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十五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15

  《大智度論》第十五卷,「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在前面一卷講到六度裡面忍辱度,忍辱分做兩大類,一類叫生忍,一類是法忍。生忍就是忍受有情眾生的惱害,這段前面介紹過了。今天要給諸位介紹的是法忍,法忍在忍辱度裡面也非常的重要,論文一開頭就把法忍的定義給我們說出來:

  【云何名法忍。】

  這是一句徵問,下面有許多的解釋,主要是要我們對於法忍的境界要能夠很清楚、很明白的了解,才能夠修學。

  【忍諸恭敬供養眾生。及諸瞋惱淫欲之人。是名生忍。】

  這是順境,眾生對我們很恭敬、對我們供養,對於順境的眾生要忍,不能夠生執著染污之心,不能生貪愛之心。『及諸瞋惱淫欲之人』,都是指的人,這是逆境逆緣。逆境逆緣不起瞋恚,順境順緣不起貪愛,這個要忍,這一類的叫做生忍。

  【忍其供養恭敬法。及瞋惱淫欲法。是為法忍。】

  『法』是指方法,恭敬的法,恭敬法裡面包含的就非常多,很廣泛,以及供養法,這是講順境。『及瞋恚淫欲法』,這是屬於逆境,都是在法上說的,屬於法的叫法忍。有時候生忍跟法忍都有,有時候有生忍沒有法忍,也有時候有法忍沒有生忍。譬如自然的災害這是法,我們遇到大風,好像颱風、地震、水火的災難我們要忍,這一類是法,不是人為的。在修行裡面講也是法,譬如我們讀書要背書很苦,要忍,這就是屬於法忍,修學的時間很長,也要能夠忍受。法門無量無邊,樣樣都要學習,學習的過程當中所受種種的艱難困苦,這就是屬於逆境上要忍。如果在修學過程當中一帆風順,非常的順利,也要能忍。總而言之一句話,唯有修忍辱我們的心才能夠得到清淨,心才能夠得到定,所以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禪定我們還沒講到,還在後面。總而言之,在《大智度論》裡面對於六度講得實在是夠詳細的。我們在大專講座「佛學概要」裡面也有一個專題講解六度,但是沒有《大論》裡面說得這樣的微細,這是我們值得來研究、值得學習的。向下還有種種解釋得很多,希望諸位細細去研究。第一面倒數第二行:

  【生滅為二。不生不滅是不二法門。】

  這兩句話也是我們修學當中重要的綱領。在我們的講堂,說實在的話,所講的這幾部經論都有相當的深度,諸位聽了這些深經,要慢慢的消化,千萬不要著急。有些同修已經很著急了,著急什麼?我們趕快修,一修不就成功了嗎?實在講,諸位現在還沒有入這個情況。什麼時候入這個情況?這兩句話真正懂得、見到了,就入了情況。我們現在見一切法有生有滅,我們現在自己在一生當中有生老死,這就沒有進入情況。真正進入情況之後,你自己會確實觀察到,這個不是假想,絕對不是觀想,是實實在在的事實,我們現前不生不滅。我給諸位講,你能相信嗎?管你相信不相信,這是事實,你要是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沒有生滅,你就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是真正的解脫境界,這是我們學佛真正的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有消息了,這算得了什麼,入不二法門才是真正的成就。

  不過給諸位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了消息也很好,我們在娑婆世界入不了不二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能辦得到。這意思就是說此地辦不到,換一個所在、換一個環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此地能夠辦得到,不必那麼費事。果然辦到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真叫彈指之間。生西方極樂世界絕不生方便同居,一到那個地方就是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花開見佛,諸位想想這多麼自在。希望大家要真正的用功,佛法決定不欺騙我們,句句都是實在的。我們聽得懂、目前能夠做得到的,就依教奉行;聽不懂、做不到的,放在一邊,慢慢來不要著急,這事情是急不得的。我們的道場是長期講座,一年不行則兩年,兩年不行則三年,諸位只要好好的去聽,一定有入門的時候。第二面第三行:

