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二十二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22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頁,第六行,看第五小段。「《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這一段文是幽溪尊者在《阿彌陀經》註解裡面所說的幾句話。幽溪尊者《彌陀經》的註解叫做《圓中鈔》,《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這個本子在台灣有單行本流通,流通量不多就是了,有這個本子流通。這是《阿彌陀經》古今註解裡面三種最重要註解之一,我們現在只知道《疏鈔》、《要解》,還有一個《圓中鈔》,這是《阿彌陀經》最重要的三個註解。

  他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他說「圓頓法門」,包括了華嚴宗、天台宗、禪宗,都是屬於圓頓法門。圓頓法門修行的次第,還是得先開圓解。先開圓解,它這個上面加了「必須」兩個字,這兩個字的語氣非常肯定、堅決;換句話說,若不能開圓解,就沒有辦法修圓行。所以宗門、教下修行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如果照從前倓虛老法師所說的話(我們倓老法師還有一個錄音帶在我們這個地方,他在香港打佛七期間的開示),他說他一生當中見過許許多多參禪的,參禪得禪定的他見過,得定的他見過;開悟的他沒有見過,他一生當中沒有見到一個開悟的。這個開悟就是此地講的開圓解。宗門、教下要不開悟,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得禪定就相當不容易了,真正得禪定,將來可以生四禪天、四空天,出不了三界,所以他的行就不圓,無論修什麼行門都不圓。可見得圓滿的行,是建立在圓解的基礎上,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為什麼說圓行建立在圓解的基礎上?大乘佛法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佛法是心法,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所以覺悟的心,布施一塊錢,這個一塊錢是圓行,圓滿功德;迷惑的時候,這一塊錢那個功德就很小、很有限,為什麼?他有分別、有執著,他有界限。覺悟了的心,他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界限,因此小小一點的行,那個功德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謂是稱性起修,這個稱性起修才是圓行。

  明白這個道理,淨土宗念佛也一樣,智慧沒有開,分別執著沒有打破,這一句阿彌陀佛有界限的,為什麼?有分別、有執著。如果大開圓解之後,這一句阿彌陀佛與法性相應,與虛空法界相應,那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由此可知,這個行之大小、淺深、偏圓,都是心理在轉變。明白這個事實,我們就曉得,對於大乘教義多多少少是要知道一些,尤其是其他的宗派。淨宗還稍微好一點,你不曉得,能往生,往生品位低一點,那倒也不在乎,反正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了;修行其他宗派、其他法門,如果沒有圓解,就很難成就,這個是真的,這是事實。

  所以他必須要「破三惑而證圓果」,這個樣子才能夠到不退轉。三惑,這是迷惑、煩惱,佛在經裡面把它歸納成三大類,第一個就是見思煩惱,第二個是塵沙煩惱,第三是無明煩惱,這叫三惑,很難破!破三惑用什麼方法?解行,要用這個方法。我們今天所解所行,有沒有能力破三惑?不要說破三惑,三惑裡面最粗、最重的見思煩惱,我們能不能破得掉?見思煩惱裡面第一個,就是第一個要破的,身見,能不能破得了?身見是什麼?起心動念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見解叫身見。那也許要問,身不是我,什麼是我?身,說老實話,身不是我,給你講明白,身是我所有的,是我所,不是我。如果是我,這個身死掉了,我不也就死掉了?我也沒有了。我要沒有了,誰去投胎,誰去往生?六道輪迴,不是這個身去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這個身去。所以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那衣服是不是我?大家曉得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那麼再往深刻一點去體認,身體也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所以,我,在六道輪迴裡面捨身受身,就像穿衣服、脫衣服一樣。身見,這一個見解,身見是個錯誤的見解,把身當作我,是個錯誤的見解。就好比人穿那個衣服,把衣服當作我,這個見解錯誤。這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幾個人能夠把它破掉,能夠在這個地方生起正確的見解?你就曉得這個東西難,真正不容易。宗門、教下要證圓果,是確確實實不容易,這是講的佛法修學的法門,確實有難行道、有易行道,這是難行道。淨土宗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比較起來,這叫易行道。

