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疏  (第二十七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7

  《普賢行願品》第七十二面,看經文末後這一行,就是倒數第三行,「偈頌」: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這一行是結集經的人為我們敘說說偈的儀式。『爾時』是長行文講完的時候。普賢菩薩非常的慈悲,又以偈頌將前面的大義為我們重說一遍,所以這個偈頌叫重頌。為什麼前面既然已經講完了,後面還要再說一遍?這個意思註子裡頭有,註子裡面一共說了有八種,頌有八種。在宗密大師的《疏鈔》裡面給我們說有四個意思,這四個意思就是此地註解裡面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就是這幾個意思。我們依照註子這幾條來說一說,因為這個都是屬於佛學常識,將來我們讀經,或者是研究註疏,會常常遇到的。

  第一種叫「孤起頌」。孤起頌是長行文裡頭沒有講到的,就是前面沒有講到的,這多半是補充前面所講的不足,前面講的不夠圓滿,後面再用偈頌來補充,多半是這種情形。第二種是「重頌」。這個重頌也就是我們此地所講的,是「為後來未聞」。因為佛菩薩講經的道場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的聽眾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他就得來;佛教裡頭講經聽眾沒有一定,有先來的,有後到的,先來的,不錯,從頭都聽完了,從當中來的、後來的,前面所說的東西他都沒有聽到。所以佛很慈悲,為了後來的這些同學,當然不能像前面詳細的把前頭所有東西都說一遍,但是把前面所講的綱領、重要的地方,用偈頌的體裁再重複的略說一說,使後來的同學也能夠聽到完整的經義,這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叫「複頌」。複也是有重複的意思,可是用意不一樣。這是什麼?這是從頭就來聽的,從頭就來聽,也許他的精神沒有集中,沒有注意,粗心大意,所以雖然聽了,還是沒有能夠理解,沒有能夠悟入,佛菩薩用重頌這個方法再說一遍,加深他的印象。所以它與一般教學的確是不一樣,總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而悟入。這是第三種叫複頌。第四叫「廣頌」。廣頌跟孤起頌不一樣,孤起頌是前面完全沒有講到的,廣頌是前面講到了,但是講得很簡略,所以用偈頌再把它詳細說明,長行文簡略,偈頌詳細。像前面的重頌、複頌,大概是長行文說得詳細,偈頌簡單,彼此互相補充。

  第五是「略頌」。略頌是長文已足,偈頌略之。長行文已經講得非常詳細了,所以偈頌就很簡單,往往一句就是前面一大段的經文。第六叫「結頌」。結是有總結前面所說的義趣的意思,「為受持人,便記憶故」。我們曉得,佛給我們講的這些開示,如果我們要不能夠記得,諸位想想,那你怎麼個修法?修行無論是哪個法門,我們從總綱領上來講,就是要用觀照。禪家講觀照,教下也要講觀照,乃至於念佛的人,如果不用觀照的功夫,你那句佛號也不得力,這是決定不能少的。可是觀照一定要能記得經文。什麼叫觀照?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時時刻刻能提醒自己。如果這些文記不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什麼來提醒自己?但是這個散文長,不容易記得。所以後面再用偈頌,把前面的意思歸納在偈頌裡面。偈頌它押韻,容易背誦。而且在從前,譜上曲可以唱,換句話說,都是歌詞,可以演奏的,這就很便於記憶了。能夠把這個意思都記得住,就可以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把我們生活裡面種種的毛病把它改正過來。所以偈頌有這種利益在裡面,有這個意思。

  第七叫「超頌」。超頌是長行文在後,偈頌在前。我們底下講的偈頌不屬於這一類,因為長行文在前,偈頌在後。第八叫「追頌」。追頌是長行文在前,偈頌在後。偈頌一共有這八類。可是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個是幫助後來的聽眾,另外一種是要我們必須把它記住,因此偈頌就非常的重要。這八種意思我們在後面偈頌裡面都能夠看得出來。請看下面的經文,在第七十三面:

  經【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這是一首。這偈頌句法非常整齊,此地統統是七言頌,四句是一首。

