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十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10

  丙這一段,「藏教分攝」,第一段是「藏攝」,這裡面有分為三藏與二藏,三藏是指經律論,在上一次已經給諸位介紹出來了。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二藏」,二藏是指「聲聞藏」與「菩薩藏」。實際上二藏還是從前面三藏來的,由前面所說的三藏,包括聲聞教理行果,這叫做聲聞的三藏;如果是講菩薩的教理行果,那就是屬於菩薩藏。從教行差別上,這是開出三藏。三乘學者裡面有一類緣覺,特別是獨覺,他是不談三藏。因為獨覺多半是出現在無佛出世的時候。我們曉得,三藏經典,無論是小乘三藏、大乘三藏,一定是佛說出來的,沒有佛就沒有三藏之法。獨覺出在無佛之世,所以他遇不到三藏經典,這是說的獨覺。如果獨覺要是出現在有佛之世,他從十二因緣而悟道,十二因緣還是小乘法,所以就併歸在聲聞藏裡面。因此二藏只說聲聞、菩薩,而不說緣覺,道理在此地。

  現在講到本經,是講菩薩教理行果的,不是說聲聞教理,所以在二藏裡面它是屬於菩薩藏所攝的。經文非常的明顯說,「但教化菩薩,無聲聞緣覺」,這是法華會上。這部經是演說大乘菩薩自利利他的法門,與《華嚴經》同一宗旨。所以古德將《華嚴》判為「根本一乘」,諸位特別要記住,一乘法還在大乘之上。而《法華經》叫做「破疑一乘」,《華嚴》為根本,《法華》是破疑,斷疑生信。還有一說,「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也是聲聞一類的,這個說聲聞一類是附帶,附帶也帶著有聲聞。因為本經確實有授聲聞成佛之記,所以在二藏裡面,雖然是屬於「菩薩藏攝」,裡面也有附帶聲聞。這是二藏的所攝。

  下面這是第二段,要講「教攝」,說到教,是指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就是四十九年所講的,總名叫「十二分教」。換句話說,佛講經說法是用十二種不同的方式,所謂有長行、有偈頌、有密咒,這是方式不一樣。在古時候,從西域到我們中國,判攝世尊一代時教著名的有十八家,就是有十八位法師,判得都很有道理,而為當時學者們所尊崇的。這個十八位法師判教,諸位可以去參考《華嚴經玄談》,在此地不能一位一位的介紹,一位一位介紹費的時間太長,而且也沒有必要。流傳到今天,可以說,十八位法師最著名的是兩位,一位就是天台大師四教儀,一直到今天,老同修們一提起來都曉得,天台的四教儀,另一位就是賢首的五教儀。這十八位法師判教,這兩位可以說是最圓滿,判得最好。其餘那些法師所判,大概就是在當時當代,或者他的徒子徒孫用了二、三代以後就沒有人,再傳不下來。唯有天台、賢首它的判法,可以說普遍到中國,乃至於日本、韓國、越南的佛教,都是從中國流出去的,都受這兩位大師的影響。在《法華經大成》裡面也列舉這十八位法師,諸位也可以參考,《大成》說得比較簡單,《華嚴》說得比較詳細,這兩部書都可以參考,這是屬於佛學常識。

  說到最著名的這兩位大師,一個是天台、一個是賢首,特別是《法華經》,《法華經》是天台家主修的經典,智者大師是讀《法華經》而開悟的,開悟之後給《法華經》做了一部註解,這是天台宗最主要的經論之一,《法華文句》。這部書現在台灣也有流通。雖有流通,不太普遍。為什麼?註得太深了,不便初學,這個我們在經題裡面給諸位說過。如果是學天台的,那是一定要學的。智者大師的弟子湛然法師,又替智者大師的註解再做一番註解,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句記》,《文句記》就是解釋《文句》的,《文句》是解釋經的,《文句》就好比是註,《文句記》就好比是疏。湛然法師文章也不好懂,而且他的東西很長,說得不好聽就是很囉嗦,不太容易讀。我們今天在講堂裡講這部《法華經》所依據的註解就是《法華經大成》,這在第一次介紹經題的時候給諸位說過。

