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二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02

  請掀開經本第十面:

  【法會聖眾第一】

  這部經內容總共分為四十八章,這是第一章。佛經的撰寫很像我們現代的會議記錄,所以一開頭,它記載有時間、有講經的處所、主講人,以及哪些聽眾,都記載得很清楚。這是所謂的證信序,使後來的人看到這部經能夠生起信心,確實是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說的。經文一般講序分都不是很長的,但是本經確實是有大經的架式,它的序分在這部經裡面佔了三章,第一、第二、第三都是屬於序分。這樣長的序分在佛經裡面是不多見的,只有在大部經上才能見得到。經序的來源,我們在這個地方也把它省略掉,因為常常講經,這些故事都常說的,許多同修們都知道,我們就省一點時間。請看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一開頭有『如是我聞』,大概凡是佛經,開端都有這四個字。這四個字代表什麼意思?實在說,它的含義非常的深廣,也就是說明了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一開端就把他所要說的告訴我們,就是「如是」。「如」的意思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宇宙人生的本體與現象。現象,我們講森羅萬象,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怎麼會發生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經用這兩個字統統概括了。現象如其本體,本體如同現象,所以稱作如如。這樣解釋怕初學的人聽了還是很難體會,所以古德用比喻來說明,譬如黃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到銀樓裡面看這些金器,那個樣子、形狀幾千種、幾萬種,每一種都不同,質料是什麼?質料全是黃金。用這個來比喻、形容這兩個字的含義,整個宇宙之中,一切萬事萬法就好比是相狀,好比是器,它的本質是什麼?本質都是真金,這樣從比喻上我們容易理解。宇宙人生的本體是什麼?在佛法裡面叫真如、叫本性。這個「如」就是真如、就是自性,也叫本性,現在哲學家稱之為本體。

  「是」就是講的萬事萬物無有一法不是自性,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佛為我們說了許多的經論,無非是把這樁事實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所以,真如就是自己的本性,不是外面的。佛法與其他的學說不同,佛法整個所說的都是自己本分的事情,自性以外,無有一法可得。它所講的全是講自己,講自己的真心,講自己的本性,講自己的真心、本性所現出的種種現象與作用。由此可知,佛所說的法與我們自己本人關係實在是非常的密切,絕不像其他的學說,我們可以學,我們也可以不學,或者我們選擇某些種類來學習,佛法不然,不能不學。

  在一切經論之中,昨天跟諸位做了個簡略的介紹,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部經?在一切經裡面,這部經不僅是第一經,佛經裡面的第一經,實在講對於我們自己切身受用來講,這部經可以說是百分之百圓滿的運用在生活之中,這是非常的難得。就本宗來解釋如是,「如」就是《觀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是心是佛」,「是」這個意思就是「是心作佛」。佛在哪裡?昨天跟大家說過,佛就是自性覺,自性本來覺而不迷。佛在《華嚴》、《圓覺》裡面告訴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可見得佛不是從外來的,本來是成佛的。可是現在很不幸的把自性迷失了,並不是真的失掉,是迷了。佛教我們把迷惑去掉,恢復自性,這就叫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在又要作佛,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昨天還有一個同修來問我,他說我們人生活得很快樂,何必還要學佛?覺得沒有學佛的必要。我給他解答的是,我說佛就是最快樂、最幸福、最美滿的人,你的快樂、幸福有沒有達到究竟圓滿?他說不出來。我說你要想你更快樂、更幸福、更美滿,佛還是得學,不學不行。

  一開端用這兩個字把整個佛法的精髓表達出來。這兩個字也是正信的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佛所講的法確實有理論、事實的依據,不是隨便說的。不是他的理想,不是他的推測,而是實在的事實,決定可以相信的。這兩個字也是指全部的經文,就是指這部經。

  「我聞」,這個「我」是阿難尊者,是佛的弟子。因為佛當年講經說法,只是講演,沒有筆記,也沒有寫成書,只是講演而已,講完之後並沒有記錄。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滅度了,圓寂之後,這些弟子們才開會,把佛一生所講的東西我們把它寫出來,記錄下來、寫出來流傳給後世,這是經典之由來。經典是佛滅度以後記錄下來的,正如同我們中國孔老夫子當年教學,也是以講演的方式。像《論語》就是弟子們記錄孔夫子的言行,是夫子過世之後所記錄的。這種情形在中國跟印度幾乎都完全相同,不過儒家所記載的東西分量少,佛法記載的分量非常豐富,幾乎將佛一生所說的差不多是全部都記錄下來了。

  當時記錄的方式是採取公開民主的方式,這是非常值得取信於大眾,就所謂是集結經典。第一次的集結,主講的就是阿難尊者,阿難是佛的堂弟,他跟釋迦牟尼佛家族的關係,他是堂兄弟。出家,阿難是佛的侍者,也就是最親近的弟子,照顧佛的日常生活,所以佛每一次講經他都參與。他的特長是記憶力非常之好,聽過一次就永遠不忘,像我們現在的錄音機一樣。因此集結的時候大家都推選他,請他把佛當年所講的經重複講一遍。當時聽眾是五百阿羅漢,都是佛的弟子,大家聽了之後,想一想阿難所講的跟佛講的是一樣的,沒有講錯,才可以記錄下來。五百個人當中,如果有一個人說,阿難,你這句話講得好像我聽了不大對,這一句就刪掉。不是少數服從多數,是有一個人提出意見,這個就不能夠記錄下來。換句話說,要所有的聽眾(都是當年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每個人都同意,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的,這樣記錄下來成為經典。所以經典就非常的可靠。這是說經典的來源。所以,一開端有「如是我聞」,如是是信成就,我們能夠相信,決定是真實的,阿難尊者自己說這部經是我親自聽佛所說的,不是傳聞,是親聞。