  經【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註解把偈頌裡頭的段落、大義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諸位自己可以去看。我們在長行文這些地方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前面兩句是說我們禮敬的對象,在空間來講是廣大而無邊際,諸位看這個經文,並不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地球,而是十方世界。『十方』是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這叫「十方世界」。我們禮敬的是誰?這個經文字字都重要,『三世』,「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還有未來世;『一切人師子』就是佛。「師子」是比喻人中之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佛經裡頭常常將獅子比喻作佛,人中之獅子。佛是我們禮敬的對象。

  可是諸位要記住,它講三世佛,過去佛我們知道,像佛經裡面,我們今年年初,我們拜了千佛懺,千佛懺有過去一千佛、現在一千佛、未來一千佛,我們看到這只是佛給我們說的娑婆世界我們這一個階段。而在本經,就是《華嚴經》,以及《圓覺經》,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一切眾生,什麼叫眾生?生是講生起的現象,現象之生起;眾是說眾緣和合,就是一個現象的生起不是單純的,有許許多多的條件、許許多多的因緣,它才會現相出來,所以這叫眾生。因此眾生這兩個字,絕對不是說很多的人在一塊這叫眾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這個身體,眾緣和合而生的。佛經裡面講四大、五蘊,眾緣和合,這個身相現出來了。所以一切有情的身分,都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植物、礦物,無情的這些眾生,它還是眾生,因為它也是眾緣和合的,沒有眾緣和合它也生不起來。所以眾生的本意是包括了一切的現象,世出世間一切現象,《華嚴》裡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為什麼說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這與性相就有關係了,凡是相都是性變的。佛是什麼?佛就是心,一切現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這部經,也是唯識學家根本經的一種。唯識一共有六經十一論,《華嚴經》是六經之一。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有情的眾生有佛性,無情的眾生我們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只是揀別上,這是動物,那是植物、礦物,有這個分別。其實性是一個,動物的性與植物、礦物完全相同,一性無二性。所以講性就是講佛,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一切法唯心所現,心能現,識能變。心是什麼?心是心之本體,本體有現相的功能;講識,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能夠變幻現相。所以一切法都不離心。

  這一句它真正的意思,實在就是儒家《禮記》裡的頭一句「毋不敬」,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常修恭敬,怎麼個恭敬法?跟對佛的恭敬完全一樣。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現在看到佛菩薩我們有恭敬心,看到一般人我們心裡就不高興,這是什麼?叫毛病。把這個毛病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你要說修行從哪裡修起?從這裡開始,從修禮敬開始。回家去第一個要孝敬父母,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在學校裡面我們禮敬師長,慢慢把禮敬擴大到你的親戚朋友,乃至於到一切眾生。不但擴大到一切有情眾生,還要擴大到無情眾生,《華嚴經》裡面說得很妙,蠟台善知識、香爐善知識、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在一個修行人他眼睛當中那都是佛。那都是佛,我們都要恭敬,怎麼恭敬法?是不是見到這些桌椅板凳也去給它磕三個頭?那你就錯了。所以你要懂得禮節,你一定要懂得。我們對於桌椅、板凳怎樣恭敬它?把它擦得乾乾淨淨,擺得整整齊齊的,這就是對它的禮敬。桌上陳設擺一本書,書一定也擺得整整齊齊的;放得很零亂,這就是不敬。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整個佛法就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礎上。這個跟儒家沒有兩樣,我們看看,展開《禮記》第一句也是講的這個,真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那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是從這裡做起,從敬做起。佛法,尤其是《華嚴經》,《華嚴》在佛法叫根本法,一切的經論都是《華嚴》的眷屬。《華嚴》是根本,那是枝葉,你看《大藏經》裡面那麼多,統統是《華嚴》的枝葉。《華嚴經》裡面講的修行方法,這個十大綱領,換句話說,就是整個佛法的綱領,不管你修哪一宗、修哪一派、修哪一個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理原則。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要修正我們自己的毛病?真的,因為我們的毛病就是犯了一個大不敬。