  這底下講,「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今」是指這一部經,這一部是什麼經?因為這個註解是《圓中鈔》,是指的《佛說阿彌陀經》,這小本。小本跟《無量壽經》是屬於同一部,所以註經的這些大德們常常引用,因為註小本等於是註大本,沒有兩樣,這個可以通用的。這一部經只說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這兩種莊嚴。依報是物質環境,正報是人事環境,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不外乎一個物質環境,一個人事環境。莊嚴就是美好、圓滿,沒有一絲毫的缺陷,這叫莊嚴,只給我們講這個。「以之為開解生信」,以之為就是因此,我們理解了、我們明白了,從這個地方建立了信心,相信娑婆世界西方確實有極樂世界,相信那個世界確實有一尊阿彌陀佛,現在在說法。

  發願求生,怎麼去?「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這個法門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需要多久?七天就行了。但是你念七天念念看,看你七天念了,往生不往生?說老實話,果然七天念了往生,這法門沒人敢學了,這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誰願意學這個法門!還好,你們念了七天還沒走;別說七天,念了七年你們也走不了。這個原因在哪裡?實在講,不是法門有問題,是你們念佛那個心有問題,問題在哪裡?不想去,念是想念,不想去。所以你們大經讀得很多,都知道,西方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上善人,他們的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所以人家早就把你看穿了,是不是?你念了七年,他也不來接引你,為什麼?你是口是心非,你不是真想去。如果真想去,這個話就靈驗得很,確確實實七日持名,一心不亂,就能往生,古今往生這些大德當中,我們確實見過。像最近的,華盛頓DC周廣大先生念三天三夜往生,那不是假的,他還沒有念到七天,三天三夜,阿彌陀佛就來接他往生了。

  所以,問題就是我們那個心真不真,要真信、要切願,這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就是這個地方講的,一心不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又念佛、又打妄想,這不行,這個七天七夜不能往生,必須要你念一天一夜也好,兩天兩夜也好,這一句佛號當中決定不能夾雜妄想,這才叫一心繫念。所以念佛的功夫講求的是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如果是不間斷、不夾雜,還有懷疑,那可能生到邊地,這是經上講的有的;如果不懷疑、不間斷,夾雜,是決定不能往生,邊地也沒分,這是念佛同修必須要知道的。所以,夾雜對於念佛有大傷害,不是法門不靈驗,是我們自己做錯了。所以,這個法門修行,的確是比起其他法門簡單、容易、穩當、快速。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修行人必定是預知時至。你看倓虛老法師的一個皈依弟子,鄭錫賓居士,他是山東人,學佛的時候他經商,他做生意,是個商人。學了幾年佛之後,他生意不做了,他去學講《阿彌陀經》,大概講得還不錯,到處去講《阿彌陀經》,勸人念佛,生意不做了。所以,他的家裡兄弟很不原諒他,認為他學佛著迷了,對他很不滿意。他有一次講經,經講完之後,聽經人都散掉了,還有幾個老朋友,他就給幾個老朋友說,他說,「我要走了,你們有沒有熟悉的地方,給我租個房子?」這朋友們聽了就奇怪: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怕死在人家裡頭,人家家裡忌諱,租個房子」。這同修們聽到:那你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不忌諱,到我家來;那個說:到我家來。家家都歡迎。「好吧!」這就到他朋友家裡去了。你看他是預知時至。住到一個朋友家,到他家裡面去之後,朋友們也就跟他講:你這往生好事,自古,古人往生都要說個偈、作幾首詩給我們留個紀念。他說「不必了!」人家要求他。「用不著!你看我這個樣子就是很好的紀念」,勸大家給他念佛。念了不到一刻鐘,他兩腿盤起來,在床上一坐,就走了,乾淨俐落,在家居士。以後,他家兄弟看到哥哥這樣去,都相信了,那個弟弟也老實念佛,三年以後,弟弟也往生了。這個不是假的,這是真的。

