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三二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32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五十七面倒數第二行,這講到富樓那尊者,他是以舌識入道,文殊菩薩對他的評斷: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富樓那尊者他是世尊會下十大弟子,說法第一。前面兩句菩薩批評他說,說法雖然是由於舌識調弄『音文』,「音」就是音聲,「文」是講文章。這個文章並不是寫出來的文章,就是這音聲有條理、有層次,將一樁事理說得很明白,別人一聽就懂得,這就是文章,並不是說一定記錄下來叫做文章,不記錄也是文章。說法當然離不開世出世間法,以這些法來開悟別人。第二句講『開悟先成者』,這句話很重要,「成」是講成熟,凡是說法,聞法開悟必定是成熟之人,我們一般人說種子成熟。如果他不成熟,諸佛菩薩怎麼給他開示他也沒辦法悟入。這個成熟、不成熟的關鍵,給諸位說,就在放下、放不下,成熟是真正放下,有一絲毫不能放下就障礙悟門。像這樣的話,在佛法裡面可以說聽得太多了,經論、語錄裡面幾乎篇篇都是。要真放下,實在講太不容易,為什麼?「我放下,我統統都放下了」,你們想想,放下了沒有?你還有個「統統放下」還沒有放下,你還有這個東西在,那就不行,還是障礙。所以說連放下也要放下,真正做到一念不生。這個一念不生是什麼?不生一個妄念,妄念沒有了,正念就現前。這個境界是說不出的,所以古德常講「唯證方知」,只有你自己證得這個境界,所謂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沒有證得這個境界,總是要隔一層。

  講到證得,佛法教學裡面特別注重的言下頓悟,著重這一點。不能頓悟,多數都被言語文字迷惑住,又變成障礙。換句話說,說法或者是經文是幫助我們開悟的工具,你要會用、用得很得法,幫助你開悟;你要是不會用、用得不得法,就被這些文字言說障礙,古德講「死在文句之下」,文句就變成障礙。這就是先成熟,這一點非常重要。末後兩句是講什麼?多數人,一些人不會用,就是死在字裡行間、死在言語之下。『名句非無漏』,言說、文字不是無漏法,要用這些有漏法,你在這裡面去證得無漏,這是教學的成功。迷在有漏法裡面,那如何能獲得圓通?禪家把文字、言說、種種開示,比喻作什麼?指月。你看禪宗語錄名字叫《指月錄》,《指月錄》是什麼?用手指著月亮,叫你看月亮,不是看手指。你得會看月亮,月亮是無漏的,手指是有漏的,指著那個月亮,月亮在哪裡?你老看著手指,以為月亮在手指上,這就錯了。學佛確實有不少人發生誤會,般若在哪裡?「般若在《大般若經》裡面、在《金剛經》裡面」;如來藏在哪裡?「如來藏在《楞嚴經》裡」,這糟糕了。就是這個意思,說明「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可是初學的人又不能不用這個辦法,在於老師善巧的誘導,更重要的是我們做學生的要能善得意旨,了解老師的用心、用意。即言說、離言說,那就是即有漏成無漏法,這是學佛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的所在。下面一首是講優波離尊者,他是持戒第一。

  【持犯但束身。】

  『束』是約束,『持犯』是講戒律,有止持、有作持,有開遮持犯。

  【非身無所束。】

  你有身才有這個約束,如果沒有這個身,誰受約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

  這種約束,只有有身才有這個約束。如果能夠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諸位想一想,持犯還有什麼約束!《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得很好,大悟之人不拘小節,就沒有這些拘束,大悟是什麼?破四相之後,這是大悟之人。破了四相,生死了了,不但生死沒有,輪迴也沒有了;不但輪迴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了,呈現在面前的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戒律只能夠規範十法界之內的有情眾生,十法界之內諸位也許會懷疑,十法界有佛法界,佛還不行嗎?你要曉得,佛,天台家講四種,有藏、通、別、圓,藏教的佛還沒有見性,試問問他要不要持戒?當然要持戒,沒見性,通教的佛還是要持戒。別教的佛我們可以說那是大徹大悟,別教佛相當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圓教初住就見性了。話雖然是這麼說,理上是這麼講,可是就以圓教來說,初住見性,明心見性,四相破了,往上面再升進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到妙覺位,既然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戒律也不能夠缺少!但是他們那種修持的方法跟我們不一樣。沒有見性,的確約束於身口七支;見性之後的戒叫心地戒品,不在身口七支,身口七支沒有約束了。實在是起心動念那個境界太微細,此地也是就粗淺處來說,尊者是以戒律來教人;換句話說,是律宗的祖師。戒律是大小乘共同科目,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沒有說不持戒就可以成就的,沒有這個道理。

