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請轉法輪 請佛住世  (第一集)  2002/11/2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4-012-0001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坐。今天我們利用這一點時間,給諸位同學談談《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裡面的「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兩願。

  我們這些年來,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經分量很大,內容非常豐富,學習的綱領一定要能掌握到,我們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華嚴經》的綱領,就是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跟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尤其是普賢菩薩的十願,顯示出菩薩修行最高的境界,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

  那我們要問,普賢菩薩所修的跟一般大乘菩薩有哪一些不一樣?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學習的科目是相同的,理論的依據方法都沒有兩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心量。大乘菩薩,我們常常讀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實在講非常偉大。我們聽到了、看到了,怎麼會不羨慕?但是他跟普賢菩薩比,那還要差一等,這個要是不讀《華嚴經》不會知道的。佛在一切經裡頭都未曾說過,偶而也談到,但是沒有在《華嚴》上講得這麼透徹,這麼詳細。那就是佛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它不是個平面的,我們今天講立體,也不是我們一般觀察想像當中的立體,不是的,它是重重無盡的重疊,不可思議!這個境界很難講,很不好懂,就是從比喻也沒有法子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但是在現在確實可以找到相似的。我們從這個相似的能夠體會到一些,這一些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昨天還讀到的,昨天晚上末後兩個小時,講到了微細這個境界。佛給我們說毛孔,毛孔是我們汗毛的毛孔;毛端,這個汗毛的尖端;微塵,肉眼看不見的。一般大乘經裡面,我們曾經聽到過,大概一般學佛的人都曉得,佛經裡面有所謂「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跟芝麻差不多大,你要曉得比毛孔大多了,我們這個汗毛孔芥菜子放不進去,芥菜子裡面可以把一座須彌山裝到裡面去,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它怎麼裝在裡面?想不通!

  佛經上講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不可思議」這一句話裡面,文章可多了,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這一句話講得好,太好了!我們為什麼不了解這個境界?就是因為我們有思有議,這個思跟議就把這個事實真相障礙住。如果你把思議這個念頭打掉,思是思惟想像、起心動念,議是言語議論,這個東西要是真的完全放下了,那個人入什麼境界?清淨寂滅。清淨寂滅的境界,這些障礙都打破,這個障礙就是現代人所講的空間的維次,這個境界打破了。打破之後,你才能看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沒有大小,它都是自性變現的,大是自性,小也是自性;自性沒有大小,自性沒有來去,自性沒有生滅,所以大跟小是一。這才知道須彌山不大,芥菜子不小,這是一般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看到的。

  《華嚴經》上講的這個微細,比大乘經上那有很大差別。《華嚴經》上講毛孔,毛孔比芥菜子小,小很多,裡面裝什麼東西?大千世界,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統統在這個一毛孔裡面。你曉得大千世界裡有多少須彌山?數不盡的須彌山,這不是在一個芥菜子裡頭,在毛孔裡面,在微塵裡面,所以這個世界重重無盡。毛孔裡面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頭有佛,有無量無邊的佛,無量無邊的眾生。那一些眾生他也有毛孔,那個毛孔裡頭同樣也有無量無邊大千世界,重重無盡。這個是一切大乘經上佛沒講過的。

  這樣微細的境界,誰能入?普賢菩薩能入。說明大乘菩薩,這不是大乘菩薩境界,大乘菩薩聽說,不能夠入這個境界,普賢菩薩能入。能入就是能證,他能夠證明佛所講的沒有錯,是真的事實真相,不是假的。這個境界真難懂,但是現在我們從這個電視螢光幕上,我們能體會到一些。為什麼?有相似的。電視螢光幕只有一個,我們收看頻道不一樣,畫面就不相同,按哪個頻道畫面就出來了,那個頻道就好像不同維次的空間。

  我們今天只能看一個頻道,不能同時看所有頻道,這個意思就是說普賢菩薩有能力同時看所有頻道。大乘菩薩比不上,大乘菩薩可以同時看若干個頻道,不能看圓滿的,全部的他看不到。我們凡夫只能看一個頻道,他們能力比我們強,可能同時看到好幾個頻道,一點都不雜亂,這個不可思議!我們凡夫如果說是兩個頻道畫面、三個頻道畫面,它就亂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科學技術比不上自性所現的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真的是數不盡的重疊,但是它一點都不雜亂。這是普賢菩薩跟一般大乘菩薩不一樣的地方。

