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經上品上生章  (第三集)  1991/4  美國達拉斯  檔名:03-004-0003

  請掀開講義第二頁,看第七個小段,「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三業,前面說過口業,接著講身業。大師的開示他每一段裡面分善惡兩條,善是勸我們修,惡是勸我們斷,身業也是這樣的。合掌是表一心,諸位要知道,恭敬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恭敬,一心是真誠,真誠心就是真實的禮敬。在形式上這是表法,通常我們十個指頭表散亂,把散亂的心都捨掉,合成一心,合掌是代表一心不亂。這要表裡一如才行,表面上這掌合得很好、很如法,一點錯誤沒有,心裡還胡思亂想,心相就不相應了,重要的是要真正相應。這是禮敬。

  四事供養,佛在戒經裡面告訴我們,對於三寶的供養,佛常講四樁事情。三寶住持在這個世間,必須要有他生活的條件,沒有生活的條件就不能住在世間。生活條件,我們曉得,衣食住行,佛給我們講的,因為是在那個社會不是今天的社會,今天的社會跟古時候不一樣,釋迦牟尼佛要今天來給我們講供養,講的就不相同了,這是從前社會,比較單純。四事供養第一個是飲食,第二個是衣服,衣食;第三個是臥具,晚上要睡眠,要鋪蓋;第四個,生病的時候要醫藥。所以佛講這四種是住世生活最低限度的條件。

  飲食,佛世的時候是托缽。托缽假如一天去托三次,在家人看了就討厭,這個修行人簡直不像修行人,沒有隔一會兒又來要東西吃了。因此托缽那個時候是日中一食,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日中一食的緣起何在,為什麼要日中一食。印度在那個時候宗教非常發達,佛在經上記載的,除佛教之外,其他宗教大的派別有九十六種,可見得宗教非常興旺。所有的這些宗教徒都是日中一食,佛弟子一天要吃三餐,信徒就瞧不起。為什麼?佛法沒有他們這些外道高,人家一天吃一頓,他一天吃三頓,跟我們凡夫一樣。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接引廣大眾生,令一切眾生對佛法生恭敬心,那也不能夠表示兩樣。所以佛的制度也是日中一食,這要知道的。

  日中一食的條件是在心清淨,為什麼?飲食是我們身體能源的補充,身體是一部機器,機器必須要有能量來推動,熱能,能從哪裡來的?飲食是能量的補充,這個機器運作就很正常了。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相同,有些機器是耗燃料的機器,換句話說,要大量的補充;有些機器是省油的機器,補充一點點它就用很久。到底這個能量消耗到哪裡去了?這是諸位必須要知道的,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換句話說,妄想愈多你補充就愈多,你就要吃得多。你要是吃得不夠,一定要學日中一食,一定要學持午,學好看,大概不到半年、一年,你身體就完了,身體就垮了,這是一定要曉得的。不可以勉強,不要學好看,不要學面子。所以有很多人來跟我講要日中一食,你何苦來?

  心地清淨,妄想少,煩惱少,他消耗東西就少。所以吃一餐的人跟吃三餐,那個一餐的量是相等的。假如說我們一餐吃一碗飯,日中一食的人也是吃一碗,這是正常。假如把三餐東西合在一餐吃,在我想不要三年,腸胃病就來了,一身的毛病都來了。這是想發心持午的同修要注意,不可以勉強。幾時心地清淨,自自然然需要量少了。實際上也可以吃三餐,三餐少吃就好。何況真正用功的人,特別是禪堂,中國的佛法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一千年傳到中國來,這一千年就是像法時期,像法時期是禪定成就,所以中國的禪風就非常之盛。禪堂不但吃三餐,還有三道點心,一天要吃六、七餐。為什麼這樣吃法?因為真正用功要保持不飽不飢,你吃太飽了,昏沉;飢餓了,心裡面發慌,都不能用功。所以真正用功要少吃多餐,一次吃一點點,保持不飢不餓,這是用功最好的時候,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即使念佛堂用功也是如此,你這個心、情緒才穩定,心才能夠定得下來。這是我們講到四事,飲食裡頭特別要注意這點。

