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六集)  1990/07  香港  檔名:02-008-0006

  【亦如過去無量佛。為彼群生大導師。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這還是繼續看法藏比丘在他老師(就是世間自在王如來)面前所發的大願。前面我們讀過的是法藏自利的弘願,也就是自己修學,六句當中以智慧為首,以定慧總持作為總結。這裡面含的有很深的意思,值得我們深思去學習。今天這個願文很明顯的看出來是利他的德用,所以第一句就說。

  『亦如過去無量佛』。就像過去無量無邊諸佛一樣。『為彼群生大導師』。群生是指一切眾生,導是引導,引導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是因,離苦得樂是果。可是苦樂跟迷悟都有很多層次不同,這就講到有究竟,有不究竟。究竟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是一定要幫助眾生成佛,所以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破,還不算是究竟的果位。如何才能夠幫助眾生得究竟的果位?這在無量法門裡面,唯獨念佛往生不退的法門,這是其他法門裡面所沒有的。因此,在佛門裡面,大導師就是大師,中國人喜歡簡單,把當中這個字省掉,稱大師。大師唯有對佛的尊稱,菩薩都沒有稱大師。我們稱觀音菩薩,文殊、普賢這在佛門裡面都是很了不起的大菩薩,等覺菩薩,我們只稱他作大士,沒有稱大師。這一點是佛學普通的常識,我們總得要有。

  在一般社會裡面,這出家人無論他有多大的德行也不能稱大師。稱大師,這個恭維過了分,那是成佛!所以稱大士、稱開士,我們這個經上念過稱正士,這都是菩薩的尊稱。正士是正覺之士,正等正覺之士,是這個意思,沒有稱大師。我們對於出家法師稱呼不可以太過分,好像我們稱他作大師,這對他尊敬,其實是錯誤的。尊敬過了頭,超過了,這是不應該的。所以在從前,皇帝的老師稱國師,對於某一宗特別有成就的稱禪師、律師,對於弘揚戒律稱律師;弘揚經教的,最了不起的是三藏法師,還是法師,沒稱大師的。可是諸位要記住,唯獨淨土宗的祖師可以稱大師,那是什麼原因?你想想看,諸佛教一切眾生成佛,是教他念佛求生淨土的方法,這是方便究竟!淨土宗祖師大德也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諸位想想,他跟諸佛如來有什麼差別?無二無別。所以淨土宗的祖師我們稱之為大師很有道理,因為他跟諸佛如來教導眾生的方法完全相同,因同果也相同。

  可是淨土宗的祖師不是一個傳一個的,不是的。淨土宗沒有承傳,不像其他宗派有第幾代第幾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淨土宗多半是這位法師一生當中,對淨土修學有成就,對淨土的弘揚有貢獻,他往生之後,底下後人推崇他,這是我們當代的淨土宗的祖師,是這麼來的。所以淨土宗從東晉慧遠大師一直到印光大師,只有十四代。它不是一個傳一個的,這是很特別。在中國十大宗裡面,唯獨淨土宗特別,可以說它這個祖師是大家公選的、公推的,不是自己想得到就得到的。這是法藏發這樣的願,等同諸佛如來在惡世普度眾生導歸極樂。

  『能救一切諸世間』,這個一切諸世間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九法界有情,九界有情六字洪名就普度了。『生老病死眾苦惱』,這是講一切眾生的果報。『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這兩句就是菩薩行的綱領,六度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教化眾生,離不開這個綱領。『未度有情令得度』,未度,這是初機的,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是未度的,給他結緣,勸勉他。『已度之者使成佛』,已度是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就不講其他的法門,專門講解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成佛的法門,念佛成佛!

  這個星期六跟星期天,青年會要我在外面做兩次公開講演,他們給我出了個題目,叫「佛法要義」,我說很好。那兩天頭一天講什麼叫佛法,第二天講什麼叫要義。這個要義很多,什麼最重要的?有很多重要的,我們現在不需要,我們也做不到,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眼前迫切需要的,這是最重要的。適合我們的程度,適合於眼前的需要,那就是佛法修學的根基,基礎。今天學佛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為什麼修學沒有成就?沒基礎,就是念佛法門也不容易。

  你看在《觀經》上,韋提希夫人遭了家庭的變故,兒子不孝,人生灰心到了極處。這時求佛、問佛有沒有好的去處,她不想在這個世界處了,希望佛給她選擇一個安穩的處所。佛以神力把十方諸佛世界都變現在她的眼前,讓她統統看到,她自己去選擇。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釋迦牟尼佛介紹她的,釋迦牟尼佛把十方世界全部都擺在面前,你自己選擇;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選擇好了之後,向釋迦牟尼佛請求,我怎麼樣往生?佛沒有講往生的理論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可見得這個三福重要!三福是修學淨土的基礎。不僅是淨宗需要以這個為基礎,說老實話,佛教任何一宗、任何一個法門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統統修不成。所以我們就準備星期天講要義就講《觀經》三福,三福裡面末後的一段「深信因果」,那個因果是什麼?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就是「已度之者使成佛」。還不能接受,不能相信,那就跟他講其他的法門。總而言之,佛法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必定教每個聽眾都法喜充滿。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這兩句話希望同修們牢牢的記住,這個地方講的「聖」是講的佛。假使你供養恆河沙數的諸佛菩薩,這個福很大!還不如以堅固的心,勇猛精進,念佛求生淨土,不如。為什麼?你供養恆河沙數那麼多諸佛菩薩,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出不去!菩薩有退轉,菩薩有隔陰之迷,到下面經文我們會念到,可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決定不退轉了,決定圓成佛道,哪能比得上!這就是告訴我們,在沒有成佛之前,修行最重要。修行當中,是以求生淨土為第一要緊,菩薩要不念阿彌陀佛,不嚮往西方淨土,菩薩還是要退轉。

