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九十八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8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二頁第七行,科題是「意法識界」。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這是說意識界以及第六意識的了別性,這個地方的法就是講法塵,因為意根對法塵這是生起意識,意識就是第六意識,法塵是指五塵落謝的影子,現代人稱之為印象,我們見色聞聲,心裡落了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法塵,或者是在阿賴耶識裡頭我們稱它作種子。這首先把大前提提出來,意識究竟是意根生的,還是法塵生的?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明,假如意識它是因意根而生的;換句話說,第六意識是意根所生之識,這都是我們平常一般大概就是這樣的認為,唯識裡頭也常常這麼說。事實的真相要是不搞清楚,往往我們都得不到一個可靠的結論。古人常講,讀佛書最忌諱的是三個大毛病,第一種就是含糊籠統,馬馬虎虎的,讀書不求甚解。讀佛書不行,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用來讀世間的文學,消遣可以,讀佛書不能用這個態度。第二毛病就是膚淺,不夠深度,譬如我們今天研究佛學,拿唯識學來說,我們的唯識只研究到《百法》、到《五蘊論》,這太膚淺了。對於百法裡面所講的每一法,我們是不是都能搞得清楚?不能。為什麼不能搞清楚?因為它太淺。我們也不能說它錯誤,按照百法古德的註解,不能算它錯誤,但是深度不夠。在唯識論裡頭,必須把《瑜伽師地論》研究完了,這才算是法相這一門學問有了基礎,太膚淺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我們講到唯識五重的修學,就是五重唯識觀,我們連入門都入不進去,這就是太膚淺。第三個就是誤會,就是錯誤了,以自己的知見來解佛經的經義,十之八、九都發生誤會,這是三大毛病。

  佛法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或者是某一部經論,都要深入的去研究。正像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提示給我們研究的要領,他老人家主張要有深度、要有圓解,解在一邊不夠圓滿,那都有問題。所以要求圓解、要求深解,要圓、要深,我們讀這些經就要特別注意這幾個方面。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講堂時間實在是有限,要想在佛法上真正成就確實很難。古人是將整個時間與精力專攻一部經,是很有道理。圓瑛老法師他老人家在上海辦的圓明講堂,他就是《楞嚴》專宗學院,他所標榜的就是一部經,四年的學程就學一部經,看十幾種註解,一門深入,很有道理。我們現在所學的是太雜太亂,時間也太少。可是事實上來說,一切大乘了義經論,理上都是貫通的,所以我們的修學可以專注在一部經上。一切大乘經典我們可以看、也可以聽,一定要把中心放在自己主修的這一門上。解了以後要能行,如果解了以後不能行,那學的是沒有用;能夠有行門,這才會有證果。所以解、行、證的次第是一定要遵循的。

  我們常講根塵能夠生識,這是一種膚淺的講法,有沒有錯?並不能算錯,但是不究竟。並不能將事實的真相完全了解,那是佛法的方便說;到這個地方是真實說,這不是方便說。所以做個深入的來討論、來研究,識是不是根生的、是不是塵生的?雖然說都不是,可是又離不開根、又離不開塵,妙就妙在此地。所以這個法稱之為妙法,雖然不是,也脫不了關係,佛在相宗裡所講的那些話,雖不究竟,但是不能算錯,道理就在此地,不能算錯,就是不究竟、不圓滿。如果要是說意根生意識,意根必定先有一個所思的法塵,沒有塵不行,沒對象,識怎麼能生得起來?分別怎麼能生得起來?分別總得有個對象才分別。第六意識的特性就是分別,沒有對象怎麼能分別?這樣也就顯示出意根的相是個什麼樣子?塵存在,根就存在;塵要是不存在,根也就不存在,這也是一個事實真相。我們意識所緣的法塵,給諸位說,從來沒有間斷過。譬如五根緣外面的五塵可以有間斷,晚上我們睡覺了,眼睛閉起來,眼識不緣外面的色塵,可是第六意識還會做大夢,它還是要緣法塵,事實確實是如此,但這只是一種幻相而已。

