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十二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12

  《大智度論》第十二卷:

  這一卷是接著前一卷布施波羅蜜而來的。布施在上一卷已經說了很多,這地方重點是在講什麼叫做「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到彼岸的意思,諸位在論文裡面可以看得很清楚。到彼岸,在印度是一句很普通的話,凡是任何一樁事情做到很圓滿,都叫做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就是布施做到究竟圓滿,這問題要細心的去討論是相當不容易的。怎樣才能叫圓滿?《大智度論》底下這一節就要給我們說明布施度圓滿之相。在一開端舉舍利弗尊者學大乘法,就是學布施,遇到有一個人要求他捨眼,這段公案也相當有名,許多註解裡面討論到布施波羅蜜都引用它。從舍利弗施眼這段因緣來看,布施是相當不容易的,這也就顯示出大乘法難行,所以菩薩道不容易。但是菩薩道布施是必須要修的,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一個菩薩不修布施波羅蜜。怎麼個難法、怎樣才叫圓滿,諸位在論中細細去討論。既然講到彼岸,何謂此岸、何謂彼岸?在第二頁第三行「復次」以下,就給我們舉例辨明彼岸與此岸。然後再說明如何得度,論裡面說得也相當的簡要,必須要做到三輪體空才能夠得度。第三頁:

  【若施有三礙。我與、彼受、所施者財。】

  有三種障礙,哪三種?就是有能施者、有所接受者,以及所施之財(包括物在當中),這三輪要是不空就是障礙,這不能叫做度。

  【如菩薩布施。三種清淨。無礙。為諸佛所讚。是名到彼岸。】

  『到彼岸』就是度的意思,由此可知,修布施一定要三輪體空,要三種清淨。在修布施的時候無我相、無人相,亦無所布施之物相,心清淨至極,這樣修布施才叫做檀波羅蜜。

  在第四面第一行一開端,龍樹菩薩給我們講解大小乘的差別,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應該要學習的。小乘人也常講到彼岸,與佛的彼岸不相同,名相同、境界不相同,經文也說得很詳細。在第五頁第四行以下是給我們說明具足滿施,滿是圓滿,就是一絲毫沒有欠缺,圓滿的布施波羅蜜。這裡面的文很長,有事有理,是先說理後說事,無論是理或者是事,在原則上有幾句話我們要把它記住:

  【一切能捨。心無所惜。平等心施。施不求報。一切時常等施。心無悔惜。】

  這三句無論是在事上、在理上,可以說都是屬於綱領。假如我們能把這三句話都做到,布施波羅蜜就圓滿,理事都具足了。

  剛才說這一段很長,後面在事上來講,說明菩薩有兩種身,一種是生身,一種是法身,這兩種身都修布施波羅蜜。在第七頁給我們講解生身布施之果報,布施的布施相。在第八頁倒數第四行以下,是給我們講法身布施之相。在第十頁倒數第四行給我們講三種布施,財物布施、供養恭敬布施、法布施。布施的功德利益在上一卷已經說得很多,上一卷裡面重要的經文最好都能夠背誦,然後才真正曉得布施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才有修學下手之處。

  布施雖然是事,要以大智慧來做基礎,所以這部論稱之為《大智度論》。六度都必須要依大智慧為基礎,智慧是明理,有智慧才如法。如果不明理、不如法的布施,果報是有的,不過不會像經裡面講的這麼殊勝。這樣殊勝的果報一定要如理如法,佛說的話我們要相信。《大智度論》一開頭,諸位從頭來聽的總應該還記得,一開頭龍樹菩薩就告訴我們,在解釋經題,「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我們要想入門一定要相信,我們要想得度一定要有智慧。信絕不是一個簡單事情,不要以為我們很信了,甚至我們出家受戒了,難道還不信嗎?今天早晨我們研究《華嚴經》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說過,我出家受了戒,到台中看老師,老師第一句話就叫我要信佛。出家受戒了,也常在外面講經,老師還囑咐「你要信佛」,然後再給我解釋信佛不是容易事情,信佛就能成佛,我們成不了佛就是因為不相信佛。什麼時候才真正信佛?智慧開了才信佛。智慧不開,半信半疑;開了智慧才曉得,現量境界現前那才真相信。在此地說完三種施之後,接著又給我們講兩種福田,第十二面倒數第五行:

