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三十七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37

  請掀開經本,第十八頁最後一行開始:

  【亦如過去無量佛。為彼群生大導師。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這個十句是一段,是法藏比丘求如同佛一樣覺他的德能,這是我們講教化眾生的智慧、能力,與佛無異。所以一開頭他講『亦如』,就是也像過去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佛為九界眾生的導師,『為彼群生』,彼群生就是指九法界眾生。『大導師』,在佛門裡面,導師都是對佛的尊稱,導師、大師都是對佛的稱呼。特別是這個法門顯示出真實不可思議,在五濁惡世能夠導歸淨土。淨土這個法門已經是難信之法,濁惡之世更是難信,在這個時代宣揚這個法門,指導大家同歸極樂,這個是導師之中的「大導師」。『能救一切諸世間』,一切諸世間是指九法界有情;換句話說,是三根普被,九界同收。『生老病死眾苦惱』,「生老病死」是六道凡夫統統都有的;四聖法界裡面雖然沒有生老病死,但是他有「苦惱」。為什麼有苦惱?他煩惱沒有斷盡就有苦惱。即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那就是他的苦惱,當然這種苦惱非常微細,我們凡夫不能覺察,不知道他的苦。他知道我們苦,我們不知道他的苦,只有如來果地上知道等覺菩薩的苦,那境界比他高。這是說成佛才能夠普度眾生,要不成佛,你即使是等覺菩薩,你不能度你同程度的菩薩,你只能夠度十地以前的菩薩。所以這個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為什麼一定要發「佛道無上誓願成」,唯有成佛才能普度,度眾生的願才能夠圓滿;要不是圓成佛道,度眾生的願總有欠缺,不能圓滿。

  下面這就是度眾生的方法,用什麼方法度眾生?『常行布施及戒忍』,這個就很要緊,這是菩薩修學的六大綱領。菩薩自己要修「布施」,修六度,同時也勸一切眾生同修六度。什麼是布施?布施絕對不是在佛門裡面捐幾個錢算布施,那個沒有用的。佛門讚歎布施,當然經上也說得很清楚,這個是真話不是假話,所謂是「捨一得萬報」,這是說布施的果報不可思議。於是你就到佛門來布施了,為什麼?聽說有利可圖,一本萬利,這個生意好做。存這種心來布施的,那不是布施,那是市場上的生意買賣,比現在做股票還好賺,這不是布施波羅蜜。布施真正的意思,是教你放下,是教你捨棄,這個叫布施。把什麼捨棄?第一樁大事,要把煩惱捨棄。煩惱我想大家都不願意要,你為什麼不把它布施掉?妄想要把它布施掉、要捨棄掉,生死要捨棄掉,六道輪迴要捨棄掉,這問題才能解決。所以念佛堂的主七師常常提一句口頭禪,教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身心世界統統要布施掉,我們的心就清淨了,以清淨心來念佛,這才能感應道交。所以諸位要知道,布施的真義是在此地。

  但是布施確實是因,果報是必然的,你種了因哪有沒有果報的道理!你把財捨掉了,你得的果報是財用無缺,你決定不會沒有財用;你布施諸法,世出世間法你能夠毫不吝嗇的傳授給別人,你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你要是修無畏布施,你果報得的是健康長壽。可見得,施是因,後面一定有殊勝的果報。你把煩惱布施掉了,清涼自在;你把輪迴布施掉了,你就得一真法界。就看你能不能捨,捨後面就有得,捨得;你不肯捨,後面怎麼樣想也想不到,也得不到。這是世出世法的事實真相,佛知道,菩薩知道,所以他毫無吝嗇的修布施波羅蜜。我們凡夫不曉得這個事實,總以為這個財富得來好不容易,怎麼肯輕易就捨掉?殊不知你得到的財富,正是你從前過去生中修的布施,從前修因,現在得果報。現在再要修因,那你的果報是愈來愈豐盛。這是老學佛的同修,常常依照佛法來修學,會有這個感應,也會產生信心。

