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一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1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這一次在我們觀音佛七當中,為了求得解行相應,所以在七天當中,每一天有四個小時講經,四個小時稱揚菩薩聖號。在講席當中,我們採取前清大義法師的《法華經大成》,法會圓滿之後,這部經就贈送給諸位結緣。所以聽經的時候,諸位最好認定自己的經本,你們在這個本子上,如果有重要的地方,記錄下來都可以,將來自己把經本帶回去。

  在講經之初,我們還是必須要將經題給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經題在上冊,上、下兩冊都放在諸位的面前。為了講解方便起見,我先列了個大綱,這個大綱也發給諸位了。本經的經題在上冊第一百三十頁,諸位可以打開經本,一百三十頁第五行,《妙法蓮華經》。大義法師的註解,在《法華經》註疏裡面是值得讚揚的,註解的名稱叫「大成」,意思就是集古註之大成。他註經的體例,不是遵循天台家風,而是採取華嚴「十門開啟」,我們在玄義裡面可以看到。這次我們不講玄義,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多,講經只能有十二次,每一次兩個小時,所以玄義我們就把它省略了。但是題必須要介紹。

  題的解釋,諸位請看一百三十二面,翻開一百三十二面,最後一行,在當中有個「妙」字,「妙字是能讚之辭」。再看「法」這個字,法也是在這一面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第四個字,「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這是《法華經》裡面所討論的中心論題。十界就是十法界,十如就是十如是,全經所講不外乎十法界、十如是權實之法。再將這個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這三種就是「眾生法、佛法、心法」。「如是三法,元是一心」,心法是體,佛法跟眾生法都是相、用,覺悟了就叫做佛法,迷了就叫做眾生法。我們在表解上面,這個表解他們寫的時候因為不懂得教義,所以有許多線條都畫錯了。心法,我們在表解裡面看,後面這個括弧它這線畫得太短了,應當要連接到心法這個地方,因為它是體。悟心法,這個心法就叫佛法,迷心法,這個心法就叫眾生法。可見得法原來是一,哪有二?所以三法原來是一心。括弧裡面說「此經為諸佛之心宗」,著重在心法上,所以才稱之為「經中之王,王於三藏」,意思就是在此地。

  為了講解方便起見,先解釋「法」字,然後再來說這些法是如何之妙。先說眾生法,在一百三十三面第一行,「眾生法者,因迷有故」,眾生法從哪來的?就是迷了心法而來的,就是而有的。「以不了真如法一」,了是明瞭,由於我們不能夠明瞭真如法是一。你看,真正明瞭的人他懂得,《華嚴經》裡面講,法界是一,沒有二,唯有一才稱之為真,叫一真法界。二,二就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法界原本是一真。怎樣才能夠明瞭真如法一?這要從心地上去做功夫,正是《彌陀經》裡面所提倡的一心不亂,一心是真心,一心所現的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所以,如果要想證得一真法界,也就是說,入華嚴無礙境界,必須要一心。由此可知,修行的重點就是在一心不亂。凡夫之迷就是迷失了一心,所以在一法界裡面才看出無量的法界。

  底下講「妄受五蘊色心」,受是感受。五蘊,《心經》裡面常講,色、受、想、行、識,歸納起來不外乎色、心二法。色是講的物質,心,現在所講是精神,你在物質、精神上有種種的感受,這些感受都不是真實的。「雖為垢衣所纏」,這意思就是講無量無邊的無明煩惱,「其性本來淨妙」,雖然我們被無明煩惱所纏縛,我們的真性並沒有失掉,還是那麼樣的清淨,還是像《法華經》裡面講的「本跡十妙」。佛在一切大乘了義經典常常給我們開示,說我們的真心是不生不滅的,說我們的境界也是清淨寂滅。我們聽了,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是半信半疑,必得自己親證這個境界,才算是正信。佛教給我們的目的,也是希望我們能夠證得。

