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十一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11

  丁這一段,「義理分齊」。在玄談裡面,這一科是討論本經的義理,我們一般所講的教理、教義。分是分別,齊是等齊,在這部經它所講的義理,在整個佛法教義裡面,它與哪些教義相等。天台家的判教,判為藏通別圓四教,這部經在藏通別圓裡面它是屬於哪一教?可是我們這次講所依的註解是大義法師的《法華大成》,他老人家的判教是採取賢首五教來解說的,五教的教義是小始終頓圓。在這五教裡面,本經與哪一分教義是相等的,這一科主要是討論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將義理兩個字做個簡單的介紹,表解裡面第一段釋明,「義者文之實也,理者事之主也」,義是從相上來分析,理是從體上的說明。在前面我們已經曉得,這部經是屬於圓教,圓教的義理究竟是什麼,這是必須要明瞭的。「聖人設教」,不外乎理與事,所謂說「理以統之,義以析之」,義是講分析。一切經都有它的義理,或淺或深,研修不可不知。理雖然只有一個,隨著眾生程度淺深差別,我們也可以說,隨眾生程度的差別,說為淺深不一。由此可知,至理談不上淺與深,淺深在機。教義廣大無邊,無量無邊的教義總歸一個道理,千經萬論、無量法門都是歸一個道理。因此,一切經的義理既然有淺有深,修學的人必須要辨別,一定要曉得義理究竟在教義上與哪一部分相等齊。

  要想說明這個道理,首先要把「五教分齊」略略的介紹一下,然後再回來看本經的義趣,才能夠辨析分齊。所以第二段就先明五教分齊。五教是寫在每一條的下面,諸位看這個表一看就明瞭。但是表所列的是非常簡單的一個綱領,我們利用這一堂的時間給諸位做個說明。古大德的判教幾乎都離不開《大乘起信論》,為什麼?諸位看看那部書的名字,《大乘起信》。佛說一切經,尤其是大乘經典,大分兩大類,一類是講相,一類是講性,佛法可以分為這兩大類,不屬於相宗就是屬於性宗。而《大乘起信論》這部論是性、相都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說性、相是二邊,《大乘起信論》就是橋梁,把性、相二邊聯合起來了,圓融起來。因此講到判教,無論是性宗的法師,或者是相宗的法師,都喜歡引用這部論來做判教的基礎。我們在此地說的也就是運用《起信論》裡面的道理,來看論裡面說的教義有五重淺深次第。這五重淺深次第跟賢首大師的五教是相同的。可是在次序上有點不相同,《起信論》講的是由深而淺,一開頭講圓教,末後講始教、小教。而賢首大師判教是先說小教,小始終頓圓,《起信論》裡面是圓頓終始小,他們兩個順序不一樣,可以說要講不同的所在只有這點。

  我們依《起信論》來講,第一個是講「一心本源」,《起信論》是從根本說起的,一心是講的真心、是說的理體,本是講一切萬法根本的源頭;換句話說,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心所現。《華嚴經》裡面說得很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一心是萬法的本源。《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心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而清涼大師解釋一真法界,他老人家開為四門,這四門就屬於一門,所謂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我們通常稱作四種無礙法界。說四法界是別說,說一真法界是總說,一真就是四無礙法界,四無礙就是一真法界。可見得在一真法界裡面,不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圓教的意思,我們講圓教的教義。

  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將來我們讀一切經,因為這講義理分齊是佛學常識,我們看一切經,我們修學一切法門,如果經義修法與這個教義相等,你所修的是圓教。我們自己修的究竟修的哪一教,我們義理的淺深在哪個等級,不能說自己不曉得。好比你在學校念書,人家問你,你念幾年級?我不曉得。念了多少年不曉得念幾年級,這是糊塗。學佛的人家問你,你契入的義理淺深幾何?我不曉得。這正如同你念書,人家問你念幾年級不曉得,一樣的笑話。這番道理明白之後,自己就曉得現在自己在哪個階段,同時也曉得高級階段的佛法如何修學、如何下手,自己就有了入處。否則的話,古德講經何必要說一個義理分齊?就用不著了。這是圓教教義,我們自己在解門、在行門,如果是與理事無礙相應,與事事無礙相應,你自己應該很清楚你是圓教根性,你是圓修、圓解、圓行、圓證,這在佛法裡面最高級的,不但成就高,而且成就快。