  【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

  這一首是求成佛,攝淨土的大願。下面這八句可以說是淨土四十八願的總歸,也是四十八願的中心。四十八願到後面會跟諸位同修詳細的介紹,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這個願是根本。菩薩『願住三摩地』,三摩地是清淨心,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具體而言,這就是念佛三昧,三昧中王。心地清淨就放光明,清淨心裡面自然就生智慧,智慧於一切法自然通達明瞭,就是『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這就講的以後所成就的極樂世界。『殊勝莊嚴無等倫』,這句是形容極樂世界的狀況,殊勝莊嚴。倫是同類,十方諸佛剎土都不能跟它相比,它的殊勝莊嚴是諸佛剎土當中的第一。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這是講接引十方世界的六道眾生,在輪迴裡面這些眾生,彌陀的本願是希望你們趕快到極樂世界來,這是彌陀本願。眾生不相信不肯來,那就沒有法子。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常運』,這是時間,從無間斷。『無邊』,是講空間。這兩句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常常在大乘經裡面看到,每一尊佛他都有個教化區域,他有他的範圍,每尊佛的教區是一個大千世界。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的教化區就是娑婆世界,娑婆是一個大千世界。那麼極樂又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尊佛只是一個教區,這是通常都是如此。經上我們也看到,有些佛願力大、智慧廣、法緣殊勝,他教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有的不是沒有,但是不多。唯獨阿彌陀佛的教區是盡虛空遍法界。

  這兩句顯示出來,「常運慈心拔有情」,常運是時間。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時間也不長,佛的法運只一萬二千年,時間有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以我們中國的記載,今年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零十七年。一萬二千年向下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這佛法就沒有了,必須再等五十六億萬年之後,彌勒佛出世,這個世間再有佛法。有佛法的時間短,沒有佛法的時間太長了。不像西方極樂世界它沒中斷,常運慈心拔有情,它沒中斷。「度盡無邊苦眾生」,這無邊是講空間,它不是一個大千世界,它是無量無邊的法界。

  這盡虛空遍法界是阿彌陀佛的道場,我們這個世界也在其中也不在其外。這個事情我們搞清楚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幫助阿彌陀佛招生的,都把這些學生招來,送到西方極樂世界,送到阿彌陀佛那裡去成就。就好像阿彌陀佛辦了個學校,他學校雖然在那裡,他派了很多人到各地去招生,那派去招生的人就是十方一切諸佛。一切諸佛如來都替阿彌陀佛去招生去的。這個事情真正搞清楚,所以我們才曉得西方世界確確實實是法界裡面佛法的中心。

  我們看夏蓮居老居士編的《淨修捷要》,《淨修捷要》編得好,可以用它來作早晚課。《淨修捷要》裡面跟我們講,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我看到他老人家這麼一句話的時候,馬上就想到,沒錯!為什麼?我們在《楞嚴經》上讀到,《楞嚴經》從前在此地講過,《楞嚴》上讀到。在整個法界裡面發心專修專弘淨宗的是大勢至菩薩帶頭的,他確實是淨宗初祖,他是法界的初祖,盡虛空遍法界他是初祖。在我們娑婆世界,普賢菩薩第一個帶頭的。你看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二七日中在菩提樹下,定中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以十大願王勸導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淨土。這四十一位是圓教從初住到等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所以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淨宗的初祖;我們廬山慧遠大師是中國淨宗的初祖。所以講到淨土宗初祖有三個人,法界初祖,娑婆初祖,中國初祖,這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看這兩句才曉得彌陀的教區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末後這一首是求佛給他作證明。

  【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

  法藏比丘發的這個大願,只有佛知道,只有佛才能夠給他作證明。

  【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縱然、假使身體在苦難當中。教化眾生是有苦難的,你看《地藏經》上所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你以佛法去教導他,不但不能接受,不相信,還得要侮辱,還得要障礙,甚至於迫害,菩薩要能夠忍受,要能夠不退心。阿彌陀佛因地裡面就發這樣的弘願。我們再看底下第五章「至心精進」,法藏既然發了弘願了,願之後一定要有行,要沒有行,這個願是空。以行踐願,以願導行,願是方向、是努力的目標。有方向、有目標,要認真精進努力,使自己的願望都能變成事實,所以接著至心精進。

  【法藏比丘說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這一段長,我們就先念這一句。在這個地方,我們學習的地方非常非常之多,這一章裡面。我們今天學佛了,發的是什麼心?我們為什麼來學佛?為了自己日子過得好一點,為自己升官發財,家裡老少平安,為這個來學佛的。人家發的是什麼心?人家是『為菩薩道』。這為菩薩道是什麼?菩薩道是為普度眾生,「菩薩道」是度一切苦難眾生的,是為這個而發心,不是為自己。已發無上正覺之心,這真正覺悟,徹底覺悟,是為利益眾生的,這是我們要學的。