  後面有幾句話,在這一頁的第四行,我們從第三個字看起。「眾生迷而不知」,就是不明瞭諸法實相,「如來出世,原為開示眾生本妙知見」,這就說明佛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知見一開」,這就是佛法裡頭常講的正知正見、佛知佛見,《法華經》裡面所說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一開,則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這兩句話與《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一樣的境界。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入這個境界?那就像觀世音菩薩所講的,斷六結,證三空,這個境界就現前了,也正是《心經》裡面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如果諸位要問,這在菩薩地位上究竟是何等地位?要依《華嚴》、依《法華》來說,這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要是依別教來說,則是初地菩薩的地位。但是,我們所依據的經典都是圓教一乘經典,所以我們應該以圓教來看,圓初住。而在念佛法門裡面講,理一心不亂就是圓初住的地位,一證得理一心就是證得圓初住。所以,一心不亂裡面,就是理一心,裡面的境界還有淺深不同,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得很多。初住以後一直到如來地,還有四十一個位次,這四十一個位次都是理一心的境界。由此可知,理一心,就是同樣證得理一心,淺深差別很大。這是說初住菩薩所見到的諸法實相。

  說這些話,對我們初學人來講不是沒有作用的,有很大的作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就曉得我們自己修行目標在哪裡、方向在哪裡,我們自己修學應該要怎樣去用功,我們現前究竟是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為什麼不能夠悟入佛知佛見。佛知佛見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要能常常提起這個疑問。再仔細去想想,原來我們犯了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在一切境界當中,無時無刻不在那裡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諸位想想,這樣怎麼能夠得一心?

  在一切環境裡面禁不起考驗,心總是為境界所轉,這就叫眾生法。如果不能夠離開眾生法,怎麼能夠證得佛法?離開,不是說我們把眾生法界擺脫掉,為什麼?因為眾生法界跟佛法界是一法界,不是二法界,你怎麼能擺脫得掉!如何擺脫?是從內心擺脫,那就是在眾生法裡面離一切分別執著,就是佛法。如果在眾生法裡面起分別執著,佛法就變成了眾生法;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眾生法就是佛法。

  我們再看底下,佛法裡面怎麼說的,這是諸位特別要知道,就是佛法跟眾生法是一法,不是二法。我們講迷、講悟,起心動念就叫迷,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就叫覺。這個事情,我們到入了經文的時候,還要跟諸位細細的來商量。因為「普門品」諸位是常常讀誦,有許多人都能夠背得,它最重要的就是在前面幾句;也就是說,我們與菩薩如何能夠求得感應,如何跟菩薩打成一片,然後才知道,觀音菩薩十二大願,願願都是真實不虛。

  此地說,「佛法者,佛乃大覺聖人,覺世出世法,本來寂滅」,不但說是出世法本來寂滅,世間法也本來寂滅。世間什麼法?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生活環境,我們的身心、我們所處的人事環境、我們所處的物質環境,本來清淨寂滅。何以我們現在感覺得煩惱重重、業障深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是你迷了。煩惱、業障都不是真實的,不但煩惱、業障不是真實的,連果報也不是真實的,就跟作夢一樣。因為你在夢中,你不覺,我再告訴你,夢中那個境界是清淨的,是清淨寂滅的,你相不相信?你醒過來想一想,相信了,為什麼?夢全是虛妄的。正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夢境怎麼不是清淨寂滅的?那個夢中境界是從無生有,有即是無。可是你在那個境界,你不知道自己在作夢,你把那個夢境當作真事,所以你在那裡起分別、起執著,那你也是造業,也在裡頭受苦,受報。等到醒來之後想,一場空,什麼也沒有,惑也沒有,業也沒有,果報也沒有。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他覺的是什麼?他曉得我們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不過是一場夢境而已。所以,他在這個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他住的是不思議解脫境界,就這麼回事情。所以妙不可言!

