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三O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30

  請掀開經本一百五十六面,倒數第二行: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在前面講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同時還必須要曉得法門都是方便,說法這個意思是要我們從方便證得真實,這才是真正說聽的宗旨之所在。揀選當然是方便當中的方便,這兩句文殊菩薩給我們說明,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有些眾生根機很利、有些很鈍,根機不相同,當然揀擇(選擇)就很重要。如果我們將這個方法選得很正確、很恰當,修學起來不但不會感覺到困難,而且愈學愈歡喜,這就是在無量無邊法門裡面決定要選擇。偈子特別給我們說明『初心』,初心是指初學的人,『三昧』是指首楞嚴大定,不是指一般的小定。像我們昨天在《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一下手就是修普賢行,這才叫圓頓大法。同時也真正的顯示出事事無礙的境界,像《華嚴》裡面所講的是法法圓融、事事無礙。入三昧就是你要想得楞嚴大定,首先要悟圓通本根,這很重要。固然本經前面講了二十五種,這個二十五種我們想一想,哪一種適合於我們自己?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哪一種適合?這二十五種實在說,如果你就在這二十五種選,未必選得很適當。這只告訴你舉個例子而已,這是舉例子,沒有辦法一樁一樁的來說。換句話說,告訴你修學的法門雖然很多,你自己先要曉得你自己毛病在什麼地方,這個東西跟治病一樣,必得要對症下藥,藥到病除。那我們會想,我們沒有智慧,這麼愚痴,可是你要想智慧現前,你有沒有想到要福報?沒有福報,智慧不會現前。世間法都常說「福至心靈」,福報現前,人也變得聰明,他的心思靈了,不會遲鈍。

  不要講別的經,你們常念《金剛經》,《金剛經》是《般若經》的精華,《金剛經》教人修什麼?修布施、修忍辱,教你修福;修財布施、修法布施,教你修福。修福不住相,不住相就是修慧,福慧雙修。你要是單單修一邊都不能成功,單單修福,修福要是著相,三輪不空,福報可以能得到一點,不會開智慧。單修不住相,一切都不住,不肯修布施、不肯修福,你落空了,也不開智慧,落在兩頭都是病。佛菩薩在經典裡給我們指示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們自己不依照這個方法去做,那有什麼辦法?修行最初下手,一定要先悟圓通根本;換句話說,先要開悟,也就是先要明瞭。明瞭什麼?明瞭自己的毛病,曉得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就叫開悟。你們認為開悟是什麼?這就是開悟。如果連這個都不曉得,你說佛門裡大徹大悟,那都是騙人的,大徹大悟連自己一身毛病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對治不曉得,這叫什麼開悟?你悟的什麼。特別是初發心的同修,能夠在這上面覺悟,你的修學就會有進步。修行什麼?修正行為,在日常當中把自己一樁一樁的毛病都給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修行,行為標準沒有一定,古今中外都不同,有智慧的人頭腦就很靈活,他在這個時代,他就很適合於這個時代;到某一個地區,他馬上就能適應一個地區,這叫開悟。佛法顯示在生活當中,乃是活活潑潑不是死呆板。

  你們這次聽《華嚴經》,聽了幾次總會有個概念,你明瞭了你才覺得《華嚴經》的可愛,你就會非常的喜歡。經本展開沒有興趣是什麼?裡面意思不懂!你看看那些年輕的中學生、大學生,他們文學修養好的,對於小說裡頭《三國演義》看得津津有味,為什麼?他看得懂。你把那個書送給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去看,滿紙都是黑字,他馬上丟掉,為什麼?他不懂,一樣的道理。我們今天展開《華嚴經》像什麼?就像《三國演義》,我們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看到滿紙的黑字,一點味道也沒有;懂得的人手不釋卷。現在的學生我不曉得你們怎麼樣?我做學生的時候,我是小學五年級看《三國演義》,看得吃飯端著飯碗也去旁邊看,睡覺的時候也在看,看到不睡覺,看得有味道!《華嚴經》的味道,比世間小說、文藝書籍那個味道還濃。我們中國四大小說,這是世界文學名著,所謂百讀不厭。這個百讀不厭是有問題,你說讀十遍不厭我相信,我很相信;看到二十遍、三十遍,再不想看。像現在的小說擺在我面前,我翻都不要翻它,沒有意思,我沒有念到一百遍,大概只念個二、三十遍就不想再念了。可是佛的經典那真是名符其實,不只百讀不厭,你讀一千遍、讀一萬遍都不厭,為什麼?遍遍有悟處,遍遍有新意思。所以這是首先要開悟,所謂悟就是指這一層,這是最初開悟的現象。