  《法華大成》從它的題目上看起來就是集大成,集《法華經》的大成。這部書是清朝乾隆年間大義法師他所造的。雖然說是所造,他是集《法華經》歷代註解之大成,所以叫《法華經大成》。這一位法師他不是學天台宗的,他是學賢首宗的、學華嚴宗的,所以經的玄義就不是五重玄義,而是十門開啟。我們現在照玄談立的表是十門開啟,從教起因緣這樣排下來,十門開啟。我們選這部註子也有用意,第一、我們道場這麼多年來都是講《華嚴經》,如果再一下講起天台,怕的是有隔閡。選擇大義法師這個註解來講,可以說將《法華經》的經義與《華嚴經》融會貫通了,有這點意思在。還有一點,大義法師所集的《法華經大成》淺深適中,對於初學人來講很方便,是古著裡面註解得最淺顯的。我們過去印的本子是從《卍續藏》裡面抽出來影印的,可惜就是經文不全,每段從這一句到第幾句,當中省掉了,所以看這部註解,一定要拿經本子對照看,這是不方便的地方。這部註解在台灣很早期,那時候我好像剛剛學佛,在民國四十二、三年,白聖法師在十普寺就依《法華經大成》講這部經。那個時候好像還找不到這個講義,我曾經見到道場裡面有幾個年輕人很發心,是用油印把講義印出來,我看到油印的本子。這部講義從頭寫下來也很不容易。我們現在從《卍續藏》影印這個本子,比過去油印那好得太多了。

  既然是講到賢首,所以對於賢首的教義多少要做一個概略的介紹。賢首大師是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就是清涼的師父、清涼的老師。他依《華嚴經》判攝世尊一代時教為五教,就是把它分為五類、五個階段,所謂是小始終頓圓,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什麼叫小教?所謂小教是隨順眾生的根性介紹諸法數差別,教人能夠辨別邪正,能夠辨別凡聖,哪些我們應當要取法的,哪些我們應該要捨離的,著重在明因果,所以叫做小。這就是講的小乘教,重視因果。如果就法相上來說,小教只說到七十五法,像《俱舍論》所講,只說到人空的境界,人我空,很少談法我空的道理。縱然是談法我空也不究竟,也是人我空當中所攝的。就法相上來講,「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由此可知,它是沒有能夠徹法底源。因此小乘教裡面爭論很多,佛滅度之後,小乘馬上就分成了兩派,上座部和大眾部,就對立了。不到一百年,裡面又劃分分為二十派。這是印度最古老的《異部宗輪論》裡面,《異部宗輪論》可以說是最早的佛教歷史,就是講印度當時部派的流源,這個必然的道理,會爭的。為什麼會爭?就是理論不完全。雖然是分成二十個派,給諸位說,這二十派都是佛法;換句話說,都是偏而不圓。有人執著佛說這部經,以這部分的理論做它的教義,另外所說的他不能夠接受,他建立了這些部派,在學術界稱為部派哲學。

  在大乘佛法,你看現在分的派也很多,幾乎一個廟就是一個派,比小乘還要來得多,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這今日的怪現象。我們要問這怪現象從哪裡來的?你要懂得這些道理,不必說你就明瞭,為什麼?大家不重視教理!換句話說,雖然掛著大乘的招牌,已經不在佛知佛見。目的不是在佛知佛見,那連小乘都不如,他怎麼不分派?一個廟裡頭住眾還分派,這幾個人是一派,那幾個人是一派。所以像這些情形我們都要了解。了解之後,給諸位說,見怪不怪,他當然要這麼分,他要不這麼分那不各個都成佛了?正因為他在那裡分派、分系,所以他沒有成就,迷惑顛倒。這就說明小乘部派分裂的因緣。

