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五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05

  請看《大智度論》第五卷:

  經【摩訶薩埵。】

  這四個字都是梵語音譯,『摩訶』翻作大,『薩埵』翻作菩薩,「摩訶薩埵」就是大菩薩。在這段論文裡面,龍樹菩薩給我們說明,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稱大菩薩,大菩薩的形相究竟是怎樣的,在這段裡頭也有很詳細的說明。末後兩首偈頌是說摩訶薩埵的形相,在第二面有幾句話是相當的重要:

  【復次。必能說法破一切眾生及己身大邪見、大愛慢、大我心等諸煩惱故。名摩訶薩埵。】

  其他的意思諸位自己可以看,這幾句我特別給諸位提出來。大乘法跟小乘法不相同的所在,就是大乘稱菩薩一定要說法,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不說法的摩訶薩埵,沒有這個道理。有不說法的阿羅漢、有不說法的辟支佛,沒有不說法的菩薩。菩薩說法的目的,這個地方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是破自他的邪見。那我們要想一想,我們說聽有沒有破自他邪見?有沒有破自他的我慢?有沒有減少自他的煩惱?如果沒有,說法雖然說而沒有效果,一定要能達到這個效果,才能算得上名符其實的說聽。因此說法正像六祖無相頌裡面所講的,一定要做到聽通說通。我們求學,學了要學通,要通達。經論的通達依然屬於記誦之學,換句話說,還達不到此地所講的目標,破邪見、斷煩惱。一定要心通達,才能夠達到這目標,才能稱為一個大菩薩。心通一定要從經論上先通達起,經論是我們修學所依據的理論,但是修學還必須要在境界裡面去磨鍊,所以境界是我們鍊心的增上緣。由此可知,六塵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在這裡面才真正磨鍊出心通。心通在教下講大徹大悟、大開圓解,這樣才能辦事、才能夠解決問題。什麼問題?第一個就是邪知邪見,第二個就是煩惱,這二種通常我們叫二障,邪知邪見是屬於所知障,愛慢煩惱是屬於煩惱障,才能夠解決二障的問題。我們也在說、也在聽,何以不能夠收到效果?就是我們的心量太小,不能與摩訶薩埵相應。

  【以是眾生等。無邊、無量、不可數、不可思議。盡能救濟。令離苦惱。著於無為安穩樂中。有此大心欲度多眾生故。名摩訶薩埵。】

  我們看看菩薩心量之大,菩薩心裡面沒有過不去的人,也沒有過不去的事,所以他沒有障礙。我們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心裡面障礙重重,這個障礙是自生的,不是外面來的。我們在佛的大經大論裡面去觀察,境界沒有障礙,人事也沒有障礙,障礙是從我們內心生起的,這是必須要記住的。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面學平等心。我們通常講十法界的因地心,佛是平等心。有平等,心地才真正的清淨,才有真正的慈悲。所以我們要學大菩薩等視眾生,這句話是我們常常在經文裡面念到的怨親平等。我們有沒有做到怨親平等?別人跟我不平等,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們自己一定要等視怨親,在菩薩道的障礙才能夠去掉。

  這地方講眾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這數字究竟有多大?在第三頁、第四頁都是說數目字,這些數目字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過,《華嚴經》大概有一百四十多個數字單位,這個地方還沒有那麼多。諸位如果要讀,這是古印度數字單位,可以參看《華嚴經》。《華嚴經》在哪一段?《四十華嚴》根自在主那一章,根自在主說了一百四十多個單位,比這個地方還要多、還要詳細。這是形容菩薩心量之大不可思議,小心量做不成菩薩,小心量也不能解如來甚深之義。所以大菩薩發心可以參看《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這地方講菩薩發心是講大菩薩發心,說了很多,在此地我們不能一句一句給諸位解釋,我只簡單的略略提一提。菩薩發心是為微塵眾生發心,不為自己一個,也不為我一家人,也不為我一國人,也不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了不起,他的心量比這個還要大,這地方講: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眾生故發心。】

