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十九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19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三面,倒數第三行,我們看「所被根機」第二段,「淨土法門,奇特殊妙,當機之說,亦有三例」。這個首先稱讚法門的殊勝,詞句看起來很平常,是因為我們看多了,習慣了,其實含義非常的深廣。它是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這是我們從近處看,這個法門是佛一生當中所說法門之中最奇特的、最殊勝的、最微妙的;不僅是世尊一代時教,要說真話,那是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法門,這個法門也是第一奇特、殊勝、微妙。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偈子當中曾經說,這個法門是「億萬人中一二知」。幾個人能認識這個法門?認識這個法門的人,蕅益大師說得好,像馬鳴、龍樹、永明、智者之流,他們真正認識,凡是認識這個法門的,沒有不求生淨土的。不要說是一般在家人不認識,就是出家的高僧大德,歷代之中,認識這個法門的也不多。所以這一句奇特殊妙,實在是讚歎到備至。

  究竟什麼人是這個法門的當機者?自古以來有三種說法,這底下就給我們舉出來,「上輩往生,唯是菩薩」,這是一種說法。「唐善導大師以前之古德」,就是善導大師以前的古大德,他們有這樣的說法。「多認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從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絕分」,這個不是凡夫往生的,這是一種說法,這是古德的說法。學佛的人,佛當年在世教給我們,特別是教給我們後學的人,四依法裡頭第一條「依法不依人」。這個說法是古來祖師大德們說的,他是人,他不是佛,如果我們從四依法來說,他這種說法在經論裡面找不到根據,我們就可以不相信,他這個說法要經典裡面找到根據。諸位《無量壽經》念得很熟,你看在《無量壽經》裡頭有沒有這個意思?果然要有這個了,這個經題上「清淨」還可以用,「平等」兩個字就要拿掉了,為什麼?不平等!我們這個經題是「清淨平等覺」,為什麼上品上生我們沒分?所以要曉得,這是從前人的說法,善導以前的說法。

  我們再翻過來,第二個說法,「本為凡夫,兼為聖人」。這又是一個說法,這個說法是誰說的?就是善導大師說的。善導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大家都曉得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的話。這個說法我們在本經,這個經文對照對照,確實是這個意思。

  「善導大師《四帖疏》」,善導大師這個話在《四帖疏》裡面說的,《四帖疏》是《觀無量壽經》的註解,善導大師的註解,這個註解的名字叫《四帖疏》。這個本子在台灣流通很廣,過去道源老和尚一生講過很多遍,他老人家講《觀無量壽經》都是依《四帖疏》講的。「破前說曰」,就是批判前人所講。「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前面古人的講法,是菩薩才有分,那是聖人不是普通人;善導大師的說法不是如此,那個講法錯了。如來說此十六觀法,這是佛講十六觀法是淨土修行的方法。念佛方法有很多種,總括起來不外乎四大類,這個四大類,就是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這四大類。這個十六觀裡面就是觀想、觀像、持名,所以念佛方法都在其中。他說是佛說這個法門「但為常沒眾生」,這個常沒是什麼意思?就是生死輪迴的眾生,所謂頭出頭沒。你生在三善道,就好比頭出,出頭了;一下一個跟斗就栽到三惡道去,就頭沒了。這是比喻,好像我們在水裡面,頭伸出來吸一口新鮮空氣,轉過頭來又沉到水底下去了。所以諸位總要曉得,如果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在三惡道的機會決定是多,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機會也少,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同樣是學佛,同樣是念佛,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過:一萬個念佛人當中,真正能往生也不過是三個、五個。原因在哪裡?不是經上說的錯誤,是你自己把經義誤會、曲解了。由此可知,經典的理論、方法、因果,我們要徹底明瞭,這一生念佛才有把握,所謂是「萬修萬人去」。如果這個裡面有一絲毫差錯,這一生就不能往生了,這個不能往生是佔決定大多數。