  我們的禮敬是有對象的,人家這是沒有分別的,一切恭敬,平等的恭敬,清淨的恭敬。雖然一切恭敬,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以什麼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底下一句就說了,『我以清淨身語意』。所以什麼才叫真正的恭敬?清淨心、清淨身、清淨的語,三業清淨,這就是真正的恭敬。對於三世諸佛,你在這裡拜一拜全都禮拜到了,一個都不漏,你們想想為什麼?因為清淨心沒有界限。清淨心是真心,真心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界限,所謂一禮就是一切禮,一敬一切敬。我們今天能力做不到,為什麼?我們心起心動念。這一動念,心就有分別;一有分別,它就有了界限;有界限,那個範圍就很窄小。所以我們的心量不能廣大,我們做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華嚴境界。

  所以我們中國的文字實實在在是了不起,諸位一定要珍重,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找不到像我們這樣的文字,我們的文字裡頭有很大的學問。你看,你心裡面一動念頭,動念頭叫「想」,想是什麼?心裡頭有個相,一動念就有相,就現了相,可見得這個相是心變現的,唯心所現。一起分別,這就是「思」,思,你看心上畫了格子、畫了界限,一分別的時候就有界限出來了,你這個心量就不能夠涵蓋全體。所以佛在一切經裡常常教導我們,離分別心,離執著心,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的真心就顯露了,真心的顯露、真心的起用就叫做禮敬,就是禮敬。所以要曉得這個意思,要認真去修學,這就是修性。禪家常講明心見性,從哪裡修?從禮敬上修。所以這是多麼重要。我為什麼要對他恭敬?問你,你想不想見性?你不想見性那就算了,你不要跟他恭敬;你要想見性,那你就必須對一切眾生都要恭敬。你念佛想不想得一心?想得一心,對人又不恭敬,你怎麼能得一心?所以敬是從一裡面生出來的,你有了分別、有了執著,你就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不敬,一心才叫做敬。

  底下一句就是講這個境界,『一切遍禮盡無餘』,我剛才跟諸位說的這個話是真實話,盡虛空遍法界統統都禮敬到了,一個不漏,問題就是在清淨身語意。身語意三業都清淨,給諸位說,念念都是禮敬;不是說你一看到禮敬,我要在那裡拜佛,那你就錯了,清淨心就是禮敬,不在形式。形式的禮佛這是什麼?這是初學的,特別對於業障重的。所以拜佛是修行的一種方法,一天拜三千拜,修什麼?修清淨身語意,就修這個,目的就是修這個。拜佛也是懺悔,懺除我們過去對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眾生不敬的罪業,用這個方法來修行。所以拜佛的時候心要清淨,心要空,不能有東西,心要一念不生,本來無一物。這個身依照儀式來做,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真正是養生之道,最好的養生方法,身體是機器,機器一定要動,不動就生銹,這是一種常識。去年我到國外去,我們這裡講經次數少了,我們這裡同修不曉得,電梯把它停了一部,不動了,不動就生銹,回來之後要大修,機器一定要動。所以身要運動。你看我們常常用的術語,中國這個術語「活動」,什麼叫活?動就活,不動就死了。所以我們舉辦一切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活不了,一定要動。

