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九十七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7

  第四段「舌味識界」: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

  格局與前面幾段完全相同,所以一看就懂的,我們就不必解釋了,需要解釋地方,我們就簡單的給大家做個介紹。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講舌識,單因舌根所生,不需要藉外面的味塵,自己能夠分別的話,要是以這種情形,以為是以舌為識之界限,就是說舌自能生識。如果果然是這種情形,經文裡面就說,佛再叫著阿難講,外面的味塵也是無量無邊的,可是歸納起來不外乎五味,就是五大類。經裡面舉的比喻就是酸甜苦辣鹹,『甘蔗』味是甜的,『烏梅』這是酸味,『黃連』是苦,『鹽』是鹹,『細辛薑桂』這都是辣味。如果舌自己能夠生舌識,那就不需要味塵,自己就能夠分別味了。佛是將這個大前提先給我們說出,然後再來做深入的討論。

  【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如果舌識是由舌根生的話,舌沒有接觸到五味,這個時候佛叫阿難自己試驗,你嘗嘗你的舌,你的舌到底是甜味還是苦味?我們曉得舌能夠辨味,一定要根與塵相接觸,這裡面才有五味的辨別。假如沒有味塵的接觸,舌是沒有味的,這是我們一般人的常識都能夠明瞭的。下面經文就說: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

  這個意思是說,假如舌性它是苦,是苦的味道,就是舌性已經變成苦味,還有誰來嘗苦?『舌不自嘗』,這句話很重要,既然不能夠自嘗其舌,你怎麼曉得舌有苦味?所以在結論上講,『孰為知覺』,哪個知道苦的味道?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這是說『舌性』如果要不是自苦,味不自生者,諸味,我們講的味塵酸甜苦辣鹹都是不生於舌,諸味皆不自生,舌在此地也就失去作用,所以說『云何立界』,舌識的界限從什麼地方建立?我們一般講根與塵當中生識,這在唯識裡頭也常常發明這個道理,實際上這個理是很深。根塵生識,這個識沒有邊際,實在講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要是說它有,此地佛給我們分析,於根、於塵找不到它的生處;你要是說沒有,確實有這個現象。如何能夠得其真相,這是我們當前所要求的,這一段是給我們說明舌識不從舌根生。界的意思就是生因,「云何立界」,意思就是說,不是舌根所生,不能以舌根為生識的因由,這個界就是因由,不是它的原因,不是它的緣由。舌根既然不生識,再看看與舌根相對的味塵,能不能生舌識?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這幾句話說得很好,確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得到的。這個意思是說,如果舌識是從味塵所生,那麼識已經變成味,識變成了味,識就是味塵。像前面的例子一樣,舌不能嘗舌,味當然也不能夠嘗味。味既然不能嘗味,它怎麼知道有味或是沒有味道?『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這是假設的話,如果我們一定要執著味能夠生識,可是這個味的種類太多,我們講五味,五味再加上淡,淡而無味,淡也算一種的話,這是六種,六大類,六類一調和,這個味也是無量無邊。味要是能生識的話,舌識是一,味又那麼多,識只能有一個生因,要是味能生識的話,這識就變成多體,這在理上講是講不通的。所以佛在底下講: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

  識體是一,這個體是味生的。這個味裡面有:

  【鹹淡甘辛。】

  『辛』就是辣。

  【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這也說得相當之好。前面兩句是說識是一,味也是一。假設舌識之體是味所生的,這個時候應當出現一個什麼現象?就是不能辨別味的現象。所以佛在經裡面講酸甜苦辣鹹,都變成一味了,既變成一味,酸甜苦辣鹹誰能夠辨別?不能分別。這是說味塵如果是味一,這一個味能夠生識,就會有這個情形。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我們曉得,稱之為識,識就是有分別的作用,失掉分別的作用就不叫做識。這在唯識經論裡面都給我們分析得很詳細,識有了別的作用,了就是明瞭,別就是分別。舌能夠了別味塵,所以才稱之為舌識,如果失掉分別的作用,那當然不能叫它做舌識。這樣一看,舌識既不從舌根生,又不是從味塵生,根與塵都不能生識。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

