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十五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15

  本經這個十種根機裡面的第六種是「正為之機」。在十種機裡面,前五種給諸位介紹過。雖然前面五種不是本經真正的當機者,但是聽了《法華經》也能得利益,這在前面已經說過。今天說的向下這個五種,那是法華會上的當機者。研究這段玄義,頂重要的是要反省、檢點我們自己,是不是這一類的根性?如果不是,現在培養還來得及,不是說那就沒有指望,沒有指望何必要學《法華經》。實在講世尊一代時教裡面了義一乘,我們仔細看看,好像都是為中國人講的,因為唯有中國人在了義一乘法裡面成就得最多。這是世尊滅度之後三千年來,所謂中印佛教傳播範圍之內,我們未曾見到有中國這樣殊勝輝煌的成就。特別是在《法華經》,由天台智者大師以後,那真是盛極一時,對於教理的分析、解釋非常透徹,對於中國的文化更有很大的影響。我們今天講到宋、明理學,宋、明理學可以說與《法華經》關係非常密切,這就講影響到文化這方面。宋朝的那些大儒,你要說哪一個不念過《法華經》?像《法華》、《華嚴》、《楞嚴》、《圓覺》、《大乘起信論》跟禪宗,可以說他們不但有研究,甚至於還有功夫的,真正做功夫的,這才能形成一個時代的思潮。因此我們千萬不可以自暴自棄,高推聖境,那就錯了。

  讀了下面這五條,想想我們自己要像這五條去做,照這五條去做,我們就是法華會上的當機者。第六,「正為之機」,正為就是真正這個法門的當機者。這個法門是圓教一乘,一乘就是一佛乘;換句話說,這個人必然是圓教一乘根性的人,《法華經》一聽他就開悟。今天是星期五,後天是禮拜天,我們講到《六祖壇經.機緣品》裡面的法達禪師,這個人可以說就是屬於這個根性的人,「一乘圓機」的人。他在六祖會下,要求六祖給他講《法華經》的大意,六祖一說他就開悟。他那個一乘從哪來的?你去念念《壇經》,他是肚子裡頭有三千部《法華經》。由此可知,一乘圓頓根器是自己培養來。所以讀經重要。我們不要看別人,就是六祖底下這些門人,哪一個不是一天到晚在念經的?諸位要記住,他的念經不是超度死人的,那就搞錯了。他念經是幹什麼?培養自己的根性。自己好像一棵幼苗一樣,每天念誦就是灌溉、培養。給諸位說,學佛這叫做大事,穿衣吃飯都是小事,每天讀誦經典是大事。所以一定要抽一點時間來讀經,最好是能把它讀背,能背過之後每天還是讀,早晚對著經本就讀,離開經本,行住坐臥心裡面背誦。諸位要能這樣修學,下個三、五年的工夫,一乘根性就能培養得起來。

  《法華經》在家的同修說一天念一部,大概是不可能,因為家裡面有家務事情,或者你在社會上服務你還有工作。但是一天念一卷是可能,一天念一卷這費不了多少時間,一卷經念熟了以後,大概二十分鐘就可以,念熟了以後,這一卷經念下來。我們想想,這一天就是抽二十分鐘時間還抽不出來嗎?不可能的事情。這是講讀誦的要緊處。再不然你說我事情太忙了,一天就抽二十分鐘的時間我也抽不出來,還有一個辦法,念一品,《法華經》有二十八品,一個月念一部。這是我們提到的是念《法華經》。經一定要專攻!我在這裡給諸位說,諸位千萬不要誤會,法師叫我念《法華經》,明天晚上我講《楞嚴經》,法師又叫我念《楞嚴經》,我到底念哪個好?我講不能不這麼講,諸位要自己選擇。就是說哪部經投自己的緣,自己喜歡,你就選這部經,選定之後這一生不要更改才會有成就。選定之後念個幾天又換念別的,那你搞一輩子一事無成。所以諸位要記住,只能搞一部,什麼經都好,一定要念一部。