  後兩句說,『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若無」這兩句是說,要是沒有所思的法塵,意根也就不能存在,這就剛才講,塵沒有了,根也沒有;後面兩句是說「離緣」,離緣就是離法塵,離緣這兩個字的意思,緣就法塵,所緣的法塵,根是能緣、塵是所緣,離緣就是離法塵。「無形」的形就是講意根,無形是意根無形;換句話說,意思就是講,要是離法塵之緣,意根尚且沒有形相,縱然有個意識,這個意識又有什麼用處?「識將何用」?在此地特別我們要留意的,識緣法而顯現,不是生。如果說根塵和合生識,這就是病了;根塵和合,識顯出來,這是對的。我們舉個比喻來說,譬如電晶體的收音機,我們頻道一撥對,它音聲就出來。收音機我們把它比作根,我們去撥它比喻作緣,根與緣一接觸、一相應,聲音出來,是不是它生的?不是,是它顯的,顯就對了。你說它能夠生那就不對,為什麼?廣播電台如果要是不播出來,你怎麼撥它也不能生出來。如果能生的話,用不著廣播電台,一撥它聲音就出來,那就是它生的。它不是生的,是顯發的,怎麼會顯發?因為根塵識皆如來藏妙真如性,要曉得這道理。四科七大都是發明這個真理,所以根塵識沒有一樣不是盡虛空遍法界。再看底下經文: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

  『識心』就是意識、第六意識,因為它是從意根發生的。意,我們曉得它的性質是恆審思量,所以佛在此地問,『與諸思量』,「思量」就是指第七識恆審思量,為一切法的染淨依。『兼了別性』,「了別」是指阿賴耶,第八了別性就是第八識的識心,它是根本,第八識是根本依,第七識是染淨依。講到這個地方,唯識裡面講的三能變,昨天給諸位說過,所變之法,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能變之法,要是把它歸納起來只有三個,就是心、意、識;要是開展起來多說,是八個,就是八識,能變的是八識,所變的是萬法。可是這個法,諸位要曉得,不包括真如,為什麼?因為真如法裡頭沒有能變跟所變,這是一定要把它搞清楚。這個意思就是說明,第六意識,設是因意根生,與第七識思量兼第八了別之性,一樣不一樣,是同還是異?這一段完全講到唯識學裡面去了。

  我們圖書館給同修們宣布了一個消息,也就是我們多年的期望,我們想辦一個小型的研究班,來幫助真正發心學佛的同學們。當然唯識學這是必修的一門課程。佛法裡面有三門東西叫共同科目,第一個是戒律,戒律是生活規範,無論哪一宗、哪一派都不能少的。第二就是唯識,唯識是佛學的理論,也是通於一切經論,通一切世出世間法。這部分的東西很重要,如果真正深入研究,非常有趣味。第三個就是淨土,淨土是歸宿,譬如拿《華嚴經》來說,《華嚴》是唯識宗六經之一,《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淨土是共同的歸宿,《華嚴》歸淨土。你們看看《天台九祖傳》,智者大師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窺基大師有《彌陀經通贊疏》,是《彌陀經》的註解,寫得非常好。我那個時候剛剛讀《彌陀經》的註解,就是念窺基大師的《彌陀經》註解。這三樣東西是共同科目,我們一定要講的。

  戒律,不是出家人當然我們也不需要研究,可是《華嚴經》裡面的「淨行品」是戒律、「梵行品」是戒律,所以「淨行品」跟「梵行品」我們要細講。要是學《華嚴》的,《華嚴經》裡有四品經文是要背誦的,這四品裡面,「梵行品」、「淨行品」這就是兩品,這兩品文字不多,「梵行品」在《華嚴經》的本子裡只有兩張,四頁,所以很少;「普賢行願品」比較多一點,這是一卷;另外還有「初發心功德品」,這一品經很重要。這四品經是需要背誦的。如果諸位要是跟觀世音菩薩有緣,《四十華嚴》裡頭「觀自在章」,這一章經文也不長,我們有單獨流通的,可以背誦,也是非常之好。《華嚴經》太大了,我們現在印的是九九《華嚴》,就這一部分去背誦,很難得。要是學唯識,《百法》一定要背,要背它的本文,《百法》的本文只有五百多字,百法一定要背。《三十頌》一定要背,《相宗綱要》要熟,要能夠看得很熟。這是學唯識的基礎,你沒有這個基礎,可以說是一切大乘了義的經論你就沒有能力自修,你要想有能力自修,至少這些經要熟。

