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九十六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6

  請掀開經本,六十七面倒數第一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起方。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

  上次我們講到十八界的第二段「耳聲識界」,今天我們接著來看。這一段是說,如果要是講聲能夠生識,前面說過耳不能生識,那聲能不能生識?要是聲能夠生識,不需要聞;換句話就說,不要用耳聞。所以經上講『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為什麼?不需要聞,那個聲它自己能生識。實在說,如果要是無聞,聲相也不可得,為什麼?因為聲塵確實是因聞而有,如果沒有聞,的確沒有聲相可得。這些都要我們很冷靜的去觀察,我們才能夠看得到事實的真相。下面說如果『識從聲生』,這是講識是因聲而生;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應當聞與聲合一才對。如果不用聞根,就是不用耳根,怎麼能夠分別音聲的大小長短?前面說過無聞,聲相都不可得,從什麼地方生識?後面這兩句是假設的話,假設識是從聲而生的,我們也勉強的同意,因聞根而有聲相,聞根的時候是不是同時也要聞識?為什麼?識從聲生的,我們耳聞聲豈不同時也聞識嗎?所以這個經上說『聞應聞識』,我們想想事實是不是如此?事實確實不是這個樣子。

  這幾段的經文說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下面就講空,『不聞非界,聞則同聲』,這是講空生,這個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耳根聞聲而不聞識,聞不到識的時候,這個識不是從聲生的,所以說是「不聞非界」。聲既然不是生識之界,如果它要能夠生識,當然識與聲的性質就相同。我們曉得聲沒有知覺,識有知,所以聲叫塵,屬於色法,識是屬於心法,塵沒有分別,識有分別。我們耳聞聲,識要是聲所生的,識必定也是屬於色法,也是無分別的,也是無覺知的。我們好了,聞聲、聞識,識也是無覺知,所以說「聞則同聲」,這是假設的話,你聞聲同時也同意你聞到識了。所以這裡頭諸位聽這段經文,必須要冷靜,頭腦要冷靜、要細細去想這道理。它這個說詞是用比方說,使我們了這解事實的真相。底下接著說:

  【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我們曉得,知是識的作用,識不同於聲,聲塵無知,耳識有知。因為耳識是心法,我們講八心王它是屬於心法,它是有知,有知它才能夠辨別音聲大小長短等,它才能夠辨別。現在從前面講下來,識已經被耳聞,識也被聞,識就跟聲一樣,識也變成無知的;換句話說,它也等同聲的境界。這個時候我們問『誰知聞識』,聞識的是誰?如果說沒有,找不到聞識的,那豈不是跟草木一樣,草木是無知。如果你要是有知,那你就變成兩個識,那應該還有第二個耳識,聞到前面一個耳識,哪有這個道理?哪有兩個耳識?耳識只有一個,決定沒有兩個。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要是講根塵相雜,這樣的塵當中有個界限,成了一個中界,識就生在這個當中。如果你是這樣的說法,那跟前面講的一樣,這邊是根、那邊是塵,根代表有知,塵代表無知,你這個識生在當中。識生在當中,接近根的這邊就變成有知,接近塵的那邊就變成無知,你的耳識難道還是一半有知一半無知嗎?這個情形在前面眼識講過,所以這麼一說,諸位一想前面的意思,就能夠明瞭經中所說的大意。這樣變成什麼?你的耳識混雜了。為什麼?一半有知、一半無知,雜亂了,哪有這個道理?縱然是這個現象,你這個中相不可得,你還是找不到中間,所以此地講『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因為你識在當中,一半有知、一半無知,這當中的中還是找不到;既然沒有當中,這個內外的相,內根外塵,內外的相你又怎麼能夠建立?這是叫我們推求。

  我們日用平常,可以說我們的心都太粗,多少事情是顛倒是非,你仔細想想,毛病百出。譬如天熱了,我們搧扇子,這就顛倒,扇子還用得你去搧嗎?我們習慣說搧扇子,你們想想這個話,是不是顛倒?扇子要你搧嗎?扇子不要你搧。衣服髒了,說洗衣服,衣服要你洗嗎?這就是我們整個生活都在顛倒錯亂之中,你仔細一研究,處處都是毛病,這就是叫你深入一層,你去追究,處處都不能成立。我們叫掃地,地要你掃個什麼?抹桌子,桌子還用得著你抹?抹的是什麼?桌上的灰塵,不是抹桌子。擦黑板,黑板不要你擦,擦黑板上的粉筆灰;如果擦黑板,一擦黑板就擦掉才叫擦黑板,黑的擦掉了。正是處處都顛倒,你們仔細想一想才了解。自己還認為我們說的話沒說錯,你要跟佛說話,佛這麼一辯駁,處處就覺得是錯誤,沒有一句話我們說對了。所以佛法不叫你馬虎,不叫你含糊籠統,樣樣事情追根究柢,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清楚、搞明瞭之後自己不迷,在應用上還是很慎重,眾生叫搧扇子,我們也叫搧扇子,眾生不知道搧扇子錯誤,我們曉得,我們隨順他,他怎麼說我們也怎麼說,無需要跟他去辯駁。除非是深入追究真相,就得要把這個話要講清楚;如果不是深入追究真相的話,那就不需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法,諸位要是深入之後,其味無窮!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

