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經上品上生章  (第七集)  1992/9  美國聖荷西  檔名:03-003-0007

  請掀開講義第九頁,倒數第五行最後一句,我們從這個地方念起。『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

  昨天我們講到此地。這段文裡面著重在念戒念捨,這個「戒」己經跟諸位報告過了,「捨」裡面,這個含義非常的深廣。在通常經論裡面給我們講的菩薩行,就是六度。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捨。在普賢菩薩十願裡面有「廣修供養」,這供養也是捨。在四攝法裡面,第一個也是布施,「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由此可知,佛法裡面修行的方法,無論是大乘小乘,對於這個「捨」是非常非常重視。我們要問,為什麼要重視這個修行方法?如果我們明瞭佛法教學的真諦,你自然就明白了。

  佛法的教學,用淺近的話來說,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後,如何恢復自性本能?這是佛法要追求的,是希望能夠達到的。一切眾生學佛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原因就是放不下,所以佛法修學就把「捨」擺在第一位了。這個自私自利的念頭放不下,就不能出輪迴。對於一切諸法這些法相名詞要放不下,就不能見性。

  所以不但「人我」要捨,「法我」也要捨,《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換句話說,那要到成佛。成佛是什麼樣子?把一切法捨得乾乾淨淨,那就成佛了。還有一法沒捨盡,他就不能叫佛。我們講菩薩最高的位次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他還有什麼沒放下?沒捨掉?還有一念生相無明,他還執著這個,還沒有把它放下。如果把這一點也捨棄掉了,他就成佛了,就功德圓滿了。

  由此可知,佛法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什麼?放下!放下!再放下!如此而已。你放得愈多,你的品位就愈高,你放得愈少,你的品位就愈低。五十一個階級,就從這裡來的,只是看他能放下多少。這個「捨」真難,不容易!容易的話,大家不都成佛了嗎?你之所以成不了佛,還是放不下。這裡教給我們,「過去諸佛」,因為佛他已經捨乾淨了,那捨的事情是已經過去了。「現在菩薩」,菩薩現在在修學的,就是修的「捨」。

  底下「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這四句《華嚴經》上講得多,舉了很多的例子,有很長的經文給我們說這幾樁事情。

  不捨是決定產生障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常講的,這個法門是最容易的法門。實在講,「最容易」是跟其他法門比較而說的,實在也不容易。如果真的那麼容易,我們早就生淨土了,何必落在今天?為什麼不容易,還不是放不下!歸根結柢,就是這一句話。

  如果這一生要能往生,佛祖常教念佛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它這個好處在哪裡?你暫時放下,放下就往生,這叫帶業往生。這種放下,像石頭壓草一樣,沒斷根!只是把它壓住而已。用什麼壓住?往生的願力,念佛的定力,是定力願力把我們一切牽掛的暫時把它控制住,不起作用了,他就能往生。這是法門說起來容易,在此地。其他法門裡面,這種功夫沒用處的,這種功夫出不了三界的。但是在淨土法門,這一點功夫就起大作用,就能幫助你往生。諸位要記住,這個功夫在什麼時候用?在臨終最後那一念用,那才管用。如果臨終一念又亂掉了,又有牽腸掛肚的事情來了,那這一生就不能往生。這一生總算是修了一點善根,這個善根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才會開花結果,這就很難講很難講了,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

  一切諸佛他們捨掉了,現在菩薩們統統都在捨,我們為什麼不肯捨?後面說得非常明顯,這些菩薩們「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能捨身,能捨財。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我們要先捨什麼?不一定,因人而異。自己冷靜去反省,我對於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哪一樣看得最重?最重的就是那個病毒最深,先從這裡下手。財看得重的,我就先捨財;名看得重的,我就先捨名。所以每個人不一樣。有人財看得很淡泊,名看得很重,確確實實有這些事實。哪一種看得重,就應當先從這裡下手。一生看得最重的都能捨了,其他的沒看在眼裡,那捨就容易了。這跟治病一樣,害了很多病,哪一個病最嚴重,先來治療它。

  『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這一句文是大師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我們要以諸佛菩薩作模範,向他學習。

  疏【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等難行之行已過。三祇之劫已超。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已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歎者哉。】