  所以,諸位要把這個祕訣要記住,我們聽經、研教,目的在哪裡?目的在建立清淨的信心、堅固的信心,有信有願,這個經聽不聽不重要,讀不讀也不要緊。講經的時候,你跑到這裡來坐著,看到你坐著還聽經,其實你在那裡老實念佛,一句也沒聽進去。那是什麼?人家做影響眾,為什麼?講經這個地方聽眾人多,新來的人他覺得道場莊嚴,能夠幫助他啟發信心。如果這個地方講經,聽的人只有幾個,大概這個法門沒什麼了不起,你看都沒人聽!他也就不來了。這叫「作影響眾,影響別人,不是自己要聽。可是自己有疑惑,信願還不堅定,那就要真聽,要真正用心聽,斷疑生信。你看看那個往生的,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自在瀟灑走的,他沒有別的,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具足。換句話說,他就真正做到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他真做到了。凡是不能成就的,你去找他的病根,決定這個條件裡頭有個幾條缺了,所以他不能成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在一般講,是七地以上的果位,這個就變成不思議了,不可思議。佛在一切經上講,他說凡夫,這個凡夫不是指我們,我們都不夠格,是講證得小乘初果,這個凡夫,從這裡算起,從他證得小乘初果這一天算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那麼他要想到阿鞞跋致要修多久?給諸位說,兩個阿僧祇劫以後,才能到阿鞞跋致。因為第一個阿僧祇劫,他可以證到三賢位滿;第二個阿僧祇劫,是從初地到七地;這是七地以上,所以他已經修滿兩個阿僧祇劫,進入到第三個阿僧祇劫,才得到阿鞞跋致的地位。我們是凡夫,什麼都沒有,這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阿鞞跋致的地位,所以這個法門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因此,這一些祖師大德們讚歎,說「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無上醍醐是比喻至高無上的法門,沒有比這個更高了。五濁惡世裡面最高,那其他的就不必說了。因為濁惡之極,一切法門都度不了,這個法門能度,這才稱之為無上第一法門。這些話,實實在在說,祖師大德的用意,也真正是苦口婆心勸導我們要真正相信,實在不容易遇到,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這都是真的。

  「《甄解》稱本經」,《甄解》是日本人作的《無量壽經》的註解,唐朝時候的日本法師,他在註解裡面有這樣幾句讚歎。他說這一部《無量壽經》在一切大乘經典當中,它是「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這個簡直是把《無量壽經》讚歎到極處了!說專、說頓、說真、說圓,通常這四個字都是讚歎《華嚴》、《法華》的,那比《華嚴》、《法華》還要專、還要頓、還要真、還要圓,這是讚歎到頂點了。又說,「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可見得隋唐時代日本這些高僧在中國留學,對於淨宗的認識是非常了不起的,淨土宗傳到日本之後,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下面一段這是引用印光大師的話,「印光大師讚《要解》云」,讚《要解》也就等於讚歎《無量壽經》。「理事各臻其極」,理是理論,事是事實,無論是理論、事實,都說到究竟圓滿。小本經如是,大本就更不必說了。「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這是讚歎蕅益大師的註解,《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寫這個註解,九天寫成的,他寫完之後,後頭有幾句跋語,他九天寫成的,實在了不起。你看,這是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這個註解這樣讚歎,這蕅益大師是什麼人,我們也能可想而知,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所以他這個讚歎說,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釋迦牟尼佛講此經以來。妙極、確極,他這個註解字字句句都是妙極了、正確極了,與事實完全符合,一點差錯都沒有。「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前面《甄解》,是隋唐時候日本法師的讚歎,現在看的是我們中國最近民國初年我們近代祖師對這個經典的讚歎。這樣的讚歎,教下還有不少的大法師,對這個讚歎懷疑,我就遇到過,曾經有人向我提出,他說印光大師對這個《彌陀經要解》讚歎,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實在說,如果真正通達大乘,你就曉得,印光大師這個讚歎一點都不過分,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者是讚歎恰到好處,不增不減,這叫如,一點都不錯。

