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  (第一集)  1980前  台灣圖書館大專  檔名:04-011-0001

  這一部經在大乘佛法裡面通常稱之為根本法輪,從這個稱呼上看,我們也就曉得這部經在佛法裡面的地位,以及它的重要性。既然稱之為根本法輪,由此可知,一切經都是《華嚴》的眷屬,好像一棵樹一樣,它是根本,其餘的一切經都是枝葉。學佛法最聰明的方法就是求根本,從根本裡面來深入。但是這一部經是一部大經,中文的譯本有八十卷,我們通常稱之為《八十華嚴》,將來講到翻譯的時候再給諸位細說。我們今天所講的只是八十卷當中的一卷,是最後的一卷,也是全經的總結。首先我要告訴諸位,這一部經裡面,理論、方法,以及修學的示範,都完全具足。所以過去方東美教授對於《華嚴經》是讚歎備至,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學書。他是從哲學的觀點來看《華嚴經》,晚年曾經在輔仁大學研究所裡面講「華嚴哲學」,就是根據這一部經所講的。

  在講解之前先要跟諸位介紹經題。這是《四十華嚴》裡面的最後一卷,經題的部分是在第一卷,所以諸位今天展開這個本子裡頭沒有經題。但是我們也發一個小冊子給諸位,這是諦閑法師的註解。諦閑法師是近代人,民國初年的人,清末民初,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師。他的著作裡面有經題、品題的解釋,提供給諸位做參考,這是比較淺顯一點。《四十疏》是唐朝清涼大師的註解,當然無論在文義上都是比較深一層,但是這一部書值得我們終生去研究它,是一部非常好的書。題目,經題,要依照梵文完全的名稱翻過來,應當是「大方廣覺者雜華莊嚴經」,這個完全的名稱應該是這樣的。大方廣是所證之法,佛華嚴是能證之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簡單明瞭,題目太長了,就把它省略掉了,大方廣三個字保留下來,覺者用佛代替了,佛是音譯,覺者是意譯,佛這個字就是覺者。雜華,雜字就不要了,用一個華就可以了。莊嚴,莊也省略掉了,用一個嚴就好了。所以這個題目簡略的稱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

  在這個經題裡面,剛才給諸位說過了,大方廣是所證之法,這個法究竟是什麼?佛法裡面常講的真如本性,就是本性。要說本性我們還不大容易理解,好像說到本性感到很玄,摸不到邊際。淨土法門裡頭同《大乘起信論》都講一心,一心就是本性。由此可知,佛法裡面講修證,他修的是什麼?證的是什麼?無非是一心而已。一心之體沒有法子形容,也沒有法子說,不得已強名為之「大」。所以這個大不是大小之大,是實在不得已用這個字來做代表。大就是一心之體,方是一心之相,廣是一心之用,大方廣三個字就是一心體相用而已。可是諸位要曉得,我們現在所用的心是雜心、妄心,決定不是一心,如果要是一心,我們就叫成佛了。一心就是覺者,二心、三心就是不覺。諸位如果在這幾句話當中要能夠領會了,我們七天在此地說聽都用一心,諸位就可以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入了《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了。只有一心才能入一真,你要是用二心、三心就不得其門而入,這個是一定的道理。佛法之難,難在我們自己不能用一心,如果要能用一心,佛法比什麼法都容易。為什麼?他所說的、所修、所證都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不是向外求得來的。