  『一時』,這兩個字是說說法的時間,時間沒有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沒有這樣記載,只記載個一時。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看到佛的經典確實非常佩服,但是對於經序,我知道「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講的信成就。信,實在講是入佛的初門,離開了信,可以說就不能入門。所以《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道是成佛之道,就是說信心是成佛之道的源頭,一切功德都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可見得信心非常重要。在淨土裡面講,像蕅益大師所說依實相之理,理論是依據事實的真相,念佛求生淨土決定不會錯的,這叫「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解釋「如是」這兩個字,專就淨宗角度來闡揚。可是對「一時」這兩個字,太含糊籠統了,我們沒辦法心服口服。初學的時候,初初接觸有這個懷疑,到以後搞清楚、搞明白了,對於他這個記載才非常佩服,為什麼?因為時間不是真實的。

  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沒有統一,都是部落的社會,就像我們中國在周朝時候。周朝實在講並沒有統一,念中國歷史都知道,中國的統一是在秦始皇,秦始皇以前,中國這個土地上有許多的國家,印度也是如此。不過中國在夏商周,曆法已經統一了,印度的曆法不統一,每個國家有它自己的曆法。釋迦牟尼佛到處講經說法,到底要用哪個曆法?統一的曆法好記載,不統一的沒法子記載,這是事實上有困難,但是這並不是主要意義。主要意義,佛這個一時是講師資道合的時候,這個叫一時。也就是佛看到學生有能力、有機緣接受這個法門,佛就應當給他說這個法門,這叫時節因緣成熟了,應當要說,應當要傳授這個法門。在淨宗來講,一定是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具足。學生當中,對於淨土法門,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大家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奉行、能夠成就,這個緣分成熟,佛是一定要跟大家介紹這個法門,這叫做一時。這個意思才是一時的正義,真正的意思。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佛」是說法的主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主講的人,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為我們主講這部經。「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當年講經的處所。過去由於交通不便,我們要想到印度去看看世尊當年的遺跡,相當不容易,現在交通便捷,到印度去觀光旅遊機會很多。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謂的靈山,靈鷲山,《法華經》是在這個地方講的,《無量壽經》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在這個地方佛講了許多重要的大乘經典。這是處所給我們說出來了,下面是當時與會的聽眾。『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我們在其他經典上比較一下,各位就明白了。其他經典上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部經是「萬二千人俱」,幾乎是其他大會的十倍,說出這個法會是特別的殊勝,跟《法華經》沒有兩樣。諸位看看《法華經》的序分也是「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個意思就是說明這部經跟《法華》是相等的。《法華》是大乘圓教,通常我們尊重它是經中之王,它與《法華》相等,聽眾人數一樣多。

  底下兩句是讚歎這些聽眾們的道德、學問,這些人不是普通人,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大聖就不是小乘阿羅漢,所以這裡比丘稱為大比丘,是大乘比丘,不是小乘。大乘比丘再加上大聖,他們的地位至少也跟《華嚴經》相等,所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參與這個法會不是普通人,在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別教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絕對不是權教、小乘,不是這些人。這兩句顯示這些與會大眾的身分。

  下面就列出幾位代表,在佛法裡面稱為上首,我們今天講代表,列幾個人。這幾個人不是隨便列的,每部經展開,它所列的人不相同,它列的這些人含義很深,代表這個法門。就像會議記錄,我們如果看看出席那些名單,就會知道這個會議的性質。如果開這個會議,看看出席名單都是工商業的鉅子,我們就曉得這個會議一定是討論工商業,討論這些問題。假如這個會議這些出席的人都是教育界的學者,我們一定知道它是一種學術會議,就能夠知道一個大概。佛法也是如此,看看列的這些人,就曉得這部經裡面的內容。第一位它列的是:

  【憍陳如尊者。】

  這很不平常,諸位如果細細去看佛經,你很難得看到有這個人。我相信你們也看過很多經,有沒有看過『憍陳如尊者』擺在第一個?沒有見到過。這個人擺在第一個是非常的不尋常,什麼原因?因為憍陳如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個度的弟子。世尊當年示現成道之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對五比丘說法,說法當中,第一個開悟證果的就是憍陳如。把他列在此地,意思很明顯,這個經是第一得度的,是第一成佛的經典。你說一切經典講成佛,哪個經典是第一?這部經是第一。怎麼曉得是第一?因為憍陳如在此地,他代表第一個得度、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果,他表這個意思。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很少看到把他代表第一。這是諸位要了解佛法編寫的義趣,將來你看佛經心裡就有數,看看這些人,就曉得這部經典在整個佛法裡面它所佔的位置、它的分量,都能夠理解。這是第一位。第二位是:

  【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

  『舍利弗』是佛十大弟子當中的智慧第一。舍利弗跟『目犍連』,我們在很多經典上都看到他,他代表智慧,目犍連代表神通。神通這兩個字怎麼講?諸位一定要正確的理解它,千萬不要錯解了。現代人常常講這個有神通,那個有神通,到底什麼叫神通?神通兩個字的本義沒有搞清楚。通是通達,也就是明瞭通達;神是超越常識,神奇莫測。我們哪一個沒有神通?你眼能見,耳能聽,這都叫神通。你要問眼為什麼能見?耳為什麼能聽?這個就很神奇了,能見、能聽就通了,這就通達了。為什麼能見?為什麼能聽?這裡面學問可就大了。所謂的神通,就是講六根的作用。但是他們這些人能力比我們強,我們的肉眼,隔著一道牆,牆外面我們就看不見了;他隔著牆,牆外面那些境界他能看得見,這個牆障礙不了他,這個能力就比我們強。

  可是這兩個人的智慧、神通上面冠上「憍陳如」,意思就不一樣,跟其他經典上表法的義趣不相同,要加上第一智慧、第一神通,有這個味道在其中。如果沒有第一智慧、沒有第一的能力,在眾多經典之中,無量法門裡面,你怎麼會選出第一?這就好比中獎,那麼多獎,你怎麼一下就中到第一獎?所以這種排列跟其他經典一比較,顯出非常不平凡,使我們了解這部經典在一切經中的分量、價值,都從這裡表達出來。所以這部經,確實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夏蓮居居士說得很好,他說這個法門「佛云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知道的人太少了。我們非常幸運,在這一生當中能夠發現,能夠把它找出來。我到此地來講經,如果不把這部經介紹給諸位,講其他的經論,那我很對不起你們。你們現在不知道,將來要是真正了解、知道了,你就會罵我:你這個法師吝法,知道第一經不介紹給我們,介紹第二、第三的。那個時候你會說話,現在你不會說,為什麼?現在你不識貨,到你識貨的時候,你就會罵我。這就說明,我這些年來在世界許多的國家地區講經,統統介紹這部經,其他的經論我都不講,讓別的法師他們去講。這是說明,沒有第一智慧,沒有第一的神通,你就不可能選擇這部經典。再下面是:

  【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這個『等』字就是省略掉了,省略掉哪些?就是一萬二千人,只舉出這幾位做代表就足夠了。迦葉尊者是禪宗初祖,釋迦牟尼佛將禪宗傳給迦葉,在印度傳到第二十八代就是達摩。達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他到中國來,把禪宗介紹給中國人,所以到中國來是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傳到第六代就是惠能大師,六祖惠能,禪宗在惠能大師的手上才真正發揚光大,對於中國的佛法產生了非常廣大深遠的影響。把迦葉尊者放在此地,就是說明了禪淨不二,也說明了這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深妙之禪,表這個意思。他代表宗門,阿難代表教下,禪宗以外所有宗派都叫做教下。阿難是經典的集結人,所以是教下共同的祖師,不管哪一宗派的經典都是阿難尊者集結的,流傳給後世。

  他們兩個人擺在此地,宗門、教下殊途同歸,到最後歸到哪裡?統統歸到淨土,才曉得淨土之殊勝。諸位要是細細去讀《華嚴》你就明瞭,《華嚴經》上世尊告訴我們,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所以你現在修學任何宗派,你儘管去學,沒關係,等到你將來證到初地以後,你會遇到普賢菩薩,跟普賢菩薩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現在縱然反對、排斥,沒有關係,為什麼?程度還不夠,到那個時候你就了解了。那是拐了很大的彎,走了很多冤枉路,耽誤很多時間,到最後還到西方淨土。現在就相信,就念佛求生淨土,到那裡去了,不曉得過了多少劫才看到他:你老兄到現在才來!

  所以,整個佛法有三樣東西是共同的,共同科目,不管你學哪一宗哪一派哪個法門,決定離不開的。第一個是戒律,戒律是共同科目,不管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沒有不持戒的,戒律是共同科目。第二是唯識,唯識是理論,共同的理論基礎,淨土也離不開它。第三個就是淨土,西方極樂世界是歸宿,不管你學哪個法門,到最後統統歸淨土。在中國的禪宗,禪宗昨天跟諸位同修介紹過,百丈禪師制定的宗門,就是禪宗的早晚課誦,晚課念《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雖然修禪,晚課還是念佛,臨終的時候還是求生淨土,諸位看看《禪門日誦》你就曉得了。《禪門日誦》在台灣也多次翻印,也很普遍的流通,大家都可以能看得到。所以,戒律、唯識、淨土,這是佛門的共同科目,我們應當要知道。

  以上舉出五個人是代表聲聞眾,就是釋迦牟尼佛常隨的弟子,下面是講菩薩眾。

  【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我們看到這幾位菩薩,就更深刻的體會到這部經的不可思議,為什麼?普賢跟文殊是華嚴會上的上首,那麼這部經與《華嚴經》無二無別。《華嚴》、《法華》都是大家公認的經中之王,尤其是《華嚴經》,我們中國佛教稱它作根本法輪,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好像《華嚴》是一棵樹的主幹、樹根,其他一切經是枝葉花果,都是從這個根生出來的,所以稱它作根本法輪。《華嚴經》上除了毘盧遮那佛之外,代表的就是二大菩薩,普賢、文殊,普賢排列在第一,文殊排列在第二,本經亦復如是,也是這樣的排列,意思就是說明,這部經跟《華嚴經》沒有兩樣。所以在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稱本經為中本《華嚴》,《彌陀經》是小本《華嚴》,這是彭際清居士說的,說得非常有道理,他說的一點都不錯。

  同時,普賢菩薩也表淨密不二。密宗現在在美國也很盛行,密宗從哪裡來的?龍樹菩薩傳下來的。龍樹菩薩在南天開鐵塔,見到了金剛薩埵菩薩,金剛薩埵也叫做金剛手菩薩,把密法傳給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傳到世間來。金剛薩埵是什麼人?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在密教裡面,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密教裡面準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就說明密淨不二,這部經是無上的密乘。這個法門可以說把佛法各宗各派的東西統統都包括,你學了這個法門就樣樣都學了,沒有一樣漏掉的;學其他的法門,學一個可能漏掉很多,學這個是全都學到了。

  現在大家喜歡密宗灌頂,灌頂是什麼意思?拿點水在你頭上灑灑,那叫灌頂?你每天在淋浴洗澡的時候,那個灌頂比那個灌得更過癮。所以要懂得灌頂真正的含義。像我昨天跟大家講的三皈依,只有形式沒有內容,那是完全錯誤。「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頂」是最殊勝、最頂的法門;換句話說,以大慈大悲傳授你最殊勝、最頂高的法門,這叫做灌頂。我們曉得這部經是一切經中的第一經,這是頂法,你每天把這部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就是十方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念兩遍就是兩次灌頂,這是一切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你都不曉得,這是真實的。所以,這個經是無上的密乘。文殊師利菩薩是代表大乘的禪宗,也表禪淨不二。所以普賢表密淨不二。

  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佛,根據經典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法滅之後,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到我們世界上來,下生示現成佛,這是賢劫第五尊佛。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對於彌勒菩薩非常的嚮往,希望將來他成佛可以做他的大弟子,得好好的巴結巴結。彌勒菩薩在本經裡面,後一半他是當機者,前一半阿難是當機,後一半彌勒是當機。當機就是佛教學主要的對象,就是教給他的,前一半主要教的對象是阿難,後一半是彌勒也加入。由此可知,彌勒菩薩將來成佛他要不要講這個經?當然要講,彌勒在本經裡面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要護持這個法門、弘揚這個法門,這是彌勒菩薩的使命。