  這是「六念」的最後一條。「天」是指什麼?『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可見得「念天」不是念普通的天人。如果我們講念欲界天、色界天,那就錯了。那你念天,你將來一定會生天。這個「天」是什麼?是十地菩薩,十地是從初地到十地。十地菩薩在哪裡修行?多半在天上,而且多半都作天王。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都在天上作天王,自行化他。最後十地叫法雲地,從此以後他要成佛了,這算是最後身了。因為再往上提升那就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是後補佛了,所以菩薩的位次到十地就圓滿了,十地在天上作天王。

  『此等難行之行已過。』菩薩的因位,到他這個地方己經修圓滿了。

  『三衹之劫已超。』他修行多久時間?三大阿僧衹劫他修圓滿了,所以證得法雲地,證得十地菩薩了。佛教我們念天,就是念這個天,不是念其他的天,念他的功德統統圓滿了。

  『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菩薩地位達到最高的位次。

  『行者等既念知己。』我們想到十地菩薩三大阿僧衹劫修行圓滿。

  『即自思念,我身無際已來。』這就是看看別人,回頭想想自己。「無際」就是無量劫以來。

  『共他同時發願。』原來這十地菩薩不是別人,是我們無量劫以前的同學。這個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決定是真實的!我們今天看十地菩薩,他只是三大阿僧衹劫修行圓滿。我們自己過去世學佛,時劫之長是無量阿僧衹劫;不是三大阿僧衹劫,是無量阿僧衹劫。這些人怎麼不是我們的同學?當然是同學。不但這些菩薩是同學,乃至於許許多多諸佛如來,過去生中跟我們都是同學。他們今天成佛的成佛了,成菩薩的成菩薩,我們今天還落在六道搞生死輪迴。從前「共他同時發願」,念天原來是念這些。

  『斷惡行菩薩道。』我們過去生中都幹過。

  『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他怎麼會成就的?他拼命的學,他不惜身命;換句話說,他真能捨,真能放下了,所以他的果位不斷的向上提升。「進位」就是提升、升級。今天「因圓果熟」到法雲地了,菩薩位次到了頂頭。「證聖」,證得大聖,法雲地的菩薩是大聖。人數有多少?「踰」是超過,超過「大地微塵」數這麼多。我們同學當中,現在證得法雲地的菩薩是微塵數,分佈在十方世界。

  『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這是看看別人,再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我們自己今天還是在凡夫,一直到今天,在六道裡生生死死,這叫「虛然流浪」,沒有一點成就!縱然得人身,生天上,這一生都空過了。煩惱惡障是愈來愈多,福慧是愈來愈少,只要不出輪迴,必定是這個現象。我們要不想到這個事情,就是糊裡糊塗過去了;要真正想到這個事情,實在是可怕!生死不可怕,輪迴愈來愈往下面沈,這個可怕!「重昏」是個比喻,昏暗的時候對明鏡也看不清楚。

  『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歎者哉。』忽然想到這個事實,自自然然就生起高度的警覺心,生起悲心之念。悲的是長劫以來沒有成就,幸喜的是今天又遇到殊勝的法緣,果然在這一生能夠緊緊掌握到這一分機會,認真努力修學,迎頭趕上,還來得及!特別是淨土法門,依這個法門來說,真的可以迎頭趕上,這個是歡喜的一樁事情。

  經【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疏【七從迴向發願已下。正明各各迴前所修之業。向所求處。】

  這就是說明前面講的三心。又「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個是「慈心不殺,具足戒行」,第二個是「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第三個是「修行六念」。所以在這段經文裡,總共給我們講了六樁事情。六樁事情,三心要圓發,三心一定要圓滿。底下講的這個三種,這是屬於助修,單修一種也行。譬如有人專修「慈心不殺,具足戒行」,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了,專修一種行。或者專門「讀誦大乘經典」,或者專修「六念,或者是這三種裡面修兩種,或者是三種都具足,都可以。一定要迴向,要把你斷惡修善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

  經【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疏【八從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時節延促。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已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種盡具。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又不問具三不具三。迴盡得往生。應知。】

  這一段是給我們說明,修學這個法門需要多長的時間?經上告訴我們,上根之人,盡形壽的修學,就是我活一天,我就修一天,經上舉的例子,「上盡百年」,就是這個意思。百年就是一生,天天修行,無有中斷,我們常講「不夾雜、不間斷」,當然這個需要時間,需要有修學的環境。換句話說,需要福報,沒有福報不行,沒有福報你就沒有時間。