  向下這一段講到唯識,在《唯識論》裡面講,「心」是集起的意思,集就是集合、聚集,這是講種子。集一切的種子這是阿賴耶,它能夠收集一切種子,像個大倉庫一樣,同時又叫這個種子起現行,所以是兩個意思,一個是種子、一個是現行。你們諸位想想,我們在大專講座「十四講」裡面,講因緣果講四種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講因,因就是親因緣,李老師底下的註解就是種子、現行。種子就是集的意思,現行就是起的意思,起現行,這兩樣東西在互薰,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它是個循環的。因此阿賴耶識裡頭的種子,它呈現的狀況就是永遠的存在,它不會消失。就好像瓜一樣,瓜子結瓜,瓜又結瓜子,它是互相在那裡循環,永遠不中斷。我們對這個現象稱之為心,所以一講心它有兩個意思在裡頭,集起叫心。實在講八個識都有集起的作用,但是比較起來,阿賴耶集起的作用最殊勝,力量最強大,其餘的七個識根本不能跟它相比。因此我們單單講集起唯心,可以講到阿賴耶識,這是唯識理論上非常重要的道理。說「意」就是末那識,末那識是思量,思量在《唯識論》裡頭加了一個叫恆審思量。加上恆審就是對於第六意識的區別,第六意識也有思量的意思,但是它沒有恆審,恆就是長遠的保持。第七識的恆審思量,實際講起來非常的單純,那就是執著一個我,就是恆審思量我相。我們如果把它細說,這個我有兩種,一種是人我相,一種是法我相,第七末那識這個功能最殊勝。再細說一點,我相裡頭四大煩惱常相隨,這是煩惱的大根大本,我見、我愛(就是我貪)、我痴、我慢,四大煩惱常相隨。我們想一想,與八識相應的煩惱心所,根本煩惱六個,貪、瞋、痴、慢、疑、惡見,你們想想看,都在第七識裡頭。所以第七識清淨,你的身心世界一切都清淨;第七識染污,那就全都染污,稱之為染淨依實在是有它的道理。「第六意識」是了別的作用,它對一切境界明瞭分別,雖然明瞭分別,它的性質不恆;換句話說,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它不會老想一樁事情。我們現在講的,心胡思亂想,給諸位說,都是第六意識心。

  第七識的心跟第八識的心,你們什麼時候見到過?什麼時候發現過?根本就沒有發現過,我們現在所能感覺的,全是第六意識胡思亂想。這一節經文所討論的就是要講這個心,要講第六意識心,就是了別為識這個心。心意識這三者,我們同修們常常在一塊共同研究討論,多少都曉得這個情形,這三者其實是一而三、三而一,套一句佛學的術語說,非三非一、非同非異。你要是從根本上講,它是一、是一法,根本上講它是一,所以這三者都可以稱之為心,也都可以稱之為意,也都可以稱之為識。我們講八心王,都稱作心;你說八識,都稱作識,這就是講它的根本是一個。說它有差別,那就剛才講,它哪個作用比較殊勝,就它殊勝上面來說就顯得有差別。第八識阿賴耶,集起殊勝;末那,思量殊勝;第六意識,分別殊勝,所以才有這麼一個說法。在八識意識俱泯的狀態之下,就是它不起作用的狀態之下,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心。在七識非心非識,只可以叫做意,所以第七識,你看《唯識論》裡面所講的,在三量上說它是非量。為什麼說它是非量?它實在是個虛妄的執著,它沒有自體,它的體只是阿賴耶見分的一分,以這個為自體。所以在境界裡面講它是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一頭是阿賴耶見分的本質相,一頭是唯識裡頭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第六意識的見分,一種說法是第七識的見分。總而言之,它相分是兩頭生,這個相是什麼相?我相。所以這個我相太虛妄,根本沒有這個相,而誤會以為有這個相,還要堅固的把它執著,這就是恆審思量,所以它只能稱作「意」。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心它能夠緣外面境界,就是緣五塵落謝的影像,緣到這個境界它在裡頭起分別。

