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二十一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21

  請掀開經本第二頁第一行,我們將文念幾句對對地方。「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足覈其高會」。從這個以下是敘經所詮的宗旨。這一大科又分兩段,我們剛才念的這是前一段的小段落。第一段裡面講世尊一代時教,就是教化的始終,說明眾生根性的差別,所以佛才有三乘、五乘的教法。第二大段就說明本經的宗旨,顯示開權顯實,說這樁事情。靈嶽是指的靈山一會,嶽就是山嶽,因為這部經是在王舍城外靈鷲山說的。降靈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意思也就是說,所謂是人傑地靈,感應相乘。在中國說地靈,這句話好像現在所講的風水一樣的,這個地方一定出英雄豪傑。靈山這個地方在王舍城來說,拿我們世俗眼光來講,是風水絕佳的一個處所。不但佛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將來我們講到經文再跟諸位細細介紹。經裡面所記載的,過去諸佛也在這個場所弘法,沒有佛出世的時候有辟支佛住在這山上,再要沒有辟支佛,有這些天仙鬼神住在這山上,所以這個山稱之為靈山。

  非大聖無由開化,大聖就是指世尊,佛所示現的,修證到最圓滿的境界,顯示出大自在。由於佛在最初跟我們一樣,初發心的時候,就曾經發願普度一切眾生,成了佛之後,怎麼能夠自己違背自己的諾言?當然是樣樣都能夠兌現。由於這個大願在前面領導,所以,佛才普度一切眾生。佛自己證得事事無礙究竟圓滿的自在解脫,所以教化眾生也能達到究竟圓滿。但是,雖然說的圓滿,可是就眾生來說,各個都有障礙,這個障礙不是在佛,而是在眾生。文裡面講非大聖無由開化,開就是經裡面所講的開示,化就是悟入佛之知見,前面在玄義裡面已經說過。可是說到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這就得過去世要有緣。我們不要拿別的地方說,就以王舍城來講,這是靈山所在之處。而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佛在王舍城住了不少年,王舍城確實是佛教的聖地,在靈山講了許多經典。王舍城在當時,在五印度是文化水準很高的一個都市,也是經濟繁榮,文化水準高,人口也多。

  而經中記載說,王舍城的人見過釋迦牟尼佛的,見過面、聽過佛說法的,大概是三分之一,這個比例實在是很可觀,見過佛的。另外還有三分之一,聞名而未見過面的,知道這個地方有個人叫釋迦牟尼佛,他在這裡講經說法,可是從來也沒去聽過,也沒有跟佛見過面。還有三分之一根本就不曉得這個都市裡頭有個人叫釋迦牟尼,不知道的。這是講佛居住在那個地方,差不多有十幾二十年,住那麼久,居然還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曉得。佛在世就王舍城一個地區都如是,何況其餘?這是講如果過去與佛無緣,住在一處也見不到,也聽不到佛名字。由此可知,凡是見到佛一定是與佛有緣。無緣不能接受,不能接受教化,緣要是淺了,雖然是見佛之面,聽佛說法,不能夠依教奉行;換句話說,聽是聽了,意思我也懂,做不到。依教奉行的人,與佛的緣就相當深了。所以佛雖然是大聖,也不能化無緣之人。

  這段序文裡面主要的是講法華一會,法華會上這些人都是過去世在大通如來的時候曾經聽王子複講。這個王子,在大通如來那個時候的王子,也是大通如來的弟子,他常常是講小座,小座裡面這些聽眾與他緣就深了。這位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今天法華會上這些聖眾們就是當年複講的時候參加那些大眾們,所以有這樣一種殊勝的因緣;換句話說,在那個時候就種下了一乘種性。講到教化所及之處,無非是過去世的因緣,若沒有因緣就沒有法子導心。這個心是講信心,引導我們增長信心。也就是說明大家對於佛法都能夠圓滿的明解到達佛地。