  第二講「始教」,始是開始,大乘教義的開始。始教也叫分教。這裡面有兩種,一種是唯識,一種是般若。唯識是大乘的始教,以《解深密經》第二時、第三時教,教義所講是「定性聲聞」。什麼叫定性聲聞?不肯迴小向大的,很固執的這一類人。另外還有一類就是「無性闡提」,叫一闡提,闡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沒有善根。一個是固執的、頑固的笨阿羅漢,一個是沒有善根的這種人,這兩種人不能成佛,這是大乘始教所講。這兩種在賢首判教把它都合在始教裡面,雖然是大乘,對大乘的法理並沒有究竟,只是開端而已。為什麼?裡面還說有不成佛的,哪些可以成佛,哪些不能成佛,它有分別。大乘始教對於法相說得多,對法性說得少,縱然說法性還是屬於法相。

  在唯識入門的經典《百法明門論》,我們看到它說百法比《俱舍論》說得多,《俱舍論》是小教說七十五法,大乘講百法。百法的教義比七十五法確實要圓滿多多,所以爭論就少了。始教裡面講八識,小教是只講到第六識,大乘始教講到第八識,「說有八識,唯是生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尤其是講阿賴耶識含藏種子,「有無永別,是故五性決定不同」,這是唯識講的眾生有五種種性,五種種性不同,所以有菩薩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不定種性、闡提種性,它說這些。所以一分眾生決定不能成佛,就定性聲聞跟一闡提。像這些教義在經論裡面我們能看到許多,賢首大師把它判作大乘始教,這大乘的開始。

  第三講「終教」,有始就有終,大乘終教的教義說得就比較圓滿,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佛說,「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能成佛」。這樣說起來,佛說法是不是前後矛盾?從前佛說定性聲聞、無性闡提決定不能成佛,現在又說他們能成佛。諸位要曉得,佛過去說他們不能成佛,那在小教裡面說、始教裡面說的,是勉勵我們要修善根,不要學小乘,用意是在這個地方。到你在大乘佛法差不多快要畢業,佛就告訴你,千萬不要瞧不起小乘,定性聲聞也能成佛。這是怕什麼?自己在大乘法快畢業了,貢高我慢,這叫什麼?增上慢,瞧不起小乘、瞧不起一闡提,這個障礙了自己。所以終教也叫做實教,就真實教,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悉當成佛,這才盡大乘至極之說,大乘的教義到了頂頭,所以叫做終,所以叫做實。

  在這個階段,佛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法相是法性變的,能變的是法性,所變的是法相,能變比所變那要重要得多。所以這個時候不像始教,始教偏重在法相上。為什麼?你要講法性人家不能接受,講法相容易接受,譬如講百法,很容易接受。講法性,像《六祖壇經》講法性,那初學的人確實不能接受,愈聽愈迷惑,縱然不迷,能聽得懂、聽得津津有味,得不到受用。不像法相,法相學了就有用處,為什麼?淺顯、容易懂,與我們現前生活習慣比較上接近。法性它是純理性的,好像距離我們的生活習慣有一段距離。到我們精神生活提升、提高,與這個境界相接近,那就可以說法性。所以這個時候多講法性。縱然是講到法相,諸位要曉得,也是會歸法性。

  譬如講如來藏,《楞嚴經》裡面講八識,八識怎麼樣?「所立八識,通如來藏」。所以《楞嚴》不是大乘始教,在賢首大師的判教,《楞嚴經》判在大乘終教裡面,雖然是大乘終教,它裡面有圓教的教義,也有頓教的教義。我們諸位常常讀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你看圓瑛法師在《講義》玄談裡面他就說得很清楚,《楞嚴經》的教義正屬於終教,兼攝圓教、頓教的教義。這個時候佛講,「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非一非異,一切眾生一性平等,但是真如隨緣成立,依他無性」,說當下就是是圓成實。佛法裡面講平等,在這個時候才有平等的意思出現,生佛平等,理事不二,像這些義理也說得很多。這是大乘教義到了終極之處。