  我們今天怎麼樣修行,說實在話,我們從無始劫以來就修到今天,還是修成這個樣子,沒入境界。為什麼不入境界?就是始終把這個境界當真實,在這個裡面虛妄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換句話說,無始劫以來修到今天,說的是修佛法,其實統統修的眾生法,什麼時候曾經學過佛法?幾時你要學佛法了,那就是回光返照,一念就成佛了。由此可知,我們用分別執著、用意識心來學大乘、一乘佛法,這個大乘、一乘還是世間法。清涼大師說得明白,用意識心(意識心就是分別心、執著心)來修學佛法,它的結果就是增長邪見。如果離開了經典,以意識心來修禪定,禪定是行門的總綱,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都是修定,大師說,它的結果是增長無明。譬如我們這七天法會,如果我們不講經,也不講開示,大家都在這裡念觀世音菩薩,結果恐怕大多數都是增長無明。每天給你講經,不念佛,天天在字裡行間去思惟、去幻想,增長邪見。我們現在兩種都有了,兩種都有要是搞得不好,就是又增長無明又增長邪見,麻煩可大了!所以一定要會,這個裡頭有善巧。如果你會了的話,你聽經增長智慧,念佛是打斷無明,這個功德就殊勝,就不可思議了。這是講的佛法。我們把這幾句念下來。

  「性相常住,循業發現,十界差殊」,這裡講十法界就是這麼來的,這把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真實法裡面是性相常住,變現為十法界莊嚴,那就是循業發現。這個道理,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楞嚴》過去我講過很多遍。底下兩句話非常重要,諸位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九界皆權,佛界為實」。因此,九法界我們都不能分別執著,你才能夠入佛法界。下面這個幾句對我們現前來講很重要,為什麼?我們畢竟還沒有能夠捨妄想執著,沒有能夠捨掉。沒有能夠捨掉就是凡夫,既是凡夫,必定是起惑、造業、輪迴,所以底下這幾句話就重要了。

  「如造上品惡因,報在地獄」,地獄就是這麼來的,本來沒有,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不是佛、菩薩、閻羅王造一個地獄,你造了罪業,把你送到裡面去受罪,不是的,沒有,是你自己變現的。你要不信,我們可以做個比喻,譬如我們這個心有惡心,常常想害人,你就會做惡夢,夢裡頭夢到惡人要害自己,不是你害別人就是人家害你自己,你會做惡夢。你的心要是純善的心,你做的夢是好夢;你心是清淨心,你就不作夢。你既然曉得夢是自己心變現的,告訴你,十法界統統是自心變現的,地獄是自己變現的,惡鬼也是自己變現的,沒有一法不是你自己心變現的。所以修行最要緊的是修心!什麼叫上品惡?什麼叫中品惡?在此地就不能給諸位詳細的講,註疏裡面大家自己好好的去看。「中品惡因,報在餓鬼。下品惡因,報在畜生。修下品善因,感人趣。中品善因,感修羅趣」,趣就是我們講道,中品善因,感修羅趣,這是指天阿修羅。「上品善因」,這是生天。「說四諦法,證聲聞果。說因緣法,證辟支果」,辟支是緣覺。「說六度法,證菩薩果。此九皆權,不得云妙」,這個妙,單指佛法界;換句話說,單指一真法界,這才是妙。所以底下有一句說,「唯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才叫妙。

  再看心法,在一百三十四面最後一行。「心法者,以十法界千差萬別,唯一心造。」佛在《華嚴》裡面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很難懂,所以禪家常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成佛就是認識心、明瞭心了。心在哪裡?心是什麼樣子?這是很大的問題。《楞嚴經》一開端就提出這個問題,「七處徵心」,找不到心在哪裡。「十番顯見」,佛告訴我們,心就是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也不好懂,根性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說我們見性,見性就在我們眼睛裡面,那就錯了,怎麼樣你也無法體會。如果見性真的就在我們眼睛裡面,我們眼睛瞎了,那見性也完了。你讀讀《楞嚴》看,眼根有生有滅,見性不生不滅。所以,阿難找不到心在哪裡。真心盡虛空遍法界,妄心也是盡虛空遍法界,那你要問了,妄心為什麼也盡虛空遍法界?因為真妄是一不是二,悟了就真,迷了就妄,迷了叫阿賴耶,悟了叫真如本性。只換名詞,絕沒有換其他的,只是換個名稱而已。