  大聖開化,意思是在普及,既然又要緣,怎麼能夠談到普度一切?諸位要曉得,佛的心普及,緣也普及。過去世結緣,現在成熟,過去世未曾結緣的現在要廣結善緣,這就是普及。不但與一切有情眾生廣結善緣,與無情眾生也廣結善緣,這點意思我們要懂,我們要學習。所以在在處處結法緣非常重要。我們也在經裡面常常看到,有些佛法緣很勝,度眾生的數量是很多;有些成了佛,度眾生的數目就少得很多。要曉得佛的心是平等的,佛的智慧是平等的,佛的方便、願力無不平等,為什麼度眾生有這麼多差別?這就是過去結的緣不一樣。所以諸位要想將來成佛要度很多眾生,你現在就要結緣。現在不與眾生結緣,到你成佛的時候你所度的眾生沒幾個,為什麼?結的緣不廣。所以是一定要曉得廣結法緣。

  文裡面說,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仙苑是指的鹿野苑,這是佛最初轉法輪之處,在眾生根性上就分了大小。世尊最初成道所示現的,菩提樹下定中,就是二七時中,說《華嚴經》,這是大乘根本法輪,人天、凡小都沒有能力與會,佛在定中說法的。可是出定之後,示現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說四諦法,這是阿含教的開始,有八年。從阿含講到方等,由方等講到般若,由般若再講到法華、涅槃。這就是機分小大之別了。

  金河是指恆河,我們曉得,佛弘法最多的,差不多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恆河流域,恆河為什麼叫金河?裡面金沙很多,所以稱之為金河。恆河我們沒去過,這是印度的一條大河,跟我們中國的黃河、長江差不多,算我們中國里大概都有四、五千里的長度。河水是流的,代表著生死流轉;可是金沙是不會流的,金沙總是沉在底下的,因為它重,表示不動、表示一真。凡是有這種大河流的所在都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我們中國文化發生在黃河流域,印度文化發生在恆河流域,西方文化都不例外,總是有名山、大河,確實是地靈人傑。所謂顧命,這是講往古佛降世也在這個處所,佛佛之承傳,彼此之間都有關聯。顧命,臨終出命就叫顧,就是我們現在好像遺囑的意思。世尊的顧命就是在娑羅雙樹間示現般涅槃,在示現般涅槃的前一天講《涅槃經》。這是《法華》之後,《法華》講了八年,而《涅槃經》是一日一夜所講的,佛就入滅了。這段是說的這個。道殊半滿之科,科是楷定的意思,這是指佛在《涅槃經》裡面用半字、滿字,用這兩個字,來代表大小乘教義,不至於紊亂。滿是圓滿,半是只有一半,不圓滿,所以這個半教就是說的小乘教,滿字教是說的大乘教,這段就是表這個意思。

  豈非教被乘時,無足覈其高會,這兩句是承前面的意思,來敘說法華時。這一句所講的教是指法華以前,所說的是權教,教法對象是三乘的學者。到法華時可以說到了究竟圓滿,換句話說,根機成熟快要畢業,教到這個地方圓了,機到這個地方也成熟。覈是考究的意思、是質明的意思,就意思上來說就是見聞緣起,高會就是指法華這一會。這兩句的大意就是說,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由淺而深,以種種方便來培養弟子,最初接引以阿含、方等、般若,從機上來講,轉小乘為大乘,一直到這個時候圓滿的法華一會。豈非是指前面所講的三乘時候,如果沒有前面這四十年的教學,就沒有辦法開這次法華會。由此可知,法華一會是建在過去四十年教學的基礎上,就是從鹿野苑度五比丘起,到佛講《法華經》,這差不多是四十二年,有這樣深厚的基礎,才到法華會。這兩句話就是顯示出法華這一會的殊勝。

  「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跡」。這幾句是解釋疑問,為什麼?恐怕有人提出懷疑,前面講高會,高會當然是時節因緣都成熟了,最後這一會,最殊勝的這一會,為什麼還有五千退席?諸位要曉得,高會是真的,五千退席是假的不是真的。五千退席是確有其事,那是唱戲,是大權示現。總而言之一句話,那種種的表演都是為後來的眾生,而不是為當時。何以不為當時?當時的人都成就了。可是佛滅度之後,遺教要傳流給後世,所以無有一處不是為後世眾生著想。這是對什麼人?對那些增上慢之人、得少為足之人而示現的,這個意思我們也要曉得。五百授記,這就是古人所講的「成佛之法華」,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別的經為什麼不叫成佛法華?單單本經叫成佛法華?就是此地有五百授記。這五百人是哪些人?是一些小乘人。說大乘菩薩授記這不足為奇,這是應當的,這小乘也授記了,這是怪事。所以講到成佛最圓滿的是《法華經》,不但小乘人授記,連一闡提都授記。

