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三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03

  請看《大智度論》第三卷第一頁,這一卷是六種成就裡面的處成就以及眾成就。

  經【住王舍城。】

  在一般經典裡面,我們常常看到的是用「在」,用『住』很少。為什麼佛在《般若經》裡面他不說佛在王舍城,而說是「住王舍城」?這地方這個「住」字,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的就有許多意思,首先他給我們講的有三種,就是有天住、有梵住、有聖住,在文字裡面諸位都能夠看得到。什麼叫做天住?「天住」通常是指欲界天,就是六欲天。「梵住」是指四禪四空。「聖住」是指阿羅漢以上的,稱之聖住。可是要緊的是其次的三種住,我們應當學。我們看本卷第一頁最後一行:

  【復次。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

  這三樁事情叫天住,可見得住是住在哪裡?是住在這三樁事情。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名梵住。空、無相、無作。是三三昧。名聖住。】

  這三種住是我們應當學,我們必須要了解,因為這實在說就是取得天住與聖住的條件。『慈悲喜捨』,我們凡夫也有,凡夫的慈悲喜捨叫愛緣慈,我對喜歡的人就有慈悲,對不喜歡的人就沒有慈悲。這種慈悲是不平等的,是隨著個人的喜愛,完全憑著感情,而不是理智的選擇。佛教給我們慈悲喜捨要平等,平等心才是真心,才是清淨心,才是廣大心,所以才能夠取得天住、梵住、聖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這三種住實在講就是生天或者是成凡成聖所具的條件而已,只要我們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我們一定能夠得到這個果報。在第二面第三行,特別講佛住:

  【佛住者。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門。如是等種種諸佛功德。是佛所住處。佛於中住。略說住竟。】

  把住的意思說盡了。可見佛所住的確實不同於我們一般概念當中所講的住,此地講的「佛住王舍城」,實際上就是佛在王舍城裡面弘法度生。佛是住在『首楞嚴』大定,佛是住在『八萬四千法藏』,普度一切眾生。這個住是這樣的講法,並不是說他住在哪個地方、他家在哪裡,要是這個觀念那就錯了。字是相同的,意思是另外一樁事情。

  底下有一段很長的論文是講王舍城的因緣,那是一段故事,諸位同修們自己可以去讀,以後在佛經裡面,佛在王舍城講的經不少,這一段公案因緣也必須要曉得,這裡我們把它省略掉。再看第六頁

  經【耆闍崛山中。】

  『耆闍崛山』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靈山,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講了許多的大乘經典,在這一段裡面也將耆闍崛山這段因緣說得很詳細。

  論裡面說得很清楚,我們不必細說,把這裡面重要的意思提出來供給諸位做參考。首先要說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弘化可以說遍及五印度,但是在王舍城、在舍衛國這兩個地方他居留的時間最多,其他的地方雖然去弘法,但是時間都相當短暫,而不是長時期住在那裡。論裡頭就假設有人問,為什麼佛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這麼長久?佛對於一切眾生是平等慈悲,為什麼偏偏在那個地方住得久,而別的地方是短暫的去講經弘法。這一段論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佛菩薩教化眾生所謂是應機說法,因此並不是他選擇哪個地方適合於自己,哪個地方自己很歡喜就多住一下,不是這個道理,他沒有歡喜心,他是平等心、清淨心。在哪裡住的時間久暫,是看那個地方的法緣,有緣就多住一個時期,緣要是少就少住一個時期。所以他住在什麼地方、在哪裡弘法,是那個地方眾生機緣不相同,這一段論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佛有三種地方不住,就是不去弘法的:

  【邊國故不住。惡人多。善根未熟。】

  第一個就是『邊國不住』。什麼叫邊國?就是沒有開化的地方,文化落後的地區,這個地區你要是給他講佛法,他都不能夠接受。從這個意思引申出來,凡是不能接受佛法的地方、排斥佛法的地方,在佛法裡都叫做邊地,你到那裡去是沒有用處的,所以佛不在這個地方弘法。第二種地方就是『惡人多』,邪知邪見多,這也是弘法的障礙之處,佛菩薩不住這個地方。第三種就是『善根未熟』,眾生善根還沒有成熟,佛不住這個地方。