  這是把真相說出來,耳、聲、識三處都是虛妄,不是真實。如果是真實的,我們應當找得出來;不是真實的,所以你找不出來。四科七大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歸納、總綱領,這段經文也不算太長,說明一一法俱了不可得。《楞嚴經》是這麼長的一段經文,《金剛經》上是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三處都無』,豈不皆是虛妄嗎?所以我們要是很冷靜的去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仔細一追究,確實三處都無,了不可得。

  【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諸位如果能夠見到這個真相,你就證得無生法忍。為什麼?本非因緣,亦非自然。非因緣怎麼說?小乘人執著,小乘、權教都執著一切法是因緣生,佛在教小乘、權教菩薩也常常這麼說。小乘、權教他就執著,以為這一切法是因緣生,他不曉得佛所講的「因緣生法」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大乘菩薩聽到這句話,他了解「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為什麼?緣生無性,無自性,當體即空,大乘人能夠領悟到的。小乘、權教他的領悟力沒有這麼深,於是就執著是因緣生。佛為了要破小乘人、破權教菩薩的執著,在此地說出『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本非因緣」就可以了,何必還要個「非自然性」?非自然性這一句是破外道的執著,因為在印度當時有很多外道,他們學問、道行、定力都有相當的功夫,他們執著一切法是自然而有的,自然而有也講不通,所以這一句是破外道的,也是為了斷除我們的疑惑,我們要了解一切法的真相。這三處都無,就是剛才給諸位講的,《中觀論》上所講的不生於境、不生於空、又不是共生,說明一切法無生。你說因緣生、說自然有,都是戲論,都不是事實的真相。

  再看底下一段,第三段「鼻香識界」。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這是佛再叫著阿難尊者給他說,『又汝所明』,阿難是小乘的聖者,他在楞嚴會上是小乘的初果。

  我在這裡也透一點消息給諸位,我們這個地方法緣很盛,《楞嚴經》過去印的本子差不多已經送完,現在留下來、剩下來的只有幾十本,我們講堂裡現在在用。《楞嚴》這一門我們要常講,將來可能是周而復始的講,一遍講完之後,我們從頭再講。同時我們很希望將來能夠辦個小型的研究班,由同修專門來研究《楞嚴》。我手頭上還有幾十種好的註解,我都可以提供,如果有個三、四年的時間專門研究這部經。這一次陸居士,就是今天晚上我們迴向給他的陸居士,他發心拿了五萬塊錢來,印《楞嚴經》經本。我們最近也從香港得到一個本子,《楞嚴經》的指要、科會、表解三種的合訂本,本子大概也像我們的這樣大,我們現在已經印去了。這個對於研究《楞嚴》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

  《大乘起信論》,上個星期妙蓮法師送我一本新的註解,是日本人的著作,豐子愷的翻譯。這個本子我看了很不錯,版本是十二開的,我決定要把它馬上翻印出來,供養諸位專門研究《起信論》的。《起信論》這個科目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在起信上奠定基礎之後,可以說一切大乘經義都可以迎刃而解。

  《華嚴經》,我們也曾經發了大心,希望把《華嚴經》講圓滿,但是《八十華嚴》的本子我們只有二十幾部,連三十部都不到。《華嚴》的講座是長期,將來有這個因緣的時候,我們可能一個星期,我是打算八月開始先錄音,因為七月我有三個大專講座,七月是很忙。想八月開始,我們利用每天上午的時間,一個星期三次,一次兩個鐘點,共六個鐘點錄音,我是準備錄一百次,一百個禮拜,一個禮拜六個小時,那就是六百個鐘點。我們用精簡的方法,就是對於經文裡頭精華的部分我們細講,能夠看得懂的地方都省略,用這個方法,打算是六百個小時把一部《華嚴經》講圓滿,我預計兩年就成功。就是一百個星期,一年五十個星期,一百個星期兩年就把它講完。將來這個錄音帶我們流通,當然我們還要把經本子附帶贈送。這流通的方法我們服務,因為六百個帶子是相當多,所以諸位目前你心理上有個準備,如果你需要一套的話,你就準備帶子,到時候我們在此地講,你帶了錄音機來錄,一個禮拜錄六個帶子,兩年你家裡就有一套《華嚴經》。