  第四講「頓教」,頓是講頓超,不涉次第的就叫做頓。像《楞嚴經》裡面「歇即菩提」,這是頓超,一念不生就叫做佛,這當中沒有次第、沒有階級。《思益經》裡面、《楞伽經》裡面都有這個意思,不再談法相,「唯辨真性」。我們中國的禪宗,尤其是六祖大師所傳的,你看《壇經》裡面南頓北漸,北傳是神秀大師所傳的這一支,是大乘終教教義,是終教;惠能大師往南方傳的這一支,是頓教教義,頓超法門,所謂是離相絕言。正像《楞伽》所講,「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識二無我雙遣」,全都丟掉、都離開,生心即妄,動念即乖,不生心、不動念就是如如佛。再更進一步,連如如佛也沒有,為什麼?如果說是有個如如佛還是動了念、還是生了心。心地清淨至極,所謂「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頓超。《六祖壇經》屬於這一類。

  你看《壇經》裡面講的三皈,我們講的皈依佛,就這段意思。我們平常講皈依佛,自皈依佛,什麼叫自皈依不曉得,什麼叫佛也不曉得。大師給我們解釋,什麼是法身佛、什麼是報身佛、什麼是化身佛,都能夠了了分明,自皈依佛才是真實不虛,無量功德。要是學會了《壇經》裡面的三皈、四弘誓願,跟諸位說,我們成就是一生,不要等來生,為什麼?頓超。小教、始教、終教裡面都不是這個講法,頓教、圓教才是這個講法。由此可知,圓頓下手就不平常,所以它的成就非常殊勝。我們講堂諸位同修縱然不是圓頓根性,可是我們天天是用圓頓大經在這裡薰習,時間薰久了不知不覺就變成圓頓。所以在這一生是圓得了,也超得了的,要認真。

  第五這講「圓教」,《華嚴》是圓教,《法華》也是圓教,圓教的教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昨天我們在《楞嚴》講的,「身心圓明不動道場」,這兩句話是圓教的教義。在圓教裡面講,十信滿了就成佛,十信滿了是什麼地位?在圓教是初住菩薩的地位,初住就成正覺。初住菩薩所證的境界跟究竟圓滿佛位的境界無二無別。禪家也取這個境界,取這分教義,所謂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成佛。而十信心滿就是見性,圓教初住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這是圓教初住菩薩。見思煩惱斷了,塵沙斷了,無明破了一品,見一分真性,證得一分法身。諸位要曉得,這一分法身證得,法身、報身、應化身全都具足,都證得了。正是經上所講的,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一時具足,圓初住菩薩都證得。從這個以後他修的行叫修什麼行?跟諸位說,叫修普賢行;換句話說,普賢行起碼是要初住以上的菩薩。沒有證得圓教初住,普賢行只聽說而已,我們無從下手。普賢行,跟諸位說,不是大乘菩薩行,是一乘菩薩行,就是本經裡面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是大乘、小乘,三是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我們要想學普賢菩薩、修普賢行,換句話說,一定要證得圓教初住位才有資格。

  圓初住是不是我們能證得?要用什麼方法來證得?到頓教、圓教可以說不涉次第、圓融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是我們沒有到這個程度,還是按部就班,還得爬樓梯,有次第的。這個次第,佛在經典裡面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一定要按部就班的修學。佛不但把理論、方法講得很清楚,而且還以菩薩示現榜樣給我們看,我們想入這個境界,一定要先學地藏,就好像蓋樓房一樣,先打地基。蓋樓房首先打地基,這個地下室先從這裡做起,這就叫地藏。地基不穩固,大樓不能建造,先打地基。哪一個普賢菩薩、哪一個如來不是從地藏學起的?就是你看看全世界這些高樓大廈,你去調查調查,哪一個大廈不是從地基上建立的?你去找一座大樓說沒有地基的,你去找找看,看看有沒有?所以這個很重要。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兩隻腿就立在地上,地是我們的依靠,離開地面什麼都不能成就。所以說是先學地藏。