  當工作很多、很忙碌的時候,不能每天修行,或者每天長時間的修行,忙裡抽閒,這是一個辦法。所以古大德教給我們修「十念法」。「十念法」,時間不長,大概有五分鐘左右。你再忙,五分鐘的時間應該可以抽得出來。早晨起來,修「十念法」。「十念法」是持佛名號,念阿彌陀佛。一口氣叫一念,一口氣裡面佛號不拘多少。每一個人氣的長短不一樣,所以不拘多少,一口氣叫一念。也不要多,也不要少,就念十口氣。你不要再增加,我念個二十口氣。不好!為什麼不好?「十念法」,如果時間長的話,真的傷身體,確實會傷身體。定的十念,你就老老實實的念十口氣。可是念這個十口氣的時候,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麼都不要想,專門想佛。如果你在念佛當中,還有妄想夾雜在裡頭,你的功夫就破壞了。所以念佛的時候,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十口氣不間斷,裡頭沒有妄想,這個非常重要。

  早晨起來修一次,晚上睡覺前再修一次,一生當中一天都不間斷。這也符合《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一向專念」。我早晚都修十念法,從來沒有間斷過,這個也符合教誡。如果得閒的話,退休了不須要再工作了,這個時候自己有時間,我們的功課就可以加長。功課長,還是以念佛為主。通常在念佛前面加上誦經,或者是加上念咒。我們淨宗法門裡面,多半是念《無量壽經》,念往生咒。一般念佛儀規裡面,《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然後接著念佛。念經念咒的用意在哪裡?用意是在收心。這個心散亂的,一遍經念下來,這個心定了。所以念經的目的是收心。念佛一定要用「至誠心」去念,一心稱念,不能用散心稱念。散心稱念,收不到效果,一定要一心稱念。所以一遍《阿彌陀經》,三遍往生咒是收心的,作用在此地。

  一個常常念佛的人,心都是很靜很定,他的心不散亂,經就可以不要念了,一直念佛就好了。所以古來有許許多多的大德,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以這個為日常的功課,他也不念經,他也不念咒。這個是必須退休以後,沒有工作才能夠做得到。剛剛開始,你一天念一萬聲、兩萬聲、三萬聲,慢慢往上加。發心不要太勇猛,一下發心念十萬聲,到第二天念不了,再減八萬,第三天再減五萬,這就退轉了,這就不好了,這不是好現象。寧願發心發的少一點,慢慢往上增加,這是好現象。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一日、七日』,這個七日就是通常我們講的打佛七。佛七,在現代社會裡面,利用比較長一點的假期。如果有長假,能有七天的假期,打一個佛七,七天好好的來念一次佛,能夠收心,這個效果非常非常的顯著。沒有七天,三天也行,五天也行,一天也行。一天的假期,總是比較多。長假比較少,短假比較多。把這個假期好好的把握住,做一點真正有利於自己的事,那就無過於念佛了。念佛是真正於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不要把假期虛度了、空過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這一段是講修行時間的長短。

  經【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疏【九從生彼國時下。至往生彼國已來。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十一。一明標定所歸之國。二明重顯其行。指出決定精勤者。亦是校量功德強弱。三明彌陀化主身自來赴。四明觀音已下。更顯無數大眾等。皆從彌陀來迎行者。五明寶宮隨眾。六明重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至行者前。七明彌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與化佛等同時接手。九明既接昇臺。觀音等同聲讚勸行者之心。十明自見乘臺從佛。十一正明去時遲疾。】

  這一段經文是講往生的當時之狀況,念佛人一生所希求的,就是臨命終時佛來接引。

  『生彼國時』,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這一句說明了念佛人一生的願望,就是希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此人精進勇猛故。』這句話很重要!這是他之所以能往生的條件。特別是在上品上生,他一生的修行,如果不是「精進勇猛」,怎麼能夠達到這麼高的品位?「精進」,這兩個字要緊!「進」是有進無退,「精」是純而不雜,這叫精進。精進是非常非常之難,真精進就是佛門裡常說的「老實念佛」。各位要知道,老實人叫真精進。這又學佛,又要讀經,又要參禪,還要學念咒,再要學持戒,還要學著去做法會,那個進叫雜進。那就不精,叫雜進,叫亂進。那個不叫精進,那叫不老實。所以老實念佛的人,是一門深入。

