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二十二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22

  《華嚴經》我們啟講「春和主夜神」這一章,這是《四十華嚴》初地的開始,要登地了。《法華經》我們也正講到序品,經文的開端,可以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機緣可以說非常的殊勝、非常的難得。《法華》在過去,我們將玄義講完,玄義的講解我們是依據大義法師《法華經大成》來講的。不過在講解的時候我們將它的次序顛倒了一下,那是將經題我們是最先介紹,提到前面介紹,然後我們就依照「教起因緣」的次序,在去年年底講完。因為玄義講的時間相當長,有一些同學覺得長期沒有講到經文,所以退席的人也就不少。現在我們開始接觸到經文,喜歡讀《法華經》的同學,如果有這個機緣我們應當順便告訴他,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講到經文。好像其他的道場也有講《法華經》的,如果時間不衝突的話,《法華經》能重頭聽一遍也是非常的難得。這部經的分量與《楞嚴》不相上下,教義的內容與《楞嚴經》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在玄義裡面我們讀到過,它與《華嚴經》是同一類的,在「部類品會」裡給諸位介紹過,都是大乘圓教的了義經。

  今天在此地,頭一個「人題」裡面,這個我們得念一念,「妙法蓮華經卷一」。我們用的本子是冠科的本子,科註是蕅益大師的科註,我們這次講解還不能用他的科註。那用他的科註,就是蕅益大師的《法華經會義》,他有這部註解,現在在《蕅益大師全集》裡頭收進去了。除《全集》之外,這個有單獨流通的本子,好像最早是瑞成書局翻印的,它是精裝上下兩冊,平裝是四冊,這是很久就有這個本子流通了。這個科就是跟《會義》的科完全一樣,這是附帶給諸位說出來的。我們今天所講的是根據《法華經大成》。人題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這個題在此地我們就把它省略掉,因為在「弘傳序」裡面給諸位介紹過。請看品題: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本經一共有二十八品,每一品都是獨立的一部小經,每一品都可以單獨的弘揚。像本經弘揚得最普遍的無過於「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單獨講這品的人也非常之多。但是無論講哪一品,品題上一定冠著有經題,就是「妙法蓮華經」這五個字。所以你隨便講哪一品,一定要先講經題,再講品題,經題是共同的,這在前面都已經說過。經是這一大部的總題,品是這一大部,要是以中國話來說,就是每一篇、每一章,就是篇、章的別名。品這個字雖然是取同類的教義聚集在一起,所以叫品類,聚集是有這個意思在。但是這二十八品總屬於妙法經者。第一品叫『序品』。正如同我們世間一般的書籍,你看我們把書一打開,前面有一篇序,而世間的序大多數都是請別人作的。序是什麼意思?就是介紹這部書的。也有自己作的,所以說自序。可是佛經的特色就是它本身就有序,無論經的部頭大小,所以它的結構是由序、正宗、流通,由這三個部分(這三個結構)組成,這是佛經比較上特別的地方,這個義趣非常之完整,組織嚴密。像大部經大概這個序它要佔一品,像本經就是如此。在《華嚴經》裡面序品尤其是長,但是在《華嚴經》裡面它並沒有用序這個名稱,實際上是「序品」,就是「世主妙嚴品」,它是屬於「序品」。這個序字我們也無需要詳細來介紹,諸位可以從註疏、講義裡面去研究就曉得,一般書籍文章序義之由來。

