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四四集)  2017/5/20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02-041-044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九十三頁最後一行,「感多佛應」,這是第三個小段,感應十方諸佛讚歎如來。請看經文:

  【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

  念老的註解,「無礙無斷者,十方如來演四無礙之妙辯,故云無礙」。妙辯是說法。四無礙,是義無礙、法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就是歡喜說法。這是一般對佛、對菩薩、對大德們的讚歎。「如是讚歎,盡未來際,無有間斷」。這是甚深不可思議的境界,無有間斷,所以『無礙無斷』。

  我們接著看下面文,「阿難願生」。

  【阿難白言。彼佛淨剎。得未曾有。】

  說從來沒有看過。

  【我亦願樂生於彼土。】

  『樂』是愛好、喜歡。我也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老的註解裡頭,「阿難親見彌陀如黃金山,德相端嚴,及彼土種種清淨莊嚴,皆昔所未見,故云得未曾有」。過去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的殊勝。又聽到十方諸佛對阿彌陀佛的讚歎,「生希有心,發起大願,願生極樂。正表阿難當機,契會聖心,故發願求生。乃曰:我亦願樂生於彼土」。這些經文對我們來說意義很深。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關係很深,他們是堂兄弟,佛陀是大哥,他是最小的小弟。阿難看到了,發希有的心求生淨土。我們今天聽了,應當效法阿難。我們雖然沒有見到極樂世界,也沒見到阿彌陀佛,阿難見到了。經裡頭決定沒有妄語,決定是真實的現相,如實記錄下來,世尊宣說。

  下面一段「示生因緣」,這一段跟我們的關係很深很大。我們看經文:

  【世尊告言。】

  告訴阿難。

  【其中生者。】

  其中是大眾,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偶然的,聽世尊後面幾句話就明白了。

  【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

  這是阿難前面請教願生淨土,佛在這裡告訴他往生的因緣。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世尊答曰:得往生者,皆已於無量諸佛,親近供養,事奉學習,廣植德本」,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得人身,遇到佛法,遇到淨土法門,不容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好運?過去生中曾經供養過無量諸佛,由於這個緣分,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遇到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在世,與會很多人都是過去生中親近供養無量諸佛,絕對不是偶然的。我們有沒有分?認真反省,想一想,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有沒有生歡喜心?有,不大,跟阿難比相差很遠。換句話說,阿難尊者比我們,在無量劫來供養諸佛,他比我們多,我們不如他。我們只能夠說是信,已經很難得了;願,願心還生不起來。佛陀幫助我們,加持我們,得我們自己要具備條件。自己條件不夠,佛沒有辦法度人。經教裡頭說得很多,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不度,他不能接受。

  我們同修當中,很虔誠的老居士了,晚年退心,學道去了。我們聽了很難過。我們曉得,這是過去生中福德因緣薄,還不夠,所以十幾年聽經聞法的薰陶,到最後還是放棄學佛,去學道去。也未嘗不好,佛裡面不能成就,希望道裡有成就,我們也祝福他。這樣的人不止一個,太多了!甚至於還有學佛多年,有時候不知不覺他還在謗佛,他還在障礙佛法,自己捨棄了,還勸別人不要相信。這些事情古時候有,現在更多。我們看到了,我們聽到了,很感慨。但是我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自己確實很幸運,一定要像阿難一樣,下定決心,這一生當中決定求生淨土。能不能去?有沒有把握去?不要問別人,問自己。自己有堅定的信願,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我這次來,離開香港前兩天,國內還有個同修傳一個信息給我,念佛會大家在一起念佛當中,就有一位居士站著往生,照照片給我看,我在他手機上看到的。給我們做證明,站著走的,沒有生病,就在繞佛繞了幾圈之後,她就走了。這是來給我們做榜樣。為什麼這麼自在?一心專念,對我們現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貪戀,完全放下了,才能現這種瑞相。這些往生的瑞相,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的,預知時至的,都是給我們做榜樣。我們看了之後怎麼樣?有沒有信心?真信切願,可以跟他們一樣自在往生。自在往生功德大,給多少人看到了生起信心,好榜樣。

  「親近供養,事奉學習,廣植德本」,德本就是專念阿彌陀佛。下面念老又引《阿彌陀經》,「正如《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跟這段經文意思相同,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念佛不能中斷,這是多福德的現象。就這一句佛號,六個字,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印度話,意思是皈依恭敬;念「阿彌陀佛」也行,為什麼?善根、福德、因緣就這一句佛號,加上南無,行,不加南無也行,念四個字更簡單,「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看下文,「今者」,『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仰是崇仰,真實的恭敬。對老師恭敬,對佛陀也要恭敬。佛陀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稱他為本師,承傳佛法,把這個法門教導我們,佛不在了,用什麼經教?用經典。現在科學技術發達,更方便的,網路、電視、衛星,現在我們用手機就能收看網路微信,方便!這些都是緣分,只要我們能相信,我們就真正得受用。