  這個經典是我們信仰的依據,我們對這個懷疑,不相信,這才讀經,深入經藏,研究五經一論。淨土這些經典,我真的相信了,一點都不懷疑了,這些經論對我來講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到最後剩下什麼?「阿彌陀佛」四個字。真精進,就是一生當中,時時刻刻念念,就憶念這個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而我們今天信心不堅固,還會動搖,這才研究這些經論。這好像我們走路一樣,現在還沒上路,還在準備。像在研究路怎麼走法,路上的狀況跟你講解,再給你畫地圖。研究這些東西,沒起步。上路之後,統統都不要了,這些都不相干,過去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一生就是一句佛號,什麼都沒有了,這叫精進。這樣的人,他往生的品位當然高!不但精進,勇猛精進!所有一切障難都難不住他,這叫「勇猛精進」。

  『阿彌陀如來』,這是說他往生的時候,佛親自來迎接,阿彌陀佛來迎,『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通常經上跟我們說,上品上生的人往生的時候,見到無數的佛。所以自己在往生的時候,如果見到虛空當中統統都是諸佛來迎接,你就曉得了,這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是一千尊佛,你看到一千尊佛來迎接。上品下生看到是五百尊佛。所以你要看到無量諸佛的時候,一看不止一千,那一定是上品上生。臨終時候你會看得清清楚楚。

  『百千比丘聲聞無量諸天。』來的人多了,有菩薩,有羅漢,這是在你臨終時候見到的。這些人,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了,都是與自己有緣的;沒有緣的,他不會來接引。有緣的怎麼會這麼多,這是你真的沒有想到。不過到這個時候,你就不會奇怪了。為什麼?經上說得很清楚,佛來接引的時候,阿彌陀佛放光注照你。佛光一照,佛的本願威神就加持你。這一加持,你的業障消除了,你的本能恢復了。本能就是我們常講的「六通」。這六種神通,四十八願裡說過了,「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智」,你這個能力恢復了。你看看這些諸佛、這些菩薩、聲聞大眾,原來統統是過去生中的同參道友、家親眷屬,原來他們老早都到西方世界來了。我今天來了,他們也非常歡喜,跟著阿彌陀佛一同來迎接我,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七寶宮殿』,前面我們曾經讀到過「宮殿隨身」,這個時候真的看到了,見到了七寶宮殿。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這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自己的居處,蓮花化身。蓮花從哪裡來的?蓮花是自己願力、念力變現出來的。我們今天在這個世界,真正發心願生淨土,阿彌陀佛講堂外面的七寶池中,就長出一個花苞了。你念的功夫愈勤,心地真誠清淨,這朵蓮花一天比一天大,它在那裡長大,光色也好。等到自己往生的這一天,阿彌陀佛就拿著這朵花,這朵花是你自己培養的,來接引你往生。而且這朵花上統統都標明自己的名字在上面,這很奇怪,每一朵花都有那個念佛人的名字。如果你退了心,或者想學別的法門,這朵花就枯死了,就消失了,沒有了。所以蓮花金臺不是佛菩薩給你的,是你自己在那個地方造就的,他拿著這個來接引你。

  我們聽了很奇怪,這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你有一念懷疑,就去不了!這一念懷疑,縱然有花有臺,光色都不對了,都灰暗了,不像以前那麼樣的鮮豔。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跟一切大乘佛法的修學,境界完全不相同。善導大師在這章經典裡面,確實給我們做了非常詳細的開導,讓我們對這個法門一絲毫的疑惑都沒有,這才能圓滿成就。

  由此可知,人一生當中,第一樁真實的大事是念佛。為什麼?你念得蓮花愈念愈大,愈念光彩愈好,這是真的,是你永遠得到的。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沒有一樣你能夠得到,全是假的。即使你是生到天上,天上不過壽命長一點而已,還是有生死。就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這個時間長,八萬大劫。諸位要曉得,還是有到頭的時候。到頭了怎麼辦?到頭還是搞六道輪迴,那是爬到最高,沒地方再高了,他那裡到頭就往下墮落了。

  換句話說,六道裡面,全是虛妄的,全是假的。所以佛教我們要捨,六道統統要捨盡,不要去執著這些,不要再去做傻事情了。唯有西方淨土是真的,是你永遠得到,永遠不會失掉的。我們要把這個事情認識清楚,這個是事實的真相。唯有認清楚了,搞明白了,他才真正肯勇猛精進,來執持這一句名號;會把這句名號,當作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看待,來認真的修學。