  在佛經的教義裡面來解釋,序通常有三個意思,就是有「次序」的意思,是按照順序來排列,它是排在第一;它有「由序」的意思,也就是教起因緣,總是敘述這部經的發起;第三個意思叫做「述序」,就是敘述的意思。如果從經文上來看各有所指,像「如是我聞」這些字樣擺在一部經的開端,這是屬於次序,不能夠顛倒的,這就是六種成就。像「放光現瑞」,這是敘說這一部經發起的因緣,所以屬於由序,就是因由。到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這一問一答,引發這大經,這就是正說,引起世尊講解這部大經,這就屬於述序。在這一大段裡面,這一品就是一大段,由於義類相同,結集經的人把它結集在一起,這就稱作一品。就好像我們中國過去編書,聚集這些意思,我們叫它做一篇、一章,像我們現在讀的《論語》,《論語》一共有二十篇,那個篇很像佛經品的意思。它也是把意思差不多的聚集在這一篇裡面,把這一篇訂一個題目,這所謂叫做品。關於品題,有一些品題是佛自己說的,有一些不是佛自己說的,而是結集的人把它加上去的,後人加上去的。或者後人也沒有加,佛也沒有說,翻譯的人為了要把這個篇章、段落標示明白,他把它加上去,就是翻譯的人加上去的。這是講品題的三個來源。

  這一品主要的是要告訴我們教起的因緣,妙法興起之緣由。雖然是一部經的發起,實在講把整個經的精華已經是圓滿的含攝在其中。所以古人有個比喻,叫「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因為有些人他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序分不太要緊,正宗分很重要,就疏忽了。實際上序分序的什麼?序的正宗,所以沒有差別。利根的人一看到序,全經的義理他都明瞭,不必再看。這就好比開會,序品就是開會之初看看主席是什麼人,出席的是哪些人,是列什麼樣的議程,這一看全都明瞭,不必等到他在那裡開會討論,不必等,都曉得。序品的意思也就是如此。

  序是引發正宗的,「品則總別名理」,「第一」這是說它的順序,這是數目的開始,它列在第一段。本經的大分,《法華經》由於天台大師的提倡,在我們中國非常之盛行,可以說僅次於《金剛經》。因此自古以來的註解就非常的可觀,我們現在在《續藏經》裡面能夠看到有幾十家的註解。當然這一切註解當中是要以智者大師的註解為正宗,就是法華三大部,智者大師的註解叫《文句》,就是《法華經文句》,註得有相當的深度。智者大師的註我們看起來也很不容易懂,他的門人把他的註是又做了一次註解,等於我們講疏一樣,就是註解的註解。註解的註解它叫做記,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法華經文句記》,那就是《文句》後面又帶著附有註解,就像我們一般來講疏鈔一樣。我們看《華嚴經疏鈔》,《疏》是註經的,《鈔》是註《疏》的,就是《疏》的註解。智者大師的《文句》是註解經的,而《記》是註解《文句》的,所以跟疏鈔的意思是一樣的。

  但是清涼的《疏》與《鈔》都是他自己作的,他一個人寫的,當然註解是決定沒有問題、決定是正確,清涼的意思。而《文句記》,這《記》不是智者大師自己作的,是他的門人作的。但是門人作的也非常正確,為什麼?常常聽大師講經,因此《文句記》也就等於說智者大師自己作的。《文句》是章安大師,他的著作也是非常的豐富。但是章安的東西我們讀起來就是能看得出來他有點囉嗦,敘說是不厭其煩。《文句記》一共是有,好像現在朱斐居士翻印的線裝本,有二十本。這是天台宗最主要的一部分,就天台三大部。這就是《法華經玄義釋籤》,就是談玄,那是《法華經》的五重玄義。五重玄義你看那個本子,我們圖書館也有,是精裝的,這麼厚的本子三大本,是《法華經》的玄義。《法華經文句記》的分量跟《玄義釋籤》差不多是一樣多,諸位想想當年大師在世的時候,談玄說妙那種殊勝的狀況。

  除此之外,天台宗有一部修行的方法,這經是解理,是講解分,解當然要行,而天台之行是用的《摩訶止觀》,而是以《小止觀》為入門。當時《楞嚴》還沒傳到中國,有一位印度的法師拜訪智者大師,在天台看到天台運用的止觀,他非常讚歎,說這個方法很像印度《楞嚴經》裡面講的方法。於是《楞嚴經》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就曉得印度有部《楞嚴經》。《楞嚴經》他們視之為國寶,不對外流通的,就是不准外國人看的。所以吝法的果報,諸位現在能看到,印度人當年吝法,現在印度沒有佛法,從公元十一世紀以後佛法在印度就消滅掉。佛法裡面所講的因與果,因果報應,諸位要細細去觀察,確實太明顯了,一點都不假,種什麼樣的因後來一定有什麼樣的果報。這個法可以吝嗇的嗎?

