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八十六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86

  第五十七面末後一行: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經文的格局與前面兩段都是相同的。『畜』就是吸氣,我們講呼吸,吸氣很猛烈,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曉得鼻是司呼吸的,呼吸的速度要正常,不快不慢。譬如我們跑步,跑很久的時候氣喘,這個時候鼻呼吸,好像對於我們疲勞已經超過我們的體力,有的時候我們張著口呼吸,在這種情形之下猛烈的吸氣,就會造成鼻的疲勞現象。『冷觸』,鼻裡面發冷,這是鼻的疲勞現象,這個冷的相是因為觸才有,如果要是不觸,可見得這個勞相本來是沒有的。『因觸分別通塞虛實』,這個時候我們鼻子是通還是塞?虛就是通,實也就是不通。這種現象平常我們在感冒的時候,我們自己會感覺到有這個現象。這是講一個正常人,你要是猛力的吸氣也會有這個現象,就是造成鼻根的勞相。同時,辨別氣味,有些人鼻根很敏銳,輕微的氣息他都能辨別;有些人鼻根不靈敏,很濃的香臭氣味他都不曉得,甚至不能夠辨別。

  經文裡面提出這些例子,就說明鼻嗅聞性的作用,是說的這個。聞性,就是能聞的聞性,也是因妄而有的,古人所謂「有些氣息亦是病」,這個話的意思說得很深。我們曉得禪定功深的人他不用鼻呼吸,特別是道家講調息,他打坐的時候講調息,他用這個功夫。他們的目的是養生,換句話說,延年益壽。他不用鼻呼吸,用什麼呼吸?用全身毛細孔呼吸,這實在是很高明,這是長壽的修行法。在佛法裡面曉得,縱然你活上一千歲,壽命還是不能達到恆久。為什麼?佛法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個虛妄之相,必定免不了成住壞空。現代的天文學發達,每天在太虛空當中不知道有多少星星出現,也不知道有多少星星爆炸毀滅。我們地球在太虛空當中是微不足道的一顆小星星,並不很大,是個小星,地球同樣有成住壞空。我們這個身體活上一千歲、一萬歲,實在講也算不了什麼一回事情。所以佛法不求長壽,跟道家宗旨不相同,佛家所要求的是見性,是要求證得真常不生不滅。再問問,能做得到、做不到?給諸位說,能做到。你要是說能做到,那釋迦牟尼佛不也死了嗎?不生不滅不是指這個肉體,肉體是生滅的,諸佛菩薩所示現的也有生滅,釋迦牟尼佛示現八十歲入滅,我們講他八十歲死的,世壽只有八十歲,也不算太長,這個不生不滅不是指肉體。不是肉體,是不是靈魂?我們世間一般人講,靈魂在六道裡頭輪迴投胎、捨身受身,是不是它?給諸位說,也不是它,靈魂也是個生滅法。在佛法唯識裡面講阿賴耶,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裡面給我們說的,「去後來先作主公」,這就是講阿賴耶識。佛法裡面有的時候講神識,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叫它做靈魂。在百法裡面阿賴耶識,大家一看就曉得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生滅法,不是究竟法。究竟法是什麼?不生不滅的是真如本性,不是阿賴耶。這是在《楞嚴》、在《起信論》、唯識裡面都說這個道理。所以古德這句說得很有味,有些氣息這是病,沒有氣息那是死人,沒有氣息不是死人嗎?道在哪裡?這就要諸位細細的去參。

