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三十四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34

  第十面倒數第三行: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便捨樂土。宮殿臣妾。剃除鬚髮。而被法服。】

  這一段經文是別問裡面的第二段。前面彌勒菩薩問的是見諸菩薩修布施波羅蜜,這一段則是問持戒波羅蜜。天台大師說,在家人布施容易,持戒比較上要困難;出家人布施難,持戒比較上容易。所以經裡面是就小乘戒律來說明,『剃除鬚髮』這是屬於小乘戒的。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的,是彌勒菩薩看到這些『諸王』,就是指的國王,他們能夠到達佛所住的處所,到那裡去『問無上道』,特別要注意到是「無上道」,可不是問的小道,問的無上道。由此我們可以曉得,如果不發菩提心,他就不會問無上道。在世間,國王可以說是最尊、最貴,但是我們在這段經文裡面來看,世間還有比國王更尊貴的,那就是修道。如果說修道要不比世間國王更尊貴,世間國王為什麼願意出家?把世間榮華富貴、名聞利養都能夠捨盡,而『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法服」就是出家人穿的衣服,在印度那個時候是指的三衣一缽,不是我們現在穿的衣服。諸位要曉得,我們現在中國出家人穿的衣服是明朝的服裝,不是印度的衣服。印度衣服就是迦裟,但也不是我們現在所披的迦裟,我們這個迦裟都改制了。現在南洋佛教,像泰國小乘國家,他們披的迦裟就是原始的樣子,三衣一缽。

  這一段裡面所講的義趣是發大心、修大行,以無上菩提為修證的目標,這個發心是真正的發心,因正果當然就正。所以世間之樂,不但是我們凡夫世間,縱然是四禪天也可以捨棄。要講到入道,當然這個戒是入道的根本,可是我們要懂得戒律的精神。如果要不懂戒律的精神,死在戒條之中,那反而變成障道,不能入道,就斤斤計較在戒相上,分別戒相、執著戒相,諸位想想,有分別、有執著還能入道嗎?我們念佛還能夠得一心嗎?離開分別執著才能入道,才能得一心。戒律是幫助我們得定的,所以戒律的精神教我們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後面還有一句叫「自淨其意」。諸惡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的;眾善奉行是大乘戒,是入眾的、是待人的。自律、待人都不可以執著,都不可以著相,因為執著、著相,心就不能清淨,自淨其意就做不到。但是自淨其意卻是戒律的目標,也就是戒律的成就。在大經裡面我們能夠很明顯的看到,諸佛菩薩處處提醒我們,一定要做到身心不二。剃髮披上迦裟這是身、是外表,示現的離欲清淨,可是內心一定要與外表相應,表裡一如,這講身心不二。這是教我們真正要修行,先要從自己本身修起,不說外面境界,從本身修起,修什麼?修身心不二,這個樣子才可以入道。在此地彌勒菩薩所問的偏重在見處,偏重在解門,到後面我們才看到行法上,與此地的見解完全相應。再看下面一段,這是問忍辱。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

  古德給我們說,忍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叫「苦行忍」,菩薩示現為『比丘』的身分,這就是苦行忍,所謂是忍人之不能忍。世間人怕苦,修道的人不怕苦,修道的人示現苦行,這就是教化眾生。而不是單單憑口頭上給大家說,我們要知足常樂,不是單單在喊口號。出家比丘確實做到了知足常樂,他只要三衣一缽就知足,就很滿足了,他對於世間一切都沒有希求,這是示現一個知足,做一個模範給我們看。當然在現在我們的社會,這個社會型態、思想潮流跟從前都不一樣,雖然不一樣,這種精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唯有知足的人才能修道。不知足的人,心裡面就有欲、有求,有欲、有求是障道。所以像這些地方我們能夠忍,這叫苦行忍。