  【法有二種。心法。非心法。】

  我們講到法忍,法裡面又有二種。

  【非心法中有內有外。外有寒熱風雨等。】

  這是外法。

  【內有飢渴老病死等。】

  這是內法。

  【如是等種種。名為非心法。】

  這是外法,『非心』稱之為外。

  【心法中有二種。一者瞋恚憂愁疑等。二者淫欲憍慢等。是二名為心法。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

  這是把法簡單的給我們介紹出來。第二面倒數第三行:

  【非但殺惱眾生故得罪。為惡心作因緣故有罪。所以者何。雖殺眾生而無記心。是便無罪。慈念眾生。雖無所與而大得福。】

  這一段含義很深,境界也非常廣大,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殺害眾生這是有罪的,為什麼有罪?因為你起的是一個惡心,瞋恨之心,動這個心就有罪。菩薩戒裡結罪是從心地上論罪的,跟小乘戒不一樣。我們要說,我沒有受菩薩戒,那大概就沒有罪了。沒有受菩薩戒還是有罪,不能說我不受五戒,我殺生就沒有罪,這是講不過去的。我沒有受菩薩戒,我動個念頭要殺眾生,我不犯罪。這叫性罪,你受戒也好,不受戒也好,起心動念造作都有罪。在遮戒裡面,你沒有造作不算犯罪。譬如在遮戒裡面,我們講飲酒這一條戒,這一條戒叫遮戒,你要是受了不飲酒這條戒,你飲酒就叫犯戒,就有罪;你要是沒有受這條戒,你飲酒不算犯戒。所以罪有兩類,有性罪、有遮罪,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此地完全是說菩薩戒的精神。講到事相,『雖殺眾生而無記心』,無心殺害了眾生這叫誤殺,在菩薩戒裡頭沒有罪。諸位想想看,事上有,心上沒有,沒有罪。由此可知,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比丘戒是論事不論心。你要是照比丘戒裡面講,你殺了眾生,我心裡沒有想殺他,但是還是有罪。為什麼?你把眾生殺了,是論事不論心的。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諸位要曉得菩薩戒難持,太難太難,起心動念就造罪業了。

  下面一句這是主題,『慈念眾生,雖無所與而大得福』。慈是慈悲,慈愛一切眾生,這是講心。慈悲心遍滿一切,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慈悲心,如果諸位果然有這樣的廣大真慈,你就成佛了,佛的慈悲心就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的慈悲心是對某人慈、對某人還不慈悲;對某一個地區慈,對那一個地區不見得慈悲;對善人慈悲,對惡人不慈悲,這個慈悲不普遍、不平等。能不能得福報?能得,得小福報,福報裡面還有障礙,不純。我們要學佛,懂得這個道理,這裡講的大乘菩薩法,事相上也是修心,古德常講歷事鍊心,歷是經歷,在一切世法裡頭去經歷,經歷幹什麼?鍛鍊自己的清淨心、慈悲心,這才能夠圓成佛道。下面一段教給我們發淨願,這也很重要。第三面第二行:

  【復次。菩薩思惟國土有二種。有淨。有不淨。】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淨,我們娑婆世界就是不淨。

  【菩薩若生不淨國中。受此辛苦、飢寒眾惱。自發淨願。我成佛時。國中無此眾苦。此雖不淨。乃是我利。】

  這是菩薩心,我們要是念過《無量壽經》,你就會想到阿彌陀佛在久遠劫前,初出家學佛的時候為法藏比丘,他經歷無量的國土,有淨也有不淨,淨的國土他去取法,不淨的國土就像此地所發的願一樣,『我成佛時國中無此眾苦』。由此可知,清淨與不清淨對於菩薩修行來講都是利益,順逆境界對於菩薩無不是增上緣,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一帆風順有一帆風順的因果,菩薩道上種種障礙、種種的艱難、種種不如意也有因果,這些因果都是自己做自己受,決定沒有外面來的。古德還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今天吃飯吃了多少粒米、喝了多少滴水,都是前生定的,一粒也不會少,一粒也不會增加。諸位要是明瞭這個道理,在世間還求個什麼!你要不相信,好好的去念念《了凡四訓》,以我們現前的程度,對於我們最適合不過的就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我們要照這兩本書上去修學,保證你這一生事事如意,有求必應,為什麼不幹?我們為了便利同修修學利益起見,我們將這個書印成小冊子,裡面有四樣,《了凡四訓》、《感應篇》、《陰騭文》跟《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四樣東西就完全了,這是印光大師一生所提倡的。只要你肯照這個去做,雖然薄薄的一本書,佛法的精要都在其中。第四面第五行:

  【復次。菩薩大心誓願。若阿鼻泥犁苦。我當忍之。何況小苦而不能忍。若小苦不忍。何能忍大。如是種種外法中忍。名曰法忍。】

  地藏菩薩就是這個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是極苦之處,地藏菩薩能夠忍受,何況其餘的!地藏也是等覺菩薩,這些諸大菩薩都做榜樣給我們看,不但他有言說,他有事實具體的表現,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應當要效法的。無論什麼樣的順境逆境,一律都要忍,在境界裡頭都要學著不動心,念念要存一個利益眾生的心,這是菩薩心。第五面倒數第二行:

  【復次。菩薩於諸煩惱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

  『結』就是煩惱。小乘人他要斷煩惱,煩惱斷了多好,永遠不生,這個心多清淨、多自在!菩薩不然,他不斷煩惱,不斷煩惱怎麼辦?那要忍,逆境現前就得要忍。煩惱斷盡了沒有忍的了,煩惱沒有了還忍什麼?菩薩與阿羅漢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

  【何以故。若斷結者。所失甚多。墮阿羅漢道中。與根敗無異。是故遮而不斷。以修忍辱。不隨結使。】

  為什麼?菩薩的觀念跟小乘阿羅漢的觀念不相同,菩薩不斷煩惱,在煩惱裡面修忍辱波羅蜜;阿羅漢斷煩惱,忍辱波羅蜜他修不成。底下這兩行確實是了義,第六頁第一行:

  【問曰。云何結使未斷而能不隨。】

  這是屬於了義經。

  【答曰。正思惟故。雖有煩惱而能不隨。復次。思惟觀空無常相故。雖有妙好五欲。不生諸結。】

  底下有個小公案,有一段小故事。這是大乘了義教,要教我們在修法當中開智慧,隨一切煩惱又不為煩惱所染著,這叫功夫。《行願品》裡面教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跟這一節所講的是一樣的道理,順境逆境、善人惡人,我們都要隨順。所謂隨順就是絕不違逆,在隨順之中自己起觀照的智慧,於一切境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這個觀智還是沒有起作用,觀智起作用是什麼樣境界?觀一切法空。入這個境界實在是得大自在,這是忍辱功夫的成就,也就是隨喜功德現前。了了分明沒有到畢竟空的境界,這時候忍辱的功夫還是不完全得力,必須還得要加功用行,菩薩法法門實在是妙極了。在第六頁倒數第一行是教給我們觀智成就忍辱波羅蜜,在第七頁第四行是講明理成就忍辱波羅蜜。由此可知,唯有忍才能夠提得起觀照般若,如果不忍,觀照般若就失掉,唯有忍才能夠證入實際的真理。所以理能幫助我們忍,忍能幫助我們證理,觀照能成就忍辱,忍辱能夠成就觀照,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第九面倒數第五行,這地方說的三法印就是無常、無我、涅槃,我們對於三法印要是能信能受,這也叫法忍。倒數第三行:

  【復次。於十四難不答法中。有常無常等。觀察無礙。不失中道。是法能忍。是為法忍。如一比丘。】

  『如一比丘』以下一共有十四行文,應該要深思,求法之心、承事師友之道,你自然就能夠悟得出。這在我們求學的時候是特別的重要,求學成功與失敗關鍵在我們求學的心、在我們求學的態度。固然有很多人重視方法,我在這些年講經的時候遇到很多,人家來問我研究經典、講經講演的方法,都問我方法,可見得大家對方法是很關心。而我給他說老實話,往往他還對我誤會,認為我吝法、我不肯教他,實際上大錯特錯。因為我自己的想法以及這二十八年的經驗,我對方法不重視,我重視的是發心與修學的態度,我覺得發心與修學的態度才是成敗關鍵的所在。我們發的是真心,我們有非常良好的態度,方法不懂也能成就,為什麼?心心相印。再看看《六祖壇經》,六祖惠能他跟哪個學過什麼方法?他沒學過,你看他《壇經》裡面講得頭頭是道,那些方法運用得善巧極了,他從哪裡來的?從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古德常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們不是發真心,我們沒有良好的態度,縱然學過世間最好的講演術、教學法,還是不行,講出來的東西叫人聽得隔靴搔癢。這二十幾行的文字就是教給我們態度。

