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二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02

  我們用的經本上面的題目簡略,它具足的經題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上一次我們將經題一、二條介紹過,現在我們講密因,密因講過了,下面一段是「修證了義」。前面這個「如來密因」是講理體,「修證了義」是講修行的方法。怎麼樣才叫做了義?必須與如來密因相應的修法才叫做了義。在本經裡面,阿難尊者是楞嚴會上的一個代表人物,也就是說我們要想修諸佛如來的楞嚴大定,怎麼修法?阿難尊者就是一個代表人,我們學阿難就行了。尊者在這一會裡面聽了世尊的開導之後,經文要到第三卷的末了才示現大徹大悟,悟什麼?就是悟密因,也就是說如來藏性原來是我們自己本具之物,並不要向外面去求,如來藏性就是密因。這一個理悟了之後,當然接著就要求證,如何將這個圓滿周遍之理能夠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是非常要緊的事情。這種修行方法當然不同以往,以往的修行,理與事是分開的,理是理,事是事,理與事不能夠相應,不能夠圓融。現在回過頭來就是要希望能夠修證「理事圓融,事事無礙」的了義法。

  世尊教給他的原則,第一個要「決定以因同果」。因果要不相同,你修的因,你所希求的果得不到,這一點關係很大,希望我們同修要特別注意到。縱然我們不能修楞嚴大定,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個原則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因與果要相同,因果要相應。密因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因將來才能夠證得不生不滅的果,因與果相應。生滅的因要想證得不生滅的果,那就像經裡面所講「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現在這個麻煩是真大,為什麼?我們現在所用的心是生滅心,我們所希求的果報是不生不滅的果報,這個因與果就不相應。我們因地心是個生滅心,怎麼會得到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的果報?我們把話再說回來,我們現在是一個煩惱的、生滅的心,要想求得西方清淨莊嚴的果報,諸位想一想,相不相應?不相應。經上明明告訴我們「心淨則土淨」,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因要修淨因,絕不是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叫淨因,這個地方要是誤會,果報就不能成就。因此,要想成就淨業,必須要在淨土經論裡面去研究,它也有密因,把它的因找到,方法找出來,然後在我們生活行為當中修淨業。業就是三業的造作,三業的造作要清淨,不像過去再染污了,染污就是不淨,與淨土決定不相應。所以佛在本經裡面開導阿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這個原則,無論大乘、小乘,乃至人天乘的佛法,都要懂得這個原則。

  第二個原則是「決定從根解結」。這個原則給諸位說只有大乘菩薩才有,也就是說二乘、人天沒有。二乘、人天要想成就,決定以因同果就可以辦到。從根解結這是直接入上上的禪定,就是楞嚴大定。什麼叫做根?什麼叫做結?到入了經文我們再詳細的討論。「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佛給我們說,每一個根有六個「結」,結並不是真正打一個結,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比喻,就是有六重障礙障礙了本性。眼根的六個結障礙了見性,我們的見性不能夠得到自在的受用,耳根有六個結障礙了聞性,是六六三十六個結。可是修行的方法是很巧妙,一根歸元,六根就通達。在修行方法上來講,只要修一根,一根解決,其他的統統都解決。所以本經「解六結,越三空」。《楞嚴》裡面所選擇的方法是從耳根上說的。在理論上講,佛是從眼根上講得多,譬如「七處徵心」、「十番顯見」,十番顯見完全是舉見性做一個比喻來說明。但是到了用功夫,在二十五圓通裡面,文殊菩薩替我們選擇的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所修的是耳根法門,換句話說,他所解的結就是耳根聞性障礙的六個結。

  我們以耳根來做個比喻,第一個結,這六個結裡六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動」,動就有音聲,我們就能夠聞到。動的聲音去掉,我們還能夠聞,聞什麼?「靜」,不能說是有聲音我聽到,沒有聲音我沒有聽到,那個沒有聽到是錯誤的,哪裡沒有聽到?你聽的是靜。聞動是聞,聞靜還是聞,這個到後頭有很微細的來討論。我們凡夫只知道聞動,不曉得聞靜是聞,功夫深的人曉得聞動是聞,聞靜還是聞。動靜二邊都離開,所聞的動靜沒有了,還有能聞的「根」在;根再離開,還有個「覺」在;覺離開之後,還有個「空」在;空離開之後,還有個「滅」,最後還有個滅;滅再離開之後,聞性才完全的顯露出來,諸位想一想,這六個境界好不容易超越!

