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二十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20

  《法華經》,我們在信陽街李月碧講堂那個時侯講過《法華經》的大意。這一次我們開講到現在,將本經的經題、玄義已經講完了,今天我們讀到經本了。因為玄義以及《法華經》的綱要都曾經講過,「弘傳序」就略說,希望分作兩次介紹完。第三次,就是第三個星期,我們就開始要講到正文。希望同修當中可以做做介紹。本來開講的時候,我看我們講堂人坐得滿滿的,大概是玄義太長了,好像聽了這麼久也沒有聽到經文,那個心量比較小的都退了心,在《法華經》裡五千退席,已經退了不少。講到經文在心裡上有個依靠,希望大家能夠來聽。實際上玄義非常重要,因為經文太長,部頭又大,這個經總得要講上三年才能夠講圓滿,玄義就是全經的大意,在沒入文之前先提出來介紹。

  「弘傳序」,弘傳是這篇序的名稱,這篇序文是終南山道宣大師作的。道宣大師,這是我們大乘佛法八大宗裡面律宗的祖師,律宗是通大小乘。因為我們現在所受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是屬於小乘,而菩薩戒則屬於大乘。所以在八大宗裡面,其餘的這七個宗是純粹大乘法,只有律宗裡面有小乘,所以它是大小乘都離不開的。道宣律師是先作序,只作了一篇序文,並沒有這個題目,題目想是後人加上的。這是在古德的註疏裡面,他們懷疑是在宋元以後才加上這個名字。或者也有可能是祥師所安。意思是說,道宣律師作這篇序文,目的是流通大法的;換句話說,就是向大眾來推廣、來宣傳這部經。所以後人加上弘傳,加上這樣一個名字,也很能夠契合這一篇序文的宗旨。這篇序文宗旨確實是為了弘揚這部經,傳持這部經。

  著作人是「終南山釋道宣述」,終南是山名,這座山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很富盛名,山在長安。諸位要知道,這是唐朝時候,唐朝的首都就在長安。首都在當時不叫首都,我們現在叫首都,當時叫京師,師就是師範的意思,就是京城是所有城市的模範,所謂是首善之區,帝王所在之處。這個山在長安城南方八十華里,也不太遠,現在算起來四十公里,不是很遠的一個地方。在它的東面就是太華山,西面就是太白山。因為這個山脈是發自西北到南這個地方,這是止於這個地方,所以叫終南,山到南方這個盡頭,所以叫終南山。這是我們佛門的聖蹟之一,這是大師居住的所在,也是寺院建立在終南山。道宣律師,我們現在在台灣也有個道宣,這個道宣跟終南山這位道宣那是兩個人,不是一個人。

  他是湖州長城人,要從他家世淵源上來說,他是彭祖之後,是彭祖的後裔。父親曾經在隋朝的時候,唐朝前面就是隋朝,隋朝的時間不長,很短,在隋朝做過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內政部長,可見得他也是世家。他生於開皇年代,開皇是隋朝。他的歷史在此地我們也不必多介紹。因為他是序主,這篇序文的作者。這位法師學問實在是好,從他這個家世我們能夠看到,他讀書很多,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十二歲就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他十六歲的時候就誦《法華經》,經典裡面記載的,二十天就能夠背誦。這部《法華經》他是十六歲的時候,念了二十天就成誦,經就能背得下來。無怪乎他要寫這篇「弘傳序」,《法華經》對他的因緣可以說是相當之深。雖然他以後沒有弘揚法華宗,他是弘揚戒律。戒律是學佛的基礎,也是悲心願力之所使。

  他是十七歲出家的,十六歲就能背《法華經》,十七歲出家,二十歲他就依律宗八祖,「弘福寺智首律師」。弘福寺也很有名,當時在長安是翻譯經典的一個道場,我們曉得有許多經典都是在弘福寺這個譯場裡頭翻出來的。他跟著智首律師學戒律,生活過得非常清苦,在當時諸位要曉得,他出家受戒之後,那個時候是唐朝正是興旺的時候。隋滅了之後,唐太宗起來平定天下,大概不到五年天下就太平了,可以說各方面都復興,社會繁榮,人心安定,這是個盛世。貞觀之治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可以比得上漢朝的文、景,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個時期,就是政治辦得最好的時候,也是老百姓最享福的時候。貞觀以後就是開元,開元是唐明皇。開元的晚年不好,晚年是安祿山造反,那個禍根都是從楊貴妃生起的。這是中國在政治上最值得稱讚的四個時期。道宣律師是唐太宗這個時候。