  師道著重在解惑,惑是迷惑,老師的責任就是要解除學生的迷惑,迷關破了他開悟了,修行的路他自己會走,一定走得穩穩當當,平平安安的到達目的地。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有的問題提出來老師答覆你,有的不答覆你。有的答覆得你很滿意,有的答覆得你很不滿意。真正遇到善知識,答覆得你不滿意的時候,裡面有很多的奧妙在,一種是故意叫你不滿意的,一種是你自己程度達不到的,不能理解老師所教的甚深妙義,所以你不能滿意。如果老師答覆的,滿我的意了,很歡喜;不滿意了,「這個老師不行,我得另外再去找個老師」,那就完了!要是抱這種態度來求學,一輩子都不能成功,你就是走遍天下,你也找不到一個老師教給你的東西句句聽到都滿意、沒有一句不滿意的,找不到。十方諸佛來教你還是不行,為什麼?你的煩惱沒斷,如來甚深義當然不是那麼容易入得進去的。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世尊答覆學生,有的時候答,有的時候不答,答與不答都是方便。所以做學生的人必須要善體師教,破迷開悟。我們在《華嚴》裡面讀過,請法有面請、有言請,而世尊答覆有現相答,沒有言語的,以動作來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暗示,有不答覆的答覆,也有言說的答覆。總而言之都答了,就看聽的人會不會,會了都能入境界。第十一頁第四行:

  【復次。佛法甚深。清淨微妙。演暢種種無量法門。】

  這幾句話真的把佛法讚絕了,佛法確實是這樣的。

  【能一心信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這裡我給諸位提一句,無量法門都是佛的現量境界,幾時這無量法門也變成我們自己的現量境界,我們就成佛了。現前這個境界對我們來講是不是現量的?如果嚴格的講,現量是講似現量,不是真的現量。幾時到真現量?轉識成智之後是真現量,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所以將來如果有機緣,唯識是要給諸位講一講的,我們預定的課程當中是《大論》講完之後希望能夠講《瑜伽師地論》,如果沒有機緣講《瑜伽師地論》,我們一定會講《成唯識論》,因為《成唯識論》我們有現成的書在這地方。如果能夠有機緣把《瑜伽師地論》印出來,這是相當有價值的。《瑜伽師地論》在唯識裡頭算是根本大論,《成唯識論》也是根本論,僅次於《瑜伽師地論》。讀了唯識才曉得現量與似現量的境界,它是不一樣的。向下的論文給我們說諸法的實相,諸法實相是非常見、非斷見,這裡面也有好幾行的文字,希望諸位自己去研究。在第十二頁一開端是教我們觀照入實相的方便門,這一節文是屬於修證法要,應當深入,它的用意不外乎是接引初機對治習氣。第十三頁倒數第一行:

  【答曰。佛法實相。不受不著。】

  這只有八個字,這八個字就是教我們觀入法理,如是如是。我們會不會?為什麼不會?就是我們有受有著,有受有著我們就見不到佛法的實相。幾時我們在一切法裡不受不著,諸法實相就現前了。

  【汝非有非無受著故。是為痴論。若言非有非無。則可說可破。是心生處。是鬥諍處。】

  這是講凡夫的境界。

  【佛法則不然。雖因緣故說非有非無。不生著。不生著則不可壞不可破。】

  這是佛法與世法絕對不相同的所在。有著才有破,有受才有壞,如果不受不著就沒有壞、沒有破,那是實相。這個意思很深,所以要細細的去想,要相信佛法清淨不壞相。在第十五頁倒數第五行,這地方有一句是說境隨心轉,境界非實非不實,跟《證道歌》裡面講的意境相同。

