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二九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29

  一百五十六面倒數第四行,請看經文: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這兩句偈是從上面一首偈而來,前面一首是把虛空與真如本性,比喻作大海和裡面的一個水泡泡,漚就是水泡。大覺海中,就是真如本性裡面,空有這種名相都不可得,正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如果說真如本性裡有個空,那是有一物;有個有,也是有一物,有一就有二,有一就有多,那就不是自性。空有從哪裡來的?實在說空有本來不生,而是有人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清淨心,虛妄發生的現象。這個現象不是真實的,是妄相不是實相,我們講空也好、說有也好,都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個妄相一定是先有空相,而後在空裡面現有相,像唯識論裡面所講的,迷了之後首先現出來的是業相,無明業相。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裡面第一個就是業相,像本經前面講「晦昧為空」。由業相再變就是轉相,轉就是轉變,從無相轉變為有相,十法界依正莊嚴,轉變為有相,這個相我們就稱之為境界相。所以說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我們稱之為三細相,三細相實際上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為什麼說它細?這個真實相我們很不容易體會得到,所以叫細。不容易體會,雖然就擺在我們面前,難以體會。

  正如同我們作夢,我們把作夢的心比作真如本性、比作大覺海中,夢裡面的虛空比作業相,夢裡面的境界比作境界相。從作夢的心豁然變現這個境界,能變的就是轉相,我們講見分,所變的是相分。由此可知,在這個夢中你也彷彿覺察到三細相,整個夢境就是三細相。在作夢的人,他決定不知道他是在作夢,他不曉得,他把那個境界當作真實。幾個人在夢中覺得自己在作夢?如果自己覺得在作夢,他在夢中就不迷了,漸漸就覺悟過來。同樣的道理,我們眼前所有的境界,就是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的三細相,這個三細相範圍非常之廣大,包括盡虛空遍法界、十方無量無邊的國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統統包括其中,是你自己真如本性迷了變現出來的現象。佛把這個細相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怎麼樣?不相信。你們不要以為你們聽了這麼多年的經,你們出了家,你們信不信?你們決定不信。為什麼?因為你要是信,你就是菩薩;你要是信,你的心就清淨,所以你不相信。《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你要是信了你就明心見性,你要是信了你就得理一心不亂,你的生死煩惱就一筆勾銷。所以你雖然天天在聽,聽了不信!你的信是口頭上說信,實際上沒有相信。為什麼?因為你真正相信了,必定有一個現象現前,那就是平等心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清淨心中所現之物,自他不二,萬法一如,如果你要是信,你這個心量一定現前。你在世間還有人我、還有是非,這個境界沒有現前,沒有現前就是不信。

  我們讀《華嚴經》,《華嚴經》完全是一個人覺悟的境界,佛境界,佛就是覺悟,覺而不迷的境界。「身心寂滅平等本際」,那是覺悟的人。每個同修都想開悟、都想覺悟,怎麼覺法?佛法裡面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覺悟的方法、都是覺悟的門道。可是在基本上說,《彌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這是三個必須具備的條件。善根裡面第一個就是信,你不信有什麼辦法?第一個是相信,第二個是能夠正確的理解,這兩條都很難,信解不容易!福德是修行,古人學佛,善根福德因緣,當然首先你要得到因緣,因緣是什麼?就是明眼的善知識,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樣的一個老師;換句話說,他指給你的道路決定是正確的。不是盲修瞎練,不是自己沒有把握,隨便指一條路給人走,不是的,是真正是過來人,這是因緣,這種因緣可遇不可求。有這個明師指路了,從哪裡修?就是先信,信什麼?信老師,老師不騙我,老師不會叫我上當,你對這個老師要信得過,然後他所教給你的你才肯幹。現在人學道最大的困難,頭一個就是把老師打個問號,他恐怕不行、他有問題、他不可靠、他恐怕會害我,這就糟了。諸佛菩薩來教你,你也給他打上問號,這就是自己沒善根、沒福。所以要相信老師。

