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摘要—佛教教學的目標  (第一集)  1991/09  美國麥迪生  檔名:04-005-0001

  我們有這樣殊勝的機緣,在此地跟同學們研究佛法,這一次我們主要要討論的題目是「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個題目實際上就是《無量壽經》第二章裡面所講的「德遵普賢」,經文上佛告訴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由此可知,普賢十願與修學淨土的同學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因此我們這一次來特別討論這個課題。

  「行願品」是出自於《華嚴經》的,要明瞭普賢行,必須也要懂得《華嚴經》。古人告訴我們修行要務對治為先,也就是說明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對治。這個話怎麼說?首先要知道什麼叫修行。行是行為,行為那就太多太多了,說之不盡。佛在經典裡面把無量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這個三大類就是身體的造作、口裡頭的言語、心裡面的念頭,叫身口意。這個三大類確確實實把所有行為都包括了,總出不了這三大類之外,我們叫它做三業。業就是造作,就是行為。行為有了偏差,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所以一定要懂得什麼叫修行。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講求對治,就是我們有了毛病,如何把這個毛病,來對付它、把它治好,這個就是真正的修行。

  近代虛雲老和尚告訴我們說,學佛要抓到四條綱領。他這個四條綱領就是對治為先的意思。我們為什麼不說古大德而說虛老和尚?虛老和尚是近代人,我們這一身的毛病他看到了。古來大德沒有看到我們現在眾生的病態,沒有看到。虛老和尚他見到了,所以他教給我們修學四個重點。第一個,要深信因果。假如他不相信因果報應,換句話說,他就決定不肯承認他的想法、看法、做法有錯誤,他就不會承認。所以淨宗印光大師,這是我們近代的一代祖師,他對於深信因果,在一生當中極力的提倡。從什麼地方看到?我們可以從他一生提倡《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從他提倡這些書,我們能夠體察得到。他老人家一生所接受的供養,幾乎全部都拿去印書,流通法寶,而所印的書當中是以這三樣數量印得最多。由此可知,老法師非常重視深信因果。所以我們深深感覺到學佛是從哪裡入門?我覺得現代人最好從《了凡四訓》入門,以這個小冊子做為我們修學的根本,那就對了。然後要真正認識佛教,佛教究竟是什麼?如果對於佛教含糊籠統、認識不清,那一開頭就錯了,這一錯就錯到底,決定得不到佛法真正的利益。所以一定要認清楚。

  佛教是什麼?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九法界眾生的教導,也就是教育。那他教我們什麼?教我們恢復自性,實在講佛沒有一法教人,佛是教我們恢復自己的自性。眾生迷失了自性,佛是覺悟了自性,佛幫助我們,讓我們也恢復自性,這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所以他老人家在《華嚴》、《圓覺》上明白的告訴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換句話說,你本來是佛,你現在為什麼不是佛?迷了。迷的什麼?迷了自己,不認識自己了。所以禪家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學佛是什麼?學佛無非是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回來而已,就這麼一樁事情。本來是佛,現在迷了不是佛了,不叫做佛了。佛教給我們的,就是破迷開悟。迷是凡夫,悟是佛菩薩,破迷開悟就是轉凡成聖。什麼叫凡?什麼叫聖?凡,不認識自己,不認識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環境小,到我們貼身穿的內衣;大,整個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迷與悟就是自身跟生活環境,所以佛法常講宇宙人生。人生就是本人,除了本人之外統統是環境。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本身以外,其他的人也是我的生活環境。《般若經》上常講「諸法實相」,實相就是真相。真相明瞭了,那就是佛,就叫菩薩,就叫覺悟;不明真相,那就是凡夫。凡夫不曉得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佛菩薩知道。所以知道真相,我們就叫他做佛,叫他做菩薩;不知道真相,我們就叫他做凡夫。聖凡、迷悟沒有界線,換句話說,一念之差,一念錯了就叫凡夫,一念正確了就叫做佛菩薩。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認識環境,這就叫真實的智慧。所以佛教教育是智慧的教育。

