達不到的,心有了。能力上沒有辦法幫助你,可是我幫助你的心並沒有欠缺什麼,這個功德還是圓滿的。我們有能力幫助他而沒有去幫助他,單單生歡喜心,這個隨喜功德不圓滿。我們沒有能力,實在是幫不上忙,我們發這個歡喜心的時候,這個功德是圓滿的。前面這幾行把隨喜功德的行相給我們說出來。第二頁第四行:

  【菩薩於傍見之。一心念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一切眾生故。以此為得無量佛法故。】

  這是菩薩一定要修隨喜功德,不能不修,不修成不了佛,不修就不得無量佛法。底下又說:

  【以諸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故。】

  超過了二乘。

  【菩薩以隨喜心生福德果報。迴向供養三世十方諸佛。】

  在這些句子裡面,我們就能看到菩薩隨喜所為。後面又說:

  【菩薩以隨喜功德。和合無量諸餘功德。乃至法滅亦不盡。】

  這句說『隨喜功德』無量無邊,法滅了,你的功德還不滅,無盡的功德。剛才說過了,修其他的功德要福德因緣,福德因緣不具足沒有法子修。而「隨喜功德」可以說沒有任何障礙,隨時隨地都可以修學。修其他的功德要特別的因緣,要某些條件;隨喜功德不需要,什麼都不需要,而且又是修無盡的功德,廣大的功德,我們為什麼不肯修學?為什麼把這麼一樁好的事情錯過?我們讀這一段,希望能夠提醒我們要重視修隨喜功德。第五頁第二行:

  經【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諸禪定解脫三昧。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禪與定前面都解釋過,此地也略提了一下,我們不必再重複說。在文裡面第七行,問答是說明在此地又說禪定解脫三昧的原因,就是原由。第六頁第二行有幾句話值得注意:

  【復次。禪定解脫三昧得之甚難。】

  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

  【精勤求之乃得。】

  尤其是在小乘裡面相當不容易。

  【菩薩但持隨喜心。便得過其上。是為未嘗有法。】

  『未嘗有法』就是平常我們所講的未曾有法,太稀有了。禪定解脫三昧,諸位要曉得,在隨喜心裡面可以能成就,而且還能夠超越,這個超越是什麼?超越小乘,功德無量無邊。前面舉的像布施、持戒,連禪定都包括在其中。小乘人修,著相而修,著相裡面離相太難了!菩薩隨喜,諸位要曉得,隨喜裡頭沒有執著,執著還能隨什麼喜?執著不能隨喜了。隨喜沒有成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對事不對人,只要是見一樁好事就能隨喜、就能讚歎。哪怕那個人是惡人,惡人今天做了一樁好事,他也隨喜,他就讚歎這樁善事,無量功德。二乘人能做得到嗎?做不到。為什麼?二乘人有分別、有執著、有成見。聽到某一個壞人做了一個好事,「他是個壞人,他還能做得出什麼好事!」不能隨喜,唯菩薩能隨喜,所以這個功德超過其上,而且是未曾有法。像這些地方我們都應該把它記住,要好好的學。第七頁第一行,這裡頭有幾句話說得非常好:

  【禪定智慧二法最妙。有此二行。所願皆得。】

  我們世間是常講有求必應、事事如意,你要能夠做到有求必應、事事如意,你一定要求『禪定、智慧』。諸位要曉得,智慧是從禪定生的,禪定是大福德。何謂禪定?在一切境界裡面心不為境界所轉就是禪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為境界所轉,這是真正禪定,《楞嚴》裡面所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們凡夫的境界恰是相反的,我們是為物所轉,被境界所轉了。眼見色,心為色所轉;耳聞聲,心為聲所轉;吃個飯,心為味所轉,你看有什麼辦法?這就是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哪來的智慧?禪定是大福德。諸位修大福德、修稱性的福報,從哪裡修?從禪定上修。修禪定最初方便,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又要明瞭、又不要計較,什麼事得過且過,何必斤斤計較。這個樣子,漸漸自己在境界裡面才能做得了主宰。

