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01

  諸位同修,今天講堂啟講《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這部書諸位都看到了,連疏帶鈔,這有相當大的分量,如果要詳細的講,恐怕要講好幾年。所以我們有幾位同修在一塊研究了一下,希望採取重點的講解。當然我們還是要把全部的經文介紹出來,比較上時間要節省了很多。這個方法有它的好處,將來諸位自己研究、讀誦也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國外大概在這兩年,我還是沒有辦法不能不去。到國外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他們了解淨土法門,把淨土宗普遍的介紹給國外的同修,同時協助他們建立淨宗的道場。這次我出去五個月,在美國、加拿大一共成立了七個淨宗學會,可以說我們有相當的成果,沒有白跑這一趟。這次回來時間大概可以住兩個月,我要到新加坡。新加坡的佛教雖然說是很盛,但都是宗教的佛教,也就是拜拜、求福之類,對於佛教的理論懂得的人很少,尤其是淨土法門,從來沒有人講過。我去年去了一次,時間很短只有十天,彼此印象都非常之好,他們要求我到新加坡去住兩年。我說兩年沒法子,兩個月都很困難,所以我答應他一個月到一個半月,頂多住一個半月,也就是去講一部《無量壽經》,希望在那邊建立淨土宗的道場。然後,香港還得要去一趟,我這次預訂的時間是半個月,很短。香港完了之後,可以回來住一個時候。

  這個法門,我想我們在座的同修都有相當的認識,所以這部大經我們告一段落之後,將全部的精神都放在淨土五經一論上,這部經是淨土五經之一。我們今天正式開始啟講,我想這也是斷斷續續,大概也要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才能夠做一個整體的研究。這部經文一開端,諸位掀開第五十七面,在我們這個本子五十七面。五十七面就是經文的第一面,因為它前面是科判,科判就好像是目錄一樣。我們看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一并序。】

  題目這麼長。下面本文先介紹題目是怎麼來的,先說明立題的來源。我們既然講重點,所以我們就不能夠在文字上一句一句的來念。它前面講的大段落,就是段落的交代,佛門裡術語叫「科判」,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段落交代,先把段落交代出來。

  【將釋疏文。】

  將要解釋疏,註疏(解釋這一部的註解),因為它是鈔。什麼叫疏?什麼叫鈔?疏就是經的註解,鈔是註解的註解,註解還註得太深,必須再加以解釋,這就叫鈔,所以鈔是註解的註解。『將釋疏文』就是將要解釋這個註解,就是這個意思。解釋這個註解,這個大段落是兩個段落。第一大段:

  【解疏題目。】

  第二大段,這才正式解釋疏文,解釋這註解。

  【初中分二。】

  『初』就是第一,就是『解疏題目』,題目裡面又分為兩大段。這是第一段:

  【初明所述疏目。】

  疏的題目就是「別行疏鈔」。然後解釋能疏之人,就是講作註解的這個人。作註解的這個人是清涼大師;作鈔的這個人是宗密。第二行是:

  【唐圭峰草堂寺沙門宗密。】

  『宗密』是清涼大師的徒弟;換句話說,這是師徒兩個人,疏是他師父作的,鈔是宗密作的。清涼是華嚴宗第四代的祖師,宗密是第五代,華嚴五祖。這一段的段落交代,我就說到此地。諸位自己可以看,最好能對著前面表解看,那你就能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大家翻開五十八面,看第四行。第四行把經的題目完全說出來,這個題目一共是有十一個字。「大方廣」,從第二個字看起:

  【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契經。】

  這是《華嚴經》的經題,完完全全的經題,按照梵文翻譯過來的。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同時也非常注重修辭,所以把裡面『大方廣』這三個字,現在保存到,『覺者』就沒有了,換成「佛」,「大方廣佛」,佛就是覺者,把「覺者」換成佛;『雜華』,那個「雜」不要、去掉了,留一個華;『嚴飾』,那個裝「飾」不要了,要個嚴,就變作「華嚴」;『契經』,「契」也不要了,單存一個「經」。所以現在我們的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你要知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這段把經的名稱之來源跟你說得清清楚楚。前面有梵文,諸位自己可以看得到。這經題後面有詳細的解釋,這個地方也略略的提了一下,也在同一面,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