  智慧,凡夫沒有。不但凡夫沒有,阿羅漢也沒有,辟支佛也沒有,權教菩薩也沒有真正的智慧。我們今天世間人,有很多聰明人,那叫聰明不叫智慧。我們今天講,可以說它做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不一樣。知識雖然是很高,對宇宙人生他有他的看法,未必是正確的,未必是實相,有的時候他往往看錯了。就是今天科學家、哲學家,也不敢承認自己所見的,是絕對正確的。他發現一個定律了,過了幾年又被別人推翻了,可見得它不是真的,真的怎麼會推翻?由此可知,科學發展到今天,使大家得到一個真實的觀念,那就是真理永遠是遙不可及。每個人只能看到一邊、只能看到一點,全面的並沒有看到。這也是逐漸逐漸的認識,我們觀察不是真實可靠的。佛所講的智慧是決定真實,決定不會被人推翻的,這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智慧要從禪定當中來。所以他不是用思考,思考是落在心意識裡頭,不可以思考,不能思惟,是用相當程度的清淨心,在佛法叫做禪定的功夫。心定到一定的程度了,這個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他不通過思考,叫照見,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佛菩薩常在經上把我們的心比喻作水,水在不起波浪的時候,平靜的時候,就像一面鏡子,照外面就照得很清楚。當你有念頭的時候,念頭就是波浪,水起了波浪了,那波浪愈是大浪的時候,那你看東西就看不清楚了。它也能照,它只能照局部的,不是照完整的。這個局部的,還動盪不定,是這種情形。所以我們佛弟子供佛像,佛像前面供一杯水,那水是什麼意思?就是代表這個意思的,水是心水,要清淨,要平,不要起波浪,看到這杯水,我的心像不像這個水?所以它是表法的,常常提醒我們,我們心要清淨、心要平等,要不能有波浪;也就是心要清淨,絕不能有念頭。善念、惡念統統是波浪,統統是把照的作用失掉了,喪失掉了,要常常去訓鍊、去鍛鍊,鍛鍊這個心在任何境界裡面學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對了。

  心清淨、平等,這個就是成佛、成菩薩之因。對於宇宙人生,自己與生活環境的真相徹底明瞭了,這就是果,這有因果。如果我們的心亂了,妄念很多,煩惱很多,執著很重,心不清淨,心不平等,就好比水染污了、混濁了,而且是起了很大的波浪,這是因;對於自己、對於環境完全不能夠認識,所想的、所看到的、所做的全盤都錯了,這是果。世出世間法絕對不能夠離開因果的定律,我們要深深相信。淺而言之,所謂是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此,我們自己所作所為,起心動念,要對自己負責任,就是對自己受果報負責任。果報從哪裡來?自作自受,不是別人加予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能力加予你。如果有人有能力加給我們,那佛菩薩大慈大悲應當把最殊勝、好的果報給我們才對,佛菩薩沒有這個能力,善因要自己去修,善果自己決定得到。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

  第二、要嚴持戒律。換句話說,善因善果從哪裡做起?從戒律做起。持戒,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守法,人人都守法,社會就安定了,世界就和平了。由此可知,持戒非常非常重要。今天也有不少人重視持戒,但是他所重視的是佛法上所講的五戒十善、菩薩戒、比丘戒,講的是這些。雖然在說,雖然在提倡,有沒有效果?沒有見到。這個原因在哪裡?我們今天講對治,要把這個病根找出來,找出來之後才能夠對症下藥。原來那個五戒十善還有基礎,還有根本,這是根本戒,還有根本的根本,我們把它疏忽掉了。根本的根本是什麼?是六和敬,我們把這個問題疏忽掉了。六和敬裡面第一條叫「見和同解」,也就是我們今天社會上常常說的要建立共識,這個問題疏忽掉了,你這個戒律不能產生效果。六和敬是戒律的根本,整個佛法的修學建立在六和敬的基礎上。

  在我們中國,諸位讀《論語》,孔老夫子是中國人的典型,是中國人的模範,談起中國人,就是以孔老夫子為代表。孔老夫子有哪些好處值得大家所讚美的?《論語》上弟子們(學生)對老師的評語,那最可靠了。學生替老師下的評語,說孔老夫子有五種好處,值得給我們做模範的。哪五種?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慎、節儉、忍讓,這是我們中國人做人的基本條件,中國聖人。釋迦牟尼佛是印度聖人,印度聖人給我們講的六和敬。中國聖人給我們講的五德,溫、良、恭、儉、讓。所以在古時候佛門教誡弟子,都是以五德、六和做為基礎。我們今天把這個丟掉了、疏忽掉了,所以今天佛法無論在解、無論在行都沒有基礎。我們過去不知道,現在曉得了。曉得了,馬上就得要做,雖然年齡大了,亡羊補牢也不晚,比不做要好多了。因此五德六和是我們真正的基礎,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內充實五德,外就是與大眾相處,要講求六和。