  『取願作佛』。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就跟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的一樣。我記得好像是一九八三年,我在此地講《六祖壇經》。六祖非常了不起,他到黃梅去禮忍大師(就是五祖),五祖就問他:你來做什麼?他說我來作佛。他不求別的,他要來作佛的,這個口氣不得了!我們哪一個人到佛堂裡來學佛,我是來作佛的,我從來沒有聽說一個人他學佛是要來作佛的,沒聽說過,所以他成不了佛。他這個願不在佛,他怎麼會成得了佛?即使他的願,滿了願,也不過就是升官發財,家舍老少平安,就如此而已,他的目標就在此地,不是成佛。我們今天看到法藏跟六祖一樣,他是來作佛的!他把王位捨棄掉,發心出家,出家是要作佛的。作佛怎麼樣?『悉令如佛』,我樣樣都要跟佛一樣。那真正作佛也不是容易事情,這得要求佛,求佛教他,教他怎麼作佛。『願佛為我廣宣經法』。這是求法,下面說明他求法的態度。『我當奉持,如法修行』。如果佛把經法教了他,他不能夠依教奉行,那沒用處!一定要依教奉行,這才能成得了佛。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

  這一句顯示出法藏確確實實徹底覺悟了,知道生死可怕。生死就是指六道輪迴。生死輪迴的根本是什麼?貪瞋痴慢,無明煩惱,這是『生死根本』。上面加上『勤苦』,這兩個字好!哪一個人不是很勤奮的在那裡修生死根本?六道眾生都是搞這個,一天到晚都搞這個,連睡覺作夢還要搞。法藏是真正覺悟了,要趕快把它拔除,超越生死,所以這一句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斷煩惱,生死根本就是煩惱。

  【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四弘誓願裡面成佛道。

  【欲令我作佛時。】

  這下面說出他這個願實在太希有了,那是六祖大師比不上,他說『欲令我作佛時』。

  【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當年我看《壇經》,看到六祖一見老師,他要作佛,我嚇了一跳,這真是了不起。現在看到這個,六祖不行,六祖並沒有說我作佛要超過一切諸佛,六祖還沒說這一句話。現在我們看到法藏,他不但要作佛,他要超過『都勝無數諸佛國者』,他要超越。向老師請教我能不能做得到?這個心願不可思議!確實的,我們實在是不讀經想不到!想到我作佛跟一切諸佛一樣,這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哪裡想到我作佛還要超過一切諸佛,實實在在是想不到。所以他有這個願,他真成就,他確實超過一切諸佛。

  這一段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這與阿彌陀佛的成就有密切關係。第一個就是『教授名字,皆聞十方』。名字就是阿彌陀佛的德號,六字洪名,這裡面是有法、有人,教授是指法、指人。法就是淨土三經,如果照印光法師把《大勢至圓通章》也加進去就是淨土五經,這是教科書;人就是本師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是做代表的。其實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諸大菩薩,在十方無量無邊恆沙世界沒有不宣揚淨土的,沒有不勸大家念阿彌陀佛的。所以這個三經、佛號確實是普聞十方,這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一句重要。

  另外一句,我們在此地看到的,『諸天人民及蜎蠕類』。蜎蠕是畜生。「諸天人民及蜎蠕類」,這一句是講的十方世界的六道眾生。『來生我國,悉作菩薩』,這一句不能夠輕易看過。西方極樂世界是菩薩法界,生到那裡去統統是菩薩。諸佛剎土都是有六道,都是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法界,菩薩法界,這個世界裡面沒有聲聞、緣覺,也沒有六道眾生,這不可思議!現在真正發心想生淨土,你真正發這個心,給諸位說,你已經是菩薩了。為什麼?雖然還沒到極樂世界去,你是決定去,那怎麼不是菩薩!你已經超越六道,不但超越六道,超越二乘,小乘都超越了,你已經入菩薩法界了。這在四十八願之前,我們就看到。所以這個世界確實是「都勝無數諸佛國者」,這真的超越。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

  先從比喻上說,這是世間自在王佛對他的開導,勉勵他。『大海』,海很大,一個人拿這個斗去量海水。『經歷劫數』,這個水慢慢的還是把它量光。

  【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這一段開示要緊,有願必成。但是這願裡面有條件,第一個是真心,『至心』就是真心。我們往往都以為自己的心很真,都以為自己的心很誠,這就是迷惑,這就是真妄不能辨別。不能辨別就是愚痴沒智慧。什麼叫真心?真心裡面沒有妄念。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講這個心的狀況,真心離念,沒有妄念,有念,心就不真。念佛的人還不老實念佛,還天天想東想西,這個心不真,所以念佛沒有感應。