  心,心不能動,心要靜。因為什麼?身是有,心是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空確實是有,為什麼「有」說它是空?因為它沒有形相、沒有跡象、沒有方所,你找不到;找不到,它又真有。你看《楞嚴經》裡面,阿難尊者七處徵心,都被釋迦牟尼佛駁倒。究竟心在哪裡?心是有,而沒有跡象。所以佛法裡表法用圓來表法,那個圓心,你們想想,它很抽象的,但它有,它決定不是說沒有。你能找得到嗎?找不到,決定找不到。圓外面的周,有,它有相,你能夠容易找到,心找不到。所以我們心是空、靈,心是空,它就靈了,心要是有了東西就不靈。我們現在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太多了,牽腸掛肚的太多了,所以那個心不靈了。你要把心裡拉雜的東西統統把它清除掉,什麼都沒有,這個心就靈了,無量的智慧就生起來了。所以煩惱愈少的人智慧愈多,煩惱愈多的人智慧愈少,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禮敬是一種修行的好方法,古來很多大德專門修這個方法,他也不念經,也不念佛,也不念咒,一天拜三千拜,有很多就這樣拜佛,拜個二、三年,他開悟了,大徹大悟。好像就是民國初年的時候,我那個時候受戒,道源老和尚給我們講了個故事,好像這故事記載在《影塵回憶錄》裡頭有,名字我一下忘掉了,我們「華藏會訊」還曾經轉刊過。人家叫他什麼?叫曬蠟燭的師父,這人就是拜佛開悟的,人是個非常老實的人。所以老實難得,老實人遇到真正善知識,他決定有成就,就怕的是不老實。他在寺廟裡面做香燈師,就是專門管蠟燭燒香的,管這個叫香燈師。別的法師就跟他開玩笑,夏天,六月天,熱天,他說香燈師,人家都曬書、曬衣服,你那些蠟燭都要搬出去曬一曬,不然的話那個蠟燭都長霉了。你看,他真老實,就把蠟燭統統搬去曬,這一曬全曬化了。老和尚看到這個樣子,也不好說他,實際上也是挖苦他,他說你智慧太大了,你應該去學講經,去學做法師。以後,老和尚就叫他在頭陀寺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悟了。他也沒有念過書,他能作詩,他能作偈子,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非常欣賞。所以就是修清淨心。

  第二首偈子裡面,這是講我們修這個法門的憑藉,『普賢行願威神力』。「普賢」,諸位要曉得自己是普賢,只要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因為它叫普賢行門,你照這個方法修你就是普賢菩薩,你是個初發心的普賢菩薩。華藏世界真的還有一位等覺普賢菩薩,而這位普賢菩薩也是在西方極樂世界,與他就相應了,你照這個法門修,為什麼?他也是學這個法門的,心心相印,他的神力在無形當中可以加持你,能夠得感應道交。為什麼?我們初學的普賢,跟等覺的普賢,以及十方世界所有修學普賢法門的這些人,都能夠起感應道交,這個力量不可思議,這是我們修行的憑藉。

  下面這就起作用,『普現一切如來前』,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諸佛,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我們自己的身相在禮佛。所以『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每一個身都禮無量無邊的佛,無量無邊的身,每一個身又禮無量無邊的佛,這完全是華嚴境界,重重無盡。這些絕非神話,都是事實,它的原理就是心現識變,心識的功能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所以能現這種相。更深一層廣義的意思我們更要懂得,就是我們以清淨心與整個世界,與十方三世情與無情、世出世間融成一體。這是講的禮敬。

  再看下面第二願,這也是兩首,第二願就是「稱讚如來」。這個十大願,跟諸位說,第一願是根本,沒有禮敬決定沒有稱讚,你沒有個敬心,那你稱讚人也是口是心非,不是出於真誠,所以第一願是根本。曉得第一願是根本,你也就能夠明白,整個佛法所修的無非是禮敬而已;就是《禮記》展開,「毋不敬」而己。一部《禮記》講的什麼?就是講禮敬而已。一部《華嚴經》說的是什麼?就是禮敬諸佛而已。只要你把禮敬做到了,後面九條條條都圓滿,你出言一定是讚歎,你待人接物一定是供養,沒有話說的。所以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學禮敬,你才曉得禮敬之重要。禮敬是性德,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我們現在迷惑顛倒,起了貢高我慢,把性德失掉了。今天來學佛,無非是恢復我們的性德而已。我們看底下這段經文,七十四面:

  經【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說我們稱讚的對象。這個對象之廣大,跟前面講的沒有兩樣,但是文章它有變化,言詞不同,這是顯示文章之美,同樣的境界。『一塵』,「塵」是微塵。佛經裡面講的微塵,我們肉眼見不到的,在現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我們不曉得能不能見得到。佛經裡面講這個塵,它用許多比喻來講,講到微塵它先講牛毛塵,牛毛比較粗,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塵在那裡,可以停留在牛毛的尖端上不會掉下去,這就很小了,從這個說起;把牛毛塵分成七分,就是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要細得多了;羊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更小、更細;兔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它在水裡面通行無礙。我們曉得水有它的密度,當中還是有空隙,它可以在空隙當中游離,在那裡行動沒有障礙。水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金屬密度很大,但是在顯微鏡底下看還是有空隙,它能夠在空隙跑來跑去沒有障礙,這我們肉眼決定看不到了;金塵再分成七分之一,這才叫微塵。所以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佛說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塵,阿羅漢能力比我們大得太多了。

  微塵還不是最小的,它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然後把這個再分為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那就不能分了,這也有另外一個別號叫鄰虛塵,它跟虛空是界限,這沒有法子分。佛眼能夠看到極微之微,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這是講一塵,就是一微塵。一微塵之中有微塵數的諸佛,這個『塵數』是怎麼講?講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塵,這個數字沒有法子想像,無法想像。我們說把地球磨成微塵,我們都沒有辦法想像了,何況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彷彿我們現在所講的銀河系,這個數量無量無邊。這一句,你看看,它這個境界多麼的廣大!一塵裡面有塵數佛,而每尊佛又有菩薩眾會圍繞,菩薩就更多了。

  『無盡法界塵亦然』,無盡法界每一粒微塵裡頭統統是這個境界。所以過去有些人他是不信佛,當然他也不敬佛,但是他看了佛經,對釋迦牟尼佛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釋迦牟尼佛很會說大話,他說的那個大話我們連作夢都夢不到。確實如此,我們作夢真夢不到。佛何以能說得出來?是他親證的境界,他境界就是如此。佛何嘗說過大話?沒有,佛是真語者、如語者,他所說的不增不減,言說與事實完全相應。所以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沒有法子體會。所以這品經的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也叫做一真法界。就是彌陀淨土裡面所講的實報莊嚴土,與實報莊嚴土就是一樁事情,名詞用的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

  『深信諸佛皆充滿』,這兩個字要緊了,小註裡頭也是這麼說法的,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境界。可是我們憑什麼相信?何況能深信不疑?憑釋迦牟尼佛的人格。佛不妄語,這個境界是佛的現量境界,我們今天信就是叫聖言量,我們相信這是聖人之言,絕不欺騙我們。不是我們的現量境界,也不是我們推理能夠推算得出來的,這個都做不到的。所以一切的推理都是有限的,邏輯辯證法的推理都是有限度的,都有極限的。這個是完全超越,在這種境界裡面,一切的數學,一切的理哲學、邏輯辯證法統統用不上。這樁事情在過去,我們在中國佛教會辦大專講座,那個時候方老師還在,我曾經一度到他家裡去,想請他給我們同學講「因明學」。方老師就告訴我,沒有用處。他那時候正在讀《華嚴》,他說對於初級的佛法能幫得上一點忙,有用處,高級的佛法完全用不著。真的,在《華嚴》裡面統統用不上。所以我們相信佛絕對不妄語,我們要深信,真正的境界就是這樣的。這就是《金剛經》裡面常說的「諸法實相」,哪一個講《金剛經》能夠把實相講得這麼清楚?這就是諸法實相,唯佛與大菩薩親證。後面這一首就是講讚歎。

  經【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這兩句就是講的讚歎,讚歎當然是用言辭、是用音聲。可是這種讚歎,我們一聽到讚歎,一定就想到音樂、歌唱,用這些言辭來讚佛。這種相的確很粗,我們初學的人都能理解,如果講到真正深入,我們又沒法子懂了。真正講到這個境界,就如同經上所說的,一切音聲全是讚佛,一切的言辭沒有一樣不妙,這個我們就聽不懂了。我們現在,比方罵人、吵架,也是嗎?也是。這個不可思議,我們沒法子理解。諸位要讀《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你要有心得,你就會體會到。我們今天聽的聲音,有悅耳的,有討厭的,噪音,討厭的。我們用什麼聽?用分別心聽,用意識去聽,就是用心意識。所以我們所聽的是什麼?聲塵,我們聽的是聲塵。菩薩們用什麼聽?離心意識。一切音聲海裡面,一切言辭海裡面,他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妄想心,他完全用清淨心。清淨心在耳根上就叫聞性,聞性所聞的是什麼?聲性,不是聲塵。這叫真正的讚歎。所以吵嘴、打架也是讚歎,這個妙不可言了。我們要修的就是修這個,你要懂得,修稱讚是從這個地方修,我們才能夠入得了這個境界,這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我們自己才能入得進去。