  念這部經,我還常常勸諸位,這部經是我們的功課,像學校一樣要課本,我們還要找個導師。導師是什麼?是我們模範的老師,我們要跟他學。《法華經》裡面的老師很多,我通常勸人取觀世音菩薩,本經「普門品」就是觀世音菩薩經,我們念《法華經》以觀世音菩薩為我們的導師,我們向導師學習,這樣才真正會有成就。學《楞嚴經》亦復如是,《楞嚴經》的分量跟《法華經》差不多,經文十卷,也可以請觀世音菩薩做導師。實在講《楞嚴經》裡頭精華就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學《華嚴經》的,我們也請觀世音菩薩做導師。這樣可以說是在一個導師之下,你們學任何一部經都會有成就。但是功課要選一門,選《華嚴經》,就選《四十華嚴》裡面第七迴向「觀自在章」。這章我們講得很詳細,我們圖書館保存著錄音帶,講得很詳細,現在我們又有單行本流通。軌範師確實是很重要,有了軌範師我們修行有個榜樣,等於說有個樣子,照那個模型來塑造自己,才不至於落空。

  我們從經典裡面去看,從歷代這些大德善知識去看,都是真正下過功夫,修成一乘圓頓的根機,然後才有能力接受一乘了義的大法。一乘法裡面,跟諸位說,唯一真實,這個裡面決定沒有枝枝葉葉。所以佛為一乘根性的這些佛子們說最上乘經,世尊說得很好,「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記是講授記,就是預先授記來世必成佛道。佛在本經裡面,「說三周法授三根記」,授三種根性人之記,「乃至五百受記」,這都是屬於正為之機。可見得正為之機,只要我們自己肯幹、肯相信,不是不能培養的,是可以培養的。

  第七叫「兼為之機」,這個兼為是附帶,教哪些人?在本經裡面所說的「學無學二千人等」,這是講二乘。雖然他在學地,還有許多沒有證阿羅漢果,只要他聽這個大經不至於退去,就是不至於退心,他還能坐得住,還肯聽,不至於聽到一半就跑掉了,像五千退席的他聽不入耳,他跑掉了,只要他不跑掉也能得利益。在法華會上聽開權顯實「廢三歸一」的妙理,真正了解「四果三乘」是權教,不是真實的,唯有一乘才是真實的。他要真正能相信一乘是真的,四果三乘,三乘講的是大乘、中乘、小乘,四果是小乘裡面的初果須陀洹到四果阿羅漢,當然辟支佛也包括在其中,不是究竟真實的。如果能夠相信,換句話說,他在一乘法裡面就有受用。只要他回過心來,從兼為就變成正為,他也就是正式的當機者。我們想想,前頭講的正為好像我們目前還不夠格,資格還差了一點,說到兼為,我們想想我們也可以。為什麼?只要我們真正相信了三乘是權不是實,換句話說,我們在現前就取一乘真實的佛法。三乘雖然學,曉得那是樓梯,不是目的地。好像到講堂來我們要爬樓梯,三乘是樓梯,我們還是照爬不誤。照爬怎麼樣?絕不停留在那裡,絕不以為那就是究竟,這就對了。而不是說三乘不要了,我們講堂在五樓,樓梯不要,你怎麼上來?還是要,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的目的是在究竟法,這樣才能法喜充滿,一心不退,與一乘佛法能相應。

  第八是「引為之機」,引為是說求佛道的那些大菩薩們,在本經裡面說大概的數字有八萬人,這個會實在是很大,我們讀了佛經,往往看這個數字都很大的。想想佛當年三千年前,講經說法真有這麼多人在聽嗎?諸位要曉得,我們凡夫肉眼所見的,跟我們同類的人,實在沒有多少。譬如佛講《華嚴經》,《華嚴經》還得了,是世尊示現成道在菩提樹下二七日中所講。那個二七日中連五比丘還沒有遇到,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坐在菩提樹下,那我們去看,一個人坐在那裡。佛是定中所講的,那個境界要沒有神通誰能見得到?見不到。所以當機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後這些法會裡面,每次的法會都有菩薩眾,也有天龍八部鬼神眾,那都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佛跟我們說聽經的人有這麼多人,在我們看看沒有幾個人。但是佛決定沒有妄語,我們相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有多少,佛一定說多少。而佛往往所說,就是大數有多少人,這個大數就很難講。就我們凡夫心量來說,大概有這麼多,這是不是就是佛的意思?不見得。何以說不見得?那個大數有的時候可以當作團體來講,參加有多少個團體,那個數量就真正不可思議了。