  從佛住與不住,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們自己得度也是有時節因緣,時候沒有到,再高明的老師要想來度我們,我們不會接受,會排斥的。不知道什麼因緣他這個思想會轉變,到可以接受、能聽得進去了,這時候佛菩薩就現前。知時,我們在《華嚴經》裡面也讀到,《四十華嚴》婆施羅尊者講尋寶的時候,他講的五種條件裡面就包括知時。時節因緣非常的重要,縱然是一個大根性的人,也要等時節因緣成熟,佛菩薩才現在他的面前。因此我們曉得,佛所在處必定那個地方眾生根性熟了,而且眾生知道佛菩薩的恩德,就是要知恩,可以教化了,佛菩薩一定出現在那個地方。這是諸佛教化眾生在機感因緣上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說到知恩,釋迦牟尼佛的故鄉迦毘羅衛,釋迦牟尼佛很少去,那是他生長的地方,許多的親戚朋友都在那地方,他要是為了報恩應當要回到家裡去說法,去度他故鄉的人,為什麼他不去故鄉?第八面倒數第二行說出這個道理:

  【復次。出家法應不近親屬。親屬心著。如火如蛇。居家婆羅門子為學問故。尚不應在生處。何況出家沙門。】

  『著』就是染著。這是為道、為學應當要懂得的,家親眷屬多了,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天天生活在一塊,這些人纏在一起,你要想修道、你要想做學問都是障礙。因此佛不回到故鄉去說法,他也是做一種示範、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所以我們要為學、要為道,甚至建功立業,在過去都是在他鄉。從前做官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我們選縣市長一定要選本地的人,我們中國古代不是如此,中國古代帝王時代他懂得這個道理,他要是派一個縣市長,絕不派當地人。因為派當地人不好辦事,裡面人情太多,他要派別的地方人。你這個地方人到別的地方做縣市長,別的地方人到你這個地方做縣市長,為什麼?沒有人情、沒有面子,處事才能大公無私。這跟佛法裡面講的修道修學也是相通的道理,這就是避免染著,在政務上也避免妨害政事。所以雖然恩很重,他不在故鄉弘法,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

  講在一個地方久住,有久住的理由。在第九面倒數第四行:

  【若可度弟子善根未熟。則須久住。】

  確確實實是一個可造之才,看他是可以成就的,但是要長時期來培養他,他才能有成就。遇到這種情形,就是這樣的一個機緣,佛就在那個地方久住。由此可知,舍衛國與王舍城這兩個地方,一定是可度的弟子很多,而且善根沒有成熟,所以佛在這兩處住的時間最久。我們讀了經論必須要記住,佛菩薩的教學就是給我們做示範、給我們做榜樣,我們今後修學佛法當然要幫助佛弘法利生,將來也要在各地方去教化。我勸勉同修們要發大心、要學佛,不要自己去建道場,建道場實在講那是死在一處。世間法是你成家立業,你建個道場,那個道場就是你的家,你就沒有法子動了。應當發心弘法利生,哪個地方有緣到哪裡去弘法,哪個地方有可度之人與你有緣而善根未熟,你就可以在那裡長住一個時期。佛是榜樣,不但他老人家這樣教我們,他自己事實做給我們看。不能教化的那個地方與我無緣,就要捨棄,哪個地方有緣就要到哪個地方去,這樣我們自己自行化他這個願望才能成就,我們寶貴的時間一天也不能讓它空過,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本來我是打算在今年過了年就不離開我們圖書館,在圖書館裡面講大經,別的地方我不想去了。可是我們展開大論,想想如果有可度之機,我們要不去實在是很辜負人。所以高雄佛教堂來找我,我在那邊講了大概是八個月,一共講了八個月,每個月一個星期,那邊聽眾幾乎沒有在四百人以下的,就是這八個月當中每次來聽經的都是四百人以上,沒有四百人以下的。我們看看《大智度論》裡面所講的這個情形,這是一種可化之機,有這個化機,所以他們來要求,我就答應了。過了舊曆年之後我每個月去一次,時間是五天,五天我就想我們這邊的星期六、星期天不停,就是星期六的《楞嚴經》、星期天的《六祖壇經》我們一直會講下去。如果到那邊去,我可能就是星期天下午去,星期五我就回來。這樣對我們這邊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於南部學佛的同修也能夠照顧到一些。這也是從《大論》裡面給我的一點啟示,我覺得我們應當要這樣做。