  【大方廣即所證法。】

  誰『證』的?佛證的。證就是證明、證實。他證明、證實了什麼?底下這一句就說出來了。

  【即清淨法界。具體相用三。】

  你看這個地方解釋,真是簡單明瞭。『法界』實在是清淨的,本來清淨,從來就沒有染污。我們常常講:我們現在染污了。這個話給諸位說,說假的,不是真的。如果說真的,你不懂,說假的你懂,所以佛經裡面一半說真的,一半說假的。說真的,是佛自己的境界,他所親證的境界,那是真的;說假的,隨順我們的常識、隨順我們的見解、隨順我們的思想、隨順我們的生活方式,那這一說我們就懂。為什麼?是我們能夠思惟想像得到的,但是告訴你,這不是真的,這是假的。尤其妙的是真假不二,真即是假,假即是真(這一說,就把我們說糊塗了),這才叫「清淨法界」。

  為什麼說真假不二?說實在話,真與假不是對立的,如果對立就不能說不二,它不是對立的。實際上講,法界永遠就是這個樣子。覺悟的人所見的就是真的、就是真相,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迷了的人,就見到虛妄相,就是假的。法界裡頭沒有真假,也沒有迷悟,迷悟在我們自心,在我們個人。因迷悟才立真假,就是真俗二諦,這真假是這樣建立的。可見得真假也不是實在的,也是假設的;悟了,假設是為真,迷了,假設說之為假,假設的。你要從佛種種假設當中去領悟真實,這是最重要的,這樣才在佛法裡真正得到東西、真正得受用。

  『體』是本體,今天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本體。我們人從哪來的?地球從哪來的?太虛空從哪來的?整個宇宙人生從什麼地方來的?能夠來的那個地方,那就是我們的根本,這叫本體。本體能生,一切萬法是所生。能生一切萬法這個體,就叫做本體。今天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論,本體,佛法裡面也叫做體。『相』,就是它變現出來的,所生的、所現的。講現跟講生是一個意思。所現、所生的是森羅萬象。有相,當然它就起作『用』。所以說有體、有相、有用,就有作用。這三個字就把整個宇宙人生,過去、現在、未來全部都包括在其中。

  你想想,這部經的內容是說的什麼?經的內容就是講的「清淨法界」。清淨法界也叫做一真法界,一就清淨,二就不清淨;一就是覺,二就迷了,二就對立了。有我就有人,我、人就是二,二就迷了。我們過去講過不少次的《六祖壇經》,講過很多次。同修們對這部經也都相當熟悉。《壇經》的確是非常好的一部經典,不僅僅是禪宗修學的依據,任何一宗、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夠脫離它的標準,我們念佛也不例外。六祖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好,他剛剛跟印宗法師見面的時候,印宗法師聽說他是從黃梅得法來的,所以對他非常尊重,向他請教問禪定、解脫。六祖當時就回答他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說得對。你問禪定,又問解脫,你還有分別、還有執著。你有分別、有執著,你還是在迷,你沒有悟,你心不清淨。這個話完全以華嚴境界來答覆他。

  所以我們要想真正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淨土宗裡面的「一心不亂」,禪宗裡面的「大徹大悟」,密宗裡面的「三密相應」是這個境界。可見得殊途同歸,不管哪個法門到最後所達到的,統統是這個境界。方法、手段不相同,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同,這才說之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因為它達到目的地是一個,都是叫你證入『大方廣』。證得「大方廣」,這個人就叫做成佛。成佛就是徹底覺悟了,沒有一絲毫迷惑,這叫成佛。菩薩雖然覺悟,還不究竟、還不徹底。

  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不能把它看成三個,看成三個這就是迷。曉得這是一而三,三而一,是一,一體三個角度來觀察,這才能夠見到清淨法界。所以一就清淨了,二就不清淨。這是佛法裡面,可以說是修行最高的原理原則,你要想得清淨,心要專一。現代學佛的人很多,得到佛法真正受用的人不多。什麼叫真正受用?心得清淨,真受用了。清淨心的受用,是世間最高的享受,沒有比這個更快樂,沒有比這個享受更高,這是至高無上的享受。

