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一O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10

  第一百四十六面第一行: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經文可以說講到最重要的部分。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菩薩修行的要領「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問題的確是要很清楚的理解,而後我們才能夠有效的去運用。話雖然是這樣說,真正很清楚的理解的確不是一樁容易事情,難在什麼地方?難在我們自己二障太重,煩惱、所知太重了。而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根源,諸位一定要曉得,這是經論裡面常講的,煩惱障的根本是我執,有我執就有煩惱。諸位想想,「我」都沒有了,煩惱從哪裡生!我沒有了,真正到無我,煩惱障斷了,可是所知障還沒斷,為什麼?所知障是法執。譬如小乘人的智慧,他是破了我執,知道四大五蘊和合的相不是我,這裡面沒有我,但是他還執著四大五蘊是有的,由於這個執著沒有破,所以他的智慧不能現前。可是我們在大經裡面來看,這兩種障礙對於菩提涅槃都產生妨礙的作用。煩惱障不但障涅槃也障菩提,所知障不但障菩提亦障涅槃。譬如小乘聖者只能證偏真涅槃,不能證得究竟涅槃,只能斷三界的分段生死,沒有能力斷變易生死。我們今天這病根在哪裡一定要找到,病根不能拔除,聞思修我們用不上。等用聞思修的時候,的確煩惱障盡,所餘的所知障未盡,他的功夫都是用在破所知障,以三慧破所知障。三學最主要的是破煩惱障,當然也破所知障,可是以破煩惱障為主,這戒定慧三學。而三慧是完全破所知障,所知障都破了,煩惱障自然就沒有。這是前面的一點意思。

  在前面也曾給諸位說過,聞是從理上講,思是從智上講,修是從行上講。正如佛在《圓覺經》裡面所講,「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句諸位要是一下不容易會通它的意思,你可以把這個句子反覆去念,意思就明瞭了。就像當年智者大師念十如是一樣,如是性、性如是、性是如,用這三種念法,意思就很明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我們把它倒過來念,覺幻即離、離幻即知。所以這一句裡面,知、離、覺是一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不是三樁事情,諸位從這個地方去覺悟。換句話說,知是智慧,般若智慧現前,覺是本覺,離是心地清淨,像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離就是離塵埃,一塵不染。由此可知,我們如果要想學佛,真正學佛求覺,先要做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從這個地方下手比較容易、比較得力。如果我們先從求開智慧下手,固然未嘗不可,先求大覺上下手亦未嘗不可,可是比較起來,總是要難得多,這是各人根性不同。中下根性,在我們客觀的看法,是從離幻這個地方下手比較方便,先求清淨心。

  像《圓覺經》裡面,你看看「文殊菩薩章」,這是第一章,一開頭就給我們提出一個中心的論題「淨圓覺心」。首先提出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叫我們從這上面下功夫,求個心地清淨。心清淨了,身就清淨,心是身的主宰。心不清淨,身做得怎麼清淨都是不清淨;心清淨,這個身怎麼染污,還是清淨的,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可見得染淨在心,不在色相。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他講「境緣」,境就是指物質環境,緣就是指人事環境。我們也可以講,境是指依報,緣是指正報,依正都沒有善惡。善惡在哪裡?善惡在你自己心裡,就是你的煩惱心所。像我們念百法,善心所十一個,惡心所二十六個,這是善惡。如果你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沒有善惡,沒有善惡的心才叫做清淨心。諸位要曉得,你要是煩惱現前,這二十六個煩惱現前,你的心不清淨;十一個善法起來,你的心還是不清淨。為什麼?清淨心中本無一物,哪來的善惡!善惡都是妄心。所以真正清淨,是超越染淨之淨,這才叫真清淨,有染有淨的淨都不清淨。我們學佛先修這個心,然後真的就可以用觀世音菩薩這個辦法。所以觀世音菩薩這個辦法,不是我們現在就可以修學的,因為這個修學方法叫高級修學方法,高級的修行方法一定要有初級的基礎,就是你要有戒定慧的基礎,因為這個地方完全講的是三慧。