  這裡講菩薩為了什麼,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現在精進心提不起來,懈怠懶惰,為什麼懈怠懶惰?我們的心量太小了。如果你真正為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幸福、一切眾生的光明、一切眾生的希望都在我一個人身上,你要果真下這樣的心,你還敢懈怠嗎?不敢懈怠,你才曉得自己肩膀上擔子多重。古來大德勸勉一切眾生發心,首先教你發大心,你只要能發大心,自然能夠精進不懈,所以精進心是從大悲心裡面生出來的。你們之所以不能夠精進,說實在話我們沒有悲心,口頭上有悲心要救度一切眾生,心裡面沒有。菩薩是發真心,心口是一如不是二如。心與口一定是相應的,因為他發心之大,他行的事也大,跟這個心量一樣大。

  這裡面給我們講,第一個講供養,也是供養一切眾生,盡心盡力的供養。而一切供養當中,我們讀過《金剛經》,佛在《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詳細,是以法供養為最,尤其是大乘佛法、了義的佛法,確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既然明瞭了,就應當以大乘、一乘佛法去供養一切眾生,盡我們自己的心,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我有十分力量我盡九分,你的功德不圓滿,全部力量都盡了這才叫圓滿的功德。我能力很小,能力很小全部都盡了,我的功德圓滿;那個人能力大,他做一點點,我們一生一世也做不過他,但是他的功德跟我們比較,他是小,這是佛法裡面的平等法。那個人財產有一千萬,拿一萬塊錢來做功德,千分之一;我們的財產只有二百塊錢,二百塊錢全部都做了,我們是百分之百,他只千分之一。我們將來的果報是百分之百,他將來得的果報是千分之一。佛法是平等法,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我這一世貧窮,我不能做功德,我做不起,那就錯了。往往貧窮人所修的福報比富貴人要圓滿、要真實。這個道理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這個地方我只選幾個例子來講,除了供養、受持,尤其後面幾句很好:

  【為令佛種不斷故發心。】

  而不是為分別。經文希望同修們自己去看。後面有一段比較重要,也是這段的結論,在第七面:

  【是諸菩薩摩訶薩願言。盡教化一切十方眾生。盡供養供給一切十方諸佛。願令一切十方諸佛土清淨。心堅受持一切十方諸佛法。分別知一切諸佛土故。盡知一切諸佛弟子眾故。分別知一切眾生諸心故。知斷一切眾生諸煩惱故。盡知一切眾生諸根故。諸菩薩發心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十門為首。乃至百千萬億阿僧祇門是為道法門。菩薩應知應入。】

  這是無量無邊的法門舉了十個綱領,十句裡面第一句是總,總就是教化一切十方眾生,第一句是總,後面九句是解悟。這些菩薩『應知』,知就是解悟;『應入』,入是證入,不單單要解悟,一定要證悟。

  向下經文有十種比喻,都是說明菩薩大德之相,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應當要學習的。經文諸位同學們自己細細的去看。

  再看第八頁倒數第二行,這以下都是讚歎大菩薩的智慧德能:

  經【皆得陀羅尼及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已得等忍。】

  科題是說「初品中菩薩功德」,這個意思非常的明顯。在這段裡面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做『陀羅尼』、什麼叫做『諸三昧』。『空、無相、無作』,這叫三解脫門,以及末後有一個『等忍』。什麼叫「等忍」,這是大菩薩都已經證得的,也就是說他證得這些功德,所以他才稱之為大菩薩。前面一段就是解釋「陀羅尼」,陀羅尼在這地方一共有三種解釋,一種叫能持,一種叫能遮,一種叫總持。我們曉得,平常解釋陀羅尼用總持這個意思是最為普遍,就是總一切義、持一切法,我們解釋陀羅尼。陀羅尼有無量無邊,都可以說是總持法門,詳細的解釋諸位看論文不難懂。下面有幾句特別提出來,也是提醒同修們,在第十頁:

  【惡言罵詈。心不憎恨。問曰。菩薩諸漏未盡。云何能如恆河沙等劫忍此諸惡。】

  下面有解釋,諸位可以細細去看。在這裡我特別提醒同修們,你不學菩薩那就不談,如果要學菩薩從哪裡學起?別人以『惡言罵詈』,心裡決定沒有瞋恨心。別人不管以什麼樣手段加害於你,決定沒有報復心,心在境界裡面永遠是平靜的,這叫學菩薩法。菩薩法沒有別的,就是在境界裡面學個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並不糊塗,什麼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正像《法華經》裡面所講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看得清清楚楚,心裡面如如不動,不起一個分別、不起一個妄念,這叫大菩薩。從哪裡學起?從忍辱學起,能夠忍受任何人的惡言相加,能夠受得了,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大乘法裡面常講的八風吹不動,這就叫學菩薩法。這段裡面說得很詳細,舉了許多例子都是教給我們學習的。我們能這樣學習,給諸位說,才能成就陀羅尼。境界小小的風動了,我們的心就動搖,我們在境界裡面做不了主宰,諸位想想看,總持法門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幾時我們真正能夠省悟過來,我們心裡面最看不慣的人、最看不慣的事,他是我的大善知識,他是我的恩人。諸位能夠把這個一轉回頭,你就進步了,你就能夠入菩薩道。十方三世這些諸菩薩,先從逆境裡面修起,鍛鍊如如不動,然後再進一步順境裡面修學,也學得如如不動,這才功德圓滿。

  再給諸位說,逆境裡面學不動心容易,順境裡面學不動心不容易,《大論》後面兩卷就要討論到這個問題,後面有一段經文,諸位看看恐怕都會生恐怖感。所以我們要特別提出來給諸位說明,本來這種一乘了義的大法不輕易隨便說的,但是今天既然翻開《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裡面有,有就不得不說。我們現在讀《華嚴》,《華嚴》裡面也有這個境界,什麼境界?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這是從綱領上說的。這裡說得細,《華嚴》裡面也說得細,這是一般淺學的人決定不能接受的,那是上上乘法,絕不是對普通人講的。對什麼人講的?對明心見性的人說的。我們現在是煩惱沒有斷,心裡頭一塌糊塗,聽聽可以,道理要明白,可學不得。講到的時候再給諸位細細的來解釋。

  下面一段,在第十三頁,這是解釋三解脫門,這是講「諸三昧」。諸三昧的三三昧「空、無作、無相」,這在大乘稱之為解脫門。為什麼這三種三昧叫做解脫門?龍樹菩薩在此地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三昧是無量無邊,三昧就是定,其餘的定他有所偏。譬如有的定裡面愛多,有的定裡面慢多,有的定裡面知見多,都不是均等的,所以他不能夠解脫。譬如我們世間講四禪八定,他有所偏,小乘人所修的九次第定他也有所偏,乃至權教菩薩所修學的定還是有所偏。所以定與慧要相等相當不容易,只要稍稍有一點高下不平,就不能證得解脫。一定要懂,定與慧要平等。這個三三昧定慧是平等的,所以這三種三昧叫做解脫門。這個意思在第十五面有一個簡單的結論:

  【復次。《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義品》中。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

  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百八三昧』,這是歸納法,無量三昧歸納為一百八。「百八三昧」就是對治百八煩惱的,我們現在念珠一百零八個數字就取這個意思。

  【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得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者。】

  這是前面講的三三昧的一個結論,我們看這幾句就曉得三解脫門在大乘佛法裡面是非常的重要。但是什麼叫做空、什麼叫做無相、什麼叫做無作,在《大論》裡頭也有很詳細的解釋,這是諸位自己要細細的去領悟。十五頁最後一行,這是講得真實三昧之相,這兩首偈我們要把它記熟。

  【若持戒清淨。是名實比丘。】

  『實』是真實,這不是假的。空無相無作並不落空,還要戒律清淨,戒律清淨是不著空。你看底下兩句:

  【若有能觀空。是名得三昧。】

  前面雖然是個「實比丘」,沒有得三昧。得到三昧就叫大比丘,他能觀空,空則不著有。後面兩句不著有,前面兩句不著空,空有二邊都不著。再看底下一首,第十六面:

  【若有能精進。是名行道人。】

  這個行道人是什麼樣行道人?就是摩訶薩埵,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是要能精進,不能精進絕對不叫做菩薩,菩薩一定要精進。

