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九十二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2

  第四段,舌味處。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

  經文裡面沒有提到舌味處,沒有這個字樣,雖沒有這個字樣,意思到了,這個意思就是在「遇」這個字。怎麼遇到?舌遇到味,舌嘗味。『二時眾中』,二時就是日中的時候,不能說像我們現在講的二時煮飯。因為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人是日中一食,晚上沒有吃東西的習慣。這個二時就是第二時,晝三時夜三時,早晨這是第二個時,就是晝中時。佛法裡面日中一食是當時的制度,這個制度並不是佛建立的,這一點諸位要曉得。而是當年印度有許多的外道,我們今天講宗教,印度真是宗教之國。有許多外教的這些教徒們,他們也有不少出家的,像婆羅門教、數論、瑜伽這些派別,他們都講求的是苦行,日中一食。如果佛弟子一天要吃上三餐,這一般人心目當中,他的感覺就是佛的弟子還不如外道,因此佛才制定日中一食。這個意思就是要大眾對於佛弟子,像尊重一般外道出家人同樣的尊重。因為學法成敗的關鍵就是在恭敬心,所謂是「一分誠敬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佛法再好,如果你對它沒有恭敬心,佛法的利益是得不到的。所以佛門裡面有許多的施設,是培養眾生恭敬心而建立,像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曉得。

  日中一食,今天人來講,對我們的身體營養夠不夠?這一點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也跟諸位討論了很多。我們平常一個人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上。這個身體就好像一部機器一樣,你消耗量多,當然你補充的燃料就要多。你看現在的汽車,美國的汽車大汽缸的用油很多,現在為了節約能源採取小汽缸,道理是一樣。我們妄想多了,消耗的能量就多,必須要有充分的能量來補充。如果補充的能量不夠,我們的身體就要受到傷害,因此日中一食不是隨便可以學的,絕不是做來好看的。這個東西可不能要面子,如果要圖好看、要面子,那就大大的錯誤。

  佛陀在世,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幾乎都是證了阿羅漢,縱然沒有證到阿羅漢,像阿難尊者所示現的,也是初果以上。說是沒有證初果的,我們在經裡真的是一個也沒有見到,十之八、九都是證阿羅漢,都是阿羅漢果。就是初果見道位心也定了,我執雖然沒破,我見破了、身見破了,也就是三界之內八十八品見惑斷盡,這才能證須陀洹果。你們想想,他的心多清淨!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說,這個地位是功夫成片的地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煩惱雖然沒斷,他的功夫能夠降伏妄念,叫妄念不起現行,這樣的功夫一天吃一餐足夠了。為什麼?他妄念少。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持午是好看、是面子,那就錯誤。

  李老師在台中教學,他有兩樁事情絕對不勸人,第一個不勸人受戒,第二個不勸人持午,這兩樁事情是要你自己發心,而且什麼?你自己有這個能力,這樣才能做得好。所以日中一食對身體沒有妨害。但是你要是妄念很多的話,那日中一食你就受不了,等於說你所添的燃料不夠你消耗,你這個身體一天一天會衰弱,到最後你這個色身壞了,你也沒法子修行,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但是節食是應當的,譬如我們中國古人也常說,我們中國吃三餐,早晨吃得好,也不必多,早點要清爽,要乾淨衛生,有足夠的營養。早晨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飽,晚上要吃得少,確實是很有道理。這是簡單給諸位介紹飲食生活上的問題。

  還有一種諸位必須了解,『酥酪醍醐』,這些東西是味裡面的『上味』,味美、營養價值極高,這些東西都是從奶裡面提煉出來的。佛法不殺生,不殺生的意思,淺而言之是不與一切眾生結怨。殺生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一次比一次慘烈。我們本省這些年來,實在講殺業太重,我昨天晚上看電視新聞有個報導,台灣現在殺鴿子,聽說一天要殺幾千隻,這是一種。殺牛、羊、豬、雞、鴨這些東西,實在不得了,殺業太重!佛法雖然教我們吃三淨肉,佛法自古以來沒有叫我們素食,這是要注意到的。全世界學佛的佛教徒、法師都不吃素,只有中國佛教界是素食。我們這個素食是當年梁武帝提倡的,等於說他發起提倡一個素食運動,從我們學佛的人先開始來做,他本人就吃長素,這是培養慈悲心。所以第一個意義,是不與一切眾生做怨懟。