  這就是把心意識的性質、作用,我們做個簡單的介紹。因此這第六意識我們也稱它叫分別事識,它能夠分別一切事理。剛才說過,其實它是一個,是一個東西,一個東西我們從比喻上是很難講的。譬如大海,海水是一個,海水有平靜的時候,有起小浪的時候,也有起大浪的時候,你看看我們氣象報告,有小浪、有中浪、有大浪、有巨浪。實際上大浪也好、小浪也好、中浪也好、巨浪也好,你們想想是不是一個?都是海水,都是一個。八識的情形亦復如是,就像這個情形一樣。因此我們知道這個事情,是三而一、一而三,不能說它定三,也不能說它定一,這個決定不是說佛說法模稜兩可沒有肯定的,而是你要了解事實的真相。這裡說它的異同,換句話說,非異非不異。六識緣法塵的時候,《唯識論》裡面舉的例子,所謂是境界風生,這就鼓動第七識的思量,然而它又不能離開第八識的湛然識海。第八識好像大海的海水一樣,第七識好像是波浪一樣,第六識緣境界就好比起了風一樣,這是我們從比喻上,比喻只能比喻個彷彿,不能夠比得那麼恰當。諸位要是深入研究,要想了解這個情形,必須要在唯識大論裡面去探討。六、七、八識,我們可以在此地做個結論,它是非同非異,也同也異,就是這麼個情形。我們再看底下的經文: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第六意識如果與末那識要是相同的話,第六跟末那就沒兩樣,就是一不是二。要是一不是二,哪來能所?七是能生,六是所生,它要是一就沒有能所。底下說『云何所生』,這就是強調,要是說第六意識就是末那識,這是講不通的,它不一樣。你要說是同,那就有這個毛病,講不通;你說不同,不同也講不通。底下兩句說:

  【異意不同。應無所識。】

  這個意思就是說,第六意識果然與第七識不一樣,完全不相同的話。我們曉得,意根跟前五根不一樣,前五根是色法,色法無知;意根是屬於心法,心法有知。心法有知,剛才跟諸位說「中間相分兩頭生」。色法無知,所以相分是一頭生,以心緣色,相分是一頭生的;以心緣心,這個相分是兩頭生的,能夠生相分的是心法。如果你要說不同於意的話,那就是不同於意的有知。第六意識如果與意根要是有差別、不一樣,一個屬於有情,一個屬於無情,那就墮在一半有知、一半無知,所以說『應無所識』。這一節經文是有相當的深度,我們要細心的去讀它。

  【若無所識。云何意生。】

  這個意思是說,要是第六識是無知的話,就與意根不一類。意根有知,你的第六意識要是無知的話,那個有知跟無知不是一類,不是一類怎麼能夠叫意生之識?『云何意生』,不能叫意生之識。意是有知,所以它生的第六意識也應當有知。

  【若有所識。】

  這就是意生起的時候,要是沒有法塵可緣,只有個意:

  【云何識意。】

  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怎麼會自己去認識自己的意根?要是能夠認識意,譬如第六意識緣第七識,它要是能夠認識意,第六意識就變成能緣,第七意識不是變成所緣了嗎?那就是把意根反而變成境界,變成境界又怎麼能叫根?如果要是不能識意,那又等於失去識的功能,不是意根所生的。無怪乎玄奘大師說,「愚者難分識與根」,那個愚者是指阿羅漢。這裡面實在難分,離法塵求識很不容易體會,也很不容易把這個境界說得清楚,所以古人講最難描摹,我們今天講沒有法子把它形容出來,很難把它區別出來。根識這二體尚且不能辨別,憑誰去建立一個生識之意?這個經的文句非常的簡潔,每一句、每一個字含義都很深。於唯識學有基礎的人看起來容易,聽起來也容易;沒有唯識的底子,這段經文就有困難。《楞嚴》裡面像這樣比較困難的經文很多,有許多段落都是與甚深唯識學有密切的關係。再看底下經文:

  【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這在此地也就是總結前面的意思。如果你說同,那像前面所說反覆來辨別的,我們所能見到的不能叫生。如果說它是異,那又不能叫它做識,這就是說明同異二性都不能成立。末後下結論,『唯同與異,二性無成』,到底真實的相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曉得,識沒有定所。本經在一開端就說出這個道理,古德的科判「七處徵心」,交光大師的科判判作「七番破處」。我們在研究《楞嚴》的時候,在七番破處我就告訴諸位《楞嚴經》已經講圓滿了,七番破處後面都是註解。因為心沒有個處所,到哪裡找?末那是心,第六意識也是心。前面說非三非一,亦三亦一,你不能說它一定是一,又不能說它一定是三,界從什麼地方去建立?我們要是一定認為意識是意根所生的,你看看這裡就成了問題。深入一層研究,才能夠曉得事實真相,含糊籠統得不到真相;換句話說,含糊籠統你能夠得到一些佛法皮毛的常識,你不能開悟。