  佛在此地告訴我們,『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佛門裡面的修行人,在古德裡頭有個很著名的人,寶誌公,梁武帝時候的人。現在大家修的《梁皇懺》就是寶誌公編的,超度梁武帝的妃子。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諸位想一想,超度是有功效,但是得要得道之人才有這個力量。沒有得道,那就是誠心誠意的去修法,也能夠有幾分感應。如果自己沒有得道,佛事又不能盡心,不能竭盡自己的誠敬之心,這個佛事就不會有感應。寶誌公曾經說過,我們在寺院裡頭修道的人,一天到晚像做香燈師一樣,佛前面添香、供水,不曉得身是道場。我們要是聽了這句話,懂不懂寶誌公的意思?道場在哪裡?道場在六根。這段經文講的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它有作用,道場就是在六根。就是叫我們在根塵相接觸的地方去見性,見性就是證道,道就是性。禪家講調息,換句話說,他是專在嗅聞性上做功夫,他的功夫跟道教的功夫可大大不相同,道教的調息是講養生,佛門的調息是叫你見性,目的不相同。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嗅覺的功能怎麼產生的?這一語給我們道破。我們曉得,鼻根哪裡有自性?無自性。它是因於浮塵根幫助勝義根,在通塞之間,通的時候這就有聞,就有嗅覺的作用;塞的時候它就沒有作用,這個作用就失去。由於『通塞』這兩種虛妄不實的塵相,在這裡面使我們覺得有嗅聞性,所以『發聞居中,吸此塵相』,就是通與塞兩種塵相,我們叫它嗅聞能入之性。

  【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如果沒有『通塞』,嗅聞性我們就找不到。嗅聞性一定是在鼻根通塞之處產生的,在佛法裡面講,發現的。如果要是窮究其根源,畢竟沒有實體可得,所以就證明它沒有自性。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這個經文的格局跟前面幾科都是一樣的,說明嗅聞性不自生、不他生、不無因生。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結語的經文與前面完全相同,前面明瞭了,後面一念我們也就都了解,所以不必要再重複的來講解。下面這是第四科,舌入。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舐吻』就是用舌頭舔東西,如果用力舔的時間太久,這就叫『熟舐』,這個時候舌根就疲勞,就有勞相出來。所以一個甜、一個苦,這是舌的勞相。由於甜苦這兩種觸,同時也顯發舌根不動的時候『淡性常在』,我們不覺得口裡面有什麼味道。這也是一種常識,健康的人,舌的味道帶點甜味;身體有疾病、不健康,舌頭帶點苦味。不但這個現象是舌根的勞相,就是連帶舌根以及勞相,都是菩提心上瞪發之勞相。這是都在前面跟大家講過,所以在此地我們就不重複了。可是諸位就是每一章,四科裡每一科的第一節是很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把它牢牢的記住。為什麼?向後的幾節,與第一節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句子裡頭換了幾個字而已,所以是一樣的講法。為了有些後來的同學,前面沒聽到的,我們也不能夠辜負人家,多少要把這個意思說一說。

  為什麼說我們六根的根性與作用,是菩提心中瞪發勞相?這個理很深,如果我們從唯識裡面來講,真如本性是不動的。我們雖然說動,一念不覺而有妄動,這個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說真的動了,那還能叫真如嗎?實在沒有動,沒有動而說動,給諸位說,這叫方便說。本來是覺,如果本來覺要是不覺了,那就不叫做本覺,所以這個話說得很難,愈說愈不容易理解。如果要是像《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所提的問題,如果本來是覺,大家就成佛了。大家既然都是佛,為什麼會變成眾生?本來都是覺,為什麼會迷?諸位必須要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迷是有,但不是真的,是妄的。覺是真的,在迷的時候覺也沒有失掉,你要是說我們現在覺性失掉,我迷了、失掉了,失掉了你還會起作用,你眼還能見、耳還能聽,你哪裡失掉?沒有失掉。縱然是那個人死了,死了也沒失掉,為什麼?他還有屍體在,那是色法。色從哪裡來的?色從心心所變現出來的。今天人曉得一點點消息,所謂是物質不滅、精神不滅,這是現代人曉得的這點消息,可是對於物質與精神的真實相他不了解,他要是把物質、精神的實相徹底明瞭,這個人就叫佛菩薩。