  真正修行人懂理論、懂方法。理論是我們耳根裡面如如不動的聞性,那是常住真心,是自己本人,主要的就是在境界裡面要叫主人能真正做得了主宰。不但「動靜」不染不著,不能夠擾亂,連「根、覺、空、滅」那樣微細的境界都不迷惑,都不動搖,這才叫做真正的修行。離開境界不叫修行,都市裡頭太繁華,噪音太多,吵得我們不能夠安寧,找一個清淨地方去修行,給諸位說,那是小乘的修法、初級的修法、不了義的修法。了義的修法沒有環境,環境的清淨跟吵鬧是一如的,他都如如不動,這是了義,是高級的修行方法。「決定從根解結」,這是《楞嚴經》在修法裡面最重要的一點意思。我們要會用這個方法了,把它運用在念佛法門裡面,給諸位說,這就是理一心不亂,那一句佛號就跟經裡面所講的,這一句佛號的力量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真有這麼大的力量?給諸位說,真有。在我觀察之中,力量不止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說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還說得太少,真有這個力量。這個理論你要懂得,方法你要會用,那用功夫實在是得力,到以後我們慢慢再來討論。

  這兩點的開示是佛對於大乘指示最重要的原則,我們從這個原則上去尋找下手之處,我們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入門?這是很重要的。《楞嚴》裡面有「初方便」,有「最初方便」。一入經文我們就能看到阿難所請的「最初方便」,就是最初下手。最初下手,諸位要曉得這是大乘法,這是一乘法,是佛法裡面最高級的佛法,不是普通的佛法,所以它的最初方便水準就相當的高。

  第一,「用根不用識」,什麼是根,什麼是識,我們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這個「根」是指根中之性,比如我們見,你要是懂得《楞嚴》的道理,依照《楞嚴經》的修法,我們要用見性去見一切法,不用眼識去見一切法,這就轉過來了。我們聽一切音聲,我們用聞性去聞,不要用耳識去聞,這就是捨識用根,為什麼?見性、聞性不生不滅,與如來果地上的大涅槃不生不滅相應,跟佛的開示,因果相同。我們用眼識去見,眼識是生滅法,我們讀唯識,諸位曉得,「眼識九緣生」,少一個緣,眼識都不生,所以眼識是生滅的;「耳識八緣生」,它也是生滅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用生滅心,不管你修的是哪個法門,你用生滅心要求不生不滅的果,你就錯用了心,在果報上說,你得不到,這個關係非常的重大。如果我們會用,給諸位說,現在就得自在,就離苦得樂,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心開意解,真是法喜充滿,一切的煩惱、憂悲、恐怖統統都沒有了,只要你會用。所以不要說將來那個殊勝的果報,現前的果報,連神仙也辦不到,所以一會用立刻就有享受。

  如果我們要會用,當然在會用之前必須把根識分得清清楚楚。根識要分得清楚也不是個容易事情,玄奘大師《八識規矩》裡面說「愚者難分識與根」,愚者是指什麼人?指阿羅漢。阿羅漢對於什麼是識,我們就舉眼來說,什麼叫眼識?什麼叫見性?那個根就是指見性,阿羅漢都不清楚;分不清楚,當然他就不會用。我們現在用的是什麼?我們現在是根與識混合在一起用,這是佛告訴我們的。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混合在裡面的「識」剔除,單單用「根」,用「根中之性」,這是最高明、最究竟的修行方法,也是最直截了當的方法。用這個方法去修,給諸位說,不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真把這個道理明白,真會用了,幾天就成功。成的什麼?給諸位說,成佛了,成佛就太快,所以成佛作祖不難,難在這個道理難明。道理懂得之後,你要能信得過,要能體認,認真的去幹。