  為什麼?每個團體那裡頭人數都很多的,一個團體、一個團體來算,算大數,所以有這個意思。但是我們對初學的人這樣來講,真是會把人嚇跑,人家一聽你這個講法,佛法盡是亂吹亂蓋,他就不相信,就跑掉了。所以我們說大概有這麼多,把他的心穩住,他才可以能夠坐下來,聽聽到底你說些什麼。所以經典裡面每個字我們都要把它看清楚,佛學常識一定要豐富。你們同修們有不少現在聽講,有的時候聽錄音,甚至於還有筆記寫下來東西,我剛剛來,見如法師拿筆記給我看了幾段,有很多的名詞名相寫錯了,音同,字不對,字不對講就講不通了。像這樣的事情要來問,學問、學問,你聽了,把這個字寫下來,寫下來覺得這個字不好講,趕緊就要問,不問那不就一直錯下去了嗎?這是什麼?這是屬於佛學常識還不夠豐富,平常在一起又缺少研究討論。所以平常的研究討論是非常重要,能有很大的幫助,希望諸位將來有問題一定要發問。

  在本經裡面佛講,佛見到這些大菩薩們志求佛道,無量諸佛那些處所這些菩薩們修行深妙之道。所以佛說這個經也是為了引導他們。這是講對大菩薩的。這個意思就是好比我們世間老師指導我們遊學,在佛法裡叫參訪。在老師這裡學的,老師認為我的學問都已經教給你,你再在我的身邊已經學不到什麼東西,你要到天下諸大善知識去向他們請教,告訴你哪些是善知識,他們住在哪裡,他們的學問大概如何,你到他那裡怎樣向他討教,這就叫做引為。由此可知,這些大菩薩們當然都是世尊的弟子,這是講已經成就,或者我們講已經畢業的學生,做為他們的指導,參學的指導,有這個意思在。

  第九是講「現為之機」,現為之機是指什麼?是指現前大眾。諸位要曉得,前面所講的八種又何嘗不在現前?為什麼還特別提個現前?此地的現前是指普遍廣泛的授記,在會這些天龍八部、四眾弟子、三乘學人全都包括在裡頭。只要能在法華會上,《法華經》聽得一句一偈,這是講最少的,你只聽了一句,《法華經》聽了一句;或者《法華經》上聽了四句,四句叫一首偈,不一定是偈頌,四句就叫一偈,這是說你聽得少的。聽了怎麼樣?一念歡喜。這點很重要,聽了這句不管你懂得徹底不徹底,你聽了能夠生歡喜心,佛都給你授記,所謂是「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是說的現為之機。由此可知,這部經功德力量的殊勝、廣大不可思議。為什麼?佛講別的經沒有說聽一句、四句你就成佛,沒給人授這種記。

  為什麼?諸位要曉得,那三乘經典是權教不是實教。所以給你講的一般大乘經典,你聽了那個,你將來可以成菩薩,給你授作菩薩記、二乘記,不能授你成佛。為什麼?不是成佛種子。這部經是一乘法,所以你聽了一句一偈生歡喜心,這是成佛的種子。雖然還沒有成佛,好比說種子,種子不一樣!一乘了義的經典,諸位要曉得,除這部經之外就是《華嚴經》,一切經裡頭只有這兩部經,純粹是如來境界,是一佛乘的經典,其他的都是三乘經典。所以才有個現為之機,跟一般經確實是不相同。那也無怪我們中國人受持這部經人數之多,我們可以說僅次於《金剛經》。你看念《法華經》的人有多少!《金剛經》的風氣是隨著禪宗起來的,因為六祖大師是《金剛經》印心的,從《金剛經》開悟的,所以隨著禪宗流傳得普遍。