  觀音菩薩拿著金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這是講二大士,觀音、勢至跟著阿彌陀佛來迎接你。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這地方的光是放光,不是常光。放光就是特別加持,這個時候你身心障礙都沒有了。佛光一加持,你的業障就消除了,智慧就開了,能力就顯現了。佛光注照,使我們念佛的功夫在這個地方就進級了。

  梵文原本裡面,沒有「一心不亂」。我們現在讀的《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裡面有「一心不亂」。這是羅什大師義譯的,不是照經文直譯的。實在講經文裡沒有這個意思,他把它翻成「一心不亂」,他有沒有翻錯?沒翻錯!如果翻錯了,玄奘大師一定會指出來。他沒翻錯。

  諸位要知道,得一心不亂太難了,我們一生做不到。所以有一些修淨土的人,看到《阿彌陀經》上「一心不亂」,嚇呆了,這個法門我沒分。為什麼?一心不亂做不到!就會退心。殊不知,只要你念到功夫成片,這個可以做到,我們每一個人能做得到。什麼叫功夫成片?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不間斷,念到一切時、一切境界當中,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妄想雜念都沒有,這叫「功夫成片」。這是我們努力做的時候,真的人人可以做得到。問題就看你願不願意做,你願意做,都能做得到。只要到這個功夫就行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佛光一照,就把你往上提升一級,就是「一心不亂」。所以羅什大師翻的沒錯!當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你確確實實是「一心不亂」。從功夫成片就晉等到「事一心不亂」。念到「事一心不亂」的人,佛光一照就晉等到「理一心不亂」。他把你的功夫提升到一倍,這是佛光功德不可思議!

  『與諸菩薩授手迎接。』這是說阿彌陀佛同無量諸佛、觀音勢至還有無量菩薩都伸出歡迎的手,歡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來,這叫「授手迎接」!這是往生時候的盛況。一再給同學們報告,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所以這個法門是真實不死的法門。因為你在臨終的時候看到佛來接引,這個境界自己完全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跟阿彌陀佛走了。到最後身也捨掉了,這個世界也捨掉了,真的身心世界一切盡捨,統統放下了,走了!他不是死了去的。

  我們說死,他走了才死的,不是死了走的。他是走了,我們凡夫看他是死了。他走了,他的身體不要,捨掉了,所以真的是不死的法門。不生不死,唯有這個法門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確確實實能夠親自證得的。死了,那個麻煩就大了。死了,後頭就不得了!死了,怎麼了?又搞六道輪迴。搞六道輪迴的時候,底下一生不如這一生,每況愈下,所以那就真正不得了。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這是諸菩薩、諸上善人,沒有一個不讚歎,沒有一個不勸勉。諸位想想看,在這樣的一個完美人事環境當中,你怎麼可能會退轉?此地所講的「讚、勸」,是你跟他們見了面,他就讚歎,就勸勉了。而觀音勢至、諸上善人(都是指大菩薩),對你的讚勸,永遠沒有停止的,永遠不中斷的,一直到你成佛。你斷一個惡念,他勸勉你;你起一個善心,他稱讚你。所以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利益,十方世界沒有的,這麼多好的同參道友圍繞在你的四周,時時刻刻在幫助你、勉勵你、教導你,所以他不會退轉。在修學環境來說,除了西方極樂世界,要在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找這樣好的修學環境,找不著!這是我們要知道,要珍惜的,要真正用功、努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統統得到。

  『行者見已,歡喜跳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上面講的這些境界,這是念佛往生人他親自見到的。這個不是假的,不是幻想,也不是作夢;不是夢境,也不是幻想,是真真實實的境界,他見到了。見到這個境界,生歡喜心,一生所希求的,今天完全實現了。佛拿著蓮華來接引,觀音菩薩捧著金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曉得自己坐在蓮華臺上。

  『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是講從我們這個地方到西方極樂世界,速度之快。雖然經上講這個距離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佛國土,要用我們這邊距離來說那是太遠太遠了。佛來接引是一彈指之間,他就到了,這是講的快速。

  經【生彼國已。】

  疏【十從生彼國已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華合之障。】

  這一句話是形容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絲毫障礙,非常順利。為什麼沒有障礙?他沒有懷疑,他沒有雜念,這是他能夠順利往生的重要條件。如果他有疑,他就會生到邊地去,他不能拿到這個品位的。