  但是天台的止觀與《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方法畢竟還是不同,可以說它類似,並不完全相同。天台的方法是用三止三觀,最高的是講到一心三觀。而《楞嚴》裡面所講的,大家都曉得,「奢摩他、三摩、禪那」。由於過去有這麼一段事實,所以《楞嚴經》傳到中國之後,天台家的子孫就爭著註解《楞嚴經》,就是以三止三觀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禪那。我在此地把這樁事情說明,就是因為現在這兩部經我們圖書館都在講。這兩部經確實是有很深的淵源,至少在我們中國是如此,有它歷史上的淵源。這種講法可以說一直從唐朝到明朝,很少人提出異議。在明朝的時候交光法師,就是《楞嚴正脈》的著作人,他就不同意天台的講法。你看《楞嚴正脈》序文裡頭所記載的有一段事情,那段事情我們想想大概也不會是假的,因為過去的人不大容易說假話,他也不太標榜自己。

  交光法師在序文裡面說,他的壽命已經到了,命已終了,阿彌陀佛已經來接他。由此可知,交光大師是一個念佛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他。他就跟阿彌陀佛說,我很願意生到佛國,可是有一樁事情很遺憾。阿彌陀佛就問他什麼事情?他說《楞嚴經》的註解,從古到現在意思都不甚明瞭,我很想重新把它做個新註,就是阿彌陀佛肯不肯准他幾年假?阿彌陀佛就同意了,就准了他的假,他就又回頭來了,有這麼一段事情。從這個地方來看,至少他在念佛上已經達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境界,其他的功夫我們不曉得,至少他往生是取得了。他是從阿彌陀佛那裡請假回來註經的,我們在他《正脈》序文裡頭看到這麼一樁事情。他提出來的,他是以經來解經,就照《楞嚴經》裡面的意思,「捨識用根」。他不贊成天台的三止三觀,天台的三止三觀沒有離心意識,用的是意識心。而《楞嚴經》裡面,「奢摩他、三摩、禪那」它不是用的心意識,它是離心意識。

  從此以後,《楞嚴》才有新舊兩大派的爭執,舊派要守住他的老觀念,新派覺得交光法師這一發明很有道理。圓瑛法師就是走的交光法師的路,你們看圓瑛法師的《講義》。可是蕅益大師的《楞嚴文句》,他是走的保守的路線,這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蕅益大師可以說也是宗教皆通的人,不曉得他對於《楞嚴經》為什麼還要守住天台的老路子。我提出這樁事情,就是前年在香港往生的海仁老法師,他往生的時候也九十多歲,他在香港有楞嚴王之稱,一生弘揚《楞嚴經》。他所取的就是蕅益大師的《楞嚴文句》。我也跟諸位說過,他大概有五、六個學生跟他學《楞嚴》的。跟他學《楞嚴》不但背經,要背註解,就是蕅益大師的《楞嚴經文句》,是連經帶註都要會背。你要是不會背,他就不收你做學生;你要跟他學的話,先要把經、註統統都背會,他才肯收你。這是我們晚近看到,不管他是走的哪個路線,這種態度、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佩的,我們在其他的門下還沒有見過這麼嚴謹的教學。我現在要求同學們就至少要背經,註解我並不贊成,不贊成背註解,背經。因為再背註解,那真是就如同從前天台家的做法,容易被文字所轉。尤其容易先入為主,免不了分別執著,這個很容易造成堵塞悟門的現象。所以我是不贊成背註解,我贊成背經。但是背經,我一再給諸位說,我們是用背誦的方法將三學三慧一次完成,決定走開悟的路子,不可以死在文句之中,我們走的是這個道路。前面交代的話我就講到此地。