  第二句講的是「生忍」,後面我們還要加以解釋,『獨處閑靜』。在從前小乘聖者他們修行確實是「獨處閑靜」,住在山洞裡面,住在樹上。現在泰國的這些出家人,也還住在一個小帳篷,都是一個人住的,不會有兩個人在一起住,為什麼?他求閑靜,這種叫生忍。大乘菩薩一定要入眾,不入眾不能接引眾生,不入眾不能教化眾生。菩薩雖然是入眾,接引教化一切眾生,他的心就跟住茅蓬、住山洞沒有兩樣,心是閑靜的。這是第二種的忍。第三種,就是末後一句,『樂誦經典』,「樂」是愛好,喜歡讀誦經典,這叫「第一義忍」。一般人展開經典念上幾頁就念不下去,就疲勞了。菩薩一天到晚念經不疲不厭,為什麼?他心能夠定在第一義上。第一義就是經中之義理,一切經都是從真如本性流出來。這個三句就是這個三類之忍。

  菩薩示現比丘的身分,這是舉出一個例子,菩薩隨類化身,以種種相貌行菩薩道,所以也現比丘身。像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所看到的,菩薩示現各種不同的身分,但是一定具足這三種忍。這三種忍裡面特別要注意到的,閑靜是修忍辱波羅蜜的因緣。而忍辱波羅蜜能夠保持一切功德而不喪失,能夠成就一切善法。所以佛在《金剛般若》裡面對於忍辱度說得很多,也就是特別強調,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誦經確實也是修學忍辱波羅蜜一種善巧的方便,將我們的心定在經教上。對著本子叫做讀,離開經本叫誦,誦是背誦。在過去我也曾經奉勸過諸位,背誦經典,當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不覺,如果這個時候一句佛號還壓不住,最好就是背誦經典,把我們這個妄念降伏住。所以這是修忍很好的方法。再看底下一句,這是問精進。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勇猛精進』,這是講住山,而且是住在深山上。諸位想想,深山你們一個人敢不敢住?所以若不是勇猛之人他不敢住。不要說深山,就是我們這個圖書館,到晚上叫你一個人住,有的人膽小他就不敢住,他說這房子太大了他不敢住,四周圍都有鄰居他也不敢住,何況是深山?所以住深山必定是勇者,心地清淨,無所畏懼。台灣這個山,台灣人口多,人口的密度大,縱然在深山上,也能看到遠處的人家燈火。在大陸的深山,那真正是走幾十里路看不到一個人家,深山裡沒有人,毒蛇猛獸是免不了。你一個人住山洞,一個人住茅蓬,不要說住山洞、住茅蓬,就是過去大陸上那些叢林寺院,建築在深山裡面的,確實膽子小的也不敢住。這些人是念念在道業上,所以他一切無所畏懼,這是「勇猛精進」之相。『思惟佛道』,這才是真正的信解,勤求妙法不疲不厭。

  【又見離欲。常處空閑。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這一句是問禪定。禪就是佛心,禪也翻作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什麼樣的受才是正常的享受?必須要做到苦樂憂喜捨這五類的受統統都離開,都不受了,這才叫正常的享受。所以在這一句裡面,彌勒菩薩第一句說,『又見離欲』,可見得若不離欲就談不上正受了,能夠離欲心就清淨,『空閑』是境界清淨,心清淨、境清淨,修深禪,深禪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這是甚深之禪定。要曉得,心原本是空,境界原本就是寂滅相,深禪之相是境寂心空,這是甚深的禪定。這個時候才能證大自在。『得五神通』,「神通」是從定中發現的,只要你甚深禪定成就了,這五種德用自然現前。

  我們一般講神通,講六神通,為什麼這個地方只說五神通?因為此地講的是菩薩。小乘聖者有六通,就是四果羅漢有六通,大乘菩薩比小乘羅漢高明得太多了,難道沒有這六通嗎?可是諸位要曉得,小乘聖者斷見思惑就叫做漏盡通,他的煩惱就盡了。大乘菩薩單單把見思煩惱斷盡了還不行,為什麼?他還有塵沙煩惱,還有根本無明,他必須把根本無明煩惱斷盡才叫漏盡。所以大乘漏盡,嚴格的講是如來位。等覺菩薩還沒有盡,還有一分生相無明。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曉得此地講的五神通比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高明得太多,不是他們能夠比的。