  佛陀在世,那些弟子不是凡夫,表面上看起來都是阿羅漢,其實裡面有很多是古佛再來、大菩薩乘願再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接引眾生的。所謂是「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像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他唱配角,到後台可能唱配角的是他的老師、是他的學長,都不一定。所以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他們日中一食,他一天不食也沒關係,人家定功成就。我們要學習,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功夫,知道自己的能力,這樣做就最好,千萬不要勉強,不要作假。昨天跟諸位說,真實心中求,不可以有虛假之心,不可以有雜毒之善,那就壞了,那是決定不能成就。

  佛法實在說是欺瞞不了人,怎麼說欺瞞不了人?你一生表現精進,好像外表看起來是賢善精進,看你臨終時怎麼個走法,你走的相不好,那就是假的,所以到臨終尾巴都露出來了。平常往往我們瞧不起的,沒瞧上眼的,人家臨終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病,坐著走、站著走的,那個時候我們感覺得非常驚訝。真正修行人不露在表面,為什麼不露在表面?露在表面大家恭敬,這一恭敬,福報都沒有了,報掉了。沒有人恭敬,人家瞧不起你,好,福報一分都沒有捨掉。我們中國俗話講積陰德,福德都不暴露在外面這就叫陰德,陰德報得厚、報得長遠。一點點小小的好事情唯恐別人不知道,這個讚歎一句,那個讚歎一句,全報光了,福善都沒有了,報光了!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四事供養是供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他要我們的供養嗎?我們佛堂裡供養阿彌陀佛的形像,無論是塑造的,無論是彩畫的,他需要我們供養嗎?我們對他的供養是表示一點敬意。真實的供養,《行願品》裡面說得好,「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我們知道是法供養。法供養裡面第一條,依教修行供養,佛在經上怎麼教給我們,我們統統把它做到,這四事供養阿彌陀佛依正二報就真正具足了。佛教我們做,我們就照做,佛教我們應該禁止的,我們就決定禁止,這就對了。這四事供養一定要知道如何去修。

  再看底下一段,「又真實心中」,句句都離不開真實,「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真正修行人,無論出家、在家,要學著節儉,這很重要,我們自己能儉省一分,我們對於佛法就能多貢獻一分。真實的貢獻不在形式,不在道場的莊嚴,不在香火鼎盛,不在信徒很多,不在這些,一定要講求實際。所謂實際,真正同修,這個同修很難得了,志同道合,人數不在多,也就是我們常講重質不重量。《西方確指》這個小冊子許多同修看過,覺明妙行菩薩教導的弟子只有十二個人,他十二個人就是一會,個個成就,這個不得了,這叫真正的莊嚴。

  在我們中國古代,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東晉的時候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人數只有一百二十三個人,不算多,這一百二十三個人也是個個都成就。那個時候淨土經典剛剛到中國,最早翻譯的就是《無量壽經》,遠公大師所依據的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沒有翻譯出來,在那時候淨宗就是一部經典,就依這一部經典建立廬山蓮社。所以後人尊稱《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就因為這一段的歷史。依據這一部經論修行,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利益、真實的成就。所以道場要重質不重量,修行貴專精不貴雜多,雜多沒有好處。

  實在講我們自己修學能夠體驗得出來,自己修行,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一天很難看得出來,一年一年比非常容易覺察到,我今年比去年是不是清淨了?今年比去年我煩惱是不是減少了?今年比去年我智慧是不是增長了?然後進一步,一個月一個月的檢點,再來一個星期一個星期檢點,這功夫真正在增進,真正得力了,這要知道。居家生活只要能過得去就行了,我們有多餘的財力、多餘的力量用來弘法利生,幫助別人認識這個法門。為什麼在一切法門裡面我們特別強調認識這個法門?實在說只有這個法門我們一生當中能夠超越輪迴,因為它的特色是帶業往生。其他任何一個法門修學都必須要斷見思煩惱才能出得了三界,見思煩惱不斷決定一樣輪迴,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如果名利心、五欲六塵的念頭沒有斷,決定在欲界,連色界天都得不到。所以才知道那些法門古德稱之為難行道,這個法門稱為易行道,這是我們特別強調的原因,依據這個法門決定得度,這一生決定了生死、出三界。