  我們看看底下,今天經文裡面所講的,觀音菩薩所修的境界,這裡面每一個字都非常重要。『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八個字就是一小段,說明觀世音菩薩最初修習楞嚴大定的時候,《楞嚴經》裡面所有的修行統統是楞嚴大定。前面這一章,就第五卷的末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那是大勢至菩薩修楞嚴大定的方法;這一章是講觀世音菩薩修楞嚴大定的方法,統統修的是楞嚴大定,每個人用的方法不一樣。實在上說,大勢至菩薩那個辦法,我們倒是可以用,觀世音這個辦法需要高一層。可是要在念佛念到心地相當清淨,真正能把身心世界都放下,觀世音菩薩這個辦法就用得上。你要能夠用上這個方法,保證你在這一生當中得理一心不亂;換句話說,就是俗話講的,你這一生當中成佛。證得理一心就是分證佛,六即佛裡面的分證佛,你的地位就是圓教初住以上。所以圓初住以上的境界,我們一生當中的確可以修得。問題就是你一定要通達理論、方法、境界,一定要搞清楚;你要是搞不清楚,盲修瞎練,不可能。你要是像一般的修持,帶業往生或許可能,如果要想到事一心、理一心,盲修瞎練是不可能做到,事一心都辦不到,何況是理一心?這一點希望同修們特別要注意到。固然帶業往生就是一種很大的成就,我們這一生決定沒有空過,可是我們的志總不能這樣的卑劣,總希望大家有大志,在這一生當中力爭上游,我們要求證理一心不亂,這才是真正佛法裡面講的大德,真正有志氣的人,是為諸佛菩薩所尊敬。

  觀世音菩薩他是從耳根上修的,因此他總是不離開能聞的耳根、所聞的聲塵,而在根塵二者之中,唯識裡面講的是生耳識,根與塵一接觸,必定發識,一定發識。可是菩薩不用識,所謂是捨識,捨識所用的是什麼?必定是根性、是塵性,這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識是帶著無明的真心,識心不明,是暗的,無明障礙了它。明心了,就是無明去掉、離開了,心恢復光明,光明的心就是本性,所以叫做明心見性。這個見性是什麼樣子?我把這個樣子簡單的透點消息給諸位,眼見外面的境界,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比一般人見得清楚;耳聞音聲聽得分明、聽得清楚,也比一般人耳根要利,聽得清楚,這裡面決定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本性。這就是見性見、聞性聞,觀世音菩薩就是修這個法門。所見所聞的境界,給諸位說,決定是清淨的、是平等的。為什麼?因為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如果你見這個境界,裡面有善有惡、有染有淨,給諸位說,你決定用的是眼識見、耳識聞,為什麼?你用識,才把那個相應的心所引發起來,才起作用的。如果你捨離心心所,這個境界是平等的,所以我講菩提心,直心是平等心。你見這個人很好、那個人很壞,到底是誰壞誰好?給諸位說,也沒有好、也沒有壞,是你自己心裡面在打妄想,是你自己的心壞了,你才見到外頭境界有好壞。你自己的心是健全的,你見到外面境界是清淨、是一真,這是一樁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們讀《華嚴經》,你看《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同修來告訴我,他說我第一次看五十三參就像看小說一樣,像看故事一樣,像善財童子的遊記,看到裡面所描寫的也有善、也有惡、也有修道的、也有幹殺盜淫妄的,這個沒有什麼希奇。的確,那是什麼?凡夫眼睛裡面看一真法界,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一個心地清淨,就是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的人,去念《四十華嚴》,才能夠領略到那是一真法界,曉得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就是一真法界,「入法界品」入的是一真法界。我們現前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你能入一真法界;換句話說,你最低限度,你這個資格是圓教初住菩薩,你已經得理一心不亂,你入一真法界,你的心真正清淨,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果你像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給諸位說,那是在十法界裡頭,還在六道輪迴裡面沒有超越,是這個境界。為什麼?有自有他、有能有所,有能修、有所修、有所證,能所未亡。你看看人家此地,「入流亡所」,你能所不亡。所以佛法的理論一定要搞得很清楚,這個搞得清楚,決定不是在意識裡面去理解,意識裡面的理解是分別,不是真正的明瞭。我們迴向偈裡面常念,「願得智慧真明瞭」,那是明瞭而非分別。