  善根從什麼地方去培養?從福德裡面去培養。福德現前,忽然那個人也變成聰明伶俐,所以修福你看重不重要?從前的教學,世間教學,這指我們中國,佛門裡面教學都是從修福做起,不但是小學重視在灑掃應對生活教育,福報就是生活教育,出家人五年修《沙彌律儀》,就是要學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生活教育。我們今天誰肯做?沒有人肯做。真正用功的人,在家的同修,我是勸勉大家以《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這是印光大師提倡的,以這個來代替戒律,可以把這三樣東西當作早晚課誦。要修一個階段,總得學個三年到五年,把自己基礎奠好。這個不是背誦,不是我每天早晚念一遍,我叫修學,不是的,是要照做。

  這三樣東西,《了凡四訓》主要是建立信心,相信因果報應是建立信心。修行《了凡四訓》是修的《感應篇》,了凡居士修的功過格,功過格就是《感應篇》。我們圖書館印得很多,在哪個書裡頭?《德育古鑑》。你們看看《德育古鑑》一展開,文就是《感應篇》,《感應篇》本文的後面就是功過格。了凡居士就是修這個,他修了十幾年,這個每天要展開來檢討的,今天我做了有哪些過失,有哪些我做對了、有哪些我做不對的,要把它記下來。記下來比較,比較什麼?一天一天過失少,這修福。出家人就不要拿功過格,用什麼?《沙彌律儀》,就是二十四門威儀。怕麻煩了,蓮池大師有一個節錄的本子給我們,拿這個東西每天來檢點,對照自己的行為,果然能夠學上五年,我們大致上無論是獨居、無論是入眾,入眾就是團體跟大家在一塊,我們的過失漸漸少了,福報的基礎才一天一天的奠定。這樣你去背誦經論你才會開智慧,幾時開?福到相當厚,智慧現前。絕對沒有只背誦經論不修福會開智慧的,沒有這個道理。不肯做,那就沒有法子。

  你不肯修福,背誦經論到後來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變成書呆子,食而不化,一生在那裡背誦,背得很多不懂意思,一生不開智慧;另外一種變成狂慧,就這兩種結果。古德教學是福慧雙修,避免墮在這兩種不好的結果。這兩種不好的結果,變成書呆子,那是你可憐、愚痴,你一生愚痴,那是你自作自受沒有話說;如果變成狂慧的話,要造許許多多的罪業,這一個報身完了之後,來世多數墮三途。諸位想這多麼重要!我們《感應篇》印過很多次,數量都相當多,主要就是希望大家真正能在福慧上奠定基礎,時間是要相當長,絕不是二、三年就能成就。我們看古德,你們諸位稍稍留意《高僧傳》、《居士傳》,或者你留意二十五史,你看傳記裡面古人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時間都在十年,才能夠修到福至心靈,就是福德有基礎,智慧開了。儒家在《學記》裡也說,七年小成、九年大成,這都是剋期求證。還有一些,數量也佔不少,有二十年、三十年,福德智慧才現前,這個境界才得到。所以這個東西要有耐心去修,精進不懈;如果是懈怠、懶惰、敷衍混日子,那是一生不會成就。

  可是你必須要記住,你這一生不成就,你來生必定不如這一生,這是可以斷而言之,可以下斷語的,來生比不上這一生。尤其是出家人,來生決定比這一生要差很遠,為什麼?因為你這一生現出家相,現的相是人天師範,你接受的是十方供養,古德常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出家人這一生不能成就,決定在三途,這一點諸位要特別的留意。出家不是一個輕易的事情,換句話說,不是往上升,就往下墮落,要想保持這個樣子,來生還這個樣子,恐怕辦不到,沒那麼簡單;保住人身,在家人比出家人容易,這一點希望大家要特別留意。照《安士全書》前面的《文昌帝君陰騭文》來修也好,那篇東西跟《感應篇》大致是相同的,這些是特別勸勉在家同修。出家應當是以《沙彌律儀》為主,如果要用《安士全書》跟《感應篇》,那是輔助,賓主要分清楚。出家人修學,五年的功夫學《沙彌律儀》,才能把這個基礎打好。近代的模範印光大師是一個,他老人家的《文鈔》流通得非常普遍,差不多都讀過。虛雲老和尚也是一個,《虛雲和尚年譜》,許多人看到《年譜》,信仰佛法,生起了信心,他這一部《年譜》度了不少人。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值得一看,可以激發道心,不亞於《虛雲和尚年譜》。這是我們的模範。