  『賢劫中一切菩薩』,賢劫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彌勒是第五位,彌勒後面還有九百九十五尊佛,現在是菩薩,賢劫中一切菩薩就是指他們這些人。換句話說,賢劫千佛沒有一尊佛不接受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將來不弘揚、宣講這個法門;換句話說,沒有一尊佛不勸導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看這些人參與這個法會,究竟是些什麼意思?因此,我們在這裡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這些大眾統統都表示這一句萬德洪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稱性的至德,也就是我們自己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德能,的確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斷煩惱、出三界、證佛果的第一法門。

  以上說的是出家的菩薩,再看下面經文,有在家菩薩,在家菩薩的人數比出家多。出家菩薩在此地我們只看到三個人,普賢、文殊、彌勒,在家菩薩列了十六位。我們看第二章:

  【德遵普賢第二】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一共給我們列了十六位,這十六位統統是在家菩薩,這個就說明了,學佛要不要出家?我們在家學佛能不能成就?在家學佛成就比出家多,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比例。這些菩薩是什麼地位的菩薩?實在了不起,他們跟普賢、文殊地位是平等的,統統是等覺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在家人能夠證得等覺的果位,跟觀音、勢至地位完全相同,給我們舉出十六位。這一段意思非常之深,非常明顯告訴我們,這個法門主要是度哪些人成佛?主要是度在家人,在家人多,出家人少。在家,一生當中能夠圓滿成佛,只有這個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找不到第二個法門,這個在此地我們一定要記住,要細心去體會。

  經文當中,除了『賢護』之外,其他的十五位菩薩多半是他方世界來的。賢護是印度人,出現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以在家身分證到等覺的地位。他方世界的菩薩都來到釋迦牟尼佛這個法會裡面來集合,這個意思就又不一樣。諸位想想它代表什麼意思?代表他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也講這個法門,也以這個法門普度眾生。由此可知,勸人念佛求生淨土,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十方世界所有諸佛如來統統是這樣的。一聽說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這些菩薩們統統都來,來給釋迦牟尼佛做證明,證明十方如來與釋迦牟尼佛同德同心。

  除了賢護之外,底下十五位菩薩簡單跟諸位介紹一下。賢護,實在講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他表的是這個意思。佛一定是護念菩薩,大菩薩一定護念小菩薩,彼此互相照顧,不讓他墮落,不讓他退轉,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成就他,這是菩薩的事業。這是娑婆世界的,他方世界的有『善思惟菩薩』,這個菩薩代表的是正智明瞭。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對於世出世間法不能夠通達明瞭,你也很難抉擇這個法門,這個法門需要真正的智慧。『慧辯才菩薩』,如同如來四無礙辯才,才能夠幫助別人、成就別人選擇這個第一殊勝圓滿的法門。『觀無住菩薩』,這也像《金剛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國六祖能大師就在這一句經文上開悟的。所以這些菩薩名號表法裡面有很深禪的意味,有甚深密的意味,顯示出這個法門的圓滿殊勝。『神通華菩薩』,這個代表的是善巧方便。

  『光英菩薩』表光明英發,也就是最高的智慧。在佛法裡面,光都是表智慧,英是英發,傑出,就這個意思。『寶幢菩薩』,這是代表智慧的殊勝,幢是高顯的意思。在古時候,佛法的教學跟儒家一樣,佛法是教育,是屬於師道,師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學要求學,沒有人來拉你的,是你自動自發到老師那裡去求學。老師如何告訴大家?像寺院裡面講經了,絕對不會發通知,不會邀請你來。像現在是發通知邀請你,在古時候那就是大錯特錯,為什麼?對法不尊重。不尊重,你雖然來你也學不到東西。求學的確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邀你來、請你來,你根本就沒有誠敬之心,你來也是白來。怎樣通知你?就是寺廟講經的時候,寺廟大門前面有旗桿,旗桿不是掛國旗的,旗桿是掛幡幢的。幡是扁形的,我們這個地方,那邊那個叫做幡。如果寺院裡面做法會,旗桿上就掛這個,大家一看今天有法會,喜歡來參加法會的他看到就來了。如果今天講經說法,就懸掛幢,幢是什麼?是圓形的,也是幡的一類,但是當中是空的,有點像飛機場上風筒差不多。你看到旗桿上掛著是圓形的幢,就曉得今天這個地方有講經,喜歡聽經的人自動就來了。所以,不發通知,也不會打電話,用這種方法告訴大家,喜歡的你就來,你不願意來的決定不勉強。

  這才是修學的根本,『寂』是根本,是學佛的根本。《仁王經》上把菩薩分為五個等級,統統叫忍,忍辱的忍,五種忍。第一種叫伏忍,伏就是降伏。第二叫信忍。最後一種是寂滅忍。寂是根本。寂滅忍是什麼地位?地位可高了,寂滅忍有上中下,下品的是十地菩薩,就是法雲地的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是成佛,所以佛是上品的寂滅忍。可見得「寂」是成佛的根本。我們就曉得,為什麼眾生成不了佛?不甘寂寞,成不了佛。你要想成佛,心地要寂滅,把所有一切妄想、雜念都要把它滅掉,心地才能恢復到真正清淨光明,一絲毫染污都沒有。它代表的意思很深,有密宗的味道在裡頭。

  『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這非常明顯代表淨宗法門,淨宗三大條件就是「信、願、行」。信願行都要以智慧為基礎,它不是感情為基礎,它是智慧為基礎,都是從智慧裡面生出來的。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就是信。念佛的功德利益實在不可思議,諸位把這部經聽完之後,你才真正明瞭,才會嘗到念佛的味道。現在雖然念,念了枯燥無味,所以你念不下去,沒嘗到味道,也就是念得不相應,雖然念,念得不相應。念到相應就有味道了,那個時候人不勸你,你自動也會念,因為這裡面有很多的樂趣。