  諸位如果到過北京去參觀過故宮,你要稍微留意一下,故宮,這是從前的皇宮,宮庭裡面有三個主要的建築,我們俗話叫金鑾殿。三個大殿最大的一個大殿叫太和殿,太和殿後面一個殿叫中和殿,中和殿後面又一個大殿叫保和殿。你看三個建築都用和,太和、中和、保和。你們想想,這個名字的意思。太和,不得了!太是太虛空,不但給人要和,給國家也和,給世界也和,給整個宇宙也和,你看看這個心量,豈不就是佛經上所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第二個意思,就跟經,中和。中就是不偏不倚,也就是清淨平等,有染污不得其中,有偏斜不得其中。佛家講中道,儒家講中庸。和要建在什麼基礎上?建立在中道、中庸的基礎上。後面要保和,要保持,永遠不能失掉。你能保持多久,你就能享國多久。哪一天不保持了,那一天就亡國了。所以做皇帝,子子孫孫都要保持,他才能享國久遠。到了國衰的時候,為什麼衰?不保了,不和了。家不和,家就要敗。國要不和,這國就會亡。中國俗話常講:「家和萬事興。」由此可知,這和多重要。佛給我們提出六和,非常非常的圓滿,真是講盡了。

  六和,第一個就是見解、知見相同;第二個就是「戒和同修」,彼此大家都守法;第三個「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心裡面都法喜充滿;最後一條,「利和同均」。當然這個六和裡面,我們想想看最重要的就是一前一後,前面第一個就是建立共識,最後一個就是今天所講的財富分配平均,就是利和同均。這個國家,這個世界,財富分配要平均的話,世界和平。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講絕了。所以今天我們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一定要遵守五德六和。從本身做起,從家庭做起,你這個家庭財富分配要很均,你這個家庭會興旺,你這個家庭會永遠團結在一起,不會有爭奪的。團體財富分配平均,所以說老實話,今天外國人做生意,為什麼做不過日本人?日本人所賺的利潤分配給員工,比外國人分配得要平均一些,接近到平均,對員工照顧無微不至。他一個公司、一個工廠就像一個家庭一樣,生意不好的時候,大家還是拼命做,決定不會遣散,換句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有這種精神。外國沒有這個精神,賺錢的時候多僱一些,蝕本的時候趕緊解僱,所以員工沒有保障。日本人員工有保障,這個就是利和同均,他懂這個道理,真正能夠團結。所以我們今天談戒律,一定要談根本的根本,在這個基礎上再建立五戒十善,菩薩戒、比丘戒,這才能談得上。

  第三個,堅固信心。對於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今天我們講的大乘當中的淨土法門,要真正有信心。最後,決定行門。在無量無邊法門裡面,我採取哪一個法門?我怎樣來修學?虛老和尚給我們提出這四個重點。我再重複說一遍:「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堅定信心,決定行門」,這四句十六個字。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難的原因在哪裡?是我們對於自己不認識,對於佛法也不認識,信心憑什麼建立,法門憑什麼選擇,這個關鍵在此地。因此在認識自己是多麼重要,認識佛教是多麼重要。認識自己,首先要肯定自己確確實實從無量劫以來到今天迷惑顛倒、造業受報,因果循環沒完沒了,這是我們自己眼前的現況。

  佛法究竟是什麼?不知道。看看外面這個佛教,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當年那個樣子?當然不是了。早些年來,我在紐約講經的時候就提過,我記得好像是一九八三年的時候,我所見到的今天在全世界的佛教,總共可以分為四大類,就是四種不同的樣子。第一種就是宗教的佛教,它變成宗教了,這個很普遍。今天一提起佛教,你們馬上有個觀念,佛教是個宗教。其實它是不是宗教?它不是的,它變成宗教,這是佛教教學的目的達不到了。第二個是學術,變成哲學了,你們現在大學裡頭有研究佛學,在日本研究很普遍,把佛教經典當作一種學術來研究,變成了學術的佛教。佛教不是學術,變成學術的佛教。第三種,那是最近大概二、三十年才發展出來的,叫邪教的佛教。那個實在講連宗教跟學術都比不上,為什麼?害人。那兩種還不至於對人有大傷害,這個對人就有大傷害。學了之後,如果你不認真學,沒事情,要認真的去學,大概六個月到一年就變成精神分裂,無可救藥,最後的果報都入了瘋人院、精神病院,這是非常的殘忍。這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才看到的,從前還沒有。第四種是真正傳統的佛教,那非常稀有,太少太少了,這個就是佛教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傳下的是佛教的教育,不是宗教。