  『歸依瞻仰』,這個裡頭有禮佛的意思,有觀佛的意思,有念佛的意思,「亦涵天親菩薩五念之旨」。淨土宗三經一論,我們所依據的經典,第一個《無量壽經》,第二個《阿彌陀經》,第三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十六種觀法,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最後一段,愈是向後愈是重要的,擺在最後就是最重要的。任何一種觀法都能成就,也有難易不同,最容易的就是第十六觀,一心稱名。天親菩薩的五念,第一個是禮拜,第二個是稱歎,就是稱名,第三個是發願,第四個是觀察,第五個迴向。夏蓮居老居士依這五念法,編了一個簡單的功課,早晚課,便利於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讀這些大經長篇的,為了節省時間起見,半個小時課就做完了,叫《淨修捷要》,內容就是這個五科,就這五念,天親菩薩五念。夏老往生了,囑咐他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將他老人家所會集的《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用的這個經本子,做一個註解,他做完了,之後又把《淨修捷要》詳細講了一遍。有錄音,錄音的設備不很好。有一些同修發心,把這些錄音寫成文字,很難得,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就是《淨修捷要報恩談》。

  黃念祖老居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是我們近代的大善知識。在台灣有李炳南老居士,在大陸上有黃念祖老居士,我們能夠遇到,能夠親近,這是大福德,不容易。這兩位大善知識都走了,他們的著作,文字、錄音傳下來了。《淨修捷要報恩談》,可以把它當作佛教概論看,內容太豐富了,把佛教大乘、小乘、八個宗派,顯教、密教統統說到了。要想了解整個佛教,你看他的《淨修捷要報恩談》就可以了。現在還有幾個同學,把這個文字從頭到尾念一遍。你要沒有時間看,喜歡聽,這個光碟流通很廣。從頭到尾念一遍,十多個小時。喜歡聽的,不喜歡看字的,喜歡聽的,有這個錄音。喜歡看的,有文字。這個本子我們大量流通,利益無邊。

  下面念老說,「要之一心稱念六字洪名,即總攝五念妙門」。這一句說得好。聽講要十個小時,總攝一句佛號,一句佛號五念都在其中,以真誠、恭敬心去念。念六個字行,念四個字也行,但是要一心,一心就是清淨心。

  「又如《阿彌陀經》六朝襄陽石刻」,這個本子,這石刻,有從石刻拓下來,稱為襄陽石刻本,裡面有幾句話,其他本子裡頭沒有,這幾句話就是,「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幾句話,羅什大師的譯本沒有。夏蓮老說到這個地方,希望將來印經能把這幾句話補進去。好像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補進去這個本子。這幾句話很重要,特別是對我們,根性並不很利,智慧淺薄,業障深重,這幾句話對我們是很大很大的力量,幫助我們。

  念佛,諸罪消滅,這個話,佛在經教裡頭講得太多了!時時刻刻叮嚀我們、勸導我們,慈悲到極處,不厭其煩提醒我們。眾罪消滅,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無論造什麼樣的罪業,這一句阿彌陀佛都能把它消除。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幫助你往生,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了。極樂世界的人跟佛一樣無量壽,壽命無量,所以你有足夠的時間證無上菩提。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人的壽命不長,活到八十歲的人不多。所以我們要走捷徑,要走近路,才有把握。淨土法門是近路,這句佛號是把握。只要你心裡頭常存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那我就祝福你,你決定得生。無論造作什麼樣的罪業,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講得好,第十八願說,你造了五逆十惡,五逆十惡的果報是在無間地獄,罪業裡頭極重的五逆罪,都能往生,這一句阿彌陀佛都能把這些罪業消滅。

  阿彌陀佛接引你往生,這個例子多,《淨土聖賢錄》裡面,《往生傳》裡頭所記載的,我們看過。這些年當中,往生的人我們見過,許多瑞相我們親眼見到過,決定不是假的。業障重怎麼辦?念這句佛號就能消業障,再要能把我們妄心放下,起心動念不離十善業道。十善業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這兩樣是很難斷的。末法時期的眾生習氣很重,不知不覺,妄語、兩舌、嫉妒、傲慢,不知不覺的冒出來。他的確沒有作意,就是不是故意,習氣形成的罪業,貪、瞋、痴、慢,對聖教的懷疑。