  第二,「一心二門」,要記住,二門是從一心裡面變出來的,二門就不圓,一門才圓,一就是不二法門,不二才圓,二就不圓。圓人修學的方法,諸位要記住,世間人他有二、三,圓人自己沒有二、三;世間諸法對立,圓人一心裡面沒有對立。我說這些話都是勸諸位要體會最高圓教的教義,希望大家圓解、圓修、圓證。我們讀《壇經》,你看六祖大師念念都勉勵我們從圓頓下手,言下悟入。這個二門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真如門、生滅門。「心真如門」,意思是說「心性不生不滅」,這是真如,真者不妄,如者不虛。如就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諸法如義」,如就是這個樣子,當下就是,一點都不假,理事不二,性相一如,這叫做真如,真如也就是諸法實相。這樣的教義叫做頓教,這裡面沒有分別、沒有階級,禪宗六祖南傳的這一支,所謂叫頓修、頓證,不落階級,這就是從真如門契入。

  「心生滅門,謂如來藏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這叫生滅門。可見得真如門還能夠維持住一真,到生滅門就是本性已變為阿賴耶。阿賴耶識,諸位過去學過《百法明門》,諸位研究過唯識,唯識裡面講的三能變,一變為阿賴耶,二變為末那,三變為前六識,第四變就變萬物,這是屬於大乘終教的教義。解行能與阿賴耶相應的是大乘終教,為什麼?超越這一關就明心見性,轉識成智,這個道理我們應當要曉得。終教的教義圓不圓滿?不圓滿,沒有見性。但是行解與阿賴耶相應,說實在的話相當不容易,雖沒有明心見性,跟明心見性就隔一層,這是講到「終教分齊」。

  第三,我們講「始教分齊」,這就是識分二義,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又分為二義,一個是覺,一個是不覺。覺義是說的「心體離念」,與前面的終教相應。不覺義,不覺就是無明,不覺就是生滅,無明是個動相,無明是生滅相。《起信論》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就是三細相,三細相就是阿賴耶相,阿賴耶識。第一個是業相,什麼叫業相?業相通常講作無明業相。業是動,迷了心才妄動;覺了,給諸位說,心是不動的,覺相是如如不動。不覺心就動,心一動就叫做業。一動就起轉相,轉相我們也叫做見分,現相也叫做相分。見分,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精神的一部分,相分就是物質的一部分,整個宇宙就是這兩樣東西組成的,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而精神與物質都是從業相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精神與物質是同一個本源的,追究到最原始那是一心本源。可見得這三細相都不是真的,都是妄相,是一心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會變現?不覺變現的,不覺,剛才講了就是無明,這叫三細相。

  教義,我們修行功夫要與三細相相應,這是大乘始教,諸位要特別看清楚,始是開始!大乘的標準就是這麼高。《大乘起信論》那是大乘始教,《百法明門論》是大乘始教,所以諸位一展開,這個怎麼這麼深?大乘的始教,它不是小乘始教。就好像大學一年級的課本,雖然是一年級,有相當的深度。我們想想,我們所解的、我們所行的是不是與三細相相應?我們讀《百法明門》,《百法明門》的宗旨在哪裡?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後頭再講百法,一切法這是講的百法,無我講的人無我、法無我。諸位想想看,這個教義是不是與三細相相應?沒錯!這個教義就屬於大乘始教。所以百法要是真正的念懂了,入了那個境界,你就是大乘始教菩薩。給諸位說,這個地位在阿羅漢以上,阿羅漢沒有這個功夫,也沒有這個見解,阿羅漢只懂得七十五法,只破人空沒破法空。大乘始教菩薩我法兩種執著都斷了。這是大乘始教的教義。

  三細相略略的介紹。為什麼不覺?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本來真如本性是覺的,為什麼會不覺了?幾時不覺的?幾乎每個學佛的人都會要問這個問題。你現在沒有問,現在你程度還不夠,到了那個程度一定要問。我們本來都是如如佛,現在變成凡夫,什麼原因?好了,將來我們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了佛,成了佛以後還會不會迷?還會不會又一念不覺,又變成凡夫?這都是問題。不但我們初學同修都有這個問題,都得不到答案,實在講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楞嚴經》第四卷,富樓那尊者就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起這無明?幾時起的無明?佛在經上全都有解釋。但是《楞嚴經》擺在面前,你從頭到尾去看,看看你能不能得到答案?你要是粗心大意,不但看完了還是不曉得,縱然聽講聽完了之後還是不曉得。