  我們現在研經、聽講,大家用的什麼?都是用的分別心。所以你對這個理無法明瞭,這個境界不能現前。實在講這個境界就在眼前,無論你是在覺還是在迷,境界是一樣的,不是兩個境界。諸佛菩薩所證的一真法界,與我們所住的六道輪迴,為什麼他叫一真法界,我們叫六道輪迴?他叫清淨淨土,我們叫穢土?實際上哪裡有淨穢,他的心清淨,所以叫淨土;我們的心污穢,所以叫穢土,是這麼一樁事情。由此可知,每一個人的染淨都不相同,因此每一個人境界都不相同。境界高的人知道境界低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好像從上面看下面,看得清清楚楚;境界低的人沒有辦法了解境界高的人,無法了解,為什麼?見不到。

  此地用一個「聞」字,諸位要記住,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看,這是屬於耳根對聲塵的作用,要是把這個意思引申,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叫做聞。「初於聞中」,他不用耳識而用聞性,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在座當然也有老同修,也不都是初學,老修行的人要留意,為什麼?這是我們的學處,我們懂得這個原理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用得上,你的成就會非常快,要不了多久的時間你就能得道。得道就是證果,也就是講的證理一心不亂,或者你證到見性,見性就是理一心,的確是可以做到。做到的現象,是你自己的心裡非常開朗。為什麼?你對一切境界是平等觀,決定沒有差別,不會有差別的念頭起來,你的心是清淨的。諸位要曉得,對外面境界看法不平等,你的心就不清淨,心就會染污,換句話說,你也就沒有慈悲心。

  為什麼說沒有慈悲心?你的慈悲心是有偏差的,對好人我要慈悲他,惡人我要瞋恨他,你的慈悲心是眾生緣慈、是愛緣慈,不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一定是從平等心、清淨心當中生出來,他對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慈悲,是真正的慈悲。那個眾生歡喜他、恭敬他,他對他慈悲;那個眾生瞋恨他,要殺他、要害他,他對他還是一樣慈悲,決定沒有兩樣,他的心行是這樣。所以你自己入了這個境界,你自己能體會得到,從此之後你心地是清淨平等、是大慈大悲,到這個時候,你也能體到諸佛菩薩他們的境界。縱然那個甚深的境界你達不到,總而言之,消息你是得到一些,你是能夠體會到一些。

  講到用聞性聞,也就是本經所講的最著名的一句話,「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諸位要是真正講修行,這是講真修行、講大修行,就在境界裡面修平等心。這是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給諸位的,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你在這裡面修平等心,受得了的要受,受不了的還要受。你還有個受得了、受不了,你的心不平等,功夫在哪裡修?就在這裡修。絕不是說我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磕一萬個大頭,一天念多少部經、拜多少部懺叫修行,那個修行不管用。為什麼?你心還是不平等,你分別執著妄念,還是一天到晚隨著境界轉,心隨境轉,給諸位說,這叫生死凡夫、這叫盲修瞎練。

  真正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提起自己的警覺心,古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提起你的覺心。覺心是什麼?覺心就是平等心。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還起心動念,曉得我錯了,馬上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者你念咒、誦經,把你的分別心離開。時時刻刻能保持著你的心在境界裡平等一如,保持你自性的清淨,這叫真修行,心淨則土淨,決定往生淨土,這叫修行。我們在境界裡為什麼會起心動念?為什麼會有妄想執著?給諸位說,那是因為你放不下,放不下什麼?貪瞋痴慢,你有這個東西在作祟。如果你對這個世界一點貪愛都沒有了,你就不會有瞋恨。為什麼會有瞋恨?貪不到才瞋恨、才嫉妒。你統統都不要了,沒有貪心,瞋恨也沒有、嫉妒也沒有、障礙也沒有、妄念也沒有,智慧就現前,愚痴也沒有了。由此可知,我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貪欲、瞋恨、嫉妒、傲慢四大障礙。我們要修的是修什麼?就是把這四大障礙去掉,在境界裡頭心才能得到真正清淨平等。菩薩的方法,這個見性,性是平等的,識是不平等的,所以他用聞性聞,聞性是平等的,自己的心是平等、清淨的;所聞的對象是聲性,不是聲塵。聲塵不平等,譬如有大聲、有小聲,這個大小就不平等;有可意聲,聽到很歡喜的,有不可意聲,聽到很煩惱的,它不平等。所以聲塵不平等,聲性平等,這就叫反聞聞自性;換句話說,離開虛妄的不平等,而證得真實的平等性。