  「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我們讀了祖師大德對於大小兩本經典的認識,實在講,我們不認識,我們看看別人的認識,這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如果我們讀了這些文字就能夠深信不疑,那你有很深厚的善根,這是真的,你能夠直下承當,立刻就接納,這是非常值得慶幸、可喜,是不容易的事情。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疏鈔》是蓮池大師作的,我們在《疏鈔》裡面已經讀了好幾遍。《疏鈔》裡面的註解引用《華嚴經》的文最多,為什麼?諸位一定要曉得時代的背景。淨土宗傳到明朝末年,已經衰到極處了,就是大家只曉得念佛,念佛的道理不曉得,說不出來。說不出來,別人不相信,別人就諷刺、譏笑。所以蓮池大師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禪風很盛,宗門教下瞧不起念佛人,但是宗門教下沒有不尊重《華嚴》,大家對《華嚴》尊重,都曉得《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是如來的根本法輪,這是普遍受到尊重的。蓮池大師通宗通教,這不是普通人,也是佛菩薩再來的,用《華嚴經》來註解《彌陀經》,大家看了沒話說。這是用《華嚴經》把《阿彌陀經》的地位捧起來,這是他的苦心,就是深意苦心,我們要曉得的。這是在一個時代,不能不用這個方法證明;也不是說有意勉強來烘托,不是的,本經確確實實具足了華嚴境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古德稱《無量壽經》為中本《華嚴》,稱《阿彌陀經》為小本《華嚴》。因為本經裡面確確實實有《華嚴》的特色,四無礙法界;有《華嚴》的特色,十玄門,這是《華嚴經》的特色,其他經典裡頭沒有的,但是本經具足。這是證明《彌陀經》、《無量壽經》,跟《華嚴經》的分量完全相等,無二無別,確實是圓頓大法,這是教我們斷疑生信。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黃老居士《無量壽經註解》,這個註解,我們在台灣給它流通,我們所流通的是他老人家寫的這個書的初版,就是第一版。這個書出來之後,他改過幾次,我這一次到北京,他把一個詳細修改過的本子交給我,這個本子算是第四版,改的部分改了很多。我就問他,我說還要不要改?他說不改了,這個本子就算是定本,希望以後流通就流通這個本子,從前那個本子不要再流通了。這個本子我交給基金會,讓他們那邊出版,因為必須要重新做版,我們那個舊版改,不好改,要重新做版,大概總得要半年以後才能夠印出來。這是老居士的《無量壽經解》的定本,以後可以大量的來流通。

  他在這個本子,在前面概要裡面,也就是在判教這一段裡面,他引用《華嚴經探玄記》,《探玄記》是賢首國師《華嚴經》的註解。他所用的本子,是用的晉譯《六十華嚴》,用的是那個本子。清涼大師所用的是後來翻譯的八十卷的《華嚴》,他的《疏鈔》是採取《八十華嚴》。賢首國師那個時候,《八十華嚴》沒翻出來,最初翻成,翻到中國來,只有《六十華嚴》。那麼他做的註解,特別提出《華嚴》的特色,有「四無礙法界,十玄門」。他把《探玄記》裡面的這一段文,一項一項在本經對照,本經統統都有,所以跟《華嚴》一樣,也具足了「四無礙,十玄門」。這才確確實實證明,《無量壽經》確實是《華嚴經》的精華,是《華嚴經》的濃縮。文字有廣略之別,八十卷文字多,這《無量壽經》文字少。在文字上有廣略之別,在義理上完全沒有差別,完全相同,圓圓滿滿。不能說《無量壽經》裡面義理比《華嚴經》要少,《華嚴經》裡面講的義理比《無量壽經》圓滿,那就錯了,同樣的圓滿。所以古德稱為中本《華嚴》,《無量壽經》稱中本,中本當然還有小本,小本就是《阿彌陀經》。你才曉得,這兩部經在整個佛法上它的地位,我們就可以確定了;今天我們一般講身分地位,《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它的身分地位這樣才確定,至高無上。實在講,知道的人太少了,就是學淨土念阿彌陀佛的,也不知道。黃老居士後面這一句話尤其說得好,這絕對不是淨土宗的學人自己誇自己,妄自尊大,絕對不是(如果這樣作法,那也就有過失),這個完全是事實真相。