  在圖書館的同修,這是為了方便起見,現在真正要是講戒律、修戒律,怕大家都做不到,所以我們選出蓮池大師的《沙彌律儀》,選出這個兩篇,他這兩篇東西等於說戒律的綱領、戒律的摘要,以最淺顯的文字來註解,我們將它影印供養給諸位。這個事情不能督促,現在時代不相同,只能夠勸勉大家。我們用《感應篇》、用《了凡四訓》、用《文昌帝君陰騭文》,就是最近《安士全書》裡面的,希望大家自己發心去修學,奠定戒學的基礎,因戒生定,因定才開慧。所以,持戒是學佛的最初方便,是開慧的手段,不從這上面開慧,你縱然開了慧叫狂慧,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統統是從定裡面發生的,這一點希望諸位要特別留意。要是講大乘佛法、一乘圓教佛法,《華嚴經》裡面「淨行品」是戒律、「梵行品」是戒律。「淨行品」是初學的,「梵行品」就把境界又往上提升一層。

  古人教我們學《華嚴》,將「淨行品」跟「普賢行願品」定為課誦。學《華嚴經》,他的課誦早課念「淨行品」,以「淨行品」來修學;晚課念十大願王,「普賢行願品」,就是最後這個一章,別行的這一卷,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兩品,實際上就是我們淨土宗歷代祖師勸勉我們持戒念佛,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最近選讀的本子,主要選的是這兩品。為了讓大家對於整個《華嚴經》,有個概略的認識,我們選了「綸貫」;為了在亂世當中自救救人,我們選了「觀自在菩薩」這一章。在民國初年印光大師,這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你們看看《文鈔》裡面所說的,他勸念佛的同修每天在早課加持一千遍的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世界和平。所以我們的《華嚴》選讀,就選了這四篇東西,可以做為課誦。

  文殊菩薩的意思,就是這是不能夠遍滿法性的,這個辦法要叫初發心的人依這個來證圓通,都會有障礙。諸位要曉得,證圓通就是明心見性。文殊菩薩所講的一點都不錯,初發心的人他容易著相,稍稍有一點執著就變成障礙,所以我們曉得這一點,才真正能夠懂得文殊菩薩的意思。再看下面一段: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佛弟子當中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神通』是修得的,而目連的神通完全因為有宿世的因緣,如果我們用的是意識,意識所對的是法塵,意緣法塵,只是分別心,即使修得神通現前,也是分別心的作用。這是我們看一般修神通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這說得沒錯。文殊菩薩在此地說的就深了,把真相說出來。我們平常看只看個外表,譬如某人開智慧了,實際上智慧是你本來有的,每個人的智慧都與諸佛無二無別,你為什麼不能現前?是因為有煩惱蓋覆住。你把煩惱、無明去掉,你智慧就現前,本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告訴我們,「本覺本有,無明本無」,無明是不覺,不覺本無。神通是真如本性的德用,它也是本有的,由此可知,不是修得的。我們凡夫妄想分別太多,所以我們這個能力沒有辦法完全透出來。這些菩薩他們修定,這個修定,要是以中國宗派裡面來講,相當於止觀。《楞嚴經》沒有到中國來之前,智者大師從《法華經》裡開悟,悟入之後他發明三止三觀,那就是講修行用功的方法,天台宗的方法是止觀,止觀也屬於禪的一種。在當時印度有些高僧到我們中國來弘法,拜訪智者大師,看到智者大師這種教學的方法非常讚歎,告訴他,與《楞嚴經》裡面佛所講的奢摩他、三摩、禪那,大致相同。於是中國人才曉得印度佛經裡面有一部《楞嚴經》,所以《楞嚴經》沒有來,名字先知道。《楞嚴經》到中國來之後,歷代祖師大德們給它做的註解完全是用天台止觀來解釋。