  『香象菩薩』,他代表的是願力無邊。不但我們自己要成就,我們要幫助一切有緣的人成就。哪些人有緣?他肯信、肯願、肯行,這叫有緣。你跟他講他不相信,他也不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沒有緣。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佛不度他,是他不願意讓佛度,不肯接受佛的教誨,佛不會以勉強他,佛是從來不勉強任何一個人。在動物裡面,象的力氣最大,把牠用來比喻,比喻願力之大,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寶英菩薩』這是代表願海德嚴,萬德莊嚴。四弘誓願要真正能夠做到圓滿,只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弘誓願可以說是一句口號而已,不是事實。即使是《華嚴經》上普賢菩薩所講的十大願王,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圓滿成就,這是真實的。不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十大願王任何一條都沒有辦法做到圓滿,只能做到一部分,不能夠圓滿的做到,即使生到他方諸佛國土也不能圓滿。要想圓滿的把十大願王做到,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普賢、文殊不能不發願求生淨土,道理在此地。諸位要是細細的去研究《華嚴》你就會明瞭,然後才知道這部經是《華嚴經》的歸宿。《華嚴經》到最後結歸哪裡?結歸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才真正是《華嚴經》的總結,是根本之根本。這麼一來,我們對於這部經才真正把它認識清楚、搞明白了。

  『中住菩薩』代表的是安住中道。『制行菩薩』代表的是持戒念佛。『解脫菩薩』代表的是滅除煩惱。這些菩薩的名號都表示修淨土的人必須要具備的智慧德行,我們不能說念念就過去了,不可以的。古人教給我們隨文作觀,我們念了名號,自己想想我有沒有具備這個德行?我應該要如何來學習?將這些智慧德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應用在事業之中,學了才有真正的利益。

  這是把表法的幾位上首給諸位簡單的介紹出來,看到這些人就曉得這部經裡面的內容,人家問《無量壽經》裡面究竟講些什麼?大概你也知道了,你也能夠說得出。再看底下的經文: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這幾句可以說是本經的總綱領,所以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他有根據,他不是隨便說的。根據什麼?就是根據這幾句經文。佛講《華嚴》,到最後總結,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是《華嚴經》的總結,結歸在十願。淨土宗裡面所有一切修學大眾,統統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的,換句話說,那一點都不假,真的是《華嚴》的精華了。

  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在此地簡單跟諸位介紹一下,第一個是「禮敬諸佛」。這個十願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不是有一絲毫勉強做作的,沒有,自然流露,性德的流露。禮敬對象是諸佛,諸佛到底是指哪些?除了自己之外,萬事萬法都是諸佛。所以諸位看到「禮敬諸佛」,不要把諸佛想到是十方一切佛,那就錯了,那是諸佛裡面的一小部分。為什麼?《華嚴經》上佛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諸佛就是指一切眾生。眾生這兩個字的本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我們這個人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這是眾生。這個東西也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它也是眾生,它眾緣和合的。眾緣和合拿現在的話說,它是許多條件組合的,哪一物不是眾緣和合的?無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的。所以,眾生不單單講動物,植物、礦物統統包括在其中。換句話說,這個禮敬的範圍太大了,不僅是我們這個世界,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都是我們禮敬的對象。

  你想想看,如果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禮敬諸佛」能做得圓滿嗎?做不到。即使生到他方諸佛世界裡面,剛才我跟你講了,也只能做到一部分,不能夠圓滿。圓滿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普賢、文殊不得不往生西方世界,道理在此處,他才能夠把性德發揮到究竟之處。這也是為什麼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樣勸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普遍勸導一切大眾求生淨土,理由就在此地。否則的話,我們為什麼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如來琉璃世界不是也滿好的,為什麼偏偏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有道理在。藥師琉璃世界不是不好,是滿好,但是還不足以稱性,這是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因此,禮敬諸佛,我們對佛如何的恭敬,要拿這樣的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絕對不是說我對佛恭敬,對人就可以不要恭敬,對事物就可以馬虎一點,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佛教我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拿對佛那種恭敬心來對一切人、對一切物、對一切事。諸位要記住,是以這分誠敬之心對人,不是講外表,講外表你見到佛會磕三個頭,,你到街上見每個人都磕三個頭,人家不說你神經才有問題,那個錯了,是要拿這分真誠的心對人。對物,物是一切事物,為什麼?物是眾緣和合的,桌子、椅子都是眾緣和合的,它也叫眾生。我們對它怎麼禮敬?我們把它擺得很整齊,把它擦得很乾淨,對它的禮敬。對一切事我們認真負責、盡心盡力把它做好,是對事的禮敬。你想想看,這個學了有用,學了真有用,這才是你一生真正幸福美滿的依據。幸福美滿從哪裡來的?從這些地方來的。當然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做得很圓滿,我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一個學佛的人,尤其是修淨土的人,對人要真誠,對物要愛護,對事要認真負責,這是修「禮敬諸佛」。

  第二條是「稱讚如來」。禮敬是普遍的,稱讚這裡面就有差別,所以它不叫諸佛,它叫如來。如來跟佛有什麼差別?《金剛經》上就講得很好,諸位念《金剛經》,有的時候念到佛,有的時候念到如來,佛跟如來是兩個意思,佛是從相上說的,如來是從性上說的。所以,禮敬是普遍的,的確沒有分別的,稱讚就有分別,他是善的,我們稱讚他,他是惡的,我們就不稱讚。換句話說,他與性德相應的言行,我們稱讚,與性德相違背的我們不稱讚。這個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中,我們很明顯的能夠看得到。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的是我們這個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所接觸到的。所以這部《華嚴經》,實在講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社會大眾裡面有善、有惡,善財童子對一切善人、惡人都普遍的恭敬,恭敬決定沒有差別,讚歎有差別。你看在五十三參裡面,他對於勝熱婆羅門有禮敬,沒有讚歎,為什麼?勝熱婆羅門代表愚痴,三毒煩惱裡面的痴,愚痴。對於甘露火王沒有讚歎,甘露火王代表瞋恚。伐蘇蜜多女沒有讚歎,她代表的是貪淫。這三個人是代表貪、瞋、痴,貪瞋痴是三毒煩惱,與性德相違背的,所以對他們有恭敬,沒有讚歎。讚歎是要用智慧來揀別的,他是善,行善、心善,我們讚歎他;心行不善,我們恭敬他,不讚歎他。所以,讚歎的標準是如來,不是佛,禮敬的標準是佛,不是如來,這是有差別的。