  【若有得涅槃。是名為實樂。】

  實樂是涅槃。這八句兩首頌將一個得到真實三昧的相說得清清楚楚,你們要把它記熟,不可以斷章取義,這樣才真正做到自利利他,成就無量的功德。在十六面解釋「等忍」:

  【已得等忍者。問曰。云何等。云何忍。】

  底下一問一答解釋『等忍』。重要的意思有三點,第一就是「眾生等忍」,等是平等,忍就是定。第二就是「法等忍」,在一切法裡面平等的受持,所謂平等就是不動心才是平等,動了心就不平等。這個意思就是於人於法,這是把境界全都包括了。所以,在人與法裡面學不動心。第三就是「無生忍」,可以說眾生等忍、法等忍這是修因,無生忍是種果。無生忍這個境界就相當高,要照一般大乘經典來講,證得無生法忍在圓教是七地以上,七地菩薩以上這是證得無生法忍者。

  無生法忍從哪裡學起?就要從眾生、諸法裡面去學平等心。心要定,心定到極處,給諸位說,任何一樁事、一法一物都不能染,有前因有後果,你才能夠有通三世的智慧。這種智慧能力也是我們本來有的,現在為什麼這個能力喪失?就是我們忍不住。六根一接觸六塵境界心就動,心一動煩惱就起來,他心定不下來,佛給我們講的十如是,我們連一條都做不到。拿表面上一切處來看,如是相,我們把這個相看錯了,其他的更不必談。一切處第一個看到是相,把相看錯了,一錯就錯到底,這就是沒有功夫。諸位要知道,功夫就是忍,你有功夫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功夫,功夫是定。定沒有成就,在修學當中就叫做忍,所以忍也當作定講。在末後結論裡面有幾句話,第十八頁:

  【已得解脫。空非空。是等悉捨。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是助佛道初門。以是故。說已得等忍。】

  這地方講的『空非空』是代表二邊,拿現在的話來說,凡是相對的統統要捨掉。「非空」就是有,這就是空有一對,邪正是一對、是非是一對、善惡是一對,統統都捨掉,在這境界裡頭心是如如不動、不起一念,你就看得清清楚楚。諸位要曉得,我們在境界裡動了念頭,起心動念了,給諸位說,是非善惡邪正都分不清楚,心顛倒了,必須到不動心的時候才能夠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要認識清楚,人類的大災難就要來臨,我們在這個大劫難當中要救自己、要救度眾生,憑什麼?就像《大智度論》一開頭所講的,「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沒有大智慧不能度自己,也不能度眾生。大智慧要從無生忍當中得來,所以我們學什麼?我們在境界裡頭學不動心,什麼都能忍受。自己感覺到自己在忍受,那個功夫還相當的勉強;即使到了沒有感受,這個功夫才是成熟;境界現前確實如如不動,智慧就開了。到那時候才曉得自己、才曉得眾生,知道如何度自己,也曉得如何度眾生。雖然知道,還是不起一念,如果起一念我知道了,那就不知道,又迷了。

  這些我們在大經裡面討論的很多,絕不能夠說我們在經論裡聽聽講講就行,理明白了,要在境界裡實地去鍛鍊,鍊成了是自己的;沒有鍊成,這些道理、這些話是別人的,不是我們自己的。眾生等忍、法等忍、無生等忍,我們天天念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我們在一切眾生當中是不是平等心?是不是不動心?平等就是不動,動了就不平等。一切諸法裡我們有沒有動心?再跟諸位說,動心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不平等,有佛、有菩薩、有聲聞、緣覺、有六道凡夫,那是動了心;不動心是一真法界,無佛無眾生。我們為什麼要在境界裡去起心動念?誰使我們起心動念?沒有人,沒任何力量來強迫你。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給諸位說,迷,迷而不覺。由此可知,佛菩薩對我們功德之大,大在什麼地方?就是他說法破你那些迷惑,道理在此地。唯有迷關破除了,我們自然不動,沒有任何力量能使我們動心。換句話說,我們心地不定就是無明,無始劫以來生死輪迴,無邊的苦海都是無明造成的。小乘聖者於眾生有恩德,但是他不主動說法,不主動教化眾生。諸佛菩薩於眾生有甚深的恩德,就是在說法破我們迷惑,這一層總需要記住。下面與前頭都有關係的,在十八頁:

  經【得無礙陀羅尼。】

  前面已經說了陀羅尼,為什麼這地方又說一個『無礙陀羅尼』?這就是一問一答的作用。無礙陀羅尼,是菩薩說法教化眾生的根本。無礙陀羅尼表現在辯才上,四無礙辯才所依據的就是無礙陀羅尼,所以在此地特別提出來說明。我們看最後的結論,在第十九面:

  【復次。是菩薩輩自利已具足。但欲益彼。】

  『彼』就是指一切眾生,『益』是利益,為了想利益一切眾生。

  【說法教化無盡。以無礙陀羅尼為根本。以是故。諸菩薩常行無礙陀羅尼。】

  『無礙』就是無障礙。我們再問,障礙從哪來的?諸位要記住,你有分別就有障礙,你有執著就有障礙。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要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障礙重重。什麼時候沒有障礙?捨識用根就沒有障礙。所以,無礙陀羅尼是指什麼?轉識成智。八識是有障礙,四智是沒有障礙。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沒有障礙,這是無礙陀羅尼;轉第七識是平等性智,是無礙陀羅尼;轉第八識是大圓鏡智;轉前五識是成所作智。換句話說,菩薩用四智,我們凡夫是八識,這道理我們留在《楞嚴》裡面細講。讀了《楞嚴》總得要會一點,一部《楞嚴經》要是讀完之後懂得捨識用根的道理,曉得怎樣捨識、怎樣用根,給諸位說,我們這一生所成就的就跟《大智度論》所講的一樣,摩訶薩埵。《楞嚴》最重要的是第六卷,諸位要想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全經不能背,這一卷一定要會背,這一卷就是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是《楞嚴經》精華的部分。希望大家要真正認真的去修學。

  用這個方法來念佛,給諸位說,必定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什麼等級?就是摩訶薩埵的等級。我們常常念菩薩,菩薩摩訶薩,那你就屬於摩訶薩,摩訶薩就是摩訶薩埵。一般我們解釋摩訶薩埵是什麼樣人?登地的菩薩。前面菩薩是講三賢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摩訶薩是指初地到十地。三賢十聖,登地的菩薩。為了要叫我們短短期間當中能夠達到登地這個等級,我們背一卷《楞嚴》還算是什麼難事嗎?照理說是要背全經的,全經背不過,懈怠懶散沒辦法,不得已勸勉諸位背一卷。你們現在最好把它背熟,將來講到這一卷,你聽起來就更有受用。你背得熟來聽,跟不能背的來聽不一樣,大大的不相同。所以希望同修們認真去用功夫。

  向下這是解釋五通,五通就是平常講的六種神通,這裡面沒有講漏盡。如意通就是神足,天眼、天耳、他心,自識宿命就是宿命通,這也算是佛學常識,這裡面解釋得很詳細,也不必細說。為什麼在此地不講漏盡通?給諸位說,阿羅漢漏盡了,菩薩不漏盡,這是不相同的地方。菩薩是他有真正的悲心,留惑潤生,他不把它斷盡。如果斷盡他就不到三界來了,所以要留一點惑,再留一點煩惱,不斷盡。為什麼?就是再到六道裡面來度化眾生,一方面是度化,一方面是來學習,教學相長。菩薩煩惱斷盡就成佛,成佛之後他還留一點惑,所以叫倒駕慈航,成佛了再退到菩薩位上,永遠不會捨棄眾生,這是佛菩薩的大悲心。不像二乘人,自己到了有能力斷惑的時候他就斷掉,三界再不來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來了。這就是大小乘的差別。小乘人雖然不來了,他的惑斷盡沒有?並沒有斷盡,只是把三界生死的無明斷掉,界外的無明他還不知道。所以三德祕藏可以說他只有半個解脫,法身、般若他都沒有。法身、般若是要從境界裡面歷事鍊心去鍛鍊的,小乘人沒有經過鍛鍊;菩薩心量大,無量劫中在六道輪迴和光同塵,磨鍊自己,必定不相同。