  華嚴兩個字是比喻,就像一個大花園一樣,所以它的原名是雜華,可見得這個花園是一切品種統統具足。我們就想這個花園實在是美不勝收,決定不是清一色,清一色的花沒有什麼好看的,一看就完了,不想再看了;所以品種太多太多了,無量無邊。嚴是莊嚴,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美,實實在在是太美了、太好了,莊嚴就是美好的意思。這兩個字,實在是形容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覺者的生活;換句話說,這是佛菩薩的生活,實在是太美、太好了。你們如果要是學佛菩薩,你們的生活真美,西方人講的真善美,他那個真善美是有名無實,學佛的真善美是名符其實,確確實實是能夠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在這卷經裡面它特別側重的是方法,正如同《四書》裡面的「大學」一樣,「大學」是講方法,「中庸」是講本體。理論的部分,這一部經有九會七處,理論是在前面七會,三十九品裡面,這個經一共是三十九品,前面的三十七品是講理論,後面兩品是講修行方法,第八會,也就是第三十八品「離世間品」,是講修行方法。最後一品,我們這個地方的題目叫「普賢行願品」,這也是略稱,在《八十經》裡面稱之為「入法界品」,就是這一品經文,這一品經文相當的長。可見得到這個地方是講入了,入就是證得。所以清涼大師判本經四大部分,信解行證,到這個地方已經是證得境界了;換句話說,真善美的生活我們已經獲得了,已經證實了,絕不是在空談理論,到達了這個境界。末後一章,清涼的科題叫「重釋土因」,就是我們今天讀的這一卷,再把前面修行的方法重複提綱挈領的再說一遍。而它的大意,確實與《大學》的「經一章」是相同。《大學》裡面告訴我們三綱八目,本經的基礎也是三綱,就是菩提心;而提出十個修學的德目,就是十大願王,十個德目。所以諸位仔細去看,儒與佛是圓融的、是會通的。

  這個《大學》三綱,講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乘佛法修學的三綱是菩提心。菩提心第一個是直心,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至誠心,可見得至誠心就是直心。究竟怎麼樣才算是至誠?曾國藩以前解釋這個誠字,一念不生就叫誠。我們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就不誠了,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心是誠心,這個心是直心、是真心,決定平等。所以直心就是平等心。第二個是深心,深心是自受用,清淨的。第三是大悲心,慈悲心,是他受用。待人接物是大慈大悲,自己享受是無比的清淨。清淨與慈悲都是從平等心建立的,所以平等是基礎。這與《大學》的三綱完全相同,明德就是直心;親民就是大悲心,大慈大悲;止於至善就是清淨心,唯有自心清淨才是至善的享受。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儒家的基礎跟大乘佛法的基礎可以說是完全相通,在德目上互相貫通的地方更是多。諸位把《華嚴》讀了之後,再去讀四書五經,其味無窮!你才能真正體會到聖賢人他們的用心。

  這一品是三十九品最後的一品,這一品它的完全題目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所以這個品題很長。「不思議境界」是所入,不思議境界在《八十經》裡面就叫做一真法界,他翻得簡單,叫一真法界,在《四十經》裡面稱作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是能入。題是一部經的綱領,特別的重要。如果我們自己要想證得不思議解脫境界,必須要修普賢行願。剛才跟諸位說了,以菩提心為基礎修十大願王就能夠證得一真法界,這是我們就本經說。如果用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就能夠證得理一心不亂,念佛法門求一心不亂,證得理一心不亂。如果用在參禪上說,就能夠明心見性。諸位想想,這不是根本法是什麼?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統統都用得上。入的意思是有能有所,入通能所。

  其次要給諸位介紹的就是這一部經的內容,也就是說的大意。在沒有講大意之前,先要跟諸位說一說三寶,這個說法絕不是題外的,為什麼?佛法是以三寶為依歸。諸位同學,你們大多數大概都是皈依過三寶的,可是諸位同學的皈依,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是真皈依還是有名無實?這個問題就很大了。所以首先我們要懂得什麼叫三寶,怎樣才是皈依。我們先講講三寶。三寶,大家都知道,所謂的佛、法、僧,這是稱為三寶,三是這三樁事情。這三樁所以能稱寶,它裡頭含有六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稀有」,你像開經偈裡面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實在是稀有,稱之為寶,難得。第二是「明淨」,光明潔淨,稱之為寶。第三,「有用處」,它有大用處,能夠帶給我們真善美幸福的生活,所以它有用處。第四個意思是「莊嚴」,譬如我們世間以七寶來莊嚴,佛法僧三寶能莊嚴我們的身心。第五個意思是「最上」,在一切物裡面它是至高無上的。第六個意思,「不變」。所以它具足這六個意思,我們稱它為寶。