  佛教在古時候,本身稱「宗教」。這兩個字跟現在宗教兩個字是一樣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佛教本身稱「宗」,專門指禪宗;佛教本身稱「教」,禪宗以外的,另外九個宗,都叫教。所以它講宗教就是「宗門教下」的省略,宗門教下把那個「門」、「下」省掉了,稱為「宗教」。宗教就是宗門教下,因為宗門教下他們方法不同,教學的方法不同。宗門的教學,這一開頭它不用經典,它叫你修定,所謂不立文字,它不要教科書、不要經典,就叫你打坐,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修定。等到心地真正清淨了,得到禪定了,再研究經典。所以它是先把心定下來,然後再修定,它用這個方法。禪宗以外,其他九個宗派叫教下,是先研究經典,等經典研究、理論都通達了,懷疑都斷掉了,真正有堅固的信心了,再來修禪定。所以它們的方法是恰恰相反。換句話說,一個是先解後行,教下,先解後行,禪宗是先行後解。所以兩個完全不相同的,就是講教學的方式兩種完全不相同,但是都有好處,因為眾生的根性不一樣,得到利益的人都非常之多,這叫做宗教。與今天我們世法裡頭講的宗教完全不相干,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的。認清楚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是智慧,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智慧的目的是教我們真正認識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就是佛家名詞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明瞭之後,你的想法、看法、做法就決定不會錯誤,不錯誤就不造業,不造業當然就不受任何果報了。這是佛教教學的目標。

  目標知道了,用什麼方法來達到?這個要講求手段,那就是講的三學,戒、定、慧三學,所謂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一開問題解決了。三學從哪裡做起?從三皈依做起。三皈依是根本戒,就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三皈依、五戒。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是什麼?佛、法、僧是自性三寶,不是外面的。心外求法,佛給我們講那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這個外什麼?我們心外,不是我們佛教以外的,不是的,心外。所以學佛這裡頭外道就很多,這個在佛法講叫門裡外。你自己學佛了,結果你學的是心外求法,你搞錯了。你沒有從心性裡面去求,你在外面形相上去求,這個錯了,要從心性裡面去求覺悟。所以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覺而不迷。法是正的意思,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不是錯誤的想法、看法。僧是清淨的意思,是和合的意思,就是六和,六和僧團,僧代表清淨、代表六和,所以是這個意思。

  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前我都是迷而不覺,現在我從迷惑顛倒回來,我要依自性覺,要覺而不迷。從前我的見解、思想都錯誤,我現在從錯誤的見解、思想回頭,我要依正確的想法、看法。從前我的心不清淨,我跟大家不和,我現在回過頭來,我要修清淨心,我要跟大家和睦相處,這叫三皈依。皈依在佛菩薩面前做那個形式,那並不很重要,最重要是要你真正把這個三條戒做到,這才是真正皈依。佛菩薩面前宣誓,沒有做到,那也不如不去宣誓,為什麼?叫欺騙佛菩薩一次,那又何必?我不願意做,我也不要去騙佛菩薩,騙佛菩薩反而有罪過,這個要知道。所以從三皈依做起,三皈依是修行的共同的原理原則。所以學佛的人,你學什麼?我們學的是圓滿的智慧。你修的是什麼?我修的是覺、正、淨。這個一定要知道,這不能搞錯。覺、正、淨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這個本身就是剛才給大家講的五德六和。五德六和從本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我一家都不能和,我跟外頭人怎麼能和?我自己本身活得不快樂、不幸福,家庭不能夠美滿,怎麼能勸別人?怎麼能教別人?這個一定的道理,你教的人也不相信,必須你自己真正得到這個效果了講給別人聽,人家才會點頭、才會相信。