  因此「性、相」兩樁東西我們都要留意,為什麼?目的就是在揀別什麼叫「性」、什麼叫「識」,不但要揀別,而且還要把它圓融。諸位要曉得,「識」從哪裡來的?識還是性裡頭變現出來的,是性的一種作用,是迷的作用,不是悟的作用。因此我們講「阿賴耶識」,講「真如本性」,真性跟阿賴耶識是一體不是二體,所以阿賴耶我們常常講是真妄和合。實在講,純真無妄,妄是假的,哪裡會有真的妄?所謂妄不過是一念迷情而已,迷情就不真實,把那個不真實的迷情勘破了,就成功。迷沒有關係,你要覺悟那是迷,迷不礙事,怕的是什麼?迷而不覺,這就叫真迷。迷的時候覺悟了,那是悟不是迷,所以就大用自在。這是大乘學人入門的第一步。

  第二,「稱性不著相」,這是了義的修行。稱性就是要與法性相應,我們離不離開相?不必離開相。相雖然是虛妄的,你知道它是虛妄的,剛才說過,它不礙事,妄不礙真,妄也不礙妄,所以在《華嚴》裡面講到「理事無礙」,它沒有妨礙,只要你悟。迷了就有妨礙,悟了沒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與事也無礙,為什麼?妄不礙妄,妄也不礙真,這樣子才能入無障礙的法界。麻煩的在哪裡?麻煩在著相,著相是迷而不悟。離相,不著相,不著相並不是離開了相,就在相裡面而不執著,這個不執著當然是指我們心地上不執著,心地清淨,事相無礙。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看五十三參,菩薩在世間從事於各行各業都沒有障礙,每一行業都是行菩薩道,都是了義的修證,五十三參裡面每一位善知識都是了義的修證。所以《楞嚴》說理的多,實際上修行的榜樣是《四十華嚴》的五十三參。

  「了義修證」表現在生活上,就是在修證的事相上,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以出家身分來修行的只佔五個人,其餘四十八位都是示現在家眾,沒有出家。而五十三位善知識把六道裡面的眾生全都概括,有天神、有外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從政的,有帝王,有宰官,裡面也有教學的,也有從事於工商的,也有做醫生的,各行各業都舉出代表。實在講五十三個人都代表完了,代表不盡,五十三個人是舉一個例子而已,這個將來在大經裡面我們可以看得到,是舉例而已。他們各個都是了義的修證,皆是稱性不著相的修行。不著相,身心清淨,沒有煩惱,心清淨就放光明,一切的理、一切的事就看得清楚。著相,心就不清淨,對於一切事理就看不清楚。我們要想叫自己心裡面常常能生智慧,生智慧那你就得在事相上不要執著。也許要問,有的時候不執著、不分別,事情辦不通,執著、分別又錯了,到底叫我怎麼辦?這個裡面就是迷與悟,悟了的時候表現的那個執著、分別是恆順眾生,是辦事的,心裡面有沒有執著?心裡面決定沒有執著。為了要把事情辦得好,可以發一點脾氣,罵人、打人,心裡面有沒有?心裡頭沒有真正發脾氣。面孔上發了脾氣,心裡頭沒有,心裡頭清清淨淨、歡歡喜喜,這是菩薩道。凡夫面孔上瞋恨,心裡也瞋恨,那是凡夫,你心裡就結業了。