  這個『心識』就是指舌識,舌識為什麼叫心識?凡是能夠了別的,我們都稱之為心,所以八識也稱作八心王。此地這個意思是講,既不是根生,又不是塵生,總不能說是『虛空生』。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頭一句是講共生,也是我們一般最容易發生誤會的,根塵和合,識生在其中。下面三句這就是說明自性屬於誰,為能生之識?『即於是中元無自性』,自性就是識的自體性,有沒有自體性?沒有自體性。我們在唯識裡面來講,特別是《八識規矩頌》裡頭說得很清楚,眼耳鼻舌身是前五識,這是舌識,舌識是前五識,前五識是性境,是現量通三性。在阿賴耶識裡面說前五識各有它自己的種子,遇到緣,種子起現行。所以舌味為緣,把舌識的種子引發出來,是這麼個情形。因此它確實不是根生、不是塵生,也不是根塵和合而生,這個根與塵的功能引發識的種子起現行,這是它的真實相,這才是真相。像前面講的,舌不能夠自己嘗,味也不能夠自己嘗,合而為一哪有當中的界限?說舌跟味兩個和合的時候識生在當中,當中的界限在哪裡?界限也找不到。佛的這些話顯示出一個真理,真理是什麼?就是舌識本自無生,舌識根本就無生,無生就是清淨,就是妙真如性。所以結論上講: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這一段的結論。這六段經文,一段懂得了,其餘的五段都很容易明瞭,說明十八界是清淨本然,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可惜的是我們見不到,我們見不到的原因是自身有障礙,什麼障礙?實際上《楞嚴經》裡面已經給我們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凡夫的習氣,無論對哪一法都要去追根究柢,要找出它的本源,找出它的根源,哪裡曉得這是個錯誤的妄想。為什麼?一切法沒有根源。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試問問,我們對於一切相看法怎麼樣?都把一切法樣樣都看作真實,讀了《楞嚴經》還不開悟。《楞嚴經》講到這裡,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這不就是說明一切法是無生的嗎?一切法皆是虛妄不實。所以我們始終學佛不能夠開悟,道理就在此地。讀經貴在言下大悟,貴在這個地方,這一切法有沒有?有,有是什麼有?有叫幻有,不是真有,這是我們一般人參不透的地方。參透一切法是幻有,我們在一切法裡面就不執著,就不會再起心動念,你的心當下就獲得清淨,清淨心就是自己本來面目。一乘了義的經典,我們修的什麼?就是修的清淨心。可是事實真相不能夠明白,清淨心不能現前。所以我們每讀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念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實在是要覺悟。

  底下是第五段「身觸識界」: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

  身根觸外面的境界就叫觸塵,這裡面我們的身對外面境界一接觸,有了覺知性,覺知性是身識。佛再問,這個身接觸外面境界,覺知性就是身識:

  【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

  就是以身為生識之界。還是:

  【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一個是從根上說,一個是從塵上說,觸是塵。先把大前提確立,然後再從這兩方面來觀察。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這個話很好懂,如果身能夠生識,識為身所生,身的覺知必定有合離這兩種境界為助緣,身的覺知性才能夠顯現得出來。如果沒有離合之緣,這個識就不能現前;換句話說,也就談不到什麼叫做身識。這幾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觸』是講觸塵,外面境界來觸我們身體,觸要是自己能生識,用不著我們身體,不必來觸我們身體,為什麼?它自己就分別。所以說『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這幾句是辨別境不能生識,單境不能生識。凡是我們講接觸,一定是有兩個東西相接觸,在此地一定是我們自己根身,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接觸到我們身體,我們身體有感覺,身有感覺。譬如冷暖澀滑這些感覺,我們手拿這扇子,這是塵,接觸到的時候我們感覺得很硬;接觸海棉,海棉很軟,它有覺知性。如果要是沒有外面的塵來接觸,我們就沒有感觸。也許諸位說,那沒有外面境界,天氣冷了我們身體覺得很冷,諸位要曉得,冷暖也是觸塵,這些觸塵還是屬於色法。如果塵自己要有覺知性的話,諸位想想,還用得著身體嗎?不需要身體。但是,你曾經見到什麼人不需要身體他有覺知性?這是在事理上都講不通,沒有這個道理。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物是指外面境界,『物不觸知』,這是講物質不知有觸,它沒有知覺,塵境沒有知覺。知覺的是誰?身有知覺。換句話說,觸知,一定是因外面的境界跟我們身體相接觸,而後身才有覺知性,這才是事實。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這幾句話是說,要知道即觸所生,絕不是從身出的,這就是非身,所以說『即觸非身』,這是這一句的意思;若知即身所觸,絕不是觸塵所生的,那觸即非觸也,所以說「即身非觸」。這四句是破共生,前面第一小節裡面單根不生;第二個小節裡面單塵不生,觸塵不生;根塵和合生不生?根塵和合也不能生。所以佛接著說『身觸二相元無處所』,這就是說明沒有一定的處所。如果我們要說,身的覺知離觸而『合身』,你要是說合身,這個身是有知,這個覺知性就是身的自體性,既是身的自體性,當然就不是觸塵。可是末後兩句說,如果這個身識離身而合觸塵的話,這個觸塵的覺知性就等於虛空而非身了。『離身即是虛空等相』,虛空等,等是指一切色法,為什麼?因為合身就沒有觸位這個現象,所以佛才說即為身體;離身沒有觸的作用,所以說即同虛空。