  【諸賢聖人坐禪人。能令地作水。水作地。如是等諸法皆可轉。如十一切入中說。】

  地可以變作水,水可以變作地,境隨心轉。所以諸位你要是果然會了,你心自在了,境界就自在,心要是不自在,境界不會自在的。所以學佛就是學心法,外面境界我們要得到自在的享受,從外境上可得不到,是從內心上。內心修功到相當的境界,可以轉外面的境界,使外面的境界能夠如我們自己意思稱心的去享受。諸位想想,這種學問是不是有價值?值不值得學習?這個原則就是心造萬法,是心生法,而不是法生心。法生心那個心是妄心,心生萬法這個心是真心。以華嚴境界來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住在華藏世界,四十一個人所看的華藏世界是四十一種不同的境界。到什麼時候才完全相同?成了佛才完全相同,佛佛道同;沒有成佛不會看到完全相同,大同小異。世間人所戀慕的長生不老術、青春常駐術都在佛法當中,你要是會了都得到,你幾時得到就可以從那時候常駐下去,而且境隨心轉,相也隨心轉。具體的事實以及修行的方法,《了凡四訓》裡面都具備,這個地方是講理論,諸位細細去研究《了凡四訓》,只要我們依教奉行,一定會有結果。

  在第十六面是教給我們入空智門,這意境也很高。第五行向下意思相當的深,是說離分別智就能夠入,禪家所謂言下大悟得入,這境界真正是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不悟,不能入。我們要能夠接受,不要懷疑。要能夠接受,要常常讀誦它,這也是法忍。這一段講一切法不生。最後的結論告訴我們:

  【無有為。亦無無為。】

  『有為』跟『無為』不異,這是佛與大菩薩所入的境界,我們應當要曉得。

  在第十八頁倒數第四行,這以下是說明三種力量能夠成就法忍,第一種就是信心力,第二種是禪定力,第三種是智慧力。諸位看文中都有,這三種力量能夠成就法忍。十九頁有四句偈,這四句偈就是佛道裡面的初相,四句偈說得很清楚:

  【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如是等種種入智慧門。觀諸法實相。心不退不悔。不隨諸觀。亦無所憂。能得自利利他。是名法忍。】

  這幾句話是千真萬確的,諸位要是能夠體會到幾分,你當然就曉得我們要能夠契入諸法實相,法忍關係太大了。在第二十面這六行半裡面是法忍的總結,也是法忍圓滿的修法,那就是講三輪體空。

  【是法忍有三種行清淨。不見忍辱法。不見己身。不見罵辱人。】

  諸位想想,這豈不是三輪體空嗎?修布施要三輪體空,持戒也要三輪體空,忍辱也不例外。一直到般若,乃至十度裡頭願力智,你要是都會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無一法不是三輪體空,這才是真正達到畢竟空的境界,空有不二的境界。這是什麼境界?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這個法界裡面,一天到晚造作、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真是妙極了,這才是諸法真實之相。底下這就是入第四「精進度」,諸位看黑體字,「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毘梨耶是梵語,翻成中文就叫精進。

  經【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在論文的一開端先說明次第所以,就是精進為什麼擺在第四位,這裡面把因緣說得很詳細。因為如果不修禪定、不修般若,前面這三種就具足了,人天福報是一定會得到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成就人天的福報。如果你要想修禪定,一定要精進,可見得精進放在此地是專門講定慧的。換句話說,要修、要成就出世間無比的大法,精進就是根本。禪定實在是智慧的門徑,因定生慧,可是禪定要是沒有精進就得不到。這我們可以參考《六祖壇經》裡面「定慧一體」與「教授坐禪」這兩章。在此地論文裡面,諸位請看第二十一面第六行:

  【今欲得知諸法實相。行般若波羅蜜故。修行禪定。禪定是實智慧之門。】

  這就是真實的智慧之門。

  【是中應勤修精進。一心行禪。】

  最後一行: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為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為智慧門。菩薩入福德門。除一切罪。所願皆得。】