  他的出身這樣好,又生在這麼好的時代,那個時候的出家人接受是帝王國家的供養,所以生活都相當的安定。可是大師還是過一種苦行僧的生活,衣服都是穿粗布的,而且他是一個弘揚戒律的人,所以是「常坐一食」,守住佛當年在世的規矩,樹下一宿,當然他現在不必樹下,現在有的是寺院寮房,他不會在樹下。但是他是一位不倒單者,是常坐,日中一食。諸位要曉得,這是弘揚戒律的基礎。不像禪宗,禪宗一天大概吃五頓到七頓的樣子,比別人都吃得多,在禪堂裡頭還有點心,通常一般都是吃五餐的樣子,當中再加兩道點心要吃七頓,那是不相同的。他老人家是弘揚戒律,所以本身就要在律儀上做一個模範。像我們老總統,我們老總統是軍人出身的,他一生都是做軍人的模範,私生活都是軍隊裡面的生活,那確實是模範軍人。這幾項在佛法裡頭說,從跡相來講,弘揚哪一門就要像哪一門的樣子,這是弘揚戒律他就像個戒律樣子。

  他是在高宗武德七年的時候,就唐太宗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即位就是高宗,高宗七年他才到終南山,以後就一直住在終南山。這點我也是給諸位提到過,諸位將來在道業上有成就,這個成就,給諸位說,要怎麼樣才算個成就?一定要開悟,沒有開悟不算成就。沒有開悟就要做學生,要到處去參訪;悟了以後,這就當老師,就弘法利生。當老師這個教化要學古來的祖師大德,教化一方,這一方就是十方。你看看我們隋唐時候,大小乘十宗都是在隋唐時代興起來的,這許多祖師都是住在一個地方,一生都不動的。律祖道宣大師一生在終南山,當時無論是中國人、是外國人,外國人有,韓國人、日本人到中國來留學的,要學戒律都得到終南山去。給諸位說,這不叫擺架子,學問之道本來是如是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不可以發慈悲心,他到這裡來不方便,我到那裡去教教他!這一下就壞了,風氣就敗壞了。為什麼?學什麼東西,這個世出世間都是從恭敬中學。為什麼說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往教恭敬心就失掉,對老師不尊重。為什麼?這個老師沒什麼,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學問怎麼能堅固?

  《論語》裡面,我們剛剛讀到的,「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為了使學術上堅固,所以一定要具足威儀,要自重自愛。參學的時候可以到處走,到處去學,教則不可以。你這個老師是權威的老師,你這個道場是權威的道場,老師與道場都是代表這個學問,所以不能動。諸位將來學成之後,要弘揚某個法門,你自己選擇一個與你有緣的道場,坐在那裡一生就不要動。開頭弘法講經,三個、五個來聽都沒有關係。你不要認為這個地方人太少了,我要找個都市人多一點去。那就壞了,你是為名聞利養,你不是為了真正的傳道。真正為了道,有法緣、無法緣都如如不動,沒有法緣,傳一、二個學生,他將來會有法緣,不在自己。所以說絕不為名聞利養。我們現在這個佛教界裡頭的情形就是這個心定不下來,在學的學人到處去參訪、去參學,那還情有可原,弘法利生的那些大德法師也要到處去跑,這個學就不堅固了。

  我們在台灣舉一個例子,李炳老他在台中三十年,如果他要經常在外面到處弘法、到處跑,他決定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他的成就就是坐在那個地方他坐得住,他在他那個蓮社裡坐了三十年,所以才有這麼大的成就,這是在家居士示現的一個榜樣給我們。所以萬萬不可以輕易去走動,這是特別注意到的。縱然說好像是打個佛七,我這裡念佛道場,諸位想想,我們印光老法師的念佛道場,他那裡算是叫常年佛七,一年到頭都是佛七。念佛堂裡面每天都是七支香以上,他那裡要打佛七,那叫精進佛七,這一年到頭都打佛七。有沒有聽說印光法師今天到這個地方打佛七,明天到那打佛七?沒有。他老人家從普陀山以後就住在蘇州報國寺,也是在那裡如如不動。天下念佛人,想打佛七的人隨時到他那裡去,你住上七天佛七就圓滿,因為他天天打佛七。所以靈巖山就變成舉世聞名的淨土道場。