  我過去有個老同參,也是個同戒的戒兄弟,已經過去了,明演法師,他學佛的態度非常認真,一天拜三千拜佛。當年他自己在一個小小的環境裡面閱藏,那個時候《中華大藏經》剛剛出版,他把《中華大藏經》第一集全部讀完,跑來跟我說,佛的聰明智慧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很可惜有一樁事情他沒有說得清楚。我就問他到底是哪一樁?無明什麼時候起來的,佛沒有說清楚;無明是什麼原因而有的,好像佛也沒有講清楚。實在不是佛沒講清楚,而是自己看經粗心大意打馬虎過去了。但是諸位曉得,人家是提出這個問題、重視這個問題,可見得他求學有心,也很難得。

  《楞嚴》會上富樓那就是提這個問題。至於佛怎麼解答的,諸位自己去看經,我在這裡不要告訴你。我要告訴你就害你,為什麼?跟你講了,你一輩子都不會開悟。這個問題是要你自己悟入的,才是你自己的,那個悟入的人告訴你,害死你。你看禪宗裡面大徹大悟,老師已經開悟了,實在講一句話就可以道破,他為什麼不告訴你?逼著叫你開悟,用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工夫,恍然大悟,那個老師說不錯,就是這句話。一句話要憋個二、三十年,為什麼?悟了之後是你自己的,得受用;老師告訴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為什麼?那是別人東西,與自己不相干,這叫大慈大悲,絕不是賣乖。我在今天給你指出在《楞嚴經》上已經就很不好了,應該告訴你就在《大藏經》裡,你自己去找去,這才是對的,告訴你在哪一部經上都有過失。

  這說的是什麼?不能真正知道真如萬法一體,不能真正知道,心就會動,就會動心。依不覺,這心一動,就叫做業相,依照動就能見,就生一個能見相,這能見相就叫轉相,轉是轉變的意思。轉變什麼?轉變第三個境界相,就是現相、相分,物質的來源就是這麼來。由此可知,心物同源。既然物質是從心變現出來,當然物質可以還原,能夠歸還給見分。我們現在的科學實在講只懂得一點皮毛,質與能可以互相轉變,現在曉得這個理論,也能做到一點點。還不曉得物質與精神可以互相轉變,還不曉得這個道理,科學家還沒有這個理論。佛法裡頭有這個理論,這比質能轉變又要高一層。由此可知,世間聰明智慧的科學家、哲學家還到不了大乘始教的程度,還沒這麼大的學問。他們的學問充其量人天小教,到不了大乘始教。

  再看第五段,以三細生六粗,這是以最後,就是境界相,前面不覺義裡面的現相,依這個相建立六粗相。六粗第一個(音檔中斷),這是什麼境界?就是「智相」。你看在整個過程當中,絕頂的聰明智慧也才落在這個階級裡。「相續相」,相續是不斷,我們實在是生活在相續相中,相續相,給諸位說,是一個生滅相。就好像我們看電影,銀幕裡面現的相,那個相是什麼?相續相,底片一張一張現的相。一張一張連續,速度太快了,我們看不出來。佛給我們講眼前這個現象,是什麼現象?就跟電影影片相一樣的。電影的影片,我們曉得,一秒鐘二十四張,鏡頭開關二十四次,我們就感覺不到那個鏡頭在開關,太快,開得也快,關得也快,看不出來。我們阿賴耶識這個鏡頭在那裡開關,一秒鐘開多少次?開二十多萬次。你看二十四次就把我們騙得團團轉,二十多萬次你怎麼能感覺得出它是假的?我們現前的境界相就是這個樣子,是相續相。

  這個六粗配在八識裡面,智相、相續相這是第七識末那識,「執取相、計名字相」是第六意識,「起業相」就是前五識,「業繫苦相」那是果報,那一條是果報。執取是什麼?執是執著,取就是著相。不曉得一切萬相是相續相,是分別而有,是妄想而有,離了分別妄想就沒有相。計是計度分別,一切萬相哪裡有名字?連老子也曉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有名字,名字是人假定給它起的。我們是個人,於是乎我就執著名字相,我是人!如果人家說你是個狗,我們聽了就很生氣。實際那名字是假的。如果從前老祖宗最初建立取名字,都叫我們叫狗,現在我們聽說你是個狗,我們很高興。所以他名字是假的,名字性空。執取相已經是虛妄了,執取相是依他起性,計名字相是遍計所執性,根本就沒有,徹底的虛妄。世間人執著,連起個名字還要動腦筋、還要生煩惱,這是愚痴到所以然。我們在佛經裡面看看佛的弟子那些名字,那些都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有很多那個名字太粗、太俗氣了,並不雅。人家那個名字與他的心行還真相符合。並不是特別取一個好名字,取一個吉利的名字,在過去還沒有這個習慣。可見得民風樸實,他講求的是實在。這些在經論裡面我們都能夠看到,在中國古人名字裡頭往往也能夠看到。