  這幾句話諸位要細細的去想想,經裡面所說的這些道理、境界,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一時一刻都沒有離開。我們講,總說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就是自己,十八界就是宇宙。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這個範圍裡面,就是不得其真相,所以迷在十八界裡面。如果一旦覺悟,了解其真相,你就超越十八界,為什麼?曉得十八界根本就沒有。正是唯識裡面所講的,「五法三自性俱空」,都沒有。不但五法三自性是虛妄的,是夢幻泡影,八識、二無我也是虛妄的。你了解真相,你才能夠突破這個境界;不了解真相,這個十八界那是牢關,怎麼樣也出不去。這個末後將要說到總結。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

  頭一句是說觸之性,在內、在外沒有個一定的所在,怎麼可以說身觸合起來這裡頭有個當中?『中云何立』,中在哪裡?我們物體接觸到身,中間在哪裡?是不是在物跟肉體交界的地方,識從這裡生的嗎?如果你要是說識從這裡生的,那《楞嚴經》從頭你都沒懂,前面七處徵心你要是懂了,後面都明瞭了,後面經文實際上是七處徵心的註腳。諸位細細想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後面還有一段七大,跟七處徵心真是一鼻孔出氣。七處徵心,佛並沒有指明真心、妄心,為什麼?用不著指明。單問心在哪裡?內、外、中間都不是,哪來的一個中間?沒有中。既然沒有中位,中間的位置你找不到,內外又不能成立,這是根境俱不可得。經文裡面的「中」是指識,識的生處。

  【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這兩句是總結,身根觸塵兩者不能共生。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到此地這是把前五根、五識、五塵都說完了。『三處都無』,也就是說明身觸俱非,識從什麼地方建立?既然中間找不到,根境俱空,在這幾句話之下,聰明利根的人立刻就了知身識是虛妄的。也就證實《金剛經》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把佛講的話,我們親證這個境界了。凡是說因緣生或者自然生,那都是戲論。可是諸位要明瞭一樁事實,說自然生,這是印度那些外道們他們的主張,我們說戲論,這是能講得通的。講因緣生是佛說的,佛在小乘教裡面說一切法因緣生,為什麼在此地又說『本非因緣』,這不就等於說是自己違背自己嗎?自己先說是因緣生的,現在又說非因緣。佛說話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怎麼說了話不算數?先說了後來又把它否定?這裡面我們必須要明瞭佛說因緣生,沒錯,因緣生的意思很深!大乘教裡面常說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要體會到這個意思,佛說因緣生、說本非因緣,你看意思是不是一樣,是不是一個意思?佛在小乘教為什麼說因緣生?諸位要知道,佛說因緣生是破外道自然生的邪見,執著自然生這是錯誤的知見,佛說因緣生是糾正他錯誤的觀念,叫他捨棄這個錯誤的知見。這個錯誤知見捨棄之後,因緣生的執著也不可以有,你要有了因緣生的執著,那又墮在遍計所執,這就是小乘人之所以不能見性的原因,執著打不破。所以講因緣、自然都是戲論。由此也能夠體會到,佛所說的一切法皆是方便法,就像佛在經典上自己所說的「黃葉止啼」而已。我們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才知道佛所說的一切法決定是沒有自相矛盾的。