  末後一條講「遠為之機」,遠為是說誰?遠是講「懸記」,就是預記,而是講到世尊滅度以後,佛不住世了,後世的眾生猶能夠讀到此經,聽到這部經,「一念隨喜」,佛也給他授記。這樣說起來,釋迦牟尼佛現在滅度三千年,我們今天讀到《法華經》,讀到得很歡喜,還不是一句一偈,而能將全經讀誦多遍,那怎麼不蒙佛授記?所以這個十種根機是從眾生上說的,佛法只有一沒有十,而聽眾有這麼十大類。在如來像大海一樣,眾生猶如百川,河川都流向大海,佛是全體包容,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對於一切根性,大根性也好,小根性也好;利根也好,鈍根也好;善根也好,不善根也好,一律平等,決定不生分別。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智慧,「凡有心者即是所為」,就是當機者。心是什麼?真心。真心是一切眾生的理體,哪個沒有!我們在楞嚴會上尤其看得明白,這《楞嚴》之好處,真正教我們死心塌地,認識了自己的真心。雖然我們真心還用不上,還是一天到晚用妄心,至少你曉得自己有真心,比那個世間人強得太多,世間人根本不知道,那是迷而不覺。

  我們現在雖然迷,開始覺悟,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在眼是見性,在耳是聞性,見聞覺知是真心,分別執著是妄心。我們雖然辦不到,但是這點認識,給諸位說,非常的可貴。好比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我們現在曉得方向,曉得這條路,雖然還沒有開步走,這就非常可貴。為什麼?別人還不知道方向,還不曉得路,那要修無從修起,盲修瞎練他不曉得。我們曉得在盲修瞎練,自己知道盲修瞎練,方向不對,路走錯了。走錯了,自己知道走錯了,知道走錯就有救,可以回頭、可以修正。怕的是什麼?路走錯了,以那個錯的認為是對的一直走下去,這就麻煩大了。所以這點認識非常之可貴,我們研究這些經論能認識這一點,可以說也就有相當的收穫。從法性上說,就是從真心上說,一切圓滿成就,感應道交,哪個眾生不是法華會上的當機者?都是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擔心,我們念這麼多遍《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給我授記?會不會把我漏掉?你要操這個心就錯了。這是剛才跟諸位說,從法性圓成感應道交,就什麼疑問都沒有了,不但釋迦牟尼佛已經給我們授記,十方一切如來個個都給我們授記。我們不必問任何一個人,我們相信,決定沒有疑問,理上如是。所以希望同修們一定要珍重。

  再看下面一段,「教體淺深」。這段研究起來比較上要費事,為什麼?它是屬於理論的部分。表解也有好幾段,也很長,我們這個地方是列的第一段,「圭峰四門」,我們先說這一段。從上面的大意我們已經知道,這部經收機非常的普遍,也可以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接著要討論的這部經以什麼為教體,在五重玄義裡面就是辨體。為什麼要辨體?明瞭教體才能契理,我們講經稱之為契經,所謂是「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前面一段明瞭,就曉得下契眾生可度之機;上呢?上一定要曉得諸佛所證之理,他是依什麼道理說出來的,那個道理就是本經的教體。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為我們說這個教體大致上有十類,這個十類也給諸位介紹一下。

  第一個就是「音聲語言」。因為佛當年說法並沒有文字,也沒有書籍,只是講演而已。所以《楞嚴經》裡面,文殊菩薩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當年佛在世是以音聲做佛事。這是從相上來講,跡相上來講,音聲為教體。第二種叫「名句文身體」,名句文身是指什麼?文字。佛滅度之後,這些弟子們將佛所說的那些教訓,大家把它記錄下來編成了書本,流傳給後世。佛不在世了,我們今天打開這個經本,經本白紙黑字就是教體。為什麼?離開白紙黑字就沒有經,我們就沒有依靠了。佛當年在,我們依靠佛口頭給我們說,佛不在世就要依靠經本。從相上來說的。如果我們一般講的話,這叫質體,在大專講座「十四講」裡頭,我們講體相用,體有兩種,有性體、有質體,這兩種是屬於質體。