  否則的話,一天到晚唱歌讚歎佛菩薩,佛菩薩還是佛菩薩,我們凡夫還是凡夫,不相干。你的讚歎,將來讚歎之後你也變成了佛菩薩,這樣才行。所以他對於音聲沒有選擇、沒有分別的,對於言辭也沒有選擇的,所以才叫妙言。有選擇就不妙了,沒有選擇才妙。一切音聲、言辭都是從法性流出來,還歸入法性。所以平常我們講,會聽的人,他開悟見性了。為什麼?他用聞性聞聲性,用見性見色性,雖然在六根上,我們說它是六種性,在六塵上也說六種性,其實性是一個,決定無二性。這才叫做修稱讚法門,才叫修這個願。

  我們在長行文裡面一再跟諸位提到,修行叫歷事鍊心,歷是經歷,經歷一切的境界,在這裡鍊什麼?鍊自己的清淨心。這個是在音聲上鍊自己的清淨心,前面禮敬是在一切現象上,一切人物事相上鍊清淨心。禮敬就是清淨,讚歎也是清淨,後面這八條條條都是講的清淨,你在這個裡面修清淨心去。所以這個法門叫大不思議法門,《維摩經》稱小不思議法門,這是大不思議法門,沒有一個法門能夠跟它相比的,因為它能夠包括一切法門,一切法門包不了它,境界太大了,修行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所以處處都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處處都是教給我們修一心不亂。再看底下一句:

  經【盡於未來一切劫。】

  這講時間。修行的時間,不是說我們有一個階段,沒有間斷的。我們講修學有期限,它沒有期限的,修學過程當中沒有期限,修行圓滿之後也沒有期限,所以佛菩薩才圓證三不退。如果有個期限,換句話說,就有個終結的時候,有始就有終。這個法門無始也無終。你們諸位細細想想,我剛才所提出的要領,修清淨心,清淨心有始終嗎?沒有,清淨心裡頭哪裡有始終。所以唯識裡面告訴我們,方分、時分都是不相應行法。方分是講空間,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時間講過去、現在、未來。有沒有這個事情?有這個事情,事是有,但是只是個抽象的概念,沒有具體的事實,是個抽象概念而已。而我們把這種抽象概念誤會了,把它當作真的,好像真有這個東西,其實沒有。能夠把這一關突破了,就打破了時空,這才是叫究竟解脫。清淨心裡面沒有十方、沒有三世,所以才這麼個說法,『盡於未來一切劫』。這種說法對我們粗心的人來說是莫大的勉勵,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要不斷的精進努力,不能夠懈怠,不能夠退轉。

  經【讚佛甚深功德海。】

  佛的功德無量無邊,讚歎不盡,你要想多知道一些,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差不多有半卷的經文,普賢菩薩讚佛功德,那就講得非常詳細了,一共有一百多首偈子,那說得詳細。這是第二講稱讚。第三段講供養,就是供養願,「頌第三願」,在這一願裡面有三首偈子,也就是十二句。請看經文:

  經【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這首是說明供養具,就是你供養的東西。當然我們能夠供養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此地也就是舉幾個例子來說,要一樣一樣說,說不盡的,但是這幾樣你要體會它的意思。所以《華嚴》處處都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否則的話你就是死在文字上,你要能體會到它的真實義。第一句講『華鬘』,「鬘」是花穿起來穿成一環,古印度的人很喜歡用華鬘套在脖子上,因為佛經是在古印度講的,所以裡面有許許多多是當時的一些風俗。『最勝』就是最好的。『妙華』不是普通的花。普通的花裡面,如果加上表法的意思在裡頭,它就妙了。我們這個佛前面也供花,你們諸位看到,有的人看到妙,有的沒有看到妙,這妙與不妙是隨心所轉,也是隨你心裡變現的。佛前面為什麼供花?花,開花之後它就結果,花在先,果在後,佛就拿這個來比喻修行,修行就好比是開花,將來一定就證果。所以,我們看到花就要想到我要修行,花開得茂盛,修行殊勝,我有殊勝的修行,將來一定有殊勝的果報。所以我們供佛菩薩面前這個花與果,諸位要知道它是代表這個意思的,佛菩薩也不要看這個花,也不要吃這個果,他不需要的,花與果都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花表六度萬行,在本經裡面就是代表十波羅蜜,十大願王,代表這個。你要看到這個,我要修普賢十願,我要修菩薩十度。

  通常經上講六度,《華嚴經》把般若又展開來,又展開來一共成為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六度的前五度,第六是般若,從般若裡面再分開出來,後面有方便、有願、有力、有智。般若波羅蜜是代表根本智,後面這四種叫後得智。如果講六度,後面這個後得智跟根本智是一個,統統在般若波羅蜜裡頭;細說展開來,再分這方便、願、力、智,這是《華嚴經》常常講的十波羅蜜,你要修這個。所以見到花就提醒我們自己要修行,不要把它忘掉。佛前面供的花是代表這個意思,我們在外面看到的花,代不代表這個意思?山上看的野花,又如何?給諸位說,統統代表這個意思,甚至於家裡畫的畫,彩畫的,只要看到花,就想到我要修行。不是光看到佛面前這個花,它代表六度、代表十度、代表十願,出了佛堂,外面的花,統統就忘掉了,這個沒有用處,這個沒有法子。

  果也是如此,佛前面供果,代表什麼?菩提涅槃。我們修淨土的人,最起碼的是要往生淨土,這是個果報,代表這些。所以一見到果,馬上就想到,我們修行目標是求證果。在任何地方,不管見到什麼果,都要作如是觀,要提起自己修證的警覺,就這個意思。所以這個華鬘就妙了,這個供果也就妙了,你不懂這個意思,這個妙就沒有了。所以妙這一字,就是它能夠提起你的覺觀,妙在這個地方。否則的話,你看到這個經文,你要想找花供佛,去找勝妙的花,到哪去找去?你怎麼找也找不到。你曉得這個意思了,隨手拈來,沒有一樣不妙。

  『伎樂』,就是歌舞、音樂。佛法,在小乘法裡面是禁止的,歌舞、音樂是不能去觀聽的,聽了犯戒;大乘法裡面不但不犯戒,還要唱歌跳舞來供養佛。你們看看敦煌的壁畫,現在在台灣也看到不少,釋迦牟尼佛跟大眾講經說法,你看天女在那裡奏樂唱歌在讚歎,是這個境界。所以大乘佛法是非常非常的活潑,真正是離苦得樂,雖然有這些伎樂供養,佛菩薩心決定清淨。我們那個修小乘的人為什麼不可以?因為他煩惱太重了,那個心怎麼清淨都清淨不了,天天去看跳舞唱歌,他心怎麼能得清淨?他不夠資格。

  真正到清淨不染了,在這種境界裡面完全不染,是真清淨,這才是真正的受用,只有樂沒有苦;如果心地染著,樂裡頭有苦,這樂叫壞苦,苦苦、壞苦、行苦,他有苦。以清淨心來演奏、來聽聞,前面講了,無不是明心見性。所以我們看到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不可思議!佛是真富貴,佛是真自在,佛是真快樂。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學佛。如果學佛個個都學得苦不堪言,我們學這個幹什麼?誰願意要學它?但是諸位要曉得,在此地一定要明瞭,這是很高的境界。所以《華嚴》它的對象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我們普通人見到這個情形,不要見怪,高水準的,確確實實是如此。所以佛法講的境界,境界都是對什麼人說?程度不夠的人。譬如在學校念書,大學生唱歌跳舞學校不禁止;小學生行不行?不行,小學生一定不可以,那要去唱歌跳舞,一定要受嚴重的處分。為什麼?不夠程度。《華嚴經》是大學生的經典,大學生的境界。