  經【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疏【十一從見佛色身下。至陀羅尼門已來。正明金臺到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聞妙法。即悟無生。二者須臾歷事。次第授記。三者本國他方。更證聞持二益。】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在此地看到前面見佛是現前見佛,他還沒去。佛雖然來接引他,他還沒有踏上金臺。還沒有上金臺,那是「現前見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這是已經到達西方。前面說「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已經是到達西方世界。到西方世界,「見佛色身眾相具足」,這是「當來見佛」。前面是「現前見佛」。經上講的沒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當來,我們在這裡統統都看到了。

  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往生。他在往生時候,告訴大眾,他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在雲彩裡面下來接引他,說:「我要跟他去了。」這跟大家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他「現前見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當來見佛」。這樁事情發生在美國,而且周廣大先生我們還不能稱他作居士。他不是佛教徒,他也沒受過三皈五戒,也沒有念過《阿彌陀經》,他什麼都不懂。是在臨終病重的時候,遇到龔振華居士,龔居士勸他念佛往生,跟他講西方世界的好處,這個世界苦,沒什麼好留戀的。他聽了之後很歡喜,就叫全家太太兒女統統念阿彌陀佛,幫助他求往生。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給念來了,接引他往生。《阿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真的不錯,他念三天往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對這事情還不相信,還懷疑,這種殊勝無比的利益,真的叫當面錯過,那真是太可惜了。你再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遇到這個事情!這是第一句,見到阿彌陀佛。

  『見諸菩薩色相具足。』諸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也就是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統統是菩薩。

  『光明寶林。』前面是見的正報,見西方世界的人物。「光明寶林」是見的依報,西方極樂世界的物質環境,西方世界的特色是任何物質都放光明,不但佛菩薩人身上有光明,所有一切物質統統放光明。

  『演說妙法。』佛說法,菩薩說法,眾鳥說法,風樹說法,流水說法,沒有一樣不說法。

  『聞已即悟無生法忍。』他聽到佛菩薩、六塵說法,他就開悟了。悟得真快!為什麼在這個地方,他聞法不開悟?在這個地方業障深重,障礙他的悟性,所以他不能開悟。到西方世界,佛剛剛來接引,佛光來一照的時候,他的業障消除了,他的品位馬上就提升了。所以到西方世界親眼看這些事實,這個時候叫真信,親眼看到的,真信!現在我們怎麼信?還沒有親眼看到,親眼看到是真信。所以我們今天講「正信」,正信是什麼?我們不是迷信,確實有理論、有很多證據,值得我們相信。這是正信,不是真信。他這是真信,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是真信,所以聞法開悟就快了。

  『悟無生法忍。』在《仁王經》裡面佛告訴我們,無生法忍是圓教七地以上菩薩所證得的。無生法忍有上中下三品,七地菩薩證得的是下品無生法忍,八地菩薩是中品,九地菩薩是上品。可見得與大經上所說的「皆是阿鞞跋致」這個相應,他是確確實實證得的,達到這個境界。

  什麼叫「無生法忍」?無生是講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的真相是什麼?是不生不滅。我們今天看一切法是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這是生滅法。植物有「生住異滅」,也是生滅法。礦物有「成住壞空」,也是生滅法。我們看到大自然裡面的現象,統統是生滅法。如果你證得無生法忍,你看所有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這個我們很難懂。為什麼難懂?不是我們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常識,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透,也想不出這境界出來。佛告訴我們,這是真實的,這是事實。

  我們看一切法有生有滅,那是假的,是你眼花了,看錯了!真相是不生不滅。六道輪迴、十法界都是生滅法,都不是真相。證得無生法忍,就見到真相。見到真相,這個世界就不叫六道,也不叫十法界了,名字就換了,換個什麼名字?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不得已給我們說出這個名詞。真正講,這個名詞安不上!就像我們中國道家老子所說的,老子一開頭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的道是沒有名字的,有名字就不對了。這是佛實實在在不得已,我們一定要問,到底叫什麼法界?佛不得已給我們說一個「一真法界」。你要執著有個「一真法界」,那又錯了,決定不能執著。那是一個真實的法界,是一個真實的狀況。我們常講那是事實的真相!我們今天把這個真相全看走了樣子了。

