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二十五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25

  請掀開經本第三頁第一行: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

  這十八位菩薩,在佛法上說,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事實,佛法告訴我們,一切萬法理體是一不是二。因此一切諸佛的名號都是顯示理體果地上的德能。一切菩薩的名號是理體起作用的名稱,在佛學的名詞上說就是本具權智的名號。由此可知,諸佛的名號就是理體本具實智的名號。曉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才可以讀佛書,才可以領略到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樣對於佛經的大意才容易的領會,不需要多說了。想像這一十八位菩薩,我們在此地簡單的給諸位做一個介紹,這十八就是一,一即十八,十八即一,都是我們自己本性權智的名號,這句話必須要牢牢的記住,這樣諸佛菩薩就不是外人,都是自己一身本具。

  第一位是『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妙德」,也翻作「妙吉祥」。佛在經中常常跟我們說,這位菩薩過去曾經作過佛,他的名號叫龍種上尊王佛。換句話說,文殊師利菩薩這是古佛再來,也是一位倒駕慈航之人。本經敘說是為「妙光法師」,於此會中代表根本智,是一位「隱勝現劣」,所謂勝,他早已經成佛,他從佛位再退居到菩薩的地位上,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一切眾生。由此可知,諸佛他之所以能夠捨己去助人,實在他是證得諸法皆如,萬法一體,才能這樣自然的做到人我一體、自他不二的境界。而我們凡夫所以做不到,原因就是不明暸人我的真相,於是在一切法裡面,妄生我執與法執,而不曉得這些執著是虛妄而不真實的,這樣才產生了無量無邊的煩惱,招致無邊的苦報。

  諸佛菩薩不但對我們有言教,而且實際上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此地這一十八位菩薩個個都是我們的榜樣,說到親切之處,是我們自性德用的榜樣。在這一品經如來是以放光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放光現瑞,只有事事無礙的這些大菩薩們他們懂得,也可以說,只有心地真正清淨的人,見到佛的光明,一切都徹悟。心地還沒有到這樣的清淨,雖然見到光明,並不懂得佛光裡面所含的意旨,這就必須要藉文殊菩薩以言語給我們來說明。換句話說,文殊菩薩在本經裡面所說的這些話,就是如來放光光中所含的義趣,如印與文,完全相應,佛與文殊是一不是二。懂得這個道理,經中的旨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領略到。這是第一位菩薩。

  第二位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完全是我們中文意譯,這三個字不是梵文,從名號的意思就能夠看出這位菩薩他的本質。觀是從能觀的智慧上說,而世音,世就是世間,音是音聲,這是所觀的境界。在本經第二十五品裡面,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詳細的介紹。這位菩薩是表我們自性裡面的大悲心,大悲心的作用顯示在「普門示現」,所謂的「神通三昧,化他流通」,意思就是希望這樣的妙法從此以後能夠源源不斷流通十方後世。對前面一位文殊菩薩來說,文殊菩薩是代表的智慧,觀音菩薩是代表的慈悲,正是智悲雙運,這樣才能夠將真如本性的德用表顯無遺。在這裡大家要特別注意到的,文殊是我們本性裡面的智慧,般若真智,就叫做文殊師利;觀音是我們本性裡面的慈悲,就是慈悲心,名字就叫做觀世音。由此可知,文殊、觀音並非別人,是本性裡面的大智與大悲。唯有大智與大悲才能夠暢佛本懷,與如來無二無別。如來是講的理體,菩薩是講的從體起用,有體有用,這就是佛法,這就是所謂的佛法無邊。

  第三位菩薩是『得大勢』,我們也稱為大勢至菩薩。經裡面給我們形容,這位菩薩「舉足下足,動三千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壞魔宮殿」,所以稱為大勢至。這些話都是比喻的話,雖然是比喻,諸位要曉得也是事實。大勢至,大是形容詞,勢是講的勢力,至是講到達,他這個偉大的勢力能夠到達這個地方。舉足下足,動三千世界,壞魔宮殿,我們先要說明什麼是魔?經中常說魔有四類,第一類是五陰魔。在《楞嚴經》裡面說得比較詳細,佛講五陰魔每一種又分為十種,所以五陰一共分為五十種陰魔,陰就是五陰。五陰是不是就是五十種?決定不是,這個五十還是大類,每一類裡面可以說是無量無邊。除了五陰之外還有煩惱魔,煩惱也是無量無邊,在百法裡面歸納為二十六種。