  底下有好幾段,每一段敘說一樁事情,在第十頁一開端是講「報恩德住」,這地方或者我們求法的地方,或者我們修學的地方,這些地方自己成就之後一定要到那裡去弘法。釋迦牟尼佛為了報答他生母之恩,所以在《法華經》講完之後,他老人家升忉利天宮,上升忉利天,在忉利天宮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那是報答他母親之恩的,就是在示現涅槃之前教給我們報本反始,報答親恩。後半段是講,修學人多處這個地方要住,學佛的人很多,都是發好心去學佛,可是沒有人領導,這是菩薩有這個義務、有這個責任要去幫助他。

  在第十一頁前一半長行文裡面給我們講的,為了降伏一切外道、冤家,他們不相信佛法,他們嫉妒佛法、破壞佛法,你是一個菩薩,有大威德、有大勢力,你應當去度化他們。正像佛當年出現在世間一樣,印度九十六種外道都被釋迦牟尼佛感化了,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幾乎都是外道轉過來的,這是為了降伏這些外道,我們應該住。但是諸位曉得,外道裡面有講理的、有不講理的,那個不講理的是不可教化的,你要去度他沒有用處,他要是個講理的那行,這就是可度之人。那個不講理的是迷信迷得太深,是沒法子扭轉過來的。這是要我們隨時去觀機。還有一種,就是在十一頁倒數第二行,這是說:

  【以是大智多聞人皆在王舍城故。佛多住王舍城。】

  這幾句話就是說明王舍城那個地方,在當時是學術文化的中心,有智慧的人、有學問的人都聚集在這個所在,這些人都是佛陀度化的對象,所以佛在這地方常住。

  在第十二頁,佛又給我們說「受請故住」,如果有人來請法,請你去講法你應該要去住。受請而住,住的期限長短也是看法緣,如果那地方確實有可度之機而根性未熟,我們為了成就那些未熟的根性,勢必要久住,久住才能夠成就眾生。所以短住多半是宣傳的性質,宣傳佛教,久住是成就人。這是把住的理由,以及住的長短因緣給我們說出來,教我們將來在一切處所弘法利生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住的時間長短不是在自己,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決定在可化之機上,在機緣上。第十四面第六行:

  【復次。長老摩訶迦葉。於耆闍崛山集三法藏。可度眾生。】

  以下也有一段很長的論文,敘說大迦葉尊者入定等待彌勒菩薩成佛,將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呈現給彌勒佛。這段故事在佛門裡面講是公案,就在這一段裡面,諸位可以細細看看。由此可知,迦葉尊者一直到今天他並沒有涅槃,他沒有死,他在耆闍崛山入定。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曉得有兩個人是常住在世間,沒有滅度的,一個是迦葉尊者,另外一個就是賓頭盧尊者。賓頭盧尊者是常常在人間,是為眾生作福田,接受眾生的供養,但是他現在是什麼樣子就不曉得,這位尊者是千變萬化,他不會把他的身分暴露出來的。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囑咐他,叫他常住在人間,不准他滅度。由此可知,證得阿羅漢以上的境界,確實是生死自在,要自己住在世間一萬年就是一萬年,二萬年就是二萬年,他做得到!大迦葉尊者要等待彌勒菩薩出世,《彌勒下生經》裡面給我們講,他什麼時候出世?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換句話說,大迦葉尊者在我們人間歲數來算,他就要活五十六億七千萬歲。這地方說得很清楚,這是事實不是虛構,看起來好像是神話,但是確實的事情。第十五頁有幾句經文非常好,迦葉尊者讚說無常:

  【讚說無常。說一切有為法。因緣生故無常。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無常。因緣生故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有智者不應著我我所。若著我我所。得無量憂愁苦惱。一切世間中。心應厭求離欲。如是種種說世界中苦。開導其心。令入涅槃。】