  這些年來,我勸初學同學,最簡單的方法,真學佛要學佛的存心,佛教我們息滅貪瞋痴慢疑,好!懷疑是重罪,是愚痴,沒智慧。人與人之間的懷疑,他是不是有這些惡念、惡言、惡行?我們不是自己聽到的,不是自己見到的,聽別人傳說的,更不可靠了,我們信以為真,把他看作一個惡人,這個人冤枉,我們造業。佛教導我們,即使真的他作惡,也要原諒他,也不能隨便批評他、毀謗他。他造業,我們看到了、聽到了,隨著我們也造他的業,你說冤不冤枉?他將來墮三途,我們跟著進。能不能在一生,一生當中沒有冤家,沒有債主,沒有對立,這個日子多好過、多快樂!這個不要求人,完全改變自己的觀念,就得到了。

  佛在經上,前面我們念過不久,告訴我們,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別怪他,他想錯了,他做錯了,他說錯了,為什麼不能怪他?沒人教他,所以你要同情他,你要原諒他。這是你的厚道,這就是積福,這就是修善。何況真的沒人教他。處處原諒人,回過頭來,不能原諒自己,原諒自己大錯特錯。原諒自己是罪,原諒別人是福,是滅罪,是添福,不能不知道。

  佛眼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的福報大。佛心裡頭、佛眼裡頭沒有惡人,看到無間地獄的眾生,他還是佛。為什麼是佛?一時迷失了自性,造作惡業感得這個現象,好像做惡夢一樣。他會醒過來,他會恢復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佛陀。為什麼?這個面目不生不滅,永恆的。阿賴耶識裡面這些現象,有生有滅,有生有滅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自性,是真心,有生有滅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我們學佛,學佛用真心不用妄心。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以前,永遠站在最低的地位,別人都是佛菩薩在應化,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常作如是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常作如是觀,慢慢自己會醒過來。醒過來之後,罪業化解了,菩提心現前,菩提心是覺而不迷,這個覺是正覺。

  我們要想恢復正覺,最簡單的方法是讀經,經裡面的教訓記在心上,落實在生活上,特別是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什麼時候你成佛成菩薩?什麼時候你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恭喜你,你成佛了,你成菩薩了。能夠看一切眾生都是好人,幹什麼壞事的時候也是好人,他本來是好人,《三字經》上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善人,不是壞人,怎麼壞了?學壞了,遇緣不善,學壞了。真正學佛想走捷徑,就用這個方法。學佛,斷貪瞋痴慢疑。學孔夫子,外面學孔夫子溫良恭儉讓,一個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你說多好!多麼自在!多麼快樂!多麼幸福!不是做不到,這樣做到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溫良恭儉讓,這個五德孔子有,釋迦牟尼佛有,諸佛菩薩都有。

  放下,看破,看破是智慧,了解事實真相叫看破。看破是什麼?萬法皆空,《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說,「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不可得的統統放下,連這個身體都要放下,身體不可得,有生老病死,所以是假的,放下就對了,執著就錯了。真能放下,一切隨緣,這個身體自然健康。如果想在這個世界上多住幾年,自然延壽,為什麼會延壽?不是為自己名聞利養,與自己毫不相干,為眾生服務。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大好事!這個人要長壽。

  海賢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往生的,他怎麼會有這麼長的壽命?佛菩薩加持的,不是他本有的。佛為什麼加持他?現在學佛,好榜樣沒有了,阿彌陀佛囑咐他,讓他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好樣子,給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做個好樣子。這就是他晚年住世所做的工作,是為佛法,是為眾生,幫助人增長信心,增長願心,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也一樣,我們如果真正發心弘法利生,他能得到,我們也能得到。住世是苦差事,真的不是假的。老和尚表演,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聽話,他真幹,這一句佛號從二十歲念到往生,往生是一百一十二歲,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的功夫,難得!我冷靜在旁邊觀察,老和尚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等的境界。只是能大師說出來了,他一生沒說出來,各人緣不一樣。

  襄陽彌陀經這個石刻本,這三句,「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要記住,我們要學習。「是故阿難一心歸依瞻仰,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亦如諸已往生者,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故必能滿往生之願」。這個後面幾句話都非常重要。我們要記住,多念念,增長信心,不退願心,阿難能成就,海賢老和尚能成就,我為什麼不能成就?勉勵自己,努力追上。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在這一生,不能等到來生後世,來生後世可能愈迷愈深,你跟極樂世界愈來愈遠了,就要在今生,就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就對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說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