  所以這個詞非常非常重要。在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要是把它歸納起來就是這六種,這六大類;這六大類如果再歸納起來,歸到最後就是一條,這條是什麼?就是布施。我們看看,底下的持戒、忍辱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確確實實歸納起來只是一個「布施波羅蜜」,這是菩薩所修的。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起來就是六個根本煩惱,《百法明門論》裡頭歸納的六個根本煩惱。六個根本煩惱,如果再把它歸納起來只有一個,那一個是什麼?是慳貪,貪。為什麼會有瞋恚?貪不到才瞋恚,這一貪就貪到手,當然他就不瞋恚。布施就是斷慳貪的,這個貪是最毒,沒有比這個更毒,布施波羅蜜就專門治這個最毒的煩惱。我們要怎麼修法?自己要深深的去反省、去檢點,我在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我對哪一樁事情最貪愛,最貪愛那個毒是最深,就從這裡下手。如果我對於財最貪愛,我就先把財布施掉;我對於名最貪愛,我先把名放棄掉。所以要針對自己的病根來對治,這樣才有效,這是治病。布施從哪裡做起、怎麼做,諸位知道這個原則就曉得了,曉得應該怎麼樣來修學這個重要的法門。

  第二「持戒」,持戒在修學過程當中它是基礎,戒定慧三學,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可見得戒學的重要。但是布施又是修行的前方便,為什麼?沒有布施,你那個毒,心性裡頭毒素沒洗得乾淨,戒律不能修,沒法子修;必須把心洗乾淨了,這個戒律很容易受持。戒律就是守法,真正歡喜守法、樂意守法。譬如說貪財的念頭非常之猛烈,想盡方法投機取巧去貪財,你教他守法不要貪財,那怎麼辦得到?必定破戒,必定不能受持。貪財這個念頭斷掉了,教你不要貪贓枉法,他當然不會,這個戒他就能守得住。由此可知,布施波羅蜜不能修,就決定不可能持戒,他絕對不會守法,他一定投機取巧。現在我們在報紙、在電視天天看到犯法的,那些人聰不聰明?很聰明,鑽法律的漏洞來求名聞利養。什麼東西作祟?貪心作祟。因為有貪心,所以法沒有法子守,明知故犯。所以要戒定慧三學能修得好,你心不清淨,你怎麼修戒?沒有戒,哪來的定?沒有定,哪來的智慧?這樣你才能夠體會到,布施波羅蜜是修行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一切要捨,捨得乾乾淨淨,身心清淨,這才是法器,這才有資格開始修學。修學從持戒學起,也就是從守法學起。佛家的戒律也通世間的法律,佛家的戒律可以說都是與自性相應的,與無漏善相應的。世間的法律是屬於有漏善,有漏善跟無漏善並沒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世出世間的善法要修,世出世間的惡法要捨離。

  佛法的戒律,根本戒是五戒十善,實在如果講戒,五戒是屬於戒,十善是善,不是戒。所以十善裡面有不殺生、不偷盜,也有這個,五戒裡頭有不殺生、不偷盜。五戒裡頭不殺生、不偷盜是屬於戒,十善裡面不殺生、不偷盜是屬於善,不一樣的,破戒有罪,破十善那是過失,這個不能夠相提並論的。為什麼?戒通無漏法,戒能證無漏果。善怎麼樣?善只能生天,不能出三界,不能證無漏果,這個不相同。換句話說,名字是一樣,好像事也差不多,用心不一樣,一個是持戒的心,一個是修善的心,大大不相同。因為持戒的目的是要出三界,修善的目的是想得個善的果報,這個不相同,所以這是善與戒的差別。世間法只有善沒有戒,你看在《觀經》三福裡面,前面第一福是世間福報,裡面有「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它是斷惡修善,沒有戒;到第二福,那是二乘福,聲聞、緣覺才有戒律,「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因為他出三界,超越三界了。這是非常明顯的看出來,戒跟善不一樣,學佛不能不知道。所以真正佛弟子有持戒之心,要發心持戒,世尊給我們定的戒律我們要遵守。世間像國家的憲法、法律要遵守,地方的單行法規也要遵守。風俗習慣、道德觀念,每個地區、國家、民族不相同,入境隨俗,那要遵守;不遵守,你跟那個地區的人就格格不入,就不能相處。而「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不守他的風俗習慣,他怎麼能歡喜?他不能歡喜。這個都在戒律範圍之內,可見得他這個戒律範圍非常的廣大。