  今天有個居士很發心,他發心來印《華嚴經》,所以我說真是感應道交,我八月想開始錄音,正是缺乏經本,他發心來印《華嚴經》。從這些許多殊勝的因緣上來看,從小的方面來看,也能夠看到我們國家的國運。佛法興隆,國運就昌隆,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從這一點點小的跡象來看,我們國家的前途非常光明,我們這個地區必定很安定,所以大經是一定要發心弘揚。因為每天晚上講經的時間實在抽不出來,如果一天像這樣講一次,我們《四十華嚴》講一次,星期五繼續不斷的在講,《八十華嚴》我們就改在白天,八月開始我們改在白天。只要諸位同修有空閒的時間,都可以來聽,或者是你自己沒有空閒,你有些親戚朋友有空閒,因為我們從頭講,歡迎到這裡來聽。我們主要是錄音的,這是在此地附帶給諸位透一點消息。

  二乘、權教的境界,就是「又汝所明」,你所了解的。你所了解的是什麼?『鼻香為緣,生於鼻識』,這個地方凡是講「界」,專指識而說的。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

  『界』就是識的意思。

  【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這幾句是破鼻生當中,又以浮塵根、勝義根同時提出來,先破浮塵根,這個意思非常明顯,一看就明瞭,其次再從勝義根上來著眼。同時佛的破法,他是以肉鼻、鼻孔(虛空)、香塵為勝義根所寄託的處所,這樣一一破之,勝義根尚且不可得,何況因根所生的鼻識?

  【阿難。若因鼻生。】

  這是講鼻識因鼻根而生的。

  【則汝心中以何為鼻。】

  這底下就破了,你是以什麼為鼻?

  【為取肉形雙爪之相。】

  這就是反問阿難,什麼是你的鼻?是不是這個肉鼻,像雙爪之相,你以為這是鼻?

  【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你還是為取能夠聞這個功能,『性』當作功能講,你以能夠聞的功能做為鼻?諸位要曉得,肉鼻就是浮塵根,能夠嗅香的功能就是勝義根,所以這一句裡面就把浮塵根、勝義根都說出來了。佛底下就分別來破: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這個我想諸位一看就明瞭,鼻是身體的一部分,我們不能說身根就把鼻拿掉,沒有這個道理!這個鼻是屬於身。身所對的是觸塵,不叫做香塵,我們的肉鼻這是身體,身體的對象是觸塵,我們摸摸鼻子的時候有感覺,這是觸塵,這是非常顯然的,肉鼻沒有嗅香的功能,所以它是身體的一部分,確實屬於身根,你在身根裡頭再去建立一個鼻,這是說不通的。『鼻尚無名,云何立界』,鼻的名稱實在講都沒有,哪裡還有鼻識?這幾句話就說明浮塵根不能生識,浮塵根是身根的一部分。再看底下講勝義根:

  【若取嗅知。】

  這是講勝義根。

  【又汝心中以何為知。】

  勝義根比較難懂,這個意思是說,你要是取嗅知之性為鼻根的話,佛就反問你,你的心裡面以為什麼是你的嗅知性?你的嗅知性在哪裡?

  【以肉為知。】

  『肉』是肉鼻,你要是以肉為知的話:

  【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前面說過,這是浮塵根,不能建立,不以肉鼻為知。

  【以空為知。】

  空是什麼?鼻孔裡面的空間。不以這個肉鼻,以鼻孔的空間,以這個為能夠嗅知的話。

  【空則自知。肉應非覺。】

  鼻孔裡頭的虛空,那問一問,與外面的虛空一樣不一樣?鼻孔虛空要是會知的話,外頭虛空應當也會知,虛空會知嗎?虛空會知的話,與你的鼻有什麼相干?確實鼻孔裡的空跟外面的空沒有兩樣,所以佛在此地說,空如果有知的話,你的鼻根應當沒有知覺。

  【如是則應虛空是汝。】

  假如說我這個鼻孔當中空就是我的勝義根,勝義根就是我的嗅知性,好,那整個虛空都是你,『則應虛空是汝』。

  【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整個虛空都是你的嗅知性,換句話說,你自己在哪裡?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應該在你的身上,都跑到虛空裡頭去,你這個身算什麼?到這個地方是說明勝義根也講不通,根不能生識。我們再看,根不能生,是不是塵生的?鼻根所對的是香塵。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浮塵、勝義之知都不能夠成立,照前面的意思說,嗅知性不是肉鼻,也不依空,能不能依香而生?佛在此地就是破除這個錯誤的知見。如果說香塵能生嗅知之性的話,這個嗅知性應當屬於香塵,這裡頭問題就來了;換句話說,香塵本身它就有嗅知性,與你鼻根又有什麼關係?那就不相干了。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