  本經後面告訴我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兩句話跟《華嚴經》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是一樣的意思,說的話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華嚴》從事上說的,《楞嚴》從理上講的,所以事與事才無礙;它是相有體無,事是有的,理是空的。尤其菩薩在六道裡面和光同塵,事相上所表現的跟凡夫一樣,內裡是完全不相同,凡夫不稱性,他能稱性;凡夫真的著相,他是假著相,不是真著相,這種現象在佛門裡也常稱之為遊戲神通,神是不可思議的意思,通是通達而沒有障礙,也就是善巧方便的意思,這樣的修行才叫做「了義的修證」,在本經裡面有三卷半的經文給我們說明這種理論與方法。「如來密因」這一段在本經也佔三卷半,所以這部經完全是照題目來寫文章。「修證了義」一直到第七卷,這一段裡面非常的難得,有理論、有方法,還有示範,這個地方的示範比《華嚴經》簡略得多。《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示範相當的詳細,可以說是很完備而周密,只要我們稍稍留意,真正能夠體會到大乘菩薩修行是怎麼修法。在本經裡面沒有那麼詳細,而代表的人是二十五位菩薩,就是二十五圓通,他們只是概略的說出來,運用什麼樣的理論、什麼樣的方法自己成就,明心見性。

  在本經有二十五位菩薩來給我們表演、示範。經文一直到第七卷,從四卷的後半到第七卷是講「修證了義」。示範裡面最重要的是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用的方法是念佛,觀世音菩薩用的是反聞聞自性,這兩位菩薩用的方法把它合起來,就是永明大師所講的「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可不是叫你一面去念佛,一面再參禪「念佛是誰」,那就錯了,不是這個意思,是運用參禪的理論,把參禪的理論運用在我們這一句佛號裡面,是這個方法。就是禪與淨合而為一,並不是雙修、兼修,是合成一個,那才是真正的極高明而道中庸,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面收到最高的效果。觀音菩薩用的這個方法妙極,就是用反聞的功夫,所謂「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本經裡面觀世音菩薩敘說的只有五、六句話,而在《四十華嚴》裡面差不多佔十卷的經文。「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的修法,要到《華嚴經》裡面才能看得出來,才能夠看得到。我們道場這幾部經現在都在這裡講,能夠合起來看,其味無窮。看出趣味出來,這是初步的功夫;有了趣味,進一步要學。菩薩入這個境界,我也得入,我一入進去我就是菩薩,入到究竟處就成佛。了義的修證是諸佛如來對我們殷切的期望,這才是暢佛本懷,才是佛真正的意思。

  第四段「諸菩薩萬行」。菩薩,在這個地方怕有初學的同修不常聽經的,我們要簡單的加以解釋。「菩薩」兩個字是印度話,印度話裡面稱為「菩提薩埵」,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把那個字的尾音略掉,簡單的稱「菩薩」。這個字的意思,古時候的翻譯翻作「大道心眾生」,這是古譯。新譯就是玄奘大師以後,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是「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菩薩與佛究竟有什麼差別?老同修都曉得,菩薩是在因地,如來是在果地,證了果就稱佛,沒有證果以前都叫菩薩。菩薩是一切眾生裡面覺悟了,悟而不迷就叫做菩薩。

  也許我們聽了這樣的解釋,自己認為我是菩薩,為什麼?我不迷,我眼也看得清楚,耳也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我不迷惑,實在說你說你不迷正是迷惑顛倒。迷悟有許許多多的標準,最高的標準是宇宙人生的真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六根的根性是真,不生不滅,八識是虛妄,八識是生滅的,這樣的話說出來好像很容易,我們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困難,真正的境界我們依然不能領悟。我們現在聽大乘經典、了義的經典,就像什麼?二、三歲的小朋友,你給他說一些大道理,他也在聽,他句句都聽得清楚,甚至聽了他也發問,他懂不懂?他不懂。你叫他唱個歌,三民主義。「什麼叫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就是三民主義。「我懂了,三民主義就是三民主義。」小朋友的見解,他不曉得那個大道理,他也會說得不錯,他很會說,也很會唱,意思不懂,境界入不進去。我們現在學了義經的情形就像這個樣子,所以千萬不能發生誤會。我們要追根究柢,要把真妄的根源找出來,體相搞清楚,真正理解它的業用,我們自己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千萬不能夠含糊籠統,不能夠記住幾個法相名詞,那是大大的錯誤。小小的覺悟的人,像阿羅漢、辟支佛,這是覺悟的少分,他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他還不能作菩薩,他不能算菩薩,為什麼?他所覺的有限,他那個心量還不夠大,唯求自利,不願利生,所以他不能叫菩薩。

