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第四集)  1988/2  台灣大專講座  檔名:03-001-0004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三面,倒數第三行。這是六即佛裡面最後的一段:

  【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

  『究竟』就是圓滿,圓滿的佛。『道窮妙覺』,前面講等覺,等是等於,還沒有到圓滿,圓滿我們就稱他作「妙覺」,沒有比這個更高了。後頭有比喻,好比月亮,到十五的月亮,這就是最圓,沒有比它更圓,這到了極處。

  『位極於茶』,這是什麼意思?在《華嚴經》上講華嚴字母,就是印度梵文的字母,它一共有四十二個字母,古人就把四十二個字母配菩薩四十二個等級,它第一個字母發音是「阿」,就把它比作初住位的菩薩,初住位是發心住,一直到最後第四十二個,四十二個就沒有了。最後一個字母是念「茶」,到最後一個再沒有了,就圓滿了,是這個意思。就好像現在英文字母一共二十六個,這個字是梵文字母的最後一個。這就是位次到了極處,再沒有比這個高的。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他徹底明瞭了,沒有一樣不知道。這種說法大家要注意,一般世間人不能接受。說佛是全知全能什麼都知道,他不能接受,不但一般世間人不能接受,還有許多佛門的老法師、大和尚也不能接受,認為這些話都是對佛讚歎的名詞,不是真的。佛也有不能的,佛也有不知道的,哪有全知全能的?這種論調都是用我們意識心、凡夫心揣測聖人的境界。其實這些話句句話都是真實的。

  佛告訴我們,這種智慧能力是本能,本來有的智慧。佛並不是說「只有我是全知全能,你們都不如我」,佛在經上沒這種說法。佛說這種智慧能力是一切眾生統統具足,跟佛沒有兩樣,可見得智慧能力是一切大眾個個具足,問題就是我們迷了。你到底迷什麼?就是把你圓滿的智慧德能迷了,不是迷的別的,是迷失了你自己,不是迷在外面,這個話我們仔細想想的確很有道理。佛教給我們就是恢復我們自己本來有的智慧德能,就如此而已,所以佛法真的就是恢復自己本來面目,自己本來面目是如此。

  所以凡是說這些話,都是讚歎佛的,不是真的,這些人還是迷失了自己,並沒有覺悟,換句話說,在佛法裡面,在六即佛裡頭,他連名字即都談不上。名字位中,雖然我們自己這個迷還沒有破除,我們能力沒恢復,但是我們相信,相信才是名字即佛。如果你對這個不相信,六即佛當中你只有理即佛,理論上講你是佛,名字都談不上,所以名字位也不是容易得來。你對於經典裡面所講的一點都不懷疑,完全能夠相信接受,可是你一品惑也沒破,這個叫名字位。希望我們同修,觀行做不到,至少是名字位中人,我們肯定、相信,不懷疑,然後我們努力去修學,從觀行到相似、到分證,最後也得到究竟。

  究竟位實在講要拿其他法門來說,的確不容易。其他法門,這是古德說得很多,要想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恐怕都辦不到。你說參禪,倓老法師說得好,參的功夫很好的,將來也不過是往生到四禪天,不能出三界,還得要生死輪迴,而且生死輪迴實在是每況愈下,這個東西很麻煩。學密,密宗裡面提倡的是即身成佛,你能成得了嗎?實在講成不了。成是能成,佛成不了,成了魔,我看到許多學密的都學成魔了。成魔倒容易,成佛我看是辦不到,為什麼?我們查遍《大藏經》,你說哪一尊佛有貪瞋痴慢?你們想想看,有沒有貪瞋痴慢佛?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你要把貪瞋痴慢斷得乾乾淨淨,你才能成得了佛。這個佛是什麼佛?藏教的佛,他的程度只等於阿羅漢,通、別、圓別談,只不過是成藏教佛而已,諸位可以仔細去研究。印光老法師上海護國息災法會的法語裡頭講得很詳細,說密宗即身成佛只是了生死、出三界,這樣的程度相當於小乘的阿羅漢,他說即身成佛是成這個佛。可是小乘阿羅漢,你們要想,見思煩惱斷盡了。我們看看今天學密的人,見思煩惱有沒有斷盡?如果沒有斷盡,換句話說,他決定成魔,他成不了佛,這都是我們一定要辨別清楚的。