  我這次在北京會見了黃念祖老居士,他老人家知道台灣淨土修學的狀況,非常歡喜,他說大經,就是這一本《無量壽經》,特別指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在台灣從南到北念誦的人這樣多,講解的人這麼多,依教奉行的人這麼多,他老人家說,台灣劫難可以免除,這是肯定的。至於能有幾個人往生,這個他搖頭,不敢講了。由此可知,讀經念佛,消災免難是決定可以達到的;往生,那一定要念到心清淨,心淨則土淨,這樣才能往生,與法不相應不能往生。所以往生的條件,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跟諸位提醒,念佛念到功夫真正得力,最上乘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亂,那是生實報莊嚴土;中等這個程度是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事一心不亂是見思煩惱斷掉了,我執破了,這是事一心;最下等的功夫叫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所謂功夫成片,就是你心裡面一天到晚,佛法講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才叫功夫成片,這是往生的條件。如果我們一面念佛,一面還想東想西,心裡還有分別、執著、牽掛、憂慮,這個不能往生,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真正要求往生的話,必須把一切煩惱、分別、執著、牽掛統統念掉,符合本經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要符合這個標準,這樣才能往生。往生的功德利益,就像前面所說,奇特殊妙,真正不可思議。即使凡聖同居土往生的,這是我們講往生最下等的功夫,這個下等裡面也有九品,三輩九品,這下輩也有九品,這九品當中,中上品的人都自己曉得什麼時候往生,預知時至,可以不生病,走的時候自自在在、快快樂樂。

  像香港東蓮覺苑的何東夫人,她往生度了她一家,她的兒子媳婦一家人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家裡只有一個老太太念佛。她往生的時候,把親戚朋友統統召來,開往生大會,跟大家開示,講完之後,她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你們大家念念佛送我。念了不到十五分鐘她走了,一家人從基督教回過來信佛了,為什麼?親眼看到老太太表演往生了。真的,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

  在台灣,在台北過去蓮友念佛團李濟華老居士,年歲大一點的人都還記得。他往生的時候,那個時候台北市還沒有計程車,往生的那一天,他跟他太太兩個坐三輪車到念佛團去參加共修會。念佛團共修就跟打佛七一樣,是一支香,念佛完了之後(繞佛完了之後)止靜下來,有講一段開示,這個開示通常都不超過半小時,這些老居士們輪流講開示。李老居士坐三輪車到念佛團去,在車上跟他太太說,他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妳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得寂寞?」實在講他太太也不知道他那天晚上往生,他太太很慷慨,「你能往生,這個好事情,你就不要管我了。」這太太就同意了!到念佛團講開示的時候,那天是輪到魏老講開示,他跟魏老說,「我們兩個換一換,今天我來講」。他老人家一上台講開示講了一個半小時,非常懇切勸勉大家念佛求生淨土。講完之後他向大家告辭,他說我要回家去了。老居士八十多歲,講一個半鐘點,大家認為他講累了,他要回家去了。哪裡曉得一下台,他在小客廳沙發上一坐,往生了,他是回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老家。你們想想看,往生之前講了一個半鐘點的開示,講完之後告訴大家:我回家去了。這是在台北多少人看到的!現在台中徐醒民居士,那個時候他在新生報做記者,他親眼看到的。我在台中,他寫了一封限時信告訴我,他說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親眼看到的。現在在美國舊金山甘老太太那一天在場,甘老太太敲引磬送他往生。沒病!

  這還不稀奇,你看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法,病重的時候才聽到這個法門,死心塌地,叫全家人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天三夜,他看到西方三聖,彌陀、觀音、勢至,從雲端裡面下降來接他往生。跟《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他是三天往生的。DC同修打電話給我,他說太殊勝了,這樣的事情,不但在近百年當中,我們中國沒有見到,怎麼會在外國發生這個事情?DC那邊同修念佛的人信心堅定了,親眼看到的。所以諸位要知道這一句話是真的。

  「但為常沒眾生」,這個但就是專,專門為了六道生死凡夫開的這個法門。「不干大小聖也」,大聖是菩薩,小聖是阿羅漢。這就是說明,這個法門是無上法門,佛對什麼人說的?就是針對六道凡夫而說的。