  雖然吃三淨肉,三淨肉是不得已的設施,同時因為當年出家人自己都不燒飯,那個時候的制度是實行托缽的制度,托缽要人家一定給你做素菜來供養,這就太麻煩人。大乘佛法第一個條件,就是不麻煩人,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緣而不攀緣。你去托缽,人家有什麼就供養你什麼,沒有選擇的,這樣對於在家信徒就方便得太多。今天南洋的佛教,他們還是用托缽的制度,雞鴨魚肉都有,不是素食的。我們中國大乘素食到那邊去之後,他們就感覺得非常痛苦。為什麼?不曉得怎麼供養法。你說叫他做素菜,他又不會做,又怕做得不好不恭敬,給人家帶來許多的麻煩,這一點我們要曉得。當然素食是好,素食更不會跟眾生結怨。殺生為什麼殺得這麼多?還不是這些眾生嘴饞,如果要不嘴饞,大家都不吃,他殺的那個也賣不掉。他是直接造罪業,吃肉的人間接造罪業,不能說是一點責任沒有。所以素食運動實在是好。

  第二個意思就是長養慈悲心,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謂,「君子遠庖廚,聞其聲而不忍食其肉」。因此佛法在戒條裡面講飲食三淨肉,第一個是沒有見到殺,不見殺;不聞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第三種是不為己殺,不是為我殺的,這叫三淨肉。如果是住在山裡面苦修的,佛就有五淨肉,五淨肉是再加一種,野獸自己死的,自死的;還有一種叫鳥殘,鳥殘就是互相殘殺,野獸吃剩下來的,殘餘的你也可以吃,這叫五淨肉。這些都是普通的常識,我們要是到國外去,看到人家佛教徒都是吃葷吃肉,我們就譏笑人家,錯誤了,人家並沒有錯;我們素食,我們也沒有錯,彼此都沒有錯,千萬不可以譏笑別人,要曉得制度的起源。

  可是在大乘佛法裡飲食是功課,所以在中國佛法飲食被列為五堂功課之一。為什麼說它是功課?舌根嘗味塵,他就開悟了,凡是能叫我們開悟的這就是妙法。能夠叫我們開悟的,不一定是聽經、讀誦、拜佛、念佛,任何因緣都能夠幫助我們開悟。所以佛法裡面一切的設施全都是功課,真是二六時中絕沒有一時一刻空過,這才叫精進不懈。但是我們吃東西不悟,為什麼不悟?我們染著在味塵,講求色香美味,吃東西的那個心,「這個菜好吃、這個味道不錯,這個菜做得很好」,我們的心都被那幾盤菜勾引去,在那裡面起分別、起執著,這怎麼能開悟?這叫不會吃飯。會吃飯的怎麼樣?舌根嘗味,如如不動,他用的是什麼?用的是舌根的根性,所嘗的是五味的味性,那不明心見性是什麼!這叫會吃,就在飲食之間常生智慧。我們的飲食是常生煩惱,為什麼?我們在飲食之間用的是第六意識、五俱起意識,與這些意識相應的這些煩惱心所,搞的是這個。這樣飲食不能叫功課,這是迷在裡面,縱然有寺院叢林裡面過堂的形式,可是內容沒有,樣子還有,觀照的功夫失掉了。最要緊的就是觀照功夫,舌根在味塵上起觀照,這是佛教給我們的。這個經文與前面幾段格局是相似的,像這樣的經文屬於流水文章,前面一段細講了,後頭念念就可以。除了它有特別的意思在,沒有特別意思在,一看就懂。請看底下經文:

  【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先立下大前提。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

  舌頭只有一個。

  【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前面講你正在吃「酥酪醍醐」,這是奶品裡面的上味,你吃這個東西。『黑石蜜』,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糖,石蜜應當是冰糖。糖是甜的,酥不是甜的,你的舌根只有一個,你已經嘗到酥的味道,現在再叫你吃糖,你應該不曉得甜才對,因為你只有一個舌根。古註子裡面講「黑石蜜」,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紅色砂糖。比喻裡面的義趣,諸位應當要體會得到。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

  如果他真的吃酥的時候只有酥的味道,再嘗嘗糖,沒有嘗出糖的味道出來,那這個舌不能叫『知味』。舌的功能、功德就是知味性,它就失掉知味的意義。

  【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但是這一樁確是事實,舌確實是一個,我們嘗一切味都能夠辨別。實在講我們的能力還差得遠,像龍樹菩薩是真了不起,人家用一百多種草藥配的藥丸,龍樹菩薩一嘗就曉得這一丸裡面有哪些藥,他都能說得出來,這真厲害。我們今天用儀器去化驗,有的時候還化驗不出來。他一嘗就曉得你這一丸藥裡頭有哪些東西,這是什麼?舌根利,他一嘗就能夠辨別,這裡頭有多少成分,哪些種東西多少分量,他都知道。在此地世尊這一番話是說明,也就是從前面大前提上說,如果一舌要是知多味,不就變成多舌了嗎?應當一舌知一味,你怎麼一舌知多味?這個意思很明顯的襯托出來,味不是從舌出的;如果從舌出的話,舌只能知一味。不是舌,是不是從食品裡面產生的味?在我們一般人感官裡頭一定是這樣想,舌確實不會生這些味道,這味從哪裡來的?酸甜苦辣鹹,菜裡頭的,食品裡面才有這些味。底下再從食裡面去看:

  【若生於食。】

  『食』是指飲食,這是物質。

  【食非有識。】

  它這裡頭沒有了別、沒有分別,它是屬於色法,不是心法。

  【云何自知。】

  它怎麼會曉得它是什麼味道?它要曉得那是什麼味道,它就變成活人了。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如果它不知,它是色法,同於無情的色相,它怎麼曉得它是酸甜苦辣鹹?如果說食它自己知道,它自己如果知道,就如同別人嘗它的味道一樣,可是別人嘗它的味道,與它自己又有什麼關係?所以說此食,『即同他食,何預於汝?』你怎麼能夠稱之為知味?這是說明味也不生於食品。是不是從空中來的?

  【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

  你要是說虛空當中能生味,你把舌頭舔舔虛空,你看看是什麼味道。

  【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

  這意思很淺顯。

  【既常受鹹。了不知淡。】

  如果整個虛空都是鹹的,你生活在鹹的已經習慣,那你就不應該再知道有淡味。

  【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味也是相對建立,如果你要是不知淡的話,當然你也不會感覺得有鹹,因為沒有比較。這就說明像《中觀》裡面所講,「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這四句偈把宇宙間一切萬事萬相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要是說佛法繁瑣,佛法真的不繁瑣,簡單幾句話就把它說盡了。所謂繁瑣,是因為你聽了之後沒有法子體會,再加以解釋,解釋還不懂,解釋裡頭再做註解,才有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但是諸位要曉得,佛法沒有淺深,為什麼?佛說經的義趣是處處指歸,換句話說,句句裡面都有悟處,這才叫善巧方便。這一句裡頭沒有悟不要緊,也許別的地方你開悟。甲在這個地方悟,乙沒有悟到,佛另外一種說法,也許乙就悟到了,還有丙沒有悟到,這才開無量無邊的方便門。但是總而言之一句話,其目的都是叫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悟入自心如此而已。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聽經、研究經就是不開悟。今天上午我們在研究《法華經》,我為這問題跟大家講得很多。你為什麼不開悟?因為你有障礙,障礙在自己,障礙不在境界、障礙不在別人,這是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如果說我們的障礙是別人障礙我們、環境障礙我們,這是你自己愚痴,你自己必然更造罪業,什麼罪業?怨天尤人。哪裡曉得境界對我們一點障礙都沒有。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可見得障礙在哪裡?障礙在心,自己的心。什麼心?妄心,就是在境界裡起虛妄的分別、執著、妄想,障礙在此地。去掉了障礙,你就開悟;障礙不去,你開不了悟。我們學佛一定要把握到關鍵所在,去掉自己的障礙,自己就成佛了。你今天能去掉,今天就成佛;明天去掉,明天就成佛,這是一點都不假的。