  這六個意思,從佛法僧三樁事情何以見得它統統具足?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佛法僧的真實義。諸位要曉得,佛法僧三寶都是說我們自己心,絕不是在心外。佛的意思是覺,哪一個不覺?所謂不覺就是迷。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說,這個你們看見了沒有?你們說見,這個見是覺。看見什麼?「這是一本書」,你就迷了。懂不懂這個意思?你見,這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清楚楚,這是覺;你一分別,「這是一本書,這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迷了。再不了解這個意思,大概你們也念過《老子》,沒念過也聽說過,《老子》第一句「名可名,非常名」,我在此地給諸位講,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你們如果把我所講的句句話都記在腦子裡,你們迷了,你要在這個地方迷七天七夜;你要能夠聽了,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你這七天就覺了、就開悟了、就不迷了。所以哪一個不覺?第一念是覺,第二念就迷了。諸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能保持第一念,所以他叫佛菩薩;凡夫之所以凡夫,第一念才起,第二念就起來了,就迷了。第一念我們是用的直心、至誠心,第二念用阿賴耶識了,就落到心意識去了。

  這個三寶的意思大概了解了之後,在皈依裡面來說也有次第。我們講同體三寶當中,是以法寶最為殊勝,經裡面說,「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我們要想修學成佛,換句話說,必須要依法來修學,所以說是法寶最為殊勝。在別相三寶裡面講,佛寶最為殊勝,經上所稱讚的,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這個讚歎都是讚佛寶,別相裡頭佛是最勝。在住持三寶裡面,我們講佛像、經書、出家人,這是講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以僧寶為最勝。所謂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沒有出家人來弘道的話,縱然有佛像、有經書也沒有用處,起不了作用,這是我們應當要了解的。

  出家、在家,我們也一定要明白,佛與法可以說出家、在家是共同的,差別的就是在僧寶裡頭。我們分出家、在家,究竟在家能不能稱僧寶?給諸位說,能稱。你們諸位要是有機緣到台中去拜訪李老師,你看孔德成送給李老師的那幾個字,上面題的款,「雪廬大和尚」,李老師在家人怎麼能稱大和尚?諸位要曉得,這個「大和尚」是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的,你們要只稱出家人為和尚,就外行了,在家人也稱和尚。法師,在家、出家共同稱的。只有比丘是出家人專稱的,在家人不能稱。所以諸位要曉得,和尚這兩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親教師,就是老師,直接教我課的這個老師,印度話就稱和尚。因此凡是教我們的老師都稱和尚、稱阿闍梨,阿闍梨就是老師的意思,和尚是親教師的意思。所以你們將來要是教別人,你的學生稱你就稱和尚。和尚沒有男女,和尚也沒有出家、在家。你從這一個意思就曉得,在家有僧寶的意思,何況僧寶稱為和合僧團?一個家庭裡面一家和合,這個家庭就是和合僧團;公司行號、團體裡面能和合,這個團體就是和合僧團。所以僧的意思非常之廣泛。

  就本經是圓教的大法,它裡面所講的法寶,實際上就是講法界,一真法界,這個就是法寶。什麼叫一真法界?諸位要曉得,法界原本是一真,著重在一字,一就是真,真就是一,二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了。我們在大眾分你、我、他,這是假的,這就把一法界變成了十法界,一念之間就變成十法界;如果在一切法界不分別,就像《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法界是一真,心裡沒有分別、沒有差別念頭,法界原本是一真。本經裡面的法寶實際上是指這個。

  佛寶是什麼?就是自己智慧光明遍照。在此地諸位一定要曉得,一念不生是智慧,是光明遍照,起了一念那就不叫智慧了。我們世間叫聰明,你看佛經講的八難之一,這遭了難了。這八種大難裡面有「世智辯聰」,世智辯聰那是一難,那個不是智慧;智慧是從無分別心裡面建立的,這個才叫智慧,我們佛門講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在佛法裡非常重視,沒有般若智慧,不能證得一真法界。所以佛說法四十九年當中,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他全部時間的二分之一。翻譯的經典也可以說是般若經部頭最大,有六百卷,我們圖書館有一部,諸位可以翻翻、可以看看,有六百卷《大般若經》。學佛的人,給諸位說,又不能不學般若,般若是關鍵。可是這個六百卷就不容易,相當不容易,不但說在家學佛不容易,出家人要想把這六百卷經念個一遍、二遍,也不是容易事情。古人為了後學方便起見,將六百卷歸納編了一個綱要,《大般若經綱要》,有十卷,就是《大般若經》的提綱,也就是內容的精華,這個十卷是不可不讀的。比這個更簡單的就是《般若知津》,是蕅益大師作的,那簡直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每一品每一卷的提要,是非常之簡單,只有一卷。所以講光明遍照就是佛寶。