  末後一段,這尤其可以做一個證據,「《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經》才得到究竟圓滿;如果《華嚴經》沒有後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就不圓滿。「今本經全顯極樂,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這個據是證據、憑據,這個一點都不假。《華嚴》到最後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從頭到尾,字字句句都是顯示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理事因果。「導引凡聖」,這前面講過,佛說這個經,主要是幫助凡夫成佛,凡夫只要具足信願行,沒有一個不是一生成就。對於聲聞、緣覺、菩薩,那是附帶說的,他們有這個緣分聽到了,回心歸向淨土,那是輕而易舉,真的是不費力氣,一生就圓滿成就。他還有執著、有成見,還不想學,這就叫業障,菩薩也有業障。聲聞、緣覺,煩惱障斷了,所知障沒斷;有許多大乘菩薩,所知障破了幾分,煩惱障沒斷。你們聽了也許覺得奇怪,怎麼所知障斷了,煩惱障怎麼沒斷?你要仔細念念《楞嚴》你就知道了,你看《楞嚴經》講到第四卷的時候,富樓那尊者起來對釋迦牟尼佛說,因為在第三卷末後,阿難開悟了,阿難以偈頌讚佛,阿難聽的時候開悟了,富樓那起來的時候質疑:阿難初果,他怎麼開悟了,我沒有開悟?四果阿羅漢聽釋迦牟尼佛講《楞嚴》沒開悟。富樓那尊者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他斷煩惱容易,證阿羅漢果;聽釋迦牟尼佛講大乘佛法,聽不懂,所知障重。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感情很重,所知障輕,一聽開悟了,煩惱斷不掉。兩碼事。眾生根性確實如此,何況我們現在兩個都重,這麻煩大。所以從前老師接引學生,為什麼限制那麼嚴格,不准你隨便聽講,不准你隨便看書,原因在哪裡?增長邪見。本來我這個念佛,念得很有信心,念得心很清淨,聽別人說了幾句話,心動搖了,起了懷疑,這就是魔障現前。所以嚴格的限制,是把魔障排斥出去。

  不要說你們這些同修,就是這個周宣德老居士,這在台灣我們同修們都知道,台灣大學晨曦社,就是大專學生學佛,他提倡的,晨曦社是他幫助建立的,跟台中李老師是多年的老友。他雖然拜李老師做老師,但是李老師沒有把他當學生看待,對他非常尊重。學佛那麼多年了,前些年陳健民提倡消業往生,不能帶業往生,就把他嚇呆了。我到洛杉機,他到飛機場接我,一見面,他說法師,不能帶業往生,要消業往生,那我們這一生念佛不都白念了?你想想看,聽聽人家這些閒言閒語,看看人家那幾篇文章,幾十年的信心就動搖了。我一看到他那個驚慌的樣子,我都很感嘆,我就反問他一句,我說那西方極樂世界要不許帶業往生,我說西方世界有多少人,你曉不曉得?他搖搖頭:我不知道。我說阿彌陀佛一個人,孤家寡人一個。他一聽,他說怎麼了?我說等覺菩薩還帶一分生相無明,那是不是業?他一聽,笑起來了,他說有道理!我說等覺菩薩還帶一品生相無明,還帶業,哪個不帶業?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不帶業。不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就是阿彌陀佛一個人?他這一聽就笑起來了。我就安慰他,我說你老實念佛,統統是帶業往生,只是帶的多少不一樣。你帶得多,品位下一點;帶得少,品位上一點,哪個不帶業!文殊、普賢還是帶業,他是等覺菩薩,他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是帶業。怎麼能夠說淨土五經裡頭沒有這個文字、沒有這個字樣,就證明不可以、不准帶業往生?他們所憑藉的就是這一點,這個是所知障。雖然沒有講帶業往生,我反過頭問他,我說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上有沒有講四土九品?他說,這個有講。我說四土九品,要不帶業,哪來的四土九品?不帶業是平等的,怎麼可能有四土九品?有四土九品,當然是帶業多少不同而分的。