  這幾句話非常好,這是真正智慧的言語,我們在這裡不能一句一句給諸位講解,但是這個意思我們常常在大乘經典裡面討論到,這裡我只是提醒諸位同修。

  在十七頁講到耆闍崛山的歷史因緣,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個聖地,因為過去一切古佛出現在我們世間,幾乎都在這地方講過經,所以這個道場是一個古道場。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是三世諸佛的道場,它有這麼一段歷史因緣。所以佛在耆闍崛山講經是有因由的,不是隨隨便便挑到一個地方。到此地是把六種成就裡面處成就介紹完了。下面請看第十八頁,初品中:

  經【共摩訶比丘僧。】

  這以下是六種成就裡面的眾成就,就是講到道場的聽眾。聽眾裡面先介紹什麼叫做『共』,共字裡面含很深的意思,論裡面講一處,通常我們講共就是指:

  【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

  『一處』,我們一般概念裡面有這個意思,但是這個意思是凡夫大家相處在一起,像我們現在在講堂裡面講經,我們有這麼多同修,這也是共處在一塊的意思,但是大乘佛法裡面還不止這個意思。『一戒』就是大家都共同遵守佛的戒律,戒律都是佛所制定的,所以叫一戒。『一見』,見是見解。『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可見得共這一字,這地方是用「共」,我們在一般經裡面看到是「聚」,說在某某處所與大比丘多少人聚,那個聚跟此地共是一個意思。以後我們讀到經文一定要曉得,它裡面不單單是包括一處一時,它裡頭有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它包含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頭。

  【摩訶。秦言大,或多,或勝。】

  『摩訶比丘僧』,「摩訶」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大,而義理裡面包括的有大的意思、多的意思、殊勝的意思。圓瑛法師在《楞嚴經講義》裡面介紹大阿羅漢,也是用大、多、勝這三個字來解釋。『大』是指德行,所以說大德;『多』是指他的才能,多才多藝;『勝』是指殊勝,殊勝從學問上來說,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所以有大多勝這三個意思。

  【云何大?一切眾中最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為大。】

  在此地裡面講的『大』,論文裡面說他是一切大眾當中的上首,地位最高,『一切障礙斷故』,斷障礙,就是德行大,他能夠斷一切煩惱障礙,所以為『天王等大人之所恭敬』,我們稱之為大。

  【云何多?數至五千,故名多。】

  『多』,在這個道場裡面人數多,這也是多的意思。多才多藝與人數多也能夠講得通,大眾當中各種人才都有。

  【云何勝。九十六種道論議能破。故名勝。】

  這個確實從學術上說的,他們的學術能夠破除一切外道的議論知見。這是摩訶含的意思。

  【云何名比丘。】

  「比丘」在這個地方我們也不必細說,論文裡面相當的長,諸位自己可以做參考。此地的解釋還是以一般講法,第一個是講「乞士」。「士」是讀書人,是有道德、有學問人的稱呼。但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乞食,在我們中國人講就是乞丐,是討飯吃的,雖然是討飯吃,但是他是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他不是一個普通人。既然有道德、有學問,為什麼要出去討飯?你要想了解這個道理,你就去細細研究這一段的論文。比丘第二個意思叫「破惡」,就是能夠破除一切煩惱。換句話說,比丘要是常常還生煩惱,這是大大的顛倒了。比丘沒有煩惱,破煩惱了,怎麼會常常生煩惱?這就是顛倒行事。第三個意思叫「怖魔」,魔王看到一個比丘登壇受戒,他心裡恐怖,為什麼?他發這樣大的心,必定能夠了生死出三界。魔王是三界的統治者,他看到他的魔子魔孫又少了一個,又一個成了正知正覺,照理說這是好事情,但是他很痛苦,他的情執很重,捨不得他這個魔子魔孫成佛。因此我們要曉得,我們自己不是佛便是魔。我們要不作魔,必定就是佛,沒有辦法在佛與魔當中去生存,總是落在這二邊。因此我們要深深的警惕自己,可不能站在魔這一邊。無始劫以來我們就在魔這一邊吃盡了苦頭,生死流轉,現在遇到佛菩薩、遇到善知識,我們曉得一條生路可以擺脫魔的掌握:修學正覺。