  這個障礙通常講,一個煩惱障、一個所知障,煩惱障從人我執來的,所知障從法我執來的。我們要是執著五蘊的身心為我,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煩惱就從這裡生了。除了這個身之外,大家都曉得,都是我們的依報環境。佛法裡面講人生宇宙,人生就是自己一個人、就是個人;個人之外就是宇宙,宇宙是什麼?萬法。這個萬法裡面有有情的、有無情的,拿現代學術的分法,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佛法裡面把礦物跟植物合併為無情,動物稱之為有情。有情眾生在佛法裡通常用個「緣」來代表,無情眾生用個「境」來代表。所以講「境緣無好醜」,就是一切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這裡頭沒有好壞,完全是平等的。也許諸位要問,我看這個境界就是不平等,人裡頭明明有好人有壞人、有好事有壞事,物質環境裡頭也有美的、也有醜的。凡夫在境界裡面起這些分別,這叫做為境所轉,你的心被境界所轉,這叫凡夫。為境界所轉,焉得不造業?既然造業,哪有不受報的道理?生死輪迴、冤冤相報就是這麼來的,這是你迷,不曉得這個境界。

  如果你在境界裡一旦覺悟過來,覺悟什麼?境緣是平等的,確實是平等。看到好人好事、美的境界、順境,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己在這個境界練不動心。《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諸佛菩薩所示現的境界,給我練心的,練不動心;看到惡人、惡事、醜的境界裡面,這是佛菩薩示現逆緣,叫我在這裡頭也是練習「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要能夠這麼一想,這就叫回光返照,這是自己轉境界,不是被境界所轉,這就叫轉境。在一切境界裡面統統把它轉成一真法界,法界確實是一真,這就叫「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修行人他修什麼?就是修一真法界。在念佛法門裡面講,這就叫修一心不亂,這是真修行。能夠在十法界裡你的觀感是一法界,一法界又不離十法界。

  相是怎麼回事情?相是依他起的。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同樣是拿黃金,造的有佛像、菩薩像、天人像、畜生像、餓鬼像、地獄像,我們可以造成這麼多像擺在這裡,一看怎麼樣?都是黃金,分量都一樣,平等無有高下。如果你著相,這是佛菩薩,我趕緊給他頂禮;那是餓鬼、畜生,這個東西可惡,這就是在裡面著相,你取相,這就叫過失。過失都生在遍計執,去掉遍計執,依他起原來就是圓成實,這才入不二法門。你有了個遍計執,原本是一真,結果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你自己迷失了一真。這就是說,你要是問:我們為什麼不開悟?我們不開悟就是著了相,死在相裡面。我們執著依他起,沒有辦法從依他起裡面跳出來看到依他起真正的本來面目,錯在這個地方。所以我教諸位,你們要想開悟只有學善財童子、學常不輕菩薩,真正學這兩個人,你這一生決定開悟成佛,有經可以做證。那就是說明,菩薩道裡面修學的學生只有我自己一個,除我自己之外都是佛、都是菩薩,以種種的示現叫我不取相、不著相,叫我在境界裡修如如不動,這是自己成佛了。如果還有個同參伴侶,「你跟我差不多,你比我還差一點」,這就不行,為什麼?你二心。你的一切恭敬裡頭還加註解,「這個人我對他不恭敬」,那怎麼行?你那個修行就不是稱性起修。