  【世間人能捨財。不能捨施。出世間人能捨財。能捨施。何以故。以財物施心俱不可得故。】

  這段是說捨無所捨才叫做具足檀波羅蜜,這是相當高的境界。佛常給我們講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絕不是佛勉強要我們做的,諸位總要記住,佛菩薩決定不會勉強任何一個人。為什麼要教我們這樣做?這樣做法才合理,這樣做法才與事實的真相相應。

  【復次。檀波羅蜜中。言財施受者。三事不可得。】

  『施』是布施者,『受』是接受者。『三事不可得』,所以我們應當三輪體空。但是三事不可得有很大的道理在,這裡面也可以算是很高深的學問,諸位要是參透了,對於諸法實相就通達了。通達諸法實相,在禪宗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是見了性的菩薩,這是真正的菩薩。

  這段論文相當的長,因為理很深,所以不得不反覆說明。在十七頁這是說到深處了,不但是「我」不可得,外道比我們世間人聰明,曉得身不可得,為什麼?身有生老病死,身不是自己。俗話說靈魂是自己,六道裡面靈魂去投胎,好像靈魂不生不滅、身體有生滅,靈魂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好像它是長久的,因此在印度許多這些外道都執著「神我」,以為那是真正的自己。外道講二十五諦,二十五諦第二個就是講神我,我們中國人稱之為靈魂,這個東西在佛法裡面講也是不可得。為什麼?在唯識裡面所講的,所謂神識不過是第七末那執著阿賴耶見分的一分,誤認為是自己,這就是我們俗話所講的靈魂,也是外道誤認為的神我,所以通達唯識的人一觀察,所謂神我還是依他起性,還是遍計所執性,當體即空。由此可知,我們身不可得,我們靈魂也不可得,到這時候才能夠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因為這個關鍵要是打不破,有人說「我這一生修福,這一生能放下了,我來生有好果報」,他還染著來生。這一生他放下了,來生他放不下,這一生空了,來生沒空,還是障礙了見性。見性的菩薩不但這一生沒有任何求願,來生他也不求,心才真正的清淨。

  我們學佛的人,我們世間也不求,我們來生也不求,我們天上也不求,我就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有求,還是用這個攀緣心,我們這樣去布施還是不清淨,三輪不空。為什麼?我們有求。這樣說,我們連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要求了嗎?不求又不行,不求問題解決不了,求了又三輪不空,這時候怎麼辦?還是求,不空歸不空,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三輪體空,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謂帶業往生的法門。我們在這世間能夠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念佛裡面講就是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個地位太高了。因此理論方法我們都要懂得,我們還是老實的念佛。念佛是修定、修慧,布施是修福,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三者缺一條都不行,必須三個條件都要具足。要具足這三個條件必須正助雙修,正修是念佛,助修就是布施。這段註解(就是論)相當長,裡面有幾段公案小故事很有趣,就是說明我們神識也是不可得的,希望諸位細細的去閱讀。讀了之後把裡面公案因緣多想想,必須自己真正能夠做到放下身心世界,諸位就是有大福報之人了。福報從哪裡來的?從放得下來的,放得下的人真正有福了,沒有福就是放不下。在第二十五頁,你們諸位想想當中不少頁就是講這個道理。

  第二十五頁倒數第三行起,給我們講解脫的道理。解脫用現在白話文來講,就是自由自在的受用,這是修學佛法在事相上、在我們實際生活上所得到的效用。佛法常說法身、般若、解脫,法身是理體,般若是智慧,解脫就是般若智慧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叫大自在。這也就是過去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佛法最高的享受,解脫就是享受,可以講人間、天上最高的享受,我們哪一個不希望得到?這段就講這個道理。二十五頁:

  【有身。有漏業。有結使。三事故後身生。】

  『有身』是說我們有身相。『有漏業』,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就是有七情五欲,七情五欲的造作叫做有漏業。世俗間常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叫有漏業,你造的有業。我們現在是什麼情形?我們現在有身,我們現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確實有喜怒哀樂愛惡欲;換句話說,我們舉心動念一切的造作都是有有漏業。既然有有漏業就有『結使』,結使是煩惱,在唯識學裡面講就是業習種子,有了這個東西,它遇到緣就起現行。所以種子遇緣它又會發芽、又會生根,這樣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成了一個循環,這就是輪迴不息的道理。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就是這樣來的,六道輪迴沒有人主宰,也沒有人製造,是自己製造的。佛把這個事實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然後教給我們,如果要解脫、要得大自在,超越輪迴,下面給我們說:

  【結使可斷。結使斷時。雖有殘身、殘業。可得解脫。】

  『結使』要是具體的來說,就是見思煩惱的習氣,小乘阿羅漢就斷了,大乘菩薩有能力斷他不斷。諸位要曉得,從斷結使這一點來說,圓教第七信的菩薩就做到了,所以圓七信等齊小乘的阿羅漢,但是菩薩的位次比阿羅漢高得太多了。阿羅漢到這境界,他自己認為一切都了了,所以叫自了漢,他得自在了,別人還在那裡受苦、還在那裡輪迴,他不管,所以阿羅漢沒有慈悲心。菩薩不然,自己到這程度了,他離不離開三界?他不離開,就是有能力斷習氣,他還要把習氣保留著,這叫做帶惑潤生,就是從這時候起,他修行的目標是自行化他,偏重在幫助別人,一直到自己圓滿,這是大乘菩薩跟小乘不一樣的。

  在化他的當中,菩薩自在不自在?給諸位說,自在。為什麼自在?他三輪體空,他怎麼不自在?菩薩確實得大自在,但是在現相上可能表現著不自在,那是做什麼?那是扮演給眾生看,是利益眾生,是誘導眾生破迷開悟的。有時候示現煩惱,不是真正有煩惱,就好像演戲一樣,他也有種種的表演,表演是給人看的,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己本來面目是寂靜的,三輪體空,是示現於眾生。所以雖然有『殘身、殘業』,『可得解脫』,他有身,他也有造種種業,他是解脫的。理論上就是,一個是斷了煩惱的、一個是沒有斷煩惱的,一個是真正造業的、一個是表演的,不一樣。二十六面:

  【有身、有業。無愛結水潤則不生。】

  『水』在此地是個比喻,水能夠滋潤草木,所以佛法常把貪愛比作水。貪愛是三毒煩惱裡面第一個,貪瞋痴這是根本煩惱,眾生因為有這個煩惱才在六道裡面滋生,拿現在話來說就是新陳代謝,沒有辦法超越六道。如果諸位要是覺悟了,把貪愛的煩惱給斷掉,六道就不生了,永出輪迴。諸位願不願意這樣做?也許會說,「人要是把愛都斷掉了,還有什麼意思?」你又捨不得,捨不得生死、捨不得輪迴,天天嘴巴念著我要出輪迴,真叫出輪迴又捨不得,諸位想想這怪誰?還是得怪自己!說實在話,凡夫還是不明理,明理之後煩惱就是菩提。

  貪煩惱就是慈悲,覺悟了就叫慈悲,迷了就是慳貪煩惱,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兩個名詞、一樁事情,覺悟了就是慈悲,迷惑了就是慳貪,實在講只有覺迷之分,本質上是一不是二,所以煩惱即菩提。諸位要是懂這個意思你就不怕了,愛斷掉之後人生當中還是有情趣,並不像木頭、像個石塊一樣。如果佛說你把煩惱都斷,你跟泥塑木雕的人一樣,那誰還學佛?佛學了有什麼意思?佛法是活活潑潑的,佛法裡面才有真正的真善美,西洋人講真善美是有名無實,真善美在佛法裡才有名有實,才是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幸福美滿到了極點,這就是波羅蜜。所以我們求幸福、我們求美滿,到哪裡去求?唯有在佛法中求,才不至於落空,真正求得到。所以佛法的理論一定要明瞭,修學的方法要懂得,我們才有入門處,才有下手處。

  【無明故縛。智慧故解。】

  『無明』就是不覺,就是迷;『縛』就是結縛,就是煩惱。煩惱從哪裡來的?是從不覺來的。『智慧』是覺,『解』是解脫,自在解脫從哪裡來的?從智慧來的,從覺來的。所以佛法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目的,叫我們開智慧、破迷開悟,這才能達到離苦得樂。