  說到僧寶,在本經裡面代表的文殊、普賢以及華嚴海會的這些菩薩們,他們是代表一個真正皈依的人;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榜樣。在經裡面特別要著重表法的義趣,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不能看經裡面講一個人,你就想到有一個人在那裡,你就錯了;說一樁事情,你就認為真的有一樁事情,那就錯了,你不懂得它的真實義。所以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才有味道,才能夠入這個境界,體會它的作用。譬如說佛門裡面、寺院裡面供的佛菩薩像,一佛二菩薩,我們講西方三聖,當中是阿彌陀佛,兩旁邊是觀音、勢至;華嚴三聖當中是毘盧遮那佛,兩旁是文殊、普賢;如果就住持三寶來說,當中供釋迦牟尼佛,兩旁邊菩薩供文殊、普賢,如果是聲聞眾裡面,供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這是什麼意思?諸位一定要曉得表法的意趣。

  佛是代表本體,一心的理體,就是代表覺,理體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代表體;菩薩代表作用,有言說、有作為。佛是代表無為,菩薩代表無所不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佛代表無說,菩薩是有說,無說而無所不說,有體有用。兩位菩薩一定是一個代表智慧,一個代表德行,我們今天求學說品學兼優,一個是品德,一個是學問。佛法裡面常講,一個代表解,一個代表行。你像文殊、普賢,文殊代表解、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品德、代表行。但是德與行,智與解,都是要依體起用。所以這是佛法供佛像所代表的法,我們自己就是要學這個。我們的本性理體就是佛,無所不覺,剛才給諸位說了,阿彌陀佛是無量覺、無所不覺;我們起的用就是文殊、普賢,就是觀音、勢至。所以從體起用,有體有用,活活潑潑,絕不是死呆板的。

  從《華嚴經》來講,文殊、普賢與毘盧遮那佛,我們稱作華嚴三聖。三聖裡面是以文殊、普賢他們在因地,修因,毘盧遮那佛是果地,這是有因有果。文殊、普賢是能信,毘盧遮那佛則為所信,有能有所。可是諸位要曉得,文殊、普賢、遮那都是我們自己一個人,都不是說到我們自己之外的。如果你要想到之外的話,那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那是魔,不是佛法,是外道。在這個裡面,文殊又代表的是能解,普賢代表的是能行,不但在理論上通達,而且能把理論應運在我們生活上,明理是文殊的意思,實踐是普賢的意思。文殊又代表能證的智慧,沒有智慧不能證入。所以在《四十經》的後面,文殊是善財的第一個老師,我們通常稱為啟蒙的老師,也稱為根本的老師。五十三參到後面善財童子再見到文殊,然後才見普賢,普賢是最後一位老師。這表示什麼意思?必須要有智慧才能證得。普賢在這個經裡面代表所證之理,文殊是代表能證之智,以文殊的智慧才能證得普賢的體用,有體有用。

  他表法的意思非常之多,諸位在這個註疏裡頭細細去看,這部經相當之大,也是《華嚴經》的精華。可是諸位必須要曉得,文殊必定要有信心,然後才能夠解,所以這個信心非常的重要。經裡面說的「信為道元功德母」,這是《華嚴經》的偈語,可見得信心非常之重要,往後菩薩的位次可以說就是信心增長,到圓滿的時候就成佛了。信心是第一步,信心的建立也最為困難。我們自己修學成就的高下,與自己信心的建立,可以說成正比例。但是信心又必須要依靠善友,就是佛門裡講的善知識,我們現在所講的老師。你對於老師信賴的程度決定你自己修學功夫的高下。佛法這麼好,沒有信心就不得其門而入。