  再其次的是死魔,死魔也是千千萬萬種,絕不是單純的。死魔裡面有兩大類,一類叫分段生死,一類叫變易生死,兩類都相當的複雜。分段生死是從我們肉身來說的,實際上我們的肉身剎那剎那在生滅,而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現在醫學裡面所說的我們身體的細胞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實際上就是分段生死,幾個人曉得?變易生死是講精神上的,這個境界的升墮。這兩種生死必須到如來地才真正的超越。第四類就是天魔,天魔是說我們身心以外環境上的干擾。但是這個四種魔最要緊的是內裡面的三種,如果我們身心沒有魔,外面的天魔他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夠侵犯。假如我們內心有魔,天魔就可以得其便,所以說是裡應外合才能夠傷害到我們。

  大勢至菩薩這位是主智慧的,什麼是最大的勢力?是智慧。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喜捨即是勢至」,由此可知,喜捨是智慧。沒有智慧的人才會執著,才有貪吝,所謂是捨不得,不肯放下。能夠喜捨的人,他能放下,他不執著,正是所謂放下身心世界,知道一切法事實的真相。像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的人他舉足下足,我們想想看,是不是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破壞諸魔宮殿?這兩句話說得一點都不過分,事實實在是如此,這個才叫做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是自己的清淨心、喜捨心,我們自己的清淨心、喜捨心能震動大千世界,能壞諸魔宮殿。在經中表法,他與觀世音菩薩共同輔佐阿彌陀佛,次第授記。寶藏佛曾經說,「由汝願取大千世界」,所以給你起個名字,稱你叫大勢至菩薩。

  第四位是『常精進菩薩』,這位菩薩的德號也是我們中文意譯的,一看就曉得他所代表的法門。《寶積經》裡面講,這位菩薩他的願力不可思議,他能為一個眾生經無量劫都不肯捨棄,正是佛門當中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可見得菩薩願力之偉大。「常精進」,也是說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本性確實具足如是功德,正因為我們迷失了自性,將這個無量功德喪失了。如果我們見了性的話,我們對任何一個眾生都會以清淨、慈悲去教化他,他要是不接受,絕不會有一念捨棄之心,甚至於生生世世都能夠照顧他,而不捨棄。顯示出菩薩身心精進,稱之為常精進;換句話說,決定沒有退轉。像這樣的教化,正所謂剛強難化的眾生,都能夠發這樣的大心,何況我們現前一些小小不如意的境界!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若有厭煩、厭倦、退墮,我們自性常精進的功德就不能現前,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應當要修學的。菩薩在此地給我們做個示範,告訴我們要常精進,決定不退轉。

  第五位是『不休息菩薩』,在《思益經》裡面有說,「恆河沙劫,為一日一夜」,這是從比喻上說,將恆河沙劫這麼長的時間當作一晝夜。這個樣子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這樣子過百千萬億劫才遇到一尊佛。如是繼續遇到有恆河沙佛,這個菩薩他能夠修一切清淨行,修習功德,然後授記成佛,必定不休息。不休息跟前面一位常精進表面上看起來大致上相同,實際上他是有差別的。常精進菩薩著重在對人,著重在教化一切眾生,是度他;而不休息菩薩著重是在自度,是自修。所以這兩位菩薩,一個是說的自行,一個是說的化他,自行化他都是精進永無休息的。這是自性的功德,換句話說,也是我們自己本性本具的功德,我們應當要把它恢復。