  我們今天學教不能開悟、不能得一心、不能成佛,你想想看,我們的障礙嚴重不嚴重?這個障礙可是自己造成的,絕不是外頭境界造成的。你怪誰都是枉然,只有加重你的業障,不能夠消除它。你豁然一下覺悟,原來障礙是我自己造成,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你就有開悟的希望。從今而後再不怨天尤人,這個時候慚愧心所才能生得起來。一天到晚是怨天尤人,這種人怎麼能開悟?所以你要想開悟,在境界裡面,一切順逆境界當中修平等觀、修清淨觀、修慈悲觀,這就是菩提心,就是真心。吃飯,在飲食裡面修平等、清淨、慈悲,一切飯菜都是善知識,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吃飯的時候恭恭敬敬的用飯,那是善知識教自己開悟的,教自己在飲食裡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以舌性嘗味性,吃飯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你再讀《楞嚴經》,你對於佛就不能不五體投地,你對這個經文的領略自然不一樣,色香味三者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在結論上說: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味舌與嘗』盡虛空遍法界,不是侷限在一個處所。可是這個事情怎麼現出來?緣生之法。緣生之法可執著不得,一執著你就又錯了。所以本經的結論用否定的語氣,『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你要是悟了,說因緣、說自然都可以,都具妙意;不悟,說非因緣、非自然,你還是不懂。悟入之後曉得一切境界是清淨寂滅相,確證一切法本來不生,既不生哪有滅!這個境界我們一般講「無生法忍」,什麼時候證得?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證得。

  剛才有同學來問,要是開悟了是不是就沒有生死煩惱?悟有大悟、有小悟,小悟不知道多少千萬次,大悟也不曉得有多少千萬次,所以我們不能含糊籠統說,開悟就沒有輪迴生死了,那是要講究標準的。這個標準要講很難懂,為什麼?就是層次太多了。如果從淨土法門裡面來講比較容易體會,為什麼?淨土法門裡面講的層次不多,只有三個層次,理一心、事一心、功夫成片,就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如果我們拿教下斷證的功夫來比配一下,功夫成一片就是小乘裡面講的初果。你八十八品見惑要是不斷,你的功夫怎麼能成片?成不了一片。功夫成片就有資格帶業往生,決定有把握,臨終的時候用不著人家助念,嫌它麻煩,真的有把握,這是功夫成片,沒得一心。事一心不亂是四果羅漢的功夫,到這個時候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當然沒有了,為什麼?連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也斷了。見思斷證跟諸位連續講了三、四天,講了不少時間,大概是講了四次。為什麼要細講?這是關鍵的所在,見思煩惱的頭數不了解、來源不曉得,你從哪裡下手?你要是不斷,換句話說,我們的功夫就不得力。你要曉得這個情形,這見思煩惱從哪來的、有多少頭數,我們念佛的力量能夠控制得住,功夫得力了,才能夠伏斷煩惱。念到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這個時候證得法身,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花開見佛上品上生,這個時候才悟無生法忍。

  換句話說,《楞嚴經》所講的境界就是無生法忍菩薩的境界。你要是念到理一心,你再看《楞嚴經》那就不一樣,句句話都會在心坎上,完全消歸自性。這個境界就不相同,才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的顯現隨心應量。再給諸位說,一切法我們自性當中本來具足,不是外來的,是自己本來具足的。我們雖然本來具足,可是自己沒有能力顯現,受業力支配,這很冤枉。如果你要是自己能夠支配,譬如人都有作夢的能力,那天天晚上做好夢不是很自在嗎?不能夠支配的,天天晚上做惡夢,苦!做好夢就好像佛菩薩、人天的勝境,做惡夢就好比三惡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具足的。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在哪裡?自己心裡變現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己變現的。現在問題就是你會不會變、你會不會現?理上講,各個都應該現;事上說,你是被無明煩惱二障蓋覆住,想現也現不出來,所現的是六道輪迴,苦海無邊,你現的是這個境界,你是不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