  「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三輩九品這個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不是佛造成的,是我們每個人學佛遇的緣不一樣。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把淨土法門理論、方法、境界、因果講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取上品。遇不到緣,沒有機緣聽不到,也能老實念佛,像周廣大先生他就什麼都不懂,就是憑這一句阿彌陀佛,知道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他就死心塌地念,這個當然品位就低,這是講遇緣不同。至於念佛而不能往生的,也是遇緣不一樣,遇到緣到要緊的時候不相信,去相信世間鬼神去,這就糟了!這個事情很多,不要說是到臨終,活人到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我這次在美國達拉斯建個小道場,陳大川居士去了一看,說這風水很重要,一定要請夏荊山居士去看看風水。我說好吧,滿你們的願好了。可是我聽了心裡很難過,為什麼?佛不相信,去相信一個風水,這不是完了?我在那裡苦口婆心講了多少年,還不如人家風水先生講一句話,他相信風水,不相信佛法;相信算命先生,不相信經典,這有什麼辦法!這個人念佛能往生嗎?不能往生。為什麼?到了緊要關頭他不相信佛,也不相信經,把三寶統統丟掉了,他去求神求鬼,去求那些算命看相的,求這些,這個是決定輪迴,這個我們要懂得。所以那個念佛不能往生,他不能往生的原因在哪裡?我們把原因找到了,把原因消除掉,我們自己往生的道路上就沒有障礙了,就會一帆風順。所以這個信佛太難太難了,淨宗第一個條件就是信。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了六個信,六個信第一個是相信自己,第二個是相信佛,第三個相信因,相信果、相信事、相信理,不容易,實實在在不容易!有人學一生的佛都不相信,學一生的佛,連邪正都不能夠辨別,那還談什麼?學佛要真學,不能把佛法當兒戲。

  周宣德老居士對台灣佛法的弘揚有很大的貢獻,大專學生學佛是他倡導的,大專社團第一個是台大晨曦社,就是他幫助成立的。學佛幾十年了!我這次到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周宣德給他寫的信,他看也不看,不要說回信,看都不看。什麼原因?是因為他在台灣有個出版社,慧炬出版社,曾經替某一位老居士出版了一部書,這個老居士邪知邪見,他替他出這本書。他說周老就不要談了,這麼大年歲,學這麼多年的佛,連邪正都分不清楚,還談什麼?不必談了。所以我們聽了之後,想到黃念老的門檻不亞於當年弘一大師。弘一大師門檻是高峻,他給你約定,明天早晨八點鐘你來見我,你早來一分鐘他不開門的;你遲到了他門關起來,把你罵回去。一定要準時,早來了也不行,是遲來了也不行,說幾點幾分就是幾點幾分,他很嚴格的,這是真正修道人他有他的作風。

  這講遇緣不同,所以這個緣實在講是可遇不可求,到哪裡求去?遇到了很幸運,遇到了要認真的修學。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機會,機會遇到了要好好的抓住,不能把它放棄掉。所以這個三輩九品差別是在緣上,我們今天遇到的緣可以說是第一殊勝。淨宗最主要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原譯本跟歷代的會集本,總共有九種不同的版本,九種本子裡面是以這個本子最為圓備,圓是圓滿,備是詳備,沒有一絲毫的缺點,這個本子是最好的本子、最善之本,我們遇到了。更難得的,今天我們有李炳老的眉註,有黃念祖居士的註解,這些人是有修有證,縱然有證我們不敢講,有修有學這是大家所公認的。黃老居士是夏蓮居的學生,跟夏蓮居老居士二十年,夏老的傳人,這個註解決定不會有差錯;李老的註解精簡,值得我們參考。這部經傳到台灣來,是律航法師從大陸帶到台灣來的,律航法師俗名黃臚初,黃念祖那個跋上有他的名字。在大陸上,他那個時候沒出家,一起在一塊學佛,都是夏蓮居的學生,這個經本是他帶到台灣來的。帶來之後給李老師,李老師在民國三十九年在台中講過一遍,那個眉註就是那個時候寫的。這是經典傳到台灣來的因緣。以後黃居士出家了就是律航法師,今天在台中廣化法師就是律航的徒弟,在我們北部廣元法師書法寫得很好的,也是律老的徒弟。所以這個緣重要,我們今天這個緣是無比的稀有殊勝。所以說老實話,我們學佛將來往生要生病就不好了,就不好看了、就難為情了。人家是坐著走、站著走,咱不能站著走,也應該坐著走,也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樣病都不生,這個走這才對得起。決定做得到,你只要依照這個經典理論、方法去修學,決定做得到;你要不相信經典,還去相信鬼神,還去搞迷信,那就不行,西方淨土這一生就沒分了。