  第六位是『寶掌菩薩』,《寶積經》裡面說,為什麼要稱這位菩薩叫「寶掌」?經裡面說明,這位菩薩他在諸佛國土教化眾生的時候,他以右手變出若干諸佛世界,都能夠從心所欲,而能夠辦好一切的事物。從他的手中出「佛法僧三寶聲,乃至慈悲喜捨之聲」,這也是從比喻上說的。就是從菩薩的手掌能出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成熟一切眾生,我們稱他作寶掌。在表法,他是說明成就一切事業要靠雙手,我們世人所謂雙手萬能,在佛法裡就用寶掌這個意思來表雙手萬能。雙手萬能的意思還沒有寶掌意思具足,因為萬能沒有寶的意思,寶的意思裡頭含攝有萬能的意思。我們要運用自己的雙手於諸佛世界普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就是一切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之法,就叫做一切佛法。《寶積經》裡面是從綱領上說,所以從手掌出三寶聲、慈悲喜捨聲,這是從綱領上說。確實整個佛法不外三寶與慈悲喜捨。三寶是講的自性三寶,六祖告訴我們,自性覺悟這是佛寶,自性正直是法寶,自性清淨是僧寶。前面講過,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即是勢至。所以三寶與慈悲喜捨就具足一切佛法。一切佛法皆從寶掌中出,這個寶掌是我們自己的雙手。

  第七位是『藥王菩薩』,這位菩薩,經裡面講,是說這麼一個人,過去大概生生世世是行醫的,是一個做大夫,在世間。換句話說,他學佛成菩薩、成佛了,他還有過去生中的習氣,喜歡為人治病。實際上這也是代表我們本性裡面的一分德能。藥是治病,眾生的病有兩種,一種叫身病,一種叫心病,「藥王」注重的是在心病,不注重在身病。為什麼?如果心要沒有病,身就不會有病。為什麼?佛法裡面常常講,叫「境隨心轉」,甚至於世間看相算命也說相隨心轉,心沒有病,這個相(形相)當然沒有病。所以治病要從根本上去治,根本上治就是要治眾生的心病。心病,我們可以講一切眾生各個都有。假如心裡頭要沒有病,這就成佛,也就成菩薩。

  實在講菩薩的心還是有病,不過他的病自己能控制,可以叫它不發作,這叫菩薩,真正完全沒有病那成佛。所以菩薩我們叫覺有情,因為他覺,覺他有病,他的病沒有什麼大的障礙。眾生叫迷,迷了那個病他就起障礙。不要說菩薩,菩薩以下聲聞、緣覺都有病,他那個病還是有障礙,聲聞、緣覺有法執,法執就是他的病根。六道凡夫有我執,我執就是病根,就能夠招來六道輪迴種種的不自在。剛才說了,菩薩他人我執、法我執雖然已經離開,但是離得並不徹底,但是他覺,叫覺悟之有情,他覺悟。聲聞、緣覺與六道凡夫都叫迷有情,不過是迷得輕重有差別。菩薩雖然是覺,也有覺悟程度差別不一樣,我們所謂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真正到心沒有病是如來地,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藥王」他代表的意思就是我們自性裡面有這分功德,能為一切眾生調理、醫治身心兩種病痛,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第八位『勇施菩薩』,我們一看這個德號就曉得他代表的意義,「勇」是勇猛,「施」是布施。這位菩薩所代表的是歡喜布施,能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寶,「遍施眾生,而無有疲厭」。這也是提醒我們自己,勇施,換句話說,就是勇敢的放下一切,唯有勇敢的放下一切,才能夠速成佛道,才能夠了脫生死,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學總是以布施為第一個綱領,特別是在《般若經》裡,佛以布施攝六度,以六度攝八萬四千菩薩法門;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布施是綱領。我們只要抓到這個綱領,一切法門無不具足。所以我們要勇敢的放下,勇敢的去布施,這樣才能夠達到身心清淨,才能夠體證得萬法一如,入如來不二法門,成就究竟圓滿的功德。這是第八位「勇施菩薩」。

  第九位『寶月菩薩』,經裡面所講,意思是說「所證三諦,可尊如寶」,能證的三種智,這三種智是說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圓滿照明如同月光一樣,所以稱之為「寶月」。《思益經》裡面說,「菩薩常修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況身受」,像月亮一樣的清涼自在,所以稱之為寶月。《思益經》裡面所說的這一段,也是菩薩修行裡面的一種方法,所謂是童子梵行。這個童子得要以從前人來說,現在人不行。在以前的人因為社會風俗淳厚,兒童能夠保持相當長的一段天真稚氣。從我們老一輩的人來觀察,在以往,這個童子差不多能夠保持到十一、二歲;換句話說,十一、二歲他不懂得人情世故,一片天真。如果照我們中國古書來看,二十才行冠禮;換句話說,到二十歲才能夠通達人情世故。所以在十九歲還稱之為童子。但是十一、二歲以前,保持著天真可以說是沒有問題的。現在由於科學的發達,電影、電視的普遍,兒童已經不天真,甚至於二、三歲的兒童他就能察言觀色,他就懂得大人的心理,這就是說明了天真的喪失,這在人生當中講是一種不幸。