  人家怎麼修學的、怎麼成就的,再想想我們自己,每一個成就的人都是從苦難當中過來的,沒有苦難的折磨不能成就。現代人所以沒有法子成功,換句話說,禁不起折磨,稍稍受一點苦了,心裡就不滿意、就不肯學,就得想動腦筋去找個舒服的地方去,他怎麼會有成就?所以一個明理、一個覺悟的人、一個開智慧的人,他的行持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表現的態度,跟在迷的時候不一樣。這些統統說的是我們自己的本分上事,我們心在境界裡面不平,決定是迷、沒有悟,沒有開智慧、也沒有福報。有福報的人心量都是大的,心量大才會有福報,心量小哪會有福報?這是一定道理的。不談佛門的智慧,世間人所謂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佛的福報圓滿,福慧二足尊,因為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他的福報圓滿。我們為什麼要守住這個小心量?為什麼不能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自己迷,不知道自己迷,反以為自己有智慧,這是錯誤的;自己迷,知道自己在迷,給諸位說,這叫始覺。你看《起信論》裡面講的始覺位,最初的始覺位,知道自己迷,這個人就開始覺悟。知道迷怎麼樣?你就肯去想如何破迷開悟。最怕的什麼?自己迷,不曉得,還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自己很有智慧,這就壞了。

  這兩句經文裡面給我們說明,由於我們迷失了澄圓之覺體,這樣把自己的三德變成了三種迷惑,無明惑、塵沙惑、見思惑,現出的現象就是根身器界,我們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好像是說,你的心裡本來沒有夢,你們想想心是不是本來沒有夢?如果心裡要是原來就有夢,這個夢永遠存在,夢不應該中斷,睡著了作夢,醒了還作夢才對,這是你心裡本來有夢!睡的時候,有時候有夢、有時候沒有夢,醒的時候決定沒有夢,可見得你的真心裡頭原本沒有夢境。我們真如本性亦復如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沒有虛妄的境界,這個虛妄境界是自己迷了以後變現出來的境界,你迷得淺,變的境界就比較善;你迷得重,變出來的境界就比較穢濁。十法界從佛菩薩到三惡道,就是對於自性迷得有淺深差別不同。迷得最淺的是菩薩的法界,迷得最重的是地獄法界,都是迷失了自性心現的境界。我們兩個人在一起,一個迷得輕、一個迷得重,他對於整個人生觀感,我們今天講的人生觀、宇宙觀,他就不同、就不一樣。世間人迷得輕一點的,他的人生觀、宇宙觀就比別人要高超;迷得深的人,一生醉生夢死。所以我們不要談十法界,就在同一個法界裡頭,我們鄰近的、常常接觸的這個小小的層面,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究竟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佛法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而佛法最重要的就是這幾部大乘了義的經典,像《華嚴》、《法華》、《圓覺》、《楞嚴》,這些經是究竟了義的經典,得一部,問題就解決了,就可以破迷開悟、就可以見性成佛。