  現在我們就看序分,序分裡面,在一切經裡面它的格局,都有「通序、別序」,或者叫「經後序、經前序」,也有叫「證信序、發起序」,名目很多。為什麼會有這些名目?這些名目都有來源,這是研究教的人不可以不曉得。從「如是我聞至退坐一面」,這一段是通序,為什麼說通序?一切經都有這樣的字樣,通於一切經。但是雖然講通,通中有小別,有小的差別。為什麼?像處所哪裡不一樣,這部經在靈鷲山講的,有些在舍衛國講的,處所不一樣。還有說歎德也不相同,上首表法各經也不樣,所以是大同小異。為什麼這個序又叫做經後序?因為這些序文並不是佛說的,佛當年講經並沒有一升座,「如是我聞一時」,沒有講這些。這些字樣是佛滅度之後,結集經的人把這一部經結集完了以後,再把這段話放在這前面,所以是一部經結集完成之後再加上的,就叫做經後序。也叫做證信序,證信序我們常常講,在此地可以少說幾句,是因為裡面有說、聽、時、處,記載得非常清楚,使後人能夠相信,證明確實是諸大弟子結集如來當時所說的,所以稱之為證信。

  從「爾時世尊」到這一品的結束,這一大段是本經的別序。所謂別序是只限於本經才用得上,移到其他經典裡面就用不上,所以它不能夠通於一切經,這叫做別序。別序也叫經前序,它是敘說這一部經發起因緣,所以不能夠移到別的經上去,在這一部經來說它要放在最前面,所以叫做經前序。諸位要記住,因為這個平常不大講,經前序是指一部經的別序,經後序是指一部經的通序。在次序上來講,通序在前,別序在後,就是經後序擺在第一,經前序擺在第二,然後才入經文,經文就是正宗分,就是正說,次序是這麼樣安排的。在沒有說經之前,我們在經前序裡頭,就是別序裡面,所見到的是六種瑞相發起,就是放光現瑞,是用這種方式來發起這次法會的,所以也叫做發起序。這是完全以事相來表法,引起正宗,所以它是正宗的先導。

  通序裡面有三點意思,第一個,我們說明建立的來由;第二個,我們說建立的意思;第三,解釋經文。先說建立的因由,這在一切經的註解裡面,如果註解要註得詳細的話,一定都有。可是在一般講經的時候,尤其是在這個時代講經,由於大家平常工作都相當忙碌,尤其是對於大部經,總是趨向於精簡,講得愈簡單愈好,愈簡單當然省略的地方就太多了,就是語焉而不詳,這在對外講可以的。為什麼?對外它是屬於宣傳的性質,是令眾生起信,對佛法有個正確的認識,目的在此地。可是對內這樣就不行,對內的目的是要叫我們自已修行證果,不是宣傳,因此我們的目標一定要深入經藏。這就是對內的講法跟對外的講法不相同的所在,我們一定要深入,我們要專攻。

  現在我們就講建立的理由,這個意思是說,從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大比丘眾多少人等,這些字樣為什麼擺在經的開端?龍樹菩薩說過,就是造《大智度論》的那個人,《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造的。「如是我聞」這些事情在《大智度論》裡面說得詳細,《大論》我們也讀過,怕的是時間長了,雖然讀過又忘掉了,這個地方我們只能說略略的提一提。世尊將要入滅的時候,諸位要曉得這示現的,阿難很難過,佛快要滅度了,阿難表現的是個凡夫,跟佛那麼多年感情很深,看到佛滅度的時候心裡面非常痛苦,那真是我們世俗所謂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他的同參道友阿[少/兔]樓馱告訴阿難說,你的責任是傳持佛法的人,必須要節哀,不能夠過於悲痛,佛滅度之後還有哪些事情需要怎麼個做法趕快去請教。阿難這個時候心也亂,很痛苦,他說我現在想也想不出來,我應該去問什麼事情?