  菩薩的標準有沒有一個簡單的界限?給諸位說,有的,你看《金剛經》裡面講的,如果你還有「四相」存在,你就不叫菩薩。《金剛經》的經文很清楚,「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不是菩薩。小乘人,小乘的聖者,我相沒有了,小乘人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所以他不能稱為菩薩。凡夫四相都具足。千萬不可以誤會,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就是菩薩。為什麼?我受了菩薩戒,你看看我還有證書,菩薩還有證書的,你當了菩薩。四相都具足,你拿了一張證書,誰給你的?誰給你證明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證明,四相破了那你是真正的菩薩,釋迦牟尼佛承認你,那是真菩薩,四相都具足不叫菩薩。由此可知,菩薩確實是有相當的深度,不是一般人都能夠稱的。

  這個地方講的「諸菩薩」是指大乘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一個階級,所以稱「諸」,這個諸就是指五十一位菩薩。五十一位菩薩,我們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剛剛講到「六即佛」。在六即裡面,初發心的菩薩是「名字即」菩薩,那就是我們現在所講受了菩薩戒,掛上一個菩薩的名字,有名無實。可是掛上這個菩薩的名,就要認真的修菩薩道,在行解二門裡面真正得力了,這個地位就升一級,「觀行即」的菩薩,這一級也並不是自己隨便把自己就升上來,是要有斷證的功夫。什麼樣的功夫?要能以觀照破見思煩惱。見思斷盡,這是「觀行即」的菩薩,在圓教裡面相當第七信。入住之後才是「分證即」菩薩,那是真正的菩薩,就是《金剛經》裡面所承認的。可見大乘圓教十信之前,在《金剛經》裡面都不承認,因為十信以前四相都還有,四相沒有完全破掉。

  由此可知,是不是真正有菩薩五十一個等級?給諸位說,這是假設,絕不是像學校念書,一年級、二年級,界線畫得那麼清楚,不是的。此地所講的是把我們見思、塵沙、無明煩惱淺深的成分,就是迷惑淺深的成分,把它分做五十一段,破了一段進一級,這麼個意思,做為我們自己修證的一個標準。但是見了性之後,這種分法若有若無。為眾生解說,方便說五十一,實際上沒有分別,為什麼?一有分別心就落在意識裡頭,那是凡夫,決定不是菩薩,所以佛菩薩所有的言說都是為一切眾生方便演說而已。真實法裡面,像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哪有五十一個階級?本來無一物,哪裡有見思、無明?沒有這些東西。本來無一物,也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一真是跟十法界是相對而說的,沒有十法界哪有一真?

  這些言語裡面、這些暗示裡面,我們要能去體會,說,說不出。但是會學的要在言語當中去體會,所謂「以心印心」,這才能真正的見道,才能悟道,才能夠證道。千萬不可以死在字裡行間,不可以死在名相之下。名相我們要不要學?要學,為什麼?方便眾生、接引眾生。如果不度眾生,講老實話,不要學名相,沒用處。但是菩薩有大悲心要接引一切眾生,接引一切眾生就得要學名相,雖學名相,曉得名相是假的。這種學,學就是無學,無學就是學,學與無學不二,學與不學圓融,這叫真正的學佛。