  如果說印祖今天在這裡打佛七,明天到那一省去打佛七,後天又被別的地方請去,那靈巖山就不聞名,就不能代表這個法門。所以這個諸位要記住。我們今天讀歷史,研究佛教,提到清涼山,代表華嚴的,天台山代表法華的,終南山代表律宗的,慈恩寺是代表唯識的。這個道場就變成權威,這點諸位一定要懂得的,一定要珍惜。唯有這樣才能把佛法興盛起來。到處跑不能興教,人家一看,你定力都沒有,今天跑這裡,明天跑那裡,那算個什麼?而現在法師初出名的,今天飛到這裡,明天飛到那裡,我說國際人物。他國際人物,給諸位說,弘不了道,在國際上可以出出風頭,弘不了道,無濟於事。這是我勸勉你們同修。我這一代差不多也要過去,這在亂世不幸,就寄望在你們底下一代,一定要發大心、要發大願,把佛教復興起來。

  復興起來首先就要修定,定就是心裡頭要能做主宰,不為外境所動搖。學成之後,剛才講了,哪個地方與你有緣,你到那個地方就坐下來,如如不動,在那裡弘揚一個法門。不能弘揚多,多了叫貪多嚼不爛,你不能成為權威,不能成為一個代表。一定是一樣東西,弘揚《華嚴》的專門講《華嚴》,依《華嚴》的方法修學,從《華嚴經》開悟。清涼一生講五十遍,這都是我們模範。研究《法華》的要專精《法華》,天台大師的三大部。三大部的分量,給諸位說不亞於《華嚴經》。如果我們是把《玄義釋籤》、《法華文句記》,要是拿這個東西搬來講一講,分量就跟《華嚴經》相等,而天台宗修行的方法在《摩訶止觀》。所以一定要一門深入,要弘揚一門,一門通了一切都通,一切都通還是弘揚這一門,絕不改變。別人來請教你,大師,你給我講一部《楞嚴》!這不行,《楞嚴》雖然你都通達,絕無問題,某人專門搞《楞嚴》的,你到他那裡去跟他學去,在這裡不打閒岔。求精、求純,不亂,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這才能夠興教。

  我們現在可以看本文了,「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這個很有點像華嚴宗的「法界觀」的序文起頭,法界觀序文裡面說,「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話說得不一樣,句子的格調很類似。從這一句上來看,就把這部經的重要性給我們點出來,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學能統攝在這一部經中,你看看人家說諸佛降靈,降靈就是應化,十方諸佛應化在世間,說無量法門,都離不開本經的宗旨。由此可以能夠了解,古德稱為經中之王,王是統治百官、統治老百姓的,這部《法華經》是一切經中之王,能統攝一切經。這一句就不只靈山一會,靈山是釋迦牟尼佛降靈,所以這部經可以說是「諸佛之心宗,千聖之樞紐」。也可以能夠見到所謂佛佛道同,從這部經上能看到佛佛道同。

  再看底下一句,「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這部經就是諸佛之心宗,諸佛之根本。但是佛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當時這個路徑是從西域傳過來。我們曉得,佛陀當年在世的時候,他弘法的範圍是以恆河流域為主,從地理上看,印度的恆河流域是在我們中國的西南方。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傳到中國來的路線,他是要從印度向北走,大多數要通過現在的伊朗,在唐朝的時候叫波斯,漢朝的時候叫安息,要走到那邊去。再由那邊從天山蔥嶺傳到現在的新疆,由新疆從敦煌傳到中國。這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往西方、往歐洲一條交通大道,是從陸路上的,這條路走的人最多。東西方交通可以說是很早就發達,在漢朝的時候就相當發達,因此我們提到佛經都是從西來的。這前兩句是說時處,大夏是稱西域,就是現在的甘肅西部、新疆這一帶。蘊結大夏,傳到那個地方去就終止了,沒有再到中國來了,所以這蘊結在大夏。出彼千齡,彼是指印度,是釋迦牟尼佛說經入滅之後,這些弟子們結集成為經典,這是講這部經的出處,它的來源,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年。東傳震旦,這從印度傳到大夏,由大夏再傳到中國,震旦就是中國,中國在東方,東方在八卦裡頭屬於震。三百餘載,這是什麼?就是南山道宣律師那個時候。《法華經》傳到中國,到道宣律師這個時候差不多有三百年了。這是敘述這部經它的出處,它的流傳。