  真正發心念佛,所謂萬緣放下,有一個妄念放不下,心就不真、就不誠。你看現在這個世間,外道東西,邪門外道,有很多很有神通、有感應,那是真的不是假的。駕乩扶鸞,畫符念咒都靈,其實那個誰都會,那個很容易。畫這個符,符會靈,要用什麼?真誠心。這個符很短,符平常練,練得很熟,到要畫的時候,這一點下去,心裡頭什麼都不想,一念不生,這一道符畫成功了,這個符就靈。你畫這一道符當中起一個念頭,這符就不靈了,祕訣就在此地。所謂是誠則靈,誠是什麼?一念不生,念咒也是如此。所以諸位要曉得,那個長的咒不如短的咒,長的咒太長,容易打妄想。咒要是短,愈短愈好,他的妄想不起來,那個咒就靈。所以念《楞嚴咒》就不如念《大悲咒》,念《大悲咒》不如念《往生咒》,念《往生咒》不如念阿彌陀佛四個字,最短!你一聲阿彌陀佛裡面一個妄念都沒有,阿彌陀佛就靈了。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還想東想西,這阿彌陀佛就不靈了。所以這個要緊。

  「至心求道」,要真心去求。於這個世間一切法不要去理會它,你理會這個東西,心裡頭常常把這個東西擺在心裡,決定是障礙,這是錯誤的。佛法尚且都不要了,《金剛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精進不止』,進是進步,進步要精進,精進就是專一,這是精進,決定不能中止,這樣你的道業決定會成就。

  念佛要怎麼個念法?第一個是決定沒有懷疑,第二個是決定沒有夾雜。所謂沒有夾雜,就是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心裡面什麼都沒有,這就不夾雜;第三個是不間斷,一句接著一句,快與慢沒有關係。念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功德;念兩個小時,兩個小時的功德,真正有功德。你要做到這三個條件。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念佛要訣,是「淨念相繼」。那個淨就是不懷疑,不夾雜,心就清淨了;相繼,就是不間斷。所以最好一個星期、一個月,這是講我們現在人很繁忙,一個月最好你能夠念一天,一天就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一個月念一次。大家在一塊同修的人不要太多,太多什麼?雜心閒話,就很難了。

  過去李炳老在台中教給我們,他說真正念佛打佛七不可以超過十個人,十個人以上在打佛七,很難成就。真正佛七不超過十個人,而且七天是七天七夜,決無中斷,那叫佛七。現在佛七,幾百人、幾千人,熱熱鬧鬧,那是法會!那是佛七法會,那不是用功,不是結七念佛。真正打佛七不是那個樣子,這是老人家以前常告訴我們。修行要趁年少!年老了,七天七夜熬不下來,年輕人行,所以修行都要年輕,年老了就困難。年老了,他精神體力不夠,他當中需要休息,年輕人可以。你們打牌打個三天三夜都不疲倦,為什麼不去念佛?

  所以我們現在在台灣、在美國,我們提倡的就是精進念佛,我們不叫佛七,因為我們只念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個月一次。這個念的方法就是跟著錄音帶念,所以沒有法師領導,跟著錄音帶念,只有念佛的音聲是統一的,大家一個音調。至於儀式上,你是繞佛,你是拜佛,你是止靜,隨個人便。你喜歡繞佛,我們有繞佛的一個區域,你在那裡去繞佛。你也不要招呼別人,招呼別人就間斷、就夾雜。你繞久了,想止靜坐下來,有一個區域是止靜的,你自己到那裡去,都不要理任何一個人,雖然幾個人在一塊共修,彼此都不打招呼、都不講話的。你肚子餓了要吃飯,吃飯時候,我們事先一份一份的都準備好,放在冰箱裡面,一個人一份都預備好,你肚子餓了,你到冰箱拉開,微波爐上熱熱,你就吃,你可不要招呼別人:吃飯了。那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中又加了個吃飯了,這成什麼話,這就夾雜了!所以不能夾雜,念得很如法,念得非常歡喜。

  有一些同修來找我,希望念兩天兩夜,我都沒有答應,為什麼?慢慢的,念一個時期,大家念得真正歡喜發心了,我們再加一天,不要求快、求速,欲速則不達!一天一夜相當不容易,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什麼都放下了,一句阿彌陀佛,要這樣的念法,精進不止。念佛目的就是求清淨心,就是求一心不亂,目的是求這個。這是佛教給法藏比丘修學的方法,這很重要、很重要,必定能夠滿願的。

  所以我們真正想求生淨土,能夠依照這部經典所講的理論方法來修學,不要多,三年,你自己會拍拍胸膛,我決定生淨土,不要別人保證,你自己會保證你自己。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三年就辦到。世界大亂,它亂它的,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移民移到西方極樂世界,這真正好!這個世界,說老實話,任何一個地區沒有安穩的處所,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是個好去處,應當要到那邊去。底下這三句意義就很深了。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這三句很像禪宗裡面的機鋒,答在問邊。佛這三句話,三個「自」,『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佛法在哪裡?佛法在我們自己分上,不在別地方,要從內去求,不在心外。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要從內心裡面去求。依靠誰?依靠自心,這才真正靠得住。法藏比丘要依賴世間自在王佛,他決定不能成就,一定要依靠自己,為什麼?自己的真心就是本來佛。