  『塗香』,因為它後頭還有很多香,「塗香」是塗在身上的,像我們現在一般用的香水一類,是塗在身上的。『傘蓋』,這也是供養具裡面一種,它也是表法的。「傘」遮陰涼,遮陰的,好像我們在太陽底下打傘,傘遮陰的;「蓋」是遮塵的,蓋所謂寶蓋,室內都可以用,遮灰塵的。它取的意思我們就曉得了,心地要清涼,要一塵不染,它表這個意思。供養具在台灣我們很少看到,在大陸的寺院,佛殿裡面有,旁邊有傘,像中國古式的那種傘,佛的頂上有寶蓋。這些都是教學的作用,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具,我們講教具就不恭敬,恭敬心就差一點,其實統統是教具。它是叫你看到之後,你心裡馬上就警覺到,看到傘,我心要清涼;看到蓋,我要一塵不染。所以佛法你看看,在幾千年前,它這個教學就用藝術來表達,實在是高明。我們今天講東西方教學,教學方法進步,比起佛法差得遠,它用這些東西來表達,時時刻刻教你、提醒你,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身之所觸,時時刻刻提醒你自己要修覺正淨。

  『如是最勝莊嚴具』,「如是」就是像上面所講的種種,數量就太多太多了。『我以供養諸如來』,諸位要曉得,這些供養具不是佛要的,此地它又用如來,沒有用佛,這個文字就變了,文字變了當然意思也變了;如果意思都一樣的,前面用佛,後頭又用如來,這就講不通了。也如同《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凡是稱佛,都從相上講;凡講如來,都從性上講,從本性上說。「我以供養諸如來」,這是供養自己的真如本性,時時刻刻要提到。為什麼說供養自性就是供養如來?經典、課誦本裡頭都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如來就是法身。前面也說得很清楚,清淨心裡面沒有隔礙,沒有障礙、沒有間隔,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如來,真如本性。稱性,哪有不普供的道理,哪有不遍供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你才曉得,它這個字換了個名詞,又有一番很深的義趣在裡面。這個文,實在講句句意思都非常的豐富,愈看愈有味道,你明白這個意思,這個經才百讀不厭。你不曉得這個意思,念得枯燥無味,就念不下去了;你要曉得這裡頭的義趣,絕對能生無量的歡喜心,你會覺得讀經才是人生真正的享受。第二首裡面:

  經【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衣服』是表忍辱波羅密。「衣服」也表禮,我們有什麼喜慶,要穿上禮服,衣服代表禮,所以叫禮服。它也代表忍辱、遮羞,表這個意思,所以叫忍辱衣。『最勝香』,「香」代表性,香表戒定,佛門讚頌裡面有「戒定真香」。香的種類很多,有『末香』,「末香」就香粉,凡是粉一類的都叫末香;『燒香』,凡是燃燒這一類的都叫做「燒香」。檀香也是粉末,但是它燒的。前面曾經說過塗香,這是分這幾大類。『燈燭』是代表光明的、代表智慧的,我們知道這個意思了,日光、月光、星宿光,以及一切燈光,都是表自性的般若光明。見到光明,要曉得我們要修心地,修心地的清淨光明,與日月燈明也能夠合而為一。

  經【一一皆如妙高聚。】

  這是比喻,一一燈、一一燭都像妙高山,就是像須彌山一樣,這是比喻。

  經【我悉供養諸如來。】

  這兩首都是說的供養具,供養具裡頭特別要知道它表法的義趣。說實實在在的,我們歸納起來講,行願是能供養,但是必定對於經義要有殊勝的理解,然後它這個境界才能與自己相應,才能得到修十大願真正的功德利益。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下面這一首,我們留到下個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