  普賢菩薩怎麼修的?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普賢菩薩將自性的性德圓滿落實了,百分之百的落實,一絲毫欠缺都沒有,所以當位的普賢就是等覺菩薩。我們在大乘經上,《華嚴經》上,淨土經裡面所看到的,尤其《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我們修淨土的,實在講都是修的普賢行。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普賢的境界?說老實話,我們是掛名的普賢菩薩,不是真的,從來沒有認真的學習過。

  他修學的理論跟方法,那就是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部經圓圓滿滿包含了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絕對不是那個八十卷。那個八十卷就好像我這個講堂裡面《四庫全書》的目錄提要,全書你沒有看見,目錄提要。這一些我們在大經裡面,都跟諸位做了詳細報告。普賢菩薩能落實,所以他總結全經提出十個綱領,這叫「十大願王」。

  十個綱領裡面,第一個「禮敬諸佛」。所以世出世間聖賢的教誨,從哪個地方入門?都是從「敬」從「誠」。過去有人向印光大師請教,佛門廣大,經典豐富,浩如煙海,有沒有什麼祕訣可以讓我們很快的契入?印光大師說得好,有!他老人家只說兩個字,「誠敬」,真誠恭敬,就說這兩個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這個「誠敬」的標準很高,凡夫沒有。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來,也總結佛法學習的綱領,我總結的比印光大師要麻煩多了,他老人家總結兩個字,我講四個字「純淨純善」。他老人家講總持法門,說了十六個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十六個字,把整個佛法總結進去了,實在是了不起。這十六個字不好懂,所以我重新用二十個字,我這二十個字,說實在話,沒有印光大師那十六個字好,但是我這個好懂。我這二十個字就是在佛像旁邊這一副對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個好懂。這二十個字能落實,印光大師這十六個字的義趣你就明瞭了。

  所以頭一個是真誠恭敬,誠敬。所以他頭一願「禮敬諸佛」,那個誠敬是一絲毫的虛偽都沒有,這個難,這是真心;能用真心的人,那就不是凡夫,不但不是六道凡夫,九法界他都超越了。用真心的人,不再用妄心,在《華嚴經》上講的,最低的位次是圓教初住菩薩,用真心。九法界裡面的佛菩薩用的還是妄心,不過那個妄心用得正,沒有用錯;六道裡面用的妄心,用錯了,沒有用得正,道理在這個地方。

  「諸佛」,這又有講究了。我對於佛菩薩恭敬,我對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恭敬,我對我父母尊長恭敬,外人就不恭敬了,你那個心不是真心。真心是什麼?真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你的心不平等。到什麼時候你才真正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修禮敬,那個就跟普賢菩薩有一點相應了,這個是隨順普賢菩薩大士之德。但是還入不了普賢菩薩的境界,為什麼?心量還是不夠大。所以諸佛是包括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範圍太大了;除自己之外,人人是諸佛,事事是諸佛,九法界不同的眾生全是諸佛。

  試問問,我們對於蚊蟲螞蟻,要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你對那個佛的恭敬心跟對螞蟻的恭敬心能不能平等?那要不能平等,你沒有修,這個「禮敬諸佛」你沒有做到。螞蟻也有佛性,既然有佛性,牠將來一定會作佛,你怎麼能對牠不恭敬?你怎麼能對牠用差別待遇?所有一切動物都有佛性,所有一切植物,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這一切法都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上佛才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樣說起來,無情的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泥沙土石也是佛,它有法性,你不能不尊敬,你對它們不能夠輕慢。然後你才曉得「禮敬諸佛」真難修,真不容易!所以普賢菩薩對於一切人,就像對諸佛如來一樣,決定沒有差別,恭敬供養。

  供養裡面,要知道第一殊勝的供養是如教修行供養;也就是說老師教導我的,我統統都做到了,這是真供養。老師教我們怎樣對人,怎樣對事,怎樣對物。對事,一般講是對無情,植物、礦物、山河大地,我們對它要尊重,樹木花草要尊重,要愛護,要盡心盡力去照顧它,這叫盡性。物,物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大,我們講人,在十法界裡頭有人道,還有其他的,還有九道,那個九道就用物來代表。我們一般講天地鬼神,這是「物」這個字裡頭包括了,物包括人,人不包括物,人是物裡面的一種。

  這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所有一切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統統要禮敬。為什麼?都是諸佛如來。誰懂得這個道理?誰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能夠做到?儒家講「仁民愛物」,那個仁是仁慈的仁,民是對一般的庶民、一般的人民,要用仁慈的心去對待他,要愛一切物。儒家講得比較籠統,佛法講得微細;儒家講綱領,佛法講細目,儒跟佛要合起來看,你自自然然就恍然大悟了。