  再看下面一段經文,這是介紹本經的翻譯。「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敦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法華經》我們曉得有三種譯本,這個弘傳序裡都有,這是最早的翻譯,最早從西晉的時候,這個經初到中國。西晉的首都在洛陽,在歷史上這個時候還是相當強盛的時候,到東晉以後這個國家就很不幸了,東晉諸位曉得,相當複雜的局面,五胡十六國就是在東晉。那個時候晉朝遷都到江東,從洛陽遷到長安,由長安再遷到江東,這個時候稱為東晉。受北方胡人壓力非常之大,國力也相當的衰弱,這諸位讀兩晉的歷史就曉得,到東晉的時候可以說幾個皇帝都是很昏庸。西晉永康年間,這是晉武帝的兒子即位,是晉朝的第二代,這大家常看三國都曉得,這是司馬炎的後代,司馬炎是第一代,他做了皇帝這稱之為晉。永康就是第二代惠帝的年號,永康是在,惠帝就位他的年號叫永熙,到第二年就改元做元康,三年以後又改元做永平,六年以後改元永康,永康只有一年。由此可知,這是晉惠帝的第六年。這是這一年中,年中就是中期,總是在五、六月之間,這算是年中,這個時候法護大師翻譯這部經。這是說譯經的年代。

  長安青門,這是處所,長安也是歷代帝王建都的所在,就是秦朝時候的咸陽,秦始皇建都就在此地,漢高祖也在這個地方建都。秦時候叫咸陽,漢高祖把它改名叫長安,所以稱長安是漢高祖改的,他取的意思就是子子孫孫長治久安之意。青門就是長安的東門。從前建一個城,甚至於家庭裡面蓋一個房子,不像現在隨便畫個圖設計一下就建築,從前不行,從前所謂要看風水、看陰陽、看八卦。那建一個城當然更重要,都是按八卦方位來排的。東方屬於木,木的顏色是青,所以這青門就是東門。這個廟在東門,在長安的東門,就是竺法護尊者他老人家駐錫的所在。敦煌菩薩,竺法護是敦煌人,在中國佛教界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當時大家尊稱他為敦煌菩薩。菩薩在此地也不必多介紹,那是真正有德的高僧,上求下化,他的名字叫竺法護。

  初翻此經,名正法華。大師在當時從西域到我們中國內地來,就帶著有這部經的梵文原本,到中國來之後從事翻譯。在歷史上記載著,竺法護尊者這個世出世間的學問都有很深的造詣,所以他能夠傳持佛法。在西晉的時候到中國來,以後就在長安青門,青門外就東門外,在這裡建了一個道場弘法利生。最初翻譯這部經,初翻並不是說他一開頭就翻譯這個經,這是講三種《法華經》的本子,這最初是他老人家翻的,經的題目叫《正法華》。這部經現在不流通,《藏經》裡面有,諸位要看這個本子要到《藏經》裡看。單行流通的,這三種本子裡頭我們所見到的只流通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的本子,竺法護譯的本子是很少流通。這當然與法華宗(就是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關係非常大。當年智者大師依《法華經》建立天台宗,他老人家取的本子就是取鳩摩羅什大師的,所以羅什大師的本子就傳遍了天下。這兩種本子都入了藏,在《藏經》裡面保存著了。要是專門研究《法華》的,這兩種本子還是要看看,他們是同一個原本,看看人家譯的不同。經文有十卷二十八品,這個不必細介紹。

  再看底下一段,這就是羅什大師的。「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這段我們也可以簡略的把它看過去,為什麼?羅什大師每位同修對他都非常熟悉,所以不必再囉嗦了。可是我們平常都曉得,他是姚秦時代的人,姚秦是什麼時候?就是東晉時候。這個時候正是五胡亂華的時候,我們北方的領土幾乎喪失殆盡,這些胡人各霸一方,自己建立一個國家,都稱之為王,從劉裕開始。晉朝元帝這是不得已逃難逃到江東,對洛陽來講,江東在洛陽的東南方,洛陽在江東的西北方,於是乎在歷史上就稱為東西晉。安帝,東晉一共是有十一代,傳了十一代,安帝是東晉第十代。由此可知,這時晉朝,就是東晉,快滅亡的時候。