  結論裡面所顯的,就是顯這個事情是什麼回事情?無非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裡面所含藏的功德,是自己本具的,無時無處不在。佛給我們講遇緣則現,可是我們眾生聽了怎麼樣?「緣,遇到緣就現了」,你就執著什麼?這一切法因緣生的。本來有的,怎麼是因緣生的!我們不了解佛說因緣生法的意思,死在佛的言下,而沒有在佛的言下大徹大悟。豈不聞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佛講因緣生法,就是不生。你千萬不要以為,「因緣生法,這生了」,我們聽話就聽謬了,這就叫死在言下、死在句下,不開悟。因緣生法就是無生,為什麼?因緣無自性,因緣即是空,因緣生法就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這是因緣生法的本義。我們把它錯到哪裡去了?那你怎麼會開悟?你怎麼能悟得了?佛講因緣生法的本義,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這個有叫幻有、叫妙有,妙有與真空是一不是二,《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一不是二,這個理確實有相當的深度。

  在此地四科七大,四科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後面才是七大。每節的結論都是結到「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叫我們從這裡會歸到這些東西全部都是自己如來藏心裡面的妙真如性,會到了這就叫見性。所以,見性在哪裡見?法法塵塵無不見性,無處不是。可是,你才要分別就迷了。這個話很難講,「才分別就迷了。好,那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不分別」;不分別,你也迷了,為什麼?因為你分別個「不分別」。換句話說,你就是捨不了心意識,所以你分別是錯了,你不分別還是錯了。宗門裡面常說,「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這個意思是:分別,給你三十棒,你錯了;不分別,還要給你三十棒,你也錯了,叫你在這裡頭去體會。會的人怎麼樣?分別就是無分別,無分別就是分別,分別與無分別不二。怎麼個不二法?我在這裡說個例子,這個例子還只能說彷彿,沒有辦法說到恰到好處,恰到好處是要自己去實證,說不出來,真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夠說得出來的是方便,最高明的方便,與這個真實愈接近那是愈高明,諸位要善聽、要會體會這意思。

  我在講席裡常常給諸位說,自己心地清淨,在一切法裡面一念不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念不生,自己的心平了。一念不生,萬法平等,極樂世界裡頭沒有樂受,你有樂受就是你生念了;阿鼻地獄叫你上刀山、下油鼎,你沒有苦受,不起一念,天堂、地獄平等的,都不受。苦樂憂喜捨都不受,這個時候叫正受,你的法界是一真法界。這是心達到極平等,一心裡面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都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也都現前。我們現在只看到眼前的,其餘的九法界看不到,你到一心,十法界都現前。如果我證到一心,我就可以給諸位說,我們這個講堂裡面,你們在座聽經,還有他方的天人、有他方的諸佛菩薩,乃至餓鬼、地獄、畜生都在這聽,確實都有;我說法的音聲遍十方法界,十方法界眾生不到此地來,我也不到他那裡去,如同對面,是這個境界,這一點都不假,這是真實的。才起一念,迷了,一現九隱,而這一現,現的圈子很小。