  「又云: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這個三段話都是從《觀經四帖疏》裡頭摘錄出來的,可見得善導大師所講的前後是一致。什麼人是淨宗當機?一切善人、惡人、大乘、小乘、凡夫、愚痴,統統都有分,所以這個法門廣大無邊。上從等覺菩薩,你看文殊、普賢還要發願往生。在這個經典上你們看到的,彌勒菩薩是本經後半部的當機者;阿難尊者是禪宗二祖,阿難現在在哪裡?你們同學念過這個經都曉得,阿難在西方極樂世界。怎麼知道的?因為他發願往生的,他也要往生,所以我們曉得,阿難在西方極樂世界,禪宗二祖。下而言之,五無間地獄的眾生,他要是有機會遇到這個法門發願往生,一樣成就,所以這個法門是平等法門。在極樂世界以外,沒有往生極樂世界,說老實話,不平等,有菩薩、有聲聞、有六道,不平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律平等。這個是大經裡面,我們已經讀得很熟悉了,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所以殊勝微妙無比!

  「大師之說」,這個大師是指善導大師。「上契聖心,下洽群機」。聖心就是佛心,阿彌陀佛的本願,一切諸佛如來的本懷,這是聖心;下洽群機,九法界眾生個個得度、個個圓成。「實大有功於淨土。故中日諸師,多承此說」。實是真實,真真實實有功於淨土的弘揚,所以在當時中國跟日本,日本在唐朝到中國來留學的出家人很多,尤其是跟善導大師學的人不少。日本人對於善導大師非常崇敬,在我們中國,善導大師的像我們都很少見到,在日本,善導大師的塑像是很容易見到的,我們台北市的善導寺是日本人建的。你只看到「善導寺」,一定是修淨土宗的,這個名稱就是紀念善導大師的。日本在唐宋的時候,淨土宗的修學非常之殊勝,他們三經的註解遠遠超過我們中國。這是善導大師對於日本淨宗的影響非常之大。這是第二個說法。

  第三個說法,「專接上根,旁及中下」。這又是一個說法,我們看到這一句,乍看起來很茫然,因為講的是上根,我們自己不是上根,恐怕沒分。這就是誤會了,這就是望文生義,叫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什麼人是上根?說老實話你正是上根。哪些人不是上根?很多菩薩、阿羅漢不是上根。為什麼?不信就不是上根,相信就是上根,它的上根是這麼說的,所以跟前面善導大師的講法沒有兩樣。我們看底下這個解釋,「《疏鈔》曰」,《疏鈔》是蓮池大師說的,就是《彌陀經疏鈔》上講的。「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明是說明,信位就是初發心的,初發心的人有四種不同的根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現在在中國、在外國,在台灣、在大陸,你看拜懺的風氣好盛,拜梁皇懺、拜水懺、拜大悲懺,淨宗也有方便,還有淨土懺,叫你搞這個,這是什麼?這是下等根機搞這個。「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修習止觀是什麼?教下,賢首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是教下,包括禪宗,因為禪也是止觀。這是真正修行的,跟那些一般拜懺的不一樣,真正用功、真正修學,那是什麼?中等根機。上等根機什麼人?「以求生淨土被上機」,你現在是不是一心一意要求生西方淨土?如果你是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那你是上機,你是上根。