  最初不要去貪圖,我要去念得一心不亂,我要去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都是妄想,做不到的,這個事情要按部就班的來;大徹大悟,我執、法執沒破是決定不會現前的。換句話說,學佛怎麼樣?先學做人,學待人接物。佛門裡面規矩,一學佛的時候五年學戒,先學這個,再進一步學不著相,這個不著相也不容易。所以方法最妙無過於《華嚴》,《華嚴經》從哪裡入門?從「淨行品」入門。「淨行品」裡起心動念都想著一切眾生,不管做什麼,念念都是為一切眾生。這個方法妙在哪裡?妙在久而久之,我執就沒有了,不要斷,自己就沒有了,這個方法真是妙極了,你心量大了,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著想。凡夫這個我執所以難破,就是起一個念頭一定是先想到自己,不肯替別人著想,所以這我執修了一輩子都斷不了。不但斷不了,就是修行人來講,我執還是念念增長,三輪不空。做點善事,我做的、我的功德好大、我天天在行善,你看看我執天天增長,怎麼能破得掉?我執不破,煩惱就不能斷;我執增長,煩惱就增長,煩惱從我執裡生的;法執增長,無明就增長、邪見就增長,這個東西麻煩!所以學佛人,你心倒是個好心,可是你走的路子恰恰顛倒了,這個很要緊,所謂背道而馳,顛倒行事。

  再說得淺一點,初心開悟,他悟什麼?悟佛不騙我們,佛給我講的話句句都是真實話,悟經典可靠,悟老師對我的教導正確,你能在這上開悟了,你也就有門路可入。否則,對佛說的話半信半疑,經典翻譯又覺得靠不住,這老師教我,他自己有沒有私心?那問題大了,幾個問題一打,自己就沒門路可入,信心失去了。大經裡面佛一再告訴我們,「信為道元功德母」,沒有信心你怎麼能入門?所以「三昧」有淺深的差別,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是定的意思。首先我們要把心定在佛法上,相信佛法,相信經典,相信裡面的理論,相信裡面的方法,相信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一定有成就。這個信心不逆就是三昧,我有堅定的信心,信心堅固、信心堅定,這就是初心三昧。凡是不成就的,你們自己想一想,甚至我們自己反省,自己這麼多年修學沒什麼成就,看看是不是沒有定心?看到這麼多經典,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都想學,沒有定心。

  學經不在多,在精,這麼多經典裡面選擇一樣去專攻,把你的心定在這一部經上,那你就入了三昧,你定在一部經上。別人說那個經怎麼好,你如如不動,你有定;你一聽別人讚歎那個經,那個經不錯,也去想學學,那就完了。我們看看古來的這些大德,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就都是一生專攻一部,賢首清涼一生專攻《華嚴》,智者一生專攻《法華》,窺基之於唯識,道宣專攻戒律,都是一門深入。你再看看本經裡面這二十五位菩薩,他們也是專學一個法門,所以才成功,沒有說學多。博學多聞是求解,不是修行,這點要注意到的;行門裡面用功是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是「初心入三昧」。博學多聞,那個多聞也是用在解你專攻的這一部經。你們看看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他那個註解所引用的,世出世間所有這些典籍差不多都引用到,真是博學多聞。可是怎麼樣?把所有的世出世間這個法統統拿來註解這一部經,這才有用處。沒有一個不是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是初心入三昧。

