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經善導疏菁華  (第十八集)  1993/11/10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3-008-0018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三面,從第二十二段看起:

  【一一七、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念念無遺。乘彼願力。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這是善導大師從我們現實的狀況,得聞聖教而一生成就,這是很難得的機緣,所以又是感嘆、又是慶幸。『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這些都是事實,「曠劫」是指很長的時間,佛門常說無量劫也就是這個意思。『迷倒自纏』,「迷」是迷惑,「倒」是顛倒,因為迷惑,我們對宇宙人生種種的事物想法、看法都錯了,這是招來不如意的果報,纏縛了自己,『無由解脫』,無法,「無由」是沒有辦法解脫。在這一生我們的緣殊勝了,遇到本師釋迦牟尼佛,佛為我們說這個法門,等於是差遣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又好比是保送我們往生西方。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保送,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在那裡招喚、在那裡歡迎,一個保送,一個那邊歡迎,實在是難得!我們應當要珍惜這個緣分,這個緣分非常不容易得到的,可以說一切經裡頭沒有這個說法,一切諸佛世界也沒有這個事情,唯獨釋迦跟彌陀有這麼密切的關係。

  『今信順二尊之意』,「二尊」就是釋迦跟彌陀,這兩尊佛的意思,我們一定要信,不但要信,要順從,那就叫真信。信了,不能依教修行,等於不信。所以信一定在順上,這才能叫信。真的信順那一定是念念無有間斷,這個才行,我們的信願持名一天到晚都不間斷,這樣一定得佛的願力加持,這一生當中必定得生淨土。往生這樁事情,實在講是稀有的大事,過去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前人念佛往生種種瑞相,近代我們也時有所聞,也能在一些報章雜誌裡面見到現代人,也有坐著往生的、預知時至的、沒有病苦的,這都距離我們很近的事情。我在上一次到此地來講經的時候,李木源居士告訴我,此地有同修往生的,附近馬來西亞一帶有念佛往生的,都有非常好的瑞相,可見得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些人實際上都給我們做了證明,證明世尊所說這個法門真實不虛。我們一定要相信、要發願、要一心持名,念念無間,這樣將來生到佛國,『與佛相見』,跟阿彌陀佛見了面。『慶喜何極』,這是非常慶幸的大事情,無量劫沒有比這樁事情更能叫人歡喜的。

  【一一八、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名迴向發願心。】

  『迴向發願』的念頭不可以中斷,時時刻刻要想著。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一切行者』,是指無論用哪個法門修淨土,譬如淨宗常講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或者是修三福,或者是發菩提心,或者是修六念,都能往生,所以說是「一切行者」。但是要緊的就是『行住坐臥』,像前面所講,身專禮阿彌陀佛,口專念阿彌陀佛,心裡頭專想阿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都要想著佛在經上所說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我們常常想,『常作此想』,這就是「迴向發願」。

  【一一九、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前面念念迴向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迴向菩提、迴向佛道。這一段裡面是迴向眾生,必須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那才行。沒往生、沒有見到佛,要想在六道裡面度化眾生,非常困難的事情,真的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還要隨業輪迴,哪有能力幫助別人?自顧不暇還能幫人嗎?一定要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要有成就。有些人慈悲心很重,慈悲心特別重的人,等不及,到西方世界還要修很久才能成就,那看到眾生都在這裡受苦,自己非常難過,巴不得趕快回來度眾生,這樣行不行?行。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看到,甚至於只要到西方世界跟阿彌陀佛見個面,向阿彌陀佛報告一下,娑婆世界眾生很苦,我現在就要去幫他忙、就要去度他,可不可以?阿彌陀佛一定點點頭,可以,你就可以乘願再來。乘願再來你有沒有能力?有。能力從哪裡來的?阿彌陀佛智慧、神通加持你,使你有這個能力,使你在六道裡面也不退轉,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如果修其他法門要回入娑婆度眾生,要不退轉,那要到什麼地步?在大乘法裡面,八地菩薩才不退轉,八地叫不動地;換句話說,七地以前都有退轉。這跟西方世界一比較,哪個殊勝諸位心裡就很明白。所以西方世界是決定要去。

  【一二0、三行既具。】

  『具』是具足,『三行』就是信願行,這三樣統統具足。

  【無行不成。】

  你淨土的修行就成就。

  【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你的願成就,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大師在此地肯定的告訴我們,你決定往生。如果說不往生,沒有這個道理,理事都講不過去,決定得生。再看底下這一段,第二十六段:

  【一二一、殺業有多種。】

  這個文裡面講得詳細,我們這個地方省略了。有口殺,口下命令叫別人殺生,口殺;有身殺,自己親自動手;有意殺,念頭,有殺的念頭,有殺生的念頭,這就是『殺業有多種』。無論是哪一種:

  【皆能招罪障生淨土。】

  諸位要曉得,這個非常可怕,決定有罪,決定給眾生結了冤仇。為什麼『障生淨土』?這個死對頭,你想往生的時候他要來報仇,他怎麼能讓你跑掉?所以在你臨命終時,病苦的時候,現種種的現象來障礙你、來阻撓你。所以殺業的罪非常重。往往一個人念佛念得很好,這個信願行三資糧都具足,這條件都具足,殺業重妨害了他不能往生。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曉得事態的嚴重,你就曉得為什麼要吃素?吃素重要。殺業我們都造了,沒學佛之前迷惑顛倒,不把殺生看作一個嚴重的事情。何況我們還有過去生,生生世世不知道給眾生結了多少的冤仇?所以一個念佛人,我們每天讀經、禮佛、念佛,我們要迴向,迴向給這些冤親債主,我將來成佛了,你不要障礙我,我成佛了一定先度你們,談條件。他接受這個條件,當然他就不來干擾,因為我們成就對他有好處。

  這個迴向,大師在此地教我們,「一切要真實心中作」,我們經講完都迴向,念迴向偈,迴向偈裡面有「上報四重恩」,這是迴向菩提、迴向佛道,報佛的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報國家之恩。「下濟三途苦」,這是惡道一切眾生,包括我們一些冤親債主,當然我們殺生不可能殺人,殺畜生,畜生是三惡道,這下濟三途苦,這就含著有懺悔的意思,含著有我成就之後一定要幫助他們,誠心誠意的懺悔迴向。從今之後,印光大師教導我們,一定要記住,第一要戒殺,決定不殺生,第二要吃素,第三要念佛。我們這一生才不至於白過,才會有真正的成就,這是非常的重要。

  【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

  印祖教我們持戒,善導大師教我們持的最殊勝的『妙戒』,那就是對一切眾生、一切動物,我們見到都要生大慈悲心,決定不傷害牠。這就是布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我們不殺牠,牠能得長壽,不妨害牠,牠就得安樂,這就是最殊勝上妙之戒。佛常常教導我們,說財富是果報,我們世間人哪一個人不求發財?發財是果報,要有因,有因就有果。發財的因是什麼?是財布施。你不肯修財布施你怎麼可能發財?今生發大財的人,前生修的財布施修得多,他今生得的果報。今生聰明智慧高人一等的,前生法布施多,法布施的果報聰明智慧。這一生的健康長壽是前生所修的無畏布施,不殺生就是無畏布施,對於一切動物都能夠生慈悲心,都能有愛心,不傷害這些動物,這個人就是健康長壽,他會得這種果報。所以我們要想得三種果報,一定要修三種因行,因果它才能相應。

  【一二二、眾生性習不同。】

  『習』是習慣。

  【執法各異。】

  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每個人的喜愛不相同,這是我們在佛門裡面普遍都能夠看得到,有人喜歡念佛,有人喜歡參禪,有人喜歡持咒,有人喜歡讀經,這在平常我們都能見到的,喜愛不一樣,那就是習性不相同。

  【修慈持戒。讀誦大乘。】

  這是舉這個例子,像我剛才所說的。

  【戒能持五乘三佛之機。】

  戒律,持戒的人能成就。『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叫「五乘」。五乘當中人天稱為小果,實際上談不上果,因為他有六道輪迴。所以真正講果,聲聞、緣覺、菩薩,他超越六道輪迴,那才算是真正證果了。果有大小不相同。所以這個戒確實能幫助你修學五乘。成就『三佛』,「三佛」是指的藏教、通教、別教,都要依靠。也可以說,佛的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應化身佛),都應這種機。當然戒律是佛法的共同科目,無論哪一宗,無論修學哪一派,不能不持戒。

  【法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

  『法』是經典、經論,三藏裡面戒就是律藏,律這個部分,法就是指經跟論,經跟論常常讀誦,能夠薰習成就『三賢十地』,這是大乘。「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的菩薩叫三賢。「十地」是從初地到第十地,有時候也包括等覺菩薩,等覺我們稱他作十一地,地上菩薩,成就這些大菩薩們的智慧,這是教。

  【若以德用比校。各有一能。】

  『各有』,各有各的長處,無論你修哪一門都能夠得利益,只要你能夠認真的修學,專修,一定要專精,你必能得利益。這是通指佛門裡面的修學。

  【修行六念者。】

  本經佛也說,修『六念』,迴向也能夠往生。「六念」:

  【所謂念佛法僧。】

  念三寶。三寶之外:

  【念戒捨天等。】

  『念戒』、念『捨』、念『天』。我們看下面有簡單的解釋。

  【念佛。即專念阿彌陀佛身口意功德。】

  『念佛』,專念佛的功德,『專念阿彌陀佛』。

  【一切諸佛亦如是。】

  如果你跟阿彌陀佛沒有緣,不喜歡念阿彌陀佛,你喜歡念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界,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有很深的緣分。你念觀音菩薩也行,也要念觀音菩薩身語意的功德。他的功德記在什麼地方?觀音菩薩有三部經,念觀音菩薩的人不能不讀觀音三經。現在大家念《普門品》的人多,其他的兩種都不曉得,我們在此地附帶說一說。觀音菩薩第一部經,是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去參訪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對他這些開示,說觀音菩薩自己怎麼樣修行,怎麼樣幫助佛度化眾生,說得很詳細,在《華嚴經》裡面「觀自在菩薩章」,這是第一部。第二部是在楞嚴會上講的,這在楞嚴會上非常有名,「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楞嚴》有十卷,在第六卷,這章非常重要。第三才是《普門品》,法華會上所說的。這個次序是按照佛當年在世講經時代的順序,釋迦牟尼佛成道第一部講《華嚴經》,《楞嚴》在方等會上講,《法華經》在最後。觀音菩薩有三經,三經都要讀。這是念『一切諸佛』,都要像這個念法。

  【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

  也就是念法,念佛、念法,佛所講的這一切經典。

  【念諸佛之戒。】

  這就是底下念戒。

  【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

  這就是念捨。過去、現在諸佛菩薩,哪些東西『難捨』?難捨在他們都捨掉,難捨是在我們,我們哪些東西難捨?貪瞋痴慢難捨,他都捨掉;五欲六塵難捨,他也捨掉;生死輪迴難捨,他也捨掉,我們要向諸佛菩薩看齊,他都能捨。《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六迴向》裡面所說,這個菩薩沒有一樣不捨,乃至於頭目腦髓樣樣都能施、都能捨,何況身外之物!這個我們要學的。『難作能作』,我們今天看的這個念佛難,信願難,他們都做到,所以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要能效法他,跟他一樣真信、切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這一生也就成功了。

  【但欲念法。不惜身財。】

  『身』是講身命,『財』是講財物,決定不貪戀,能捨、能放下。

  【仰學賢聖。】

  這一句是念天。天是指什麼?是指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菩薩在天上,以天王的身分教化天人,十地菩薩福報大!我們念他什麼?下面說:

  【即自思念。我身無際以來。】

  看看天上天王十地菩薩化身的,看看他,想想自己,咱們跟他比較比較,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之前:

  【共他同時發願。】

  我們是一樣的,我們在一起同學,同樣發願,我們跟天上的天王,這諸位同修人人都有分。

  【斷惡行菩薩道。】

  我們都發了這個願,都在一起修行。

  【他盡不惜身命。】

  他真用功,真幹。

  【行道進位。】

  他修行這個地位不斷往上增進,從初信位、二信位,現在證到十地位,五十個位次修滿了。

  【因圓果熟。】

  他快要成就了。再想想自己:

  【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

  我們還在六道搞輪迴,還在六道裡面流浪生死。

  【煩惱惡障。轉轉增多。】

  他們煩惱差不多快斷盡了,我們的煩惱天天在增加。

  【福慧微微。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嘆。】

  我們想到這樁事情,這兩個一比較,怎麼能對得起自己?慚愧之心油然而生,慚愧就要努力、就要精進。他已經修了無量劫修到十地菩薩,我們怎麼個追法?追不上。這沒想到,我們自己也沒想到,他也沒想到,我們今天會遇到淨土法門,憑著這個法門,我們這一生就可以追上他,生到淨土這個地位一下就超越了。不必像他那樣一個位次、一個位次慢慢修,修到無量劫才修到這個地步。我們這是一步就登天,一步就可以跨越,這就是念佛求生法門的殊勝。

  【發心以後。】

  我們想到這樁事情慚愧心生起來,念佛求生淨土的心生起來。這個心一發之後:

  【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我們要想想,我們真發心、真念佛、真想求生,同修們要問,我們要修多少時間才能往生?這是許多同修很關心的一樁事情。說實在講,一般真正往生,預知時至,有非常好的瑞相,甚至於不生病的,預知時至,曉得什麼時候就走,說走就走,二、三年的工夫。你們也許看過黃念祖老居士有個小冊子,《淨土資糧》,這個小冊子後面附帶記載有幾位近代往生的人,其中有兩位念佛只兩年的時間,也是預知時至,臨終沒有病苦,自在往生。這個家裡人問他,有沒有見到佛?見到了,佛來接引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火化的時候都有舍利,都有異香,這個證明真的是往生,決定不假,兩年工夫,都能成就。所以就怕我們自己那個心不真實,善導大師在此地教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再看底下一段上品中生:

  【一二三、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

  這是一句。上品上生的人讀誦大乘,『上品中生』的人,『不必』也就是不一定,讀也可以,不讀也行。但是下面這幾個條件要具足。

  【善解義趣。】

  由此可知,上品中生的人確實他有相當高的智慧,雖然大乘經論讀得很少,但是大乘的義理他一聽就能夠了解,能夠理解。

  【於第一義。心不驚動。】

  佛所講的圓頓大法,第一義諦,譬如說佛講「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些都是屬於『第一義』,他聽了『不驚動』,他聽了能夠接受,不排斥、不懷疑,佛所說的。

  【深信因果。】

  真正『深信因果』,他自然能夠斷惡,自然能夠認真念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他能「深信」,他怎麼不幹?凡是不肯認真幹,說老實話,信得不夠深,信深了決定幹。

  【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那就行了,這樣的人生到西方世界上品中生。這個地方所節錄的都是九品往生的條件,統是經上所說的。

  【一二四、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

  他這個修因比前面又要差一等,『亦信因果』,這個意思就是說,信因果並不深,並不是深,他信,而不是深信,『不謗大乘』。他怎麼能夠往生有這麼高的品位?底下這一句非常重要:

  【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無上道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第一,看到眾生太苦,所以他發了真實的願心,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到那個地方見佛聞法之後,回來救度這些苦難的眾生,他這個心是真心。所以這個心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得到『上品下生』,這叫「無上道心」。因為他這個心跟一切諸佛度眾生的弘願完全相同,只是自己智慧、神通、道力不夠,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自己的智慧、神通、道力。佛加持他、幫助他、提拔他,所以他才得到圓滿的成就了。下面這段意思很好:

  【一二五、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

  譬如我們前面所講的,你要真正能夠相信殺害眾生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的牽連,你一定不敢殺生。你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不要人勸,你決定不會殺生,你不殺生這一條戒就圓滿了,不受戒也圓滿,為什麼?真正做到了。

  【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

  你對西方世界真的認識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透徹,你的信心深,哪有不去的道理!何況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難,這個淨土人人都有分。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統統有分,我們還有什麼懷疑?佛與菩薩、祖師大德們給我們開導得太清楚、太明白了,都是幫助我們建立深信,建立真實的願望,願生淨土,這個心一發,決定不會退轉。因為自己清清楚楚的明瞭,這是世出世間最大的利益,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的,我們能不求嗎?世間人不顧生命求名求利,名利算得了什麼?他有的時候把生命都忘掉,那才是迷惑顛倒,真的迷惑顛倒。往生成佛永不輪迴,永遠不生不滅了,這沒有生死了,這是什麼樣的利益?生到西方世界,永遠不老、永遠不生病、永遠不死,永遠享受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快樂,極樂世界。你真正明白了,那個嚮往的心誰也阻擋不住!你今天沒有這個意念,實在講對於西方世界還是半信半疑,沒有深信,這是我們要深深的反省,要認真的努力。我勸大家讀誦三經、讀誦五經,目的建立你真正的深信大願,用意在此地。

  【一二六、於一切大乘。若起疑謗。縱使千佛遶身。無由可救。】

  五逆十惡能往生,『疑謗』大乘的人不能往生,為什麼?疑他就不信了。毀謗,他當然不肯依教修行,肯依教修行怎麼會毀謗?所以是五逆十惡之人,如果他不毀謗,他能夠相信,臨命終時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五逆十惡是造的地獄罪業,地獄眾生只要他能信,不謗、不懷疑,能信、能願,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真正廣大無邊,普度一切眾生。