  佛當年在世為大眾說法,所謂三轉法輪。哪三轉?第一個是直截了當的告訴他,第二個做比喻,第三個拿出證據來證明,人家才相信。尤其現在人,現在人不拿出證據他不相信,事事他都要證據。學佛有什麼好處?學佛快樂、幸福。證據在哪裡?我本身就我很快樂、我很幸福,我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要不幸福、不快樂,我學它幹什麼?所以是要曉得從什麼地方做起。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在《觀無量壽經》跟我們講的三福,三福還在沒有學佛之前,換句話說,這個就是基礎的基礎。第一句教給我們「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人常講的「孝親尊師」。所以佛教是教育,這個教育從什麼地方做起?從孝親尊師做起。你能夠孝親,能夠敬親,能夠愛你的父母,然後你把這個孝敬擴大,能夠愛一切眾生,這就對了。

  所以佛教到中國來,立刻就被中國人接受,而且就在中國發揚光大。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佛教在中國的成就遠遠超過在印度。這是跟中國孔老夫子教學的理念不謀而合,孔老夫子的教學也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所以這跟釋迦牟尼佛在教育的基礎上來講觀念完全相同,真的是見同解。所以這一到中國來的時候立刻被我們接受。儒跟佛是相輔相成,儒家講的東西,綱領,真是提綱挈領;佛法講的東西,分析,講得非常微細。這兩個一配合,實在是太妙了,真正是達到了究竟圓滿。我們在佛法看是面面都見到,但是真正講修行、講受用,那一定要抓到綱領,儒家就講綱領。所以我們中國從前讀書人,常常希求要做到外儒內佛。儒是什麼?應用,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內裡面的境界(涵養),要達到佛菩薩,這非常正確,這都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

  所以佛法它終極的目標是教我們明心見性,也就是剛才講的,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環境的真相,這在禪宗的術語就叫「明心見性」,它是以這個為目標。性是什麼?性是自性,就是真性,是以這個為目標的。要達到這個目標用什麼手段?必須要用性德,性德才能夠開發自性。孝親尊師是性德。一個兒童天真爛漫,沒有接觸過外面境界,一生下來他知道愛護他的母親。到了五、六歲他知道尊敬老師,老師講的話,他是百分之百的服從,沒有疑惑的。由此可知,孝親尊師是天性,這是本性。現在人漸漸什麼?本性迷失掉了。怎麼迷了?看電視迷了。你看兩、三歲小孩,他天天在看電視,電視裡面教怎樣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他慢慢都學會了,所以長大的時候他孝親尊師這個念頭沒有了。所以電視害死人,這不是個好東西。是個好的工具,可惜沒有把它用在正途上,這個非常可惜。這都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

  為什麼要孝親?為什麼要尊師?是為了我們要明心見性,要恢復自性。說實在話絕對不是父母要你孝順,絕對不是師長要你尊敬,如果師長、父母有這個念頭,他是凡夫,他自私自利,不是的,是以性德來開發自性,是這麼一個道理。孔老夫子如果有私心,他學生不尊敬他,提出這個口號要求大家尊敬,他不是聖人,他也不值得中外這麼多人的尊敬、崇拜了,不值得。他一絲毫私心都沒有,完全是性德的流露,這個要知道。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才肯真正去做。所以說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學起。這兩條做不到,佛法連邊都摸不上。說到這個地方,現在學佛困難,難在哪裡?到哪去找老師。我們有真正求學的願望,有真正尊敬老師的誠意,現在老師如果你對他恭敬,他還覺得奇怪,這個學生大概有什麼企圖,不懷好意,他為什麼對我這麼恭敬?這問題來了。所以的確這個師生,古人講緣分;就跟父子一樣,父子是緣,沒有緣分不會到一家來,師生也是緣分。父子裡面的緣分有四種,這是佛在經上說的,有報恩,這個報恩的,就是我們俗話常講的孝子賢孫,那小孩好得不得了;第二個報怨的,過去是個冤家對頭,叛逆、長大了會搞得你家破人亡,他是來報復的;第三種討債的;第四種叫還債的。所以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這種關係不會做一家人。所以這裡面有善有不善。師生是純善,因為師生是屬道義的結合,是純善,這裡面沒有惡,但是很不容易。我們找一個好老師不容易找到,老師想找一個好學生那更難,到哪裡去找?可遇不可求,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因此,我們想學,豈不是就有了障礙?確實有障礙。障礙怎麼解決?還是有方法,古人曾經給我們做了榜樣,第一個樣子就是孟夫子。孟子大概眼光也很高,在當時那一代他觀察觀察,好像都沒有人能夠使他佩服、尊敬、拜他做老師的,最後他找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不在世了。他非常仰慕孔子,孔子不在世,孔子的書在世,孔子還有不少學生在世,他讀孔子書,有疑難不能解決的問題,請教孔老夫子的學生。這提供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我們今天要學佛,我們以誰為老師?以佛為老師!佛雖然不在世,佛的典籍都留下來了,我們可以依靠經典來學習;有疑難的問題,我們要問問佛這些學生,無論是出家、在家,真正有修有學我們向他請教,請他給我們解決疑難,我們做佛的私淑弟子,就跟孟夫子跟孔老夫子的關係一樣。這個在末法時期是決定正確,不會走錯路,不會迷失方向,這是我在此地奉勸諸位同修的,以這個方法,我們真正找到一個善知識。