  一下就修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無始劫以來習氣太重,所以修定的時候先要隨緣,先要修忍辱。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可以說是禪定的預備功夫,什麼事情都要能忍,要有耐心,不但忍一時,而且能持久。長期的忍辱就不知不覺變成禪定了,在一切境界裡面都能夠心開意解,不為境所動,這時候六根當然生智慧,一切萬法無不了然。我們想想我們自己修學,在境界裡面是不是能忍得過?忍不過就是障礙。我們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修,我們修什麼?修的是清淨心、修的是平等心,清淨平等就是禪定、智慧,福慧二足。這個大原則一定要記住,絕不是在修行當中跟人家計較,那就錯了。定慧就是在六塵境界當中成就的,所以這兩種行門果然得到、成就了,『所願皆得』。而這二種成就,一定是在隨喜功德裡面學成的,你要是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禪定與智慧決定不能成就。為什麼?一見到境界就動心,合自己意思心裡生歡喜,定沒有了;不如自己意思的時候,心裡面發脾氣、不高興,定也失掉了。定沒有了,哪有智慧?智慧是清淨心裡生的,所以定慧都失掉了。由此可知,小乘佛法的修行,他們的定慧是在深山裡面,不接觸外面境界,盤腿面壁修成的。大乘菩薩的禪定智慧,是在紅塵裡面修成的,不離開眾生,在這裡面學成的,菩薩的定慧比二乘超過得太多了!

  二乘定慧縱然成就了,沒有經過考試,他要到紅塵裡走一遭,看他行不行?看他的心亂不亂?他要是一接觸這個境界心亂了,這是退轉,不是真的成就。由此可知,大乘一開始學就是腳踏實地,小乘人開始學不切實際,把實際給它分開。為什麼?禁不起考驗,他煩惱太重,在紅塵裡面沒有法子修學,所以必須要讓他住在一個特殊的環境裡,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有限度,在這裡面修學。修學的方式不一樣,成就也不一樣,果報也不一樣。第八頁:

  經【菩薩摩訶薩行少施。少戒。少忍。少進。少禪。少智。欲以方便力迴向故。而得無量無邊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我們常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你看此地有講缺少的。此地這個『少』,給諸位說,是事之少,心是圓滿的,是圓滿功德,事上實在太少。一開端這幾行是問答、解釋,說這一段這是六度,再說六波羅蜜的因由。第八頁倒數第三行:

  【六波羅蜜義。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行若多若少。皆是波羅蜜。】

  這句話希望同修們記住,是『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要求的是心地圓滿,事隨分隨力,絕不勉強。下面一再給我們解釋菩薩為什麼在事相上這六種度少,第九頁第一行:

  【菩薩何以故少施。】

  這是六度舉一條來說明,為什麼會少施?

  【答曰。有種種因緣故少施。】

  這一句是總答,下面給我們舉幾個例子說:

  【或有菩薩初發意。福德未集。貧故少施。】

  那個初發心的菩薩,我們打個比喻說,初出家的小和尚,沒有人供養他,他自己連零用錢都沒有,他拿什麼去布施?現在社會經濟繁榮,大家生活富裕了,一出家單資也就不少了,零用錢有多的。前天大陸上來的那些老和尚,你們聽聽他講講,在大陸上初出家的沒有單資。上一次妙蓮和尚到我們這裡來住了好幾天,住了一個多星期,他給我們說過,他是從小出家的,那時候出家人生活之苦,每天趕經懺分一點錢,趕半年經懺這個錢積起來才可以做一條褲子,半個月才能吃到一次豆腐。你想想看生活多艱苦,他當然沒有能力布施。這是講少施,這是一種,沒有力量。

  【或有菩薩聞施無多少。功德在心。以是故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

  這是一些明理的,不求供養。為什麼?菩薩道是論心不論跡。菩薩戒跟比丘戒不一樣,比丘戒是論事不論心,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恰恰是不相同的。菩薩要修清淨心,大家供養得多了,麻煩大了!供養給我這麼多錢,我要怎麼布施法?還得想想這個錢怎麼用法,怎麼個布施出去。如果沒有,沒有就不想了,心不就更清淨了嗎?所以菩薩不求供養,因此菩薩少施,『功德在心』。『但求好心』,好心是什麼好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菩薩又會修隨喜功德,一切眾生布施我都隨喜,都是我自己的布施。實在講六度都是無量無邊,但是他自己事上很少,他的功德無量無邊。那就是剛才說了,他明理、心清淨,又能隨喜。實在講菩薩修的無量無邊功德,但是自己沒事可做,妙,這妙極了!