  阿[少/兔]樓馱就告訴他,他說有幾樁事情必須要請教,佛陀不在了,咱們哪個來當老師?這個問題很重要。一個領袖一樣,他要是走了之後,哪個是繼承人?老師在的時候我們大家跟他,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們跟誰?彼此大家都是同學,你說哪個同學出來當老師,誰也不服誰,這是個大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佛在的時候大家都跟著佛,依佛而住,佛在哪裡他們大家都跟到哪裡,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生都沒有離開過佛陀。佛滅度之後這些人依靠誰?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嚴重的問題。第三個,那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當中,裡頭也有些調皮搗蛋的,所以叫惡性比丘。佛在的時候,他們都怕佛,他們一調皮做錯事情,佛把他們叫過來呵斥一頓、罵一頓,有的,屬於六群比丘一類的,你們學戒都曉得。實際上那都是大菩薩,故意裝得調皮搗蛋,不是真的,為什麼?沒有他們佛就不會定戒律了。他們故意裝這樣也犯過錯,那樣也造罪業,讓佛制定戒律,戒律就這麼來的,沒有他們佛就沒有戒律。所以這些統統是大菩薩。但是佛滅度之後,真的遇到這些頑皮的惡性比丘我們怎麼處置?如何與他相處?這是第三樁大事。第四個大事就是佛滅度之後,我們必須要把佛一生給我們的教訓,我們把它結集起來流傳給後世,這就是結集經典。當結集經典,這經典前面應該要用些什麼樣的言詞?阿[少/兔]樓馱就建議他這四點,叫阿難去請教。阿難請教世尊,世尊一一給他答覆。

  第一個,就是佛滅度之後,誰是我們老師?佛就沒有指定人,佛指定的是「以戒為師」,佛所制定的戒律就是老師,如果我們守住戒律就跟老師在一樣,以戒為師。佛不在的時候我們跟誰住?佛就跟我們講「依四念處住」,依四念處住就跟佛住在一起沒有兩樣。所以四念處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法,四念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諸位要曉得,四念處是屬於慧,是智慧觀,在止觀裡面它是屬於觀,戒是屬於止,有止有觀。

  第三個答覆,就是惡性的比丘我們要如何與他相處?佛教給我們叫默擯,擯是擯棄他。用什麼方式?用默,默的意思就是說大家不理他就好。他造他的惡,也不要去批評他,也不要去責備他,不理他就完,他做他的,我們做我們的,用這個方式。諸位想想,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孔老夫子教給我們的,對於這些惡人是敬而遠之,敬而遠之就是佛所教的默擯惡比丘。見面對你恭敬不理你,絕不是見了面禮貌也沒有,一看到惡人瞪他一眼,這個什麼?這人家就起反感,就結下怨仇,不是。見面的時候有禮貌、也有言談,不跟他走一條路,不與他同事,這是「默擯惡性比丘」。可見得佛菩薩處世,沒有一樁事情不是建立在大慈大悲的基礎上,縱然看到惡性比丘,還是念念有感化之心,總希望叫他回頭是岸。所以才用默擯,敬而遠之,是用這個方法潛移默化教他回頭,你看看這是慈悲至極!