  佛的經典很多,所有經典都是同一個目標、同一個方向,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如果說哪個法門高,哪個法門不如哪個法門,這都是迷惑顛倒,這都是不了解事實真相,真正了解事實真相,才曉得法門平等。為什麼?每一個法門都是教我們明心見性的,那有什麼不一樣?那為什麼這些修學的人不能明心見性?說實在話,古人修學依照佛的教訓、理論、方法達到目的的人很多。現在人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什麼?不專,不精。古人為什麼能做到?專精。所以關鍵就在這兩個字。他專,專怎麼樣?他就得定;精,他就開智慧。我們今天學佛的人,心不專,好高騖遠。希望什麼?樣樣都要學,門門都要精通。那你這一生的時間,怎麼能辦得到?何況佛的這些經論,從表面上看互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念多了之後,疑惑就多了。佛對這個人講空,對那個人講有,那到底是空還是有?譬如說我們這個講堂,假如說四面都有門,佛告訴這個人說你從東門進去,因為他就站在東門口,他一下進去;那個人站在西門口,你從西門進去。到底是東是西?佛說的一點都沒有錯,是你自己搞錯了。執著空的人,佛跟他講有,有什麼?破他的空執。執著有的人,佛給他講空,是破有執。其實佛什麼也沒說,破你的妄想執著而已!佛哪裡有法說?這叫正說。佛這一切經都不是為我們說的,都是有當機特定那個對象,不是為我講的。所以我們在一切經裡面就要慎重選擇,好比要進這講堂,看看我們站在哪個方位,我們應該從哪個門進去,要認識自己。雖然佛是為特定不同根性而說的,畢竟佛是大智慧的人,大慈悲的人,除了對當時來請教那些人答覆之外,佛想到還有千年萬世十方三世一切無量無邊的眾生,一時沒有機緣遇不到佛,那怎麼辦?佛也不捨棄他,所以為我們開了一個特別法門,這個特別法門就是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不是對特定根機人說的,那就是說普遍根機人說的。上上等根機的,像等覺菩薩,行,學這個法門很快,馬上成就。下下根機,造作無量無邊罪業,馬上要墮地獄、餓鬼、畜生的,遇到這個法門也能成就,這個不可思議了。那我們想想,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三千年之後,我們應該選擇哪個法門?這還有二話好說嗎?當然選擇這個法門,這沒話好說的。正如同過去倓虛老法師講的,倓虛老法師雖然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師,他在念佛開示裡面講過,在《念佛論》裡頭也講過,《念佛論》是大光法師記載的,這個我們流通得很廣。他老人家很坦白的告訴我們,他一生當中見到參禪的人,他說得禪定的他見過,參禪得禪定的,開悟的他沒見過。開悟就是明心見性,他一生當中一個都沒見過,得禪定的他見過。得禪定的人,將來能夠生到四禪天,他有這個能力生四禪天。諸位要曉得,生四禪天、生四空天都出不了三界,四禪、四空都在三界之內,換句話說,出不了三界就逃不了輪迴。你生到四禪天,四禪天壽命很長,雖長還是有限的,時間到了他這個禪定會失掉,還會往下墮落,所以這是不究竟的。修念佛法門,帶業往生,他說他一生當中親眼見到的,親自見到的,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預知時至,走的時候不生病(預知時至,告訴人哪一天走,到那時候他真走了,他不生病的),他說他一生當中見到二十多個。聽別人講的那就太多了,不計其數,自己親眼見的二十多個。所以他老人家一生念阿彌陀佛,最後也是往生淨土。他也是坐著走的,他走的時候是生很重的病。所以當時在香港,有學生就跟他講:老法師,你恐怕不能達到你的願望了。他說什麼?他說:你說希望要坐著走,看你這個樣子還是躺著走。他說:你知道?到最後他果然還是坐著走的。所以這個就說明了,在末法時期我們見到這麼多的事實,聽到這麼多的事實,我們認真想想自己的根性,這樣來抉擇這個法門就不會錯了。