  心得清淨,清淨心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宇宙萬有的本體是什麼?清淨心。這個宇宙不是上帝造的,是你自己清淨心裡面變現出來的。造物主是誰?清淨心。這才真正找到,決定不假。乍聽的同學,恐怕很難以領會,這個世界怎麼是我的心變現的?他無法理解。為什麼無法理解?因為他把那個心錯會了,以為那個心是在我的身體裡面的這個心,這個心不管作用,不能造物;或者心在腦裡面的思想,腦也不管用。你要真正想知道心是什麼,你讀《楞嚴經》。《楞嚴經》前面很長一大段的經文,佛跟阿難兩個在辯論心在哪裡、心像什麼樣子、心在什麼地方,很有趣味,「七處徵心」在《楞嚴經》上非常有名的一段辯論。

  實在沒有法子體會,我們還可以用個比喻,比喻當然不能比喻得很切實,但是可以有個彷彿的境界,提供你去思考。就好像我們作夢,我想你們大家晚上睡覺都會作夢,夢裡頭有現相,有相也有作用,(相也起作用)。那夢從哪來的?夢裡面也有自己、也有很多人、也有山河大地、也有天空,什麼樣境界都有,這東西從哪來的?心裡變現出來。在作夢的那個時候,你要問一下這個心是什麼樣子?那個夢的境界就是心的樣子。為什麼?整個心就變成夢境,「全夢即心,全心即夢」,夢裡頭的世界就是你心變現的。這個境界給諸位說,是你的妄心變現的,它不是真心,是妄心變現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山河大地、宇宙人生、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今天講的星球),給諸位說是我們的真心變現的,就跟妄心現夢境沒有兩樣。所以你從夢境裡面去體會,慢慢覺悟到,我們這個真心變現的這大世界。整個大世界,給諸位說,就是自己一個人,你相信嗎?你如果相信整個夢境是你自己一個人,你再想想今天整個世界是我一個人,你要入了這個境界,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為什麼?你真正證得清淨法身。法是什麼?一切萬法。身是什麼?身是自己。一切萬法就是自己,「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統統是自己變現出來的。

  變現出來的境界,這裡面有善、有惡,善是自己的善心所變現出來的,惡的境界是自己煩惱心所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你阿賴耶裡面所有那些種子統統都現行了,都變出來了,才變出這個森羅萬象,變出來這些東西。變出來之後,除了佛之外,對於這個現象、境界裡頭又迷了。迷了是什麼?不知道是自己變的,所以在這裡面又起虛妄的分別執著,這個麻煩大了。就好像你作夢一樣,夢到一頭老虎要來吃你,嚇死了,嚇了一身冷汗,這醒過來了:唉!作了個夢。如果當時你要是曉得我作夢,這是假的:唉呀!我就行個菩薩道吧!老虎吃我,我就餵牠。你也是行菩薩道了。這是什麼?一念迷悟。覺悟了,你就肯行菩薩道;迷了之後,嚇了個半死,嚇醒了。

  所以要曉得逐漸去體會,你才真正得受用。這是佛門裡常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我們為什麼盡心盡力幫助一切人?一切人就是自己,「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這個事、理一定要明瞭,一下明瞭不過來,慢慢來,逐漸的去明瞭它,這就叫入。入不是一下入進去的,逐漸逐漸入進去的,今天入一分,明天又入一分,到成佛這才究竟圓滿。這些留在後面疏文詳細解釋的時候我們再說。再看下面三個字:

  【佛華嚴即能證人。】

  這個『能證』的『佛』,這個字要解釋。天台大師講「佛」是對什麼人稱呼的?對所有一切眾生稱呼的,一切眾生統統稱作佛。這個話我們聽起來又難懂了。天台把佛分成六個等級,這六種佛裡頭就把所有一切眾生統統包括了。第一個叫「理即佛」。理是什麼?理體,就是前面「大方廣」裡面所講的「清淨法界,具體相用」那個體,理體。理體是佛,那就沒有一樣不是佛。不但我們一切有情眾生是佛,連桌椅板凳都是佛,它是相,它都是佛。所以《華嚴》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情,我們今天講動物,無情,我們今天講植物、礦物,乃至於把虛空都包括在裡頭。為什麼?全是真如本性變現之物,就是我們真心所現的相分。這是說理,理上真的一切法平等,可是從事相上講,那就不平等了,事相上來說就有十法界,有六道、有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分十大類。這十大類,還是用佛來看。第二類的佛叫「名字即佛」。那我們統統都是的,我們有名無實,名字佛。大家已經學了佛,已經受了三皈依,這就是佛,什麼佛?名字佛,有名無實,名字位中。名字佛也是所有一切有情眾生,那就不能包括無情,無情揀別、捨掉了,也就是所有一切動物都是名字佛,植物、礦物不算、不說了,一切動物。第三種佛,「觀行即佛」。觀行跟名字不一樣。觀是什麼?觀想、觀照、照見,這叫修行有功夫;行是修行。是你真正依照佛法理論、方法修行的人,這叫觀行佛。可見得名字佛甚至於佛法的理論方法他不懂,他沒有修行,還沒有發心修行;觀行是已經發心修行了。