  而在法門裡面來說,確實最好的這個法門是最為善巧方便,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在什麼環境裡面都沒有障礙的,這對我們當然是最好,那就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正是法法圓融、事事無礙。修這個法門,無論在什麼境界、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這一句佛號不間斷。這一句佛號把自己從迷夢裡面喚醒,這是頂重要的,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就是要我們覺而不迷。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從事於任何工作都沒有關係,事事無礙,怕的是起心動念,起什麼心?起貪瞋痴的心,動分別執著的妄念,就怕這個。我們一起心動念,一句阿彌陀佛覺悟了,這一動念是迷,這一句佛號就把自己喚醒,把自己喚回頭,回頭是岸,不迷。所以說法法圓融、事事無礙,念念回頭那就是念念入三昧,實在講一切法門再沒有比這個法門妙了。

  你要是會修,會的人怎麼樣?進步快。『遲速不同倫』,「倫」是類,就是不一類,會修的人進步很快,不多久就成就念佛三昧。聰明人不著相,不但三昧現前,智慧也現前,智慧現前就是理一心不亂。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在這裡修。別人讚歎你,你聽了歡喜,著了相,迷了。讚歎是個音聲,你的耳朵一聽音聲,被音聲迷了,心動了,起了歡喜心;罵你幾句又難過、流眼淚,你迷了,你著相!這個境界,一天到晚時時處處都會遇到。這是什麼?這就是修行入門之處。讚歎我,曉得我這個事情做對了,我要做得更好,不必生歡喜心,應當做得更好;我做這工作大家滿意,他才會讚歎,我要做得叫他更滿意,叫大家更歡喜,自己要如如不動。事情做錯了人家才罵你,罵你怎麼樣?改過,你罵我就曉得了,我馬上就改,也不必去難過,這叫修行,這叫修三昧。會與不會就是在這個地方看,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善根深厚的人,像這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一切惡就是一切過錯,實在講善與惡、過錯與無過錯都沒有標準,是眾生的標準。這個修就是普賢菩薩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的標準,修行就是要恆順眾生,就是要隨喜功德。恆順、隨喜裡面,自己不起心、不動念、無分別、無執著,那你就成佛了,佛與大菩薩就是這麼回事情。

  「遲」與「速」,就是明理與不明理、得法與不得法,明理、得法的人修行就很快,不明理、不得法的人修行就很慢,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到。《金剛經》裡說得很好,佛給我們大家授記,我們過去生中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種諸善根,是已經在千萬億佛所處種諸善根。今天為什麼還會這個樣子?那個話是真話,一點都不假。親近諸佛如來,諸佛如來所說的那些道理沒真懂,自己修行也不如法,所以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你也許會流眼淚,「我過去親近那麼多諸佛如來,道理沒搞通、方法沒有搞正確,這一生沒有遇到佛,我這樣的人不是完了嗎?還有什麼指望?」我給諸位說不盡然,你在《壇經》裡面看惠明,惠明跟五祖那麼多年他沒開悟,就好像我們過去生中親近諸佛如來,百千萬億尊如來,不開悟,惠能一句話就把他點醒,他就開悟了。悟不悟不在諸佛如來,在你自己,你們明瞭嗎?惠明之所以開悟就是他真正相信,叫他「屏息諸緣,不思善,不思惡」,他真相信,他真做到了,話聽明白、事真做到,一下就開悟。那個悟是六祖大師幫他開悟的嗎?不是,自己開悟的,自己肯幹。換句話說,我們過去生中親近諸佛如來不肯幹,確實沒搞清楚不肯幹。這個地方文殊菩薩代我們揀選,實在真正重要的是要自己選擇,文殊菩薩在那裡引個路而已,等於是擺出一個模式給我們看,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應當要怎麼做法。我們曉得菩薩的用意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法門是要選擇的。再看底下一段: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下面就是講這二十五位菩薩,文殊菩薩一一的來批評。但是諸位要記住,這個批評全是方便話,他說這個也不圓、那個也不圓,到最後只有觀世音菩薩最圓。那我們在前面看,這些諸菩薩是個個都第一,沒有說只有觀世音菩薩第一、別人都第二,沒有講。這就是叫我們自己思考,在眾多法門當中哪一種法門自己能夠悟入,他的用意在此地。明白這個用意,你才曉得這個經文句句是活的,我們才能夠真正得到它的受用。沙陀尊者他的根性是悟色性本空,他是從這個地方悟入的。『色想結成塵』,「塵」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物質。色的體性,就是色法的本體是妄想,所以這個色是空,《心經》裡面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今天科學的發展也能夠知道一點消息,能與質可以互相轉變,物質從哪裡來?物質從能量變現出來,物質也可以能夠解放為能量,能量可以濃縮為物質,這是今天科學上發現的。能量究竟又是回什麼事情?他不曉得,他講的能,在佛法裡講還是屬於色法。色聲香味觸法都叫色法,我們今天講的能量依舊是屬於色法的範圍,是佛在經典裡告訴我們的。特別是在唯識的經論裡面講得更清楚,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有無明才變現出三細相。三細相裡面的轉相就是妄想,也叫做見分,境界相或者講相分就是色法,是從轉相變現出境界相,可見得這個色境是妄想凝結而成,這叫「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這兩句話的意思說明色法的根源,若以精明了別的性,這個精明了別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惟想像,我們今天講的研究探討、思惟想像,都沒有辦法徹底明瞭它是回什麼事情。你們要問為什麼研究不出來?研究是什麼?研究是用妄想。這一切物質從哪來?就是妄想變現出來的,你再用妄想,你怎麼能夠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這就是今天學術界永遠沒有辦法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源,道理在此地。佛經裡面自古到今,人家認為有三大難題,連《大乘起信論》也不例外,沒有人能夠解決。《楞嚴》裡有,《圓覺》裡有,這叫根本的難題,那就是無明從哪來的?真如本性本來清淨,為什麼會有無明?這是大難題。實際上這些問題在佛法裡統統解決得乾乾淨淨,根本就沒有問題。為什麼這個世間學術界稱之為難題?就是因為他用思惟想像去研究,這個難題永遠得不到答案。