  第四個問題,就正是我們經上這一段經文,一切經的開頭必須要安上「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大眾若干等」,要安上這些話做為這部經的發起。凡是佛經一開端一定有如是我聞這幾句話,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囑咐。經上沒有這幾句話這決定不是佛經,既是佛經一定有這幾句話。這是說「如是我聞」的來由。它的意思不外乎有三點,第一點是斷疑,第二點是息爭論,第三點是與外道經書有一個明顯的辨別,這是指當時對印度來說。因為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法才傳到中國來,在印度既然有一千年的教化,當然不得不慎重,而印度外道的勢力是相當的龐大。第一我們講「斷疑」,佛滅度以後,諸天的天王禮請迦葉尊者,給迦葉尊者說,世尊滅度了,佛法建立的責任落在這些弟子當中,如何建立佛法?如何將佛法普遍的弘揚利益一切眾生?當然大迦葉也不能自作主張,於是乎就把這些同學們集會在須彌山頂。這當然都是聖者不是普通人,普通人須彌山在哪裡還不曉得,這都是些聖賢人。這些弟子們證得阿羅漢果,有神通的都來集會,迦葉尊者當眾宣布。所以我們今天講民主,這個民主最初可以說在佛教裡頭。

  我們現在講民主集會儀式,依照《民權初步》,講集會這些程序。而在佛法裡面它不叫《民權初步》,它也不叫會議規則,它叫羯磨,這是佛教的名詞。所以佛教從世尊滅度之後,所實行的就是民主制度,大小事情都是會議來解決,重要的案件通過的時候要白四通過,比我們世間的集會還要來得慎重。你看立法院重要的案子三讀通過,在我們佛門裡頭重要的案件是四讀通過,讀第四遍沒有人起來反對,這個才算通過。所以真正講到要學習民主,也要到佛法裡面來學習。真正是太可惜,我們佛法沒有把這些好東西發揚光大。佛法在君主時代都能夠發揚流傳到今天,那民主時代應當更光輝才對,為什麼?它本身是民主。如果說民主時代佛法沒落了,這個真是天大的笑話。

  第一次集會就是大迦葉召集的,在須彌山頂,迦葉尊者就宣布說,佛法如果要是滅了,眾生就可憐。於是乎就要求這些人不要滅度,他們那些人生死自在,所以要求他們還留在這個世間,等到我們把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這些經全部都結集完成之後,那隨你,你不願意住在這個世間,你要到他方世界你自由自在,隨你們到哪去。現在這個工作沒有完成大家都不要走,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責任。這些人聽了大迦葉的話也很歡喜,於是都接受迦葉尊者的意見,就共同在一起結集經典,這就最著名的五百阿羅漢。當然五百是說一個整數,一定還有些零頭,在佛經裡面常常講數目是講整數的。這是最著名的五百阿羅漢在畢缽羅窟,第一次的結集,這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大概三、四個月的時候。

  迦葉尊者在定中觀察,同學當中煩惱沒有盡的不能參加這個法會,這個煩惱是指見思煩惱,沒有斷乾淨的不可以參加。這一看大家都證阿羅漢果,見思煩惱斷盡,只有阿難尊者他似乎沒斷盡,所以就把阿難請出去了,你還有煩惱,你不應該跟我們在一起,請你出去。阿難這個時候很慚愧,就告訴他,他說我有能力斷煩惱證阿羅漢果,因為做佛的侍者,所以就沒有將煩惱斷盡。迦葉尊者就說他的過失,說他有六種過失,一樁一樁的把他舉出來。阿難自己也承認,他就離開了。迦葉尊者說,你再用幾天功夫把煩惱斷盡了你再來。於是乎他離開,畢缽羅窟的洞門就關起來。阿難就到第二天的晚上,他用功將殘餘的煩惱斷盡了,這個時候證阿羅漢果,再去敲門。迦葉尊者就說了,他說你如果真正漏盡了,你神通具足,你可以從門有開鑰匙的鑰匙洞,你就從那裡進來。像我們這個門,開鑰匙有鑰匙洞,你從那裡進來,沒有人給你開門。阿難尊者果然就從鑰匙孔裡進去了,再去禮拜大眾。