  對於三界果報絕無貪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你們日常生活太豪華了,居住的房子像宮殿一樣,他心裡有貪愛,臨命終時會產生障礙,這個也捨不得,那個也留戀,好了,阿彌陀佛不等你,他走了,這個機緣就錯過了。縱然我們有福,有福給大家享,自己不要去享受,一切都是節儉總是好的,生活寧願苦一點,苦一點什麼?他有出離之心,常常有求生淨土的念頭,不想在這個世間多住,這個心好,這個心在臨終往生的時候減少障礙,對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的貪戀,一心向道。身業要做的。

  「又真實心中意業」,意業是講的思想、念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這就是我常常勸同修們要讀經,經要念得多、要念得熟,為什麼?這個憶念才如現目前。經文不熟你憶念什麼?你憶念不出來,所以經一定要熟。古人修學,實在講古人的方法比我們好,我們現在把古時候這個好的方法捨棄掉了,非常可惜。古人修學所謂五年學戒,這戒不是戒律,是老師的教誡,遵守老師的教誡,為常住服勞役,是學的這個。這個五年是福慧雙修,從根本修,求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之後,然後再求後得智,《般若經》上所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他頭五年修什麼?修無知。諸位想無知是什麼?無知是定。無知心才清淨,把一切妄想、知見統統打掉,清淨心現前。

  方法各宗各派不一樣,禪宗用觀心、用參話頭,教下用止觀,密宗裡面用持咒,我們淨土宗用念佛。所以叫你經只念一部,一部經念幾千遍、念幾萬遍,那是定心的,絕對不跟你講這個經的意思,一講經的意思就叫打妄想。所以大家讀經的時候不要研究經裡面的義理,你就一直念下去,為什麼?修定。讀經是修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根本智得到之後心清淨了,像一面鏡子一樣,它起作用是照見,照見就無所不知,就快速了。我們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如現目前,一定要懂得如何去修根本智。

  所以一部經念到底,我勸大家一部經至少要念三千遍,三年的工夫,一天念三遍,念三千遍,念三年。三年當中除這一部經之外,任何經典都不看;世法裡頭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什麼都不看,為什麼?讓心定下來,讓清淨心現前,這才管用。三年以後你再去看經,再去聽講,那不一樣,聽個幾次就開悟了。我們聽幾十年都不開悟,什麼原因?是用不清淨的心來聽,不清淨的心來看,看一輩子、聽一輩子都是糊裡糊塗的,不但不開悟,往往還把話聽錯,意思會錯,糟糕不糟糕?看經文意思看錯了,聽也聽錯了,冤枉!你要知道根本的原因,就是心地清淨、不清淨。所以教我們,我們讀一部經,就常常想經裡面所說的境界,就是憶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想這個好。《觀經》上講,「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常常想佛,人這個臉慢慢就變成佛,他常常想佛,相隨心轉。所以一個人心中念念都是慈善,他的相貌就慈祥;心中念念有惡念,他這個相貌人家看到就可怕。相隨心轉,你想久了,相貌會變的。

  「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這個意思容易懂,是從真實心裡面捨離五濁惡世。這個捨離絕對不是消極,有很多人不明這個道理,以為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很消極,都是自了漢。往往人聽了之後,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就退了心,要積極來行菩薩道。這積極行菩薩道幫助一切眾生,這個意念是值得敬佩,問題是你有沒有能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幹什麼?成就智慧、成就德能。我真正有能力了,我再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我有能力、有本事幫助他們。現在是自身不保,你能幫助誰?所以往生是真正的積極,絕對不是消極,往生是大乘法,不是小乘人。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這兩句是總結,處處要用真實心,決定不能用虛假,別人用虛假心來對我,我還是用真實心對人。為什麼原因?我知道唯有真實心才能與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相應。人家虛情假意對我,我也虛情假意對他,那就上當了、就壞了,他墮落輪迴,我們跟他去了,這是非常可怕。寧願吃虧上當沒有關係,為什麼?我統統都要捨,我上什麼當?吃什麼虧?一定要知道,你捨得愈乾淨,你往生的品位就愈高。「不簡內外明闇」,內是指內心,外是指外緣,明是顯著,闇是別人不知道自己心裡面的事情。「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善導大師給我們解釋的就很詳細、很明白、很清楚,我們自己知道怎樣去做。