  地藏學成了之後,再學觀音;沒有地藏,跟諸位說,學不成觀音。觀音是第二層,沒有第一層哪來第二層?我們在菩提心裡面也跟諸位說得很清楚,地藏代表的是直心、至誠心、平等心,這是一乘佛法的根基。觀世音菩薩是大悲心。所以地藏跟觀音就是代表了菩提心。在修學位次上,三賢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修什麼?就是修三菩提心。三菩提心圓滿了,這登地,登地就是見性,就是與圓教齊了。所以別教的初地菩薩,等於圓教初住菩薩,別教登地菩提心才修滿,圓教特別,就十信心滿菩提心就圓滿,這個很特別。怎麼個修法的?別教是有分別心修的,圓教是無分別心修的,所以他不一樣。別教菩薩一不是一切,一切不是一,他分得清清楚楚;圓教菩薩不分別,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所以人家十信他菩提心就修圓滿,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圓滿了,他見性、他成佛。別教要到初地才成佛、才成正覺,圓教在初住就成正覺。

  這個諸位同修在四教、五教判教、斷證對照對照,你就能看得很清楚,後人有畫的圖表,對照這個圖表。開始看清楚了,那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要想辦法把那東西變成自己的,這才有受用。所以到見了性之後才是普賢行,普賢跟文殊是一不是二,文殊是智,普賢是行。我們通常講行解相應,十信心滿,我們講圓教十信心滿,就是圓初住,他的解與文殊相應,他的行與普賢相應。他的解我們可以說是妙觀察,他的行可以講平等性,所以說普賢行。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這兩句話把圓教的教相都描繪出來。在這個境界裡面,佛所講的是無盡的法界,像《華嚴經》我們所看到的,「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像大梵天「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這個意思,昨天我們在《楞嚴》說到身圓明、心圓明,不動道場,也說到這樣的境界。

  賢首大師的五教與天台大師的四教,實在上說是大同小異,不過是開合不同而已。賢首的小教就是天台的藏教。賢首始教裡面有兩分,第一個始教是說諸法皆空,這個教義就是天台的通教;第二,就分教的意思,說一切法相,就是天台四教裡面的別教。而賢首的終教、頓教、圓教,這三種教義在天台裡面的就是一個圓教,把這三種都包括了。由此可知,四教、五教實在是開合不同而已,實際上是大同小異的。講到本經在五教裡面,它是圓教所攝;如果以經來攝教,在這部《法華經》裡面,小始終頓圓這五種意思都有,而是以圓教為主。因為圓教的教義最多,在這個經裡面是最多,小始終頓的意思有,很少,所以「正屬圓教」。這是教攝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後面還一段叫「分攝」,這個分在古時候的翻譯也叫十二部。我們中國人把經典區分的單位總是一部一部的,因此怕把這個意思誤會了,十二部經大概只有十二部,那就錯了。所以後來的祖師就把這個部改作分,這樣比較不容易發生誤會。十二部是什麼?底下註出來,這是「改為十二分」。十二分,剛才給諸位說過,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法的方式,或者我們講體例,一共有十二種。第一種叫「契經」,我們通常講長行,現在寫成文字就是散文,是指長行的題材。契經的意思非常之廣大,為什麼?下面這個十一種都可以說是契經,契經整個包括了。因為契的意思是「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那後面全都包括。經的意思貫攝常法,底下也都有這個意思。所以契經在十二分裡面它是總,十二分這一分是總,其餘的十一分是別。在有些書裡面我們看到叫長行,長行就是契經,但是長行比這契經的意思要窄小,長行什麼?不能包括底下全部,不能全部包括,契經是全部包括。譬如長行不能包括偈頌、不能包括密咒,這是很顯然的。可是說契經那全都能包括,所以通指始從「如是我聞」,終至「信受奉行」,這是講的契經。