  你心在一的時候,這個心是盡虛空遍法界,經上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心的心量就是這麼大。而一心所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在裡面,你看得到、聽得到,你這一句話小小的咳嗽一聲,盡虛空遍法界每個人都聽到,六根的能力廣大無邊。為什麼?稱性。《華嚴》裡面講周遍含容,這是什麼?這是空、這是無說。說是什麼?恆順眾生,你是人給你說人話,你是鬼給你說鬼話。為什麼?適合你的程度,來誘導你契入真實。這些言說是從無言說裡面建立的,因此言說就是無言說,無言說又不礙建立言說。佛說法四十九年,是從無言說裡面建立的言說,無差別裡頭建立的差別,因此差別就是無差別、言說就是無言說。所以佛說,他說法四十九年沒說一句話,你們要是說佛說法你就謗佛。在我們看,明明說了這麼一大堆,記錄下來,我們翻譯的還不到十分之一,《藏經》擺在這裡不是一大堆嗎?無說而說、說而無說,我們如果要是有本事,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就入進去了。自己清淨心中確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不礙隨緣言說,什麼樣的根性給他說什麼樣的法,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本來無障礙,障礙就在起心動念、在迷惑顛倒,障礙在一切執著、一切分別。

  佛法的修學正如同《法華經》裡面所講,菩薩的本事,菩薩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本分的事是什麼?是以二空觀破兩種堅固的執著,這是本事。以人我空破人我執,以法我空破堅固的法執,大乘佛法一開端就教給你這個法門,這大乘入門。相宗的百法明門,大家曉得百法是一切法,百法明門是什麼意思?就是叫你用二空觀破兩種堅固的執著,證得理一心不亂,目的在此地。因為眾生迷一切法的真實相,佛把這一切法給我們說明,使我們恍然大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前面九十四種有為法,《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我空破了,法我空也破了。我們今天念百法是怎麼樣?牢牢的又堅固執著一百個名相,不但分別執著沒有打破,反而增加了。這個學法十方諸佛流眼淚,這怎麼辦!原來教給你這個,是叫你破執著、離分別,哪裡曉得一教,不但沒有把你分別執著破了,還要再加一百條,這不是罪過嗎?

  佛法的教學跟世間法不一樣,我們不能用世間法的方法來學佛法,為什麼?世間法的教學所使用的就是分別執著。佛法所教學的,是用分別這些法給你說,說完之後你把這個分別統統要離開,所以是說而無說、聽而無聽,你愈聽心愈清淨。古人有個比喻,「紅爐點雪,立即消融」,這個比喻美極了,紅爐是什麼?爐子,爐子是鼎,古時候煮東西吃的三腳鼎,鍋。下面燒,燒熱了,燒成紅的,你看溫度多高!雪花一落在那個地方立刻就消掉。聽聞佛法要這樣聽,音聲一歷耳根立刻消融,痕跡都沒有,那你怎麼不開悟!你這言下大悟。如果你聞法像杯子一樣,水一滴滴的,再聞的時候滴滿了,那就壞了,你搞得一肚皮的佛法,這麻煩大了。所以講消歸自性,也就是紅爐點雪立即消融的意思,這是叫會聽,到會聽的時候當然你也就會說。這個時候你就真正入了狀況,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長說短說、深說淺說無不與法性相應。

  法性是什麼?法性是清淨寂滅,法性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楞嚴》裡頭有兩句話說得很好,就是說諸佛菩薩說法,「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種種不同的根性,所以佛有種種方便說。相宗一入門就叫你破二執,性宗的經論也是如是,《大乘起信論》性相兩宗的教義都有,你們仔細去看看,是不是一下手就叫你破二障?教你破兩種堅固執著,證一心不亂,一心就是真如。唯一是真,二就不真,二就不如,我們在境界裡才起心、才動念,就已經落到二、三,真也失掉,如也失掉。諸位果然心達到清淨,到一心了,在一切境界裡頭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一切明瞭、一切通達,那個時候無有一法不真、無有一法不如。吃飯是真是如,喝水也是真是如,穿衣是真是如,睡大覺也是真也是如,他怎麼不自在?這叫真解脫。這一段經文就是叫我們在一日,現在我們吃三餐,一日三餐當中你要是會了,吃飯的時候提起觀照功夫,舌性照味性,「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味皆空,「度一切苦厄」。看看我們在一日三餐當中能不能派上用場,諸位要是能派上用場,那你就法法皆真、法法皆如。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