  這個話乍聽往往聽糊塗了,我們講對於經論的理解不深,比不上那些高僧大德們,比不上他,我們所讀的東西也沒有他多,怎麼我們是在他之上?諸位如果把《無量壽經》多念幾遍,應當要覺悟,對於這個法門一接觸能信、能願,願就是發願求生西方,這個人,佛在經上說的,這話不是我說的,佛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他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不是凡人。凡人怎麼可能一接觸你就相信、你就能發願?不可能的。這是他有非常非常深厚的善根,過去生中的善根,現在十方諸佛如來冥冥當中的加持,那當然一般菩薩、聲聞怎麼能跟他相比?不能比。他確實是上根,確實不是凡夫。這個話要不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講,我們要是聽人家說,我們怎麼能相信?所謂是難信之法。所以諸位能信、能願,我們就曉得,你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比阿闍王子那五百個人善根還要深厚,阿闍王子那五百個人才只供養了四百億佛,無量無邊跟四百億,這不能比,你的善根之厚超過阿闍王子五百人。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你怎麼可能?這個法門在一切法門裡面稱之為第一法門,哪有那麼簡單,第一法門,他就相信、就接受,哪有那麼簡單?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都不能夠接受,都不能相信,你怎麼會相信,怎麼會接受?所以我剛才舉例子講的這三個人,何東夫人、李濟華居士、周廣大先生,這都是像經裡面所講的,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一生當中緣成熟了。

  底下有解釋,「初謂業障眾生」,這就講禮懺滅罪是對初機的,初機是講業障眾生。什麼叫業、什麼叫障,要搞清楚,我們每個同修都覺得自己業障很重,想什麼方法去消業障。那麼什麼叫業,什麼叫障,什麼叫業障?這三個問題沒搞清楚,我相信你的業障是消不掉的。為什麼?業障沒搞清楚,你怎麼消法?你那個禮懺真的把業障消除了嗎?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不但沒消除,是愈拜業障愈多,業障在增加,沒消除。業是什麼?業就是造作。造作,起心動念就是造作,起心動念是意業;口裡面言語是口業;身體的動作是身業。身口意三業都在造惡,造惡就障礙了你的清淨心,要拿我們的經題來講,障礙了「無量壽」、障礙了「莊嚴」、障礙了「清淨平等覺」,這叫障。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滿嘴廢話,那個業障怎麼能消除得掉?我這一次在北京跟黃老居士談了七、八個小時,在座的還有兩位,我們四個人在一起談,談完了,老居士很感慨的說,我們說這些統統是廢話!什麼話不是廢話?他老人家講,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話,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是廢話,要緊!我們頭腦裡面,除了想阿彌陀佛叫正念,除阿彌陀佛之外,想什麼都叫妄想、都是造業。這個話不是真正過來人,說不出來。你就曉得修淨土應該要怎麼修,二六時中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想阿彌陀佛,口裡面念阿彌陀佛,身體禮阿彌陀佛,這叫三業修行,這樣才能夠消業障。絕對不是我造的罪業很多,請幾個法師給我拜七天梁皇懺就消掉了,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所以這業障眾生。

  「中謂凡夫、二乘」,那個中等根性是什麼人?是凡夫,凡夫這是業障很輕的凡夫,不是普通凡夫;二乘是聲聞、緣覺,包括權教菩薩。這些人是各宗各派裡面的真正修行人,因為他不求往生淨土,所以他是中根;他如果求往生淨土,他就變成上根了。「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這個大乘菩薩,只要我們一發心,發願求生淨土,我們就是大乘菩薩,確確實實超過聲聞、緣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經上講「皆是阿鞞跋致」,這個皆是,就是統統都是。沒有說上品生的是,中品生的不是;實報莊嚴土生的是,凡聖同居土生的不是,經上沒有這個文字。皆是,皆是那就是從上上品到下下品、從實報土到同居土,統統都是,所以這個就不可思議。

  我們現在雖然沒去,沒有去你決定去,那你不是菩薩誰是菩薩?這一點要認識清楚。我今天已經發願,已經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了,自己拍拍胸膛是決定靠得住,決定有信心,這一生決定能往生,這就是菩薩,這就是上根。有很多念佛的人來問我,「法師,我能不能往生?」我聽了這個話告訴他,我說你決定不能往生。他說「為什麼?」我說你不相信,你怎麼能往生?你要拍拍胸膛「我決定往生」,你來問我,我說你決定往生。為什麼往生?你自己有信心。這個法門決定不能懷疑,所以念佛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你就決定成就。如果你有懷疑,或者是間斷、或者是夾雜,這靠不住,這就很難講了,你沒有把握。如果真正把這九個字做到,你就確確實實有把握。