  大師他的歷史我們知道的很多,也非常的熟悉,這是姚秦。姚秦之前是苻秦,苻堅做皇帝,苻堅是個有心人,確實是想為國家招攬人才,在那個時候雖然他們是胡人,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也相當的深。大家都曉得,人才是國之寶,哪個國家都爭取人才。聽說西域龜茲國,龜茲現在是個縣,現在是新疆的一縣,那個時候是個小國,有一位賢人,就是羅什大師,他是不惜動用武力去要這個人,那個時候派了大將呂光率領七萬人馬。諸位想想,這七萬人從長安,長安是陝西,到現在的新疆天山南麓龜茲,那個時候交通不便,靠著步行、騎馬,諸位想想,這七萬人要走多少天才能到?每天要費多少錢財?為了什麼?為了一個人。就現在講交通方便,如果你要坐汽車從長安到龜茲也要好幾天。所以是相當不容易,苻堅能下這樣的決心為國家求才。可是很不幸,兵派出去沒多久他就死了。等到呂光把羅什大師接回來的時候,走到甘肅涼州這個地方,聽到了情報,說國家發生政變,姚萇把苻堅殺了,自己做皇帝,國號沒有改,還叫做秦,所以在歷史上稱之為姚秦,也稱之為後秦。

  呂光和姚萇他們是同朝為官,所以這就不服氣,於是在涼州那個地方又霸佔一方,他在那裡建了國就叫做涼,自己也稱了王。可是這個人是個老粗,是個軍人,大概沒念過什麼書,對待羅什大師就不尊重。但是什麼?又怕他跑掉,曉得是個人才,自己不能用,又怕別人用他,用他對他自己不利,所以等於說把羅什大師軟禁,這樣在涼這個地方一留就留了很多年。大師真是沒有法子發展。他這麼長久的時間,在我們想像當中也有個好處,他把漢文搞通,雖然沒有弘法的機緣,但是對於中國的學術他通達了。所以以後涼被姚秦滅了以後,這到第二代到姚興的時候,把羅什大師迎回到長安,七年以後羅什大師就圓寂了。所以羅什大師在中國弘法,真正講起來只有七年。可是這個七年的影響太大了,我們在中國佛教史上,可以說除了玄奘大師之外,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羅什大師。甚至於可以說羅什大師一直到今天的影響力超過了玄奘大師,真正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人,他的時間只有七年。諸位從這個地方也能夠體會到,要覺悟到弘法不在時間之長,人家短短時間一樣有輝煌的成就。道理在哪裡?叫厚積薄發,養得深厚,所以發出來才有力量,才有這麼大的成就。這是我們看到羅什大師。

  我們再看近代,你們諸位想想印光法師,印光法師幾乎跟羅什法師是一個路子,印光法師到七十歲才出來,他老人家真正弘法的時間是十年,八十歲圓寂的。你們看老法師傳記,七十歲以前沒有人認識他,沒有人曉得他。可是他老人家對於佛教的影響力量,在我們近代這些大師當中是第一個人,教下的太虛大師、諦閑法師,禪宗的虛雲老和尚,都沒有法子跟他比。人家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積得厚、養得深。現在人就不行,所謂是肚子裡頭裝不了四兩香油,有了一點點趕緊就要去表現,這就所謂是不能成就的原因。沒有祖師大德那麼樣的涵養,他怎麼能有成就?這是古今兩位大師都能發我們深省,我們要以他們做榜樣。所以不要著急,絕不要以為說,我要早一點成名,看到了人家年紀輕輕成名就生了羨慕之心,這就壞了,你根本就是為名聞利養而幹的。

  我們看看禪宗六祖,六祖大師二十四歲開悟的,得到衣缽的,五祖傳給他二十四歲,他老人家弘法是什麼時候?四十歲。那是大徹大悟,為什麼還要等到四十歲才剃度、才出家弘法利生?縱然得道了,也要經過十幾年的修養。如果說六祖大師當時二十四歲得道了就出來弘法利生,他的成就、他的影響力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深遠,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中國古人教學著重在厚積薄發很有道理。不是出來得愈早愈好,真正講出來的還是愈晚愈好,晚一點總比早一點好。我在過去講堂上也講過,我勸一些教學的人,這個當老師的人,做長輩的人,對於子弟能夠把自己一生失敗的地方,吃了虧的處所,走錯路的地方,把這些東西告訴底下一代,這就是好老師,這就是好長者。叫他們不要再走錯路,不要再吃虧上當,這樣就好,就是個好老師,希望底下一代能有大的成就。