  這是說明普賢行跟一般大乘菩薩不相同的所在,心量廣大,能入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如果這個重疊的世界還很難懂,真難懂;古時候高僧大德常常被邀請到皇宮裡面去說法、去講經,帝王大臣聽了也不懂。賢首國師很聰明(賢首是清涼的老師),講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國王有疑惑,他請國王做一個八角亭。那當然很容易,馬上造了一個八角亭,然後賢首大師請皇帝在八角亭每一面,它就有八面,每一面裝一個大的鏡子。照裝了,鏡子照鏡子,請皇帝到亭子當中站一站,你看看那是什境界?皇帝走到亭子當中一站,那八個鏡子一照,裡面無量無邊的人數不清。皇帝明白了,懂得了,重重無盡的法界。

  這是用這種方式做比喻,你從這個比喻裡頭能體會到少分。當然你沒有入真實的境界,但從這個地方你懂得了。世界確確實實就像這樣,像鏡子互相照,這裡面沒有止盡的,重重無盡。但是它又很有層次,它一點都不亂,並不會混淆在一起,不思議境界。古大德很聰明,用這些方法讓你能夠體會少分。

  那麼十願,今天我們這個時間,重點在「請轉法輪」。什麼叫法輪?什麼叫轉?法輪是釋迦牟尼佛用這個來表法,就像我們現在商業社會裡面,每一個公司有它自己的商標。佛在各地方教學,他也設計了這些商標,表法的。釋迦牟尼佛這一生到處講經教學,教的是什麼?這個標誌就能顯示出來。

  佛法裡面的標誌,通常用三種,三種都用得很普遍。第一個就是用法輪。輪是什麼?是圓,這一個形相確實相當奧妙。我們做學生時代,學幾何,幾何裡頭給我們講圓。圓一定有個心,圓心,圓心到底有沒有?圓心是個抽象概念,它確實有,但是它沒有痕跡。你要在圓心上點一點,那一點在顯微鏡放下來,那是很大的面積,那就不是點,幾何裡頭的點是抽象概念。點移動,這個線就出來了。點移動是線,線能看得見;線移動,那是面,那就更明顯;面移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立體,三度空間。單的這個面是兩度空間,面移動是三度空間,我們現在居住在三度空間裡面。佛用這個圓來表法,表得好!佛所講的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這個空間的一切人事物,這就像圓周。

  這些人物從哪裡來的?你看一直到今天,千萬年來多少人在那裡研究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大問題!今天多少科學家、哲學家還在那裡研究,在探討,有許許多多的說法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那佛呢?佛就用圓來代表。圓周從哪裡來的?從圓心來的。圓心從哪裡來的?圓心沒有,圓心是空,圓心是無,無中生有。那個無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真的什麼都沒有,那個好懂,那個空無好懂。佛法裡面講空,空會生有,所以佛經講「真空不空」。那現的相?相叫妙有,「妙有非有」,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就是佛四十九年跟大家所說的,用這個東西來代表。它代表宇宙人生真相,代表空有同時,空有不二。《心經》上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個色就是圓周,空就是圓心,妙極了!你想想看,在這個世間什麼東西能夠顯示出空有同時、空有不二?圓裡面顯示出來了。因此法輪是代表佛所教學的內容,宇宙人生真相,表這個意思。

  轉是什麼?轉是推動,我們現在的話叫推行。轉法輪的意思,就是推動或者是推行宇宙人生真相的教學,「轉法輪」三個字要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這個意思;推行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或者是推行宇宙人生真相的教學,一點迷信都沒有。佛真的一生無條件的到處教導眾生,有教無類。所以釋迦牟尼佛要用今天我們的說法,給他老人家來定位,他是什麼樣的一個角色?可以說他是名副其實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我們今天來看他,用這個名詞,那就是他的身分,他的地位。

  他一生從事多元文化社會的教學,而且是義務的教學;他教學,他不收學費,他不接受任何人對他的報酬。平等的教學,不分你是哪個國家人,不分你是哪個種族,也不分你是信仰什麼樣的宗教。只要你肯來學,他老人家就非常熱心來教導你,教你開智慧,教你明瞭宇宙人生真相,教你破迷開悟,教你轉凡成聖。這一種偉大的教學,在佛法表法裡面叫轉法輪,所以我們對於轉法輪這個意思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瞭。