  古德講這個事情唯證乃知,你證得這個境界你就曉得,你不證得這個境界你不知道,憑你的思惟想像沒有辦法知道。我們舉個很淺顯的例子,譬如我們吃東西,我們吃這個鹹,你說有沒有標準?我說吃這個菜很鹹;那個人挾了一塊,不鹹,很適合口味;那個人再挾一塊,這個淡了。為什麼?每個人口味不一樣,標準從哪裡建立?沒有辦法建立。你要用科學儀器量一個度數,這個鹹到多少度數還是不行,為什麼?每個人舌根度數不相同,標準不一樣。連現前這個小的標準,日用平常當中都沒有辦法解決,何況這個根本問題?這個事情怎麼樣?也是唯證乃知。鹹的,你嘗一口,還是各人是各人標準,沒有共同的標準,這個東西難。吃辣的也一樣,我們不習慣吃辣的,吃一點點辣得不得了,眼淚都流出來。我過去有個同事他是四川人,喜歡吃辣椒、喝高梁酒,那真是沒有人敢,他吃得津津有味。我們買的辣椒挑一個,不行,你們辣椒不辣。每一個人口味都不相同,每一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佛給我們講擇法,只講一個模式,真正的擇法是各人擇各人的法,你才能夠成功。文殊菩薩給你揀選,就是說明前面二十五位菩薩各個標準不一樣,適合他的標準他就成了。就好像吃菜一樣,合了我的口味,我吃得很舒服,另外一個人不合他的口味,各人不一樣,同樣是一盤菜,大家吃了口味都不相同。我們今天看文殊菩薩對二十五位菩薩的批評,就是這個意思,各人口味不相同。因此,如果你用分別心去分別這個法,你必定又起了法執。在這裡面增長我執、增長法執,所以你不會明瞭、不會徹底,你怎麼能夠得圓通?確實我們是沒有辦法在這個地方得圓通。可是沙陀尊者,他的根性不是一個初心的根性,不是初發心;換句話說,他是有相當基礎的。這個相當基礎,是過去生中他以前學過的,他有相當的基礎,一入佛門來了,他得了方便。