  觀行再往上面去又有一類,叫「相似即佛」。就跟佛有一點樣子,差不多了,有一點像佛了。相似佛我們做不到,我們今天充其量在觀行位,從名字位升了,升到觀行位,還沒有到相似位。為什麼?不像,怎麼看不像佛,不像。從哪個地方看不像?因為你還有煩惱,你還有見思煩惱,所以你不像。見思煩惱沒有了,那就像了。見思煩惱沒有了,就是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跟辟支佛叫相似位佛,相似有點像了,這是一類。比這一類又高一層的,叫「分證位佛」。分證位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真佛。雖是真佛,為什麼叫分證?分是部分,沒有圓滿;是真的,但是不圓滿。好像這是金的,K金,不是純金,但是不能說它不是金,它真的是金,不純,這叫分證佛。分證是什麼?菩薩,菩薩是分證佛。第六個,最高的階級叫「究竟佛」,那就圓滿了,純真無妄。這個地方的「佛華嚴」這個「佛」字包括這六種。諸位要曉得,這才叫大乘圓教,圓教是統統都包了。這裡頭只有佛、只有菩薩,其他的沒有了,那怎麼圓?那不圓,那是偏的。所以這個教是大乘圓教,統統都包括在其中,沒有一法是在它之外。這叫能證之人。

  這樣一說,這部經我們就有分了。如果說這是究竟佛位,我們念他幹什麼?沒分,我們沒指望。這一想到這名字佛、觀行佛都還有指望,想想我們差不多,我們也有分,可以從這個法門入手。再給諸位說,從這個法門入手,你的福報就大了。為什麼?因為你一生可以成佛,成究竟圓滿佛;你從其他的法門入,你這一生達不到;這個法門是一生成究竟圓滿佛。它的功德跟《彌陀經》、跟《無量壽經》完全相同,所以這部經是不可思議的經典。

  『華嚴』,這個華應當念成「花」,開花結果。華是雜華,原題上是雜華,這是比喻,「華嚴」兩個字是比喻。嚴是莊嚴,我們俗話講美麗,在佛法裡面叫做莊嚴。雜華,譬如一個大的花園,這裡面花的品種是應有盡有,一樣都不缺,美觀極了,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在裡面,一樣都沒有漏掉。其他的經沒有這麼完全,只說一部分。這部經說的是宇宙人生的全體,過去、未來,四方、四維、上下,就是十方三世,統統都說到了,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用這個華來代表。華代表修因,先開花,後結果。所以我們學佛的同修都以香花供佛。要懂得香花供佛是什麼意思;單單拿著香花供佛不懂意義,這是沒有功德的,不但沒有功德,福德也沒有。所以你一定要明瞭意思。用這一點點物品表我們的心意,一般人拿香花供佛,表什麼意思?我對佛的一點恭敬的意思。這個意思很渺小,這不是佛說的真實義。佛說的真實義是代表什麼?「華」代表我依教修行。所以什麼叫恭敬?依教修行才叫恭敬。我表面對你再恭敬,你所講的那些教訓我完全不能做,那叫什麼恭敬?那不是恭敬,那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這個沒有用處。所以一定要講求實質,真實的恭敬。