  經上給我們講的,『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信不信?「漚」就是代表水泡泡,代表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破了,虛空都沒有!正是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禪家所講的粉碎虛空,虛空都能夠粉碎,這就是此地「漚滅」的意思。空本來沒有,哪裡還會有有?「三有」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三有就是指六道輪迴,就是指諸佛剎土三界六道。我們把它比作夢境,夢境本無,覺了就本無,迷了就現妄相,我們這個境界相是妄相。諸位要是從這個地方一下醒過來,心就平等了,真正醒過來,就像六祖大師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沒有來去,「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真正明白,他的心平了,他眼睛裡面萬法一如、自他不二,對每個人就跟對自己一樣,愛護一切眾生跟愛護自己一樣。為什麼?一切眾生原本就是自己。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自自然然流露出來,這不是勉強的、不是別人教的、不是別人勸導的,也不是自己發願我要對人慈悲,不是,自然現出來的,一點都不勉強。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這首偈諸位要特別的留意,你要問怎麼個修法,我們要怎樣才能夠見性?文殊菩薩在這裡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歸元』就是歸真、歸本。『性無二』,我們現在沒有歸元,在凡夫地,我們的自性跟歸元之後成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性上講不二。不但自己在凡夫位跟在佛位上性是不二的,同時還要曉得,在一切萬法上也是不二。我們還拿夢境來做比喻,譬如作夢的時候,你在夢裡迷了不知道是作夢,等到你醒過來你曉得在作夢,你作夢的時候那個迷的心跟你醒過來的心是一不是二。整個夢境就是你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夢境裡面那些人物、山河大地、虛空,它的性跟你的自性是一還是二?還是一個。經上常給我們講「一性一切性」,一性是講自己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迷了之後,變現出太虛空,變現出無量無邊的世界,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一切物的自性原來就是你自己的自性,一性一切性,一切性是你自己一個自性。

  佛在這部經裡面給我們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不是說出來嗎?五陰、六入、十八界、七大,這些就是一切,如來藏妙真如性,一性。所以自性本來具足根塵識大(七大),周遍圓融不可思議,這是自性本來就具足的。就像六祖所說的,自性本來具足、自性能生萬法,所以歸元的性決定不二,要相信這個道理。二十五圓通裡面,你就不能說哪一個殊勝、哪一個差一點,不能說。為什麼?不二。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二十五位菩薩個個都第一,沒有第二,這就顯示歸元性無二。

  既然是歸元性無二,法法平等、無二無別,為什麼文殊菩薩給我們揀選?『方便有多門』,揀選圓通就是依據這一句來的。方便有多門,為什麼方便變成多門?剛才說性是一個,你迷得有淺深不同,所以方便就不一樣,方便是方法,方法便宜就不相同。所以讀《華嚴》要會讀,全部《華嚴經》,我跟大家交代明白,只說自己一個人,沒有說到自己外面一個人,統統是說的自己,五十一位菩薩都是自己。我怕大家不明白,我舉例子說,好像現在學校念書,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中學從初中到高中,也是一年級到六年級,十二個年級;大學有四個年級,十二再加四是十六個年級;再加上碩士班跟博士班,再加個四年,二十個年級。那我們可以說這二十個年級的學生,統是你一個人,因為是你一個人經歷的,你從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這二十個年級都是說你一個人,不是講學校每個班級的學生,你這得要搞清楚。你在小學有小學的教學法、有小學的課程、有小學的方便法,到中學又有中學的方便法,到大學又有大學的方便法,可見得方便有多門,不是一個門路就守死了,沒有這個道理的。一個方便門就死守,那就好像你在學校念書,你念了一年級,年年念一年級,就死在一年級裡不會再升級,那就沒有方便門。

  佛門一入門五年學戒,你看看這個方便門期限只定在五年,當然這個五年又不是絕對,有伸縮性的,為什麼?有根性利的,二、三年就行了,他基礎就定下去了;根性鈍一點的人,或者要十年、或者要十幾年。我們看到觀宗寺晒蠟燭的持律法師,他比別人根鈍,要十幾年。五年是指一般人,一般大多數的人,它不是固定的,有伸縮性。由此可知,我們的修學要懂得方便有多門。這種顯示特別是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就做了一個修行的示範,表演給我們看。他五年學戒在哪裡?在文殊菩薩那一會,本會,文殊菩薩是他的根本師。修福修慧住在什麼地方?福城。你們看看福城在哪裡?你修福的那個地方就叫做福城。善財童子要不要修福?要修福,居住地方是福城,福慧雙修。文殊菩薩修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就是修無分別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切明瞭,不生分別、沒有執著,在這裡頭沒有我執、沒有法執,這是根本智。五十三參就是方便有多門,『順逆皆方便』,每換一個方便法,他的境界提升一層,這不是明明表演給我們看的嗎?他是死守一個辦法嗎?沒有。時時在換方法,每換一個方法,他的境界提升一層,要曉得這個道理。但是他有個基本不變的方法,那根本法門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代表的是無量覺。所有法門都是幫助無量覺的,樣樣都覺而不迷,順境裡面覺而不迷,逆境裡頭也是覺而不迷,順逆皆方便。