  在此地我們要記住的,離欲是禪定當中的信解,心空境寂是修禪定的因緣。我們中國人古人也有所謂「人非有品不能閑」,什麼叫有品?就是離欲。一個人清心寡欲,他可以不做事情,一天到晚只遊山玩水,悠遊在山水之間。人要是沒有離欲,你叫他閒著麻煩就大了,為什麼?他閒不住,他要閒著他就會做亂。因此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寫歷史的史學家對於這個閑人,歷史上都要留一筆,就是他很不容易。所以我們二十五史裡,你看看每一個朝代每一部斷代史裡頭有叫《隱逸傳》,那就是閑人隱士,所謂說高人,他有學問、他也有能力,但是他不做官,士農工商他都不幹。所以這種人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二十五史裡頭還要給他留下傳記,憑什麼?就是憑他品德高尚。他也無形當中教我們了,教我們什麼?少欲知足!他是有能力得到名聞利養的,他不要。我們世間人想盡方法去謀個一官半職,人家不要;世間人想盡辦法發財,他也不要,這種人值得尊敬。所以他們這些人在世間也是安定社會的一種力量,世間人對他尊敬,一看他,再看看自己,心就平了,氣也消了。人家有學問、有能力什麼都不要,我有這點就夠了,何必要多求?他代表的是這種精神在。因此我們歷史上要給他留傳。

  【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讚諸法王。】

  這一首是說「不起滅定,現諸威儀」,這是大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所以這個禪定不是不動。六祖在《壇經》裡頭說得好,他交代人這個坐禪,坐禪不是不動,動怎麼叫坐禪?所以他那個坐不是我們坐在這個地方的坐,用的字是個坐,坐是代表什麼?代表不動。動就不叫坐,坐著就不動,取這個字的意思,不是叫我們身體坐著不動,他是叫我們心不動。身不管你怎麼動,只要你心不動就叫坐禪,而不是注重在身之坐,著重在心之坐。所以這個地方『安禪』也就是這個意思,安禪內心已經寂淨。『合掌』,這就是有動。換句話就是身動心不動。所以才能做到事事無礙、理事無礙,理是心不動,身動,理事無礙。能夠隨順一切環境、能夠隨順一切眾生而無心,像昨天晚上我們在《彌陀疏鈔》裡面讀到,「隨順境緣而無心」,這就是「安禪合掌」之意,正是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而以偈讚佛,這正是說明菩薩住在深定當中,還要幫助佛弘法利生,讚佛就是幫助佛弘法利生,為聖教做宣傳,為眾生做接引,這是幫助佛教化眾生。所以這也是定深的成就。到後面經文我們都能看到這些事項。下面有三首是問般若: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能問諸佛。聞悉受持。】

  這一首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就是第二句,智慧深,所謂是徹法底源,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根源,真實相,都要正確了解,這是甚深的智慧。可是這樣甚深的智慧,給諸位同修說,不是學來的。如果是學習而來的,這個世間的學術應該可以做得到,不是學來的。這是本性裡所謂是自然智、無師智。我們要想得到這個智慧,一定要從甚深禪定當中才能夠顯現得出來。也正是佛法裡常常提倡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就是開這個甚深的智慧。『志』是講什麼?就是誓願,四弘誓願,「誓度眾生、誓斷煩惱、誓修法門、誓成佛道」,堅固的志願。這樣的人就叫做菩薩,他有甚深的智慧,他有堅固的志願。具備這個條件,在修學過程當中,他『能問諸佛,聞悉受持』。他會問,他曉得怎麼問法,提出問題,佛給他開示了,他就能受持,成就他的智慧弘願。再看底下兩首: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以無量喻。為眾講法。欣樂說法。化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