  一般在教下講轉識成智,第七識是最不平等的,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六識是分別的,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觀世音菩薩在此地就是轉識成智。用識、用心意識、用五十一心所決定錯誤,用性、用真性、用清淨心決定正確。話說到這個地方,我又要告訴諸位,大家不要疑惑,「如果我們統統都用平等,好人、壞人都不分,那天下不大亂了?我們不變成白痴了?」反聞聞自性是對內,是對自己決定清淨平等;外面對事,則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兩套!裡面是反聞聞自性,外面是用心心所,這個時候心心所變成什麼?變成成所作智,成就別人。所以對於眾生一定要教他辨別真妄、辨別邪正、辨別是非、辨別利害,要教他斷惡修善,是對他、對外的。如果你自己裡真有這一套那就完了,你是凡夫,不是聖人。聖人心裡面這一套,跟對外面這一套是不一樣的,他對外面這一套清淨不清淨?清淨。為什麼清淨?因為他裡面清淨,他這個心心所的作用是從清淨心裡面生起的,他根本清淨。不像我們凡夫,我們凡夫為什麼不清淨?因為根本不清淨,根本是染污的,那就是有我法二執,就是根本不清淨。他那個雖然用,就好像戲台上唱戲,是表演的,不是真的。我們看《四十華嚴》五十三參,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菩薩是表演的,我們看起來這是表演世間法。表演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清淨法,為什麼?他心裡不染。而我們怎麼樣?我們是真正染污,不是表演,是真染污,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就真正是生死凡夫。

  在此地菩薩用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值得我們效法的。他這個辦法,「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著重這個入。這就是初於聞中,是在耳根接觸音聲起觀照作用,而不是分別作用。為什麼?一落在分別,心心所就起來。所以,他不落在心心所、不落在八識五十一心所裡面,這個作用就是觀照的作用。這一觀照,他對於外面境界就不受影響,為什麼?離相,離相見的是性。他自己所用的是聞性,他所接觸的是聲性;在眼是見性,所接觸的是色性,不叫色塵,所以外面的境界是清淨平等。這就是用心不相同,這個方式就叫做反照離緣,不為外面境界所流轉,因此他所起的不是生滅心,而是當體湛然的真如本性。從這個地方立刻就見性,心不生不滅,性當體湛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哪個人會用,他就能夠證得。這是講三學成就之慧,運用三慧。一開端它這個地方講的是「初入」,不是已經入得很久了。入流的入字就是說能觀之智,就是講觀智,像《心經》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講觀照,這個入就是觀照。在此地是這個意思,在《華嚴經》裡面也是這個意思,《八十華嚴經》那個品題叫「入法界品」,那個入就是觀照的意思。我們現在讀的《四十華嚴》,《四十華嚴》這個品題很長,可是前面第一個字還是入,「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入也是觀照的意思,我們要懂。觀照就入,你不曉得觀照,就不得其門而入。