  這個事情諸位如果難以理解,我再舉個例子給諸位說,陳居士的哥哥昨天很發心,他替他妹妹做功德,昨天來找我問我印書,我就介紹他印《影塵回憶錄》,這個本子他拿去了。《影塵回憶錄》是倓虛法師的自傳,我們就以他老人家做個例子,倓老法師從十幾歲就學外道,因為什麼?他沒有接觸過佛法。他那個時候就想,人生太苦了,這是他的覺悟,人生很苦,於是想到怎麼樣能夠解決生死問題,學長生不老,他去學道。學了一些外道、學仙,到處去尋師訪道,十幾歲就幹,看了小說到山上去訪老道、去拜師父,幹這一套。可是這個人善根的確是深厚,學了一陣子他就覺悟到這個恐怕不行,恐怕靠不住。他也學過煉丹、點竅,什麼他都會,他搞了很多。到中年之後才遇到佛法,一聽到人講佛法,這很有道理,於是就決心學佛,他出家的時候是四十多歲,是中年出家。出家以後就到諦閑法師的佛學院去念書,他是初學,初學的學生,四十多歲年歲最大,初學,滿腦袋的外道。但是他接觸佛法之後,他對於佛經很用功,他曾經念《楞嚴經》苦讀了八年,他們在一起有八載寒窗讀《楞嚴》。諦閑法師佛學院是老式佛學院,我們演培法師也是那個佛學院出來的,都是親近過諦閑法師,他們的學生要複講。有一次輪到他,他第一次複講,他講完之後諦閑老法師非常讚歎,而且責備他的老學生,「你們跟我這麼多年,人家新來的,你看看這麼大年歲才出家,他講的都比你們好。」他很有口才,從前在外道裡講過道,很有口才,這就是什麼?他有前面一段的根基,雖然在佛門裡初學,他已經有很好的基礎。他有八年熟讀《楞嚴》的基礎,又有外道的基礎,他一學佛,把外道那些東西拿到佛法,都用上了,這個不相同。

  沙陀尊者也就是這個意思,他前面有底子,他在這個方向、這個途徑裡面曾經下過功夫,他不是一個初學的人。所以像他這種根性的人,那可以,從這裡入門能開悟,能夠證果;換上別的人,一個普通初學的人很困難。我們講初發心的,「初心入三昧」,沙陀尊者這個辦法對於一個初發心的人來講很難。你們今天如果說,像《心經》裡面真正能夠體悟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絕不是初學人能辦到的。像西方有很多大科學家,他們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要是到佛教來學佛,他用這個方法也許能開悟。為什麼?他對於這一方面的知識已經有相當基礎,這樣才行。由此可知,這一種選擇不是勉強的,不是說看到人家行、我也行,人家選這個好、我也跟他好,那就完了,就吃虧了。

  法門選擇之後,還要有好的老師善巧來指導,來給你決疑,因為你在修學過程當中,你的疑問一定很多,這個疑難要一條一條的解除,幫助你開悟。所以學問,要問;不問,沒有進步。你們打開經典,經典裡所講的,還不都是釋迦牟尼佛那些學生,菩薩弟子、聲聞弟子,還有一般在家的弟子,有了疑問來發問,問了,佛解答,你看經典不都是一問一答嗎?你不問,佛就不講,你們都沒有問題還講什麼?這不叫廢話嗎?釋迦牟尼佛教學是這樣的辦法,孔老夫子教學也是這個辦法,都是有問題來發問。