  選擇這個法門,淨宗學會的同修大家都是選擇這個法門。我們今天在達拉斯建個道場,專門提倡修學淨土。有很多同修來問我,幾時開光?幾時開幕?我告訴大家,我們自己的德行不如人、學問不如人、智慧不如人、福德不如人,開什麼光?不要搞這形式了,房子蓋好了,搬進去之後,上個供,我們就啟用了。所以絕對不對外宣傳,不招搖生事,腳踏實地求智慧、修德行,這個重要。現在我們同修三十幾個人,夠了,不要再多了,這三十幾個人將來統統往生成佛,還得了!不得了!人多是非就多。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講的話很有道理,末法時期修行,同修貴精不貴多。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不要搞外表形式好看,人多香火鼎盛,那都形式,那搞得是世間法,與了生死與往生淨土都不相干。往生淨土要心淨,心淨則土淨。念佛是個手段,目的什麼?目的是達一心不亂,是清淨心。《無量壽經》講的「一向專念」,一向專念裡面功夫就分為三等。最低的功夫,我們常講成片。什麼叫成片?這句佛號一天到晚沒有斷掉,沒有夾雜妄念,這個叫成一片。有這樣的功夫就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從這個功夫往上再提升一級就叫事一心不亂,那是見思煩惱斷了。再往上提升一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叫做理一心不亂。我們今天要求的是這個,其他的不需要。所以道場建立之後,完全是對內的,不對外的。我們提倡是供養修淨業的同修來利用這個小型道場,在美國現在我們總共有十二個會,人數都不多,你們利用假期到那邊去念幾天佛,參加經論的研究討論。研究討論經典是幫助你們理解,堅定信心,目的在此地。念佛,真正的修行。所以將來我們考慮到每一個月我們辦一次淨宗研討會,或者是研習會,研究、修學,有討論、有念佛。同學們如果有假期,通知我們,跟我們聯絡(跟他們兩個聯絡就可以),一共有多少人?準備去住幾天?我們就給你安排課程。隨時去,我們隨時都歡迎,來做這個工作。所以這一次到這邊來,大家要我講《普賢行願品》,我把《行願品》的大意給諸位做個報告之後,然後我們用研究討論的方式,讓諸位了解一下,研討會由他們兩位來主持,這對於我們修學會很有幫助。大家學了之後,你們在這裡可以帶新的同學,新的同學你們就有方法帶他們。所以這是行門決定了。

  行門決定之後,我們要怎麼修法?第一個要熟讀。既然選擇淨土宗了,淨土宗所依靠的經典有六門,五經一論。我們的《淨土五經》,這就是淨土宗所依據的全部的經典都在這裡面,《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圓通章》、《往生論》,這五經一論。五經一論裡面最重要的是《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淨宗的概論。它的內容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有理論、有事實、有因、有果,依正莊嚴。經文雖然不多,可是介紹得相當詳細,所以這是我們主要依靠的一部經典。下手的方法首先要熟讀,把它念熟,然後求解。解要圓解,不能夠死在句下。然後這個經文字字句句能夠活活潑潑應用在生活上,這叫修行。這就是真正發菩提心,老實念佛。這個念佛不僅是口念,心念、行念,整個生活就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穿衣吃飯,沒有一樣不是念佛,也就是說與經典的教訓完全相應,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的彌陀弟子。

  三福裡面「奉事師長」,奉事師長的教訓,他教導我們,我們是不是都做到?要從這個地方來學習。在德目上,也就是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修學綱領上,我們在淨宗是提出了五個科目。我們理論的依據是五部經,經典是我們的依據。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做法?剛才跟諸位講了,五德、六和是基礎,是基本的修學。三福、三學是教,是佛對我們的教導,這個「教」是建立在五德、六和的基礎上。六度是實際的行為,就是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換句話說,五德、六和、三福、三學,統統應用在六度上。六度是行,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而十大願王是證果。入理,理就是真如本性。所以這個經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真如本性。換句話說,就是稱性,這個十大願王是稱性之行。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普賢行就是真如本性,你真性不能顯露,那怎麼叫成佛?那當然不叫成佛,成佛就是你本性完全顯露出來了。十大願王就是本性的流露,這個是在行法裡面至高無上的境界,究竟圓滿的境界。當然這個是我們眼前做不到,做不到,但是要知道,然後才知道我們自己修行得怎麼樣好,不會起傲慢。為什麼?知道更高一層目標,我還沒做到,我有什麼好傲慢?看看那一層,自己慚愧,慚愧不如,傲慢心就生不起來。不曉得上面那一層,以為自己就不得了了,就到頂頭了,這就錯誤了。