  從前南嶽思大師,他的修行功夫是相當之高,他得了宿命通。但是諸位在此地要曉得,過去古大德的修行都是如理如法的修學,佛門不貴神通,不是特別去修神通。但是功夫到某一個境界,這個神通會現前,所以這是證得的,不是單單去修的。單單修有很多外道專門修神通,修神通可以能夠得到神通。南嶽大師得宿命通怎麼樣?還有病魔,這就是業障還現前,得了病,得了病身體非常的軟弱,行動就很不方便。在我們一般人講,得了病得要去看醫生;他跟我們就不一樣,他就是心能轉境界,為什麼?身是境界,相隨心轉。我們今天只曉得相隨心轉,但是怎麼樣?我們的心不變,所以相轉不來。我們得了病,沒有辦法心裡一個念頭轉過來,生的病就好了,沒有辦法,為什麼?因為你的心確實沒有轉過來。南嶽大師就不同,他對於宇宙人生的這些真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心裡一想,病從哪裡生的?從業生的,為什麼?業障病。

  得病有三個因由,第一種就是飲食失調,俗話講病從口入,我們今天講生理的病,我們生活起居能夠注意就能夠免除,這種病不是業障。一生病就說業障,那也未必,你真正要把根源搞清楚,這個病屬於哪一類,像這些病就得找醫生,用藥物來治療。第二種病叫冤業病,冤家對頭找到你,這是冤業。冤業的病,醫生治不好。你們念過《三昧水懺》,《三昧水懺》裡面悟達國師長的人面瘡是冤業病,醫生看不好的。這就是有冤親債主來找你的麻煩,來報仇來的,來報怨來的,這個病需要調解,所以《三昧水懺》就是迦諾迦尊者給他調解。調解要對方冤家肯接受,和解你的病就好了;調解他要是不肯接受,那還是不能好。諸位想到這個地方,我們心裡要有警覺,「冤家宜解不宜結」,千萬不可以跟世間人結冤仇,因為冤仇結了之後是生生世世的麻煩。這是一類的病因。第三類就是業障,業障是怎麼樣?過去世所造的罪業,得來的不如意。這個業障病,既不是生理的,又不是冤家債主的,這個東西最麻煩。你看醫生看不好,求佛菩薩、求懺悔也不好,為什麼?它不是調解的事情。這個病怎麼辦?這個病要自己真正的懺悔,懺除業障,你的病就會離開。今天世間有種種的這些怪病不出這三類,可惜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如果他明白這個道理,如理如法的來修學,什麼樣的病都能夠治好。但是幾個人相信?

  前天我在櫃台上看到一個單張的,也是佛經裡面的治痔瘡的,有這一段經文咒子。我叫他們趕快收起來,為什麼?免得人毀謗。人家拿到這個,痔瘡很痛苦,拿到這個照這咒子去念,念了不靈,到以後就毀謗佛法,到以後他就不相信佛法,「佛法是騙人的,你看這個咒子叫我念多少遍,我加倍的念,我的痔瘡還不好」。所以像這些事情我們都要特別留意,那個經咒是不是靈?給諸位說真靈,可惜這個咒子你不會念。你照那個字念,不靈!這是什麼道理?諸位曉得這屬於一種生理病,佛那些方法都是治生理病的,神咒治病統統是治生理病。你自己業障的病不能治,神咒也無可奈何,冤業的病也無可奈何,這是治生理。生理病我們現在曉得,我們現在有這個常識,就是我們血液循環,或者那個地方阻塞不通,才會有病。如果一切血氣暢通的話,這個人就身體健康,不會有病。它的道理是什麼?就是用音聲,我們的音聲發出來,它對於身體某個部位它震動到。你這個地方阻塞到,你看我們中國人用針炙,方法就是用針炙幫助你使你暢通。佛還不要用針炙,用聲音來震動,這個阻塞的地方一震動它自然就暢通。但是聲音要正確,這咒語要正確。佛在世,佛傳的時候它正確,一個傳一個,傳到今天三千年了,音都不正確,所以我們今天念的音聲達不到這個部位。不是不靈,確實是靈,確實管用,而是我們今天念的聲音不對,所以發的音聲震動不到這個部位。