  我給諸位說明,我從小就好學,但是成見很深,以佛法來說就是從小受了邪師邪教,這個成見太深。什麼叫邪師邪教?認為佛教是迷信。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破除迷信,到寺廟裡去把佛像都砸毀掉了,不相信這個事情。這在佛法來講等於破佛身血,造的是無間地獄的罪業,重罪。那些小朋友,別人看到佛菩薩的形像都有恐懼、畏懼,不敢破壞,雖然不相信也不敢破壞。那時候我在學校裡是很頑皮的學生,都是有名的,膽子很大,還有一個跟我差不多的,大概是梁啟超的孫子,名字我一下子忘掉了,小學同學,我們從二年級就在一起。破壞佛像,到寺廟把佛像偷出來玩,當玩具,玩了就沒有了,毀掉了,幹這些事情。以後我曾經學過基督教,基督教學過兩年,他們對我非常之好,兩年都沒有受洗,牧師說我太頑固了,因為我要不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我不相信。我比他們都用功,《新舊約全書》我看過四遍,我提出七十多個問題,答覆的我都不滿意,所以不受洗,拒絕受洗。以後在伊斯蘭教搞了一年,我對伊斯蘭教懂的東西比他們現在回教徒懂得都多,我還寫了一點點東西,「伊斯蘭教簡介」,我還能說出一大篇道理出來,他們都說不過我。對佛教根本就不相信。

  到台灣來之後我學哲學,學哲學的這個老師我很佩服他,方東美先生,我是民國四十二年跟他學哲學的。佛教是他介紹我的,我們哲學講到最後一個課程講到印度哲學,由印度哲學講到佛經哲學,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裡頭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兩句話很動聽,打動了我。我說佛經裡頭還有這麼好的東西?這才開始去逛寺廟,逛寺廟幹什麼?借佛經來看。那時候佛經,民國四十幾年,街上都買不到的。台灣印經只有一個地方,台灣印經處,朱鏡宙老居士他辦的,種類也很少、數量也少,實實在在經書不容易得到。那時候我跟朱老居士還不認識。所以經書只有向寺院裡面借,還算不錯,寺院還很幫忙,常常借經書給我看。

  學佛之後,我又得到一個好老師,章嘉大師,他是密宗的上師。他的地位跟達賴、班禪是相等的,我們邊疆四大喇嘛之一,前藏是達賴,後藏是班禪,外蒙古是哲布尊丹巴,內蒙古是章嘉,叫四大活佛。我很有幸跟他學,所以密宗我懂得不少,騙不了我也唬不了我。以後就一直接受他老人家指導,我跟他三年,每個禮拜上兩個鐘點課,到他那裡去,他單獨教我,我佛學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奠定的。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十年。這是我學佛的經過。如果要沒有方老師的指導,你說別的一個出家人、大法師來介紹,說佛法怎麼好、怎麼好,我不會相信的。不信就不能入門。所以善友很重要,非常重要,你對這個老師有多少信心,你就有多少收穫,一分信心就一分收穫,十分信心就十分收穫。因為你有信心,你才會去求理解,解透了之後,才能夠修行。

  所以我看到你們這些同學們我很佩服,沒話說。為什麼?你們也沒有什麼信心,也不太理解,居然就修行了,這真是難能可貴之事!我那個時候信了,信了就求解,理論要不懂我不肯做的。你譬如講拜佛,我學佛三年才肯拜佛,頭三年雖然天天在那裡研究經,到佛堂裡頭,脫了帽行三鞠躬就可以了,不會拜的。一定要懂得為什麼要拜我才會拜。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一般人來講好像覺得我太沒有禮貌,為什麼?我都沒有拜過章嘉大師,我見了他都是一鞠躬,我們見了總統也是一鞠躬,見了章嘉大師也是一鞠躬,敬意到了就好了,何必還要去跪拜?到了我真正理解了,這才曉得跪拜,才曉得拜佛。你們幾個人懂這個道理?但是都會跪拜,這個了不起!