  「此心能相能性」,性是本體,相是能現相。像我們每天晚上作夢,做的夢都不一樣,你能作夢的心是一,所作的夢,你們哪一位做過夢曾經做過相同的夢?有幾個人做的完全相同的夢?這個很少有。它能夠現相,能現相的心是一個,所現的境界相,跟諸位說無量無邊,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己心變現的境界。「能凡能聖」,你迷了現的是凡夫相,覺悟了現的是佛菩薩相,都是這一個心。「能善能惡」,一念慈悲,心就善,一念瞋恚,所謂是百萬障門開。「能佛能眾生」,能成佛,也能成九界眾生。由此可知,我們自己這個心真是萬德萬能。萬德萬能的心,就看我們自己如何去運用。諸佛菩薩大用無方,所以才能夠隨類化身,像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你要問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能力?本能如是,經上常講「法爾如是」,法爾是本來就具足這個能力。佛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並不是說這種能力只有他有,而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都有心,既有心,換句話說,哪一個人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有這個能力不會用,這才叫冤枉。為什麼不會用?第二行就說得很清楚,我們接著念下去。

  「故曰,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蘊」,這兩句話是《華嚴經》裡面的。底下幾句話就重要了,「特人不自觀心」,這句話就是佛之所以成佛,菩薩之所以成菩薩,就是他會觀心。觀音菩薩之所以能成為觀音菩薩,你看《楞嚴經》裡面講的修行的方法,他就是會觀心,所謂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反聞就是觀心。這個方法,我們在這一會當中要跟諸位同修細細的來討論,這是修行關鍵的所在。你要是不懂,不管你怎麼苦修,剛才跟諸位說過了,你還是修的眾生法,不會有成就。修的眾生法,你是修的人天福報,你福報大了,福報大了煩惱也多。不要說我沒有福報的人有煩惱,福報大的人我看煩惱更多!這就是你沒有能夠擺脫眾生法。

  「若能修攝其心,觀一切法,本來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這個經上沒有句讀,諸位聽的時候可以把它圈起來,這個經是贈送給諸位的,將來你們自己帶回去,「無所有性,觀心無心,法不住法,當下了悟,當下解脫,如大圓鏡,普照十方,此心法何其妙哉」。這是把心的體、相、作用它的妙處都給我們點出來了,實在是妙,妙不可言!「佛無別法,即心是佛,心不自心,即眾生心。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所以,這個三法皆不可思議,三法都稱之為妙。

  這個地方我們只說一個大概,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曉得心法的重要。我們今天所有的功夫都應當用在心法上,會用功的人,就像清涼在《華嚴》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你要覺得處處還有障礙,那是你不會用心,會用心的人沒有障礙,不會用心的人處處有障礙。會用心的人,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修攝其心」的增上緣,不會用心的人,所有的境界都變成障礙。不但逆境是你的障礙,順境更是障礙,為什麼?順境裡面你起貪心,你起慳吝心,你捨不得放下,所以順境的障礙比逆境還要大!佛法的修學先從逆境裡面修,先學苦行,大迦葉尊者為榜樣,修頭陀行。到逆境的時候沒有障礙,心得清淨了,再修順境。順境是以善財童子為榜樣,你看善財童子一出生,他家裡的環境,連草木都長成金芽、銀芽,都現的七寶,那是現的一片順境。順境再圓滿了,順境裡不動心了,那就成佛了。

  可見得會修心的人,無論在什麼境界都是增上緣,無論是什麼人,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不善修心的人,給諸位說,佛菩薩來了也是魔,也是障礙。譬如你念佛,你念得那個心剛剛清淨,要得一心了,忽然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現在你面前,你的心一歡喜,你的定完了,一心馬上沒有了。那個阿彌陀佛、那個觀音菩薩就是魔,把你一心破壞了,你的功夫就失掉,再也得不到了。所以《楞嚴經》裡面講,不管什麼境界現前,統統不要理會,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你要觀心,決定不能放棄你的功夫,這個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入流亡所」,就是那個入流。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所用的功夫就是入流兩個字,入流就是向內觀照,不向外攀緣,向內觀照。一失掉了觀照的功夫,心就被外面境界牽走了,這是用功的人講大病。