  第三,「廣修供養」。實在講,廣修供養就是六度裡面布施的擴大。初學的時候我們學施捨,到性德流露的時候,那不叫施捨,施捨裡頭沒有恭敬心,至誠恭敬的施捨是供養。供養要廣大普遍的供養一切眾生,這是性德,而且是無盡的性德,我們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希望自己有財富,都喜歡發財,實在說佛跟我們講,我們每個人自性當中有無盡的財寶,這些財寶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他自性的財寶現在發不出來。唯有真正學佛的人就真正發財了,發了大財,為什麼?他知道把自性的寶藏怎樣開發出來,因為財寶不是從外面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用什麼方法來開發?用廣大心、用清淨心、用真誠心、用慈悲心來開發,你無盡的智慧德能財寶全都開發出來。

  我們今天那個財寶為什麼開發不出來?我們的心,心是假心,虛情假意,哪個人曾經用過真心?虛情假意,佛門常講三心二意,這個不能開發,慳貪、嫉妒,這個沒有辦法開發的。諸佛菩薩知道,他把這些障礙性德的統統把它洗刷乾淨,都去掉,性德才能夠圓滿的流露,統統顯現出來。所以,佛教給我們從布施做起,布施要真正去做。財布施就得財寶,不要以為我的財捨掉,以後財就少了,那就錯誤了,愈捨愈多,財布施得財富。可是財施,財布施要施捨的得當,如果施捨的不得當,不但不能得財富,恐怕還要得罪過。為什麼?你拿錢財去造罪業,這個不得了,這就錯了。所以布施要有智慧。我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說,你有財富是你過去生當中所修積的福德,你今天運用財富,那是高等的智慧。沒有智慧,這個財用得不恰當,往往拿財富造罪業,那就不值得;有智慧,財富是造作無量的功德。

  財富應該怎樣用法才能夠不造罪業?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對這個事情就想了很久,到最後我想了有三個用途,是決定不造罪業的。第一個印經布施,這個不造罪業。經書縱然送給別人,人家拿去賣錢也沒關係,他拿去賣錢,他也得一點好處,還有人買去看,這個決定不造業。第二種放生,這是決定有好處。第三種是救濟病苦。我們中國人常講「救急不救貧」,人家有急難的時候,我們應當盡力的幫助他。這三個是真實的功德。在從前,經典裡面所講的,建道場供養出家人,這個功德很大。但是現在有很多道場裡面天天打架,如果我建的這個道場,就讓那些人天天在打架,這個罪業就造得很大。所以在沒有觀察清楚的時候,都不放心,不敢去做。那麼印經、放生、救濟病苦,這是不會有過失的。

  佛告訴我們,財布施得財富。你的錢財多,說老實話,絕對不是說你有什麼大的本事賺來的,沒有這個道理。為什麼?跟你同樣一個行業,比你聰明、比你更能幹的,為什麼他賺不到錢,你能賺到錢?你能賺到錢是你命裡頭有的,命裡頭沒有的,怎樣聰明能幹也賺不到。這樁事情諸位要好好念念《了凡四訓》就明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個一點都不假。所以愈布施愈多,財富就愈多。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樣東西都是我們要的。我們想財富、想聰明、想健康長壽,但是你不肯修因,你怎麼會得到?修因就是布施。所以布施有三大類,這三大類你要真做,很勤奮的去做,你決定可以得到,這三樣東西你一生絕對不會缺乏,愈來愈多,這是事實。

  我在學佛之前,給諸位說,這三樣東西我統統都沒有。我命裡沒有財富,所以命很苦;也沒有智慧,有一點世智辯聰;更沒有壽命,從前看相算命都說我活不了四十五歲,短命。但是現在看看還有一點福報,四十五歲早就超過了,這些果報都是這一生學佛得來的,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都是這一生修來的,非常有效,非常可靠。只要你肯修,愈修愈多,這有真實的受用。為什麼一些人讀了佛經,也聽講了,還是不敢做,為什麼?他有懷疑,恐怕靠不住,他有疑惑,他不敢做。所以前面講「信為道元功德母」,真實功德你要得到,你得要有信心,你肯相信,你去照做,就可以得到,不過這個與親近善知識是有關係。

  我那時學佛的時候,我是個軍人身分,階級很低,一個月收入在那時候新台幣只有五十五塊,哪有錢去供養老師!所以我親近章嘉大師,親近他三年,我沒有供養他一分錢,為什麼?沒有錢供養。老師對我非常好,非常愛護,有時候給我講一點東西講得很晚了,快要吃午飯的時候,他就留我吃飯,我在他那裡吃了不少頓的飯,一分錢也沒供養過。我相信他的話,為什麼?他對我,沒有一點東西他能得的到,所以我想他教給我的東西一定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像現在,現在法師來講經,要你恭敬,還要你供養,還要收你紅包,「大概不是真話,他是來騙紅包的」,這不相信了。

  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大家容易懂,什麼叫無畏布施?當眾生有恐怖的時候,就是他身心不安的時候,我們能夠保護他,讓他能夠得到平安,離開一切恐怖,這一類就叫無畏布施。譬如我們舉個例子,有人晚上走路害怕,怕遇到壞人,怕遇到鬼,走路不安,「我送你回家」,他心就平安了,這都叫無畏布施,諸如這一類的叫無畏布施,使別人得到身心安穩。不殺生、放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他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的果報。所以「廣修供養」是必須要修學的,福慧都從這個地方建立,非常重要。