  我給大家提出學佛兩個目標,近目標是要開悟,遠目標是要證果,這個我們才沒有白學。如果一生當中都在記問之學上打轉,什麼問題都不能解決,你煩惱不能斷,你的痛苦擺脫不了,離苦得樂這個修學目標你怎麼能得到?所以不開悟怎麼行?真正講修行是悟後才起修,沒有開悟以前都是盲修瞎練,悟了以後那是真修。雖然沒悟,我們現在的修學遵守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這些方法、途徑,我們能夠守得穩,我們的用心很正確,逐漸接近開悟證果的方向,這也未嘗不是個辦法。但是這裡面最怕的就是自作聰明,為什麼?自作聰明裡面就產生許多的錯誤。我們就拿個很淺顯的例子來講,我們以講經來說,講經大家曉得依照經文、依照註解來講,沒有味道。你依照經文,人家都拿經本子,他也會看,要你講什麼?依照註解,那別人也有註解,看註子就好了,來聽你幹什麼?你要是離開經註自己去發揮,毛病就出來,問題就來了。到你能發揮的時候,是你有悟處才能發揮,你有一分的悟處你就能發揮一分,你有十分的悟處你就能發揮十分;你不開悟,一發揮就錯誤。

  所以我們初學,特別是學講經的,初學講經千萬不能發揮。台中李老師教學生,千言萬語的告誡,決定不能發揮,一發揮錯誤了就得要背因果。初學的人講什麼?就是講註子,句句話都依註解。看註子的到底是少數,所以聽經用的經本是白文經本,不發註解的,發註解就沒得講,就是發經文給大家,講註子。古人的註子都是文言文,換句話說,我們在講台上當翻譯,把文言文翻成白話文。只要你翻得有技巧,底下聽的人還是津津有味,做這個事情而已。說錯了,古人負責,我們不負責任,他背因果,我們不背因果,這個法子很妙。

  你講古人的註子,你講個十年、二十年你就開悟,天天講、天天在薰習,所以不求開悟,自然就開悟。你要是求開悟你就不會開悟,為什麼?因為你這個求的心是個妄心,這個妄心就障礙你的悟門;不求,它就現前,心清淨就開悟。悟,一定是從清淨心裡面生起的,求開悟那叫妄想,妄想心只有障礙,不會有成就的。這是初學的同修要特別留意,我們講古人的註子就好,可是講註子一定要以古人的註子為最好,古人註子深、比較難懂,但是它正確。今人的註疏,雖然看到白話文淺,不太純。除非我們自己能力不夠,我們才取今人註子做參考,但總得要以古人的註子為中心、為主。經文到這個地方,這是說明識不從根生,前面大前提說了兩個,不從根生,是不是從法塵生的?再看底下的經文:

  【若因法生。】

  這個『法』就是指法塵。

  【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我們講到法塵,把世間的法塵歸納起來,不外乎五大類。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要是說你的第六意識心是因法塵而生的。從這段經文的意思當中諸位要能夠體會得到,必定有一個樣子,就是有一個法塵的形狀,有個形狀然後才能夠做為生識之因。佛就叫他仔細去觀察世間諸法,不離這五大類,這個五大類就是我們五根所對的。眼根所對的境界叫色塵,耳根所對的境界叫聲塵,我們只有眼耳鼻舌身,擺在外面這個五根,對外面五種境界,色有色的相狀,聲有聲的相狀,真是相狀分明,清清楚楚對著我們五根。這個五種境界唯有五根它能夠攝受,我們說這是五識所生之因,還勉強能講得通;你說意識生因,它根本就不是意識所攝,當然不能夠說它是意識的生因。所以這一段經文,首先表明外境的實事、實法,就是外面的境界決定不落入意識之中,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瞭的事實真相。第六意識所緣的是五塵落謝的影子,諸位要記住這個。你說外面的色法,我們睜開眼睛見一切色法,這是眼根攝一切色法,與第六意識沒關係,第六意識沒有攝色法的能力。可是眼攝受色法,在眼識裡面就起了個相分,第六意識的見分緣眼識的相分,自己又變現個相分,變現相分的時候為自家所緣,是這麼回事情。所以它所緣的是影像,不是外面實際上的相。這種事實真相是相當的複雜,很複雜,不是今天心理學能夠探究的,所以這是首先說明,也是我們應當要把它辨別清楚的。所以底下佛就再反問他: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觀。法法何狀。】

  如果你要是說第六識決定是從法塵所生的,你現在仔細去觀察,這法塵什麼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一句下一次我再細細的給諸位來說明。十八界的六段經文,這一段的意思比較深,同時這也是一個大段落的最後一段,當然對於理論、方法上,特別是我們修行用功的方面,我們總要提供一點來貢獻給諸位。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