  第五叫起業,起業就是造業。底下我這裡畫的,從智相到計名字相這是小教,小乘教義,所謂四諦、十二因緣,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如果從起業,譬如佛教給我們的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叫我們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起業,這是人天小教,還談不上小乘。諸位要把這些道理要明白了,世出世間的教義我們都可以這樣的看法。譬如說你讀《四書》,你看《四書》裡面孔子所講的是哪一層的意思?也能夠體會到孔老夫子的境界。你看看老子、莊子,他們所講的,接近哪一層的意思。所以古人講,莊子境界相當於七地菩薩,為什麼這樣說法?就是懂得教義。他裡面所講的,境界最高的,佛教的教義擺開,與哪個等級相同、相當,能看出他是個什麼境界。

  你會看別人當然就會看自己,我們自己心之所思,意之所念,所作所為,與哪個境界相應?我們自己是在哪個等級?這個叫做什麼?叫自知之明。人必自知而後才能知人,能夠自知知人才能夠觀機,一看就曉得他是什麼程度,我們在這個經教上就要用什麼方法給他講解,他才能接受。講深了、高了他不懂,講淺他聽了不滿意掉頭而去,這個道理很淺我不要聽。所以經要契機契理。你不懂得教義淺深,你就不能觀機。所以教義的淺深並不是在書上這樣講講,有這麼多我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這個不行。你懂得之後要會用,你要能夠看得出來,一切經展在你面前,你要能夠判斷。不但佛法,剛才講的世間一切法擺在面前,就曉得它這個所講的道理在整個佛法大小乘講它是合於哪一層。所以要有活用,這一節才不是白講。這是先把五教分齊概略的介紹出來。業繫苦就是六道的果報,這個不必說。

  後面這段要說本經的教義,「次別明此經圓義」,開宗明義就說出來,這部經在前面所講五教教義裡面它是與圓教等齊的,圓教的教義是圓滿沒有欠缺的。頓教雖頓不圓,圓裡面有頓,頓裡頭沒有圓。我們目前讀的這幾部經,《華嚴》、《法華》圓的意思多,這是圓教的根本經典;《六祖壇經》是頓的意思多,頓悟、頓超。這幾部經合起來是既圓又頓,這是希望諸位快快成就。圓教的教義像大海一樣,既廣博又精深,圓攝世出世間一切法門,所以入了圓教沒有不通達的,不通就不圓,不但佛法你通達,世間法也通達。要是說佛法我都通,世法我不通,不是圓,為什麼?世法沒通,那哪裡能算圓?不圓。我們看看《華嚴經》,你看《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世出世間法都通,沒有一法不通,世間的善法他通,世間的惡法他也通;內學他通,外道也通,內外、善惡統統是一不是二,入不二法門。「入法界品」就是給我們提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萬法一如的境界。

  諸位果然能契入這個境界,現在科學、哲學、宗教裡面所討論人生的意義、價值,現在雖然提出這兩個口號,沒有內容。生活的意義是什麼?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入了圓教才有真實圓滿的答案。圓教圓攝以下四教,頓教、終教、始教、小教,乃至於人天教,全都包括在其中,「圓以貫之」。古人所謂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經義,給諸位說全都是圓教,全都是圓滿的。所以這不圓是什麼?眾生根性不圓,你是小根性,佛就跟你講小道理;你是大根性,就跟你講大道理。在佛自己是圓,給眾生所說的,相上好像是不圓,給諸位說,意思還是圓的,諸位要懂這個道理。因此一切經表面上固然有淺深,在義理上講沒有淺深,淺經可以深講,深經可以淺講,這一扯就平了,哪有淺深?

  我們是人天的程度,《法華》、《華嚴》是圓教的,我們可以把它降低來講,人天程度來講,《法華經》是人天乘的《法華經》,那個文字一個字也沒改變,依舊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到明年我們程度高了,我們到始教、終教的程度,再講這個《法華經》,就是始教、終教的意思來講,還是這部《法華經》。由此可知,佛法妙就是妙在此地,從初發心就聽《法華經》、講《法華經》,一直到你到了等覺菩薩,還聽《法華經》、還講《法華經》,遍遍都有味。絕不是說這個經我已經聽過了,聽這麼多遍,講了還有什麼意思?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義理淺深不一樣。文字是一樣,講的意思不一樣,這種叫什麼?無差別之差別,本來沒有差別,而是因眾生程度而有差別的講法。不但《華嚴》、《法華》如是,一切經無不如是。諸位果然要入到圓頓的境界,不但佛法如是,世間一切書籍亦無不如是。不但這些書籍如是,眼見一切色、耳聞一切聲無不如是,那就是什麼?六塵說法。那個經典就不一定是白紙黑字,六根所接觸全是經典。到這個時候,你才證明,就是自己證入法法圓融,頭頭是道,才真正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經上講的解脫境界,大自在的境界,俗話講離苦得樂,這時候得的真樂。