  一闡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沒有善根的人,無惡不作沒有善根的人。佛在過去所講,講一切眾生各個人都能成佛,只有一闡提不能成佛,佛都是這麼說法。在末後法華會上說,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這個意思說得非常的圓滿,可以說是普遍為一切眾生授記。而此地這個五百是指富樓那等。退席這是權巧的示現,授記也可以說是方便,為什麼?我們在大經裡面已經曉得,這些跟著佛的阿羅漢們哪一個不是大菩薩示現的?不但這些阿羅漢們都是古佛、菩薩再來,幫助佛弘法的,甚至於連當年護法的那些國王大臣也都是佛菩薩示現再來的,真正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所以末後這一句皆是俱崇密化之跡,五千退席是密化,五百授記也是密化。這就是講到本跡,跡象上我們看到是這麼回事情,可是骨子裡頭那又是一樁事情,所以我們決定不可以輕慢。

  再看第二段,講本經的宗旨,「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軌。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繫珠,明理性之常在。鑿井,顯示悟之多方」。這些都是本經裡面重要的大段落。經文在序品裡面一展開我們就看到佛放光現瑞。而這段開發就是啟請大教的緣由,現瑞有六,這個在經文裡面很清楚、很明白。我們用的本子上面附的有科判,所以這個段落、層次一目了然,我們能看得清清楚楚。出定揚德,揚是表揚出來,不是藏在裡面,是表揚在外面,讓大家都能夠看得到,入定大家看不到,出定就能看到了。暢佛慧之宏略,這出定就是出無量義處定。實在講不要說是在佛的地位上,我們從圓教,《法華》是圓教,圓教初住菩薩行住坐臥皆在定中,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還有什麼出入?何況在如來果地上!由此可知,入定、出定也是表演給我們看的。像這些意思我們都要明瞭,明瞭以後才能體會到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他是做個樣子給我們看,而在他自己哪有什麼出入?

  揚德就是稱揚讚歎之意,德是指權實兩種智慧之德,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根本智與後得智。實智是證果,我們俗話講證道,證道要實智。證道究竟證什麼道?我們講得淺顯一點,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在禪宗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在《華嚴》裡面講就是一真法界,《維摩經》裡面講不二法門,這就是道、就是果。如果我們要想證得一定要用實智,就是根本智。所以我平常勸勉同修要訓練根本智,目的就在此地。權教是說法的德,應機說法。但是要曉得,沒有實智哪裡來的權智?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後得智是依根本智而起的,可見得這樁事情最重要的是根本智。根本智也叫無分別智,就是般若智慧,我們六度裡面講的般若波羅蜜,這是根本智。根本智訓練最有效的方法那是無過於《楞嚴經》所說的,所以《楞嚴》叫「開慧的楞嚴」。你看古來大德,那麼多經都是開智慧的,他不讚歎,偏偏讚歎開智慧的《楞嚴經》。《楞嚴》有什麼好處?《楞嚴》實在是妙不可言,那就是教我們「捨識用根」,根是無分別的,識是分別的,那是教我們開根本智。此地的歎德就是說的這兩種德,這樣才能夠暢佛之本懷。

  朽宅,通入大之文軌,這是講到喻說一周開顯的經文,在本經也非常著名,火宅的比喻。火宅就像一棟房子裡面失火了,已經起火,雖然有的地方還沒有燒到,但是那個危險我們可想而知。而佛是把這個火宅比喻我們三界六道輪迴,他說三界火宅。六道就好像六層樓一樣,底下三層熊熊猛火已經在燒著了,人道這是第四樓將要波及了,五樓、六樓還不曉得,還不知道底下起火,還在醉生夢死,佛是舉這個比喻。通入大之文軌,這才顯示出佛的真正慈悲,並不是止於小乘的境界。喜歡小乘的他原來不知道大乘,喜歡中乘的不曉得一乘,出來之後一切明瞭,你從前講希望修小乘、修中乘,佛一律不問,全教你一乘了義究竟的大法,原先所說的全是誘導。這是敘說的這一段。