  在這個修行、行法裡面,都非常重視形式。尤其是密宗,它的儀規非常的繁瑣、非常的複雜。為什麼要用那樣繁複的儀規?當初是有用意的。因為人心散亂,規矩多了、煩雜了,你樣樣都去做到,樣樣都去把精神集中在那裡,它教你集中精力、集中精神,也幫助你斷妄念,它用的是這個方法,所以它都有用意的。但是每種方法用久了就會變質,變成什麼?變成完全形式,實質的內容都忘掉了,當初祖師那個用意現在都沒人知道了。所以黃念祖居士,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有個小冊子,我們把它印出來,《谷響集》跟《淨土資糧》合印在一起,大家仔細去看看。他現在教密宗這些弟子們,他的主張怎麼樣?不重視這些形式上的儀式,他不講求這些,講求實質。實質是什麼?心地清淨,就是講三密相應。三密相應就是淨土宗講的一心不亂,相應就不亂,不相應他才亂。他把它糾正過來,著重在實質上,不著重在形式上。

  所以我們供花,表我們真正接受佛的教訓,依教修行,花是代表這個意思。我們供養這一支香,香是代表我們深信不疑,信香;代表戒定真香,我們要持戒、我們要修定,代表五分法身香。這一支香裡頭含這麼多意思,你燃這一支香,你這個意念能起來,這一支香才有功德。不是單單插一支香:這個香很好,香味道很好聞!那已經生了煩惱。為什麼?貪著五欲六塵,香味是六塵之一。所以一定要明理。嚴,這是莊嚴,是從果上說的,修因證果。所以「佛華嚴即能證人」,能證之人。

  【於中嚴為總相。】

  『總』是果。

  【餘分因果。】

  佛是『果』人,華是『因』人。華是菩薩,菩薩好比是花,結果則是成佛。這是題目裡面的意思,經題簡單給諸位介紹。下面再給你介紹品題。品題在五十九面倒數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這是這一品完全的題目,我們這個本子上印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只是後半段,因為它的題目太長了,所以我們用後半段,沒有用前半段。但是講解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它完全的題目。我們接下去看:

  【不思議等即是所入。】

  這個『等』,就是等『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這一句,這一句是『所入』。

  【普賢行願為能入。】

  這是『能入』。所以「入」這一字是通能通所,有所入,有能入。能與所兩個要比較一下,當然「能」重要。所以我們這個選題,就選後面這個,而不選「不思議解脫品」,不用這個,我們選「普賢行願品」,它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要稍稍的介紹一下。什麼叫做不思議解脫境界?簡單的講,境界就是我們六根活動的範圍,我們眼所見的、耳所聽的、鼻所嗅的、舌所嘗的、身體所接觸的,乃至於你心裡面所想的,這是你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這統統包括盡了。我們今天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自在、不能隨心所欲、不自在、不自由。解脫就是自由自在,《心經》裡面講的「觀自在」,自在就是解脫的意思。我們今天一切不自由、不自在,這是我們的境界。那當然跟自由自在的境界不能比。什麼人得到了自在、自由的境界?給諸位說,煩惱要是斷掉了,你就自由自在了,你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了,這就自在。你心裡還有憂慮、還有牽掛,你怎麼會自在?所以見思煩惱斷盡,就得到解脫了。阿羅漢、辟支佛得到解脫,但是他那個解脫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可以說得出來,就是可以思、可以議,他那個解脫。佛與大菩薩自在的境界我們沒法子想,我們也說不出來,這叫不可思議!不可思,沒法子想,想不出來,議是議論,你也說不出來。想不出來、說不出來的那一種自在,經上只好用這幾個字來形容,所以它是形容詞。

  這一句也就給我們說明,我們為什麼要學佛。佛門裡常常有一句話說:佛法修學的目標,「離苦得樂」。不自在就苦,自在就樂了。所以這個不思議解脫境界那是真樂、究竟樂,也就是極樂世界,你們想想對不對?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在哪裡?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講《無量壽經》的時候告訴大家,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世界。《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告訴我們,他老人家說過,他與「五十二同倫」,這句話重要!同倫是什麼?同類,倫是類,同類。什麼同類?普賢菩薩。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從初信位的菩薩,十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同倫。西方極樂世界統統修普賢行,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連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都明白的說出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是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極樂世界。