  性體是屬於理論方面的,譬如清涼大師講「諸法顯義」,這是講理論的,顯是一切法的道理;「攝境唯心」,這個理就又更深入一層;「會緣入實」,這已經差不多是《華嚴》的境界。像我們這個經也是會緣入實,緣是假的,也就是會妄歸真,這是相當深的教義。講到最究竟的,《華嚴》裡面說到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全是一真的教體。而末後清涼大師講的「海印炳現」,這四個字怎麼講法?海是講我們心海,是講真心太大了,世間人最大的是講海,所以把真心比作大海。我們世間的大海,人家常說的,這是無風也有好幾丈的波濤。而真心的大海不起波浪,心平如鏡,像一面鏡子一樣,鏡子能照一切現象,把外面這個現象都照在裡面,所以叫海印。印就是外面的相都印到這個裡面,炳是明顯的意思,光明的意思,顯現。這句話就是說,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都是真心顯現之物,真正是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萬法統是真心所顯。這是清涼所講的幾點意思,他這幾點意思在教體淺深裡面講算是總綱。

  圭峰大師是清涼的學生,就是宗密大師,他老人家,諸位要記住,在我們中國佛教影響力很大。他是從《圓覺經》開悟的,所以今天我們讀《圓覺經》,重要的註疏都是宗密大師的,他有《圓覺經大疏》、有《圓覺經略疏》,有大疏鈔、有略疏之鈔,《圓覺經》的注釋就有好多種。他是清涼的弟子,在華嚴宗裡面他是五祖,清涼是第四代,四祖,他是第五代。他講的四門,給諸位說,就是把老師的十門歸納為四門,十門太繁了,所以把十門歸納為四門。換句話說,他講四門的意思就是清涼講十門的意思。《華嚴經》是唯識六經之一,是唯識根本經六經之一,所以這裡面有唯識的教義。他這個四門諸位一看,「隨相門、唯識門、歸性門」,一看這就有唯識的教義,我們一條一條來介紹。

  先說「隨相」,隨相就是剛才講的清涼的音聲語言、名句文身,就是這個,這四相講的是質體。諸位要是細細去研究,應當讀《華嚴經疏鈔玄談》,這是要深入一層研究的話是少不了的。在這個時代當中,古時候那些大德們他們的見解、他們的思想,以及他們表達的藝術,就是講解的方法,我們要知道、要懂。懂了以後,並不是說把他們那一套我們學會也表演給大家看,那並不見得契機。所以要懂,懂了之後得要脫穎而出,再看看現代這個時代大眾的根性,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就是權變的方法,能夠適合於現前的大眾。所以一定要能做到深入淺出,才能把佛教的教義傳播給一切眾生。深入深出,一般人不能接受;淺入深出,決定沒有這個道理,那是造謠生事。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腳踏實地,穩穩當當的修學才能有成就。要認真的修學,這裡頭做不得假。做假欺人,那是另外一樁事情,自欺就不得了。所以假事情決定做不得。

  在修學裡面最重要的是修真心,諸位要記住這個。事上面說實在話沒有真假,真心一切事都是真的,妄心一切事都是妄的。為什麼?事相是境界,境隨心轉,真與妄在心不在境。我們世間人顛倒,他那個真妄是在境不在心,所以始終沒有法子解脫,始終不能解決問題。這是佛常常在經裡面嘆息的,說妄想顛倒、可憐憫者,就是這麼一樁事情。我們讀了這麼多的大乘經,總要知道顛倒所在之處。在《楞嚴經》裡面,辨別正遍知、顛倒性,那個顛倒處所,你看看那麼大段的文章,世尊跟阿難尊者反覆辯論,為什麼?就是教我們認識我們顛倒在哪裡。佛是正遍,正在哪裡?我們倒在哪裡?不在境界上,是在心上,真心就是正,妄心就是顛倒。要我們拿《楞嚴》的話來說,用根中之性就是正遍知,用第六識、第七識就是顛倒性,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