  覺悟的有情,一定是覺到「人我空,法我空」。能覺人我空的是權教的菩薩,覺到法我空的是實教的菩薩。因此,菩薩這個名稱是稱誰的?是稱我們自己。一提到菩薩,不要就想到泥塑木雕的偶像,那就錯了。泥塑木雕的偶像是代表一種意義存在那裡,是教我們學習,提醒我們,教我們見到這個像就要想到它代表的意思,我們有沒有照這個意思去做?有沒有照這個意思去修?所以佛菩薩的形像功德就無量無邊。譬如地藏菩薩是代表孝道,這尊像你供養在家裡,就等於你請了一位老師常常提醒你要修孝道,要盡孝道,就是這個意思,怕你自己忘掉,一看到菩薩,他是代表孝道。觀音菩薩是代表慈悲,一見到觀音菩薩,我今天從早到晚待人接物有沒有慈悲心?有慈悲心,你就修的是觀音法門,這個說法都是從最淺的方面講。深一層像《楞嚴》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是代表耳通圓通,是代表捨識用根、反聞聞自性,那是高級的修行方法。初級教你學慈悲,高級教你反聞聞自性。彌勒菩薩是代表歡喜的,見到人就笑咪咪的,那就是學的彌勒佛;大肚皮是代表忍辱、包容。你要是懂得這個意思,才曉得佛菩薩的名號與形像不是迷信,不是泛神教,那些解釋都錯了,而是一種最高級的教學藝術,佛菩薩形像是教具之一,怎麼是迷信?

  所成就的,實在是成就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能行孝、能盡孝,我們就有地藏菩薩這一分。我們待人接物能存大慈大悲的心,我們有觀音菩薩這一分。我們能夠忍辱負重、歡喜待人,我們有彌勒菩薩這一分,集一切菩薩的大成就叫做佛。這些菩薩,正如同在學校裡面讀書一樣,我們在學校讀書有許多的科目,一尊菩薩就代表一個科目。我們所有的科目都學完,這才得到一個學位,得到學位就好比成佛了;還有一部分沒有學完的,這是畢不了業,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懂得這個意思。因此菩薩有無量無邊,代表無量無邊的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一個法門是一位菩薩來代表。一切的菩薩成就自己,自己在學生的地位自己就是菩薩,圓滿了就叫成佛。

  「萬行」,此地的萬不是數目字,是形容詞,行就是行門,也就是指行為,行為一樁一樁的來計算,算不盡,無量無邊,所以用一個萬字來做代表。我們身體的造作是「身」的行為,身的一舉一動都是行為,口的言語是「口」的行為,心裡面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一切的行為,佛經裡頭把它歸納為三大類,三業的行為,就是把一切行為都包括盡了,每一類裡面都是無量無邊。尤其是意地的行為,連睡覺,他的行為都不中斷,睡覺他還作夢,作夢是意地裡頭的行為。身與口不動了,休息了,意還在那裡動。行為有正確、有錯誤,有善有惡,有利有害。有害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修成有利;惡的行為修正過來,使它能夠成就善的行為;邪的行為修正過來,使它成為正確的行為,這就叫做修行。

  修行不是呆呆板板,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為什麼?每個人的行為不相同,哪有說用一個方法來修正一切人的行為?沒有這個道理。修行的方法非常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修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我們毛病有八萬四千,一個方法對治一個毛病,是對治的。八萬四千是確實的數字,不是籠統說的,就是八萬四千煩惱。諸位想詳細的知道,《佛學辭典》裡面有,《教乘法數》裡面有,你們可以去查一查,細說太繁了。天親菩薩在百法裡面把八萬四千的煩惱歸納為二十六大類,六類「根本煩惱」,二十類「隨煩惱」。通常我們一般講的時候都以這二十六個提出來解釋,這是從綱領上講。每一條裡面都是無量無邊,實在講不止八萬四千,八萬四千還是從綱目上說的,細說說不盡的。諸位要是懂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佛法是活活潑潑,佛法不是死的,佛法不是一個呆呆板板的方法,極其靈活,所以才能夠對治一切眾生的毛病。