  一直到明朝交光大師,他才把過去解釋推翻,這就是《楞嚴正脈》。《楞嚴正脈》,在《楞嚴》註疏裡面講那是新派的;舊派的,長水為代表,他們是採用天台的教義。到交光大師完全不是的,他提出的也很有道理,因為天台教觀用意識,就是用第六意識心所修,而《楞嚴經》裡面經文的教義,諸位能看得出來,它是要捨離意識心,不用心意識,教你用六根的根性,用六根根性這不是天台家的方法,交光大師提出這一點相當有見地。所以明末以後這些諸大師註解《楞嚴》,都採取交光大師這個看法,於是《楞嚴經》的註解就分成新舊兩大派。我們學這部經,不要有門戶之見,不要存優劣之見。說實在的話,交光大師說的是有道理,我們要是用他的辦法得不到利益,為什麼?因為我們心意識離不開,反而用天台家那個老註解我們得受用。就跟《壇經》裡面神秀大師的偈子,對我們來講有用處,「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對我們來講有很切實的用處,幫助我們。六祖大師的偈子雖然是高,沒得用處,「本來無一物」,你行嗎?你能夠本來無一物嗎?你阿賴耶識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了,你沒有辦法。那個東西好是好,太高了用不上,所以諸位要懂這個意思。現在我們看的《楞嚴》註解,就是圓瑛法師的註子,也是依據交光大師的《正脈》。所以你把《楞嚴經講義》打開,合起來看一看,十分之七是《正脈》的內容,另外很少部分參考其他的註疏,是以《正脈》為主寫的這部《講義》,這是我在此地特別提醒諸位。

  文殊菩薩的標準拉得太高,就是本來無一物、捨識用根,拿這個標準,實在講不是我們初學的。人家這個地方講的初心不是我們這個初發心,我們沒到這個程度。他的初發心是圓教初住的人叫初發心,初住菩薩是大乘法裡面見道位,不是我們境界,我們連小乘見道位都不夠資格,小乘見道位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初心,大概是說我們」,那就誤會了。初心好比念書一年級,人家的一年級是大學一年級,不是你小學一年級;你小學一年級,以為是自己,這搞錯了。雖然都是一年級,程度相差懸殊太大,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留意。要曉得交光大師說的沒有錯,是有道理,對我們小學一年級的人用不上,只能夠說薰習成種,讓我們知道有這回事情,它是相當高的境界。神通就是本能,意識要能夠收攝住,像《四十二章經》裡面所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是什麼?控制。你能夠把心控制在一個地方,不叫它胡思亂想,控制在一個地方這就是定。譬如念佛人他把心繫念在佛號上,久而久之得了定,得定叫念佛三昧。

  禪家大別來說,一種是觀心,一種是參話頭,也是把心制在一處;教下裡面,天台止觀還是繫心在一處;華嚴宗的修學法,它是作法界觀,還是屬於止觀的一種。這個開頭都是用心意識,心意識是要用一個階段,用一個階段之後第六意識它不妄動,也就是妄念少了,心逐漸清淨,然後再把它捨掉,捨識用根。捨識用根絕對不是你現在能做到的,這一點諸位必須要明瞭,現在哪能做得到?你在佛門用上十年、二十年功夫,然後你再修捨識用根,上上乘的根性,那就不簡單!你要不信,你就是拿《六祖壇經》來說,「參請機緣」那一章裡面,十三位善知識哪個人不是用心意識?到六祖那個地方,六祖給他一點破,心意識一放下就證入,境界就提升。他要是沒有前面那一段功夫,碰到六祖,六祖怎麼說也是枉然,這叫根熟。法達禪師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三千遍十年,一天念一遍,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天,幹了十年,十年都是用心意識在那裡念,所以被《法華》轉,不能轉《法華》。到六祖那裡被他一語點破,統統放下,一下證入了。

  我們這些人不要說碰到六祖,碰到釋迦牟尼佛、碰到毘盧遮那佛也沒有辦法,也點不通、也沒有法子,所以這一點希望我們要特別的留意,要去體會。現在我們所修,修攝心一處,就是收你第六意識的心,不可以好高騖遠,一步登天是登不上去的;逐步的來修學,按部就班、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的來修。持律法師,你們看這一期《會訊》裡面,我們把這篇文選出來供養給諸位。那個人就笨到那個樣子,他有他的可愛之處、有他可取之處,他用上二十年的功夫他開悟了。這個人,道源老和尚他們都見過,聽他講過經,講得真好,開了悟的人,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你們自己如果說笨,大概還沒有笨到持律法師那個樣子,那樣的人都會有成就,可見得哪個不能成就!就怕你用功不得法,那你就沒有成就,用功得法沒有不成就的。所以頭一個是什麼?學老實,凡是不成就的全都是不老實。天台家的教學,教你出去講經說法,給諸位說,完全背註解,他上台講什麼經?背註解。決定不准你自己加一點意思,除非你開悟。不開悟決定不容許加一絲毫意思在裡頭,所以他能夠開悟。真的,俗話說得好,「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些不開悟的人都是聰明人。開悟的人都是不聰明、都是老實人,循規蹈矩,決定不敢胡作妄為。