  迦葉尊者摩阿難的頂,給他說昨天我對你責備得很重,為什麼原因?就是激發你趕快斷煩惱證四果羅漢,你不要怪我。阿難當然也非常感激他,這在禪宗裡頭傳法,諸位都曉得。禪宗第一代祖師是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傳給阿難尊者,所以摩訶迦葉與阿難尊者也有師生的關係。佛陀在世他們雖然是同學,阿難並沒有證果,阿難證果是在大迦葉的手上,所以有這麼一個關係在。為什麼迦葉尊者要逼著阿難這樣做?那是因為阿難多聞第一,所以結集經典一定要請他來複講。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之法他都能記得,一句不漏,所以要請他來擔任複講。大會的主席是迦葉尊者,但是主講的人,就是複講的人,是阿難,參加這個法會的是五百阿羅漢。

  法會的謹嚴之程度,有一個人提出來反對,這個話我懷疑,這句話就不能夠記錄下來。不是像我們現在開會多數通過就行了,那個地方沒有,有一個反對都不行。由此可知,這個經典結集的嚴謹。當時五百羅漢個個見思煩惱都斷盡,聽阿難複講沒有一句話反對的,這記錄下來流傳給後世。可是經典到今天,給諸位說,沒有當年那麼純了,為什麼?有後人加進去的。還有翻譯的時候各人有各人的見地不相同,翻譯的文字、言語多少都有關係。今天我們讀這個經不是像原本那麼樣的純,已經摻雜不少東西進去。雖然有摻雜,可是還是有相當的純度,這是我們要有自信的。那就是經典傳到我們中國來,這些翻經的人,結集經的是四果羅漢,翻經的人差不多也都是三果聖人,這是我們中國人有福,有修有證來翻經,就不會有錯誤,相差懸殊就不大。

  我們再看看今天外國人,他們翻的那些經,諸位想想,能看嗎?那些英文本的佛經,翻經的人只懂得文字,不曉得境界。所以過去美國有些美國人學佛的,自己以為對佛學了解得很不錯了,到台灣來訪問。早年的時候我在台中,他們去拜訪李老師,跟李老師談的時候,這些外國人搖頭,談得很不投機,彼此觀念上拉不攏來。於是李老師最後沒有法子,就請教他幾個法相名詞,你解釋我聽聽看。他隨身帶著英文本的佛學字典,李老師就問他一個普通的名詞,實相,佛教裡講實相。他去查查了半天查出來,他的旁邊一個翻譯翻譯出來,實相怎麼講?真實的外表,實是真實,相就是外表,真實的外表。李老師一聽說好了,不要談,你去修你的去!這個搞法不是糟蹋了佛教嗎?所以問了幾個,真是全是文字表面上的意思,跟佛法的意思完全相違背。這就是翻譯的人不但是沒證果、不懂得佛法,甚至於連佛法普通的常識都沒有,請這些人來翻譯佛經,介紹到外國,教外國人學佛,諸位想想看,他學的是什麼?

  台灣這些年也做了不少翻譯的工作,我也給諸位說,到現在統統停頓了。青草湖的譯經院停了,聖嚴法師那個譯經也停了,搞了這麼多年,費了多少的精力,花了多少的金錢,沒結果。這些事情早都在意料之中。在早期這個譯經,我曾經提出一個建議,他們沒能採納。我這建議也是依據佛陀當年那就這些弟子們結集的,開會,要這樣翻譯。譬如我們翻譯這部《法華經》,我們要請一位《法華》的權威,甚至於不止請一位,我們請的愈多愈好,都是通達《法華經》的,講《法華經》的這些人,我們請他來。由這裡面再推一個上首請他主講,把這個經從頭到尾細細講。這些學《法華經》的人,弘揚《法華經》的人,大家在底下聽,翻譯經的這些人也在底下聽,必須將每一章、每一節的意思都要搞清楚,有疑惑的提出來辯論,辯論到一個意思,大家都贊成同意,做成結論了,這樣把它譯成白話文。然後這白話文的本子譯出來之後,再用白話文的本子宣講一遍,這些大德們聽聽,有沒有問題?這沒有問題了,依據這白話文的本子再譯成外國文。我覺得這樣比較可靠一點,雖然是很費事,勞師動眾,但是可靠。