  這兩首講的定與慧。定慧兩種具足是不容易的,具足就是沒有欠缺。在菩薩位次上來說,大概是別教初地以上的、圓教初住以上才是定慧具足。這個境界大家都很明瞭,見思煩惱盡了,塵沙煩惱也盡了,無明也破了一分,才到這個境界,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確實現前。『以無量喻,為眾說法』,「無量喻」就是佛經裡所講的「種種善巧方便」,為一切眾生演說妙法,這是講的菩薩。如果說沒有到這個程度,定慧不具足,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我也常常給諸位同修說,這個時候也說法,說法是什麼?是做學生。千萬不可以以法師自居,而不過是講台、台下互相切磋琢磨而已。為什麼?沒有開悟,定慧沒具足。這個時候我們修學的重點就是修定修慧,除了定慧之外,一切都不是自己所求的,才能成功。如果說我又修定、又修慧,我還有別的什麼希求,這個定慧求不到。為什麼?其他的這些欲望求取障礙了定慧。前面說過,定要清淨心才能成就,修定的人要離欲,五欲六塵要不離哪裡會有禪定?沒有禪定哪裡會有智慧?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一定要修清淨心。定慧具足的菩薩,也就是圓初住以上的菩薩,這是真正證得四無礙辯才。四無礙辯才裡面就有樂說無礙,因為他有大悲願力,前面講了,「智深志固」,他有堅固的廣大誓願,所以他很歡喜說法。『化諸菩薩』,教化那些定慧還不具足的,我們要是以天台別教來說是三賢菩薩,圓教裡面十信位的菩薩,我們通常也叫權教菩薩,接引這些人。

  『破魔兵眾,而擊法鼓』,這兩句都是比喻,說法的目的在哪裡?目的在「破魔」。首先我們得認識什麼叫做魔,如果你不認識魔你怎麼能破魔?《八大人覺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四種魔,第一種叫五陰魔,我們現在沒法子脫離,五陰是什麼?色受想行識。諸位同學你們要參加過大專講座,上一個學期講的《心經》,講的《百法明門》,五陰就是百法,百法歸納起來就是五陰,五陰展開來就是百法。想想我們能不能逃得出去?一般的講法,色是指的物質,五根六塵,色法,想是第六識,行是第七識,識就是阿賴耶識,受是指前五識。這個裡面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統統都包括在其中。試問問這個魔障我們幾時能夠擺脫掉?想想我們有沒有能力擺脫掉?五陰魔要一擺脫掉,下面煩惱魔、天魔、死魔都是小魔,五陰是老大,前面都是老二、老三、老四,不足為道了。所以實在講這四魔,只要你擺脫了五陰,什麼都解決了,那才叫是從根本上解決。

  你們諸位想想,煩惱是《百法》裡面的六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那都是小事情,最重要的是五陰。《楞嚴經》後面講五十種陰魔,那就是五陰,把五陰再展開分為五十類,每一陰裡頭分作十類,五十類。假如大家果然在大經裡頭恍然大悟,我們可以擺脫掉,不是不能破除。那要不能破除,那還算什麼佛法?還算什麼菩薩道?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破五陰魔的方法。譬如《楞嚴經》教給我們「捨識用根」,這就把魔破掉,根是根中之性,性不是魔,你就能夠遠離諸魔超越三界。我們念佛法門念到理一心不亂,也是破諸魔軍,亦是超越三界。《六祖壇經》也不例外,都是講的這個道理。所以諸位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只要真正抓到一部,理論真的懂得,方法也曉得,你依教奉行,決定能夠破除這四種魔。四魔都破了,才能夠說得上是法輪常轉,所以稱之為「擊法鼓」。這個鼓在從前打仗進攻的時候用的,鳴鼓而攻之。這就是「破魔兵眾」的意思。