  所以我們學戒不能死在戒條裡面,死在戒條裡面那是錯誤的。一定要知道,佛制定戒律的精神;制定戒律的因緣,他為什麼要制這個戒條;這個戒條教給我們怎麼做法、怎麼去修,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應用,應用這個戒條會得什麼樣的功德利益,這個統統要清楚。如果沒有搞清楚,形式上受那個戒沒用;不但沒有用,那是罪過多多。譬如受了五戒,什麼叫五戒沒搞清楚,雖然知道五戒的名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會背,因為只有十五個字。而每條戒制戒的因緣不曉得,精神不曉得,開遮持犯不曉得。開遮是什麼?某種情況之下它有開戒的,開戒不是破戒、不是犯戒;某種情況之下不能開的、不許開的,這叫遮。可見它這戒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活活潑潑。怎樣才叫持戒,怎樣才叫犯戒,所謂戒體、戒相、戒行,你統統都要了解,你才能知道怎麼做法。單單就受一個,人家法師問你:不殺生,能持否?能持。怎麼個持法不曉得,這就叫打妄語。法師授戒不負責任,沒有把它一條一條講清楚,這不負責任。像現在有些學校老師教書一樣,老師對學生不負責任,老師去教書為什麼?為了薪水、鐘點費。學生到學校來什麼?混個文憑、混個分數。所以大家都好講話,老師月月薪水拿到了,學生每個月都給他及格就好了。現在我們佛門裡受三皈、受戒,也就是這樣的,所以這佛法衰了,一代不如一代,怎麼努力去修也沒有成就,沒有成就的原因在哪裡,你都找不到,你不曉得原因在哪裡。所以像這些地方,不能不認真的去研究討論。

  第三個科目「忍辱」,忍辱實在說就是教我們要忍耐,《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要想成就,圓滿的成就,那都要耐心,愈是大事愈是需要很大的耐心,沒有耐心怎麼可能有成就?尤其是學佛,學佛可以說這是第一樁大事,我們要了生死出三界,還有比這個事情更大的嗎?沒有了。這樣大的事,諸位想想,要多大的耐心!沒有耐心怎麼能成就?現在人缺乏耐心,學一點東西,時間長了,不願意學,太費頭腦了,不願意學,哪裡去找那麼便宜事情?便宜的是有,念佛很便宜,念佛也要耐心,沒有耐心,這句佛號也念不下去。佛教給我們,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就是很大的耐心;你沒有耐心,會間斷、會夾雜。可見得淨土宗沒有耐心同樣不能成就,這叫易行道,最簡單、最容易,還是要有很大的耐心。

  忍,忍下面加個辱,這是當年譯經的大師特別加上這個辱。因為在中國過去社會裡,讀書人都是有陽剛之氣,不可以侮辱的。所謂是「士可殺」,士是讀書人,今天講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殺頭沒有關係;「不可辱」,不能侮辱,把辱看得這樣重,比殺頭還嚴重。所以譯經的法師就加個忍辱,辱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所以這個忍辱,特別是給中國人說的,不能忍的要忍,忍人之不能忍。人為的加害要忍,自然災害要忍,修學要忍,學佛要忍。佛法不是短時期能成就的,我勸同修一天《無量壽經》要念三遍,你要沒有耐心,這三遍就念不下去。當然念得愈多遍愈好,這其中的道理都跟諸位報告過了。念經是修行,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你念的時間愈長,你修行的時間愈長;修行時間愈長,這個力量、效果愈顯著,所以實在講時間是愈長愈好。我們這裡有不少同修,一天念十遍的,很難得。也有同學來問我,我已經念滿三千遍,以後還要不要念?這三千遍念了果然就成佛了,那就可以不要念了;還沒成佛,這還得繼續念,盡形壽的去念,活一天念一天,決定不懈怠,這叫精進。遍數只有增加,沒有減少,已經念到十遍,不可以再退到九遍,那是退步,不是進步(底下講精進,要進步不能退步),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功夫果然得力了,他裡面得法喜,這個法喜就是受用,到這個時候你不教他念,他自然會念,為什麼?快樂,他不是痛苦。剛剛學的時候,覺得念經好苦;到味道出來的時候,這個好快樂,比什麼都快樂,他能不幹嗎?他當然去幹去了,這法喜充滿,經上講的三種真實他都念出來,真實之際、住真實慧、真實利益,就是念經、念佛念出來了。這三樣東西都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念到心清淨到相當的程度,這個東西就往外透,歡喜!