  下面講化城,這是化城喻,引昔緣之不墜,這是因緣一周開顯之文。「化城喻品」是誘導二乘人而說的,把二乘的偏真涅槃比喻作化城。化是什麼?無中生有,是一個中途站,並非目的地。這個我們也不必多講,這是引昔緣之不墜。昔緣是指在過去大通佛時,佛為十六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代大通如來演說《妙法蓮華經》,與那些大眾結緣的一樁事情,這個到經文裡面我們會讀到。

  繫珠是明理性之常在,這是說五百大眾領解接受佛授記的一段事情。明理性之常在,這個才叫真正的開解,理是萬法的理體,性是真如本性。這句在我們的道場用不著多說,為什麼?《楞嚴》裡面說得多,《華嚴》裡面也說得多,《彌陀經疏鈔》裡面,無不說到這樁事情。我們常常在一起研究討論,證入這個境界我們不敢說,對這樁事情大致可以能肯定,能夠信得過,應該是做得到的。換句話說,我們應當曉得,在我們的身心之中確實有不生不滅的這一部分。這能肯定這樁事情,能認識這樁事情,給諸位說,雖然做不到,也很了不起。你問問,放眼看看天下人,有幾個人知道這個事情?有幾個人相信這個事情?我們能相信、能肯定,用這個做本修因,就能有成就;換句話說,實智就可以開發,就能夠證得一心、本性。要是對這樁事情不能夠領解,就是理性之常在,這句話要拿現在人的話來講,就是真理常在。可是世間人的真理常在是有名無實,真理常在,在哪裡他也不曉得,他指不出來。我們曉得,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我們真能知道。

  如何叫用這個做本修因?諸位先要明瞭修行這兩個字的定義,行就是行為,身體的造作,口之言語,心裡面的念頭,都叫行為,行是動,為是造作,我們身口意無時無刻不在動、不在造作,修行就是把這個動的造作把它修正過來,就叫修行。佛教給我們這個修行要用真心去修,才能證得真正的結果。如果用妄心去修,那像《楞嚴經》裡面講的,「蒸沙作飯」,你想煮一鍋飯,你拿了沙子去煮,你到哪一年把沙煮成飯?永遠不可能的。為什麼?沙不是飯的因,你修因搞錯了。我們現在要成佛、要作祖,我們用妄心來修正我們身口意這個行動造作,這不是成佛作祖之因。老實說我們無量劫來就是錯用了心,把沙當作米,煮到今天也沒有看到飯,就幹的這麼回事情。所以今天這個認識是了不起的,明瞭六根根性是真性,是本修因,我們六根的行動、造作就要依真因。我們見以見性見,我們聞一切聲以聞性聞,用六根的根性。縱然講到意裡面,你明瞭之後用意根之性,不用意識,這樣根本智就現前,實智就現前,才能夠證得理性之常在。先是曉得,接著就能夠證實,就能入一真法界。

  末後這句,鑿井,顯示悟之多方,這品是指「法師品」普遍授記之文而說的,這是三周說法完了的時候,三根記別圓滿之時。講到圓滿,哪個不圓滿?密宗裡面講的大圓滿,大圓滿是一切眾生個個本具的,本來具足的。佛是證得,我們迷惑顛倒而不能證得。證得之後,像《楞嚴》裡頭所說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無所得?本來圓滿的。當你證得的時候並沒有增加一些些,我們現在沒有證得的時候也沒有缺少一點點,不增不減。

  這個幾句是說本經重要的幾個大段落,這個大段落裡面的宗旨所在。在這個地方道宣大師給我們點出來。哪個人要真正發心求佛道,要是他過去生中因緣殊勝,他才能夠遇到《法華經》。遇到《法華經》,就跟前面講的參加法華一會,這不是個容易事情。我們今天看到《法華經》,換句話就是證明了我們與《法華經》有緣,有相當的緣分。諸位要曉得,《法華經》在中國經天台大師的提倡、宣傳,這部經的名氣在中國可以講僅次於《金剛經》。不知道佛教的人,他曉得佛教有個《金剛經》,不一定知道有其他的經。《金剛經》名氣第一大,沒有人不曉得的,這是誰的功勞?是六祖提倡的,真正是家喻戶曉。