  所以一切的色法,我們六根的根「眼耳鼻舌身」,連同「意」,意是屬於心法,前面五根屬於色法。色法、心法都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就是《楞嚴》裡面講的「晦昧為空」,色法就是《楞嚴》裡面講的「結暗為色」,在唯識裡面講就是相分,精神在唯識裡面稱之為見分,都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阿賴耶識又是什麼東西?就是說明菩提心瞪發勞相。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整個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非是菩提心瞪發勞相變現之物。變現的這些現象有沒有?給諸位說,似有非有,看到樣子是有,實際上沒有,當體即空,不必要等到分析,當體就是空。天台大師教給我們三觀,《楞嚴經》佛教給我們「奢摩他、三摩、禪那」,天台宗解釋《楞嚴》就是把這三個名詞配在三觀上,奢摩他是空觀、三摩是假觀、禪那是中觀,天台家所講的。利根的人,所以叫一心三觀,三觀是同時的,沒有次第、沒有先後,這樣就能夠見性。

  交光大師他是不太贊成用天台三觀的方法來解釋《楞嚴經》,他的看法認為天台的三觀所用的心是意識心,而《楞嚴經》裡面所用的心,不用意識心,這點有差別。換句話說,《楞嚴經》的境界還在三觀之上。如果我們講到一心三觀,差不多是能夠到這個標準;次第三觀,是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由此可知,經裡面所講的『菩提瞪發勞相』,豈止六根!我們今天念頭的妄想,一天到晚妄念紛飛,以及我們六根在六塵裡頭起的這些作用,哪一法不是菩提瞪發勞相?這是我們要覺悟的,這就是一種病態。有這個病態不怕,怕的是有這個病態自己不曉得。知道自己有病你才會有求醫的念頭,你才會想到我要恢復健康。如果你自己有病,而不知道自己在病中,不知道求醫,也不曉得求健康,這個病當然一天比一天嚴重,怕是怕這個。今天世間人,幾個人已經覺悟到自己有病?此病就是我們的菩提心裡面帶著這一分迷情。

  迷情,給諸位說,是虛妄的,決定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可是你要認識這個妄境,果然認識它是虛妄的,妄就不礙真,你不曉得這個虛妄,這個虛妄會妨礙到真性。我們現在曉得不曉得這個虛妄?給諸位說,不曉得。不要說看到經上講的、聽到我天天在這裡講的,曉得一切都是虛妄的,你真曉得嗎?如果真曉得,你在虛妄境界裡面就不會有得失取捨的念頭。你有得失取捨,可見得你並不曉得那是虛妄的,只有被妄境迷惑了,把妄當作真,才在這裡面起心動念,才有得失取捨。如果曉得一切境界相是菩提心瞪發勞相,正如同《金剛經》裡面所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的心在境界裡決定是清淨的,這是很顯然的道理。千萬不要誤會,現在這個道理我們懂得,我們還是放不下,古人所謂「看得破,忍不過」,其實沒看破,看破了決定放下。

  這個事情,我在剛剛學佛沒多久的時候,就跟章嘉大師討論過這個問題,就是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是看破,行是放下,到底哪個難、哪個易?給諸位說,知難,看破難,放下容易。換句話說,之所以放不下就是沒有看破。世尊當年在世,他老人家所表現給我們看的,說法四十九年,原因在哪裡?就是看破太難了,所以要給我們講解,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揭穿,讓我們看破。你幾時看破了,你的修行功夫就是圓修圓證,就是普賢行。所以佛法確實是著重在解,著重在開悟,悟後起修,那個修就很容易。修什麼?修就是在境界上提得起、放得下。而且給諸位說,提起跟放下是同時的,也是沒有先後,這才是妙極了。放下是清淨,自己在一切境界裡一念不生;提起是大慈大悲,利益一切眾生。它是同時的,沒有先後,「先放下再提起」,不是,沒有這個道理,決定是同時。這是經文裡面主要的宗旨義趣。