  你們今天學經,哪個人能辦得到?如果叫你學一部經,學圓瑛法師註解,把它統統背過,上台的時候完全照註解念出來,你們覺得「這有什麼意思?枯燥無味」。好,你不枯燥無味,不枯燥無味,一生沒有開悟的指望;人家那個枯燥無味,他搞個十年、二十年,最後味道就出來。你曉得為什麼?他心是定的。剛才講制心一處,他心是定的;你自己要是研究這個怎麼講、我要怎麼發揮,你心是亂的。你心到處在攀緣,你心沒有辦法制在一處,你們想想誰聰明?不知道這個原理,不知道祖師用心之苦。過去海仁老和尚在香港,他前幾年圓寂了,香港稱他作首楞嚴王,他一生就講一部經《楞嚴經》,完全是背註解。跟他學經的人也是背註解,他大概只有五、六個學生,都不錯,根底打得深。這種教學看起來好像是笨,其笨無比,他對於開悟,對於攝心、定慧,那真是有妙不可言的功夫。現在人頭腦再靈活、再靈巧,總是向外攀緣,表面上看、往近處看好像好看得不得了;遠處看,吃大虧,比不上人家。我們仔細看看《高僧傳》,看看古來這些出家在家他們那些成就,你從這個角度去看,才了解他為什麼會成就。再看看我們現前這一代,在家出家這麼多年的苦修,為什麼不成就?兩個一比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為什麼成就、我們為什麼不成就?他們的成就,循規蹈矩;我們的不成就,好高騖遠。

  不知道那無可奈何,知道了就要改,改過自新,知道了就要改。從今天起改,不遲,縱然花二十年的時間,還是值得。縱然你是三十歲的人,花二十年的時間,五十幾歲開悟不算遲,悟了之後正好度眾生;換句話說,那個時候佛法正是要興旺起來的時候。這就是說明智慧、神通、德能,都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何關法分別』。意識是法塵分別之性,神通是曠劫宿因之力,與法塵分別之性了無關涉;換句話說,不是法分別而現前。所以菩薩在此地講「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念念攀緣,第六意識是攀緣,譬如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念念就攀緣佛號;禪宗參話頭,念念攀緣話頭。他要是捨掉攀緣,那就是用六根根性,就不是用第六意識。這個攀緣的心當然離不開法塵,這個「物」就當作法塵講,這個辦法不能見性,這是真的。這個辦法可以制心一處,到制心一處再把這個辦法捨掉就見性,那就是入了初住,大乘的初心。底下是持地菩薩他證入的法門: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持地菩薩因平地而開悟。這就是說修福重要,他幹什麼工作?天天修橋鋪路,哪個地方路不平,人家走起來不方便,他就把那個地方搞平,這是修福報,利益一切往來的行人。他那個心就繫在這個地方,也是用的心意識。有一天遇到佛,佛走在這個地方也是看到他機緣成熟,為什麼?他心裡別無二念,他發的願,哪個地方有不平,我都去把這個地給它鋪平。所以他心裡只有一念,沒有別的雜念,繫心一處。你們才曉得古人開悟的訣竅在什麼地方。剛才講法達禪師滿腦袋就是《法華經》,沒有別的;無盡藏比丘滿腦袋的《涅槃經》,這就是繫心一處。持地菩薩一腦袋的就是,哪個地方地不平,他就去給人家平地。到了心繫在一個境界裡,這成熟了,所以有一天佛經過那個地方,他碰到了,佛給他一點醒,叫他平地要平心地,他恍然大悟。我們今天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點不醒我們,那就是我們心是散亂的,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這是大病,輕視了修福。持地菩薩是標準修福之人,他開悟了。六祖大師給我們大家示現的榜樣,修福;持地法師給我們的榜樣,也是修福。文殊菩薩的評斷,地的性質是堅固的,它是障礙的,它並不是一個通達的性質。持地菩薩每天做的工作是屬於有為法,不是無為法,每天去做工,這個做工都是義務的,沒有酬勞,是自己發心、主動,不是人家聘雇的,所以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以有為法去修無為的果,這是不相應,所以對於證圓通不相宜。他的機緣殊勝,遇到佛,佛教給他要平心地,他的念頭一轉,把有為的捨掉,一下轉到無為裡面去,這才大徹大悟。初發心的人,可以說完全都在有為的境界裡,因此要獲證圓通,這個辦法對根熟眾生,特別根性是可以的;如其不然,這個辦法也很難叫人開悟。底下一段這是月光菩薩,他修水觀。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月光菩薩的水觀,他是由這裡證入的。文殊菩薩對他的評斷說,如果以水大之性做為你所觀的境界,換句話說,觀成了還是想念的成就,是想像把它變成的,並不是真實法。譬如修水觀的人他在房子裡修定,在他的境界裡面,他坐在水中央,自己所看的就像一片汪洋大海一樣。別人看到,別人看到的還是地,沒有,只有他見得到,別人見不到,你說它是真的還是假的?修這種觀法,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也有不少人,有人修成了。這些觀法,給諸位說,跟《十六觀經》裡面所講的道理、辦法、境界很接近。《十六觀經》觀大海結冰,不是叫你到大海裡去觀,就叫你憑想像,那是觀想。想成了怎麼樣?睜開眼睛也好,閉了眼睛也好,你面前這個地都是冰,都結成冰彷彿是琉璃世界一樣。觀落日懸鼓,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你眼睛面前看到一個紅紅的太陽,那叫觀成了。想像而成,真有,在你自己看得到,別的人看不到,不是說我觀成了旁人也看到,旁人看不到,旁人他沒有修這功夫他看不到,你所修的你看得到。因為別人看不到,所以你這是妄想,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別人也能看見,為什麼只有你看見,別人不能看見?這個境界不是真實的,所以說『想念非真實』。