  這一點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諸位同修,千萬不要把妄想當作觀照,那就糟糕,成天打妄想,想怎樣怎樣,以為這是觀想、這是觀照,那就錯了。觀照裡面決定沒有念頭、沒有想,因為什麼?他不用心意識。在此地諸位還要記住,真正修行人對自己不用心意識,對外用心意識。對外用還是不用,對外面的作用的確是心意識,可是他的用跟我們的用決定不一樣。譬如我們用心意識用得很遲鈍,人家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們要想一想這怎麼答覆你,這是心意識起作用。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你要去提個問題,他會不會想一想?他如果也想一想的話,那已經是落在心意識裡頭。可是祖師大德當中,也有人提了個問題,他默然良久才答覆他,他不是很快就答覆。他沒有答覆,是不是在那裡想?不是的,他在那兒入定。他不起心、不動念,看你的境界,觀機,到你的心很清淨的時候,再一句話給你點破,你就恍然大悟。他不是在那裡想,「他提的問題」,閉著眼睛,「應該怎麼答覆他?」那就是凡夫,不是一個真正功夫到家的人。我們看禪宗語錄,有些祖師是「良久而曰」,良久就是等了很久,那是觀機,是教學的手法。不是在那裡考慮怎麼來答覆你,不是的,這一點要曉得。佛常用這個方法,祖師也常用這個方法。

  我過去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習慣用這個方法,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問他,絕不會立刻就答覆你。最長的時間他跟我坐了二十分鐘,二十分鐘他眼睛看著我眼睛,不說話,一句話不說。二十分鐘心定下來,他說話非常簡單,簡單明瞭,沒有一句廢話,他就把問題給你點破。我第一次跟他見面的時候,頭一天提問題,第一個問題就等了二十分鐘。我問他,「佛法這樣好,有沒有方法教我們一下可以入進去?」我們的心很急。他老人家聽了之後,眼睛看著我的眼睛,看了二十分鐘,然後才說了六個字,有,底下講「看得破,放得下」。老生常談,還要憋著二十分鐘才冒出來,這是觀機,這是叫我們浮躁的心定下來,而後才能夠接受。我們的修養功夫畢竟不如他,他說了六個字,我的第二個問題又出來,我說,從哪裡下手?我沒有他那麼長的時間,我問他從那裡下手,至少又停了十幾分鐘,才告訴我兩個字「布施」,教我布施。所以諸位想,這個印象深,太深了。為什麼?他用這個方法教你,使你有這麼深的印象。如果我一問,他立刻就回答,馬上就解答,大概離開他的房子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沒有印象。他這個方式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一生都不會忘掉,這是教學法,不是在那裡思考。所以說他對人這個教學,接引眾生、教化眾生用心意識,是無用之用、用而無用,這真是妙不可言。

  我們再想想凡夫,我們聽了音聲怎麼樣?心裡馬上就有反應、就有分別、就有執著、就有好惡,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接觸就動心,就起分別執著,就打妄想,這叫生死凡夫。這叫什麼?心隨境轉,心被境界所轉。《楞嚴經》前面佛說過,「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們心被境轉,這是生死凡夫。哪一天我們不為境轉了,不為境轉就能轉境界,轉境界就是佛。所以這個入字,入流這是什麼流?一真法界之流,法身大士之流,入他們這一流。要是以西方淨土來講,入實報莊嚴土之流,你看看這個境界多高明,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再給諸位說,往生得大自在,說去隨時可以去,說住這個世間就住這個世間,願意住一百年就住一百年,願意住一千年就住一千年。為什麼?沒有生死、沒有壽命,只要你能入得了這個流,是清淨平等一真法界。所以決定不同我們凡夫,凡夫外面六塵境界一現前,心就被它勾跑,隨著境界轉了,這就叫流逸奔聲,這叫出流。我們的心不為境界所轉,能夠收得回來,如如不動,這叫反照。所以在你修行到某個階段之後,要接觸外面境界,譬如你們女同修,女子比男子要愛美,所以花樣很多。你們到百貨公司去逛一下,看到這個很好動了心,那個也不錯想買了,這就是你心被外面境界牽去了。你到那個地方走走看看,樣樣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今年流行是這個樣子,心裡如如不動,這是你的功夫。你要不常常到那些地方去逛一下,怎麼能曉得你的功夫進展到什麼程度?道場在哪裡?那就是道場,那就是你修定的地方、練功夫的地方。你要在那裡面練得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不是不知道,如如不動,這是你的定功。定慧等持、定慧雙修,是這樣的修法。