  從這個向下一直到二十七面第五行,是說明人法受報的真相,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在。也討論到三輪本空極則之理,這地方有幾行文我念念,這幾行文教我們自己觀察我們的身心是假的不是真的,諸位要能夠看破,我見就可以斷了。我見要是破了之後,你在佛法裡面就很有受用,你的功夫才能上軌道。《金剛經》在前半部是破四相,目的是破四相,後半部是破四見,功夫又進了一步。前半部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破了,這是真正的菩薩。後半部地位高了,不但相破了,見解也破了。二、三歲小朋友學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他唱得很好,一點也沒唱錯,什麼叫三民主義不曉得,三民主義就是三民主義,有口無心,小孩唱歌一樣,得不到受用。念《金剛經》幾時把四相念掉,這成功了,《金剛經》有心得了。這地方一段文可以幫助我們,這是從唯識上說的,諸位看二十六面第四行:

  【名色二法和合。假名為人。】

  『人』就是這麼一樁事情。『名』就是受想行識。『色』就是我們這個身體、這個物質,這叫色法,佛經裡面講的三十六種不淨之物。精神與物質和合,「名」在此地是指精神,「色」是指物質,精神跟物質『二法和合,假名為人』。

  【是結使與名色不異。但名為名色結。名色解。受罪福亦如是。雖無一法為人實。名色故受罪福果。而人得名。】

  這幾句話可以說把人的真實相說得清清楚楚,不但把人的真實相說清楚,還把人受罪受福的果報的原理也講清楚了,言語很簡單,說得非常的清楚。第二十七面:

  【佛為破妄見故。言三事不可得。實無所破。何以故。諸法從本已來畢竟空故。】

  這句把佛說法的真相道破了。佛有法說、沒有法說?沒有法說。為什麼?『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空故』。身心如是,言說也如是,這句話才把諸法實相真正道破了,義趣很深很深,這真正是不思議解脫境界。希望同修們把這幾句再多念幾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入這境界。向下第六行,另起的這一行,說明「菩薩三種布施,三種施生檀波羅蜜」。這三種施就是有上品、有中品、有下品。什麼叫做上品施、什麼叫做中品施、什麼叫做下品施,論文裡面有詳細的解釋,這些諸位自己去看看。第二十九面第三行起,這是說明「菩薩布施生戒波羅蜜」,這就是說六波羅蜜都從布施波羅蜜裡面生起的。第一句提出這個問題就好:

  【云何菩薩布施生尸羅波羅蜜。】

  『尸羅波羅蜜』翻成中文就是戒度,六度裡面的戒度。這段文諸位好好的看看,特別要著重的是布施的福報,這段也說得很詳細,我們要明瞭,應當要學習。

  三十一面第三行是說明「布施生忍辱波羅蜜」,末後一行一直到三十七面倒數第二行,是講「布施生精進波羅蜜」。三十七面最後一行開始是說「布施生禪波羅蜜」,在三十八面第一行有兩句話是說明禪的定義,禪怎麼講法、禪是什麼意思?

  【能除五蓋。是名為禪。】

  不能除五蓋就不叫做禪,「五蓋」是指煩惱,沒有說已經得禪定的人他還有煩惱。「蓋」是指煩惱蓋覆本性,有五種。

  三十九頁第二行這是說明修禪的功夫形相,此地文雖然很簡單,都說得很清楚。

  【念布施。除五蓋。攝六情。卻六塵。受喜樂。入初禪。】

  這幾句就是描述證入初禪的形相。像這些理我們都應該要懂得,如果不懂得,自己功夫到什麼樣一個境界沒有法子勘驗,不知道自己到什麼程度。正如同走路一樣,走路要認識路,自己走到什麼地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下面有三禪、四禪,將來在《大論》後面還要細細給諸位討論到,這個地方是綱領而已。三十九頁倒數第三行,這地方有知識簡單的解釋,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知識,善知識。知識與善知識是個普通名詞,也分許多等級,我們看看《大智度論》裡面它是什麼一個標準,才夠得上稱之為知識。