  那我們要再問一句:「為什麼會走樣?」因為我們用的心錯了。錯在哪裡?我們今天用的心是生滅心,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我們用的這個心。用生滅心看外面的境界,就變成生滅的現象。他為什麼得無生法忍?他生滅心不用了,他用的是一心,一心裡沒有生滅,所以看這個境界就變成一真了,境界也是不生不滅。

  這個話,如果諸位還覺得難體會,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我們用攝影機來比喻,這個攝影機要用電影的攝影機,大家好懂。你看那個八厘米的小電影的攝影機,那個鏡頭一秒鐘開關二十四次,一秒鐘拍二十四個片子,生滅了。我們眼睛好像一秒鐘當中還沒有生滅,還沒有那麼多開關。把眼睛比作真心,把攝影機的鏡頭比作妄心。攝影機一秒鐘照二十四張,我們在放映機上看,好像是真的,實際上是一個片子換一個片子,不過是生滅連續的現象。真心看的時候,沒這個現象,你看的是真相。所以在一心,你見的是真相。妄心,就是生滅心的時候,見的是虛妄相,見不到真相。諸位從這個淺顯比喻裡面去體會。

  佛法無論是哪個宗派,無論是哪個法門,修學的總綱領,統統是修禪定。換句話說,只要是佛法,決定不用生滅心,這就是佛法。用生滅心的,就不是佛法。用生滅心就有六道,有十法界。用不生不滅的心,十法界跟六道都沒有了。生滅心、不生滅心是我們自己本身本來具足的,就看你怎麼個用法。會用,就是佛菩薩;不會用的,就是凡夫。並不是從外面修得來的,全是自身本來具足的。也就是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就會用心了,完全用真心,不再用妄心。

  《楞嚴經》是一部大經,交光法師告訴我們,《楞嚴經》的宗旨,就是教我們「捨識用根」。「識」是什麼?生滅心。「根」是什麼?不生滅的真性。你能夠把生滅心捨掉,用不生滅的根性,那你就是無生忍的菩薩。這個說得一點都沒錯,可是我們不會用,我們起心動念還是生滅心,理上說得一點沒錯,事上我們完全用不上。所以《楞嚴》裡面還是提倡念佛,大勢至菩薩修楞嚴大定,用什麼修的?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相信,我們明白了,原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踏進蓮花,楞嚴大定就現前了。這個法子,妙!使我們在這個世間不能學的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圓滿成就。所以首楞嚴大定是在極樂世界修。這是無生忍的大意。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偏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這跟《阿彌陀經》上講的完全相同。《阿彌陀經》上給我們描繪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天清晨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參學,去供養佛,聽經。再回來的時候,算算時間,才不過一餐飯的時間。一餐飯的時間不長,他已經遍歷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真是神通廣大,不可思議!這地方又給我們說了這樁事情。「歷事」是承事諸佛,遍十方界。「蒙佛授記」,「授記」就是預先告訴你,你什麼時候修行證果,什麼時候成佛,什麼時候在什麼世界度化一些有緣的眾生。像我們現在講的預言一樣,可以預先告訴你。

  『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這是說從諸佛剎土聽佛講經,蒙佛授記,再回到本國。「本國」是極樂世界。回到本國,一定先拜老師,先見阿彌陀佛,也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要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綱領。一切諸法的綱領,他統統掌握到了,全都得到了。「無量百千陀羅尼」,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這是圓滿的後得智現前。

  《般若經》裡面講般若有根本智、有後得智,根本智是無知,根本智是清淨心。像前面講的無生法忍,那是根本智。百千陀羅尼是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經典,「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到西方極樂世界圓滿了。在我們這個世間要想圓滿,那談何容易!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就圓滿了。

  所以前面講到六念的「念天」,我們想到是真慚愧!後面我又補充一句,我們還有機會,迎頭趕上!怎麼個趕法?就是這個,這就迎頭趕上了!他們無量劫以來,三大阿僧衹劫修行圓滿,我們可以在這一生當中,迎頭趕上。換句話說,這個法門你信不信?你肯不肯真修?肯不肯統統放下?不但世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專修這一門,才能夠迎頭趕上,才能夠真正得到究竟圓滿殊勝利益。

  經【是名上品上生者。】

  疏【十二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解上品上生義竟。】

  這是這一章的總結。

  我們這次因緣非常殊勝,有這麼長的時間,研究善導大師對於這一章的註解,這一章的開示,使我們也能夠得到圓滿的殊勝的利益。到這個地方,我們這一章講圓滿了,時間也正好。謝謝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