  【一二七、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名發菩提心。】

  前面上品下生,但發無上道心,就是發的這個心,這個心稀有難得,能夠捨己為人。第一個是『厭苦』,這個世界太苦,不願意再住下去,這個厭離之心一定要有。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無有眾苦,十方世界的苦事,西方世界不但沒有,連這些名字都聽不到,名字尚且不聞,何況那些苦事?所以沒有,完全沒有。你明瞭,我們才希望、才歡喜生到那個地方去。正如同我們在現實的環境當中,有許多的地區不好,蕭條、不景氣,生活很困難。聽說哪個地方好,想盡方法要移民去,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我們不想盡方法去移民嗎?為什麼要移民?還不是佛所說的,為了離苦得樂!這個世間你看那個地區好,移民過去未必真好。為什麼?我們中國俗話說,「風水輪流轉」,曉得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不好?很難講。何況都在六道輪迴之中,不管你往哪裡移,你總不免生老病死,總不免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這八苦交煎,不管移到哪裡,都沒有辦法離開,何況生死輪迴非常的可怕。唯有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問題真的解決,真解決,徹底解決,圓滿的解決了,為什麼不去?何況佛告訴我們,我們人人都有條件,要想到西方世界我們統統有條件,都能去。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去?你只要相信、只要願意、肯念佛就行了。你看這個條件真的人人都具足!

  到了西方世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菩薩成就圓滿的智慧,成就圓滿的神通道力。我們現在這個世間,有少數人有點奇異功能,我們一般講神通,有什麼了不起?太小了,無濟於事。救自己都救不了,他自己還要生病、還要老死,那點神通道力救自己都救不了,哪裡能幫助人?到西方世界那個神通能力就大了。所以喜歡神通的人,想學神通的人,老實念佛,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神通道力跟等覺菩薩、跟十地菩薩就相彷彿,這個多快!菩薩度眾生的願行他才能夠實現。『還入生死』,「生死」是輪迴,再回到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六道輪迴,這就叫什麼?乘願再來,倒駕慈航。他來了之後他受不受生死?不受生死。這才有能力、有智慧、有善巧方便來幫助眾生,『普度眾生』。你發這樣的大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可見得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絕對不是逃避現實,不是自己到那個世界去完全去享樂去了,不是的。到那裡去,去學本事,去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神通能力,然後再到十方世界去「普度眾生」。這個法門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一切諸佛讚歎的大法。底下一段將上品,這個上輩的三品,做個總結。

  【一二八、上輩上行上根人。】

  『上輩』。這是善導大師給我們說,說我們這個世間上根的善人、上善的凡夫,上善凡夫,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有分,上三品我們有分。

  【求生淨土斷貪瞋。】

  這是斷煩惱,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要斷。前面說過,縱然不能斷,一定要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你的功夫就在增進。怎樣才能成就?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物要看淡,要看破、要放下。看破就是把它看淡一點,放下就是不要再執著、不要再計較,什麼事情得過且過,不要去認真、去計較,不要去執著,這樣就好,對於我們往生淨土就不會造成障礙。我們對這個世間逐漸逐漸沒有貪戀,統統能夠放下、能夠捨棄。

  【就行差別分三品。】

  這『三品』怎麼來的?三個人修行的功夫不一樣,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有這三種差別。

  【五門相續助三因。】

  『五門』,在這個三段當中,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往生的條件,第一個是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一門;第二是三福,三福前面跟諸位說過,三福是三門;最後一個是六念,前面剛剛講過,總共是五門,這是往生淨土的因行。『三因』就是上生、中生、下生這三種人的因,是他們在「五門」功夫淺深不相同,所以才有三品。

  【一日七日專精進。】

  這在時間上來說,後面是勉勵我們的話,我們知道,上輩往生他所具備的這些條件,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學習,我們也要認真來學。『一日七日專精進』,前面都說過了。

  【畢命乘台出六塵。】

  『畢命』,是我們這一生壽命到了的時候,一定是佛來接引,我們自己看到自己乘坐著金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超越六道輪迴,決定超越。

  【慶哉難逢今得遇。】

  『慶』,那真是無比的慶幸,無量劫難逢,不是千載難逢,千載時間很短,千載是一千年,時間很短。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也遇到了。

  【永證無為法性身。】

  既然遇到了一定要有成就,這個成就在這一生當中,永遠證得無為法身,諸位想想,這就超越了十地菩薩。前面念天,念天,念的十地菩薩在做天王,想到無量劫前我們跟他一樣,現在兩個比較,簡直不能比。幸虧我們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把握著這個法門,認真修學這個法門,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超過他,不輸給他,這個實在是非常稀有難得。

  向下中品三位,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上品生的這三個人都是上善的凡夫,中品的三個人是持戒的凡夫。由此可知,上善比持戒功德還大,什麼道理?持戒的人他有執著,關係在此地,這個執著使他變成中品往生。持戒要不執著他就變成上善。持戒的人多半是比較上執著一點,吃了一點虧,就變中輩上生、中輩中生,是在這兩個地位上。中輩下生的人,世間的善人,臨終才遇到佛法的,後面都會跟諸位介紹。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