  我那個時候學佛確實是不容易,一般人說這是老頑固,「老頑固都學佛,這佛法一定有道理,沒有道理這個老頑固不會學佛」。所以我學佛影響了很多很多人。念佛,我肯念阿彌陀佛,是我學佛的第七年,對於淨土教義懂得了,才肯念佛。沒有搞通、沒有明白,你叫我去做我不會幹的。所以我想你們學佛大概還不到七年,已經很虔誠的在念阿彌陀佛了,這是善根福德深厚,很不容易。我自己到以後曉得之後,才後悔,學佛太晚了!但是我所學的比諸位踏實,用的功力也比一般要殊勝一些,就是統統都得搞明白,當然的道理、所以然的道理都搞清楚,我才肯學。

  這個就是說明,解必定是建立在信心上,而修行行門一定是建立在理解上。在整個佛法教學過程當中著重在解門。釋迦牟尼佛住世四十九年,所示現的天天講經說法,你們去查查大藏經,釋迦牟尼佛沒有打一個佛七,沒有;也沒有打一個禪七,都沒有,你所看到的釋迦牟尼佛一天到晚在講經說法。為什麼?理論通達了,怎麼個修行法你自己就會了,用不著人教、也用不著人帶領。所以佛陀住世的時候,一直到佛法傳到我們中國,修行都是個人的事情。大概集體在一塊共修最早的就是廬山蓮社,在東晉的時候,慧遠大師的道場,他開始提倡蓮社。到以後真正建立成制度,正式的在一起共修,這是唐朝時候百丈大師,就是「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他們兩位提倡在一起共修。所以共修,今天我們這個共修的功課是百丈、馬祖提倡的,是他們兩位老人家提倡的。這個以後就成為我們中國佛教的特色,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的。像越南、韓國、日本,那都是從中國學的,所以他們有很多地方跟我們中國佛教有相關的。

  說到這個地方,還有一點要告訴諸位的,就是素食。這個素食,全世界學佛吃素只有中國,所以看到外國學佛的不吃素不要去笑話他。為什麼?佛教裡面原本就沒有叫我們吃素。所以今天小乘國家,你要到泰國去看看,人家供養出家人的有魚、有肉,還有香菸,泰國出家托缽有供養香菸、有魚有肉。要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這個叫三淨肉。中國學佛的人吃素食這是梁武帝提倡的。諸位曉得,梁武帝那個時代,我們中國出家人也是吃三淨肉。而是梁武帝讀《楞伽經》受感動,《楞伽經》裡面有說,「菩薩心地慈悲,不忍食眾生肉」,他讀這個經很受感動,自己就發心吃長素,於是乎在佛教裡提倡、號召,我們大家共同來提倡素食運動。現在就變成好像學佛的人非吃素不可,不吃素就不叫學佛了,這是給弄錯了、這是搞錯了。

  我說明這一點,使諸位理解佛法的真實義,是著重在身心的修養,目的是要達到身心的清淨,清淨至極,身心與整個大宇宙合而為一,這就叫一真法界。是不是能做得到?給諸位說能做得到,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裡面的理非常之深,確實是一不是二。所以在佛法生活裡面,著重在身心的修養。飲食方面著重三點,第一個講求衛生,這是現在一般西方人也知道的。衛是保衛,生是生理,保衛生理。所以吃東西要乾淨,避免疾病。其次衛性,這個伊斯蘭教懂得,性是性情。譬如說同樣是素食裡面,為什麼佛法說不吃蔥、蒜、韭菜一類的?為什麼不吃?這個東西也是蔬菜,不是肉,為什麼也不吃?因為它的性質不好,所以要保衛性情,因此在蔬菜裡頭也有限制。第三,更進一步,比伊斯蘭教還要進一步的擴張,要保衛慈悲心,所以素食是保衛慈悲心的。在佛法的飲食方面著重在衛生、衛性、衛心。我們今天素食是這麼一回事情。我是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就吃素了,道理不明白,學佛要勸我吃素,這是做不到的。我要把道理搞清楚,對,很有道理,素食是好,我們自己才照這樣做。