  普賢行出在《華嚴》,所以《華嚴》略略的跟諸位介紹一下。《華嚴經》從哪裡來的?現在小乘國家不承認《華嚴》是佛說的,還有許許多多著名的學者,對於佛教很有研究的,也認為大乘非佛說,是後人偽造的,不是佛所說的。所以他們提倡要學佛要學原始佛教,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四阿含,這是現代一些人的說法。說這些話的人都相當有權威,有很大的影響力,知識分子受他們的影響,有相當的深度,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因為《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才出現的,這是引起很多人懷疑了。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這世間出現了《華嚴經》。《華嚴經》怎麼來的?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取出來的。現在人就講了,現在潛水艇到太平洋海底下沒有發現龍宮。所以有些人說這龍樹菩薩自己造的,假說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憑我們的常識來推測,這個不可靠的。那我們要問他,這世間有沒有鬼?有沒有鬼魂?現在也有不少科學家證實了,確實有。這個鬼常常在美國出現,美國的鬼屋很多,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由此可知,人鬼是同居,但是真的他住在哪裡?你找不到他。人鬼既然可以同居,那龍王怎麼不能跟人同居?所以這是我們要很冷靜的去思考,不能夠輕信人言。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看到的,就是大龍菩薩當年釋迦牟尼佛講完《華嚴經》之後他把這個經典就帶回龍宮收藏,所以世間沒有人見到。

  佛講《華嚴》,什麼時候說的?是成道之後二七日中所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我們凡夫看到他在那裡打坐,閉著眼睛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華嚴經》在定中講的,來聽經的這些人是什麼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能夠參與釋迦牟尼佛定中的法會,這不是普通人。所以大家只看到形式上的,釋迦牟尼佛出定了,在鹿野苑講阿含,講四諦法,定中那個境界就沒有人曉得了,他是在定中講的。我們人間看到二七日這個時間不長,但是時間不是定法,一剎那可以化成無量劫,無量劫可以濃縮成一剎那。哪有長短的差別?我們中國人常講黃梁夢,實際上哪個人不作夢,人人都作夢。夢中的時間觀念好像很長很長,有夢做十幾年的事情,可是現在我們知道,作夢的時間,實際上只有幾秒鐘,這就說明時間沒有長短。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那麼短的時間,怎麼講這麼長的經?時間沒有長短,空間沒有遠近,沒有大小,這個都是事實真相。

  他所見到龍宮收藏的《華嚴經》有多大分量?根據龍樹菩薩所說的,他見到的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個數字就嚇人了。印度計算書本的分量跟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算字數,你問這本書的分量說多少字,以這個來算的。印度人是算偈,偈是四句叫一偈,不管長短句,只要四句就叫一偈,以這個為單位。他說有多少偈?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大千世界有多大?假設,像我們銀河系那麼大,銀河系裡面所有的星球都把它捏成微塵一樣,一粒微塵算一個偈,那麼多的偈。這不是一個銀河系,十個銀河系,十倍!所以那一部《華嚴經》要拿到我們這個世間容納不下,拿到我們這個銀河系也容納不下,為什麼?它十倍的銀河系,十倍的,容納不下。所以他一看到,他本來貢高我慢,自己認為很了不起,一看到這個,氣勢馬上就下去,曉得自己差太遠了,念的書太少、太有限了。再看看中本,中本也不得了,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這一想想,閻浮提眾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沒有能力。然後再看《目錄提要》,就像我們今天講《四庫全書》,《四庫目錄提要》。《四庫全書》很多,《目錄提要》現在精裝本只有五冊。《四庫全書》現在台灣印的精裝本(像《大藏經》這樣冊子)一千五百冊,《目錄提要》五冊。他一看到目錄提要還可以,閻浮提眾生還可以能接受,就把這個帶回來了,帶到我們世間。我們現在所念的《華嚴經》,其實是《華嚴經》的目錄提要,所以稱下本。上、中、下,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