  【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

  在第二十面倒數五行是解釋僧這個字的意思。僧是梵語,梵語具足稱為『僧伽』,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做『眾』,眾就是四個人以上,這是團體,我們中國字是三個人以上稱為眾。印度是四個人稱為僧,所以現在出家人一個人也稱僧,這是不正確的。那是引申的意思,正確的意思是四個人才能稱僧,才稱之為僧團。但是一般四個人在一起還不能夠稱之僧,因為僧有個條件、有個定義,就是『一處和合』,他們是居住在一處,但是他的條件是和合,所以僧伽我們就翻作和合眾。不能和合,雖然許多人居住在一起,可以稱眾,但是不能稱僧,稱僧一定是和合眾。

  「和合」,佛法裡面給我們說有六種,就是住在一起必須要守這六個條件。第一個就是「見和同解」,見解和合,這一條也是和合裡面的根本法。見解和合了,那別的都不必說,都很容易,最難的就是見解。佛法究竟是以什麼見解教我們來和合?諸位要曉得,佛法絕對不同其他的宗教,因為在宗教上要講和合、見解相同,一定要遵從一個主宰的神,是以神的意志為意志,大家都同意在神的意志之下才能和合,這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佛法不如此,佛法叫和合,和合在正知正見的基礎上。什麼叫正知正見?在一切法中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妄念,這個是和,你是正知正見。所以佛教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諸位想想那見解當然是相同的。為什麼不相同?打妄想就不相同,有分別就不相同。一切法裡頭沒有分別,對於佛所講的一切法也不分別、也不執著,這是佛法裡面講的見和同解的真正意思。可見得這種見解的和合是決定不勉強的,哪一個也不跟哪一個走。所以佛並不是叫你們大家都跟我一個看法、跟我一個想法,佛不這麼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正知正見,只要將正知正見現前,當然見解就相同,這是佛法僧團裡面和合的基礎,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學,他的宗旨就在此地,這個基礎不但是僧團和合的基礎,也是我們成佛作祖、了生死出三界的基礎。不立在這個基礎上,一切法都不能夠成就,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彼此相處的時候也是以這個原則來做基礎,這是一切佛法的基礎,非常的重要。這一條是屬於思想上的,其餘五種是屬於事相上的,那是很容易懂。

  第二個就是「戒和同修」,戒律要和合。戒律是什麼?就是生活的規範,團體在一起總要有個團體的秩序,有個團體的規律,所以大家都要守住共同居住的規約,這就是戒律。戒律是我們生活的規範,絕不是約束人的,我們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戒律是清涼之法,小乘戒律是自律,是對自己的,不是對別人;大乘戒律是處眾的,菩薩要接觸大眾,接觸大眾有接觸大眾的規矩,這些規矩就是菩薩戒。諸位這一點要明瞭,小乘戒是自律的,是管自己的,自己怎樣管理自己,這是小乘戒;怎麼處眾,這是大乘戒。所以我們都要遵守佛陀的戒律,我們才能夠和睦相處。第三條就是「身同住」,這個好懂。第四條是「口無諍」,沒有爭論、沒有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的話。諸位要曉得,佛法之戒戲論,就是因為從開玩笑往往產生很大的誤會,所以佛法的清淨大眾居住在一起決定不能夠開玩笑,玩笑是屬於戲論。這就是教我們身心都要常在道上,心地要清淨,言語要誠懇。第五條叫「意同悅」,心裡面是法喜充滿。第六條就是「利同均」,因為這是團體生活,十方的供養不能供養某一個人,是供養團體的。因此這個利養就是我們衣食住行所需要的,這些生活必須的物品是我們人人都有分的,要平均分配,不能夠有所偏差。這六個條件才能構成一個僧團,少一種都不能叫做和合,這六個條件在佛法裡也叫做「六和敬」,可以說六和敬是佛給弟子們大家相處在一塊的基本戒律,人人都必須要遵守的。這是和合的意思,在此地附帶給諸位說出來。

  在這一段論文裡面講有四種僧,這四種是:「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實僧」,這裡面都有解釋,不必多說。