  書真的不可以亂看,話不能亂聽。你看那麼大年歲了,聽了人家幾句話,看幾篇文章,幾十年念佛的信心都動搖了,你說多可怕,太可怕了!怎麼可以隨便看?你們這個隨便看書,斷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你不能怪我,我沒有叫你隨便看。所以說老實話,不可以隨便看書。所以我那時跟李老師學佛的時候,他這一條就限制很嚴格,不管我看什麼書,要向他報告,都要他同意,沒有經過他同意的時候,一律不准看。我們今天沒有這個限制,這個圖書館書這麼多,你們隨便看,看了的時候,害死你們,我不負責任。這就好像藥店一樣,這統統都是藥,這麼多藥,你要不曉得自己害的什麼病,看到這藥都好,都吃,亂吃,結果吃的把自己吃死掉了。藥不能隨便亂吃的,就這麼個道理。所以要知道,佛法可以救人,佛法也可以把你的法身慧命斷送掉。就跟藥一樣,對了症,就救你;不對症,就害你,完全相同。所以,不能隨便看。

  這是屬於專修淨土的人,我在過去講席當中也曾經勸導過大家,一生受持一本經,或是《無量壽經》,或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註解我只選了兩種,或者是《要解》,或者是《疏鈔》,一生只選一樣,上上根人。為什麼?所有一切邪知邪見都不能夠進入他的範圍,他不看,也不聽。如果覺得太少了,覺得讀這一點書還不夠,我又講了,你去念淨土五經一論,我們現在編的《淨土五經讀本》,這個分量就不少了。如果還嫌不夠,這就加上蕅益大師的《淨土十要》,這是中等根性,不是上等,中等根性。還不夠,那就可以再加上印光大師《文鈔》,這是下等根性。你說我還想多念一點,那我就告訴你,你往生沒指望了。雜,雜修,這就是你修的摻雜了,你摻的愈多,你愈沒有指望。

  也許有人問,我們將來要弘法呢?弘法也不成問題,你一生專講一部經、專弘一部經,也並不會有什麼缺陷的。中國古大德有一生講《阿彌陀經》講三百多遍的。清涼,大家知道,一生講《華嚴經》講五十遍的,一部經。一部經是專家,一部經決定成就,何必要搞那麼多,何必要搞那麼雜?搞多了、搞雜了,說老實話,對講經的法師都不是好事,為什麼?講雜了,講多了。這個話也不是我說的,這個話是諦閑法師說的,諦閑法讚歎他那個徒弟說,天下講經說法的這些善知識,名山大廟的住持,沒有人能比得上。他那個徒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三年,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站三天,等老和尚替他辦後事。死了以後站三天,不容易。所以,他那個讚歎也不簡單。他說你這個三年念佛,超過這些講經說法、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真超過了,不是假超過,就是諦閑法師自己也自歎不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你才曉得「專」的好處,「專」的利益,大家為什麼不肯專?就是不是上根,是下根,沒有法子,劣根性太重,煩惱習氣太深。上上根人到哪裡去找?什麼人叫上上根人?一生抱一部經那是上上根人。好,這個第六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看下面第七大段,「部類差別」,這個也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的。哪些經與本經是同部,有那些經是與本經同類的,這個底下要跟諸位介紹。第一個介紹同部的,「本經與小本《彌陀》」,就是《佛說阿彌陀經》,「是同部經典」。「《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同部,實在講就是一部經,一部經佛有略說、有廣說,廣說就是詳細說。詳細說,這就是大本,就是《無量壽經》;略說的就是小本《阿彌陀經》。只可以說文字有繁簡,言說有廣略,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裡面的義理是相同的,沒有差等,所以它是屬於同部。那麼我們受持,就是修淨土受持經典,這兩部都可以。如果你喜歡詳細一點,你就授持大本;你喜歡簡單一點,你就受持小本,這個功德、效果完全相同。