  菩薩說法是以清淨心,清淨心當中出的是清淨音,稱之為梵音,這清淨音。唯有清淨音才能夠警惕一切眾生,才能夠開悟一切眾生,所以有擊鼓破魔的意思。這個三首,前面一首是自利,成就自己的般若智慧,根本智;後面這兩首講利他,也就是後得智。「智深志固」是說法的因緣,「聞悉受持」就是信解,「破魔擊鼓」是般若智慧的大用。到後面我們看到諸菩薩發願弘經,也都是從這個意思裡頭來的,這個經前後彼此都有照應。次第問到這個地方結束了,這是按照順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按照這個順序問。下面的偈頌不次第問了,沒有按照這個次第問。這裡面也有七個小段,我們先看第一個小段,第一首是問禪定,這不是按次序。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不以為喜。】

  前面次第問意思還沒有盡,所以又見到有種種人在那裡行種種事,隨所見到的隨著提出問題,這就是不次第問。這一個大段裡面的七個小段,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非常之多。這一段裡面說修道的人,他的定功之深,深到什麼程度?天龍來致敬他也無動於衷。但是在這個地方諸位要曉得,這是要拿《金剛經》上話來講,四相俱離,「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恭敬沒有歡喜心。我們要不要學?我們如果學了,人家對我恭敬,我理都不理他,人家看這個人架子太大了,好傲慢!所以我們一學就錯了。菩薩此地這個修法,如果我們望文解義就大錯特錯了。菩薩待什麼人都是謙虛、謙下,彬彬有禮,不會說天龍來恭敬的時候他在那裡裝模作樣理都不理,不是,也很歡喜接待,內心裡面如如不動,是說的這個。

  諸佛菩薩心就像明鏡一樣,像一面鏡子一樣,決定無心。你看鏡子照人,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絕對不說你笑它不笑,你哭它不哭,它如如不動,沒有這種道理的。鏡子怎樣?無心。無心就是寂然大定。所以我們心要定,心要定我們的神情自然柔和了,處一切事都能得其中,所謂得其中就是恰到好處。我們道場多一個人沒有歡喜心,走掉幾個人也沒有懊惱之心,心就是寂然入定。多了幾個人歡喜,我這個道場興旺;人走了,人家想方法破壞我道場了,這要難過幾天,這就是沒有定。換句話叫沒有功夫,那叫生死業。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這個才真正稱得上一心一真,如實之境。

  【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前面一首是見到定體,這一首是講的定中之用,這是甚深禪定的大用。『處林』,「林」是林間,就是樹林,林間是形容幽靜清閒,從境來形容他的心,境幽靜,人心當然是清閒的。『放光』是定深起作用,光就是智慧,從定中生智慧。『濟地獄苦』,這是講度苦,「地獄」是最苦的,地獄苦都能救濟,那何況是其餘的?一切苦難眾生全都含攝在其中,這是講濟苦。這是什麼?定的境界,就真心現前了,在真心裡面無所不容,前面講一心一真,一心就是在念佛法門講的一心不亂,《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是如實的境界。所以這個時候的心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容,這個時候的智慧是無所不照。由此可知,一切眾生有情、無情都在諸佛如來定光之中。而我們自己的定光與諸佛的定光光光相應,是一不是二。現在可惜的是什麼?我們自己迷失了,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定,也不曉得自己有這個光,現在起惑造業,流轉六道,實在是冤枉,受這樣的大苦。