  再看這個第二段,解釋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大乘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解釋深心解釋得簡單,說「樂集一切善行故」,樂就是愛好,喜歡修集一切善行,這是深心。換句話說,深心就是好善好德,這個心是深心,這是自受用。善導大師給我們講深信之心,這個說法表面上看好像是不一樣,其實善導大師說的跟馬鳴菩薩講的完全相同。我們深信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深信淨土依正莊嚴,豈不就是愛好修集一切最勝第一眾善!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到了登峰造極就是這一句佛號。佛在《大集經》上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深妙禪」,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就是無上神咒,所以一句佛號,性相、顯密全都包括了,真的是止於至善。所以你明白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善導大師講的跟《起信論》上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大師講的比馬鳴菩薩更為具體、更實用。

  它有兩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相信自己,「現是罪惡生死凡夫」,人有這種覺悟,這是真的覺悟,真實的覺悟,確實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從早到晚,惡念多善念少。什麼是惡念?自私自利的是惡念,誠心誠意幫助別人是善念。幫助別人還是為了自己,那個善中又雜了毒,叫雜毒之善,虛偽之行,就不真實。所以一定要覺悟自己的業障、習氣很重,確實是在三界六道輪迴生死的凡夫。「曠劫已來」,無量劫一直到今天,「常沒常流轉」,這個沒就是墮落三惡道,常常墮在三惡道,常常在六道裡頭輪迴。「無有出離之緣」,這是最重要的一句,沒有出離六道的機會,沒機會,真可憐。縱然遇到大乘佛法還是出不去,這是實實在在,怎麼出不去?所有一切大小乘經論裡面佛都給我們說得很明白,見思煩惱斷盡才能超越三界。三界輪迴怎麼來的?就是見思二惑變現的境界。你只要有這個因,它就有果報;你要把這個因消除了,這個果就沒有了,才能出離。

  我們想想,我們有什麼本事斷見思二惑?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有能力做得到嗎?經念得熟,修行再好,沒有用處,這表面的。見惑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貪瞋痴慢疑,哪條我們能斷得了?斷個一條、二條還不行,得全斷才能出離輪迴。所以一切大乘經典,說實在話,只是給我們種善根而已。要想見思煩惱不斷就能超越六道輪迴,給諸位說,只有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你相信了,你就有福了,不但我恭喜你,一切諸佛菩薩都恭喜你,你這一生出離之緣遇到了;你不相信,你出離之緣還沒有遇到,這是決定要相信的。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對於淨宗這個法門要生起決定的信心,沒有一絲毫的懷疑,沒有一點的憂慮。一個真正修淨土的人,二六時中,就一天到晚,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其餘一切隨緣度日,順境好,逆境也好,順逆不關心,我統統都好。為什麼?我一心一意專注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與我統統不相干。我在這個世間有緣,我把這個殊勝第一的法門介紹給他;沒有緣,我念我的阿彌陀佛,他做他的事業,彼此各個不相妨,他也不妨礙我,我也不妨礙他,這就對了,不能有一絲毫牽掛。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想,明天,明天還沒來,想它幹什麼?真正會用功的人就抓住現在這一刻。古德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正法的機緣剎那就過去了,問題你會不會掌握到?絕對不要想,今天在這裡聽《彌陀經》,明年我還來講《彌陀經》,靠不住,也許這是最後一次。你常常作如是觀,你才會對法是無比的珍惜,這就產生效果,才會珍惜它,才會尊重它,才會認真的學習它。這個法門修行關鍵,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一個不成功的,而且成就可以說都是無比的殊勝。

  再看底下一段,「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這段開示是大師註解《觀無量壽佛經》,這是淨土三經之一,所以說我們要決定深信,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這一部《觀無量壽佛經》。經的內容,三福九品定散二善,就把這部經的內容全部說出來了。三福九品是屬於散善,念佛是屬於定善。這個念佛在《觀經》裡面跟我們講了三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執持名號是《觀經》教給我們的方法,三種念佛所求的是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它求定。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念佛是修定,是求定的。雖然這一句佛號,三學六度,一切法門具足,但是一切法門裡面最主要的一個法門是定,也就是念佛三昧,主要的是求這個,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在《無量壽經》經題上,就是修清淨心,「清淨平等覺」,它是修清淨,念佛的人心一定要清淨。平常或者有些事情不得不想,你自己要提高警覺,不得不想的那些問題依然是打閒岔,依然是擾亂清淨心。