  跟你們說這些道理的用意在哪裡?你們學佛,有很多同學發心吃素了,是好事情,可是你們的父母對你很愛護,看到你連葷菜都不吃,他心裡難過,好像這一點人生的享受都沒有,未免太苦了,他心裡不忍,於是你在你父母面前你就多吃幾塊肉,絕不犯戒。「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行菩薩道,要想叫父母生歡喜心,父母要你吃肉,你就多吃幾塊。他一看,學佛與這個不妨礙,父母也肯學佛了。你這個是一學了佛,肉也不能吃,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受限制了,你的父母親戚朋友一看,「這個佛不能學!學了佛,你看,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大家都害怕了,見到你都恐懼了,跟你遠遠離開了,錯了。我們自己私生活要謹嚴,處眾的時候要活潑,普度眾生。這個時候我們開了葷了,吃葷為什麼?為了度眾生、為了接引眾生,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這個不但是不破齋、不破戒,你這叫大慈大悲,叫攝受一切眾生。如果你說,「有人來了,這個好難得,機會太難得,我可以多吃幾塊了」,那就叫造罪業了,那就沒有慈悲心,那就錯了。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就是發願吃素,跟父母在一塊兒吃葷菜的時候,這個心是度父母,而不是貪吃,不是貪心,這個就是對的,這是如法的。

  所以大家學佛不要學死了,不要學成佛呆子。要學成一個真正的菩薩,身心清淨,利益一切眾生,叫一切眾生見到你都能夠生歡喜心。這是附帶說到我們生活起居飲食方面,一切都要正常,不要搞得奇奇怪怪的,千萬不要搞得家裡人反對、起反感,那就錯誤了。佛法是通情達理的,於人情世故決定沒有違背的。特別是普賢行,普是普遍,特別那就不普了,唯有普才能稱之為賢,不普就談不上賢。普賢行是無礙行,清涼解釋這個經的時候,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普賢行。如果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處處都有障礙,處處成障,給諸位說那是小乘行,不是菩薩行,更不是普賢行。普賢行是事事無礙。

  不但「普賢行願品」著重這一點,就是整個《華嚴經》,實實在在講《華嚴經》是一切經的總名稱,像個大花園,一切經像裡面的一枝草、一朵花一樣。我們今天這個總名稱叫「大藏經」,它真正的名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不僅就是這一部,一切經的總名稱,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你們將來在經題裡面細細去看。這一部經可以說是一切經的代表,一切經的理論與方法都出不了這個範圍,整部經裡面所講的理事圓融都是普賢行。唯有普賢行才能入法界。這個入一真法界,禪家講明心見性,淨土裡面講理一心不亂。也跟諸位說,只有這一樁事是真實不虛。我們要想一個成就,必須理事要圓融,現前我們要得大自在,這是我們現前的成就;將來的成就,要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許諸位要問了,我們學《華嚴》,為什麼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在這一卷經的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領頭的兩個班長就是文殊、普賢,他們兩個人是帶隊的。往生極樂世界能辦得到嗎?能。

  也許你們同修有些人比我還早得到消息,台中大概在一、二個月之前,施水閣老居士,還有是哪一個同修名字我忘掉了,他的父親,這兩個人都是最近往生的,預知時至,這個不假。三、四天之前就告訴家裡人,我哪一天我就走了,也沒有害病。施水閣老居士我認識他,過去在台中常常見面。他告訴家裡人之後,他是三天之前告訴的,他就不吃飯了,每天喝水。到了第三天,他就通知蓮社,台中蓮社蓮友們給他助念,他自己洗洗澡換了衣服,大家給他念佛,他就躺在床上,在問,「李老師有沒有來?」告訴他,「李老師來了」。談了幾句話,他說「我走了」。就走了,沒有害病。徐醒民居士從台中特地來告訴我這個消息。