  末後兩句是說以如如之理,不是覺觀的辦法,『如如非覺觀』。如如之理就是圓通之體,就是講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裡面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哪裡有什麼覺觀?沒有。所以它是離念,離一切妄念,它是如如不動之法,怎麼可以用分別覺觀證得?還叫一個初心的人用這個方法,很難。這個辦法就是觀成了,也不容易見性。念佛法門裡面《十六觀經》,智者大師所做的註解,《十六觀經》疏鈔,註得真好,但是淨土宗歷代的祖師講經,都喜歡採取裡面的理論,不用它的辦法,而用持名念佛的辦法。你們想想為什麼不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很不容易修成,修成之後不能見性,只能夠得念佛三昧;如果境界往上面再提升一層,這個觀要把它去掉。諸位曉得那個相觀的時候很難成就,到以後去的時候也很麻煩,不容易去掉。境界現前很不容易把它擺脫掉,你要是不把這個相擺脫掉,不能見性。換句話說,這個辦法只能叫你到事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要把這個相捨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把這個相捨掉,到那時就很麻煩。沒有念佛方便,念佛是一句名號,你懂得這個名號是假名,捨容易!我們現在用這句阿彌陀佛,這用第六意識在念,念到把第六意識妄心攝心一處了,都攝在佛號裡,我們的第六意識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阿彌陀佛,不會動到別的地方去,這就是攝心在一處。久而久之這個心不動了,把這一句佛號擺脫掉容易,這就見性。捨一句假的名容易,觀成的相捨掉不容易,所以《十六觀經》難修,將來捨的時候也難捨。你看歷代祖師誰提倡這個辦法?但是都歡喜智者大師所講的理論。底下一段說: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這是烏芻尊者他是因火大,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是由火大而悟入。前面這兩句,說明尊者當初採取這種方法來作觀,也是厭有而求斷。火是一種煩惱,厭惡煩惱,想把這個深重的煩惱斷掉,才來修學這個法門,所以菩薩在此地批評他,不是真實本來離開的方法,不是一種真正離開,而是你討厭才離開它。你不厭的時候,你還沒有起心要想離開,是因為你自己厭有,你才離開,這不是出自於真實;換句話說,不是本來面目。初心入道一定要斷煩惱,而煩惱裡面最重的,諸位要曉得是什麼?你們一定會想貪瞋痴,貪瞋痴是煩惱。貪瞋痴的對象是什麼?五欲六塵。修行的層次先離外緣,譬如我們講布施,先叫你布施什麼?布施外財,身外之物先叫你離開。然後再叫你布施內財,布施內財是什麼?布施貪心,貪瞋痴的心,能貪、能瞋、能痴,布施這個。先放下什麼?所貪的、所瞋的、所痴的,都是身外之物,修學要從這上下手。千萬不要說,「理論只是斷貪心,東西沒有關係,我還是多多益善」,你們想想看,你的貪心能斷嗎?你的貪心只有天天增長,斷不了!必須從事相上去斷。