  經【大數五千分。】

  『大數』就是大概、大約,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這個數字是『五千分』,「分」是指人,人為什麼稱分?意思是組成的成分,這個團體組織的成分,在無量無邊菩薩裡面它是到五千個人,所以用分,分就是我們講的分子,是這個意思。他們是些什麼人?下面經裡面講:

  經【皆是阿羅漢。】

  『阿羅漢』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有三個意思:殺賊、應供、不生。「阿羅漢」是比丘的果地,比丘是阿羅漢的因地,所以在因地裡面我們稱比丘,在果地上稱阿羅漢,因此因上三德跟果上三德是相應的。「殺賊」,這個名詞往往在不學佛的人當中產生很大的誤會,佛家講慈悲不殺生,怎麼阿羅漢還去殺賊?他不懂得這個賊是什麼意思。賊是指煩惱,殺賊並不是真正拿刀叫你去殺賊,是斷滅、斷除自己的煩惱比喻作殺賊,是這個意思。在小乘阿羅漢裡面是說他把見思煩惱斷盡,而大乘阿羅漢連根本無明也破了,所以大乘阿羅漢比小乘阿羅漢斷證的功夫要高得多。第二個意思叫「應供」,就是到這樣的程度,確實他是人天當中大智慧、大福德的人,應該接受天人的供養,而為天人種福,所以說應供,應該接受大眾的供養。第三個意思叫「不生」,他絕不再到欲界裡面來受生。為什麼?欲界的業因他斷盡了。他什麼時候來?他來,來叫乘願再來。這個不生是講絕不會再以業力來受生,乘願再來那是另當別論。第二十二頁:

  經【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這四句是歎德,讚歎五千大阿羅漢他們的德行。『諸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盡』就是斷盡,所以說『無復煩惱』,這個論裡頭都有一個簡單的解釋。在此地需要給諸位略略提一提的就是這兩種解脫。在大乘講「解脫」,一定心地得清淨,智慧得到了,這樣才能叫解脫。假如心清淨沒有智慧,外面事情還是一塌糊塗,這不能算解脫;或者樣樣事情都是很明瞭、很通達,心不清淨,這也不叫解脫。解脫一定是兩個條件,就是有定、有慧,才能叫解脫。定是清淨心,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了了分明,通達無礙,這才叫做解脫。這是在此地我特別給諸位說出來的。下面這個論有相當長來解釋「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這兩句,我給諸位說得簡單扼要。二十三頁:

  【無功德人不能渡。生老病死之大海。少功德人亦不渡。善行道法佛所說。】

  前兩句是講沒有功德的人沒有辦法超出三界六道。這首偈也就是《彌陀經》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此我們自己要想超越六道輪迴、要想往生諸佛國土,記住要多功德,無功德不行,少功德也不行,一定要積功累德才能夠辦得到。積功累德要從哪裡做起?我奉勸諸位,這也不是我提出來的,是歷代祖師他們提出來的,從《感應篇》、從《安士全書》去做,這才真正腳踏實地去積功累德,我們才會有成就。

  向下這是介紹一位釋迦牟尼佛最後所度的一個學生,名字叫須跋陀。

  【是中應說《須跋陀梵志經》】

  這段是敘說須跋陀尊者得度的因緣。

  在二十五面有兩首偈頌是釋迦牟尼佛自己敘說他的生平,文很簡潔,說得也很清楚:

  【我年一十九。出家學佛道。】

  釋迦牟尼佛是十九歲出家學佛的,三十歲成道說法利生。

  【我出家以來。已過五十歲。】

  這地方『出家』是指成道說法以來。『已過五十歲』,佛說法四十九年,所以這裡講的「五十歲」,連頭帶尾可以說五十年,實際上是四十九年,就是說法四十九年。因為這對須跋陀講的,是最後釋迦牟尼佛臨涅槃的時候度這個學生,所以他是最後的一個學生。那時候須跋陀尊者已經一百二十歲,他是一位年歲很大的一個長老。