  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這一生當中沒法子成就,唯一可以得度的法門就是念佛往生西方,就是靠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之所以能成就,就是它帶業往生,如果不帶業,我們都沒有希望,沒指望。就是它可以帶業往生,它不要斷見思煩惱就成就了,雖說不斷,它要伏,伏跟斷的差別很大,斷難,伏容易。

  在六即佛裡面,我們前面講過,你有觀行的功夫就伏住了,就決定可以往生;斷是要到相似,斷見思煩惱是相似位,那個不容易;破一品無明,這才是分證位;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究竟位。這是一切經論裡面所講的事實真相,我們念佛也離不開這個事實。所以往生有三等,上等的,念佛的功夫念得好,到家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理一心不亂,這是上品的,上等功夫。中等的是事一心,無明雖然沒破,見思煩惱斷了。下等的功夫就是見思煩惱統統沒有斷,功夫只能伏住煩惱。怎麼叫伏?套禪宗的一句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用這個方法就行。念是念頭,念頭不管善惡,不管什麼念頭,這第一個念頭才起來,第二念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就行了。絕對不叫這個念頭相續,第二念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就叫做伏煩惱,煩惱伏住了,它不會再相續生了。

  所以不管是貪瞋痴慢,不管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統統都不要,為什麼?善念是三善道的業因,惡念是三惡道的業因,所有起念頭統統是六道輪迴的因,將來果報都在六道輪迴。我們現在想出離六道輪迴,就把所有的念頭都轉成阿彌陀佛,等念頭變成阿彌陀佛了,將來的果報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念佛要這樣念法才管用,才能念到觀行位。現在一般同修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念頭讓它相續起來,不曉得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樣就功夫不得力。一個妄念接著一個妄念起來,這不可以的,這樣子念法就是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用處的。所以諸位要記住,功夫要怎麼用法,念佛要怎麼念法,這很要緊。

  這一段是講到究竟圓滿之果。『邊際智滿』,智慧廣大沒有邊際,邊際智都滿了,可見他真正是到究竟圓滿了。『種覺頓圓』,「種覺」就是講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的圓滿智慧,這個時候達到真正圓滿,所以稱為『無上士』,「無上士」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士是中國從前讀書人的通稱,現在講就是知識分子,他的知識沒有比他更超過的,他到頂點了,我們就稱為無上士,底下這句就是解釋。『名無所斷』,他見思煩惱斷盡,塵沙煩惱也斷盡,無明也斷盡,他再沒有得斷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可斷,他還有得斷的,佛沒有得斷的,他一切煩惱統統斷盡,所以稱為無上士。菩薩稱大士,不能稱無上士,為什麼?他還有一品無明沒斷,他還有得斷的,不能稱無上。所以無上士是對佛的稱呼,大士是對菩薩的稱呼。『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就是沒有超過他的,這才是究竟。底下有個比喻:

  【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

  【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

  農曆十五晚上的月亮,月圓之日。在星宿裡面,我們所看到的,肉眼能看到的,月亮是最大的,月光是最亮的,所以在星宿當中它算是王,就是最大的。諸位在此地特別留意到,凡是稱佛就是稱我們自己的性德,因為我們自己本來是佛,經典裡面所讚歎的佛,與我們自己有密切的關係。我們今天講迷就是迷了自己的性德,迷了自己的佛性。佛經上講悟,也是覺悟自己的性德,悟了自己的佛性,絕對不是悟外面的事情,所以佛法稱為「內學」,經典稱之為「內經」,一切都向自性當中去覺悟。所以佛法跟其他書籍不相同,完全從心性裡面去做功夫。心性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因此這個稱號當然也就是無量無邊。