  這段經文也是從假設事相裡頭來說的,所謂身體不健康的時候舌有苦的味道,身體健康有甜的味道,對於舌根不動的時候就是有淡的味道,什麼味道都沒有,我們叫它作淡。在佛門裡面吃飯是一堂功課,所以那個道人他明心見性了,有人問他,你怎麼修法?你看我們禪宗語錄裡頭常常有,你問他:你一天到晚做什麼功夫?他告訴你:「飢來吃飯,睏來眠。」我們一聽,這是修什麼道?哪一個人肚子餓了不曉得吃飯,疲倦了不曉得睡覺?人家那個吃飯睡覺是修行,是修的明心見性,我們的吃飯睡覺一塌糊塗,這不能比。人家吃飯的時候舌根見味性,他由舌性接觸味性,明心見性。佛門裡面供佛,三德六味,我們說三德六味這是最恭敬的六個菜,那就錯了。這六味是怎麼說?酸甜苦辣鹹淡,這個六味,這個六味一和合,美不勝收,你做一百道菜、一千道菜、一萬道菜,也不出這六味。所以不要呆呆板板看到供佛就是六個菜,你要曉得那六個菜是表法的,它表這個意思。

  現在我們都是把它看在數字上,認為佛門最恭敬的是六個菜供養,少則三個菜,多則六個菜,這都搞錯了,不曉得三德六味是表法的意思。這個敬是隨我們自己的力量,所以說是隨心隨力,盡心盡力就是圓滿;隨隨便便的這是不敬,沒有誠意、沒有敬意。所以你具足了誠意,盡心盡力,供一杯清水也具足三德六味,功德也是圓滿的;沒有敬意,供一百道菜,功德也不圓滿。你們看看清朝的歷史,皇帝吃飯每天三餐,菜都是一百道,圓圓滿滿。不管他吃不吃,廚房一定給他做一百道菜,這是從前宮廷裡面的規矩。而且這個菜還不是天天一樣、餐餐一樣,不是的,天天在那裡換,變花樣。所以御廚不容易當,天天要變花樣。六味歸納起來不外是兩種妄塵,此地是舉一個是有味,酸甜苦辣鹹這是有味,淡是無味,歸納一個是有味、一個是無味。所以經文講: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

  『甜苦淡』是三種,怎麼是二種?「甜苦」是有味,「淡」是無味,二塵是這麼說的。就是酸甜苦辣鹹這是有味,歸納為一種,沒有味的是一種,『二種妄塵』,這二種妄塵是對立的。

  【發知居中。】

  這就是味覺,知道這個味覺。

  【吸此塵象。名知味性。】

  就在有味與無味當中,出現能入之舌性。

  【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古人吃飯的時候,真正修行人用功,他吃飯的時候是在舌根裡頭悟入,悟入法性。我們吃飯的時候是心為境轉,為什麼?外面那個菜酸甜苦辣鹹,那是六塵,我們的心被它所轉「這個味道不錯,這做得很好」,在色香味裡頭轉,不曉得回光返照,我們是心為境轉。佛講過「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被境界所轉而不能轉境。好了,你們聽到之後,這以後做菜不要講究味道,給它大鍋菜炒一炒就算了,你們要是這樣學佛,那都學成佛呆子。這個色香味講不講求?講求,佛教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知名的,是高度的藝術,哪有不講求的道理!尤其對於吃東西,中國人是世界第一,這叫世間法。講求是一樁事,所謂是提得起,剛才給諸位說,放得下是同時,沒有先後次第。一方面講求,一方面又不分別、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你的真心現前。為什麼要講求?講求這些是供養諸佛、供養眾生,為自己可以不需要,為別人就要講求。

  我們供養具裡頭要做到盡善盡美,那如何能不講求!要是不能做到盡善盡美,那我們的恭敬心沒有了。修學綱領裡面供養是擺在第三位,第一個是禮敬,第二是稱讚,第三就是供養。所以應當盡心盡力的供養,表我們自己的誠敬。供養的人要盡心盡力,接受供養的人要在味塵裡面能夠回光返照,不被色香味所轉,這就叫功夫。如果為色香味所轉那是凡夫,不為塵境所轉是佛菩薩,佛菩薩供養別人也是盡心盡力,也要做到盡善盡美。這個地方我就說了一個例子,一個是修供養的人,一個是接受供養的人。佛門裡面最注重的是修福、惜福,一個人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所以要有福。