  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通常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那是藏教的佛。圓教的佛,不是三阿僧祇劫成佛,是無量阿僧祇劫。由此可知,圓教佛跟藏教佛不能夠相提並論,在斷證上說,藏教的佛只能夠等於圓教第七信位的菩薩,還不到初地。為什麼?他沒有見性,他根本無明一分都沒破,他所斷的無明叫枝末無明,是我們十二因緣裡面講的那個無明。十二因緣的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是枝末無明,我們通常講發業、相應無明。如果照八識裡面講,它是屬於第七識的一部分,第七識裡頭兩種執著,有人我執、法我執,而他只破人我執,法我執依然存在,可見得他沒有轉識成智。這是講到小乘人的境界。

  佛在《楞嚴經》說小乘人的境界說得更妙,「內守悠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說小乘人的境界,所以我們心量一定要大。要把心量放大,兩個辦法,一個是讀大經,這是求解明理。第二個是磨鍊,在哪裡磨鍊?人、法上往平等去磨鍊。就在人事、在諸法裡面學不動心,學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要叫別人來隨喜我,不要叫別人來順著我,我順一切眾生」,你心量就大了;「要叫別人順我」,你這個心量永遠是小的。我順眾生就是我沒有心,眾生有心就是他畫他的界線、他起他的分別,我無分別,他有執著、我無執著,他不平等、我平等。諸位果然能夠這樣學,不必多,學個三、五年你就心開意解,得大自在!你確實會體會到你在這個世間是第一等的安樂之人,得大自在這是真正的幸福。不是做不到,做得到!平等是福,平等是智慧,不平等是迷惑,平等是覺悟。第二十二面:

  經【言必信受。無復懈怠。已捨利養名聞。】

  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不妄語學起。佛在楞嚴會上教給阿難「心直言直」,從這裡學起,如果還是天天妄語,你就不必學佛了,口是心非不能成就。別人騙我,我不騙人,不要認為我說真實話我處處吃虧,不會吃虧的,吃虧的是打妄語的人。老實人你看他表面吃虧,實際上佔大便宜,他才不吃虧,他在心地裡有大受用、有大安樂,他是得到真正安穩。這是一個常常妄語的人絕對沒有辦法遇到這個境界的,所以我們要從真實語做起。第二句講『無復懈怠』,懈怠的過失,這地方雖然註解不多,可是說得很清楚,我們應當要曉得,要遠離懈怠。第三句講名聞利養,名聞利養一定要知道它決定是害,絕對沒有好處,我們應當要遠離。不要說在佛法裡,就是在世法裡面也不要為名利。為名利,名利也能叫人精進,但是有副作用,它這個精進還是會退轉、還是會毀壞。唯有為一切眾生,沒有個人名聞利養,才能做到真正不退轉,真正精進無懈怠。這地方有五首偈也說得很好。第二十四面:

  經【說法無所希望。】

  這一段是解釋諸佛菩薩說法的態度,我們應當要學。說法是為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論裡頭註解的是:

  【大慈憐愍。為眾說法。不為衣食名聲勢力故說。大慈悲故。心清淨故。得無生法忍故。】

  後面有六首頌,頌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們現在在學說佛法、學講經,不要存我將來要當大法師、要受人恭敬、接受人供養,那就大錯特錯。能不能得到?能得到。能不能開悟?不能開悟。能不能得解脫?不能得解脫,這個虧就吃得太大了。我們不要名聞利養,我們要真正的解脫之門,所以我們要學真實法,絕不學假的。我們要有真正的成就,真正的成就是什麼?是成就自己的平等、清淨、慈悲,這是真正成就。普度眾生,眾生能不能接受是他的福氣、他的善根福德因緣。菩薩慈悲無盡,眾生要有緣才能得度;眾生無緣,接近菩薩也當面錯過。菩薩怎麼樣?如如不動。我們現在還沒到菩薩地位,我們更應當加緊來學習,一個同志、兩個同志就好好的學,萬不可以被名聞利養害了,不可以為名聞利養欺騙了,這是要特別提高警覺的。所以我們做學問、求佛法、修道,一定要腳踏實地,不可以做那些表面工作。