  【舉一蔽諸。】

  『舉一』,就是用這個佛,無量無邊的稱號用這個做代表就夠了。

  【華嚴有十萬號。】

  漏掉一個字,應該加一個字進去,『華嚴有十萬號』,就是佛的稱號。「十萬」是略舉,可見得名號是非常的多,顯示佛有萬德萬能。

  【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

  『十號』,就是在許多名號裡面舉十個例子,「十」是代表無盡的意思,所以我們講佛的十種稱號、十種通號。

  【淨名三號。】

  『淨名』就是《維摩經》,裡面舉了三個號,就是「正遍知、如來、佛」,稱這三號。

  【以劫壽說,不能令盡。何況諸號耶。】

  這個三號每個號裡頭含的意思實在講是無量無邊,說不盡的,何況像《華嚴》講十萬號?這個地方有個小題目說「兼顯佛德明無盡」,說明這個意思是無有窮盡的。經題裡面「佛」這個字就解釋到此地。下面解釋第二個字「說」:

  【說者。悅所懷也。】

  『悅』是喜悅。實在講,解釋這個字,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講得最好,講得非常圓滿,他怎麼說?佛看到這一切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所以非常快樂,這個意思非常之好。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佛就教給我們成佛的方法。成佛的方法是什麼?念佛求生淨土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一切法門當中,這是第一法門,成佛。其餘一切大乘經典都沒有到成佛,只是成菩薩。小乘經是成阿羅漢,成辟支佛;大乘經是成菩薩,沒有成佛的,唯獨淨土三經是成佛的。你成佛的機會來了,成熟了,我給你講成佛的方法,這是真正暢悅所懷。所以我覺得蕅益大師那個解釋真正是佛的意思,實在是不容易。

  【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

  這是講佛的一代時教。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就是因為眾生得度的機緣成熟,他到此地來應化、來示現,給我們說法四十九年。『十二部經』是說佛說法有十二種方式,就好像我們現在所講十二種體裁。像《華嚴經》,這十二種方式具足,統統都有,《法華經》裡面有九種方式,每部經多少不一樣。《彌陀經》是最少的,兩種,第一種是長行,佛經的術語是長行,現在講散文,《彌陀經》是散文的體裁,另一種是無問自說。所以《彌陀經》十二種方式裡頭只有兩種,這是最少的。「十二部經」,不要看錯意思,原來佛經只有十二部,實際上中文翻譯的就有三千多部,不止十二部,這是十二種方式,十二種體裁。『八萬法藏』是講裡面的意思、義理,所以是八萬法門。法是方法,門就是門道,八萬法門。

  【六度四等,一切法門。】

  這是大乘佛法裡面所說的。

  【又於一法中,作四門分別。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聞者歡喜,讚用,受行。施戒進念,而得開發。】

  這是講智慧德能的開發顯露。

  【貪恚愚痴,豁爾冰消。】

  『恚』就是瞋恚。煩惱習氣可以斷除。

  【革凡成聖,入法流水。】

  『革』是改革,就是改造我們心理,改凡心為佛菩薩的心,也就是破迷開悟,改迷成悟了。『法』是聖人之法,聖人同一類。

  【或二三一益。】

  『益』是利益,『或二三一益』,或者是得三種利益,或者是得兩種利益,或者是得一種利益,這個在註解裡面都有,諸位可以能看到。

  【若都無益,則示默然。】

  像這些地方是我們要學習的。如果什麼利益都沒有,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我們就不說。學佛的人不開口則已,開口對於別人決定有利益的。實在對方都不能接受,他得不到利益,我們就「阿彌陀佛」,一句話也不說。這阿彌陀佛就有很大的利益,不管他愛不愛聽、接不接受,他總聽進去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我把阿彌陀佛這個種子已經種到他八識心田裡面去了,這就行了,這個對他就是很大的利益。所以不必跟他談別的,談別的他也不相信。所以不要跟人爭論,不要跟人家辯論。佛說法都是如此,看到眾生不相信、不能接受,不跟他說,『默然』。