  福是要自己修來的,修福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所修的叫痴福,得的果報是愚痴,所以我們要有智慧。畜生道裡面有享福的,你看看外國那些狗,狗還有餐廳,還有狗的旅館,我們一般人都沒有牠享受得那麼好。但是不管牠享受得怎麼好,有多少人怎麼侍候、照顧牠,畢竟牠是個狗身,狗不能變一個人出來,畜生身;這是前世所修的痴福,受惡道身去享去了。這是我提出來希望大家要能警覺到,我們修福要有智慧做基礎,不要修痴福。凡是是非、邪正、真妄、善惡都不能辨別的,就去修福,這統統叫痴福;你一切事情、情況都搞得清清楚楚,這個修福是智慧的福報,果報是不相同的。

  所以在飲食一道,我舉一個例子,剛才講我們修福的人要誠要敬,拿做菜來說,色香味要講求,材料要講求。縱然不能取到上好的材料,最低限度做菜的這些材料要沒有壞。如果材料裡頭有壞的都要剔除,為什麼?壞的材料縱然是好的、很珍貴的,給人吃了人家會害病,你這個福修了叫痴福。上好的材料,「可惜,變一點味道,丟掉太可惜」,還是得丟掉,變了味道的、變了色的都不可以。所以你在修福裡頭是以健康衛生為第一,要注重這個。不能什麼都不顧了,「這個東西壞了,壞了也要吃,不吃掉我們沒有修福」,你修的那叫痴福,你來生去做外國人的洋狗,就做那個去了,這是愚痴。所以這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的,再好的東西,你在那裡收藏,一旦變味、變色統統要丟掉。拿去供養那些畜生,有些畜生可以受用,像小蟲、螞蟻、老鼠牠們可以受用,去供養牠們。所以吃飯不簡單,道人「飢來吃飯,睏來眠」,那是什麼?已經明心見性證得理一心不亂,沒事了,沒有事情那只有吃飯睡覺,沒事了。我們現在是心地未明,事情還多!再看底下經文: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這一段前面兩句是說明,知味之知如果從舌根生,不需要藉味塵,味塵沒有接觸的時候舌根沒味道,底下再說明它不自生、不他生、也不無因而生,就是《中觀》裡面講的四句偈,「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這些經文讀熟,如果諸位在此地領悟,就能夠證得無生法忍。實在講就是《中觀論》這四句偈的註解。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入」我們讀了四段,在整個這一大科後面還有兩段,身入與意入。雖然講破的是根,六入破的是根,實際上都是就六塵上來破。因為根與塵的關係非常密切,它是相對而生的,一邊不成立,另外一邊當然也不能夠成立,所以說根要是離塵畢竟無體。譬如前面講眼因明暗,耳因動靜,鼻因通塞,舌因有味跟無味(就是甜淡),後面講身有離合,意就是心有念頭的生滅。但是我們應當要明瞭,這六種浮塵根用與此地講的有不同。浮塵根這個相很粗,譬如我們講,眼有開合,睜眼睛又把眼睛閉起來,這是浮塵根它的作用;耳有動有靜;甚至我們講,意也有開合。現在我們講的舌根、舌入,經文裡面說,有甜與苦,顯舌根不動的時候淡味常存,也是說明這樁事情,正是顯示出外面塵境有、識就有,所以講根塵識,舌識就有,五俱起意識由這裡引發而現前。諸位要曉得,我們在一般講是眼講得最多,一般經裡面,譬如《楞嚴》前面的十番顯見,六根裡面取出這個見來說明。既然有十番顯見,當然也可以十番顯舌嘗味,一樣的道理,塵有、識就有,可見得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它是永遠存在,不受根塵的干涉,這就是真理。在六根裡面,確實從眼根來顯是最為方便,我們很容易能夠體會到,很容易能夠覺察得到,其餘根裡頭比較有困難,實際上它是一個理。所以一個道理明白了,其餘都能夠觸類旁通。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