  所以佛經裡面教我們修童子的清淨心,換句話說,就是教我們要保持著童心,這是最為可貴的,所以稱之為寶,比喻作月。為什麼?你看童子的時候他沒有分別心,他只曉得肚子餓了要吃飯,冷了要衣服,除這個之外,他對於什麼人都是平等的,對於一切物也是平等的。譬如說我們平常也能觀察得到,這個小孩,如果在幾個月大的小孩,這個時候還不懂事,他肚子餓了,你給他糖他吃得很有味道,甚至於他自己吃大便他也吃得很有味道。為什麼?他沒有分別心,在他的觀念裡面是一不是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的眼睛裡面沒有善與惡,沒有好與壞,一律平等。他在一切法裡面沒有貪心,也沒有瞋恚心,他的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是喜悅的。所以他心裡面沒有五欲的念頭,身體當然沒有五欲之受。佛以這個比喻教給我們,要我們學佛的人,修菩薩道的人,永遠保持著天真,天真是佛,天真是菩薩。但是佛菩薩與童子畢竟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童子無知,佛菩薩是大覺。大覺之相跟童子無知的相是一不是二,但是一個是無知,一個是知,這是不相同的。到知與無知是一不是二才能夠契入這個境界。所以稱之為「寶月菩薩」。

  第十位『月光菩薩』,這個意思是說,圓妙的三智能除迷惑煩惱的熱惱,就如同月光清涼能夠破除黑暗一樣,所以稱之為「月光菩薩」。智慧一定要深、一定要圓,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告訴我們,般若的智慧要深求、要深入,而且要圓修。為什麼?如果智慧淺,智慧不圓滿,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怕的還容易趣向於狂慧,這個樣子在菩薩道上就會出差錯。也正因為如此,古大德就不常講《般若經》。在古時候不常講《般若經》可以,為什麼?古時候的人人心純樸,忠厚老成,老師教他怎麼修學,他就能夠完全接受,依教奉行,所以修學都有個結果,都有一種成就。可是在今天世風薄了,人們每樁事情都得追根究柢,所謂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如果事理不明,他不能夠信受,當然更談不上奉行。所以在今天一定要把《般若經》往深處講、往博處講,必須有博大精深的理論基礎叫眾生開智慧、破迷惑,然後他才能夠相信,才能夠依教奉行。所以圓妙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在今天佛教的教學就非常的重要。唯有智慧才能夠破除迷惑、破除煩惱,使我們自己得到清涼,也就是清淨心。心地清淨才能夠入正法之門,才能夠得諸佛所傳授的正教。這是「月光菩薩」所表的義趣。

  第十一位『滿月菩薩』,「滿」是講的圓滿,意思是說「三智圓明,無有缺減」,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取月也就是取清涼的意思。從這位菩薩所表現的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佛法是智慧,而且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是從自己心地裡面所生的,不是在外面求得的。向外祈求,在佛法理論上說是得不到智慧的,而佛法稱之為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在我們一般人聽起來這個名詞也不錯,世間的智慧,有辯才、有聰明。但是在佛法裡面看世智辯聰,它是八難之一,人怎麼?遭難了。為什麼說他遭難?就他對於真智慧產生了莫大的障礙。佛法裡面講圓滿真正的智慧是我們自己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向外求的。我們講如來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今天世間人雖然不能證得,但是看到佛教這麼多的經論,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的講學,確實智慧之大,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上的。我們拿今天全世界古今中外的人來說,講到著作,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敢與釋迦牟尼佛來比。