  你再看我們從前印的這個大本,我們第一次在這講用的這個大本,大本那個經後面,我把倓虛老法師的《念佛論》附在我們這個經文上。倓老法師是念佛往生的,他老人家講他一生看到念佛往生,站著走、坐著走的,預知時至、不生病的,他看到二十多個;他聽說的還不算,親眼看到的。他在《念佛論》後面舉三個例子,一個出家的、一個在家男居士、一個在家女居士。那個女居士是青島的張氏,這個女居士的先生是拉黃包車的,那個時候三輪車都沒有,民國初年,青島碼頭上拉黃包車的車夫,她有兩個小孩,一家四口生活非常清苦,一天不去拉車,一天就沒有生活。這一位女居士參加了湛山精舍的念佛會,湛山精舍也是倓老法師在青島的道場,每個星期念佛,她去幫助廚房裡面洗碗,去做這個工作,在湛山精舍不少年。她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往生那一天跟她先生講,叫她先生好好的照顧小孩,小孩很小,大的才十歲,小的是六、七歲,叫她先生照顧小孩,她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她先生把她臭罵一頓:我們家裡窮得這個樣,妳還來給我說風涼話。一生氣就拉車到碼頭上去了。她小孩這時出去玩去了,她自己在家裡洗洗澡、換換衣服,沒有新衣服,換個乾淨衣服,在床上打坐走了。到中午小孩回來要吃飯,肚子餓了要吃飯了,小孩發現的,發現他媽媽在床上打坐走了、死了。小孩才報告鄰居,鄰居把她先生找回來,大家措手無及,這才到湛山精舍報信,同修來幫她處理後事。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也不懂什麼經教,憑什麼往生?老實念佛。這個是在《念佛論》後面,你們諸位都可以看到的。這是什麼人?菩薩!她不往生之前,誰瞧得起她?沒有人瞧得起她。這一往生、這麼一走之後,哪一個人比得上她?出家人講經說法的法師、名山寶剎的方丈,能比得上她嗎?比不上。人家多瀟灑、多自在,說走就走了,也沒有生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要曉得,真正發願求生淨土,一心專念,這個人就是大乘菩薩,所以這個法門是大乘菩薩所修。上根就是指這些人的,凡是往生淨土的統統是上根,這是「專接上根」。

  「旁及中下」怎麼講?中下根不是專修的,到臨命終時才發願求生淨土,那叫中下,但是人家有能力。像哪些人?我們舉一個例子,像倓虛法師就屬於中下的,因為什麼?他不是專修的,他是專門修天台宗的,在臨終的時候發願求生淨土。或者是參禪的,或者是學密的,就是學其他法門的,到最後感覺得這個法門不得力,回轉頭來專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叫中下。一聽到這個法門就相信、就接受,決定是上根人,也就是說,上根人是講專修的,中下是講兼修的。兼修的,因為一萬個人當中才難得有三個、五個往生,所以叫中下;專修的是萬修萬人去,這是上根。