  我在當年求學的時候,老師就沒有這樣勸過我。我出來講經算是早的,我是一出家剃了頭就講經,還沒有受戒,我就在十普寺三藏學院教書。在外面講經,這是李老師交代的,四十以後才可以,我在外面講經是四十歲,這是守住李老師的。我學法、弘法的因緣,跟諸位說障難非常多,沒有一個固定的住處,這是苦不堪言,到處流浪。如果要有一定的一個住處,常住真正能夠熱心護持栽培,能在一個地方不動,諸位想想,那個成就又不一樣了。我在圓山臨濟寺出家的,受了戒以後我到台中去學《楞嚴經》,在台中住了三年。學完之後再想回去,廟裡頭門關住不讓我進去了,這就到處流浪。如果我學成之後再回到臨濟寺,我這二十年講經都在臨濟寺講的,那臨濟寺今天也有相當地位。諸位想想,哪個寺廟在台灣,要是有一個寺廟二十年沒有中斷,天天有人在那裡講經,這就不一樣了。這是沒有這個機緣。所以我只要有個小小的地方,我一定成就大家,我會想盡方法教你們在此地安住,安心的只要你自己不走,你自己心能坐得住,我就願意成就你。當你成就之後哪一方有緣,你就到哪一方教化去。這是每個人的遭遇不相同,時節因緣不一樣,我雖然是這樣顛沛流離,吃了多少苦頭,我沒退心,重重障難也沒有把我難倒,我們就是一個心、一個目標為佛法。這也可以提出來貢獻給諸位做參考。

  龜茲沙門鳩摩羅什,龜茲是羅什大師的籍貫,並不是譯經的處所。沙門是大師的身分,本來在印度是通稱,以後到中國來是專指佛門裡面的出家人稱之為沙門。鳩摩羅什也是印度的音翻過來的,翻成中國意思是翻作童壽。這位大師是少年老成,六、七歲的時候就像個長者一樣的,拿我們中國話來說就是小老頭,就有這個意思,童年的時候就是有老人的這種德行、這種儀態。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這個經題稱作妙法蓮華,這是弘始四年在草堂寺翻譯的。

  第三次,最後一次譯的,是「隋氏仁壽」。我們曉得,東晉滅亡之後就是南北朝,南北朝的時間不長,就是宋齊梁陳。陳就是被這隋滅的,隋的壽命也很短,但是隋的時候是大一統,天下這是又統一了。隋以後就是唐,隋只傳了兩代。「隋高祖文皇帝」,就是楊堅,他是在梁唐晉漢周的時候,在周做官有功勞,封作隋國公。楊堅以後就受周的禪位,首都也是建在長安,到這個時候是統一。它享國只有三十八年就被唐朝滅了,所以稱之為隋氏。仁壽就是隋文帝的年號,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以前叫開皇,後期改作仁壽,這是仁壽年間。「大興善寺」,這是譯經的處所,這個廟是隋文帝下命令建立的,可見當時國家也護法。「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北天竺就是北印度,也是佛教的出家人,這個地方是兩位法師,闍那、笈多,是兩位法師共同翻譯的。在此地的名稱是省稱,如果要是將來諸位在傳記裡面所看到的,這個闍那是闍那崛多,笈多是達摩笈多,是這兩個人。「後所翻者,同名妙法」,這是第三次的翻譯,這個經題跟鳩摩羅什翻的經題一樣,都叫做《妙法蓮華經》。這是把《法華經》先後三種不同的翻譯簡單的介紹出來。

  後面有一段,我們念念,「三經重沓」,這個沓就是三次,一部經翻了三次,這是三次譯的,三經就是三種不同的譯本。「文旨互陳」,所翻的互相有優勝的地方,有些經哪些品翻得好,那部經那幾品翻得好,可以互相來看的。但是「時所宗尚,皆弘秦本」,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的本子他走運,所以他的法緣非常殊勝,法緣殊勝,大家都喜歡念他的本子。「自餘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曆,故所非述」。這是說三種譯本都是從綱領上講,不能夠細細的介紹三經的品目。這三經分品多少不定,偈子有的有、有的缺,現在我們讀的羅什大師的本子是一部相當完全的,羅什大師所譯的有欠缺的都從別本把它補在裡面,所以這個本子流通得非常廣,品、偈非常的完善。諸位要細細的去研究,可以將這三種版本對照來看,「弘傳序」古大德的註釋也可以參看。今天時間到了,就介紹到此地,大概下次差不多可以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