  清朝魏源居士(魏默深居士)把這部經合併在「淨土三經」裡面,稱為「淨土四經」,有道理、有見地!《大勢至圓通章》是印光法師加進去的,這才成為「淨土五經」。所以五經怎麼來的我們要搞清楚,本來淨土宗只有三經一論,四經是魏默深加進去的,五經是印光大師加的,加得非常之好,我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尤其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總共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比《心經》還少,《心經》二百六十個字。這二百四十四個字,給諸位說,那是淨土宗的心經,《大勢至圓通章》是淨土宗的心經,文字雖然很少,把淨土宗的理論、修行方法、境界,統統都說明白、說清楚了,實在是不可思議。這是我們了解這一句實際上就是講的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要怎麼樣才能去得成?那你要修普賢行願,正好與《無量壽經》相應。《無量壽經》在第二章裡一開端就說,與會的這些菩薩們、大菩薩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十大願王。與會的那些菩薩,沒有一個人不是修十大願王的,沒有一個不是修普賢行的。可見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憑什麼?憑普賢行願。所以《華嚴經》末後,這一章經是《華嚴經》的結論,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品題上雖然沒有說極樂世界,「不思議解脫境界」,你想想這個是不是極樂世界?跟後面結尾導歸極樂意思完全相應。所以《華嚴》最後統統講西方極樂世界,題目上都顯示。由此我們才知道,普賢十願(就是十條修行的綱領)非常重要。

  這部經絕對不是當作學問來研究,是要我們切實做到,要把它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變成我們的思想見解,那你就入了,這就入境界了。如果讀了這部經,研究這些理論,我們沒法子做到,那你雖然知道有這麼一樁事情,你沒有入進去,這裡面種種殊勝的利益你得不到,一定要把它做到!從哪裡做起?這十願有順序的,先從「禮敬諸佛」做起。諸佛前面跟諸位說過了,說了佛的意思。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理即佛,這就是我們禮敬的對象。禮是有禮貌,敬是有恭敬心,我們要有禮貌、要有恭敬心。給諸位說明白,絕對不是見到佛頂禮三拜、右繞三匝,不是這個意思,那是形式。這個形式是表演的,是表演給別人看的。為什麼?別人不知道恭敬,我們這樣恭敬,表演給他看的;自己要修,修實質的,修真實的恭敬。所以一定要有禮貌。

  禮貌,每個時代不一樣,每個國家、地區不一樣,入境要問俗,就是要知道他們的禮節,我們才不至於失禮。所以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今天佛法在這個世界上很難弘揚,原因在哪裡?它本來是活的,我們統統把它講死了。講死了,人家一聽這東西沒有味道,掉頭去了,下次不來了,佛法怎麼能弘揚?古時候有古時候的禮節,今天有今天的禮節,中國有中國的禮節,外國有外國的禮節。尤其到外國去弘法,講經給外國人聽,教外國人做中國人,還要做中國的古人,甚至於做中國的古人還不行,還要做三千年前的印度人。這個誰願意幹?這是沒法子!所以佛要是看到現在這個情形都會流眼淚,把他的意思全搞錯了,全都糟蹋掉了,佛不是這個意思。佛法六度講「精進」,進是進步,日新求新,佛不是保守的,佛不保守,佛天天求進步。佛法裡頭沒有退轉的,只有往前進的,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端,這是佛法。很可惜的是,現在一般學佛的也好,講佛的也好,都是往後退。所以佛法不能弘揚、不能被大眾接受原因在這個地方。當年釋迦牟尼佛要是那時候講經這種講法,佛教不可能存在這個世界。兩千年前,印度那些高僧到中國來弘法,如果也像我們現代人這種講法,我們中國人決定不會接受。不但經典裡面字字是活的,就是連註解裡頭字字都是活活潑潑的,沒有死的。所以禮敬要從這做起。

  就禮敬這樁事情,也有先後順序,哪個最先?禮敬父母是最先,對父母要有禮貌、要有恭敬心。我們中國人講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所以從對父母、對老師,從這個地方做起。然後再把你禮敬父母、師長這種心態,擴大到對一切人群、一切眾生,這一條就做到了。所以這裡面確實有先後、有順序、有次第。一個人對父母都不恭敬,他會恭敬另外一個人,我想一定有企圖;他要沒有企圖的話,他不可能做得到的!如果他對父母、老師很恭敬,他對別人恭敬,他這個人很正常,那沒有話說,沒有人懷疑的。你要是弄顛倒了,父母、師長不恭敬,去恭敬另外的一個人,你對他恭敬,他對你提防、小心,這大概有什麼企圖。你們說是不是?必然如此。所以修法裡面確確實實是有先後順序、次第,要這樣做法。