  【或有菩薩作是念。若我求多集財物。破戒失善。心必散亂。多惱眾生。若惱眾生以供養佛。佛所不許。破法求財故。若施凡人。奪彼與此。非平等法。如菩薩法。等心一切。皆如兒子。以是故少施。】

  這是菩薩對事理看得非常周密。第一個,怕自己到處去攀緣、去求取財物,一攀緣,戒就破了。尤其是大乘戒,大乘心清淨就是戒,諸位在《六祖壇經》裡面讀到的,心地無非就是戒,心地清淨就是戒。一攀緣,清淨心失掉了,所以心就『散亂』。『多惱眾生』,給眾生添麻煩,所以諸位必須要記住,佛法裡面講種種好事、善事,要人自己發心,不能勉強他,不能夠逼迫他。他自己不願意發心,是他的事情。你要是去勸他,你到時候去找他,他礙於面子,好像你來了沒辦法,不給你面子上過不去。實際上真的願不願意?真的不願意。這樣就是多惱眾生,叫眾生生煩惱。

  有人化緣,這是在家居士告訴我的,有個法師跟他化緣,當時他答應了,為什麼?他那時候有錢,答應了我出多少錢。過個時候他這些錢散掉、沒有了,但是那個法師來了,「你從前答應我的錢,現在你要給我」,來找多少次,就像討債的一樣。自己弄得無可奈何,家裡面開個會議,算了,給他,就等於還債一樣,一家人都生煩惱。到我這裡來告狀,所以我知道這些事情。你今天答應我的,我聽了很好、很難得,你很發心,讚歎一句,心裡面千萬不要,「他那裡多少錢會供養我」,不要做這個想法。為什麼?說不定他明天破產,他沒有了,你還能找他要嗎?決定不可以!所以學佛一定要懂這個道理,菩薩所在之處是叫一切眾生真正生歡喜心,不是表面的。菩薩布施眾生的是道理,是把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道理講給你聽,教你通情達理,你自己曉得應該怎麼做法。只要你發心圓滿,事情做不到,功德圓滿。

  我們同修大家發了很好的心,我們準備在電台上廣播佛經,這是施圓發,沒有機會聽經的人都能聞到佛法,無量功德。可是昨天下午黎居士到中廣去交涉,說中廣星期六開了個會,他們決定從此以後拒絕宗教節目,所有宗教節目他們都不接受。我們書都印好了,昨天發出去一千多份,他真的不讓我們廣播,給諸位說,我們功德圓滿了,不做就圓滿了。他讓我們做,我們還很辛苦的一直做下去,他一障礙,我們功德圓滿了,你看又不要做一點點,功德圓滿了。所以有人問我,他障礙?好,好事,我功德圓滿了。他不障礙,我真是要做到盡形壽才圓滿;他這一障礙,你看我一發心功德就圓滿了,這個了不起!大家捐的這個錢,我們就詳細好好的寫講演稿,講演稿寫好出書,出單行本。所以諸位發心的同修依舊是功德圓滿。

  這一段就教給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事上少,心上圓滿。也許諸位要問,布施可以,還能講得通,像持戒、忍辱,難道持少分戒也圓滿嗎?不是這個意思。這些話在小乘經、小乘教裡面講都不好講,都講不通的。大乘佛法裡講,我們舉一個例子,六祖大師在獵人隊裡十八年吃肉邊菜,他在戒上較少,齋戒上是少,太少了,可是心上圓滿的。為什麼事情?不得已,環境所不許,大乘人跟小乘人決定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此地。譬如大乘人,出家人在中國在本國另當別論,因為大家一看到你出家人,都曉得你吃素的,人家請你吃飯也準備幾個素菜。在家居士,受過五戒、受過菩薩戒,吃長齋的,人家請你吃飯不曉得,有魚有肉你就照吃。那不是破齋戒了嗎?沒破,心圓滿的。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菩薩可以做得到的,二乘人做不到。為什麼?他執著。