  你們看到《彌陀經》,這兩天天天念《彌陀經》,《彌陀經》裡面那個境界,人家去了。你要說享福,那真享福。你看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鋪馬路的是黃金,不像我們這是柏油,人家是黃金鋪馬路,人家住的建築物是七寶樓閣、琉璃地。那個琉璃是什麼?我們講的翡翠。我們的翡翠一點點,你們就拿來當作首飾帶在身上,覺得很美了;人家鋪地的,像我們這磨石子地一樣。如果你們要想到那裡去,施水閣老居士是個榜樣,他能做得到,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得到,哪個做不到?除非你自己不想去。你懂這個理論、懂這個方法就可以去。現前得大自在,就是剛才給諸位說的事事如意;將來往生佛國,成佛作祖,是我們一生能辦得到的。確確實實像方先生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一門大學問。

  其次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本經的宗旨,這是我們要曉得。其他的像是玄義,我們沒有那麼長的時間來談,但是宗旨一定要能夠抓住。這一部經的宗旨,是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旨。我們如果說單單講法界,法界有理有事。理上講,正如同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覺後空空無大千」,大經裡面一般講「清淨寂滅」,淨土法門裡面講「常寂光淨土」,這是講的理、講的體;從相上來說、從用上來講,這就是緣起,緣起這才有十法界。十法界就是一法界,因為我們有分別心,所以我們稱為十。十不能把它看作是單純的數字,那就錯了。十代表什麼?代表無量無邊,代表這個意思。所以《華嚴經》裡頭都是以十表法,表無盡的意思。《彌陀經》裡面是用七表法,七也是表圓滿無盡的意思,七是講上下、四方、當中,這是代表一個圓滿的數字。《華嚴經》表的數字從一到十是圓滿的。所以我們不能把它單單看作十個數字來看,那就錯了。

  無量無邊的法界原本是一真。怎樣才能夠看到一真?這就叫入。所入的就是法界,而能入的就是普賢行願,剛才給諸位說過。換句話說,法界就是一心,一心包括了萬有,宇宙萬有是我們一心所變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個理很深,在此地只能夠說給諸位透出這個消息,說明有這麼一樁事情,必須要自己證實。因此,佛法的教學跟一般世間學術不一樣。所以佛法不是哲學。歐陽竟無大師是我們近代佛教裡頭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真正是一個繼往開來的一位佛教的學者,他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他在民國十二年有兩篇講演,佛法決定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他辨析得很詳細,這是我們得認清楚的。佛法是什麼?佛法是佛陀的教學,我們可以稱它為教育,佛陀教育,但是更恰當的是佛陀的教學。它教學的主旨就是教我們要覺悟,覺悟萬法是我們自己心裡頭變現之物,不是外面來的。我們講信,信什麼?就信這個道理,信這個事實。信了之後,我們再求解,再去參究這個理論事實的真相。

  在此地我提出參究而不說研究,這是佛門的術語。參究跟研究有什麼不同?研究是用心意識,參究是不用心意識。所以禪宗參禪教給你離心意識參。不但參禪要離心意識,聽經也要離心意識,念佛也要離心意識,乃至於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都得要離心意識。離了心意識,就是真心用事,就是普賢行願,就入了一真法界了。也許諸位會問,假如我這個心意識都不用了,那連人我是非都不分了,人家喊我一個什麼名字我也不答他,一答就心意識起作用了,那不是什麼事情都不能辦了?給諸位說,這個叫你離心意識,是自己離心意識,對人家要用心意識。我問你這個是什麼?你像個木頭人一樣,完全不曉得,你是不用心意識,那人家看起來,「你這個人白痴了」。我這一提起「這是一本書」,這本書是不是你自己說的?不是的。你看永嘉大師見六祖的時候,「分別亦非意」。我們世間人說一本書,我們是用分別心;永嘉大師也說這是一本書,他不是用分別心。這個妙極了,他怎麼不是分別?他是分別,他那個分別就是不分別,他是隨順眾生的分別,不是他自己真正分別,他自己心裡頭一念不生,隨眾生分別。你說這個「書」,我也說「書」;你說這是《華嚴經》,我也說《華嚴經》,你們要這樣說的,隨你們,決定不是自己有這個分別執著,叫分別亦非意!對自己真正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別人,「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看看,妙極了!對自己一念不分別是自受用,對別人分別是大慈大悲,他受用。這是佛法的見地,這個是佛法的教學。好,我們今天上午的課就上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