  這就是世間法裡面有求必應。

  【若不得願者。以罪垢遮故。】

  我們現在心裡有所求而求不到,事與願違,這是什麼原因?是我們自己有罪業,業障深重障礙了我們的願求。這個道理我在二十幾年以前,民國四十二年我剛剛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求不到的。但是後頭又給我加了個註解,他說如果求不到,是自己有業障。那怎麼辦?業障懺除之後就有求必應。你看,跟這裡講的是一樣,所以說業障懺除就得大自在。底下接著這幾行是講禪定、般若修行的法要,在經論上告訴我們精進是禪定、般若的根本,我們尤其要牢牢的記住,在二十二面倒數第三行:

  【精進第四。名為禪定。實智慧之根。】

  句子講得很清楚,精進是修禪定與般若的根本。在二十三面後半段,一共有八首偈子,這些都是說明精進的功德利益,勉勵我們應當要勤修不懈。在第二十四面長行文裡面,倒數第四行:

  【復次。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就是精進是眾善之本。

  【何況小利。如毘尼中說。一切諸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生。】

  下面又說:

  【復次。精進能動發先世福德。如雨潤種。能令必生。此亦如是。雖有先世福德因緣。若無精進則不能生。乃至今世利尚不能得。何況佛道。】

  這幾句話大家要好好的記住,我們都有過去世,我們也有未來世。我們過去生中,諸位想想難道就沒有修福報嗎?一定有修福報。生生世世福報累積到今天不在少數,為什麼我們現在福報不能現前?懶惰、懈怠、放逸,所以前世所修的福報得不到受用。好比你一生勤苦的工作,賺來這些財富都存在銀行裡,銀行倉庫裡都是你的財寶,現在怎麼樣?又沒得穿,肚子又餓,受飢寒之苦,有的是財物為什麼不受用?我懶,我不願意去拿,凍死了、餓死了,自己財寶在那裡堆了一大堆,不願意去拿,這不叫冤枉嗎?此地告訴我們,懶惰、懈怠、放逸,你前生多生多劫稀有的福報,今生得不到享受,還要苦一輩子。你看看哪一個事業發達有成就的人他不是從勤苦當中來的?勤奮就是精進,精進就是鑰匙,他寶庫的鑰匙拿在手上,隨時開寶庫他的財寶就現前。你也有,你鑰匙在口袋裡忘掉了,或者曉得不肯去,為什麼?怕麻煩,舉手之勞也很辛苦,你不幹,那就沒法子,不是你沒有,是你不精進。

  世法如此,佛法也如此,佛菩薩清淨微妙之道,我們要是不從精進,你也是得不到。像我們念佛,念佛一心不亂,或者我們想到的最差的功夫,這是說到功夫成一片,這是最起碼的,念這麼多年都沒有得到。為什麼?懈怠、懶惰、放逸,放逸就是我們平常講隨便、馬馬虎虎,就是不認真,所以功夫成片都得不到,何況是一心!所以有大成就的人,他是事事都認真,決定不馬虎,跟我們生活的態度確實是不一樣。我過去沒有出家之前跟老總統多年,老總統一生精進的精神從來沒看到有懈怠過,我看過許多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他,哪裡像我們這樣隨便?人家就是桌面上擺的東西都有一定的位置,燈都熄掉了伸手就拿到,為什麼?它固定的,用完之後還放這個地方。所以伺候他好伺候,只要你認真負責,一點都不馬虎。我們就以檔案來看,有些長官檔案調去看,看完之後往抽屜裡一塞,到最後忘掉了,「我已經還你了」,還跟他辯論半天,到後頭還要找,我都幹過這個事情,幸虧頭腦清楚,記憶很清楚,我到那裡就把它找到了。總統看東西,派人來拿,拿去看過,看過立刻就送回來,從來不把東西放在他那裡,他如果要留,他影印一份留在那裡,或者抄寫一份留在那裡。做事情認真負責,一樣一樣東西都能夠歸檔,理得清清楚楚,有頭緒一點都不亂。我們說我們精進,比起我們總統差得太遠太遠,那真的是百分不及一,所以人家能夠有那麼大的成就。