  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就是喚醒我們的迷夢,令我們在此地恍然大覺。這一覺,給諸位說,則無先後、無頓漸,真是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我們為什麼不悟?我給諸位說,所以不悟就是放不下,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是不悟的障礙,何況我們真是樣樣都放不下!雖然學佛學了這麼多年,吃了一點虧還念念不忘,聽了一句不入耳的話,你看某人常常批評我、說我,還念念不忘,這怎麼行?所以我們不悟一定要找出不悟的原因,把這個原因消除,這才能開得了悟。開悟的人,說老實話,在一切經裡頭說得最簡單扼要的,那真是無過於《壇經》,簡要詳明。真正做到是本來無一物,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念佛法門理一心不亂。為什麼我們心裡頭亂七八糟東西放那麼多?本來無一物,真心!可見得你放的那些全是虛妄的,沒有一物是真實。我們的定體雖有,不能現前,我們的定用也隨著定體的迷失不起作用。而諸佛菩薩的願力確實是「濟地獄苦,令入佛道」,我們做不到,也確實是辜負了諸佛菩薩。剛才給諸位說了,諸佛菩薩的定光是無所不照,無時不照。現在的問題就在我們自己的定光如何與諸佛菩薩的定光能交融,能夠成為一而不二,那就成功了,就圓滿了。再看底下一首,這是問精進。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睡眠是五欲之一,財色名食睡五欲之一,他能夠離開睡眠,他不睡眠,這與一般人就不相同。我們讀了這一首偈,大家必須要明瞭,千萬不要學菩薩,我從今天晚上起不要睡覺了,我也要來『經行』,我『勤求佛道』,搞不了三天就害病,送到醫院裡去還得躺在床上,把你這個三天不睡的都補出來,有什麼用處?功夫不到學不得的。學這樁事情要慢慢的來。譬如我們現在在佛七裡面、禪七裡面,止靜的時間長了就有人要打瞌睡,打瞌睡的人怎麼辦?就叫他走動走動,或者叫他下來拜拜佛,這是什麼?對治昏沉的方法。此地講的不是,此地『未嘗睡眠』不是對治昏沉,人家是志在佛道,這點不相同,目標就不一樣了。諸位要曉得,睡眠是不覺、睡眠是無明,經行、念覺與真性相應,覺則不昏、不迷,是以真正學佛者要求覺、要求正、要求淨。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教我們三皈依,如果我們要把三皈依忘掉了,學什麼佛?所謂三皈依,在自己沒有成佛之前、沒有明心之前,念念都不能離開。這講沒有成佛之前,等覺菩薩也不能離開。皈依覺,覺就是覺而不迷,覺就是佛,皈依的是自性覺,不是他覺,人家覺悟了於我有什麼相干?要自己覺悟。皈依正,正者無邪。實際上講覺正淨是三而一,一而三,覺當然正,正當然淨,正當然覺,迷了還能有其正嗎?我們一般講的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這樣唱三皈依很容易發生一個錯覺,一聽皈依佛就想到佛像,皈依法就想到經典,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三寶不能保佑我們,不能加持我們。六祖說的完全從義理上講,使我們能夠擺脫執著虛妄的假相,「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所以他老人家說「平直即彌陀」,平是平等心、正直心,這就是阿彌陀佛。「能淨即釋迦,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你看講得多清楚。所以我們要曉得如何「勤求佛道」,佛道是覺道,是自覺之道。要是貪著睡眠,這就不精進!

  不睡而經行,這就是在念佛法門裡面所說的般舟三昧。般舟三昧通常是以一百天為期限,就是這一百天當中不睡眠,一心念佛,以一心不亂為目標。可是這也要有很好的增上緣,要有相當的準備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一般人你要照這樣做,做不到幾天準會害大病,你不會有成就的。這是什麼?這是在一般定功已經相當深,凡是定功深的人睡眠就少。到了相當的定功,他不需要睡眠,他有幾分鐘時間的入定,他這個精神、體力就能恢復,為什麼?他沒有妄想。我們現在這個精神、體力不能夠支持,就是妄念太多了。所以需要睡眠來恢復體力,需要飲食來恢復體力,否則的話,我們的精神就不夠用。這就是證明我們的心之亂、神之昏,心神昏昧,才有這個現象。經教裡面給我們說出一些道理,教給我們這些方法,如何將這些心神昏昧的現象把它消除,使我們這個心神能夠恢復到正常,然後才能夠學道,才能夠精進。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