  如果你心地真正清淨了,什麼都不必想,這個事情一來、一接觸,像鏡子一樣,心裡一照,清清楚楚,一點差錯都沒有,你處理會處理得恰到好處,哪裡要想?凡是想都叫妄想,不是智慧,智慧是不起心、不動念的,起心動念統統叫妄想。妄想就是造業,妄想就是製造六道輪迴,哪裡能出得了三界?不打妄想,不生煩惱。煩惱很可怕,煩惱是魔障。《八大人覺經》跟我們講四種魔,煩惱是魔,起煩惱的時候魔來障礙,魔不在外面在裡面,自己要有警覺。用什麼方法來破魔?一句阿彌陀佛,心裡頭有妄念起來了,南無阿彌陀佛,妄念沒有了;心裡面起煩惱,有貪瞋痴慢了,一句阿彌陀佛,貪瞋痴慢沒有了,這個方法妙極!所以釋迦佛在這部經裡面給我們做證明,證明經典上所講的全是事實,讚歎阿彌陀佛,讚歎西方極樂世界,念了之後真的使人羨慕、嚮往。這一句是讚。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彌陀經》受持讀誦的人很多,在中國,就是禪宗晚課也念《彌陀經》。《彌陀經》上十方諸佛,經文上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羅什大師翻譯是六方,玄奘大師翻的是十方,「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彌陀經》本來的經題。《無量壽經》也稱《阿彌陀經》,所以這個經題也是《無量壽經》的經題;換句話說,也是《觀無量壽佛經》的經題,這三經都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什麼人稱讚的?十方一切諸佛稱讚的,不是一尊佛、兩尊佛,一切諸佛護念。我們要想求佛菩薩保佑,怎麼個求法?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經》,一切諸佛自然就保佑你,他護念這個經、護念這個法,當然護念受持之人。三經都跟我們講,一切凡夫,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只要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決定得生,那就希望同修們力取上品,我們怎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上品上生,下定決心要爭取。這個爭取就是認真的修學,世出世間一切法我統統放下,決定清淨心中捨,捨得乾乾淨淨,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白來,這一生就沒有白過。

  再看底下一段,「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這句話不可以輕易看過。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是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在唐朝那個時代,中外學人對大師無比的尊敬,這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對於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仰願,一切行者就是一切修淨土的人,這兩個字是尊敬到了極處。真實大德不輕初學,對於初學的人非常尊重、非常的禮敬,我們在這看出來。不止一句,後頭這個句子很多,真誠懇切的教導我們,對我們這麼樣的尊重。底下這個三句是中心,「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一心一意我只相信佛說的話,相信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經裡面所說的,相信十方一切諸佛對於釋迦牟尼佛的讚歎證明,不顧身命,決定依照這個經典來修行。

  「佛遣捨者即捨」,遣就是教給我們,佛教我們哪些要捨掉、哪些放下,我們就放下、我們就捨掉,這聽話了。「佛遣行者即行」,佛教我們捨什麼?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萬緣放下;佛教我們行的是什麼?信願持名,我們真信切願老老實實就念這句佛號,這就是佛教給我們的,我們就照做。「佛遣去處即去」,佛教我們到哪裡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叫我們去我們就去,一點疑惑、憂慮都沒有。這叫做「隨順佛教」。此地這個佛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狹義的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廣義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樣教,我們隨順一切諸佛的教導。「隨順佛意」,佛對於眾生的意願就是如此。「是名隨順佛願」,佛的願望,佛的意旨。「是名真佛弟子」,《無量壽經》上有,「如來第一弟子」,真正發願念佛求生淨土是佛的第一弟子,這才是佛的真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這個語氣非常肯定,必定不會誤你,你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絕對正確,不會錯誤。「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佛的大慈大悲心是圓滿的、是究竟的。「實語故」,佛所講的句句話是真實的,沒有一絲毫虛妄,這就是大師為什麼教我們一心唯信佛語。「除佛已還」,佛以下是等覺,等覺菩薩以下我們要認清楚,「智行未滿」,他的智慧、他的修行沒有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如來果地的境界他沒有完全了解。「在其學地」,他還在學,他沒有畢業。「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就是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就是正習二障他還沒有除盡,他的果、願還沒有達到圓滿。