  雖然講隨相,諸位要曉得,俗話常講文以載道,我們今天講教體,因為佛不在了,確實是要以文字為主,文以載道。本經從「如是我聞」到「作禮而退」全是文字,可是文裡面所詮的意思,這個所載的意思,是「一乘實相,中道了義」之教。文字是工具,好比是船一樣,交通工具,道是船裡頭載的貨物,我們要的是什麼?要的是船裡頭載的那些珍寶,而不是這個交通工具。可是怎麼樣?離了這個交通工具又不能夠輸送,所以交通工具是附帶的,珍寶是為主。這裡頭賓主要分清楚,分清楚之後你才曉得受持經典為什麼佛教我們離文字相受持,離言說相跟離文字相是一樣的,不是兩樣的,離心緣相受持。心緣相是什麼?心緣是緣文字、是緣境界,那是妄境。離了心緣相是真心,真心才證真境界,叫一真法界,才證到真境界。這叫隨相。

  第二「唯識門」。這要從性相兩方面都說到,文字與經義,我們講教義,皆是唯識所變。底下有四句,這就說有「本影四句」。這四句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為什麼?像這些教義是通一切經的,並不是僅限於《法華經》,諸位明瞭之後,哪部經也離不開這個原理。第一個是講「唯本無影」,這就是講的「小乘教」,小乘教不懂得這個教法「皆是唯識所現」,小乘人的心裡就死定認為如來實在是有法可說,釋迦牟尼佛真聰明、很了不起,你看他樣樣都懂,真能說、真有得說,這就叫唯本無影,他只認得這個本質。本與影好像我們一個人站在燈光之下,底下有個影子,唯本無影,只認得本相,不曉得還有影像。本相是表什麼?就是表音聲文字,表這個。影像是什麼?裡面的義理,這就講唯識所變,他不懂得唯識所變。

  第二點說「亦本亦影」,這是講的大乘始教,它這個配法都是配賢首五教,小始終頓圓,這是始教。大乘開始,佛自己就宣稱了,無論是文或者是義,義就是義理,都是從妙觀察智裡面所現的。妙觀察智是什麼?是第六識。第六識悟了第六識就叫妙觀察智,迷了就叫第六識,妙觀察智就叫第六識;換句話說,妙觀察智與第六識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我們要把它當作兩樁事情那大錯特錯了。什麼叫悟?什麼叫迷?知道真相就叫悟,不知道真相就叫迷。第六識它的體是什麼?它的相是什麼?它的作用是什麼?你統統都明瞭,一天到晚還用它,用妙觀察智。為什麼?悟了以後,一切煩惱的心所都不起作用,除非你要用它,你不用它不生煩惱。就是那五十一個相應的心所,你要不用它,都可以擺在一邊;你喜歡用哪個,叫哪個跟著一塊起作用,自己做主宰。迷惑顛倒自己做不了主宰,第六識意識一起來,煩惱心所統統都跟著來,自己不能做主,不能支配,所以說苦不堪言。迷悟就是這個現象。

  所以性跟識是一不是二。諸佛菩薩也起作用,大用無方,真正是離苦得樂,覺而不迷,這叫做「本質教」。什麼叫「影像教」?影像教學生那邊,佛現的本質學生看到之後,就是眼見到、耳聞到,眼見相、耳聞聲,我們自己八識裡頭就變現這個影像,跟外面的本質相一模一樣。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試問佛度了眾生沒有?你要說佛度眾生,那真是冤枉佛,佛不度眾生。佛教你,你開悟了,誰開悟?是你自己心裡變現的影像覺悟的,不是那個本質相有什麼能力令你覺悟,不是的。你懂得這個道理,小乘人為什麼不悟?就是小乘人沒有影像。我們要說沒有影像這也是講不通的,就是有影像他自己不曉得,他不承認是自己心識裡頭變現的境界,他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說他唯本無影。