  佛的智慧從哪裡來的?是不是他學來的?不是的,佛告訴我們,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而且佛又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個個都具足,不是說他一個人特別有的,他所有的智慧是每個人大家統統都有,而且大家的智慧是不增不減;換句話說,完全相同。為什麼一般人的智慧不能夠透出來?佛在《華嚴經》上講過,而是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我們把我們自己本能、本有的智慧喪失掉,這個原因就是我們在一切法裡頭起分別、起執著、打妄想,所以將我們的本性喪失掉,這個十八位菩薩所代表的功德、義趣全都喪失掉。因此佛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在一切法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我們的智慧、德能就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我們真正智慧就能夠現前,猶如滿月而沒有欠缺。佛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幾個人相信?幾個人能這樣做?幾個人真正體會到佛法的修學真諦?佛這個話在《華嚴經》講的。

  《華嚴經》又提出一個修行的示範,那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實在講就是我們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善財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他修的什麼?依照《華嚴經》來講,他所修的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妄想,就是修的這個。這種修行法就是修一真法界,這種修行法就是修一心不亂。為什麼說修一心不亂?因為《華嚴經》所提倡的是念佛法門,從德雲比丘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由此可知,他著重的確實是一心不亂,我們想在一切法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妄念,豈不是一心不亂嗎?唯有一心不亂就能入一真法界。所以一心不亂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能所不二。這是《華嚴經》的旨趣,我們應當要明瞭。要知道這個修行的綱領,把握這個修行的綱領,我們在這一生的時間可以說足夠了,確實能夠達到這個境界,自己要具足信心,必定有圓滿的成就,亦如「滿月菩薩」一樣。

  第十二位是『大力菩薩』,「大力」,力是講能力、力用。這個意思是講智與境的相應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所謂旋轉乾坤的大力量,這也是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智是講的真智慧,在唯識學裡面所說「轉八識成四智」,智與境界一定相應,相應到什麼個樣子?智境不二,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作用。智與境要是二,這個時候還未能契入。換句話說,智境不二就是萬法一如的境界。《金剛經》裡面所謂「如來者諸法如義」,如就是一,二則不如,所以一切法是一,智與境是一不是二。智與境如何是一不是二?在我們因地上來講這是功夫的問題,在果地上講本來如是,它原本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總覺得智與境合不攏來,原因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造成一個虛妄、虛幻不實的錯覺,不是原本的樣子。原本的樣子是一如、是不二,它的作用就是顯示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我們稱之為大力。可見得「大力菩薩」就是自己智境相應的大力。

  第十三位是『無量力菩薩』,意思是說以「境智冥合」這種廣大無邊的力用,「遍應眾緣,遍拔眾苦」,所以稱之為「無量力」。什麼叫遍應眾緣?這個經裡面,譬如《普門品》裡面所講的,菩薩以三十二應身,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而且這種感應從來沒有休止的,無論眾生他是覺、他是迷都沒有休息的。譬如說我們現前眾生迷惑顛倒、執著,這個病太重了,這個時候諸佛菩薩有沒有應?實在講有應。有應我們不曉得,有應我們不能夠覺察,不能覺察實在是因為自己的心太粗,障礙太重了。如果我們自己的心清淨,就能夠覺察得出來。佛菩薩大慈大悲,不但對我們這些罪業深重、苦惱的眾生是以慈力遍應,縱然是阿鼻地獄的眾生,諸佛菩薩絕無捨棄;換句話說,還是感應道交,這才顯示出無量力。

  他的德用是拔苦與樂,確實是如此。為什麼?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法性、真心是廣大無邊際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時空之中哪一法不在真心範圍之內?不但一切精神的世界,乃至於所有物質世界,全是本性、真心變現之物。正是所謂「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無不是從心而生,無不是唯識所變。這個意思我們要是能夠真正體會到,能夠明白了,佛菩薩的清淨心、佛菩薩的慈悲心,佛菩薩救度一切眾生的悲願,不但是充遍一切有情的身心,乃至於無情每粒的微塵也無不遍滿。這是無量力,是我們應該要能體會得到的,這也是我們自己本性本具的德用。