  這是舉出植物當中兩種做代表,言語是假設,如果說『香臭氣必生汝鼻』,這就是以香臭生識,生你的鼻識。香臭氣它是流動的,我們曉得隨著空氣流動,香臭氣要是必定生你鼻的嗅知性,這個香臭氣就不必生於『伊蘭及栴檀木』。「栴檀木」是檀香,香氣,「伊蘭」是最臭的一種植物,兩個極端,「栴檀」是極香之植物,真正的檀香非常名貴。

  【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

  你的鼻識要真是從香臭氣生的,好了,沒有伊蘭,也沒有栴檀,不要外面這些氣味,你的鼻子是什麼樣子?嗅知性到底是香還是臭?底下說:

  【臭則非香。香應非臭。】

  鼻子如果聞到香的話,它就不應該聞到臭的氣味,為什麼?它本來就是香的,那個臭它應該聞不到;如果本來是臭鼻的話,它也不能聞到香味。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諸位一定要記住前面假設的大前提,這是講氣味也能生識的話,氣味裡面就是舉出香臭兩種相對,你這個鼻識是香所生的還是臭所生的?臭所生的不能聞香,香所生的不能聞臭,如果說你這個鼻香臭都能聞;換句話說,你變成兩個鼻識,一個鼻識聞香、一個鼻識聞臭。兩個鼻識那就是兩個人,所以佛講『對我問道』,有兩個『阿難』,哪有這個道理?兩個阿難,哪個是你自己?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

  這個意思是說,氣味既然生鼻識,鼻識又是一個,而所生的香臭並無有二。

  【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若因香生。識因香有。】

  前面兩句是假設,如果臭可以為香,香也可以為臭,換句話說,香臭不分;香臭不分了,你鼻識的界限從哪裡建立?如果說鼻識是因香塵所生的,換句話說,就是以香塵為識的界限,識就是因香而有的。我們以這個前提來看:

  【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我們拿眼根做一個例子,這是用比喻來說,我們見確實是因眼有的,但是眼能夠見一切物,眼不能見自己的眼。以此類推,識是因香而有的;換句話說,它應當不知香。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

  在此地下決斷,能知就不是香塵所生的,你說不知,不知不能叫做識。由此可知,從香生這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香非知有。】

  這是我們大家曉得的,香臭無知。

  【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香既然是非有知,識又不能知香,這個界限當然不能建立。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既無中間』這個中間,就是指根境的當中,我們鼻根與香塵這個當中,你要是認為這個當中能夠生識,其實內外根境找不到,像前面所講的,找不到中間;中間找不到,要是說中間能夠生識,這是講不通的。所以說『彼諸聞性,畢竟虛妄』,為什麼?沒處所。就像經的前面佛叫阿難找心,心在哪裡?不管真心、妄心,真心也好、妄心也好,心在什麼地方?阿難七處徵心,了不可得。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明白了,『三處都無』,可見得鼻、香以及鼻識都無自性,既無自性,當然就談不上因緣、自然這些戲論。學佛的大前提,我們也常常與同修們提示,要緊的是要開悟、是要有悟處,這個悟處又不能勉強,不是強求得來的。我們之所以不悟,諸位要曉得,這裡頭有障礙,障礙是什麼?就是分別、妄想,去掉分別妄想才有開悟的可能。我們今聽特別是大乘了義經典,《楞嚴》也是其中的一部,處處都是啟發我們開悟,每講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都是給我們開啟悟門,所以這個經從頭到尾可以說處處在指引我們。一處錯過了,底下還有悟處,底下錯過了下面還有,這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我們在這裡面可以有疑情,不能有疑惑,這是必須要把它搞清楚的,疑惑是迷,疑情是求悟,這是不相同的。

  什麼叫做疑情?什麼叫疑惑?疑惑,或者是沒聽佛法之前迷惑在裡面,對於事實真相是一無所知;或者是聽了佛法之後又迷惑了,對於佛所說的這些事理莫知所云,不曉得他在說些什麼,這都是疑惑。疑情又是什麼?疑情是聽了佛說的話,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不是自己的境界,但是相信佛所講的決定是真實;對於聖言量自己能夠深信不疑,但是不是自己境界,我們自己如何去證得這個境界,這是疑情。因為你自己證得了,是自己的現量境界,決定沒有疑;不是自己的現量境界,都有疑。疑而信聖言量,這一遍就算是沒聽懂、沒有悟,沒有悟,但是相信佛所講的句句是誘導我們的意思,我們在這地方又錯過了,我們再等底下一個機會,心要清淨、心要真誠,唯有真誠、清淨這才是開悟的條件。如果在這裡面起妄想,因為一妄想、一研究又落在意識裡頭,意識是虛妄分別,那是我們悟入的障礙。所以世間人往往他用這個心堵塞了自己的悟門,變成不能開悟。不悟的時候怎麼辦?讀經。古人常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書、讀經,也是常給諸位說的修戒定慧,在這裡頭修戒定慧。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