  【若一機扣聖。於一門施四益者。】

  『四益』,通常就是講四悉檀的利益。

  【餘三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諸緣諸法亦如是。】

  這一段是敘說佛為一切眾生說法的原則。天台家講四教,有藏通別圓四教,就是於一切法,他分做四門,於每一門又分做四悉檀。這個註子裡頭註得很詳細,希望大家自己去看。

  【觀者,觀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三觀。】

  這是講我們實行的原則,我們學了之後要會用,就是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因為這部經裡面主要是教我們修觀,修觀拿現代話來說就是改變思想,修觀就是改變思想。修就是改的意思,修正、修改,觀就是觀念,我們對一切事情的看法、想法。實在講,我們對於世出世間許多事情的看法、想法都錯了,要把這些錯誤的看法、想法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觀。在本經實在說,佛教我們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教我們去想佛,不要想世間拉拉雜雜的事情。心想佛的時候,我們心就變成佛了,想佛就變成佛,將來結果當然成佛,這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切法都是心想而成的,可見得心的作用太大了。

  大師給我們提示了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次第三觀』與『一心三觀』,這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次第三觀」,通常講鈍根,中下根器的人。「一心三觀」,這是上根之人,當然成就來說,一心三觀是高明。本經裡面取的什麼?取的一心三觀,為什麼?因為這個教是圓教、是頓教,是叫你一生成就的,當然採取的方式是一心三觀。下面這是給我們解釋什麼叫三觀,我們看經文:

  【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名出瓔珞經。】

  天台大師發明這種修行方法不是他自己意思創造的,他有根據,都是從經典裡面悟到的。他這個方法是以《瓔珞經》的理論做基礎,建立的修行方法。

  我們先講「空假中」,空假中你明瞭之後,這個大意就不難懂。空是講本體,假是講現相,中是講作用,也就是大經上常常講的體相用。體為什麼說是空的?體確實沒有,所以佛講一切法無有自性,自性就是自體,一切法沒有自體,所以說它叫空。譬如我們講這本書,這本書的體是什麼?紙張。沒有紙張哪來的書?這是我們很顯然了解的。紙張是不是書的體?你們說是不是?書之體是紙張,沒錯。紙張是不是書之體?不是的。(書之體是紙張,這本書的材質是紙。但是,仔細分析,構成書的體應該還有其他,例如油墨、膠水、繩線等;故簡單來講,幾十張或幾百張紙,上面印有油墨,透過機器與人工合成一本書。若僅有幾十張或幾百張紙放在桌上,我們會認為那一定就是書嗎?不一定!故云:紙張是不是書之體?不是的。)如果紙張是書之體,這個紙只能做書用,不能做別的用處,它的用途非常廣泛,不一定做書。所以你仔細去觀察,一切法都沒有自性。所以佛給我們講因緣生法,這個講得沒錯。因緣就是種種條件聚合的時候,這個相生起來了;緣要是滅了、散掉了,這個相就沒有了。所以相之生與滅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是緣生緣滅。這個道理近代科學家也知道了,所以才說出物質不滅,它確實不滅,物質只是緣聚緣散,它沒有生滅。

  現在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因此相是假的。相不能說它沒有,它有,雖有,它不是真的,是假的。真假的定義在佛法裡說,凡是講真的,永遠不滅,永遠不會改變,這個叫真的;凡是會改變的,凡是有生滅的,這都不是真的。譬如我們人有生老病死,有改變,這不是真的。在一切法裡面,什麼是真的?「無為法」是真的。例如,虛空沒有改變過,三千年前這個虛空跟三千年以後的虛空,沒有改變過,所以虛空是無為法,不是有為法,有為就是生滅法,「無為法」是不生不滅的。

  虛空,給諸位說,還不是真正的無為法,它只是相似的無為法,換句話說,虛空前後相似沒有變化,我們覺察不出它的變化,但不是真正無為常住,只是假說為常,唯心所變。譬如我們人,人有變化,為什麼?年年不一樣,一年比一年老,年年不一樣,這個很容易看得出來它是在變化的,所以很容易覺察它是個生滅法。虛空不容易覺察得出來,到什麼時候才覺察得出來?到大徹大悟。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頭說「覺後空空無大千」,到那個時候才發覺到原來虛空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所以《百法》裡面講無為法,有六個無為法,六個無為法裡頭只有一個是真的,「真如無為」。其餘的五種,因為我們不容易覺察它是生滅法,所以把它列入無為,這個無為是相似無為,不是真正的無為。