  所以一部《華嚴》是佛門裡面最完整的教科書。誰是《華嚴》的當機者?那就看你信不信?你能不能理解?你肯相信,正如同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須菩提請教釋迦牟尼佛,說釋迦牟尼佛講這樣深的般若,如來滅後有沒有人能夠生實信?實信就是真正相信,有沒有人能真正相信?佛告訴他,「莫作是說」,你不能這樣講法,五五百年之後,那指我們現在鬥諍堅固的時代,第五個五百年,這個時候還有修福的人、持戒的人他能相信。你們想想這什麼意思?這句話含義很深,不但對《般若經》能夠生實信,一切經他都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那是什麼人?得真正修福的人他相信,真正持戒的人他相信,持戒就是修福、修福就是持戒,這樣的人能生實信。換句話說,我們不能相信,福也不修、戒也不持,這兩樣都沒有,就不相信!文殊菩薩此地的偈頌,也屬於修學的綱領、修學的精要,與《壇經》裡面六十句無相頌沒有兩樣。經上講性多半是講本體,講真理只有一個,講方便多半是講方法,講一切眾生的機宜那當然是無量無邊,所以說有多門。這個機宜不但是說一切眾生,就是自己也有不同,今年一年級,明年二年級,後年三年級,那怎麼會一樣?不一樣,程度不相同。學佛之可貴,貴在你自己的境界天天提高,好像念書一樣年年要升級,可貴在這裡,不能留級、不能降級。

  以本經來說,前面二十五位菩薩所說的境界,跟《華嚴經》五十三參一樣,有順境、有逆境,有的人在逆境裡成就了,有的人在順境裡成就。可是這個話諸位要聽清楚,你如果執著在名言、死在言語之下,你不會開悟。「有的人」,那個人是誰?自己。有人在順境成就,有些地方提升自己是在順境;有人在逆境裡面,有些時候是在逆境界裡成就自己,順境裡的人、逆境裡的人都是指自己。你要是聽錯了,「這些人在逆境裡他成就,那些人在順境裡成就」,你就把意思錯會了。初學的人多半是在逆境裡成就,我們舉個簡單例子,像一個人學佛,在一生當中,你求學時代是逆境,到你弘法的時代順境、逆境都有,到你傳道的時代一定是順境,不會是逆境。所以修道、弘道、傳道,這三個階段不一樣,修道的時候不吃苦頭,你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怎麼能夠磨得掉?叫你要刻苦,磨你的貪心;叫你要忍辱,磨你的瞋恚心;叫你明理,磨你的愚痴心,要在逆境裡去磨。沒有這個境界來磨鍊,你的貪瞋痴無緣無故就沒有了,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沒有在逆境裡去鍛鍊,你就能有成就,自古以來,不要說我們娑婆世界找不到,到他方世界你也找不到一個。所以要刻苦。