  「小本現有三種」,就是三種不同的版本。「秦、唐二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就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唐譯的是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他們兩個人翻譯,根據的梵文原本是相同的,同一個原本,兩個人翻,當然裡面的大意是相同的,可是用的文字不會是一樣的。所以說,「大體相同,稍有出入」,這就是文字上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這是對於兩種翻譯的批評。秦譯,羅什大師譯的,譯得好,就是文字譯得好,文字流暢,讀起來很順口,不生澀。因此,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念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從翻譯出來之後,一直流通到現在,大家還是喜歡。羅什是意譯的,所以它的文字純粹是中國人寫的文章。「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這是玄奘大師譯的好處。他所翻譯的,他是直譯的,不是意譯的,直譯的,就完全照文字譯的,因此裡面就有許多是印度文法,我們看起來不太順口,不太順口因此就不太喜歡它。實在講,要真正講詳細,玄奘大師講的詳細,為什麼?他一句一句的翻譯,非常正確。羅什大師譯的時候,他只譯意思,沒有照原文一句一句翻。所以,一個是意譯,一個是直譯。意譯,完全像中國人自己作文章,這個我們中國人當然喜歡;直譯的,雖然很正確,我們看起來別別扭扭的,反而不太喜歡它。這就是玄奘大師的本子沒有法子流通,原因就在此地,它的翻譯的方式保存了梵文原文的那個樣子,就是從原文一句一句這麼翻的。

  「夏蓮居居士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廿一字」,這就是說明,夏蓮居居士有《阿彌陀經》的會集本。這三個本子我們印出來了,我們此地有流通的,《阿彌陀經》三種本子。夏老居士就是把羅什的譯本、玄奘大師的譯本會合起來,重新寫了一個本子,就是《彌陀經》的會集本,這個會集本文意都是圓滿具足。同時秦譯這個經,可能從前流傳本子都是抄寫的,抄寫大概可能漏掉一行了,應該是一行,因為它二十一個字,二十一個字在古時候這個版本這是一行的,大概是抄寫的時候抄漏掉一行,這一行在襄陽石經,就是那個石頭板上刻的,它那個經比我們現在《阿彌陀經》多二十一個字。這個石刻是在六朝時候,在南北朝時候刻的,距離羅什大師那個時代不遠,應該是正確的,後來傳寫漏掉這二十一個字,一直到今天,我們所有的版本上都看不到這二十一個字,可能是抄寫訛錯。為什麼?如果把這二十一個字補上去,羅什大師翻的這一段經文,跟玄奘大師所翻的就非常接近。所以根據幾個本子會合起來看,這二十一個字應當是羅什大師翻譯,後來人抄寫漏掉的。這二十一個字在「一心不亂」的下面,接著一心不亂下面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有這二十一個字,現在我們這個《彌陀經》,一心不亂之下,就這二十一個字沒有了。所以,夏蓮居依據石經把這二十一個字補進去了。「會本依古德意,補入此二十一字,大有益於聖教也」。