  第二叫「應頌」,應頌也叫做重頌,應是相應,就與長行文相應。長行文前面講過了,現在用偈頌再講一遍,偈頌的意思跟長行的意思是一樣的,是相應的,所以叫應頌。第三叫「授記」,授記是佛為弟子們授記,說將來成佛的事情,將來你在什麼時候成佛,在哪一個世界,世界叫什麼名字,你成佛佛號叫什麼名字,佛給你說這些話,這屬於授記。授記有個別授記、有普遍授記。譬如佛在《金剛經》裡面所講的,那就給我們大家都授記。說五五百年之後,末法眾生讀到《金剛經》「不驚不怖」,這個人決定是善根深厚,過去生中已經於百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那這是給我們普遍授記。我們今天打開《金剛經》來念,確實也不驚不怖。《金剛經》那些話,人家聽了真是又驚又怖嗎?真的,你要把《金剛經》這個意思講給外國人聽聽,外國人真要聽懂了,他會恐怖,哪有這種道理?他不相信。我們為什麼不驚不怖?聽太多了,善根深厚。像這一類都屬於授記的意思。

  第四種叫「諷頌」,諷頌也叫做孤起頌,換句話就是長行裡面沒講到的,有些意思沒講出來,佛在偈頌裡頭把這意思補出來,所以這叫孤起頌,也稱作諷頌。第五說「因緣」,因緣是弟子們請佛說過去因中之事,或者說一個人的,或者說世界的,或者某一些眾生的,共業、別業,各有因緣。第六是「自說」,自說是無問自說。要按照正常規矩,佛說經一定要有啟請的。沒有請法,佛就自己說,很少,但是也有,不是完全沒有。那就是特別的意思,特別的悲心,眾生根性成熟了,雖然沒有人發問,佛也會說。機緣沒到、沒有成熟,不問,佛不說;問了,也要看你的程度能接受多少,跟你說多少。像《彌陀經》就是無問自說的。第七叫「本事」,本事是過去生中之事,這本事都是說佛及弟子。第八「本生」,是說佛以及其餘眾生,往昔捨身受身之事,就是講生生世世生死之事情,這叫本生。本事是你過去世生中,或者是佛,或者是佛弟子,過去生中所造的種種事業,講這些。

  第九叫「方廣」,方廣的意思是說方正、廣大平等稱性之法普遍利益眾生。凡是方廣的道理一定是平等法,一定是稱性法,一定是普遍利益一切有情之法。第十種叫「未曾有」,未曾有是說不思議之法,超出我們常識、常情之外,是我們想不到的,我們通常講不可思議,稀有之法。第十一叫「譬喻」,這個好懂,經裡面有許多。比喻一定取眼前的事情,像佛講到數字不可思議的,常講恆河沙,那是就近舉比喻。因為當時佛說法就在恆河流域的兩岸,恆河沙誰都見到,常常要從恆河經過,於是佛一說到數字總是提到恆河沙,這是叫我們容易信解。最後叫「議論」,議論就是講理論,有些深妙的道理直接說沒法子說,這個議論是什麼?叫辯論,一問一答。沒有人問答,佛就是自問自答,自問自答也叫辯論,也叫議論。你看看我們讀的《大智度論》,裡面不是一問一答嗎?誰問?誰也沒問,龍樹菩薩自問自答,那個方法就叫議論。換句話說,以雙方辯論、討論的性質來發明這個道理。這是佛說法的十二種方式。

  一部經裡面往往這些方式都有,像《華嚴經》這十二種方式全都有。《法華經》裡大概也差不多,古人講《法華經》裡頭有九種,也有人說《法華經》裡頭十二種都具足。像這些是佛學常識,我們也應該要曉得、要學習,學習之後,你也就會講經了,你曉得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式,才能夠契機契理。如果要說這部經,這部經當然是契經,就長行佔的比例最大,其餘十一種都有,到了經文地方處處可以見得到。這個裡面有重頌、有授記、有諷頌、有因緣、自說、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議論,可以說《法華經》裡面這個十二種方式都具足了。雖都具足,它是以契經為主,就是以長行為主,我們這個地方也說了。末後本經「正屬契經,若以經攝分,收餘十一」,其餘的十一種意思都有。今天我們把這一段講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