  這是講身入,身就是講離合,接觸就是合,有合就有分開。還是從比喻上說,如果有一個人手很冷,接觸一個很熱的手,這裡面就有冷熱的現象,觸相生了。

  【若冷勢多。熱者從冷。】

  這就是手的冷比熱的力量要大,那熱手漸漸的也就冷了。

  【若熱功勝。冷者成熱。】

  這個冷手慢慢它就暖和了。

  【如是以此合覺之觸。】

  這是講一個合,注重在一個合。

  【顯於離知。】

  這個一合一離就是身入之知,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身體上的感覺、覺知,就是身體的覺知。

  【涉勢若成。因於勞觸。】

  這個『勢』就是冷熱之勢力,在此地當作力量講,一個是冷的力量,一個是熱的力量。

  【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冷是勞相,熱也是勞所現之相。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

  我們身的覺知、感覺:

  【發覺居中。】

  在這兩種妄塵,發覺居中。

  【吸此塵象。名知覺性。】

  在這個地方我特別要提醒同修們,佛經裡面所講與現在醫學裡所講的不一樣。醫學講神經系統,佛法在此地不說那些,佛法從總綱領、總原則上說。可是你無論怎麼樣去分析,確實脫不了這個大前提、大原則,就是菩提真心瞪發勞相,確實沒有辦法超越。為什麼?因為從極細的地方講,佛法講到三細六粗。可見得拿今天來說所謂分子、原子,甚至到基本粒子,統統都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

  【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違順』,「順」就是自己這個身體接觸,感覺到很舒服、很自在的,順境;逆境就相反,不自在、不舒服的接觸。把接觸的塵象就分為這兩種,一種是順境,一種是逆境,逆境在此地就是「違」。譬如我們在夏天很熱的時候,得到涼風吹在身上,這是個接觸,這是順境,很舒服。如果熱天在一個火爐的旁邊,身體感覺就很不舒服,那就是違境,是自己不願意受的境界。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非離合來』是破共生的,自他共生就是離合來。譬如甲跟乙握手,甲的手很涼,乙的手很熱,這個地方彼此兩個都有冷熱的感受,他覺得你的手很熱,你覺得他的手這麼冷,有這個感受。這種覺是不是自他共有的?不是,所以這一句是破共生。『非違順有』是破他生,剛才舉夏天我們吹冷風或接暖氣,暖氣與冷風都是外頭境界,外面境界就是他,「非違順有」,不是他生的。『不於根出』,是破不自生;『又非空生』,破無因而生。前面幾段四種生裡少了一個共生,前面句子裡頭我們所看到的都有,看得出是不自生、不他生、不無因生,在這個地方四個意思都圓滿了,有不共生。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這是說明其所以然的道理,也就是說明無自性。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如果這個身覺知是從空來的,空有知,與我們自己的身心應當是沒有交涉的。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以上見聞覺知都是指前五識,前五識對境才有。這個知,實在講並不是分別才有的,而是如來藏性所現的作用。我們如果在這裡面再起分別心,就不是前五識,那就是第六識在起作用;如果在境界裡頭又有很深的成見、固執,就變成第七識起作用。所以我們在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心理的作用非常複雜,諸位要是深入《唯識論》,你就能夠了解,絕不是簡單的。而這個複雜的程度,與這整個大宇宙完全相同,我們看到無量無邊的世界,這些銀河系、星星,我們看複雜得不得了。實際上那個複雜,就跟我們一天到晚見色聞聲頭腦裡妄念生滅是同樣複雜,不增不減,妙極了,是一不是二,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有些科學家有這個意思、有這種看法,可是那只是想像,是這麼說的,沒有佛法裡說得這麼肯定。佛法裡面給我們說,一切萬法是一不是二,是一個真性所生。而自己一個身心跟整個宇宙是一不是二,自己的身心是大宇宙的縮小,大宇宙就是自己身心的擴大,所以它是一不是二。我們在小的身心看到好像有生滅,大的宇宙不生不滅,所以佛法裡面講法身,法身就是以宇宙萬法為身,因為宇宙萬法確實與自己有密切的關係。不但與自己的心有密切關係,與自己的身也是有密切關係,這個諸位要去探求,實在是其味無窮,這是真理。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