  你們曉得佛門裡面有個大善知識,龐居士,大家都知道他是非常富有的人,家財萬貫。學佛的時候全家學佛,把他家裡金銀財寶裝在一條船上,船放在江當中把這個船沉下去,財寶統統不要。說「我斷的是貪心,我有這個東西不妨礙」,那是貪心真正斷了不妨礙,沒有斷的時候會妨礙的。別人勸他,「你既然都不要,自己不享受它,你拿去做點好事不好嗎?去幫助那些貧苦之人」。他說了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你們想想哪個好?這對於修道的人來講,太重要!做好事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世間善人,不是修道的,修福,他做好事;另外一種就是再來的菩薩,他煩惱斷盡了,可以倒駕慈航來做好事。真正在用功的人,那是障礙,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在中國古時候叢林裡面,那些住持、執事都是佛菩薩再來的,天台國清寺,剛才講智者大師道場。你們曉得六祖在黃梅舂米,道場有那麼多人每天要吃飯,那個時候米都是人舂,那時候誰在那裡舂米?豐干禪師;廚房裡面燒飯、做粗活的,寒山、拾得。到以後被人發現了,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兩大菩薩,他們在那裡修福,侍候大眾。

  那個人可以做好事,為什麼?自己事情已經了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可以多做做好事來利益眾生。自己的事情沒有辦、生死沒有了,你要是做好事,好,六道裡三善道去受報,永遠沒有辦法出頭。所以龐居士教給我們「好事不如無事」,真正修道人要懂得祖師苦口婆心。我們今天說老實話,所以不能成就就是什麼?希望做好事,把自己給害慘了。今天政府是鼓勵宗教要辦社會福利事業,大家都去做好事去,真正修道人名聞利養都不要,也不需要政府來表揚你是好人,你很榮耀,有這個念頭,你還能了生死嗎?你還能見性嗎?不能。這就是說明,在目前這個階段修道要緊,那就是什麼?要無事,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在一出家就提倡,但是我的提倡,人家還說我要革佛教的命,來找我麻煩。我提倡什麼?寺廟讓在家人管理。為什麼?在家人他不急著了生死,他可以做好事,多多做好事,出家人不要管寺廟的事情。這個辦法不是我想出來的,是佛教寺院原本就如此。

  釋迦牟尼佛當年,你看人家請他講經說法建的精舍,那個精舍的主人不是他。祇樹給孤獨園,主權是祇陀太子跟給孤獨長者的,是他們的財產。他們是請佛在那裡說法,這裡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去管理,佛才不管這個事情,你房子倒了,房子倒了就走,到別的地方去。你要想把佛留住,那好,你天天就要派人來照顧,侍候得很周到,表示自己恭敬、有誠意,佛就會在此地多講幾天,你沒有這誠意,少講幾天。所以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教你什麼?無事!也許說,我這樣修行的話,哪個寺廟都不讓我住。諸位曉得,寺廟之所以不讓你住,就是因為你有事;你要是無事的話,哪個寺廟不歡迎你?個個都歡迎你。不但寺院歡迎,護法伽藍、八部護法神都得擁護你,為什麼?你是個無事的道人,真正修道人。所以寺院行政業務交給在家人去管理,決定正確。出家人怎麼樣?做教員、做學生,像學校裡的教員,不管學校行政,上課他就來了,下課他就走了,沒有事情。管理行政那些人是做好事,那是好人好事。我們自己功夫還沒有成熟,沒有到這個境界,我們就要做,那就是世間的善人。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深深的去體會,了解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他們的一番苦心,我們對他才真正是五體投地,才看出人家大慈大悲。像寺院的雜務工作,這是修福,不能夠把行政混雜在一起,行政是修福,一般的工作那是個人修福。修福我們是要修,福慧雙修;建道場接引眾生那是好事,絕不是一個初學人能夠辦的,這是我們要特別小心謹慎、要量力而為。自己沒有這個境界,心還會被外頭境界牽著轉,這個事情做不得。幾時能夠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可以了,這個時候可以開道場,可以接引眾生。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