  你們念《禪林寶訓》,你去看看《禪林寶訓》裡那些先一輩教後一輩的人。你去看了之後,簡直叫故意找麻煩、故意來欺侮你,無緣無故的天天挑你的麻煩、天天欺侮你。為什麼?鍛鍊你的習氣,愈是看到這個人有成就,欺侮得愈厲害。裡面有一段,有一個出家人去參學,同學輕視他、老和尚欺侮他,把他趕出去。他是一心要求道,認為這個老和尚真正有道德、有學問,老和尚硬是把他趕走。他沒辦法,住在廟門口走廊底下,偷偷的住在那裡,不讓老和尚知道。實際上老和尚清楚得很,洗腳水往他頭倒下去,他都不走。到最後老和尚傳位,他要退休了,把住持位子要傳給他徒弟、傳給他的學生,大家都不曉得傳給誰。結果一天到晚受欺侮的那個人還傳給他,大家才恍然大悟,這樣的折磨,他都不退心,這個人道心堅固、佛門龍象,他能夠領導大眾、能夠統理大眾。所以看準了這個繼承人,就想盡方法去折磨他,把他的貪瞋痴慢磨得乾乾淨淨,這個人才是佛菩薩出世。非常毒辣的手段成就一個人,不這樣折磨,諸位想想,大眾對他怎麼能心服口服?別人遇到這個境界老早掉頭就去了,天下叢林多得是、善知識有的是,我何必受你的氣,掉頭走了!他能夠受得了,他有慧眼看得清楚,他曉得老和尚是來對治他習氣,是成就他的。

  《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讚歎提婆達多,他自己說的,沒有提婆達多他成不了佛,他也度不了眾生,稱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我們幾個人能懂這個意思?《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你們都念過,《禪林寶訓》也有不少同學都看過,看過怎麼樣?都是他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不能直下承當。真正要想成佛,你得求一個提婆達多幫你忙,你要是找不到這個人來幫你忙,你一生怎麼能成就?所以先是逆境,逆境裡把你無始劫以來的壞習氣、惡習氣,淘汰得乾乾淨淨。到弘法利生的時候你做了法師,剛才講順境、逆境都有,有讚歎你、恭敬你、供養你的,也有毀謗你、破壞你的,這個境界都有。這個時候順境、逆境都無動於衷,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成就自己。傳道的時候順境,傳道是傳法,這時候完全順境。由此可知,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弘法利生的過程當中,也是時時刻刻都要用種種不同的方便法,才能夠圓滿功德。所以這個經文裡,順境、逆境,全是自己常常會遭遇到的,不能不曉得經文裡頭的宗旨,它的大主意之所在。『聖性無不通』,「聖性」就是佛性,也就是覺性,順逆境界裡都通,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不是說只有順境才無礙,逆境就有障礙,那你就錯了。障礙從哪裡來?不信,障礙就來了;錯會了意思,障礙來了。換句話說,你在境界裡生了分別執著,障礙就來了。分別執著是迷惑顛倒,是凡夫法,不是佛法。所以你要學佛,哪有障礙?學佛無不通,無論什麼境界沒有不通達的。

  經文到這個地方,敘說前面二十五門,門門第一,平等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在平等法裡面又要選擇,這兩句話把這個理由說出來,是因為方便有多門,這就要選擇。文殊菩薩說的選擇,只提一個綱領,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那就是告訴你,方便法是可以選擇的,就給你說了這個原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會選擇,你有適當的選擇你就成就,不會選擇就失敗。像我們剛才舉的《禪林寶訓》這個例子,如果這個參學的學人,他做了一個不適當的選擇,「我誠心誠意到這裡來求學,你沒有看重我,沒有特別的照顧我、優待我,你這樣糟塌我、侮辱我,算了,我就去了」,這就是個錯誤的選擇,就注定失敗。他如果一發現,像善財童子、像釋迦牟尼佛,把這個和尚看成是提婆達多成就我的,再大的侮辱,再十倍、百倍的侮辱,甘心情願在這裡忍受,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這個選擇對了,他成功了。文殊菩薩揀選圓通主要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宗旨,叫你要開竅、要會選擇。選擇對自己「聖性無不通」,這一句話點醒我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怎麼會有障礙?有障礙就不通,換句話說,你法門選擇錯誤。能夠選擇一個適當法門,一切通達,沒有不通達的,這樣自己才能成就,才能夠成就無量功德、無量智慧,才能夠度化一切眾生。念經要開智慧、要開竅,死在經文裡就糟了。下面就是要講到揀選圓通。可是諸位要記住這個綱領,經文字字句句都是活活潑潑的,就怕你死在句下就壞了。分別文字、執著文字,不通義理,經念了就沒用處。好,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