  現在這個方法變了,這個方法變得根性不如從前。真正的教學我們大家互相在一塊研究、來探討,是什麼?每一個人拿著經本熟讀、研究,在講堂裡各人提出各人的問題來,互相研究討論,這是真正教學;沒問題了,沒問題就下課,就沒事了。還有一種人不問你,就是完全通了,他真沒有問題。像孔老夫子學生顏回一樣,他很少問題,孔老夫子私下打聽,他真的開悟了。為什麼?有很多同學有問題在老師面前不敢問,都去問他,他都給人解答了。所以夫子很讚歎他,他真聽懂了,沒有問題。有問題不問,這是大傻瓜,這不是學習的態度。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大專講座從去年開始,我們的方法可以說走到了正途。我們每天用六個小時的錄影帶叫學生聽,聽了之後,你們把所有的問題提出來,每天有兩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專門來答覆問題,來研究討論。所以他們同學們,我看他們寫的東西,這個心得、感想不一樣,認為這個方法有很多的收穫。當然的,這是一定的,諸佛菩薩、世間聖人他們的教學統統用這個方法。我們寒暑假講座統統用這個方法,真正在一起互相研究討論、解決問題,使我們的修學都能夠走向正途,不至於走到歧途上去。再看底下一段: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這就是講從聲塵入門,對初學來講也很困難。憍陳如尊者在二十五圓通裡面,他表演的是從聲塵裡面悟入。文殊菩薩告訴我們,從這個途徑入門,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也是不容易。音聲只是講聲,譬如我們在音樂裡,中國人講五音,現在西洋是七音,Do、Re、Mi、Fa、Sol、La、Si七音,這個音是一種直音,裡面沒有意思的。言語、歌詠這個音就不是直音,裡面有變化、有委曲、有宛轉,所謂是七曲音、七曲聲。娑婆世界的眾生由於耳根很利,就運用這方法來表達意見,就是互相交換意見,用音聲、用言語,所以文殊菩薩也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但是諸位要曉得,固然是以音聲為教體,這個教體就是教學的工具,以這個為教學的工具,傳達意見、溝通思想的一個工具。但是如果叫你覺悟,必須要曉得反聞聞自性,就是這個信號你接收過來,可不能存起來,你接收過來要了解它的意義,意義了解了,這個信號就不要、不執著,這就叫反聞聞自性。會用這種方法的人不多,大多數人怎麼樣?他只有接納,接收過來之後,他就把它放在阿賴耶倉庫裡歸檔,把它歸檔起來。這個事情就麻煩,裡面究竟是什麼意思甚至都沒搞清楚,聞其言而不能通其意,這所謂是食而不化。

  『但伊』,「伊」就是指彼,『名句』,「名」是名詞,「句」是個完整的句子,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就是句。你們今天在這個標點符號裡面,句點,句就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是一句。『味』是講名詞、句子所含的意思,味是表這個意思。『音聲雜語言』,只不過是名句裡面的意思而已,所含的義理。『一非含一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名代表一樁事情,它有界限。譬如我們說這個叫它扇,扇子它有個界限,固然扇子有許多種,它只是這一個範圍之內。我們端起這個,它就不能代表扇子,我們總不能叫這個做扇子,由此可知,它的範圍很窄小。而且它只是個名言,我們說扇子,你曉得它代表這個體,這是扇子的體性,給它取個名字叫扇。其實扇子它並不是這個東西,所謂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一個物體,古今人給它起的名字不一樣,中外人起的名字也不一樣,這就是說名相是有分限的,就是有界限的,而且這個界限很窄小。一個完整的句子,它代表一個差別的意思,代表一種不同的意思。由此可知,名、句、言語是有限的,而事實道理是無有窮盡的;換句話說,以有限的言語要表達無限的義理,這很難!怎麼能以一句話把整個的真理能夠都包含,這個事情太難了。

  『云何獲圓通』,一非含一切,一個名詞、一個完整的句子不能夠包含一切的道理,怎麼能夠在音聲雜語言裡面去證得圓通?所以這不是初學人能辦得到的,的確。一個名詞、一句話確實能夠把一切的道理與事物都包括,要是不能包括,他怎麼能證得圓通?憍陳如怎麼能開悟?但是不是初學人。我們在講《華嚴經》跟諸位講「如是我聞」,如是,一個名詞,世出世間一切法用這個名詞統統代表了,萬法皆如,萬理皆如,無有一法、無有一理不如。但這不是初學人能懂的,初學人你給他講這個,愈講愈迷惑。所以這個講法,那真是所謂叫上上根的人才能夠接受,不是初學的。今天我們講,「初學入三昧,遲速不等倫」,我們是要為初發心,初學的,換句話說,憍陳如他的辦法不適合於初學。

  我們再想想憍陳如他的一段歷史,你也就能夠發現,憍陳如尊者大家曉得他是五比丘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親人。釋迦發心出家學道,他的父親不放心,派了五個人照顧他,這五個人都很有學問,有學問、有道德、也有能力,都是了不起的人,於是一同在外面尋師訪道,他們各人也都有主見,也都有修行的功夫。到佛示現成道之後,在鹿野苑所謂轉四諦法輪,憍陳如尊者第一個開悟,所以他是從音聲言語裡開悟的,就是佛說法他豁然開悟。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個開悟的就是憍陳如尊者,他是由音聲而悟入的,所以稱之為聲聞,就是證阿羅漢果。他有底子、有根基,雖然是佛初說法、初度他的,前面有根底,他有世間學術的根底,他有外道的根底,自己又有外道修行的功夫。在印度的外道沒有不修禪定的,所以他有禪定的功夫,他有世出世間學術的基礎,這一聽才開悟!