  由此可知,一切法都是相有體無,所以從體上看是空的,佛經裡面講「萬法皆空,萬法無常」。講空,萬法皆空,從體上講;講無常,從相上講,這個相剎那剎那在變,不是永恆的,所以說是假相,或者稱為妙有。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是分不開的,就是體跟相是一個,離了體沒有相,離了相沒有體,體相是一不是二。你這樣觀察才能把一切萬法的真相,就是前面講的諸法實相,這一切法的真實相你才能夠見得到。見到真相之後,你就會用中了,中是中道。

  佛法主張用中,中國古代的聖人也主張用中。佛法沒到中國來,儒家孔老夫子就主張中庸之道,主張用中。中是什麼?以儒家的解釋是喜怒哀樂還沒有起作用,沒有發,這個時候中;起了作用,這就偏了,就不是中道,可見得儒家講的中就是佛門講的三昧。但是儒家講的中沒有佛家講三昧那麼徹底,因為佛法講的是煩惱斷了,儒家講的中庸實在講就是佛法講的伏煩惱。它有,有怎麼樣?沒有發作,你能夠把它控制,叫它不發作。這樣子處事待人接物,心裡頭清淨,沒有喜怒哀樂,沒有貪瞋痴慢。可見得這種功夫就是淨土裡面所講的觀行位,確實我們能夠把煩惱降伏住、控制住,沒有斷。他這個中庸之道只講到這個程度,所以儒家是人天乘的法,他沒有能出三界、了生死。這樣修持,換句話說,人天福報是決定能夠得到的。這講儒家的功夫決定能得人天福報,所以用要用中。

  體相用配空假中,或者配三諦,就是真諦、俗諦、中諦。體是真諦,真實的,所以真空。俗諦是配假觀,中諦是配中觀。諦是諦實的意思,實實在在的,是講萬事萬法。三觀是講我們自己用心,我們對於一切法的看法,這個三觀是標準。外面一切的境界是三諦,諦實之相,所謂是實相。用三觀來看外面一切諸法的體相用,就是看到三諦。這是天台家教給我們改變思想觀念的原則。

  這個大前提明白了,文就容易懂了。『從假入空』,就是從現相上觀察它本體,這個叫『二諦觀』。『從空入假』,就是從本體上觀察現相,這個叫『平等觀』。為什麼?體是一個,相雖然有無量無邊,體是一個。譬如有情眾生,佛法講的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在諸法上來講,我們講物質,這是植物、礦物,物質上我們叫它做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只是換個名字而已,區別動物、植物、礦物,我們現在是三分。在佛法上只分二分,一個叫有情世間,一個叫器世間,器世間就是現在講的植物、礦物。所以在器世間稱法性,有情世間稱佛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只是兩個名詞而已,是一個性。因為是一個性,所以《華嚴》上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如果不是一個性,這句話就講不通。

  這個意思我們可以從夢境當中體會到,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夢從哪來的?夢是我們心變的。我們把能變夢境的心比喻作性,真性,夢中的境界比喻作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我們想想,夢裡面那些眾生、人,夢中當然有自己也有別人,這個自己跟人當然是自己心裡變現的。夢裡面也有一些物質,也有房子,也有山河大地,它從哪裡來的?還是你自己心裡變現的。離開你的心,沒有夢境;離開夢境,沒有心,夢境跟你的心是一不是二。能作夢的心就是體,體沒有相,所以叫空,空是真空。變出來的相,相是假相、幻相,不是真實的。所以空假中的意思在夢境裡面我們很容易體會得到。

  你能夠把這個意思明白了,你就『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你對於體、相、作用這三樣都不迷,這就是「第一義諦觀」。所以『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一切種智,「海」是比喻廣大,就是圓滿廣大的智慧,一切種智。這是大師建立三觀三諦,理論上的依據是出在《瓔珞經》上。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