  下面有講,「本跡二門,皆具十妙」,這在一百三十五頁最後一行。在這個地方,我只跟諸位提示什麼叫本,什麼叫跡。本,是佛在果地上的境界,前面講十法界,佛法界是本,其餘的九法界都叫跡,佛可以非常自在無礙的示現在九法界利益眾生。本跡皆具十妙,這個十是表法的意思,不是定數,是表無量無邊,無有一法不妙。無量無邊的法說不盡,歸納為十大綱領,略說而已。這個裡面,在一百三十六面我們看到,有「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應妙」,這些經文、註疏諸位自己去研究、去看,重要的地方我跟諸位提一提。

  境是講境界,境界無量無邊。智是講的智慧,佛法裡面所說的一切種智,這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也是我們真心(就是一心)本自具足,這是真智慧。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做道種智,也叫做後得智,或者叫做權智,是為他受用的。自受用的就是根本智,就是一切種智。自受用的是什麼樣子?《般若經》上常說「般若無知」,自受用的就是無知。對別人講,他受用是無所不知。也許諸位心裡面有疑惑,我們自己受用應該無所不知,他受用的時候,他無知,我無所不知。這就迷了,這就叫顛倒錯亂,這就迷了,無明就這麼起來的。所以《楞嚴》上說得很好,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無明從哪來的?什麼原因而有無明?佛講得很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就是這麼來的。我有智慧,我樣樣都通,這就是無明的根本。佛與大菩薩,你問他,他一無所知。我們讀《六祖壇經》,人家請教六祖,六祖自己說他無知,他什麼都不會。自受用裡頭是無知無能,他受用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要懂得這種甚深的道理。我們要求的智慧求什麼?求無分別智,要求這個,這是真智慧。所以佛法那些方法,都是叫你求根本智,根本智怎麼求?根本智就是清淨心。所以,歸結到究竟,還是講的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但是這個智慧它不起作用,所以叫無分別智,它不起作用。別人來問,問什麼你就能答覆什麼,那叫後得智,為他受用,那真是無所不知。本身在清淨心、在定中,你問他,什麼能幹他也沒有,他要替別人服務、替大家做事,他表現的是無所不能。所以我們不能把他受用當作自受用,把自受用當作他受用,這就是顛倒錯亂。《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佛法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當中開發出來的、顯現出來的,修清淨心則必須要修戒律,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說是沒有得定,智慧就開了。無定的智慧,佛法裡面講狂慧,是屬於世智辯聰,不是般若智慧。

  第三講行,行是行為,行是造作。行一定要以智為基礎,你這個行為是智慧的行為,智既然妙,行哪有不妙的!所以修行重要的是心行,心正了,我們身與口自然就正。特別是在中國的禪宗,注重從根本修,從根本修就是從心地上修。最近我們館長啟請講《梵網菩薩心地》,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這部書只有兩卷,一個小冊子,將菩薩修行的,就是心、行、境界、理論、方法、總綱領完全提示出來。《梵網經》也是屬於一乘經典,一般古大德判教,判一乘經的只有三種,《華嚴》、《法華》、《梵網》,這三部經是一乘佛法。換句話說,我們要修華嚴境界、要修法華境界,離開了梵網菩薩心戒,那就不得其門而入。《華嚴經》有地位,雖然講四十一個階級,它又說「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所以它是圓教經典。《法華經》裡面更妙,它「不落階級」,就像永嘉大師對六祖所說的一樣,不落階級。這句話在一百三十七面第一行,它上面有一句,「今經圓位,不落階級」,確實屬於究竟一乘。

  再看第二行,第二行這一條很重要,「三法妙」。「三法即三軌」,軌是軌則、軌道,換句話說,必須要遵循的,離開這個軌道,你就差錯了。十妙裡頭其餘的九條,你記得也好,不記得也沒關係,這一條是一定要記住。為什麼?對你用功,它是一個重要的指導綱領。第一個「真性軌」,這是修行第一個必須具備的條件。真性就是真心,我們講菩提心裡面直心,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連世間人拜神也常說誠則靈,不誠就不靈,真性就是至誠心。不但在出世間法這是第一個重要的修學綱領,世間人講學問、講修養也把它擺在第一,儒家的教學所謂誠意、正心,就是說的這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我們這個地方講的行妙,致知是我們講的智妙,誠意、正心就是我們此地講的三法妙。儒家也了不起!