  可是諸位不入這個境界,只有苦,哪裡來的樂?真正的解脫,在教義裡面講從終教才開始,小教的解脫不是真實的、不是究竟。平常我們一般講阿羅漢、辟支佛半個解脫,不是真解脫,只能說他解脫一半。所以要到大乘始教才是真正的解脫,到圓教才是究竟圓滿的解脫,才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現在,你看學佛好像最大的困難,佛經裡面講的道理跟我們實際上生活合不攏,道理是道理,生活是生活,兩回事不是一回事,這就是有礙,理事有礙、事事有礙。這一看圓教教義不行,不合圓教教義,再看頓教教義也不合,終教教義也不合,看來看去人天教義。這樣說起來從人天到圓頓,這相當的距離,我們能不能做到?我跟諸位說,能。要用多久的時間做到?你要是真肯用功、真肯相信,言下就做到,當下就做到;不肯相信、不能如法修行,三大阿僧祇劫都做不到。可見得你要問幾時做到?不要問人問自己,幾時肯做就做到了,今天肯做今天就做到,明天肯做明天做到。你肯不肯?

  可是話得說回來,我們心裡很想、很肯做,可是還是做不到,這個原因在哪裡?道理不明。好比走路一樣,我肯走,我不曉得方向,不知道路途,不知道往哪裡走。修行確實是不難,你看看《楞嚴經》裡面,「歇即菩提」,是不是當下就成就?《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示現一生成佛,五十三參一生成佛,《法華經》裡面龍女八歲成佛,難在哪裡?淨土法門裡面,你看看《往生傳》裡面,宋朝的瑩珂法師破戒、喝酒、吃肉,不守清規,他能夠懺悔業障,修三天,念三天佛,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難在哪裡?真的難在不明理。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後,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什麼?就是叫我們明理。道理懂得了,對自己有信心。不是對佛有信心,對佛有信心一點用都沒有。佛已經成佛,你對他信也好,不信也好,他還是那個樣子,你對他起信心,他不見得光榮;你不相信他,他也不煩惱。

  要緊的是自己要相信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我這一生能成佛,我這一生能到一心不亂,我這一生能夠到圓教,要有這樣的信心才行。聽教研經大主意就是破除我們疑惑,建立我們的清淨信心,然後才談得上依教奉行。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依什麼教?如何奉行?你說我依經裡面所講的那個,那錯了,佛沒說一個字你依什麼?白紙黑字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依什麼?依的是什麼?經裡面的真實義,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不在語言,也不在文字,也不是你心裡面能想像得到的。如果我們不能得旨歸宗,我們的功夫怎麼能得力?怎麼會修行?行是行為,記住,起心動念是行為,言語是行為,動作是行為,修是修正,修正行為。這部經是圓教經典,我們講的《六祖壇經》是頓教的經典,頓教與圓教是鄰居,教義很接近,六祖叫做除邪見、修正行。什麼叫邪見?有見皆邪,這是圓教的標準。如果在小教裡頭不能這樣講法,小教裡面說你照著經典所講的知見這叫正知正見,圓教裡頭都叫邪知邪見,標準不一樣。

  可是我們要學?要取最高的標準。為什麼?「取法乎上」,上要不能成就我還能得個中;「取法乎中」,要得不到就下了;「取法乎下」,得不到就墮落了。所以人一定要有大志,力爭上游,道理真正明瞭,方法又懂得,不難成就。古人能夠做得到,我們更能做到。我也給諸位說過,古人三年做到,我們三個月就可以做到。這我給諸位說的句句都是真實話,為什麼?古人那個境界,功夫是在境界裡磨鍊,過去社會風俗純樸,磨鍊人是有限。現在這個社會染污複雜,超過古時候十倍、百倍。如果說超過百倍吧,古人用一百年的工夫,我們用一年就等於他一百年。如果說十倍,他用十年,我們用一年等於他十年,他修三十年,我們也修三十年,我們成就比他高十倍。可是話得說回來,如果要修不成墮落的話,也比他慘十倍,一個道理。這段的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此經圓義十條,我們下一次再繼續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