  儒家也有這個境界,《論語》開宗明義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就是法喜。學是老師的教導,習就是不斷的在練習,練習到相當程度,內心的喜悅像泉水一樣自然往外面湧現,就是我們佛法講法喜充滿,這個真樂!到這個時候自自然然是「有朋自遠方來」,那個朋是什麼?是來參學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慕名而來,到你這邊來參訪,來共同研究討論,這「不亦樂乎」。這個是離苦得樂,得的是真實之樂。沒有入這個境界,這種快樂你想都想像不到,為什麼?你沒有這個經驗。必須入這個境界,才知道這個快樂,這個生活是真實的生活,諸佛菩薩的生活,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可以能夠淺嘗得到。而後功夫不間斷,不斷再加深,就入佛的境界,念到理一心就入佛境界,念到事一心就入菩薩境界。這個要有耐心,沒有耐心辦不到。可是這個耐心要一步一步的把境界提升。前面不肯放下、捨不得,這個就好像蓋房子一樣,布施是第一層樓,持戒是第二層,忍辱是第三層;第一層沒有,想得第二層、第三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決定得不到。

  所以諸位要想在佛法裡有成就,特別是出家,你要不能捨得乾乾淨淨,想在佛法得成就很難。不但境界你得不到,就是連經教,說老實話,我天天在這裡講,你也聽不懂,你為什麼聽不懂?你有業障。什麼業障?煩惱、妄想、貪瞋痴慢,這個東西障礙了你自性。你能夠聽懂的是言語,你能夠看得懂的是文字,裡面的意思你沒有辦法體會,你沒有辦法領略,就是你心性上有障礙,所以聽了怎麼樣?聽了不悟,不開悟。所以,為什麼佛把布施擺在修行第一條裡頭?佛不是故意給我們刁難,要我們這個放下、那個放下,你放不下障礙你自己,所以這個要懂得。你想真正開悟,真正入佛菩薩境界,你就得依教奉行,就要真幹,統統捨盡,不要怕。捨盡之後,明天生活怎麼辦?明天還沒有到,你著什麼急!明天沒到,想明天的事情,叫打妄想,這妄想也得放下,執著也得放下。正因為大家不肯布施、不肯放下,所以我勸大家先把《了凡四訓》去念三百遍,做為修布施波羅蜜的基礎。三百遍《了凡四訓》念下去,你就曉得因果報應真實不虛,你有膽子放下,有膽子了。知道什麼?我命裡面有的,這裡捨掉,那裡會來,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面沒有的,想什麼方法取也取不來。一個人的一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因果律,真的。這個定,不是佛菩薩給你定的,不是上帝給你定的,也不是閻羅王給你定的,是你前生所修的因,你這一生應當得的果報。

  我們中國大陸過去供財神是供陶朱公,現在在台灣我聽說財神是關公,關公什麼時候做了財神,我都不曉得,他怎麼做的財神我也莫明其妙,這是迷信。關公與財富沒有關係,關公在歷史上所表現的忠義,這個是他一生做到了,他是代表忠義,不代表財富。陶朱公是范蠡,代表財富是很有道理,這個人是絕頂聰明智慧,幫助勾踐打敗了吳王夫差,國家恢復,他是第一功臣。可是他跟勾踐相處那麼多年,了解這個國王的個性,這個國王是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所以國家光復之後,他就開小差溜了,這是聰明,改名換姓,改成陶朱公,去做生意去了。他有智慧,大概過去生中財布施很多,所以沒有幾年發了大財;發財之後,他把它散掉,統統布施掉;然後又從小生意慢慢做起,沒做幾年又發了,三聚三散。這個聰明,發財不自己享受,去幫助社會上貧苦的人,幫助需要的人。所以這是商人的榜樣、商人的模範,尊他為財神爺很有道理。這就是教發財的人要以他為榜樣,要學他,所以大陸上供財神是供這個人。你要不明瞭事實真相,不曉得這些道理,那個布施真的是放不下。所以大家把《了凡四訓》念通就有膽子了,就樂意放下。原來放下不是真的丟掉,放下真的是會生利息,比銀行利息還保險。銀行還會倒閉,錢幣會貶值,你這個布施絕對不會貶值,也不會倒閉。這是在無量種布施裡面,我們舉這一種,以這一種就可以類推。