  除此之外就是《法華經》的名氣大。《法華經》在日本,給諸位說,是名氣第一大,日本人第一個就知道《法華經》,你看好多寺廟外頭的碑,你到那裡一看就曉得,「南無妙法蓮華經」。日本人他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南無妙法蓮華經」。這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我們也能想到,在隋唐之際,日本派了許多留學生到中國來留學,這些留學生差不多多數是天台子孫,受天台的影響最大。在我們想像當中,日本人從前到中國,航海登陸大概是從上海、杭州這一帶登陸。你看現在日本人穿的衣服,叫吳服,吳是我們中國江蘇這一帶地方。你看日本人住的房子,那個塌塌米的房子,給諸位說,都是我們中國隋唐時候的建築,那不是日本的。日本穿的鞋子、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種種統統是中國的樣子搬過去,你看中國隋唐那是什麼樣子,到日本去看就看到。他那個衣服是我們中國古時候的衣服樣子,沒有多大變化。所以從它的名稱上來講吳服,我們想像當時他到中國來,登陸的處所大概總是上海跟杭州這些港口,從這些地方登陸的。天台山就在浙江,所以薰陶的力量實在太大。

  今天到日本,日本人不曉得別的經典,他曉得《妙法蓮華經》,人人拿個念珠都念「南華妙法蓮華經」。可是雖然這麼念,現在日本人不曉得這個經的道理,只是念這個經名,這經題幾個字怎麼講法不曉得,反正念就好了。日本人學佛的迷信比我們要深得多,看看我們佛教界裡面,只曉得念經,不知道意思,已經感覺得很迷信,可是到日本去,日本人迷信總要超過我們十倍以上。我們現在這個寺廟裡頭還常常講講經,日本寺廟不講經的,它有法會,不講經,法會很多。將來有機會諸位可以到日本去看看,他那個文化完全是從中國傳出去的,日本的民族性很保守,所以有許多東西它能夠保持住幾千年而不變,這也是好的傳統。譬如說是隋唐時候所建的寺廟,日本人今天還能保持,這個我們對他不能不尊敬。寺廟這麼多年毀壞了,毀壞了以後再修,照原來的樣子,用原來的材料,一點都不變更。原來這個柱子用什麼木頭的,還要找那個木頭來做柱子,決定不改變。原來這個地方用什麼榫頭,還要用那個榫頭,不能用別的東西代替。所以今天到日本去看很多寺廟,那都是戰後重新修的,跟戰前照片裡面你去看,你一點也看不出來是另外建的,大小尺寸統統一樣,原來的樣子保存下來。

  不像我們中國,拆了之後再蓋就變花樣,面目全非;日本人不是這樣子,他能夠把原樣子保持住。甚至於那個道路,古道,我在日本也看到過,那個道路還保留著。要現在交通方便,需要造快速公路,公路在古道的旁邊,另外再開條大路通汽車的,原來的小道,石頭鋪的道,還保留在那裡,古色古香。在我們中國人把道路拓寬,統統翻新鋪柏油馬路,那古道見不到。它還能保持。日本人經過這次大浩劫還沒有被滅亡,諸位想想,他有他不被滅亡的道理在。那是什麼?保存了中國傳統的文化,我們不能保存,他拿去保存。我們到那裡去看看,真是慚愧!我們自己國家為什麼不能保存?人家學去的樣子他都能保存。從因緣上來說,日本人對《法華經》的因緣相當深。所以是《法華經》上要開了悟,得開悟,不開悟不行,不開悟是死的,開了悟是活的,你要到日本人去講《法華經》一定非常受歡迎,這是弘法利生要懂得契機。

  「詞義宛然,喻陳惟遠」,這一句是總結,結這部經的意思非常之幽深。我們這部經是採取羅什大師翻譯的,七卷二十八品,三周開示,全經有九次的比喻,所以這個地方是有喻陳惟遠。