  菩薩法裡面有「四攝、六度」,這是修行的總綱領。四攝,第一個是「布施」,第二個是「愛語」,第三個是「利行」,第四個是「同事」。四攝,攝是什麼?攝受的意思。拿現在的話來說,菩薩要想推展他的教學,用這四種方法來招生,這是招生的四種原則。布施是跟人結恩惠,人家受了你的恩惠,對你有感激,你教他做什麼他願意聽,所以布施就變成攝受眾生的一種手段。菩薩的布施跟一般的布施不一樣,菩薩布施雖然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手段,出自於至誠心、恭敬心,所以能夠感動人心。世間人也有用這個做手段,但是往往收的是反效果,原因在哪裡?他的心不是至誠,不是恭敬,他用的是欺詐的心、欺騙的心、虛妄的心,所以只要一被人看破,立刻就給人生反感。二次大戰之後,美國人在世界上可以說是大施主,軍事、經濟援助很多的國家,照理說他對於國際上有很多的恩惠。但是哪一個國家接受他經濟援助的,都恨美國人,恨到極處,為什麼?干涉人家的內政,這就不是至誠心,不是恭敬心,而是一種欺詐、傲慢、玩弄的這種心理。所以他那個施捨遭到的是惡報,不是善報,事看到好像是善事,心不善,這是我們必須懂得的。

  布施裡面有財、法、無畏。在四攝法裡布施,布施的形相是一樣,用意不相同,四攝法裡的布施是與眾生結恩,目的在此,是勸勉他學佛的第一個階段,跟六度裡面的布施不相同。六度裡面的布施是度自己的貪慳煩惱,四攝裡面的布施是勸他學佛,不一樣。不要看到四攝法裡布施,六度也布施,那不重複?不重複。這個我們也不必細講。

  在菩薩的行門裡,從大的綱領上來說,「十信位」,這是初學,奠定佛學的基礎。諸位要曉得,佛學是智慧之學、覺悟之學,奠定我們覺悟、智慧的基礎。三十七道品裡面講五根、五力,五根、五力裡面第一個就是信,信、進、念、定、慧。第二個階段是「十住」,心定了,有了住處,住在什麼地方?住在如來之道中。換句話說,真正得到大乘佛法的受用,已經體會到了,心住在大乘法裡頭不搖動,不會退轉了。第三層功夫就是「十行」,有行為,有行動,行的什麼?就是剛才所講的四攝六度,自行化他,教學相長,是在這個階段。再進一步,第四個階段叫「十迴向」,十迴向是修什麼?把自行化他所有的功德統統在心地裡面離開,貢獻給一切眾生,自己所修的功德送給別人,所修的福報也給別人,我的福報叫大家去享福,而不是自己來享受。換句話說,十行位的菩薩是在那裡認真的造福,十住是培福,十行是造福,十迴向應該是享福了,他自己不享,他把福報送給別人去享,這是真正的難得。再上去就是「十地」,十地才算真正的成就。你要是有福自己享,不讓別人享,你不能登地,你不會成就的。

  在本經裡面,菩薩這個位次說得更詳細,那就是說在十迴向之後,十地之前,有「四加行」,到後來講到經文,四加行要細說。不是說十迴向的菩薩要登地的時候才運用四加行這個方法,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位次上都要用這個方法,這通常講的時候是把它省略掉。因為從三賢到十聖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頭,在這裡面細說四加行是很有道理的。五十一加上四,這就是五十五個位次,這是《楞嚴經》裡常講的五十五位諸菩薩。如果再加上「三漸次」,後面再加上個「金剛位」,一共有五十九個位次,這就是《楞嚴經》跟一切經裡面所講的菩薩的位次,說得特別的詳細。但是有的經裡面說五十一,有的經裡面說四十一,諸位要曉得,並不是佛經裡面說的前後不相應,它是開合不同。有的時候哪一部分歸納在一起,有的地方那一部分展開來細說,所以是一樣的,四十一就是五十一,五十一就是五十九,開合不同。《華嚴》裡面講六度就是十度,十度就是六度,展開來說十度,歸納起來說六度,開合不同而已,當中沒有矛盾之處,這是我們要把它記住的。這是說「諸菩薩萬行」,讀去聲,讀「行」(恨),當作動詞講,行動。今天時間到了,這個題目還沒有能講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