  要找一個通英文,也懂得一點中國文,對佛教一無所知的,請他去翻,那翻出來的經,那是外國人確實是沒有福報。所以譯經院應當就是佛學院、就是研究院,這麼搞才真正是無量功德,真正是發心度一切眾生。我覺得我這個想法可能是最低限度的一個構想,不這樣做,實在很難談得上翻譯。我們中國過去譯經,你看看譯場的組織,羅什大師、玄奘大師的譯場,都是一、二千人參加,規模之大那是運用國家的力量,集全國人才,出家、在家的都聚集在一起來翻譯經典。所以我們中文經典意思能夠保持得完整,文字這樣的華美,不是簡單事情,不是一個人的能力能做得到的。這是佛經自始結集的開端就是這麼做法,我們今天如何能說一個人、二個人、幾個人湊起來就可以來譯經,做這麼大的事情?經典所謂是人天眼目,不能這樣輕率、這麼草率,應當要慎重。

  再給諸位說,阿難證果之後,假如結集經藏的大會,當他一升座的時候,有諸佛菩薩神力加持,這是有感應的。將來諸位自己也會有這個感應,你在講經的時候,升在講台跟你在台下不會一樣的。阿難一升在台上,那個面貌就跟佛一樣,所以有的人就疑惑,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又來了?或者疑惑是不是阿難成佛了?或者疑惑是不是他方佛來了?阿難一唱,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大家這個疑惑沒有了,曉得這是阿難尊者。所以這叫斷疑,這第一點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息諍」,諍是爭論,大家都是阿羅漢、都是同學,你有什麼資格來講經?你有什麼資格來發表你的高見?阿難一說出,「如是我聞」,這底下統是佛講的,大家沒話說,一切爭執沒有了,所以這是第二點的意思。

  第三個意思,就是很顯明的與外道的經書有所差別,外道經書它的一開端,它有「阿憂」兩個字做為引起,佛經用「如是我聞」引起。阿憂這是印度話,阿是無的意思,憂是有的意思,所以它們的經書就把這兩個字放在前面,就是無跟有這兩個字放在前面,意思是指一切萬法雖然不同,但是總不出有無兩端,這是外道所建立的。這個觀念跟我們佛法的觀念可以說是完全不相同,有無兩端是相對的,在今天學術界裡面講很有道理,我們今天學術界崇尚相對論,相對的世界,有無就是相對的。由此可知,外道他們的學說、思想是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上。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在一真的基礎上,這個不相同。因此佛的經典,佛就教阿難經典一開端安「如是我聞」四個字。這四個字所顯示的,包括的意思非常之深,如是萬法皆如,如就是是,等到我們講這個字的時候,其味無窮,沒有一法不包括在這兩個字當中。而這一句話又是聖言量,所以說是理事都能夠貫通,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四個字是妙絕了。這是與外道的經書有一個最明顯的辨別,一打開看前面第一句就能夠辨別這是佛教經典還是外道經典。所以有這三點的意思。

  到下面這就是序文的經文,從「如是我聞」,先解釋這六種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靈山、靈鷲山,這是處所成就。「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以下是眾成就。就像開會的時候,會議記錄一樣,有完完整整的記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將序品大意介紹出來,經文還是下次再給諸位來講解,精華在「如是我聞」四個字上。今天天氣也冷,大概知道今天開經的人恐怕還不多,希望你們與同修當中多多的聯繫,這個因緣非常的殊勝。《法華經》的經文,正式的經文,從下一次我們就要開始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