  這是講用心,我們一定要用真誠之心,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要用真誠。不要說別人都欺騙我、用假心對我,我還要用真心對待他?那你要問,別人甘心墮落生死輪迴,你也甘心嗎?你要成佛、要成菩薩,你用的心跟他就不能一樣。成佛、成菩薩,了生死、脫輪迴,證一真法界,就一定要用真心,這是不能不知道的。不管人家用什麼心來對我,我只用一個心待人,只用一個真誠,決定不變。這是你學佛你有了基礎,你具足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在因緣裡面講這叫親因緣,這叫佛性種子。

  第二個條件是「觀照軌」,這就是用功的要領。無論你修學什麼法門,一定要有觀照的功夫,沒有觀照功夫,你這個法門是白修了。為什麼?沒有觀照你不能得定、不能開慧。不能得定就不能斷煩惱障,不能開慧就不能破所知障,二障不破那是六道凡夫。所以,不能沒有觀照。古大德給我們講修行功夫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觀照,再升一級就是照住,再提升一級就是照見。這三個功夫用在念佛法門上,觀照得功夫成片,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你念佛裡頭沒有觀照,雖然念一輩子佛,還是不能往生。諸位要記住,我們不是這一生學佛,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念佛法門,都沒有能夠往生西方世界。什麼原因?就是念這一句佛號裡頭沒有觀照功夫。所以念了一生佛,生生世世念佛,那個佛號都變成福報,變成人天福報。我們這是要覺悟。照住就是得念佛三昧,事一心不亂。照見就是理一心不亂,那個境界跟《心經》裡面所講的一樣,「照見五蘊皆空」,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諸位要深入研究這個道理,要想明白這個方法,你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也說得很多。所以觀照我們一定要曉得。觀照還是用的意識心,到照住也是用的意識心,照見就不用意識心了,用意識心不能照見。

  何謂觀照?觀照就是我們常常自己能提醒自己,就是觀照。譬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起心動念了,起了貪心,馬上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就提醒我們觀照的功夫。我怎麼又迷了?怎麼又起心動念了?心又往外跑了?一提起佛號,把這個心就收回來了,這是觀照功夫。心不往境界上跑,不向外去留意,把心收回來;外面境界還是一樣清楚,心不被境界所轉,這就是觀照的功夫。這個功夫淺,但是要做,要不斷的去做,為什麼?一失去觀照,心馬上就被外面境界牽跑了。所以古人講「不怕念起」,念是妄念,「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心裡一念不平、一念瞋恚,立刻想到「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就心平氣和,瞋恚自然就消除。所以它有這個功德在。

  佛菩薩的名號,幫助你觀照的,經文重要的句子,幫助你觀照的,所以你要記得。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放不下的時候、過分認真的時候,想到《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有什麼放不下的?想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有什麼好執著的?這一放下、一不執著了,你看看這個心多自在,患得患失那個妄想立刻就消除,這就叫觀照。時時能夠提得起觀照,你看境界哪有不自在的?前面跟你講的,什麼叫會用心?會用心的就是常常提起觀照,會用心。不會用心的人,他這個觀照提不起來,不管他每天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萬聲佛,他裡頭沒有觀照的功夫,都不起作用;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不能成就功德。