  這是舉一個例子,詳細的都到經文後面來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一直到普皆迴向,我們都要把它做到,使它變成我們實際的思想行為,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這入了境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你一家人做到了,你這個家庭就是不思議的解脫的家庭;我們這個社會、國家做到了,那就是不思議解脫國度的境界。

  今天我在講經之前,台灣有個新的報紙,叫《福報》,是佛教的報紙。他來訪問我,時間很短,我就告訴他,我說:你要名符其實,你要為我們這個地區台灣同胞造福,真正利用這個造福,那你是功德無量。怎麼造福法?一定要把佛法裡頭的精髓,每天在這報紙上刊一段,給大家去讀誦,這就真正有福了。每天提供一段經文,提一段祖師的語錄,來供養大眾,那他就真有福了,我們整個台灣的同胞、整個台灣的社會都有福了,這很要緊。要選擇淺顯,針對我們眼前生活迫切需要的,我們要這樣的語錄、要這樣的經文。《大藏經》內容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往這上去走。他今天來了,正好我對他這麼一點的期望。所以我勸他,我說:你們平常自己不會選,台灣講經的法師都很多,常常在講習,你們報館裡面記者大概太少了,我們這裡年青人很多,你去找幾個,作為你們的特約記者。他幹什麼?聽經。聽了經做筆記,那筆記送給你們報社去發表去。你聽一堂經,你能夠把這一堂經裡面的內容寫上二千字、三千字,不要超過三千字。為什麼?太多了,人家不看了。看你那麼長,他一看那麼長,就不看了。一、二千字可以,他能受得了,太長受不了。這是我教給他的一個方法。還有一個方法,不得已,就這錄音帶借回去自己去搞去,那是要費一段時間的,整理是要費一點工夫的。真正修福。尤其是我們當前的環境,再不修福,的確麻煩就要來了。

  這次我在美國,我聽說度輪法師到台灣來了,搞得好像很轟動。他回到舊金山,我跟他沒有見面。但是有同修告訴我(來聽經的同修告訴我),他說度輪法師回去,談到台灣的觀感,他說了一句話:台灣人的福報快要享盡了。我們仔細想想,我們福報是不是快享盡了?福享盡了,禍亂就來了、禍害就來了。所以修福比什麼都重要。福報的修學,特別是修淨土宗的,淨土宗修行的下手,我在這裡簡單提供給諸位,只有四個科目:

  第一個科目就是修福,《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三福」。我們從哪裡修起?從這裡修起。還沒有念佛之前,先要修三福。第一個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受持三皈。今天受三皈的人很多,但是我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他也沒皈,他也沒有依,連名字三皈他都談不上,他不曉得這三皈是什麼意思、怎麼個受法,他不曉得。你們諸位同修如果對三皈的意義不了解,我們櫃台上有錄影帶,你可以借一個回家去聽。這是佛法的根本,這一搞錯了,那就是你一入門就錯了,永遠錯到底,你回頭就難了。「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第二種福。第三種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所以修淨土的人要從這裡做起,這是第一個科目。

  第二個科目,修戒定慧三學,戒學、定學、慧學。三學可以用讀誦經典的方法一次完成,特別著重在定。第三個科目,六度,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把你的煩惱、把你的憂慮、把你的疑惑統統放下;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第三個科目。第四個科目,就是本經裡面講的十大願王。就夠了。所以修淨土的人,修這四個科目。把這四個科目,這是我們盡形壽,我們活一天做一天,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總不離這個範圍,這就對了,你的淨業決定成就,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上品上生。

  所以你要把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統統搞清楚、搞明白,那淨土五經不能不讀,不但要讀,要熟讀,我們的心行才不至於違背它。這部經本,我們人多不多?我們這部經本還有一百本,我們的經本不算太多,不太多,就不能夠贈送,大家來聽的時候,我們這裡借用,將來我看需要的時候,我們再印。自己能夠家裡有這經本,常常看,這是有好處的。你能常常看,看到之後再來聽講,這個受用就不一樣了。現在我們經本不多,就不能夠贈送,只有一百本,需要準備,就是預備用的,以後經本多的時候我們再贈送。

  除了《別行疏鈔》之外,《行願品》一般的註解也有很多種,都可以看。當然,我所講的跟古、今人註解也不會完全相同,大家要注意聽。尤其我講的東西,實在講,能符合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這是許多註解裡所沒有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