  佛與眾生,說老實話,差別,妄心就叫眾生,眾是多。無量無邊的妄念起來了,那叫眾生。佛是什麼?佛是清淨心,一念不生,這就是佛。真心就是佛,妄心就是眾生。我們現在想成佛,如何把妄心轉變成真心,這個事情是做得到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就是真心,不覺就是妄心。真心是本有,妄心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掉,本有當然可以證得。這是把我們凡夫修行成佛,信心就奠立了,所以叫「大乘起信」,真的信心可以建立。

  所以妄想怎麼是斷不掉?沒有斷不掉的,問題是你肯不肯去斷,關鍵在這個地方。你肯去斷,尤其是這個法門,你老實念佛就好了。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你所有一切妄念,這個方法妙就妙在此地。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我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念,這就成功了,這就叫精進。一面念佛,一面還想東想西,這叫雜進,亂七八糟的雜進,那就不能成功,精進才能成功。所以這三個自是點醒法藏比丘,法藏何嘗不明瞭?這一點,實在講就是大徹大悟了,跟禪宗裡面無二無別,上根人!中下根人沒有法子。法藏要弘揚的是念佛法門,不是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不是用這個法子,所以他底下在此地把這個法門就暗中透露給我們。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前面那三個「自」是禪,法藏這一轉就把它轉成淨了。這個用意很深。淨從哪裡來?淨從禪裡面來的,淨跟禪是一不是二。在我們前面的序分裡面,顯示出禪、淨、密、教統統是一;禪是佛心,密是佛意,教是佛口,淨是佛行,一而四,四而一,不能分的!所以從任何一門都能夠開悟,都能夠證果,正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事實確是如此,但是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業障淺深不一樣,這才選擇法門。法門裡面最方便的無過於持名念佛,這才選的這個淨宗!

  法藏,這是示現謙虛,佛講的意思太深了,不是我們初學人的境界,就是中下根性的人不能體會佛的義趣,所以還要求佛明白的開示,為他廣宣經法,就是『廣演諸佛無量妙剎』。把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理事、因果、善惡,希望佛統統為我們宣說,使我們明瞭,而有所取捨。這樣的請法,正是如我們的程度,也符合我們的願望。『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這裡面講聞思修,菩薩三慧。聞了之後,一切明白了,修正自己想法、看法、做法,這叫修。『誓滿所願』,一定要達到他自己的願望、目標。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這一章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法藏比丘求學修行的經過。你看這幾句多少時間?千億歲!那個時候的人壽命是四十二劫,所以千億歲對他們那個長壽命來講是不成問題的。我們現在一看,這個數字太大了,這個人的壽命都不滿百,這千億歲還得了嗎?想到他們那個時候人壽四十二劫。這地方,佛給他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此地的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如果是數目字,二百一十億不多,世界無量無邊,二百一十億確實是一個少數。這個數字像《華嚴》跟《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它是表法,它代表的是圓滿。所以佛門的表法,《華嚴經》常用十,十不是數字,代表圓滿;《彌陀經》裡面用七也是代表圓滿,不是數字。如果是數字,那西方極樂世界就太呆板了,我也不願意去,為什麼?每家都是七重行樹,七重羅網,家家都一樣,那有什麼好看?所以它那個不是數字。圓滿是什麼?我心裡想怎樣就怎樣,那叫圓滿。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華嚴》用十表圓滿。密宗裡面,前面那個十六正士,十六是代表圓滿的,此地這二百一十億也是代表圓滿的。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世間自在王統統都給他說了,一個都沒漏。講了多久?講了千億歲。這些諸佛剎土裡面的功德,功是修學的功夫,德是他的果報,嚴是莊嚴,清淨、廣大圓滿之相,統統都介紹了。不但給他說明,而且『應其心願,悉現與之』,佛有這個神力,說哪一尊佛的世界、剎土,就可以把這一尊佛的世界、剎土顯現在他面前讓他統統看到,就像《觀經》韋提希夫人求佛的時候,佛把十方諸佛的剎土統統顯現給她看。

  這個千億歲,的確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教不倦,學不厭」,這麼長的時間!現代人修學,可以說最大的業障,沒有耐心,怎麼可能成就?一部經聽了一遍,第二遍就不想聽了,這個經我已經聽過了,這種人我們可以斷定他不能成就。古來大德,不要說別的,講聽經,同樣一部經聽幾十遍的就太多太多了。清涼大師,你們常到五台山,清涼大師一生講《華嚴經》講五十遍。別說他從前修學聽了,講這一部經,從頭到尾一遍講完了,從頭再來,講五十遍!《華嚴經》,我們曉得八十卷,一遍講下來,我們估計一下至少三千個小時,一天講六個小時,整整要講一年,一天都不能放假。一天六個小時,一年一部圓滿,清涼大師長壽,活了一百多歲,一生講五十遍。

  唐朝終南山律宗的祖師,道宣律師,聽《四分律》聽二十多遍,聽不厭,這是功夫!他的受用,這就是德。現在人怎麼行?的確是心不在道。新的修學方法,我看沒什麼效果,想想古人這個老方法還確實有效,所以我提倡的是採取老方法。跟我學的,基礎就是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你沒有三千遍《無量壽經》,你就不必跟我學,法師多得很,可以跟他們學。