  底下引用《要解》說(前面這一段是蓮池大師講的,這個後面一段是蕅益大師講的),「《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這一句話也是讚歎到非常的圓滿。這個法門的深,連等覺菩薩都不能完全了解;這個法門之妙,十方諸佛都讚歎。妙在哪裡?妙在不認識字的愚夫,或者是罪業深重的凡夫,乃至於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能夠往生,這個才妙,理太深了,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破盡一切戲論」,戲論是指什麼?戲論是指講經說法,就是教下統統包括在這一句裡面了。「斬盡一切意見」,是講的宗門,禪宗。這兩句話就是超越宗門、教下,可見得它深妙,要不深妙,怎麼能超過宗門、教下!超過宗門、教下,就是超過一切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法門超越了;一切法門度不了的,這個法門能度。說這個法門還度不了,沒有這個道理,這個法門決定能度,問題就是你接不接受,你肯不肯照做?要肯照做是決定得度。其他的法門不一定能夠得度,這個法門肯定、一定是得度的,所以它才叫妙。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這個擔荷的意思就是承擔、就是接受,現在講的接受,什麼人能接受?馬鳴菩薩、龍樹菩薩、智者大師、永明禪師,他們這些人有資格承擔、有能力接受。為什麼原因?沒有懷疑了。這個地方講的四大師,是一切法門他們都通達無礙,所以他相信,決定不會懷疑。為什麼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高僧大德,對這個法門懷疑而不肯修學?就是對於宗門、教下沒有鑽透,沒有透過來。徹底透過來,才知道如來教化眾生的本懷,那就是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終極的目標,都是誘導你歸向淨土。像《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華嚴經》要不歸到西方淨土,《華嚴經》就不能圓滿,它是歸到淨土才圓滿。所以我們初學的人,如果不是善根深厚,不是諸佛菩薩威神加持,你怎麼能跟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一樣?這個一樣是什麼?一樣沒有懷疑,斷疑真信,他真的相信,一絲毫懷疑沒有,依照這個方法、理論去修學。這是舉兩位大師他們對於本經當機的說法,這個說法跟前面善導大師的講法完全相同。

  下面再給我們解釋深妙之意,「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深妙」。這個法門的修學,說實在話很不容易,難在什麼地方?難在諸位不能相信。現代的人,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這個確確實實是真話不是假話,現代人聽騙不聽勸、信假不信真。我跟你講真的,不相信;騙你,反而容易相信,這叫愚痴、叫顛倒,佛在經上講「可憐憫者」,可憐!那有什麼法子?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淨宗的修學著重在讀誦,你們一下手就要求解,能解嗎?不能解。你們所理解的,說個老實話,叫邪知邪見,邪知邪見就是業障。這個話也不是我說的,我也不敢這樣講法,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講的,他老人家講的,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你們想想看,要怎麼辦法?我們看看過去往生的這些人,都沒有著重在求解,一句彌陀念到底就決定往生。靈巖山是印光大師的道場,念佛堂二六時中念佛,佛號不間斷。他那個道場裡面的特色,沒有講經,一部經也不講,只有講一個簡單的開示,開示什麼?提醒大家的警覺心,不講經的。這個道場現在還存在,我這次特地到靈巖山去拜拜印光大師的舍利塔,這是我們的祖師。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是印老的學生,所以我到蘇州特地去看一看。

  所以淨宗的修學,我勸諸位同修先讀經,首先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然後再求解。這個方法是我們佛門祖祖相傳的老方法,方法的特色,是根據四弘誓願的教訓建立的,四弘誓願首先叫你發願,發願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就是無上的菩提心,我要幫助眾生、要成就眾生,要幫助眾生斷煩惱、出三界、往生成佛,這是無上菩提心。從哪裡做起?所以四弘誓願第一個是願,第二、第三是行,就是從哪裡做起?先斷煩惱。用什麼方法斷煩惱?今天叫你念經就是斷煩惱。煩惱是什麼?就是你的妄想習氣,我念經就不打妄想,不念經就打妄想。為什麼不念佛?一面念佛還一面打妄想。所以念佛這個法門,對初學的人比較不容易得力。初學的人念經容易得力,一打妄想,經就念錯了,念錯了怎麼辦?從頭再念,而不是說念錯了接下去再念,不是的,從頭再念。一定要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下來不打一個妄想,目的就是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這叫斷煩惱,所以念經是斷煩惱。這個方法修個三年、五年,你一定心清淨,你煩惱輕了,煩惱輕、智慧長,智慧透出來了,這個時候一聽經就開悟了。所以我們看古人,你看《高僧傳》、《居士傳》,學佛聽經三年、五年他就開悟了,功夫好的證果了。我們今天搞一輩子,說老實話連消息都沒有,還是迷惑顛倒,原因在哪裡?方法錯誤,我們是不斷煩惱就學法門。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善知識教不教你?不教你,狠狠的教訓一頓:你出去,不要來見我。為什麼?沒有資格學,你煩惱太多、妄想太多了。不是他不慈悲,是你沒有基礎!