  「此等凡聖」,就是等覺以下的凡夫、聖人。「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這是為什麼我們要一心唯信佛語的原因在此地,等覺菩薩所說的沒有佛那麼究竟,沒有佛說的那麼透徹明瞭,何況等覺以下。「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這些菩薩、羅漢、緣覺也會講經說法,也教化眾生,他們所說的、所行的確實有些能夠跟佛平等,章是明顯,也說得很透徹,說得跟佛一樣。但是他沒成佛,他所說的、所教導的一定要請佛給他證明,佛不給他證明都不作數。佛給他證明,我們就可以相信他;佛沒有給他證明,我們就不能相信他。

  「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得到佛的同意,他的說法、行法可以流通。「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佛就告訴他們,你們所說的不是真正的意思,不是真正的事實,這就不能流通。「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凡是沒有得到佛的印可,等覺菩薩所講的也是毫無意義,沒有利益。「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佛法非常開明,佛絕不專制跋扈,所以佛經有五種人說,除佛之外有佛弟子、有仙人,有五種人說。但是其他四種人說都要得佛的印可,佛給他印證、許可,那就是等於是佛說的,這個我們可以相信、可以學習。

  可是諸位要知道,善導大師為什麼在這裡跟我們說這麼多?密意難思,唯恐我們這一生誤入歧途,把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失掉,那就太可惜了。大師這個裡頭的用意叫我們專信淨土三經,三經以外很多是菩薩說的都不要去聽他的,密意在此地。那些大乘經典,諸佛菩薩、羅漢所說的,佛都印可了,佛雖然印可,他說菩薩境界沒錯,沒有給他講佛的境界。三經是講佛的境界,所以等覺菩薩說不出的,這要知道。所以一再強調「一心唯信佛語」,不可以聽信菩薩的。你看到許多大乘經典,信心動搖,你這一生機會失掉了,來生還搞六道輪迴,這才冤枉。善導大師的苦口婆心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

  「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這個正是決定正確的教導,決定沒有錯誤;正義,義是義理,正確的義理;「正行」,行是修行,講修行的方法;「正解」,解是見解;「正業」,業是事業,菩薩的事業是教化眾生,也就是講經說法。在古代,出家人的事業就是弘法利生,不住持道場的;住持道場是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隨著中國國情之不同,不得已權變的方法。因為印度那個時候出家人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不需要道場,哪個地方有樹木,晚上在那打坐一晚就過去了,吃飯的時候到外頭托缽,他沒有道場,沒有一絲毫的累贅。雖然有很多精舍、道場,那是居士們建立的,居士們管理,出家人從來不問,只是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講完了就走路。釋迦佛一生是這樣的生活,沒有道場。所以出家人沒有財物,身心真的清淨,他所有的財產三衣一缽,那就他的財產,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有。印度是屬於熱帶,三衣就足夠,晚上睡覺的時候衣就當被蓋,白天就披在身上,生活非常簡單。

  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在中國早期這個制度,道場是國家建立的,有些是大臣、豪富長者他們建立的,由在家人管理,出家人只是修道,我借你這個場地修道。出家人自己管理道場,這個很晚,早期都沒有,所以他身心清淨。這些歷史我們都要知道。雖然現在時代不斷在變,今天要用釋迦牟尼佛那個制度是決定行不通。佛無有定法可說,佛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但是恆順是外表,相在恆順,內裡面不是恆順的,所謂是隨緣不變,裡面不變。這個不變是決定不染污,對一切順境絕對沒有一絲毫貪戀,對於惡境沒有一絲毫的瞋恚,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這不變。外表一切隨緣,裡面這是決定不變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要學習。所以這是正業。「正智」,智是智慧,是真實的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明;世間聰明是學佛的障礙,八難的世智辯聰,世間聰明智慧是學佛的障礙,這是真實的智慧。這說明佛有這麼多的大德。