  「請轉法輪」,這個實在講在世出世間來說是第一等好事,可以說人間天上再沒有一樁事情比「請轉法輪」這個事情有意義,有價值。中國古人懂得,那時候佛法還沒有傳到中國來,你看《禮記.學記》裡面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請轉法輪」就是提倡教學,是這麼個意思,千萬不要搞錯了。現在人粗心大意,對佛法深入研究的不多,所以許許多多佛教裡面的名詞術語都被誤解了,非常可惜。

  佛法是真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隨順自性的教育,真正是究竟圓滿的教育。教學的內容非常廣大,我們這個世間大學要跟它相比,那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沒有法子比,顯示出釋迦牟尼佛真的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的智慧、能力從哪來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眾生各個都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為什麼是平等的?釋迦牟尼佛自性顯現的。

  《華嚴經》上說得很好,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芸芸眾生,山河大地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是自性所現的。釋迦牟尼佛是自性所現的,我們也是自性顯現的;釋迦牟尼佛有這樣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也有,哪個沒有?蚊蟲螞蟻也有,樹木花草都有,平等平等。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有,我們沒有,看看我們周邊所有一切人事物好像都沒有,這是什麼原因?佛說出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

  我們為什麼沒有?佛說不是沒有,有,你現在有障礙。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不能現前是你有障礙,只要把障礙拿掉了,你的本能就恢復。所以智慧德能相好是你本有的,只要把障礙拿掉就現前。這個障礙是什麼?是妄想、是分別、是執著。在大乘經裡面常講「無明」,無明是妄想,《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是分別;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執著。如果我們今天給你講佛學這些名詞,講無明、講塵沙、講見思,不好懂,要解釋好半天,你還未必能夠聽得清楚。在《華嚴經》這樣講法好懂,妄想分別執著,雖然沒有很深的概念,大致上模模糊糊能懂一點;這個東西是障礙。

  所以佛在經上說,如果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關鍵、真正形成的因素就是執著,你只要有執著,你就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你自己執著那個念頭裡變出來的。只要把對一切法,我常講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你就超越六道;如果對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分別沒有了,恭喜你,十法界就沒有,你超越十法界了。

  由此可知,科學家所講的不同空間的維次,這個現象怎麼產生的?那在佛法裡就有正確答案,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所有一切不同維次空間全部都突破了。你這個生活範圍不一樣了,生活的空間擴大了,真的是盡法界虛空界是自己生活空間。你說多麼舒服,得大自在,得真解脫。所以「請轉法輪」,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就是說請真正善知識、真正好老師來給我們教學,教導我們,請他到這個地方來,推行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這就叫「請轉法輪」。

  在世間法裡頭,佛法不離世間法。諸位一定要曉得,佛法很尊重世間法。世間法裡面對老師很尊重,「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是禮節。大善知識不能不守禮,不守禮,人家輕賤你,輕賤這樣殊勝的教學,那他有罪過。因此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世間人不認識,沒有人來啟請,沒有人來請他教學。在這種情形之下,釋迦牟尼佛就走了,他就離開我們這個頻道,到別的頻道去了。就好像我們這個電視螢幕一樣,從我們這個頻道,他入到別的頻道去了。

  我們一般人講死了,不在這個世間。不,人沒有死,每一個人都不會死。死是什麼?他轉入另外一個頻道。六道裡面就是六個不同的頻道,十法界是十個不同的頻道,一切眾生在這個空間裡頭常常換頻道。不過迷惑顛倒的凡夫他不能自在,他是業力在主宰他;那個覺悟的人,自己很自在,自己想到哪個頻道,就能入哪個頻道,一點障礙都沒有,他能夠突破頻道得大自在。

  所以我們請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出現,我們要有眼光認識他,這是個好人,這是個真正有智慧、有修行、有德行的人,請他來教導我們,這叫「請轉法輪」。這個是古時代,現在沒有了,現在大家把這個事情疏忽。在古時代,這個是社會上最大的一樁大事情,「教學為先」。

  中國古代也有階級,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所以古語有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讀書人多半是窮秀才,物質生活很艱難,但他很快樂,他有精神生活,他真的能夠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的心清淨,他有智慧,所以這個清苦的物質生活,他沒有在意,他生活得很快樂。一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有人請他去教學,他能夠有好的學生,真正能夠接受他的教學,能夠承傳他的道業。所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最大的快事。這是「請轉法輪」,千萬不要產生誤會。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