  所以要有耐心去做,能忍耐才能夠「精進」,精是精純,進是進步。世出世間法都是非常的繁雜,世間人的成就也是一門深入,古時候、現在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我們看世間有成就的人,在學術上專攻一門,他有成就;如果同時學很多門的,都很平常,決定很難出人頭地。在社會上從事一種行業,真正有成就,也是經營一種行業,一種行業發達了、有能力了,才可以兼營其他的行業,行。你看看他起家的時候一定是一門,決定不可能一開頭做就做很多種的,那是注定要失敗的;都是要精,精進才能成就。佛法法門無量無邊,也只能學一個法門、修一個法門,一門深入,這一門深入深到一定的程度,煩惱斷了,心性開了。像大勢至菩薩就用一個持名念佛的方法,「淨念相繼,不假方便」,不需要其他任何一個法門來幫助,就是一門。修到一定的程度,是「自得心開」,自自然然就明心見性,心開意解,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一門,那才叫精到了極處,愈是精簡,進步就愈快,愈是繁雜進步就愈慢,你同時學個五樣十樣,我可以說你決定沒有進步。所以現在佛學院念上三年、四年,跟沒念的時候差不多,為什麼原因?沒有辦法進步。我們如果學一部經,一部經學十年,那就不一樣,十年之後就變成專家了,就變成世界權威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跟你相比。何況你這一部經通了,一切經能夠觸類旁通,為什麼?一切經不離心性,不離自性,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人到那個時候,到一切經都通達了,他心地清淨慈悲。因為慈悲,所以通一切經,他也不講一切經,為什麼?怕初學的人誤會。他決定還講一部經,給初學的人做一個模範、做一個樣子,使後來的人也能快速的成就,這個就是大慈大悲。我們在《華嚴》看到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那五十三個人是樣樣都通,沒有一樣不通的。善財去參訪,他告訴善財,無量法門我只懂一個法門,其實他樣樣都懂。這就是給初學人做個榜樣,你要想學,無量無邊法門都一樣,要緊的一門深入,你才能夠從一門通達一切法門,這才叫精進,我們一定要把它認清楚。

  精進是「禪定」的前方便,就是預備的功夫,精是專精,專精就接近定,專精再努力精進就得禪定,禪定是極度的專心。所以禪定,我們看宗門的解釋,禪與定在翻譯裡面,這個體例上來講叫華梵合譯,禪是禪那,梵語音譯的,定是我們中國字,所以上一個字是梵語,下一個字是中國字,叫梵華合譯。因為禪有中國定的意思,但是中國這個定不能包括整個的禪那。禪那是靜慮,靜就是定的意思,但是定當中它有思慮,它不是死定,它是活定。所以也翻作止觀,止就是定的意思,止裡頭它有觀。所以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是禪定、是止觀,念佛的時候心裡面其他一個妄念都沒有,就是定、就是止;這句阿彌陀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觀、就是慮,念佛怎麼不是禪定!用禪定的定義來看念佛,念佛就是禪定。所以古人說念佛是甚深的禪定,這個話講的是有根據的,沒講錯。

  定了以後就開智慧,『精進定慧』,智慧開了煩惱才真正斷掉了。「定」是伏而不斷,定是伏煩惱,煩惱沒斷;慧一開了,轉煩惱為菩提,不是煩惱真正沒有了,把煩惱起了變化,智慧一放到煩惱裡去,煩惱就變成菩提了。所以「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那個慧加到生死,生死就不叫生死,就叫涅槃了。可見得沒有智慧就叫生死,有了智慧就叫涅槃。可是慧是從定當中生來的,慧不是多念經、多念佛就能得來,不是的,是從定當中得來的。換句話說,慧是清淨心起用,是真心自性的起用,這是慧。我們心不清淨所,起的作用叫煩惱、叫生死;心地到極清淨的時候,起作用叫菩提、叫涅槃。他對於宇宙人生一切萬物的真相通達明瞭,世出世間的因果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像佛在《法華經》裡面講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因緣果報他統統清楚。在世間的確不昧因果,遊戲神通,這跟我們一般人生活觀念就大大不一樣,他是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大解脫。所以這個六條綱領叫六波羅蜜,佛教給我們,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遵守這六條戒、這六個原則,你才能夠真正離苦得樂。想我這一生幸福、這一生美滿,可以得到的,一定能夠得到的,問題就是你肯不肯照做?這個六條是屬於性德,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我們今天依照這個修,性德當然現前。所謂性修不二,「全性起修,全修即性」,這是屬於性德。「波羅蜜」是梵語,古時候把它翻作「到彼岸」,有我們中國俗話說「到家」的意思,到家就是圓滿了。譬如你畫畫,畫得非常之好,大家說某人畫畫功夫到家了,到家就是波羅蜜的意思。這個六條要認真的學,學到功夫成熟的時候,就能夠明心見性,到見性那叫波羅蜜;如果沒有見性,那你雖然做,還沒到家,不能稱為波羅蜜。