  古人所謂「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從小就能看大,自己居住一個房子都不能夠整理得條條理理的,還能辦什麼大事?那要是叫你主持國家大事,那就跟你自己的房間亂得一塌糊塗。要是叫你成佛道,你也是個亂七八糟的佛,也是一塌糊塗的佛,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從小就看大,看你這個人有沒有成就,看你這個人可不可以靠住,值不值得來培植你,從小看大。所以選拔人才,在教學的崗位上,教導學生,一眼看下去,哪個學生可以教、哪個學生不值得教,心裡就有數了。長官提拔後進,培養底下接棒的人才,一看哪個人值得,哪個人是費盡千辛萬苦也沒用處,從什麼地方看?從謹慎上看,從精進上看,從不放逸、不懈怠上看。諸葛亮的成就一生為謹慎,跟我們老總統一樣。我們如果能夠精進不放逸,我們的禪定現前、智慧現前,福德也現前。

  我們今天說個實在的話,我自己可以說已經很懈怠,也很懶惰,什麼事情得過且過馬馬虎虎的,不太認真。我在慈光圖書館的時候,慈光圖書館的講堂比我們講堂大一倍,裡面的座位有四百個,我在那個時候(沒有出家之前)做管理員,我們這裡有一位同學還在那裡,四百坪大的圖書館,那麼大的範圍我們只三個人工作,也給它整理得乾乾淨淨。整個環境比我們圖書館大十倍,三個人做。每天打掃環境差不多要用三個小時(掃地抹桌子要用三個小時),我們三個人就是用九個小時來清潔環境。我們這麼一點點大的地方,我有的時候上來講台,講台都髒髒的,有什麼辦法!「這不是我做的事情」,哪個事是你做的?你要學佛了,禮敬諸佛,桌椅板凳都是諸佛,你沒有照顧它,你對於佛菩薩就失敬了。所以諸位要曉得,懈怠、放逸、懶惰是我們道業上的大障礙,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來教我們都教不了,障礙是在我們自己,不是在佛菩薩。底下有一段文是講大菩薩的精進,諸位自己去看。二十五頁最後一行:

  【復次。菩薩種種因緣。呵懈怠心。令樂著精進。懈怠黑雲。覆諸明慧。吞滅攻德。增長不善。懈怠之人。初雖小樂。後則大苦。譬如毒食。初雖香美。久則殺人。懈怠之心。燒諸功德。譬如大火燒諸林野。懈怠之人失諸功德。譬如被賊。無復遺餘。】

  下面有十首半的偈子,都是說明懈怠放逸的過失,這十首半的偈子應該要背誦,或者把它寫出來,放在自己桌上做一個座右銘,常常自己看看。如果我們再要懈怠,就跟這上面講的一樣,這一生一事無成倒還罷了,惹上一身的罪業。第二十七面說明精進之所以生,你要曉得懈怠的罪過,你一定就能夠發憤向上。我們為什麼精進提不起來?就是不曉得懈怠罪過有這樣重,實在是不知道,也不曉得精進功德有多大,所以不知道精進。二十八頁以後所講的意思跟《大學》裡面所講的意思是相彷彿的,二十八頁第二行:

  【人能愛樂修行精進。無事不得。得至佛道。終不虛也。】

  第五行:

  【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自勸勵。不令行事稽留。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生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道。】

  這個意思實在就是唯有精進才能夠日新。我們中國的聖人也非常著重精進,教人精進,《大學》裡面舉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就是精進,「康誥曰:作新民。」你看看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會不會落伍?不會。為什麼?天天新,我們要作新民,作是作育。《詩經》裡面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所以《大學》才下結論:「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個極就是新,最新的。我們讀中國儒書、讀大乘佛法,你才會覺悟到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國運萬古常新,那就是我們老祖宗就有精進的思想,就有天天求進步、日日新的思想,所以我們不會落伍,我們不會落在人家後面。可是今天好像我們樣樣都落在別人後面,都退化、都墮落了,什麼原因?是我們懈怠、懶惰、放逸。我們的老祖宗、諸佛菩薩可沒有教我們懶惰、放逸、懈怠你就會有成就。精進到這一卷的終了還沒有說到精進的形相,要到十六卷才說到精進的形相。這半卷文都是說明精進的功德利益,勸勉我們努力修學的意思特別的重,我們應當要記住。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