  經【度甚深法忍。】

  什麼叫做『甚深法』?這裡面舉了好幾種,說明甚深法。它一開頭從十二因緣講,十二因緣是講小乘,二乘人的甚深法,但是有很多種的講法;然後再說三解脫門是甚深法,這是講菩薩的甚深法。最後講到:

  【觀諸法實相。非空非不空,不有非不有。】

  這是講度甚深法忍,這叫甚深法。二十六頁:

  經【得無畏力。】

  解釋菩薩四種無畏,也有好幾層的說法,與如來果地上的四無畏不相同。二十七頁:

  經【遇諸魔事。】

  『魔事』非常多,應該要曉得,應該要懂得如何去迴避。一開端講四魔,這四魔是「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在二十八面有八首偈,這八首偈最好也要把它背過,因為這八首偈是教我們認識魔,教我們破魔的方法。這八首偈一開端說了十種,這十種就是魔。十種魔:第一個就是欲,這地方的欲是指愛欲,第二個是憂愁,第三個是飢渴,第四個是愛,第五是睡眠,第六是怖畏,第七是疑,第八是含毒,第九是利養名聞,第十是貢高我慢。這十種魔都是屬於本身的,不是外面來的,我們現在自己有這十種魔天天纏繞著我們,這是大障礙,要了解它,要知道遠離它。

  下面這段都是註解,給我們講解這些魔它的習性、它的形象、它的作用,以及如何來破除。三十面:

  經【一切業障悉得解脫。】

  在這一段裡面說明業力不可思議。我們平常常講業力不可思議,業力是什麼?為什麼不可思議?在這裡有詳細的說明。後面有十一首偈頌,第六首,三十一面:

  【是諸業果報。無有能轉者。亦無逃避處。非求哀可免。】

  這一首尤其是好,所以佛在大經裡面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菩薩在造因上他很謹慎,他知道果報不可怕,造因可怕。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既然現前所受的是過去所造的,是果報,一切只有順受順忍。現在的造作小心謹慎,小心謹慎,並不是叫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假如諸位要聽錯了,諸惡不做,善事可以做做,好不好?好,來生在三善道享痴福,這不叫真善。善與惡都是惡,善惡二邊都離開才叫真正的善。二邊都離開了是什麼?前面所講的空無相無作,入解脫門了。這意思就是說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而不著相,以平等心、以清淨心去修學一切善法,這叫淨業,這不是染業,這樣的果報不在六道,六道是染污的、不是清淨的,這才叫真正的功德。三十二面:

  經【巧說因緣法。】

  『說因緣法』,意思是教我們看破,世間如幻,所以他能夠捨離,也就是說他能夠放下。看破是學問,是解門;放下是功夫,是行門,行解相應才能成就。這段諸位去細看。三十四面:

  經【從阿僧祇劫已來。發大誓願。】

  這就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說的地藏大士一樣。地藏的行法是諸佛菩薩人人共修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佛法裡面共同的科目,一切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的人都要修學。

  經【顏色和悅。常先問訊。所語不粗。】

  這段是講菩薩接引眾生的態度,我們應該要學習。底下有四首偈,這四首偈最好把它背誦過來,我們要天天學習,不可以疏忽,不可以大意。

  經【於大眾中得無所畏。】

  這是講菩薩真實的智慧德能,成就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功德,所以能夠處眾無畏。三十六面:

  經【無數億劫說法巧出。】

  『出』就是出類拔萃,『無數億劫』在說法的善巧是出類拔萃,這都是由於無量劫中修積功德智慧而得來的果報。三十七面有三首頌很重要,告訴我們一定要:

  【多聞利智慧。】

  可見得我們有聰明智慧,如果要是不勤學,這是絕對錯誤的。善財童子是一流的智慧,他還要天天參學,處處去參學,大菩薩都如此,我們更應當曉得這個道理。到這地方第五卷簡單給諸位介紹完了,希望諸位要好好的去讀一讀,更應當照這裡面所講的去做,才能夠使我們自己得到真正智慧,成就真實的功德利益。因為裡面有許多道理與《楞嚴》、《華嚴》、《彌陀經疏鈔》都相通,所以這幾部經我們一起講、一起聽、一起互相研究,可以觸類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