  現在我們這些年來極力提倡夏老居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我們沒有提倡《彌陀經》的會集本,如果提倡《彌陀經》的會集本,恐怕會惹來是非很多,因為羅什大師這個本子已經普遍流通了,不要再改了。我們將奘師的本子、夏蓮居的會集本印出來,提供給同修們做參考,如果有研究《阿彌陀經》的,我們這個提供你做參考。平常我們要念,還是念羅什大師這個本子好,大家都念這個本子,我們也就念這個本子,不會錯的。因為羅什大師這個本子,玄奘大師見過,玄奘大師對羅什的本子並沒有不好的批評;不但沒有不好的批評,反而讚歎。從什麼地方曉得他讚歎?玄奘大師最得意的徒弟窺基法師,窺基是玄奘的傳法弟子,是玄奘的傳人,也是中國法相唯識宗的始祖,法相唯識宗是玄奘大師翻譯出來的,翻出來並沒有建立一宗,他徒弟手上才成立一宗,成立了法相唯識宗。窺基大師給《阿彌陀經》寫了一個註解,就是《通贊疏》。他用的什麼本子?他用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沒有用他老師的譯本。這就證明,他師徒兩個人對於羅什的本子非常推崇,從這兒就證明了。如果說羅什的本子有問題,窺基大師寫註解一定寫玄奘大師的譯本,不可能用前人的本子。這個給我們後人也的確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佛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佛法裡頭沒有人情。現在的佛法,人情佛法,要是他們到現代來,「玄奘大師的,我當然要替老師作註,要捧老師,怎麼可能捧別人?」你看看窺基不捧老師,去捧古人,這個意義很深,真的依法不依人。玄奘大師也沒有怪他:我這個徒弟對不起我,你看看,不捧我,不用我的本子,還去用羅什的本子。玄奘大師沒有責備他,他也沒有覺得我對不起老師。你就曉得古人重法,不重人情,依法不依人,這個才是正確的。

  這個兩種是屬於同部。除同部,還有同類。什麼叫同一類?凡是說明、勸導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典,就是屬於同一類的。所以這個第二「同類」,「凡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其中亦有親疏」,這個親疏的差別是講念佛方法。因為《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都是主張持名念佛,假如同類當中也是主張持名念佛,這就親了;如果不是用持名,或者用觀想、觀像,其他方法來念佛,那就比較疏遠一點,親疏是這麼說的。所以「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為疏」。下面舉幾個例子。「如《佛說觀無量壽經》」,這是同類的。「《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就是末後這一章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是用修十大願王的方法,求生西方淨土,這就比較疏了。《觀無量壽經》裡面,他講的有觀想、觀像,有持名,那有持名,那也算是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個也親,因為它也是主張持名念佛的。「《往生論》、《安樂集》等等」,這個雖然不是經,祖師的著述,可以把它看作經典,這些都是屬於同類的。曉得經有同類的,論有同類的,這同類的裡面就不少了,譬如說蕅益大師所選的《淨土十要》,全是同類的。

  第三,就是「帶說淨土經論」,不是同類的。不是同類是什麼?是附帶說的,佛在講經說法,有幾句話特別勸勉大家求生淨土,這是附帶說的。同部的是專說的,同類也可以說專說的,它專裡面,它不是純粹專,它還附帶一些其他的,所以這就變成同類的。帶說的,這是幾句話,分量很少,像這樣帶說的經典那就太多太多了。「《淨宗經論合刊》」,我們以前出版這麼一部書,「內載有二百四十餘種」,這是經論的目錄,在《大藏經》裡面,隨便去查一查,就找出二百四十多種。「此乃略舉其要,遺漏難免」。所以古人說,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念佛往生,真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可見得佛的苦口婆心,無論講什麼經典,佛多多少少都會有幾句話勸我們求生淨土。這個深意,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能夠理解,然後才曉得,佛出現在這個世界,佛真正的意願是什麼,你才會知道。實在講老實話,就是希望我們早一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本意。這是諸位遍讀大乘才會發現,才知道佛勸我們往生,這個話講得最多,四十九年當中講了幾百遍,換句話說,這就是最重要的。要不是最重要的,不可能重重複複的講幾百遍。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