  修供養真的要有智慧,否則的話,所產生的副作用實在講太多太多,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佛當年在世,對出家人的供養只限於四種,叫四事供養,所以他決定沒有過失。第一種是飲食。因為出家人托缽,你看到出家人,供養他一餐飯,這是決定沒有過失。第二種衣服,衣服都不要天天供養,這一件衣服穿爛了、穿破了,才供養一件新的衣服給他。第三種是臥具,我們今天講他睡眠的時候要被蓋,臥具。第四種是醫藥,他生病的時候供養醫藥。沒有財物供養的,像現在供養的有金錢,這個流弊就很多。錢多了就做壞事,錢多了,至少他心不在道上,他天天想到錢,他就不想道,把道給忘掉了,這個就有很大的過失。所以供養要有智慧。現在還有供養房屋,他本來出家了,沒有家,現在供養一個家,又叫他回家去了,這個問題很嚴重。本來人家出家了,你把他搞回家,這個罪就很大,自己還以為功德很大,我建了個道場。沒想到道場他有所有權狀,有他的名字,他已經入了家,再回來了,這個問題很嚴重。所以布施供養實在不容易,確實要有智慧。

  第四,「懺悔業障」。懺悔業障,同修們都很重視,常常去拜梁皇懺、拜水懺,都知道自己業障很重,要懺悔。但是什麼叫業障,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什麼叫業障?你真的把業障懺悔掉了嗎?所以先要曉得什麼叫業障。「業」就是造作,業是造作,身體動作是身業,口裡面的言語叫口業,心裡面的念頭,想東想西,叫意業。這三種造作障礙了本性,就叫做業障。我們要想懺除,那好了,這三種都不造作了。三業要正,三業不能邪,三業邪了就叫業障,就障礙自性;三業要純正,業障就消除。消除業障第一好的方法無過於念佛,我們身拜佛,身業,口念佛,心裡面想佛,三業清淨,佛是最極清淨。昨天經題上講,無量壽佛是清淨平等覺,我們身禮佛,口念佛,心想佛,三業都造的是清淨平等覺,業障才能消除,最好的方法。念佛念久了,確實業障就輕了,智慧就增長,精神也飽滿了,自自然然就不一樣。所以要曉得怎樣懺悔。懺了之後,究竟有沒有效果?業障是不是真的少了?自己可以檢點得出來的。假如懺是懺了,業障並沒有減少,也沒有消除,那就是白懺、白修了,修的沒有效果。這些地方都要認真去檢討,修學才有真實的利益。

  第五是「隨喜功德」。因為一切有情眾生,可以說與生俱來嚴重的煩惱就是嫉妒,嫉妒心人都有,不要學的。你看一、兩歲小孩他就有嫉妒心,你給他糖吃,別的小朋友給多一點,他就很不高興,嫉妒心就現前,不是學來的,與生俱來的。佛告訴我們,這是很大的業障,教給我們用隨喜功德的方法,把這個業障消除。見到別人好就跟自己好一樣,不但不嫉妒,而且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他。他的好處就是自家的好處,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所以教給我們隨喜功德。這五條都是屬於自性的功德,要自己認真努力修學,開發性德。

  第六,「請轉法輪」。請轉法輪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請法師、大德來講經,因為講經真正幫助許多多人覺悟。不講,他沒有聽到佛法,迷惑,自己不自覺;聽了佛法之後,他慢慢就覺悟了。所以這個利益很大,必須要有人啟請。前面講過了,佛法是師道,他不會自己來的,一定要恭恭敬敬的去請,請這些老師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佛教是教育、是師道,所以學佛一定要尊師重道。為什麼要尊師重道?這個意義我們必須要清楚。絕對不是老師一定要要求學生對他恭敬,如果老師有這樣的心,老師的心就不清淨,老師的心就不平等,他要拿什麼東西來教學生?所以尊師重道,諸位要曉得,這是性德。我們學習的目標要開發自性,用什麼方法來開發自性?開發自性最好的工具就是孝道、師道。孝親尊師是本性的性德,一定要利用性德才能夠開發自性。自性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沒有孝與敬,你就迷失了自性,自性不能夠現前。由此可知,孝敬非常重要。

  儒家的教育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佛法也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釋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並沒有見過面,也沒有開過會,也沒有互通消息,真是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是聖人的知見不謀而合。我們要想求佛法,要想接受佛陀的教育,一定要懂得尊師。所以請轉法輪,轉法輪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講經說法,或者是說教學。教學,我們一定要恭恭敬敬的請老師,這個老師是出家、在家都是一樣的恭敬,心不能夠有分別。若出家人我們對他恭敬,在家的老師我們就不恭敬,那就錯了。本經就在這一章前面所列的十六位在家菩薩,統統是等覺菩薩,他們的地位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完全相同。不能說我對觀音菩薩多一分恭敬,對這十六位正士我就用輕慢心對待他,那你就完全錯誤了,因為他們跟觀音菩薩沒有兩樣。

  所以我們求學,只要他是老師,不管他是什麼身分,出家的身分也好,在家的身分也好,男人的身分也好,女人的身分也好,只要我拜他做老師,我就要以對佛菩薩、老師的心態去看他、去恭敬他、去向他學習。印光老法師說得很好,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俗話也說「善教莫如善學」,會教不如會學,會學,他真正得到了。怎麼叫會學?就是具足虔誠恭敬心,對老師的恭敬,他真正能把老師所傳的東西完全接受,完全消化,就靠敬心來消化。沒有恭敬心,雖然學了,學了不消化,學了你得不到受用。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因此,我們要常常禮敬請這些大德們(剛才講了,無論是在家、出家)講經說法。有修、有學,當然最好有證果的,證果的人現在很難遇到,凡是有修有學都是我們真正的善知識,我們應當要請他來教導我們。這個「請轉法輪」就是請求他們來教導。