  如果你真的發心要學講經,那我就有七門功課,第一個是《無量壽經》,第二個是《彌陀經要解》,第三個是《普賢菩薩行願品》,第四個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五部是《感應篇》,第六部是《了凡四訓》,第七部是孔老夫子的四書。這七樣東西,每部都要念三千遍,才有資格上台講經。你沒有這個基礎的話,不行,道聽塗說。這七樣東西,每一樣念三千遍,給諸位說,你的心定了,修什麼?修定,修一心不亂,定而後能開慧。所以這七樣東西,我給你五年時間,一樣念三千遍,念滿了之後,聽我講經,只要一年就夠了。聽我講一年,他就開悟了,一切經都貫通了。你沒有這個基礎,聽我講經,聽五十年都開不了悟,沒用處。基礎重要,老方法,幾千年來祖師所傳的,老方法好。我們再看底下的經文。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你要真正明瞭,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是一點懷疑都沒有了。這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怎麼來的?是不是坐在家裡想的?幾時發的?是不是一次發的?這些疑問在這裡都解決了。原來阿彌陀佛,法藏比丘還沒成佛之前,聽老師世間自在王給他說法的時候,不但是聽到了,佛給他詳細講解,而且見到十方國土的現象,親眼看到的。

  『起發無上殊勝之願』,這就是底下所說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聽到、看到,譬如說,看到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六道,有三惡道,看到畜生、餓鬼、地獄那麼苦,他老人家發了一願,我將來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我成就的世界不要三惡道,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是遍歷諸佛國土,看看一切諸佛世界裡面,哪些缺點我不要,哪些優點我採取,這了不起!這不是憑空想像發的。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到每個國家地區去考察、去參觀、去訪問,取人之長,捨人之短,造成他自己美好的世界,超過一切諸佛剎土,它這麼來的。所以你才曉得,非常符合於今天所講的科學精神。他不是在家裡打妄想,我要怎樣怎樣,不是的。遍歷諸佛國土,所以說是於一切諸佛剎土裡,『天人善惡』,善的他取,惡的他統統不要。『國土麤妙』,粗的他不要,妙的他要。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這兩句就是他建造西方極樂世界的原則。他一心一意在裡面去選擇,在十方諸佛剎土裡頭去選擇,這樣結得大願,這四十八願這麼來的。所以四十八願不是一天發的,是陸陸續續在千億歲當中才圓滿的。圓滿之後,這是修行。『精勤求索,恭慎保持』,精是精進,勤苦的在那裡求索。修成之後,要恭敬,要慎重保持,不能讓它失掉。『修習功德,滿足五劫』,這是講他修學的時間,那超過千億歲。千億歲是求學、是聞法,成就了信願。這五劫的時間是成就他的大行,建立西方淨土,建立他的淨土。

  『於彼二十一俱胝』。「俱胝」是印度數目字的單位,千萬叫一個俱胝。二十一俱胝,就是二十一個千萬,就是前面所講的二百一十億。為什麼此地不說二百一十億,要換一個?因為五種原譯的文不相同,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時候,不敢更動一個字,所以這是原譯的經文,我們知道這個意思就行了,二十一俱胝就是二百一十億。一個俱胝是一千萬,千萬稱為俱胝。

  『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他學的是真多,可以說是虛空法界他都學遍了,他一樣都沒漏掉。實實在在是智慧辯才確實是第一流的,不能不教人佩服。『所攝佛國,超過於彼』。這是講他修學成就。「所攝佛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超越了一切諸佛剎土。這把西方極樂世界建造的經過給我們敘說出來。十方諸佛剎土的眾生,業力變現出來的,善業變現出三善道,惡業變現出三惡道。阿彌陀佛,這統統都不要,他不要這些,他的條件是淨業。他成就的國土,他自己本身就是個標準,要我們把一切善惡念頭統統放下,都不要了,取一個淨業,淨是什麼?你只用他的名號就行了,「阿彌陀佛」。阿翻成中文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無量!佛是覺的意思。所以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無量覺,教你念念是無量覺,跟他就相應了。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要拿現代話就是說,十方諸佛剎土要想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條件是什麼?條件是無量覺。

  你天天念無量覺,真的就變成無量覺了。萬法唯心!念覺就覺了,念迷,他當然迷,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用這樣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這個方法是一切眾生都能修,一切眾生都能夠成就,這才是真正平等成佛的法門。凡夫往生,帶業往生,不管帶多少業,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菩薩,前面他的弘願裡面說過,統統是菩薩。但是經上常常也講西方極樂世界有聲聞、有天人,那是方便說,後面經文上有講,那不是真的是方便說。方便說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前你的身分,像我們從人道去的,到那裡去就稱為人;天道去的,稱為天,實際上到那裡已經統統是菩薩,你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前的身分。第二個意思是講斷惑,你雖然到那裡是菩薩,你一品煩惱都沒斷,等於他方世界的天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在那邊修行,見思煩惱斷了等於他方世界的聲聞緣覺,是這樣說的,並不是真有,統統是菩薩。