  『未度有情令得度』,沒有度的這些有情眾生要幫助他種善根,使他有得度的因緣。像我們現在在外面到處去貼那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這句,就是做這句,還沒有學佛的人讓他看一看、念一句,阿賴耶識裡有個種子。沒度的給他種種子,種子種下去了,將來總有一天這個種子遇到緣成熟了,他就入佛門。所以在台灣,佛種可以說非常普遍,我們看到很歡喜。外道,甚至於妖魔鬼怪,他也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就曉得,阿彌陀佛的種子種下去了,現在是妖魔鬼怪,過幾個阿僧祇劫他是菩薩,他也念佛往生淨土。現在他是迷得太重,不能回頭,不能回頭的人給他種種子。

  『已度之者使成佛』,「已度」是什麼?善根成熟的。就像佛在本經所講的,他在無量劫前久種善根,今天善根成熟,他聽到這個法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生歡喜心,深信不疑,聽說西方極樂世界,他恨不得趕快去往生。這樣的人,就是他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幫助他加強他信心、願心,持名念佛,教他不間斷,他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這一本《無量壽經》,就是佛發給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這一本經書,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現在大家人手一冊,你都拿到了,但是拿到了是不是你自己的有問題,也許把別人護照拿在手上,自己不管用,那就沒有法子。所以得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這就是要問,你有沒有依照經典教訓去做?把它念得很熟,統統都做到了,那沒有問題,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我很清楚,我一點都不懷疑,你決定往生。你經本拿到了,天天也念,念了不能照做,那你還是種善根,你這一生不能往生;換句話說,你這一生不能成佛,這是要注意的。

  即使我們過去的善根還差一點,差在哪裡?我現在求往生的心還不切,對於這個世間還很留戀,這就是你的善根還差一點。差一點,要想這一生往生,不是辦不到的,這一生努力是可以補救的,勇猛精進,可以補足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之不足,能,能補得上的。就像了凡居士遇到雲谷禪師之後,他真的斷惡修善、勇猛精進,他把他的命運改掉了。命裡面壽命很短,只五十三歲,他活了七十多歲,壽命延長了;命裡頭沒有功名,以後中了進士,這個都是一生當中自己修得來的,不是過去生中修的。同樣,我們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麼一個道理,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差一點,不要緊,我們現在努力來培養善根、培養福德。善根的培養就是多研究、多讀誦,多多的理解,因為你研究、讀誦、理解,可以增加你的信心,破疑生信。真實的信心建立了,《金剛經》上說得好,信心建立之後能生實相,實相就是本經講的真實之際,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怕的是你信心不清淨,不清淨是什麼?夾雜。夾雜是什麼?信心的夾雜就是懷疑。果然信心清淨,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這個西方淨土這一生當中不難取得。所以研經、講解、討論,那個目的就是幫助我們信心清淨,然後才發生真實的願力,強烈求生的願望,你這句佛號自然就不會中斷了。為什麼?願力在推動你,「我這一生就這麼一個目標,想見阿彌陀佛,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怎麼去法?經上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就可以去,你這個名號還會放鬆嗎?不可能放鬆了。只要抓到這句名號,其他的統統都可以捨掉,為什麼?全是假的,一樣也帶不去,一樣都沒用處。這是給諸位說真實話,沒用,世間萬事萬法,沒用。所以,你信心不清淨不行。這就是用一切善巧方便來補足我們的善根福德,就是「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法藏比丘在發願當中說出這兩句話,固然是他自己的堅定的願心,實在講,主要的意義還是在勸勉我們覺悟。「供養」是修福,特別是供養聖人,阿羅漢以上都是聖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都是聖人。供養多少?不是供養一尊、兩尊,供養像恆河沙那麼多。印度有一條大河叫恆河。現在我們台灣到印度去觀光旅遊的人很多,尤其是學佛的同修,都希望到印度去朝聖。實在講印度的聖已經沒有了,去看看聖跡,還有點痕跡還在,去看看聖人的那點痕跡在,聖沒有了。恆河沙,印度我沒去過,去過的人給我帶了幾瓶恆河沙來給我看,我看到了,的確很細,像麵粉一樣,跟我們這邊的沙不一樣,我們的沙是一粒一粒的,像砂糖一樣;它那個沙像麵粉一樣,非常之細,你想想那一條恆河裡頭有多少沙?像恆河沙那麼多的諸佛菩薩,都來接受你供養,你這個福報太大了!可是諸位要曉得,這麼大的福報,你只能在三善道去享受,人間、天上去享福,出不了三界,福享盡了還是要輪迴,還是要墮三惡道,這個就太可怕了。所以法藏比丘在此地告訴我們,「不如堅勇求正覺」,以堅定的信心,勇猛精進求生淨土。這兩句話很要緊,希望諸位同修要把它念熟,常常在口頭上提醒自己,修福不如念佛,不如求生淨土。