  底下一段是讚歎較量,祈願之意,「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沉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這幾句是讚佛的慈悲。哀是哀憐,就是憐憫眾生的意思,曠濟是慈航普度之意,佛對眾生憐憫慈悲之濟。拔滯溺之沉流,這個滯溺沉流就是講的六道輪迴,我們沉溺在苦海,求出無期。一極悲心,悲心到了極處,一極,這是讚佛的大慈大悲。拯昏迷之失性,失是迷失了本性,拯是講拯救。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諸位要記住,這個序是唐朝道宣大師作的,從漢到唐這六百多年,這是佛法到中國有六百多年,到道宣大師在世的時候。從印度流傳到中國來的經典數量相當之多,已經翻成中文的就有四千多卷。現在我們曉得,現在漢文的經典,以《大正藏》正篇所收集的就九千零六卷,續篇不算,續篇多半是註解之類的,《大正藏》的正篇是經多,註解不多。註解最豐富的是《卍續藏》,那是以註解豐富而聞名的。這是當時有四千多卷經,這四千多卷經裡面,就是受持最勝的,流通最廣泛的,無出此經。剛才講了這是天台大師的弘揚。

  「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勣」。這幾句是讚歎眾生的機緣也相當之深。這一部經之流通,提倡的人固然很重要,但是有那麼多人肯接受,可見得這個經與大家有緣。如果沒有緣分,雖然有提倡的人,接受的人也不多。譬如說我們中國,以這個八大宗來說,帶上小乘成實、俱舍兩宗一共是十宗。這十宗到今天,有的還有點跡象,有的根本就沒有了。譬如說三論,在當年的時候也是大力的提倡,今天有幾個人學三論?唯識,玄奘、窺基的弘傳之盛還得了嗎?今天學唯識的也不多。成實跟俱舍現在只有名字,根本就見不到了。可見得雖有大德、大善知識提倡,還是要與眾生有緣。這部經能夠流通,能夠廣泛為大家受持,是眾生與這部經在過去世中就有很深的因緣。所以說機教相扣,機是指眾生的機宜,教就是指這部經,眾生與這部經有因緣的。這個統都是講到大通智勝如來,那個時候的因緣源遠流長。所以說是聞而生敬,聽了這部經大家心裡都能生一個敬意。後面這句是俱威王之餘勣,威王是指威音王佛,就是經中所說「二萬億威音王佛俱說此經」。過去諸佛講得多,大家聽這個經也聽得多,聽了雖然不懂,過去有這個緣分,現在一遇到了還是能生歡喜心,雖然不懂,他也歡喜,這就是緣分之深。

  底下一段是講作者敘說他自己作序的意思,「輒於經首,序而綜之,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在這一節文裡面,我們能看出道宣大師,他是律宗的祖師,南山律祖,那我們也能看出他的意思,他雖然是一生弘揚戒律,為律宗的祖師,你看他最後的歸宿還是求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文很明白的表現在此地。不但說他求生西方,就是法華宗的祖師智者大師也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在《淨土聖賢錄》裡頭可以看到他,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一點。他序經、讚經,幫助弘揚這部經典,以這個功德迴向,希望自己早淨六根,得一心不亂。速成四德,四德是指常樂我淨,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四德。三身各具四德,法身、報身、應化身,或者說三德也各俱四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法身有四淨德,般若也有四淨德,解脫也有四淨德。樂土就是指的西方極樂世界,這部經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關係非常密切,這是諸位要注意到的。在本經序分菩薩眾裡面,一開頭所列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而在「普門品」這品經裡面,經文並不完全,後來呂碧城女居士,民國初年很有名的,她從梵文經典裡面,《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這章,有漏掉的地方她發現了,好像有幾首偈子,不太多就是,漏掉的不太多,這幾首偈子就清清楚楚的指歸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部經當作淨土經典來讀。

  末後說「弘讚莫窮」,這就是弘揚讚歎不盡,「永貽諸後云爾」。到此地也是正如同大師的話一樣,永貽句就是永遠利益十方三世無窮無盡之意。到這裡我們把大師的序文介紹完,下次我們就入到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