  第七,「請佛住世」,比前面的意義就更深了。我們請一個善知識到此地來教導我們,講一部經,開一次法會,時間不長。譬如說《無量壽經》,每天講兩個小時,一個月的時間這部經就可以講圓滿,講完了,老師走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情緒很熱烈、很歡喜,似有所得,老師走了之後,沒幾天就又忘掉了,正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所以修學如果不能夠繼續,不能夠長時間的薰習,很難成就。因此,我們對這個善知識,不但要請他來教導我們,而且最好請他常住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地方受惠就多了,成就就不可思議。像在台灣,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一住就是四十年,這就是住世。他如果在台中沒有長住四十年,台中蓮社的蓮友不可能有那麼多人有不可思議的成就,這種成就都是老師常住在世間。由此可知,請佛住世非常重要。

  佛不在世了,我們得請善知識。請善知識用什麼方法請?是不是我們對他很禮遇,對他供養很豐富,讓他生活過很自在,是不是這些?不是的。真正的善知識絕對不會計較供養,不會計較享受。你看李老師在台中四十年的表現,我們看到他所住的一個小房子,四十年沒有更換過。現在我們看那個房子破破爛爛的,誰都不願住那個房子,他在那裡一住四十年。他的生活非常簡單,非常樸素,我認識他這麼久,沒有看過他老人家做一件新衣服,他的衣服都是幾十年前的。甚至於還有補的,破了他都沒有換一件新的,他補了再穿,這是諸位到台中都可以看得見的。他是不是沒有錢?他有錢,他自己有工作、有待遇,他把這些錢全部拿來廣修供養給供掉了。別人有送他衣服的,我在台中十年我知道,送他新的衣服、好的衣服,他過幾天轉手就供養別人了,看哪個人沒有的,他就送給哪個人。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非常之苦,衣食都有缺乏,所以人家送給他的衣服,他常常就送給我穿了。我到現在手上還有兩件新衣服是他送的,我也捨不得穿,拿來作為紀念。

  怎樣才能叫他住世?只有一個方法,依教奉行。老師的教導我們認真的學習,一定要把它做到,這樣子不辜負他的教學,他必定願意常住在世間。如果我們對他供養得再好,讓他住好的房子,吃得好、穿得好,一切供養都好,他所教導的,我們是陽奉陰違,表面上敷衍,私底下全違背,這個老師是決定不可能住在這個地方的。由此可知,「請佛住世」的條件就是依教奉行。這是我貢獻給諸位同學、諸位同修,在一生當中,真正遇到大善知識,求他常住在我們這個地區教導我們,你就用這個方法,他必定樂意接受你的請求。對於生活方面來說,他是不在乎這些,他一定過得很簡單,絕對不會麻煩別人,不會有多一絲毫的要求,吃得飽、穿得暖,足夠了,最重要的是他的教學要真正能夠有效果。

  第八「常隨佛學」,第九「恆順眾生」,第十「普皆回向」。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告訴我們,十願前面七項是普賢菩薩的大願,後面三願統統是迴向,也就是常常講的三種迴向,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這個地方講得非常具體,便於我們學習。我們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們要學佛,學佛就是以釋迦牟尼佛、以阿彌陀佛作為我們的榜樣,作為我們的典型,我們希望學得跟他一模一樣。在一切經典裡面,實在講這部經是無比的殊勝,因為這部經就是阿彌陀佛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做法,統統在這部經典上。我們依照這部經典來學習,希望我們的想法與經典相應,我們的見解與經典相應,我們的身語意三業行為與這部經典相應,那你就是百分之百的學成了阿彌陀佛;換句話說,你就是阿彌陀佛,不是阿彌陀佛的替身,你是真正的阿彌陀佛,百分之百的阿彌陀佛。為什麼?沒有兩樣,完全相同。因此「常隨佛學」這個佛,我們在此地,在本經、本宗法門,虔誠肯定這個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就在這部經上,依照這部經就是常隨佛學。這個跟一般講法不相同,一般講法沒有這麼踏實,唯獨在本經、本法門裡面,那是非常的踏實。

  第九是「恆順眾生」,為什麼?如果你不能夠恆順,順是順從,恆是經常,要常常順著眾生,因為你順著眾生你才不會有煩惱,你才能真正成就你的清淨心、平等心;你不能順從,就要生煩惱,心就不清淨,心就不平等。由此可知,《彌陀經》上所主張的一心不亂、功夫成片,與這一願關係太大了。你不能修恆順眾生,對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大的障礙。往生的條件是要心清淨,心淨則土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無量清淨,心是無量清淨覺,我們的心覺但不清淨,怎麼能往生,怎麼能相應?

  所以,對於一切眾生我們要恆順、要和順,不但要順,一定要和睦,縱然遇到不如法的事情,我們心裡清楚明白。但是他在執迷不悟,我們用什麼樣心態?六祖說得很好,「合掌令歡喜」,決定不要與他爭執,讓他歡歡喜喜,慢慢去影響他,他總有回頭的一天,總有覺悟的一天。這個「合掌」最好是念阿彌陀佛。他來給我們說了一大篇大道理,甚至於說我們念阿彌陀佛是迷信,念阿彌陀佛沒有智慧,這是愚人所修的。我們可以跟他合掌說,我聰明智慧都不夠,學別的法門都學不會,我是個愚人,佛很慈悲,開了一個愚人的修行方法,我就遵照這個方法修行。合掌「阿彌陀佛」,說我不如你,你的智慧、你的德能程度都比我強,你修那個法門能夠成就,我修那個法門不能成就。這樣他聽到也很歡喜,也很高興。他責備我們,我們統統接受過來,不相妨礙,我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叫恆順眾生。不要批評、不要爭執,保持自己的心地清淨平等,與經相應,這樣就好。能夠勸導他的,我們要勸導他念佛,不能勸導他,我們合掌令歡喜,這樣就好。

  第十,「普皆回向」。普是圓滿、普遍,把我們自己所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也就是真正做到三輪體空,一切不執著、不分別,心地才真正達到真正清淨。如果自己的功德執著,我所修的功德不願意給人,這是一念的無明,這是一念的染污,你的心縱然清淨平等,沒有達到究竟,為什麼?這一點骯髒東西還沒有把它去掉。可見得「普皆回向」才能夠真正成就清淨平等覺,圓滿的達到目標。這個是十大願王簡單跟諸位介紹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