  大乘人聰明,曉得,佛示現的相,我們是識心裡頭是從佛的相變現出相似像,從這開悟、覺悟。譬如我們讀經,經本是本質相,小乘人、凡夫他不曉得,看到經本,看到了,這什麼字看得清清楚楚,哪有這回事情?但是你要跟他講講不通的。大乘人聰明知道,我們眼對著經本有沒有看見?看見能夠辨別、能夠讀誦受持的,決定不是眼識,是什麼?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看到這個經本沒有?沒有,沒看到。第六意識所看到的,是眼識像個照相機一樣,照的影像在裡面。眼識變起一個影像,從本質上變起一個影像,所變的影像跟外面的本質相完全一樣,一樣大小,叫你簡直辨不出真假。第六意識所緣的是什麼?緣眼識的影像,是在眼識影像裡面起分別,去理解、去執著。我這個說法都說得很粗淺,那要細說太複雜。為什麼?每個心王、每個心所都有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因此眾生與佛是互為增上緣,為什麼?沒有佛的本質不能令眾生生起影像;換句話說,沒有眾生的影像佛也沒有本質相。本與影相對而生的,諸位要記住這個,全是唯識所變的。

  真如本性裡面,說老實話,本也沒有,影也沒有,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不但佛所說的一切法是唯心所變,連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西方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依正莊嚴,全是識變的。但是有一點不同,佛是悟而變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感應道交;眾生識也在變,迷而變的,自己變的自己不曉得,真是冤枉。如果自己變現自己要曉得,你在這個世間就解脫、自在了。為什麼?再也不打架,再也不跟別人做冤家,何以故?冤家對頭是自己識心所變現之物,你怪誰?你自己變現的。為什麼自己變現的?自己煩惱心所裡變現的,我們阿賴耶識裡頭的種子無量無邊,有善有惡,善種子變現的叫你生歡喜的境界,惡種子變現的叫你受氣的境界,全是你自家變現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摻雜一點東西給你。所以真正明瞭,心平氣和,什麼煩惱都沒有,什麼境界都好,才能做到隨遇而安,心安理得。理上明白,得到了,心就安穩了,無論是什麼境界心都安穩。在境界裡能如如不動,才能做到清淨光明。這叫做亦本亦影。

  第三叫「唯影無本」,這個境界更高了,這是屬於大乘終教。我們的時間又到了,看把這四條講下去。大乘終教,這是大乘教達到最高的境界,他曉得,離眾生心就沒有佛。為什麼?佛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現之物。眾生有感佛才有應,眾生沒有感哪有佛?因此唯有大悲大智為增上緣,這是一點都不假。佛的大智大悲與法性完全相等,不但是等念有情眾生,對無情眾生也平等,正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情與無情同一個理體,這個叫真慈,真正的大悲。這是一切眾生的增上緣,為什麼?因為有大慈大悲才能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什麼感,佛就有什麼應。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樣的身。佛菩薩無身,如果說佛菩薩有身就不能隨意變現。我們現在不能夠隨意變現,就是因為我們有身,執著這個身是我身,就不能變第二個身。如果曉得自己這個身是無身,就隨意變化,像經裡面講的「千百億化身」。話雖然這樣講,實在講境界我們還達不到,達到這個境界,自己就自在了。所以佛是眾生心中所現之佛,佛說法是眾生心中所現之佛說法。所以由這個道理來看,整個的佛教完全是眾生心中影像所變現的,這是大乘到了頂點,才恍然大悟,真相如此!

  後面一條「非本非影」,這是更上一層樓,大乘頓教。頓教所講的,不但是心外無佛,眾生心中影像也不是真實,「影像亦空」。為什麼?純就真性上說,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哪有佛、哪有教、哪有眾生?所以你看經上有說,「尊者無說,我乃無聞,說聽皆無,唯識而已」。這個還是以識為教體,純粹以識為教體,裡面不分內外,不分自他。在唯識學裡頭真正講到萬法唯識,識外無法,法外無識,這是頓教的教義,叫頓超。到下面「歸性」,這是講到圓教,歸性跟無礙都是圓教的教義。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