  【若能覺悟非常。知身如幻。修福行善。絕去欲情。是為知識。】

  這是《大智度論》裡面講『知識』的標準,當然這種知識才叫善知識,自行化他。

  第四十面第三行開始是講「布施生般若波羅蜜」。我們到此地可以把前面這意思總起來說一說,菩薩所謂六度萬行,菩薩行無量無邊說不盡。如來說法將菩薩行歸納為六大綱領,這六大綱領就是六度,是菩薩行的六大綱領。在這地方我們看到了,六大綱領一個布施就統統都具足,布施裡面包括持戒、包括忍辱,乃至包括般若,是以一度圓攝其餘的五波羅蜜。這段文也很長,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層,你才曉得布施是應當要修,為什麼諸佛如來在一切經論裡面那樣強調布施,道理在此地。

  布施究竟是誰得利益?給諸位說,自己得利益。也許諸位說,我辛辛苦苦賺了錢都供養別人、布施別人,我得什麼利益?我得的是貧窮果報,得的是沒吃沒穿,這是什麼利益?那是你不明理,你要真正懂得之後心開意解,這裡面有大樂、有真樂在。果報不求,不求更殊勝,財布施,財用不會缺乏;法布施,智慧念念增長;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何況布施裡面能生戒、能生定、能生慧,只要你如理如法,為什麼不修?反過來看,我們現在心裡很想修戒定慧,戒定慧都不能成就,為什麼不能成就?我不肯布施,不肯布施障礙了戒定慧。

  所以讀經要能夠回光返照,這個意思就是說,讀了之後要拿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自己認真的去做一番反省的功夫,我們才能得受用。譬如讀這段經,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修布施,我們的布施究竟修了幾分之幾,再看看我們目前的果報相應不相應,然後才談得上佛講的道理我能夠相信幾分。為什麼?自己真正做了實驗,才曉得佛說的話究竟可靠不可靠、可靠的成分有多少。實驗就是依教奉行,從不做實驗,對於佛所說的這些理論方法,我們在心裡都會打個問號在。縱然講信,是口頭上的信,不是真正的相信。《金剛經》六度當中特別強調兩種,一個是布施、一個是忍辱,而且這兩種當中特別強調的是布施。我們今天看這段論文,再想想《金剛經》裡面所說的道理,是相應的,不相違背的。我剛剛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教我布施,那時候對於佛法道理還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可是他教我做,我就學著做,做了就有感應。

  向下就是布施生般若波羅蜜,在這段論文當中相當的重要,一開頭有二十行的文,首先說明心行不善的人修布施,果報各個不同。第四十面第五行,「不持戒人」,他修布施得什麼樣的果報。第七行,「惡人多懷瞋恚」,他修布施得什麼樣的果報。第八行,「驕人多慢,瞋心布施」。倒數第二行,「宰官之人。枉濫人民」。最後一行,「多瞋狠戾」。第四十一面第二行,「有人剛愎強梁而能布施」。第三行,「知有人妒心好諍」,他能布施。這些都是心行不善的人,他修布施都有果報,這段諸位細細去研究,你才曉得因果不爽。

  四十一面第五行,「復次,布施飲食」以下,這地方講布施飲食、衣服、房舍、林園種種,這是說布施物不同,果報也是各別的。這地方雖然講詳細,還是略說,諸位要真正去研究布施體相業用以及果報的道理,去讀《華嚴經》、看《疏鈔》或者看《合論》,看《華嚴經.第六迴向》。我們這裡印的《華嚴經》表解,你把第六迴向表解打開,你看看第六迴向裡面,《華嚴經》舉出六十種布施,比此地說得多、說得詳細。修什麼樣的布施,有什麼樣的果報,兩個人都修這個布施,兩個人果報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心不一樣。譬如此地講的,一個以好心來修布施,一個以瞋恨心來修布施,兩個人布施的都一樣,果報不相同,但是都有福報,報的不一樣,這些道理都要懂得。末後說明布施生天。四十一面末後一行是講生四王天,怎麼修布施能夠生四王天,如何布施能生忉利天,乃至生他化自在天,布施的果報在天上。緊接著是講布施得阿羅漢辟支佛果,最後說明布施得菩薩果位。「如是等種種布施中分別知,是為布施生般若波羅蜜」,這才叫真正有智慧。

  末後總結裡面一句非常重要,在倒數第五行:

  【復次。一切智慧功德因緣。皆由布施。】

  這句我們必須要牢牢的記住。下面舉例說明:

  【如千佛始發意時。】

  『發意』就是發心,最初發心的時候。

  【種種財物布施諸佛。或以華香。或以衣服。或以楊枝布施而以發意。如是等種種布施。是為菩薩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在此地特別要給諸位說明的就是『布施諸佛』,我們看了這樣的字樣,心裡當然歡喜。「布施諸佛」這福報很大,可是大概從出生下來到現在也沒有遇到一尊佛,那我們要修福到哪修去?所以必須要懂得「諸佛」兩個字怎麼講,諸佛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未來佛。過去佛、現在佛已經成佛了,他什麼也不缺乏、什麼也不需要,布施他、供養他表示我們一點敬意而已。所以那個重心要在未來佛,就是說要布施一切眾生、要供養一切眾生,把一切眾生都要當佛看待。盡心盡力的修布施供養,這要什麼人能做到?『生般若波羅蜜』的人能做到,生起圓滿大智慧的人他才能做到,沒有這種大智慧的人做不到。所以絕不是「布施一切眾生那是傻瓜,傻瓜才做到」,是大智慧的人才做到,傻瓜做不到的。到這地方布施波羅蜜才圓滿,圓滿什麼?具足一切波羅蜜門。

  諸位要是明瞭這個道理了,反過來看,假如我們不但不布施還障礙別人布施,那個果報就很難說,不忍心說了。障礙別人財布施,生生世世貧窮,自己不布施,已經果報就不好了,還障礙別人,這是決定不可以。障礙別人法布施,愚痴沒有智慧,吝法那個果報都不堪設想。你們讀佛經,看到佛的大弟子周利槃陀伽,周利槃陀伽在過去世是三藏法師,因為吝法所以得了一個愚痴果報,大概他那個愚痴程度我們講堂還沒有。為什麼?佛教他念兩個字「笤帚」,念笤,帚忘掉了,念帚,上面就忘掉了,學笤帚兩個字學了三、四個月,才把這兩個字連起來,這麼笨的人!這是什麼果報?吝法的果報。諸位曉得吝法,障礙別人法布施比這個果報還要重。

  這些事實與理論我們都要曉得,我們看到別人布施,要發歡喜心、發讚歎心、發隨喜心。我們沒有力量做,看到別人做,心裡生歡喜,這就是隨喜心。讚揚他的功德,他修的功德我們也沾一分光,我們沾了隨喜功德,為什麼去障礙?功德的相相當複雜,諸位好好去研究這一段,多少你能夠體會到一些。為什麼有那麼複雜?心行不相同,對象不相同,布施物不相同,所以果報千差萬別。由此可知,世間一切法、一切眾生,我們眼前所受的都是過去布施的業因,因果一定相應。你生在富貴家庭,你過去世財布施得多;你有聰明智慧,你過去世法布施得多。這一生貧賤衣食困難,過去世財布施得少;這一生沒有智慧很愚痴,過去世法布施得少。都有因果,而且因果是絲毫不爽,過去世修的因,今生得的果報;今生修的因,來生得果報。明瞭這個理了,不怨天不尤人,從今天起好好的修因,只要我們這個心勇猛,真正能夠如理如法,我們的果報不要到來生,這一生就可以享受到。所以認真只要修三年,我們的定業就可以轉過來。佛菩薩沒有力量幫你轉定業,轉定業是靠自己,只有自己才有這個能力可以轉自己的定業。

  諸位讀這段,希望再能夠把《了凡四訓》去多看幾遍,跟這段的經文合起來看,《了凡四訓》是一個事實上的例子,他就是修布施轉他的命運,改造了他的命運,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學佛的人自己命運不能夠改造,學佛就談不上什麼成就。最低限度,我們能夠改造命運,能夠創造命運,能夠開拓自己命運,這一生我們都有成就,那來生更不必說了,來生的果報一定非常的殊勝。現前轉過來是花報,來生是果報。這個學佛是真正有意義,真正有收穫。

  所以這一卷半的文,到這地方是布施講圓滿,下面講持戒度,就是尸羅波羅蜜。布施度有一卷半的經文,就是十一卷的下半,一直到十二卷的終了,要認真反覆的去讀幾遍,再把《了凡四訓》念上幾遍,好好的反省反省,我們從今天起應該怎樣修法。好,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