  我們昨天到萬佛寺,到南普陀參觀了一下,我昨天心裡有個念頭,想辦一個小型的佛學院,大概一年之後我想辦個小型佛學院,學生來要考試,考什麼?要背《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從頭到尾默寫一遍,錯一個字扣一分,六十分及格。換句話說,錯四十個字,這個學生就不要了,這一部《無量壽經》兩萬多個字,錯四十個字這個學生不要了,這個經要默寫。淨土五經我總得出幾個題目來考一考,考試及格了我們就收,有一個學生收一個,有兩個收兩個,我不要很多學生,很多學生沒用處。真正修學,真正發心,黃老居士所期望的,希望淨宗真正出現幾個宗教俱通,這樣的大善知識,佛門才有前途,眾生才有福。到這個佛學院來參學,在家出家不限定,只要你考試及格了,我們一律都歡迎。所以你們同修要想發心弘法利生,一年的時間應該可以來得及,這《無量壽經》一天念十遍,一年可以念三千六百遍,大概差不多,沒有這個根柢談什麼?什麼都不能談。

  所以這個基礎教育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這樣用功去修學,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所以這個一年的工夫叫你去念經是什麼?斷煩惱,煩惱真正斷了才有資格學法門。然後你真正覺悟了,你對於這幾句話,「至圓至頓,無上法門」,你才會懂得,你才能體會到這個話裡面的意思。圓是圓滿到了極處。《華嚴》是圓教、《法華》是圓教;說實在話,《法華》、《華嚴》跟《無量壽經》一比,《無量壽經》是十五的月亮,《法華》、《華嚴》是十四的月亮,雖然圓,不是真正的圓,這才是真圓。頓是頓超、是快速,像周廣大居士,這是我們聽到的最近的,三天三夜就成功了。還有哪個法門能比這更快?沒有了,他是在重病的狀況之下,三天三夜成功的。DC同修告訴我,周先生一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他雖然病很重,他痛苦沒有了,這就是非常好的瑞相。本來他那個病,他是壞血症,就是我們講血癌,很痛苦,一發心求往生的時候,念佛的時候,他就不痛,止痛藥都不要,這是個好瑞相。念了一天一夜的時候,先是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現前。當時有一位同修開導他,就龔振華居士,提醒他: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沒有見到阿彌陀佛出現,任何佛菩薩出現都不可以跟他走。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開導!所以地藏菩薩現前,不理他,念了幾分鐘,地藏菩薩沒有了。又念了兩天兩夜,把西方三聖念來了,這才跟他走。這個開示了不起,那真是最重要的關頭,一句話提醒。

  所以說「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我們凡夫思考,思考不到的,分別不得的。「故曰深妙」,這個深妙的意思,諸位要不深深契入,很難體會。但是方法簡單,「但驀直念去」,驀直就是一直,你只要死心塌地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假方便是不必藉其他方法來幫助,用不著。「不落思量」,這一句話重要,我們現在要研經,要研究、要討論,統統落在思量上,落在思量上是什麼?邪知邪見,還搞這個,這就錯了。也許有人講,我這個道場如果要不搞一點熱鬧,他們都不來了。那麼我們要問問你,你的目的還是要大家來湊熱鬧、還是你要往生?如果湊熱鬧,開舞廳熱鬧。真正修行,人愈少愈好,黃老居士的話,同修貴精不貴多。你要搞人多幹什麼?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這是妄想。所以說不落思量,真正志同道合的在一塊共修;不是志同道合的你到別的地方去,不必到我道場來。這個道場是成佛的道場,三個人三尊佛,四個人四尊佛,還得了!道場人再多是些什麼?妖魔鬼怪。「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這個破除戲論,就是指教下,教下裡面講經說法統統是戲論。就像黃念祖居士,我們談了六、七個鐘點,他說都是廢話,沒有一句正經話,正經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都是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就是指禪宗裡的參究,參話頭、觀心都是計度分別。「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所以這個法門你能夠直下承當,完全相信不懷疑,一心依照這個方法去念,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心求生西方,你現在是肉身菩薩,大菩薩!這個大士是地上菩薩的稱號,不是普通人,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