  第十四位『越三界菩薩』,「越」是講超越,「三界」是說欲界、色界、無色界,意思是說超越分段、變易兩種生死。這兩種生死,我們首先要曉得,生死是從哪裡來的,它有個原因,如果能把原因消除,當然就不會有這個結果。而兩種生死都是虛妄不實在的,佛在經論裡面,尤其是《百法明門》,簡而不繁,把這個事實的真相給我們說出。如果我們在《百法明門》裡面細加研究,你就曉得生死是虛妄的,生死是不實在的,而是妄想分別執著所產生的幻相。真相大白之後就超越三界,人我執、法我執就能夠斷除。人我執斷除,分段生死的結果就消失;法我執斷除,變易生死也消失,這就叫「越三界菩薩」。

  第十五位『跋陀婆羅菩薩』,「跋陀婆羅」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善守」,意思是說假如有眾生聞菩薩的名號必定能夠得到三菩提。「又名賢首」,賢首的意思是說他的地位是在等覺,等覺菩薩為眾賢之首,可見得菩薩地位之高,不但是三賢之首,而且還是十聖之首。在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說,「眾生聞菩薩名,必定得三菩提」,三菩提就是我們常常念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實在講不一定是「跋陀婆羅菩薩」,翻成中國意思叫賢首菩薩,任何一位菩薩的名號,如果我們要是聞得,聞得怎麼樣?聞得要懂得他的意思,要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提起觀照的功夫,那就必定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斷然、肯定、決定不疑惑的一個定理。

  也正因為佛經裡面常常這樣讚歎,而一般人望文生義,未解究理,所以說念了佛號、念了菩薩名號,自己認為就能成佛,這是大錯特錯。因為譬如說我們念觀音菩薩的人很多,念阿彌陀佛的人更多,念一輩子,也沒有看到觀音菩薩來保佑他;念一輩子,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也沒來接引他。這個並不是說佛菩薩不靈,也並不是說經典裡面所說的話不負責任,欺騙眾生,不是的,而是眾生誤會、錯解。像前面講的,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念觀音菩薩名要把自己本性裡面大慈悲心給念出來。換句話說,我們以大慈大悲的心念觀世音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對待一切眾生都是大慈大悲,這個一句觀世音菩薩才念得靈感,必定得三菩提。如果說念觀世音菩薩,以自私自利的心念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只保佑我,不要保佑別人,這怎麼行?這個與佛經的意旨完全相違背,當然不靈。要念阿彌陀佛,那這個心更大,阿彌陀佛的意思翻作無量,什麼叫做無量心?我們拿佛經裡面通常兩句話來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阿彌陀佛。我們的心量有多大?能容納幾個人?能容得了幾樁事?那麼這句阿彌陀佛白念了。

  所以我們要以無量的心來念無量佛,這心與佛就相應,那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任何一句佛名,任何一句菩薩名,必須要心口相應。不但是心口相應,實在講要心行相應,我們的心跟我們的行為要相應,才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經裡面的話句句是老實話,句句是真實話,沒有一個字欺騙人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決定不能夠錯解經義。這個意思實在講釋迦牟尼佛顧慮得很周到,所以大經大論上一再的告訴我們,叫「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什麼人來說?就是要過來人說,也就說有修有證的人他來講解,不會把意思講錯。如果是沒有修學、沒有證果的人,他來講佛經必定有錯誤,會把經的意思曲解;換句話說,以眾生的知見來講解佛的知見,那哪有不錯的道理?

  下面一位是『彌勒菩薩』,「彌勒」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慈氏」,就是慈悲的慈。《思益經》裡面講,「若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彌勒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阿逸多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讀過,阿逸多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能勝,就是他的殊勝沒有人能夠比得過,所以叫做阿逸多。為什麼說無人能夠勝過他?這就是慈心;換句話說,慈悲心是一切無能勝。我們見彌勒菩薩,我們念彌勒菩薩,就要把自己的慈悲心顯現出來。

  底下一位是『寶積菩薩』,這是從比喻上來說,積聚無量無邊的智慧,唯智是寶,所以叫做「寶積」。智慧有根本智、有後得智、有加行智,在沒有證得根本智之前一切智慧都叫做加行智。加行智可以啟發根本智,根本智現前就能夠變前五識為後得智,也就是成所作智,這在唯識裡面講得非常的微細,講得很圓滿。所以這個寶積,我們千萬不要把這個寶看作世間的七寶,或者是珍寶,那就錯了,這唯一智慧之寶。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