  而不是眼睛閉起來、耳朵塞起來,什麼都不要看、都不要聽,去面壁、去入定,那個定是什麼?那個定叫小乘定,不是大乘定。大乘菩薩入定,你們看看《華嚴經》,修禪定的人在哪裡修?在市廛。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市場、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地方,在那裡修定。怎麼修法?樣樣都看、樣樣都聽,到處去摸摸、去逛逛,心不動,這是修定,這叫大定。可不是小乘人的面壁,那面壁定沒有用處、不起作用;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去練,練不動心不起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修楞嚴大定。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他們所修的楞嚴大定,說老實話,不外乎這個原理原則。諸位要能懂得這個原理原則,認真在境界上修行,如果在境界上一起心、一動念立刻曉得錯誤,這就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起心動念是免不了的,為什麼?因為你無始劫以來的煩惱、迷惑,當然會起心、會動念,可是一起心、一動念立刻覺悟,這就是菩薩。一覺悟怎麼樣?我的心不隨外境轉了,這個心就又收回來,又定了,這就叫觀照,這就是覺悟。所以我們這個覺悟,是在一切境界裡頭念念要覺悟,一念不覺一念就迷了,要念念覺悟、要天天覺悟、要年年覺悟。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這個我不必說了,《大乘起信論》裡面說得很好,《大乘起信論》講始覺,成佛還是叫開始覺悟,叫究竟始覺。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意思,這個《起信論》是要用功夫。

  這個反聞,實在講就是見性,反是什麼?針對著心為外境所轉,實際上哪有反,根本就沒有反,我們的心還有個往來嗎?不會。這在《楞嚴經》一開端,「七處徵心」裡面就說得很清楚,心沒有來去。實在講,真心不但沒有來去,也沒有起滅,來去、起滅是妄心。所以我們在《起信論》裡面讀到,「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妄念就是不覺,不覺本無。所以說八識五十一心所是本無的,本來無,它就是虛妄、是假的,假的是有起有滅、有來有去,是這些東西。我們今天把它捨掉,本有的心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這是常住真心現前。所以這個反聞,只有反聞的意,沒有事實,這也是要注意到的。一直到不生滅的心性現前,心性理上不生滅了,再給諸位說,我們事上有沒有生滅?事上也沒有生滅。所以理一心不亂,圓教初住菩薩所證得的是無生法忍,這個時候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不但是清淨無染的,而且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現在是凡夫,看那個境界有生有滅、有來有去、有染有淨,這是什麼?這是妄心上所現的境界。如果離開妄心,真心所見不是如此,境界是清淨平等、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心性如是,心性所現的一切幻相亦復如是,這是證無生法忍,這個時候才叫入。

  《金剛經》裡面有幾句話說,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名為入流。不入色聲香味觸,這是在色聲香味觸上我們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不分別,記住這四句話。法裡面有世間法、有佛法,決定沒有例外的,對佛法也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不分別才行。世間法不行,佛法好,那就完了。前面經文我們念過,如果我們用八識五十一心所與佛法相應,諸位要曉得,整個佛法都變成法塵,不是法性。前面釋迦牟尼佛責備阿難尊者,諸位要記住,責備阿難不善用心,聽這麼多年的佛法不開悟,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變成法塵。昨天晚上我也跟諸位說,我們有大願弘法利生,幫助這個世界上任何國家地區,只要愛好佛法的,我們幫助他建立佛教視聽圖書館。我們有這個願、有這個做法,可是我們自己的心決定一塵不染。如果認為這是功德、這是好事,這是我有恩惠於眾生、我度眾生了,那完了,你所幹的這些都是法塵,三界有漏的福報。所以不但世間法不染,佛法也不染,一切修證不染,一切利生事業也不染。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者」。佛度眾生、菩薩度眾生,哪一個居功?哪一個說他自己了不起?沒有。所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修而無修、無修而修,這樣才能做到亡所。諸位要曉得,能所是對立,一頭沒有了,那一頭也沒有,這個時候才真正入清淨的境界;凡是有能所對立、能所未亡,你就不能入一真法界。《金剛經》這個意思,簡單的來說,是不入凡夫之流,而入聖人之流,不與塵境相依,而與自性相依,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能夠反省,我們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與塵境相依,這個事情很麻煩。幾時我們能把這個問題看破,能把這些事情放下,看破、放下,像章嘉大師講的,要從布施下手。布施的意義跟布施的目的,沒有別的,不是說我們給人做增上緣、給人家好處,不是的,就是破自己的我法二執,目的在此地。有一個同修他在修布施,非常的難得,我問他,你為什麼發心?他說我並不想什麼功德,我什麼都不求,因為錢賺多了增長貪心,我布施無非是減少我的貪心而已。這個決定正確的,他沒有別的,無非是怕自己貪心增長,這個人是有善根的人。一般人布施怎麼樣?貪圖功德。我財布施,將來我得富貴;我法布施,將來我得聰明智慧;我無畏布施,我得健康長壽。這是什麼?這完全是生意頭腦,現在投下資本,將來要賺好多的利潤。可是這個話是佛經上講的,但是要曉得,佛講這個的意思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佛不這麼說,誰肯幹這個事情?沒有人肯幹。所以要曉得,佛這個說法是方便說,雖然是方便說,也的確是事實。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人得富貴的,的確前世是修布施,這個話不是假話,雖然是方便話,但是也是真實話。可是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要想明心見性、要想得理一心,那這個不行,布施是要修,這個目的是得不到的。為什麼?這個目的是增長貪心。貪財、貪圖聰明智慧、貪圖健康長壽,這個布施還是增長貪心的,不能了生死、不能明心見性。