  我們用他這個方法很難,可是現在怎麼樣?現在修學大多數用他這個方法,我們講經聽經不就用這個方法嗎?聽了這麼多年也沒有開悟,憍陳如聽一次就開悟了,我們聽這麼多年都不開悟,原因在什麼地方?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基礎。沒基礎,多聽行不行?很難,還是很難。所以諸位要了解這一點。譬如世間念書,我們現在這個教育制度,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我們上學去念書就選一個學校,選研究所當然最好,可是小學、中學、大學基礎都沒有。「沒有不要緊,我多念幾年就好了!」你們問問行不行?是不是多念幾年就可以?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一共十六年,研究所再四年(碩士班兩年、博士班兩年,這四年),二十年。那好,簡單,我就到博士班念它個二十年,也可以畢業了,行不行?把前面時間統統補足,我去博士班念二十年行不行?不行!

  諸位就明瞭,我們今天在講堂裡面講經是宣揚佛教,宗旨在此地,不是教導諸位修行,也不是像佛學院教你們講經,你們要覺悟這一樁事情。寺院裡面開大座講經是屬於弘揚佛法,宣傳。佛門裡面教學,有三大綱領,就是有修道、有傳道、有弘道,我們今天做的是弘道。修道那是講修行,就像小學、中學、大學按部就班的來,就要選擇法門,像這個二十五圓通,各人選擇各人的、適合自己根性的來修學。傳道是什麼?傳道就是教學,就是培養法師,像五祖傳給六祖那叫傳道。

  接法是大徹大悟,因為接法就是一代祖師,不是隨便人都有這個資格。出家人最重視法子,就是法弟子,傳法的弟子;而不重視出家剃度的弟子,也不重視戒弟子。為什麼?剃度的弟子不見得開悟,跟你受戒的戒弟子也不見得開悟,法弟子是開悟的。五祖一生只有一個法子,就是六祖,只有一個;六祖算是最多的,可以說在中國佛教史裡他是最多的一個,沒有人能跟他比,四十三個,這是傳法。至於傳法的事情,你們將來看看《影塵回憶錄》就曉得,哪有那麼簡單的!像這些都是佛門的常識,我們必須要曉得。

  在過去明清的時候,傳法就傳位。傳位是什麼?就是住持,他把這個法傳給你,你是個法師,他也退休了,這寺廟住持的位子就傳給你。在明清兩代都是這個習慣,傳法就傳位。老法師年歲大了,馬上退休,請你做住持,你到那個地方去統理大眾,去弘法利生、教化一方,為一方的教化主,這是接法。諸位特別記住,佛門裡三樁大事業,我們今天這三樁大事業只做到一樣,就是弘法,修法跟傳法我們都沒做到。辦佛學院的確是傳法,那是培養。佛學院裡面再真正有成就的提拔出來傳法,傳法就等於畢業了,頒發畢業證書;佛學院雖然念了,程度不夠,畢業證書不能給你,這法不能傳給你。真正是有悟處,換句話說,弘法的能力有了,修法的能力也有了,自行化他能力都有,才有資格傳法。傳法就是承認你可以能夠教化一方,承認你有這個資格。你受戒,不過只承認你是個出家人,承認你出家,不承認你有資格教化眾生,這個傳法是承認你有資格去教一方。我們現在的因緣不成熟,我們圖書館也有心想培養幾個人,可是他們缺乏三昧,沒有定心,外頭一誘惑,「那個地方好,比這個地方好得太多了」,跑掉了,這是因緣不成熟。現在年輕人心好動,沒有定心、沒有信心,成就就很難了。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