  底下講「資成軌」,資成就是所有的境界都資助我們、成就我們,了不起的功德。諸位不要以為善緣是資成我們,逆緣的資成更大。本經「提婆達多品」,釋迦牟尼佛讚歎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是惡人,處心積慮要害釋迦牟尼佛,要把他害死,總是障礙,總是找麻煩。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善知識,他不能圓成佛道,他之所以能夠成佛是提婆達多資助成就他的。提婆達多墮地獄了,為什麼?障礙佛法,破佛。釋迦牟尼佛派了目犍連,幾個有神通的大弟子到地獄裡去問候他,看到他在地獄享受比天堂還舒服。他謗佛毀法這是他的罪,墮地獄,他有那麼大的福報在享受,他幫助釋迦牟尼佛成佛,這個功德多大,這個福報太大了!所以一方面墮,是一方面又在享受,你看果報真是不可思議!

  他害那個人,結果那個人不但沒有害到,反而幫他成佛了。他害那個人的心墮地獄,幫助那個人成佛這個福,在地獄裡頭享福也比天堂還舒服。你看,不是眾生法妙嗎?假如那個惡人,譬如障礙佛,佛要是一念瞋恨心起來,你障礙我,我總得要報復你,好了,提婆達多墮地獄受罪,釋迦牟尼佛也得墮地獄受罪。諸位曉得,你一個人成就,一切人都成就;你一個人墮落,大家統統墮落。你們想想看這個道理,合不合理?佛是講理的,不是不講理的人。我們想想真有理!有理才有這個事,資成軌。

  所以,在「法師品」裡面,佛說,如果一個修行人能夠以三軌自持,守住這三個法則,再能夠修「安樂行品」裡面的四種安樂法,那你是在任何境界裡面都可以隨心所欲、得心應手,一切的障礙、災難自然消除。可見得法法皆妙,唯在我們自己要通達這個道理,要在境界當中會用心,那就無有一法不妙了。

  「感應妙」,我們留在「普門品」裡面講。「神通妙」,在一百三十八頁第四行。這裡頭有兩句話,第四行當中,諸位看「七神通妙,神謂難測,通謂無礙」,諸位記住這兩句就好。因為有很多人把神通都誤會了,錯解了意思,這是神通兩個字正確的解釋。神是什麼?超越我們的常識,所以說不可思議。通是通達無礙,是這個意思。「說法妙」,特別是讚歎這部經,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就是完全說真實話。在過去,有許多境界隨順眾生說的,法華會上完全是說佛自己親證的境界。這是說法之妙,所以稱之為《妙法蓮華經》。

  「眷屬妙」裡頭也提到提婆達多,在一百三十九面最後一行。看「應生眷屬」好了,倒數第三行,第五這一小段,應生眷屬,應是應化。「華嚴云,佛初托胎」,佛要到我們人間來,他也要來投胎,跟我們人一樣,沒有兩樣。「諸法身大士,侍衛下生」,所以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那些佛與大菩薩都發心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來做他的眷屬,所以也都來下生了,「散降餘胎」。有的人「作親中冤」,是釋迦牟尼佛的兄弟,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但是跟他做冤家。其實都是佛菩薩化身的,都不是真的,哪有真正冤家!「引諸業者」,像弟子當中六群比丘,那真是惡人嗎?也是示現的。就好像大家來捧釋迦牟尼佛,你來唱個主角,我們都給你做配角,把這一台戲唱得圓圓滿滿,表演得有聲有色,是這麼來的。如淨飯王、摩夜夫人,這是佛的父親跟母親,「乃千佛父母」。羅睺羅,「羅云」,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千佛之子」。「調達」就是提婆達多,「是善知識」。「諸聲聞等內秘外現者是也。如是眷屬,前後圍繞」,這是講的眷屬妙。全都是教化我們的,佛在那裡教化我們,圍繞佛的大眾個個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在他表演當中,真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道理。底下講「功德利益妙」,這個功德決定真實。