  所以真正菩薩六度是清淨的,是無為而無所不為。對自己來講決定是無為,在事上講是無所不為,樣樣都做,自己的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剛才我跟諸位說,修道就是這樣的修法,不但我們見色聞聲心地清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自己自修以及自行化他,度化眾生、幫助別人,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你自己的心保持著一味清淨、一味平等。這是大菩薩的修法,唯有這樣的修法才能夠亡所;換句話說,不但世間法,就連同佛法也再不會迷惑我們。那會迷惑的是怎麼樣?我們一看就動心,這就被人家迷惑了;我們見了不動心,這就沒有迷。動心是迷,你在這裡有造作,那就是造業,所以就惑業苦,你有惑、有業,後來就要招果報,這就是六道生死輪迴基本的一個原理。所以你不迷惑,當然你不造業,你不造業哪有果報!所以這個亡所,我們就這一句來說,凡是被聲塵所迷惑者,必定有能所。菩薩既然已經入法性之流, 可見得他的前塵境界雖然現前,決定不為境界所迷惑,這就叫做亡所,而不是說沒有外面境界。你看五十三參,哪裡沒有境界?六塵境界都在面前,都在善財童子的面前。善財童子每一個境界都接近,可是末後那一段,你看看每一章裡頭有六個大段落,後一段的科題叫「戀德禮辭」,那就是入流亡所。德是什麼?他在這裡面去磨鍊,的確不染了,這是他心裡有所得,他得的是清淨心,他得的是平等心。禮辭是決定不沾染,禮辭就是亡所,戀德就是入流,《華嚴經》五十三參,每一段後面都有這科的經文,這科經文就是此地「入流亡所」的意思。諸位把這些大經大論要是合起來看,意思很明顯。這樣明顯的意思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依然看不出,那是什麼道理?是因為我們迷在境界裡頭,你就看不出來,境界一現前就迷惑了。迷了之後,你把《四十華嚴》當作故事去看,那就是你迷惑顛倒,五十三位善知識也是凡夫,善財童子也是凡夫,那是因為你用分別心、用你自己的意思去看,你沒入流、沒有亡所,所以你看不出經的意思。果然你自己有了這一點點功夫,那你看《華嚴經》是非常殊勝、了不起,你會得到很大的啟示,你會曉得自己應該如何去修學,那叫真修行,修的是普賢行。大經裡面給我們講,非普賢行不能成佛,普賢行的具體表現就在五十三參。《華嚴》說得詳細、經文多,這部經簡單,尤其觀音菩薩這一章,總共還不到五百個字,後面那個不算,他要緊的在前面。前面不到五百字,把整個《四十華嚴》統統包括了。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一句「入流亡所」,實際亡所的意思還沒有跟大家講清楚,重要的經文我們不妨細細的講,多耽誤一點時間沒有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