  他那邊菩薩統統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這五十一個階級是從斷惑證真上分的,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完全平等。不像他方世界菩薩地位高下,他境界不平等。西方世界是平等的,所以我們生到那邊去,煩惱一品也沒斷,真是博地凡夫,一品沒斷,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我們跟他就平起平坐,生活完全在一起,完全打成一片,這不可思議!這是十方世界裡頭沒有的,他這個國土殊勝超越諸佛國土,就在這超越的。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十方世界不平等,唯獨西方世界平等。這將來在四十八願經文裡面,我們統統可以看到。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看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偈子裡面講「佛說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能信的人有福,能信的人,他這一生就要去作佛。這個因緣確確實實是非常、非常不容易遇到的,彭二林所講的「無量劫中希有難逢」。

  【既攝受已。】

  這是西方極樂世界造成了,成就了。

  【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

  法藏菩薩五劫修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他回到老師世間自在王佛,到佛前面去。

  【稽首禮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這是回來向老師說,他的願望圓滿了,世界成就了,回來向佛報告。他的世界建成成就,超過老師的世界,老師沒有這個成就,超過老師!他超過諸佛,老師是諸佛之一,他超過老師。

  【佛言善哉。今正是時。汝應具說。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我們這個世間人都有嫉妒心,只是嫉妒心的分量上輕重不同而已,不能說沒有嫉妒,嫉妒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學生往往成就高過老師了,老師心裡也不是味道,也有嫉妒,這個事情是自古以來就有。在我們中國最有名的就是鄭康成跟馬融,馬融是他的老師,鄭康成是學生,學生學了之後超過老師,老師怎麼樣?派人在路上埋伏把他暗殺掉。可是學生太聰明了,知道老師嫉妒,知道老師容不過他,他告訴老師回家從哪裡走,結果他從別的路上溜掉了,沒有害到他,聰明!這中國了不起的大儒,可見得這是難!

  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世間自在王如來沒有嫉妒心,不但沒有嫉妒,還讚歎,歡喜讚歎。佛以度眾生成佛道為懷,世間自在王度這些眾生,想教他們成佛,難!不容易。現在法藏這個法門容易,那好,你既然是念佛不退往生,好,把他這些學生統統叫他跟你學,統統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老師到哪裡去找!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在我們中國佛門,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印宗法師了不起!六祖雖然在黃梅得法,一直躲藏在獵人隊裡十五年,沒有人認識。印宗當時是嶺南第一法師,弘法利生,講經說法的法師,遇到六祖,一交談之下,自己佩服得五體投地,給他剃度,馬上倒過來拜他為師,道場讓給他弘法利生。他這一皈依,一拜老師,那六祖身分馬上就抬起來了。印宗都拜他做老師,那還有什麼話說?印宗的那些徒弟當然統統都跟他學了,這了不起,非常非常了不起。

  六祖是菩薩再來,印宗也不是普通人,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如果不是諸佛菩薩,做不到。看到你比我強,我都想盡方法來貶你、來壓迫你,要把你趕跑,我還會把位子讓給你?哪有這個道理!這些地方值得我們深深反省。所以嫉妒瞋恚是滅佛法不是興佛法,這是地獄種子,不要說天天念佛,誦經拜懺,將來照墮地獄不誤,沒有用處的,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是什麼?是教你這一句佛號念到心清淨,才能往生。一句佛號念到裡面還有嫉妒,不能往生。要把貪、瞋、痴、慢統統念掉了,這才能往生,這一點諸位同修總得要曉得。

  所以教你念佛的祕訣,為什麼叫一心專念?為什麼叫淨念相繼?一定要淨,淨是心清淨,參雜著妄念去念佛,那個念佛只是種善根而已,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一生不能往生。一定要念到心清淨,要念到自己妄念不生,要念到自己貪瞋痴慢,煩惱有沒有?有,雖有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只有這一念起作用,其他念頭雖有,不起作用,這就叫伏煩惱。雖然沒斷,一句佛號它起作用了,它有力量,能夠把所有一切煩惱降伏住了。《金剛經》上講的「云何降伏其心」,淨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把你妄心降伏住。二六時中,處事待人接物,確實心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絕對沒有第二念,這個人決定往生。要緊!這才叫念佛人,才符合大勢至菩薩「淨念相繼」。

  所以我們的佛號,如果一句接不上一句,它就有妄念起來,所以佛號為什麼不能中斷,你不念佛,就念別的。念佛,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念其他的,就是六道輪迴。所以你自己冷靜的想一想,我今天從早到晚,我造六道輪迴多還是造西方極樂世界多?這兩下一比較,不成比例,我今天念兩個鐘點佛,算是不錯了,這一天還念二十二個鐘點雜念,二十二個鐘點搞六道輪迴,兩個鐘點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不行,這不成比例。這樣才真正曉得念佛要緊,才知道我們念佛要怎麼個念法。

  所以真正念佛人,遇到法師還問東問西,滿腦袋的妄想,廢話連篇。現在是民主自由,一切都客氣,你要碰到印光大師,你向他問什麼問題的時候,馬上就罵你,呵斥你!這枴杖就打下去了。把你妄想打掉,你不想阿彌陀佛,想別的,胡思亂想,這要不得!一定要把妄念給打掉,這叫真正念佛人,念佛的功夫才得力。所以老實念佛,這「老實」兩個字很難,能做到老實,決定往生。所以念佛人大多數都不老實,毛病就是不老實。那我們看這個地方的師生,那的確是我們的榜樣,老師對於學生的愛護尊重讚歎。