  下面則講到「本門」,本門裡面這個文也很長,我們只看後面的「本利益妙」,在一百四十三面第一行。「如今之成熟者,由於大通時覆講之益」,我只跟諸位說這一句,特別提醒諸位複講的利益。這是講釋迦牟尼佛本身的事情。他在發心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也是無量劫之前,有一尊佛叫大通如來,他是王子,當時有十六個王子,聽了佛講經之後,他們複講。所以佛門裡面這些法師,他們的出身都是從複講而來的。複講並不是我們中國人所發明的、所提倡的,由來久遠,大通如來那個時候就複講了,在我們中國過去叢林裡面叫講小座。

  所以,佛門的法師是這樣培養的,從前沒有什麼辦佛學院的。法師講經,選拔聽眾當中哪些人有這個天賦、有這個志願,他將來有這個志願出來做法師,弘法利生,講經說法。他要有這個志願的話,老法師一定就把他請出來,叫他複講。複講就是講小座,早晨我們講的這一段經文,複講的人他很用心的聽,為什麼?到下午的時候,他要把這段經文重複講一遍,講給大家聽。不複講的人聽經,給諸位說大概只能聽個二成、三成,為什麼?不用心。複講的人大概可以聽到五、六成,為什麼?下午要我講,我不能不用心聽,用心就不一樣。我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我們學講經的這些人都坐在第一排,靠得最近。因為那個時候,擴音器是有了,沒有錄音機,靠得近聽得清楚,很用心的聽。為什麼?到第二天、第三天就要複講。是從複講當中出來的。在台灣這些講經的老法師們,他們的出身也是複講出來的。

  有一年演培法師回國,有一些居士們帶他到烏來去玩,他也請了我一道,我跟他坐在一起,討論到佛學院的事情,他談到佛學院就搖頭。他說他的出身是在諦閑老法師座下講小座,就是複講,他的基礎在那個地方奠定的。那個時候他很年輕,他十幾歲出家,做沙彌的時候,他很聰明,諦閑法師很喜歡他。諦老圓寂之後,他就跟倓虛法師。所以,這些法師都是出身在複講。這種方法現在人是不屑學,認為這個方法太古老、太笨了,你要學新方法,新方法出不了人才。複講這個方法從大通如來一直到釋迦牟尼佛,從釋迦牟尼佛可以說一直到我們前幾代,都用這個辦法成就。今天佛學院辦的雖然多,佛學院出來幾位法師?台中李老師教學用複講的方法,兩年當中成就了二十多個人,這二十多個人個個都能上台、都能講經。我還沒有看到哪一個佛學院,能夠說在兩年當中能成就這麼多人。所以我們要重視複講,然後才能夠流通大法。「觀世音普門品」是弘法流通,這才是真正利益。

  底下我們把它念下去,「然六百八十萬億恒沙之眾獲益,豈無先世之緣哉。若非有益,安得覆講而得度?當知今世之得益,又待後世之成熟。況後世之得益,豈無成熟之得哉?如是諸佛三世益物」,物是指九法界的眾生,如果說人,人不能包括天,不能包括三惡道;說物,這一個字就把九法界有情眾生統統包括在其中了,「化化不絕,是本利益妙」。所以,諸位真正發心,一定要學講,學講從複講開始,先學複講。

  下面是講「蓮華」,蓮華是比喻,註子裡面說得很清楚,我們在此地把它略掉了。表解裡頭簡單的提示,皆以喻妙法。蓮花是因果同時,開花的時候當中就有蓮子,取「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取這個比喻、取這個意思,來喻這個妙法。

  「經」之一字,「具」,具是具足,「貫攝常法」這四個意思。這四個字大乘裡面都有註解,諸位一看就能夠明瞭。到這裡我們只是把經題給諸位簡單的介紹出來。

  底下有乘攝、教體、宗趣,這個地方應當是把線要拉到釋題這個地方來才對,他把這個當中斷掉了,這是畫表的人他不懂這個格式。這一段我希望諸位看,我們也不必講了。我跟諸位列的表是個綱領,你們把玄義裡頭一對照就清楚了,這幾句都是玄義裡面摘錄出來的;換句話說,是玄義裡頭最重要的句子。玄義記不住,把這幾句記住就好。今天晚上我再跟諸位介紹品題,就是入這部經了,以下冊「普門品」為中心,上冊就用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