  你說今天我們找個密宗上師來跟他學,我覺得不太可靠,就是說這個神咒我是不相信。為什麼?就以西洋人的說法,佛滅度二千五百多年,口傳的音沒有辦法保持。再是當時印度的梵語,我們不要說別的,我們講今天英語,我們中國人學的英語,湖南人學的英語就是湖南口音,山東人學的英語山東口音,跟英國人說的不一樣。這個音要決定正確才能達到效果,所以這是一樁相當難的事情。我們對神咒恭敬,曉得它確實有靈驗,這是合理的,理上講得通的,但是今天我們就不曉得這個咒的發音,翻成中國字,照中國字念不行!譬如美國總統雷根,你叫人家雷根先生,他聽不懂,我們翻的音只是相似,絕不是它那個音。譬如我們一般常念的楞嚴神咒、大悲咒,都是鬼神的名字,都是佛門裡的這些護法神,你一念他、一招呼他,他就來了。你現在怎麼念,那護法神也不來,聽不懂。你把現在全世界這些有名的人的名字都翻成中國字,你來點名,叫這個、叫那個,他不是不答應你,他沒聽懂。我這個比喻諸位能夠體會到一些,確實是他聽不懂,所以不是咒不靈,你發它原來的音,他就聽懂了。翻成中國字,我們中國湖南人就念湖南音,台灣人念台灣音,不一樣,就是一個名字都念得不相同,你說這個音怎麼能念得準確?所以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凡是咒治病的暫時最好擺在一邊,免得遭人毀謗。

  可是南嶽思大師得的病是業障病,他想到病從業生,業從心起,但是再一深觀察,心沒有緣起。心既然不起,那外面境界又是什麼樣子?病、業與身就像此地講的,『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他通到這個地方,病就沒有,就好了。身是空的,沒有!病也沒有,心也沒有,他病就好了,業障就消了,我們要講真正懺悔法門,這叫真懺悔。所以我們想想,南嶽思大師能夠把他的病治好,就是運用這一段經文的理論。可見得佛法你真正要是透徹,道理明白,方法明白,你要是會用的話,確實得大自在,離苦得樂,真實不虛。思大師是我們中國唐朝時候的人,他是惠能大師的弟子,他的示現,做出這個樣子來給我們看,這是個中國人。《五燈會元》、《傳燈錄》裡面都記載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是真實不虛,這是說的治病。

  在佛法裡面,我們一般世間講延長壽命這是最難的事情,壽命到了,你還想多活幾年,這個不容易,這是一切世間法裡頭最困難的一樁事情。這樁事情都能辦得到,何況其餘,哪有辦不到的?所以說「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可是求一定要如理、要如法,換句話說,你要通達理論,你要懂得方法,要明瞭境界,而後才能夠隨心所欲,一帆風順。如果我們對道理不懂,方法也錯誤,當然就收不到效果。譬如我們講神咒治病,我們曉得理論,理論上決定沒有問題,我們今天的問題在哪裡?我們的方法不行,就是咒的音沒有人傳,念得不正確。如果你要想咒音念得正確的話,那只有一個辦法,求佛菩薩加持。如果你心真正誠敬到極處,釋迦牟尼佛或者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在夢中、在定中加持你,傳你這個咒子,這個咒的音就絕無問題,那是什麼?直接傳給你,沒有經過第二個人,那這個咒音決定正確,就能夠見效。像這種情形在我們古大德也有,也不是沒有,確實有。所以這個理明白之後,我們也就懂得怎樣做是如法,怎樣做是不如法,為什麼有的人有效,有的人修沒有效?你就明瞭,過失不在經論、不在佛法,過失在自己。

  下面一段,也是這一科裡面重要的一段,就是「意法識界」。每一科裡面總是一個頭、一個尾是最重要的,當中都是可以類推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能夠想像得到的。這一段今天時間到了,下一個星期六再來詳細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