  「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大師在此地給我們提出忠告,眾是大眾,不需要問菩薩、問天人來決定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不要去問他。特別是這個念佛往生的法門,等覺菩薩都不問,我只相信佛,佛這樣說的,我就照這樣做。等覺菩薩要提出意見,假如他講的與經上相應,我聽他的;講的跟經上不相應,我決定不聽他的。我專信佛語、專信三經,這樣的人這一生是決定往生,信心堅定,絕不動搖。「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哪是佛說的?淨土三經是佛說的,究竟了義。哪些經是菩薩說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菩薩說的,你們翻開經文看看,菩薩說的,佛印可;《法華經》是菩薩說的,佛點頭。何況其他的大乘經論?那些盡是不了教。這是一般判教的時候,大乘是了義的大乘,一乘大法要跟淨土三經一比它們就比下去了,就不了教;要不跟淨土三經比,它們是真實了義,是一乘圓頓大法,跟淨土經一比就矮下去。為什麼?菩薩說的。從這個地方看到善導大師對我們教導用心之苦,唯恐我們這一生把往生的機會失掉,苦口婆心的教導。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這裡又看到仰勸,我們看到這裡真的會流眼淚。有緣、有機會遇到這個經典,遇到這個法門,你有機會,你把這個機會抓住,你這一生成功了;你要把這個機會放棄了,那就可惜。「唯可深信佛語」,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勸導我們深信佛語。「專注奉行」,專心注念,依教修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一切大乘經,這個教你參禪,那個教你修止觀,那個教你持咒,好多好多,與我們這個法門不相應。這一切不相應的我們不能信,信了就麻煩了。永明延壽大師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提倡禪淨雙修,有不少人就禪淨雙修。還有不少人密淨雙修,還有不少人禪密淨三修,這都是古來祖師大德菩薩提倡的,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一定要知道那個時代的背景。永明大師為什麼要說這些話?那個時代的禪風很盛,大家都藐視淨土,淨土教不能發揚光大。所以永明大師去學禪,在禪宗裡面表現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個傑出的大禪師,禪宗的人對他沒有話說,他老人家回過頭來專修淨土。

  明明看到學禪的人不能成就,但是他又固執,成見很深,這才用這個方便法,你有禪,再加一點淨土,那了不起了。換句話說,禪不能成就,淨土還能幫你忙,是這個意思,不是叫你兩個都修,這種苦心我們要知道。我們遇到永明大師,他絕對不會勸我們禪淨雙修。凡是菩薩不相應教,就是不是跟我們講專修、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世界的,都會叫我們懷疑,都會造成往生的障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惑是迷惑,自己又把這一生出三界、了生死、成佛道的道路又迷失了。「廢失往生之大益也」,把往生殊勝的利益喪失掉,這叫真正可惜。現在念佛這個法門雖然是很流行,但是這些知見障礙隨時隨地會遇到,怎麼辦?你要不認識清楚,你就不會捨得乾淨;果然認識清楚才捨得痛快,全盤放棄掉了,專依往生經,講往生西方世界的三經。現在又加了兩種,五經,淨土五經一論。決定不盲從,決定專修,決定得真實利益。

  底下說,「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實在說我們過去生中,就是因為懷疑,因為發生錯誤,所以才沒有能往生;這一生如果又懷疑、又錯了,那就真可惜。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信講了六個,第一個要信自己,第二個要信他,他就是阿彌陀佛、本師釋迦牟尼佛,要決定信這兩尊佛。要信事,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這個地方,確實有阿彌陀佛,確實有十方眾生往生在那個地方修行,這是事實,不是幻想。要信理,理論上《觀經》講得非常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要信因,要信果,果,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是果,因是信願持名,《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因,決定相信。「不為一切別解」,不同的見解,「異學」,不同的法門,「異見」,不同的知見,「異執」,不同的一些執著。有些人執著戒律,有些人執著持咒,有些人執著止觀,各有執著,我們決定不能被他動搖,決定不能為他們把自己的信心喪失,「之所退失傾動也」,這個心才叫做深心深信,決定不疑。諸位要以這樣的心來念佛,沒有不成就的。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