  『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汝應具說』,你趕快給大家說明,把你建造的西方極樂世界莊嚴之相,向大眾報告,向大眾宣布。『令眾歡喜』,大家聽了之後,一定生歡喜心,一定都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這個「大善利」,這話是真的,唯獨圓滿成佛才是大善大利。如果修學不能成佛,雖善、雖利益,不能算大。這就是「欲令十方九界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就像前面經上所講,「一切含靈皆得度脫」,這是無比的善利。

  『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這個意思是說,大眾聽了法藏提出他修學成就的報告,必然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滿足法藏度生成佛的願心,同時也滿足世間自在王如來教化眾生的本願,他也是希望眾生快快成佛。現在看到學生這個方法比我這個方法還來得善巧,還來得巧妙,還來得快速,那當然把學生統統介紹給他!所以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只要能夠求生淨土,就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了。這不僅是這一生沒有空過,實在是這一生無比的幸運,我們無始劫來在六道裡面輪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六道裡頭,哪一道都去過。經上講阿羅漢,阿羅漢有宿命通,想到從前在地獄裡面情形,身上都冒血汗,心有餘悸,那個害怕恐怖的樣子,馬上就能現前。我們哪一個沒有從地獄來過?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可惜的是隔陰之迷,把從前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這一生有這麼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是希有難逢,多少菩薩想聞這一部經沒有機會都聽不到。能夠真正把握住依教修行,這一生決定出離。這是自在王如來要法藏把他修學成果提出報告。

  下面這一章「發大誓願第六」。這就是他報告的全文,這是著名的四十八願。淨宗修學所依據的根本就是這一章經,經中之經。這一章經是阿彌陀佛自己說出來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說的,轉告我們的,轉告就如同阿彌陀佛自己說的,沒有兩樣。所以這部《無量壽經》是兩尊佛說法,這一章完全是阿彌陀佛所講的。這四十八願,實在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建國大綱,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憲法一樣,你從這一段經文了解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

  這一段文長,夏老居士會集的時候,他是用二十四願作綱,四十八願作目。所以這個文是二十四段,下面每一段裡面有小字註出來,是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幾願,他有註出來。所以從下面小目看,四十八願,從上面這綱領看是二十四願。因為古譯的原譯本,這個願文,現在五種譯本裡面,有兩種是四十八願,有兩種是二十四願,有一種是三十六願,所以它完全不一樣。於是乎古人的判斷,原文的梵本至少有三種,否則的話,這個翻譯不可能是這樣的翻譯法的,不能有這麼大的出入,一定是原本不同。證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無量壽經》是多次宣說,不是講一次,所以它的原本很多。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這一段是總說,下面這才一條一條分別說,這一條是總綱。『我』,是法藏自稱,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說他成佛,他現在成佛了,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了,他成佛了。『所居佛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其中第一無比殊勝的莊嚴,就是「十念必生,不退成佛」,這是他方所有一切諸佛世界裡頭沒有的。十念是很短,是講的臨終十念。臨命終時十念就決定往生。有許多人聽到這個,臨終十念決定往生,現在不念沒有關係;五逆十惡到臨終十念也決定往生,現在多做一點壞事也沒關係。你這個想法,恐怕會誤了自己,為什麼?在理論上講沒錯,決定沒錯,怕的是你臨命終時,你會不會念?問題在這個地方。你去看看那個醫院裡面,病重的人有幾個人他能想到念佛?難,太難、太難!

  所以臨命終時十念必生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臨命終時頭腦清楚。這個最重要,如果臨命終時糊裡糊塗,連家親眷屬都不認識了,那就完了,助念都沒有用,那個沒用處!第一個要神智清晰,這非常非常難,真的,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個條件有人提醒。他這個時候沒有人提醒,就忘了,那就空過了。第三個條件,一提醒自己馬上就警覺到,就發願專心念佛,這樣的人才行。你想想,你到臨終的時候,這三個條件能不能具足?如果不具足,臨終的時候,一定還要搞六道輪迴,就沒有指望了。

  所以念佛一定要趁早,所謂是「練兵千日,用在一時」。我們現在天天在訓練、在鍛鍊。真正鍛鍊,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沒有雜念,給諸位說,你什麼樣的業障都沒有了。業障是什麼?業障就是念頭,我念頭沒有了,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業障就沒有了。業障沒有了,給諸位說,生死就自在了,就預知時至,甚至於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沒有障礙了。所有一切妄念是障礙,障礙要把它去掉。告訴你淨念相繼,就是排除所有一切的障礙,非常非常重要。下面這是細說功德莊嚴的狀況,第一願裡講。

  【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

  這是第一願,沒有三惡道。他把這個擺在第一願,大概十方世界都有六道,阿彌陀佛一看,三惡道太苦、太可憐了,決定不能有,所以他就擺在第一願了。西方世界沒有三惡道。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

  這是第二願。後面是總結。

  【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願是講從三惡道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將來絕對不會再墮三惡道,當然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不會墮落的。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天幾乎都會到他方世界去參學,他方世界有三惡道,會不會墮落?不會的,永遠不墮三惡道。即使有三惡道的業因也不會墮,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他不會迷惑,不會顛倒。由此可見,阿彌陀佛的本懷,念念願一切眾生圓成佛道。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