  【淨戒禪智慧。外道無一分。】

  這兩句很重要,確實是如此。淨戒、禪定、智慧,確實外道沒有分。我們讀了歐陽竟無大師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學」,只有他能說得出來,別的任何人雖然知道也不敢講,講了會被人罵死。他說這話就跟此地這兩句偈是一樣的,外道無一分。歐陽大師說,一切宗教是戒取見,一切哲學是見取見,諸位想想,見取見跟戒取見是什麼?是我們佛法不要的,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不正確的見解,錯誤的見解,他怎麼會有淨戒?他怎麼會有禪?怎麼會有智慧?當然是無一分,這話是佛所說的。歐陽大師所說也是有所本,但是自己在學術地位上要不是一個權威的學者,這個話你要是說出來,會遭受許多人的攻擊批評,人家不能夠接受的,可這是實話。所以講真實話,宗教能不能信?迷信!他不是覺悟、不是真智慧,唯有正覺、唯有智慧才能夠解決問題,才能夠離苦得樂,迷信決定不能解決問題。怎樣破迷?必須弘揚正法。眾生為什麼迷信宗教,那麼可憐?那是因為正法沒有弘揚。他精神上需要,可是又沒有正法,他怎麼能不迷?所以迷信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在正法不能夠普及這個環境裡一定產生迷信、產生宗教,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歐陽竟無那兩篇文章,以及「支那內學院院訓」,我們要好好的去研究研究,從那裡面能夠體悟到一點佛法正確的意思,我們自己修學也有了一個方向。所以這兩首偈是真實言。底下兩句說得更好:

  【少分尚無有。何況一切智。】

  這是一切外道宗教哲學裡統統沒有的。

  在二十六頁有幾句話是修證很重要的基礎,我們應當要學習:

  【佛言。染愛離。心得解脫。】

  【不說餘煩惱。愛斷餘則斷。】

  這兩句話很重要。

  【復次。諸結使皆屬愛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

  這是講一個『愛』、一個『見』,這兩樁對我們修學構成重大的障礙,一個是障礙清淨心,一個是障礙智慧;一個是障涅槃,一個是障菩提。

  【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如是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

  這是真正講到心好解脫跟慧好解脫,這是說到最究竟、最徹底的話,這是我們修學重要的綱領,我們要好好的記住它。向下在二十七面是解釋:

  經【心調柔軟。】

  如是才能夠入、才能夠證、才能夠不失。論裡頭有解釋,這個解釋好懂,不難懂。雖然好懂,可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做不到也必須要努力的去修學,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到。因為真正能做到這幾句話,我們才能夠證入法門,才能夠不退失功德。

  經【摩訶那伽。】

  『那伽』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龍象的意思。

  【那伽或名龍或名象。】

  在佛法裡我們常常看到「法門龍象眾」,這是對於出家大德一種讚歎、一種恭維的稱呼,說他們有大力,大的力量。我們又常常在佛法裡聽到,「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也比喻龍象的大眾,他的心永遠在定中,有這個意思在。二十八頁:

  【禪定智慧。大海水中出。起慈悲雲。潤及可度。現大光明。種種變化。說實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根。】

  這幾句就是龍象的事業。龍象眾我們為什麼要讚歎他?他是以種種法門從定慧當中生出來的,所謂是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來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生善根、增長善根、成就善根,這就是菩薩事業。

  經【所作已辦。】

  『所作已辦』,我們在大小乘經典裡面都看到非常之多,什麼叫「所作」?所作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這地方一一都舉例來給我們說明。第二十九面:

  經【棄擔能擔。】

  這兩句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放得下、提得起。『棄擔』是放得下,『能擔』是提得起,這是大乘菩薩必須要懂的,所有煩惱業習要放得下,慈悲利濟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要提得起。底下這一段的註解,意思也是在此地。

  經【逮得己利。】

  『逮』是當及講,以及得到自己的利益。

  底下這一段論文裡面是教我們辨別利害,什麼叫利、什麼叫害,這裡頭有幾句話是教給我們辨別的。

  【行諸善法。是名己利。諸餘非法。是名非己利。】

  『非己利』就是害,可見得修善是利益於自己,造作一切的惡業決定是自己受害,這都是從綱領上來講的。在第三十一面:

  經【盡諸有結。】

  這地方給我們解釋什麼叫『有』、什麼叫『結』,有與結這兩個名詞在佛法上用得很多,這地方給我們講三種「有」、九種「結」,諸位自己去看。第三十三面:

  經【以正智得解脫。】

  由此可知,得解脫必須要『正智』。我們在講席裡面常常給諸位講,像《楞嚴》裡面所講的「知見立知」,那個知是無明,就是知見所立的那個知是無明。知見無知就是「正智」,這是解釋什麼叫正智。知見無知,無什麼知?就是無立知的那個知,並不是沒有知見。這個事諸位一定要把它聽懂,否則的話,你正智二字還是搞不清楚。什麼叫正智,我是用《楞嚴經》這句話來給諸位解釋,佛在楞嚴會上講無明的根本,無明從哪裡生起來的?無明是知見立知生起來的。知見要是不立知?不立知就是正智,立知是無明,不立知就是正智,知見無知這就是正智。知見無知並不是無知見,是無所立的那個知見,要懂這個道理。因為有正智才能夠得解脫,沒有正智決定不能得解脫,這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我們要證得真正的解脫,必須要懂得正智是什麼,正智是諸佛菩薩們的智慧。正智正見,也就是我剛才給諸位講六種和合的第一個見和同解,那個見是正智,是在一切法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正智,這是正見,它當然是和合的。所以這地方的正智跟前面講的意思是一樣的,我們應當要學習。

  從末後這兩行以下,這是解釋阿羅漢為什麼常常要親近佛,常常不離開佛。我們在一切經裡面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人都是大阿羅漢,是佛的常隨弟子,他們為什麼要常常親近佛?這裡頭有很長一段文字來解釋。在三十六面經裡面:

  經【唯除阿難在學地。得須陀洹。】

  論文有好幾頁,一直到四十一面,這段論文就是講阿難尊者的公案,是說阿難尊者一段故事,也很有趣味,諸位要想對阿難尊者多認識一些,可以讀這一段論文。

  再請看四十一面,這是解釋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是在般若會上有這三類的大眾。這三類的大眾人數不多,只有五百人。

  經【復有五百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見聖諦。】

  我們前面看到菩薩眾有五千人,而比丘尼眾只有五百人,優婆塞、優婆夷也只有五百人。為什麼他們人這麼少?下面論文裡頭也給我們解釋這些道理,這是屬於常識,我們應該要曉得。這是大經,是要具足大智慧的人才能夠理解。

  在這一段論文當中,第四十三面有句很重要的話:

  【餘經悉忘失。其罪少少。失般若波羅蜜一句。其罪大多。】

  這一句很重要。由此可知,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決定不可以「忘失般若一句」。這個意思給諸位說,並不是叫你把《大般若經》都要背會,一句都不能忘掉,忘掉你就很多罪,那我們都是有很多的罪。《大般若經》六百卷,你看看我們書架上排的,一排二十四本,那麼厚的一本,二十四本。諸位要曉得,這地方所講的不可忘失一句,這一句是什麼?就是「觀照」,換句話說,大般若不是在《大般若經》裡頭,要懂這個意思。佛的意思是在教我們依文字起觀照,是講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在哪裡?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我們眼見色、耳聞聲,處處要覺,覺就是般若,就是沒有忘失般若一句,一念不覺就是忘失般若一句。為什麼罪多?不覺就迷,要懂這個道理。覺是悟。所以,般若是完全講觀照的功夫。忘失就是失照,失掉了觀照,失照一定煩惱無明就生了,所以就是『其罪大多』。不忘失就是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念念覺悟,所謂念念之中生八萬四千智慧,就是這個道理。在此地這一句我特別給諸位點出來,大家不要死在文字裡,並不是叫你文字不要忘失,是提醒你不可以忘失觀照的功夫。因為觀照般若是大乘菩薩法,所以凡是大心之人一定多聞,他能夠信受、能夠提得起來;小乘人以及凡夫他煩惱重、習氣深,不容易提得起觀照的功夫。所以在此地顯示出菩薩眾有五千,二乘人天只有五百,意思也是在此地。這個地方的人數並不是真實確定的人數,這是表法的意思在裡頭。諸位懂得這意思就好,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佛說經、祖師講解的義趣之所在,我們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好,到這裡是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