  現在在這個世間,在中國、在外國學佛的同修,實在講著重在修福是佔絕大多數。他修福的目的在哪裡?求發財、求升官、求家裡人平安,心量就那麼小,自私自利。諸位想想能求得到嗎?我不相信。我怎麼不相信?假如我是佛菩薩,你這樣來求我,我會拒絕你,你的供養我不會收的,我不會接受的。為什麼?心量太小了,自私自利,我怎麼能接受你的?我要接受你、保佑你,那我不變成是接受你的賄賂了嗎?這是什麼?向佛菩薩行賄。你想想看,佛菩薩會不會接受你的賄賂?所以這是迷信,這是大錯特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要依照上面方法去求,你「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那就有求必應,這麼個求法。求成佛都能求得到,這個是所求裡面最難的、最不容易的,都能夠求得到,何況成佛以外的,那簡直叫雞毛蒜皮,哪有求不到的?所以求要合理,要如理、要合法,如理如法的求真的是有求必應。所求的不合理、不合法,用賄賂的心去求,這個錯了,這實在講很大的罪業,把佛菩薩看成貪官污吏,你想想看,這個罪過還得了!起這種心念就造很重的罪業,哪裡還能夠求得到?所以他求,所得的都是災禍,得不到福。佛法實在講合情合理,只要我們冷靜想一想就知道了,佛法裡面沒有一絲毫的迷信,佛法是破迷開悟,不迷信,是理性的。當然要從我們自身做起,我們希望一切眾生究竟成佛,這樣的心願就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我們將這個第一殊勝成佛的法門,普遍的介紹給大家、推薦給大家,這種做法是與佛同行、同德。果然與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那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往生就是一生成佛。所以這個意義我們要了解,我們要清楚。

  這個兩句,上面一句是別行,下面這一句是指往生。如果用引申的意思來說,前面一句是學其他的法門。因為供養裡面,《普賢行願品》「廣修供養」告訴我們,財供養不如法供養,法供養它說了七條,七條裡面第一條就是「依教修行供養」。所以修學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可以說是供養恆沙諸佛菩薩。換句話說,修學無量無邊的法門,不如用堅定的信心老實念佛,這一個意思就說得更清楚了。因為實在講末法時期,尤其是我們現代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是整個世界,佛說是「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有史以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濁惡。濁是什麼?是染污,濁是染污。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見解的染污,都到了極處,自古以來中國、外國沒有的。環境的染污,環境染污現在大家知道了,心理染污發現的人還不多,心地、精神、思想、見解的染污,遠遠的超過了環境染污,這個不得了!除這個念佛法門之外,沒有任何法門能夠得度,也就是這種染污,只有這句佛號可以把這些染污的毒素能洗得乾乾淨淨;其他的方法都沒有法子,你誦經、拜懺、止觀、禪定、持咒,都沒有辦法把這些染污洗刷得乾淨。唯獨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前天特別跟諸位強調名號功德,你必須把《無量壽經》、《要解》、《疏鈔演義》念透了,你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所有一切法門統統失效了,好像一個人害病,病重,什麼藥都醫不好了,這一服藥還可以起死回生,這就是一句名號。所以你要認清楚它,你要懂得如何去念,念的祕訣就是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淨念相繼」,淨就是不夾雜,相繼就是不間斷。斷了,妄想又起來了,夾雜,功夫不純,念佛裡頭摻雜著妄想,功夫不會得力,這個要注意。

  到此地是一個小段,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