  這些道理最初給我講的是李老師,我從埔里離開懺雲法師到台中,李老師告訴我,給我講這個道理。他說人家請你是看得起你,是喜歡,他做這些菜你要是多吃一些,他高興;你要是不吃,就是瞧不起,甚至說大概我做的不合口味,你看他筷子動也沒動。他也不知道你持戒不持戒,所以往往還造成誤會。出家人到國外入境隨俗,大乘人就是如此。你到國外去,外國學佛的他不吃素。道安法師出國,就不大歡喜跟比丘尼在一塊,為什麼?太頑固、太執著。你到日本去的時候,人吃的那些東西都不是很清淨的,煮肉的鍋子馬上給你煮點菜來供養你,菜裡頭都是肉味道。道安法師心清淨,可是那些比丘尼們一看到,回來就說道安法師到外國破戒吃肉了。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是菩薩行,是菩薩法,這是舉出這個例子給諸位說,戒也少、忍也少,心都是圓滿的。前面講了,有種種因緣故。假如我們樣樣都執著,好,你就在你自己這個生活圈圈上,你離開你這個生活圈子入別的團體的話,就沒辦法適應。像這些道理幾個人懂得?他不懂還要來毀謗。

  這些道理實在講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都常常讀到,讀了之後一定要能夠開解。大乘菩薩一個大原則,就是自己在生活方面不麻煩眾生,你能夠恆順就不麻煩;不能恆順,我一定要吃什麼樣什麼樣的時候,人家特別給你做,你就麻煩別人。這個不麻煩人,連小乘人也包括在內,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僧團裡面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絕沒有挑剔的。素食是我們中國人提倡的,日中一食是怕麻煩人,你一天到外面去托三次缽,人家嫌煩。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就不日中一食了,百丈大師跟馬祖他們兩個最初來創辦叢林,就是出家人過集體的生活,也沒有日中一食,是早晚都有的。禪家,不要說日中一食,一天大概總吃五餐以上,五餐到七餐。這是大家在大陸上禪堂裡面住過都曉得,每支香下去都有點心。日中一食的制度在南洋小乘佛法還保持,為什麼?他托缽,托缽確實是要這樣的,不要麻煩人。

  除非身體有病,年歲太大了,年歲老的人消化力比較弱,有許多東西吃的不容易消化,所以要揀別。我們中國古人說養老之禮所謂八珍,這是講養老之禮。八珍是什麼?就是這種菜做的時候都是稀稀爛爛的,老人沒有牙齒,牙齒不好,不需要用牙齒很容易消化,大家給他做這些。這是講一個是老、一個是病,不得已要麻煩人。年紀輕輕的樣樣都找別人麻煩,這就不好了。所以大乘佛法一切都是為眾生著想,真正是叫一切眾生少惱、少煩。修道的人不願意給人添麻煩,這是慈悲心。總而言之,叫一切接近你的人都能生歡喜心。底下一段是講兩種菩薩,一種叫敗壞菩薩,一種叫成就菩薩。這兩種菩薩,我們要發心作成就的菩薩,不作敗壞菩薩。這段文諸位自己去看,意思很明顯,不難懂。在第十頁第二行:

  【出家人多應法施。在家者多應財施。】

  這是一般講,因為在家財容易,出家財難,因為出家人不求財,所以財施少。出家人到處為人說法,法施多;在家人他有營生事業,他得財富容易,他求法的時候比較少,所以就多財施。第四行:

  【聞佛不讚多財布施。但美心清淨施。以是故。隨所有物而施。】

  這就是講清淨隨喜布施功德不可思議。無論對自己、對別人,絕不牽強,絕不過分,這個諸位要記住。所以學佛自己心是清淨的、是歡喜的,如果有牽強,自己心就有煩惱,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如果有勉強,別人看到了,障礙法緣,這個佛學不得,學了之後麻煩,他不敢學。所以我們總要記住,怎麼樣不麻煩人,學了佛沒有麻煩,唯有增長智慧,得到生活之安樂,大家才願意,才喜歡學習。第十一頁第五行:

  【少施得大報。便隨所有多少而布施。】

  這是得大報。諸位想想,為什麼得大報?因為是圓滿布施,是隨我有多少而布施,所以這是圓滿的。我沒有,我在外面借錢,或者借高利貸來布施,這都是錯誤的,絕大的錯誤!那個放高利貸的人他有過失,他有業報,增長他的貪心,好,你拿來,你再供養佛菩薩,或者是布施給別人,別人心不安。所以你不論怎樣做,你的功德不圓滿、你這個功德不清淨。隨分隨力是圓滿清淨的功德,所以學佛不能做傻事。佛門裡面有時候用錢的地方很多,不能跟人比賽,人家出一萬塊錢,我要是不跟他一樣,面子不好看,這個心就錯了。是不是自己真正拿出來?不是,為了要充面子,很不甘心、不樂意的拿出來。這都是不如法,很不好。我們要讚歎布施多少功德平等,大家就會隨心隨力,也不會去礙於面子了。所以一定要說明功德是相等的,你有多錢,多出一點;你能力少,少出一點,功德決定平等。不是說哪個出錢多,哪個功德大,沒這個道理,這個道理講不通。第六行:

  【隨所有多則多施。少則少施。】

  諸位一定要記住這個,隨分隨力,絕不超過自己能力,不超過自己本分。因為你這樣做,你自己心安樂,你一家人歡喜。譬如你現在一個月有一萬塊錢收入,你還有家庭,我一萬塊錢收入,我一個月布施一百塊錢,你家裡人不會反對,家裡人都歡喜。你要是,「我不行,一定要布施一千、二千」,你自己歡喜,你家裡人不高興。為什麼?生活就要受到困難。所以你在家裡,你顧慮自己還要顧慮家人,換句話說,你超過這個力量已經過分了。我沒有在外面借債,沒有在外面借人家錢,已經負了債。為什麼?欠了家裡人的債,本來家裡人一個月有二千塊錢生活費用,你現在要布施二千塊錢,每個人你都給他負了債,不可以。要懂這個道理,不要以為我到外面借了債是債,家裡也是債,這些道理都要記住。所以少施有少施的因緣,少施有圓滿的功德。十一面最後一句:

  【雖少布施。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講菩薩,極少的布施他迴向一定是無上正等正覺,不求世間福德,不圖眼前的名聞利養,人家求的是無上菩提。前面這一大段是總說,後面這一段是再詳細的說。但是布施裡面提出一點,一定要學習三輪體空,文在第十二面倒數第四行:

  【用是實相智慧布施故。得無量無邊福德。】

  這個『實相智慧』就是三輪體空,無論修多少布施,心是清淨的。第十三頁問答裡面是講少戒、少忍、少進,到第十四頁是少禪、少慧。這是說樣樣都少,雖然樣樣都少,他稱性,他心地清淨、心地平等,圓滿慈悲,所以他得的果報『無量無邊福』,功德果報是圓滿的。第十五頁最後一行:

  經【菩薩摩訶薩欲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一段是講,六度,我們要圓滿成就前面五度,一定需要般若波羅蜜。下面經文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舉布施度。第十六頁第四行:

  【般若波羅蜜名觀諸法實相故。不受不著一切法。檀名捨內外一切所有。以般若波羅蜜心行施。是時檀得名波羅蜜。】

  這是舉出布施來說。

  【復次。五波羅蜜植諸功德。般若波羅蜜除其著心邪見。】

  這兩句話很重要,就是從布施到禪定是修積功德,而『般若』是教你不著相,是除邪見,使你前面五種功德都能稱性,這個果報才是圓滿、才是究竟,才是無量無邊。

  下面,這一頁倒數第三行,這是講檀有兩種,就是布施有兩種,一種叫清淨布施,一種不淨布施。不淨布施我們也不能夠細念,有驕慢故布施、嫉妒故布施、貪圖果報故布施、為攝受人故布施,統統都是有目的、有作為的來修布施。或者來修持戒,來修精進、禪定、般若,統統是有目的、有作為的,一律是不清淨。清淨布施沒有目的。這個經文諸位自己細細去看。第十八頁倒數第四行經文:

  經【菩薩摩訶薩欲使世世身體與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是講求相好光明也應該要求般若智慧。這段文很長,首先說明菩薩為什麼要修相好,菩薩修相好為了攝受一切眾生,其目的還是在教化眾生,不是為自己、不是為名利,是為了叫眾生得利益。在二十一面是講聲聞法中三十二相因緣,這一段文字我們應該要把它讀讀,應該要曉得,應該要學。諸位回去自己去念。在二十三頁倒數第五行開始,這是講大乘法中三十二相的因緣。三十二相前面說過,這地方只是說三十二相因緣,這一段都是一般的佛學常識,在經論上常常會提到。講經的時候縱然不能全講,也要略舉一二,但是自己一定要曉得。第二十八頁倒數第四行經文:

  經【欲生菩薩家。欲得鳩摩羅伽地。欲得不離諸佛。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地方有個名詞不大常見,『鳩摩羅伽』,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童子,或者翻作童貞。鳩摩羅什大師翻成中國意思是童壽,所以鳩摩羅是童子、童貞的意思。這就是講欲得童貞地,或者是童子地,應該『學般若波羅蜜』。這裡面還是著重在慈悲心與平等心的修學。第一段的註解是解釋『菩薩家』,菩薩家裡面這個文也很長,諸位自己去讀。這裡面有一句我特別提醒諸位,在三十面第六行:

  【復次。眾生眼見菩薩者。即得慈三昧。】

  我們想想看,自己要想學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切眾生見到我們了,是不是能夠得到慈心三昧?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的。自己成就清淨平等慈悲,才能夠叫一切眾生見到你,心裡面就感覺到這個人很慈悲。就是說不必說法,從你的相貌、你的舉止就影響眾生,就叫眾生生清淨心、生慈悲心。這幾句是應當要記住的。第三十一面第三行以下,這是解釋童子地、童貞地。最後一行一開端是解釋「常欲不離諸佛」,為什麼菩薩不離諸佛,這裡面特別是指新學菩薩,自己的定力智慧還沒有成就,如果離開佛,怕的是遭遇魔障,障礙了自己的成就,因此初學菩薩總是不離開佛的。三十三頁倒數第三行:

  【以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故。不得如願。雖行福德而智慧薄少。雖行智慧而福德薄少。故所願不成。】

  這幾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學佛之人要修福修慧,福慧要同時修,將來你的所願才能圓滿。如果你有欠缺,你多福少智慧,你所求不能滿願;或者你多智慧沒有福德,你所求也不能滿願。最好是兩者都有,兩者要是偏,只能夠偏在慧,偏在慧比偏在福好。偏在慧雖不能成就、不能滿自己願,但是不造罪業;要是偏在福上,會造罪業。沒有智慧,你福報很大,你有很多財富,你到什麼地方去修福?到邪鬼邪神那裡去修,那個麻煩可大了,不但修不到福,還給那些妖魔鬼怪做了幫凶,這真正是冤枉。這什麼緣故?沒有智慧,不能辨別福田的真妄,哪是真福田、哪是假福田不曉得,這個虧就吃大了。有智慧,他雖然想做事情,沒有財力,做不圓滿,但是做不圓滿他不造罪業,就是他能夠辨別真妄。雖然本身沒有能力,他能夠辨別真妄、他能夠認識是非,哪是真正的功德,哪個不是真正的功德,他曉得。下面講菩薩學佛要修兩種忍,一種生忍,一種法忍,三十三面最後一行:

  【菩薩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

  這個『生忍』就是眾生,眾生毀謗你、侮辱你、打罵你、傷害你,都要能忍。你能忍就『滅無量劫罪』,就『得無量福德』。諸位要知道消災滅罪,忍辱功德第一,比什麼都有效。

  【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

  『法忍』是指修法,修學很苦。譬如我勸諸位要背誦經論,苦事!你要是沒有恆心,你要是怕苦,你就不能成就,所以要勤苦的修學。我自己所走的路,哪些路是對的,我告訴你;哪些路我走錯了,我也告訴你,我走錯的路你們不要走,我走對的道路勸你們要走。我希望大家的成就都在我上之上,眾生才有救!你們諸位要是都像我這個程度,眾生也沒救了,這個世界就可憐了。我盡心盡力的幫助諸位,在因緣上給諸位具足圓滿的因緣,問題就是在你自己有沒有善根、有沒有福德了。善根,你是真正能懂這個道理,你曉得是非真妄;福德,是你有耐心,你有恆心,你肯努力的去修學,這是你的福德。善根、福德二者具足,你怎麼會不成就?一定成就的。

  說到這個地方,我再給諸位說,文學非常重要,我過去念書失學得太早,我只是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以後就沒念書了。雖然在公家做事情,抽出一點時間來自己看書,看得很多,都沒有去精讀。也沒有老師督促,也沒有人指導,也沒有人告訴我培養根本智的重要,聞所未聞,只是喜歡讀書而已,因此根基不穩固。這是我的過失。我今天請老師來幫助諸位,希望能夠彌補我自己的過失。你們努力的修學,絕不可以求眼前的名利。我眼前就要出人頭地,眼前就要出出風頭,這是大錯特錯。什麼時候出來?過去我跟李老師的時候,李老師就囑咐我,四十歲以後出來不算遲。他那個時候也看出,好像我在他那個會下沉不住氣,也想出去到處講講、表演表演,所以他老人家一直把我壓下去。別的人,鼓勵他去講,他把我壓下去,道理在哪裡?你要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就要根深蒂固;你要是一生就修小成就,那現在就可以。所以這是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愛護。如果學生要是對老師不能體諒:這個老師對我不好,有成見,你看別的同學都放出去了,就把我壓在這地方。老師對你好反而是不知好歹,辜負老師,那怎麼會有成就?

  我們再想想印光大師七十歲出來,七十歲以前,在佛教圈子裡頭誰知道有個印光法師?沒人曉得!他老人家被人家發現了,人家將他那些書信在報紙上一發表,大家看到這個信寫得不錯,很有道理,才曉得有個印光法師。他八十歲圓寂的,弘法利生只有十年,這十年的影響在近百年當中,沒有一個法師能超過。包括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都不能超過,都比不上。原因在哪裡?積得太厚!這正是古人所講的厚積薄發,根基太厚了,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跟李老師,李老師一再勸我,要學印光法師,自己要能夠忍得過,才能有大成就。

  我這些年來到處講經,諸位曉得為什麼不關起門來自己用功?這裡頭有二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我懶惰,實在是太懶惰了,不講經絕對不看經,所以我讀這麼多經是為了講經而讀。我知道我自己毛病,一定用這個方法來逼著自己要去研究教理,要去讀經,這是自己的大病!沒有人逼著我,我不會寫一篇文章。你們諸位想想,我講經二十多年了,什麼時候寫過文章?大家只看到一篇,教育部發表的,那是教育部逼著我幹的,被他逼出一篇出來。《仁王經》十幾個表解,那是教育部跟中央黨部逼著問我要,要出來的。他們要是不逼我,絕沒有東西。所以這是對治自己毛病,自己要曉得,要有方便來對治。

  第二個原因,我沒有福報,我要是不講經,沒人供養,吃飯出問題。我從台中學出來的,到哪個地方去掛單都有障礙,所謂是門戶之見,逼不得已!這些年講經當然也有一點功德、有一點福報,就是今天這個局面。這一點福報跟諸位共享,所以我不願意再到別的地方講經,在這個地方一面是練習,一面是幫助大家,全心全力希望成就大家,這是我的用心。所以諸位在此地修學,在這地方練習講經,不要出去講,十年、二十年你再出去,一出去一鳴驚人。像印祖那樣的成就,影響整個世界的佛教,這才是一代祖師,才真正能夠救度一切眾生。諸位要是在這裡學了幾個月,學了幾部經會講了,就到各個地方去表演,那你一輩子就是這個程度,不可能再往上爬了。所以大家要懂這個道理。三十五頁倒數第三行,到三十六頁第一行,這幾句相當重要,是說明菩薩不離佛的意思。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