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O四集)  2016/12/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40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二十一頁,從第一行看起: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念老有一個品題的解釋,我們看,「本品」,第三十四品,「彌勒領旨,心得開明」。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後補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現在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後面還有八千年。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在我們地球上示現成佛。所以他是世尊的繼承人,對於世尊的開示,領旨是完全明白了。明白什麼?明白了娑婆世界眾生,要想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只有這個法門。《無量壽經》所宣說的,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是如同宗門所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往生極樂世界,那個功德比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還要殊勝。明心見性非常殊勝,一生成佛了,但是不一定是究竟佛,往生淨土成佛是成究竟佛,這個不能比,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留意。這品經非常重要,「開」是心開意解,『明』是明白,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意趣彌勒菩薩完全明白了。

  下面佛再告訴他,這裡面有四樁事情,第一樁事情,「當斷惑念佛」。念佛,這裡要注意,要叫我們斷惑,如果不斷惑,不一定能往生,如果斷惑念佛是決定往生。「知苦修善」,苦從哪裡來的?不善業所造成的。我們怎樣離苦?真正修善就離苦。善擺在我們面前,不肯修。殺人、殺生是惡,不殺生是善,我們現在僅僅做到不食眾生肉,這就算不錯了。苦眾生多,樂眾生的很少,我們怎樣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這是修善。如諸佛菩薩,諸佛菩薩知苦修善,他怎麼修法?出家或是在家學佛,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這是修善,這善裡面是純善,不帶絲毫的惡念、惡習氣,純淨的大善。到經文我們會看到。

  「二者自利利他,轉相拯濟」,看到別人有危難,總得想方法來救他,這就對了。我幫助他,他幫助我,或者說我幫助眾生,當然就有別的眾生來幫助我,又何況諸佛菩薩!真正發這個大心,這是菩提心。菩提心對自己是覺而不迷,又能幫助眾生覺而不迷。幫助眾生最好的方法,做出來給他看,像海賢老和尚一生,二十歲開始學佛,就做樣子給人看,這個樣子就是信願持名。做多久?做了九十二年,他一百一十二歲往生的。做得好,自利利他,轉過頭來互相幫助,最重要是幫助人開悟。「三者重示樂國勝果」。前面說了,在此地再補充,樂國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比殊勝的果報。末後,世尊無量的慈悲,為我們說明極樂世界的真相,勸導我們不能有疑,懷疑,對極樂世界不能有懷疑,不能後悔,如果懷疑後悔就不能往生。半疑半信呢?半疑半信很可能生到邊地。什麼叫邊地?經文有詳細說明。熟讀經文,佛慈悲到極處。

  我們看底下第一個小段,「蒙教心開」,它也有分三個小段,第一個,「蒙教脫苦」。我們看經文:

  【彌勒白言。】

  下對上,『白言』,這是恭敬。不能說我告訴你,這個告訴是上對下,我告訴你,我叫你,我跟你說。對上,「白言」,這恭敬之辭。現在講報告,彌勒菩薩向釋迦牟尼佛報告,有這個意思,白言有這個意思。

  【佛語教戒。】

  前面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導。

  【甚深甚善。】

  意思很深、很善,可以說深到極處,善到極處。

  【皆蒙慈恩。解脫憂苦。】

  這是在釋迦牟尼佛講經那個時候,大眾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有天人、有六道凡夫,蒙佛教誨,聽懂了,聽明白了,真正依教奉行,放下萬緣,得到『解脫憂苦』,憂苦放下了。我們看念老這段註解。「彌勒領解佛語」,領是領受,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誨,「深自慶喜」,非常歡喜。怎麼知道他歡喜?底下對佛的讚歎,「讚頌,而白佛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這個「佛語教戒,甚深甚善」,這是經文。「教戒二字見於《魏譯》之高麗藏本。餘本多作教誡」,這兩個戒字通用,兩個字通用。「《韻會》曰:戒通」,通常也做為帶言字邊的誡。「《俱舍界品頌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誡是誡勗,令人斷惡」,意義的差別在此地。「斷惡修善,故名教誡」,教誡這個意思很完整,教人斷惡修善。

  惡,起心動念違背性德就是惡。我們今天起心動念,一般很簡單的對初學的都是用十善業道做標準,起心動念,如果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貪瞋痴慢相應,這就叫做惡。言語造作,你的惡完全都犯了。在現前不知道利害。我們細心觀察,現前這個社會上,造十惡業的有多少人。一天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造多少次?實實在在不敢想。冷靜思惟,太可怕了!有幾個善念對人、對物?有多少惡念對人事物?不學佛的人不知道,學佛的人應當細心檢點。要記住,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非常可怕。我們心有憂慮,身有疾病,從哪裡來的?從不善業而來的。造作的時候不小心,這個不小心是對於學佛人說的,不學佛的時候,他不懂得什麼叫小心不小心。看看這個社會,男女老少,哪個不在造?於是習以為常,認為這是正常的,錯了。古時候,社會上有很好的好樣子,倫理的樣子、道德的樣子、因果的樣子,多!所以社會環境好。現在好樣子沒有了。為什麼沒有了?不讀聖賢書,聖賢的樣子沒有了。只有讀聖賢書才知道有好樣子。讀佛書,真正能依教奉行是好樣子。很可惜,讀的人不少,行的,依教奉行的人少。讀而不能行,無濟於事,煩惱習氣天天增長,以後的果報是三途。要記住,三途一墮五千劫,你怎麼能不害怕?要害怕,趕快回頭。

  彌勒菩薩在此地給我們示現,無比殊勝的法門,就是世尊為我們講的這部經。我們今天在無比法門裡頭又遇到無比殊勝法門,那是什麼?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等於說世尊在世,在不同的場所講《無量壽經》講很多遍,不同的時節因緣。夏蓮居老居士把各個不同講解裡面的重點核心節錄編成一本,就是這個會集本。我們連痕跡都看不出來,好像字字句句都是佛說的。是佛說的,沒錯,不是一時說的,不是同一個時候,不是同一個處所。他能把它會集在一起,我們看到了,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這不是簡單事情,要珍惜這個緣分,認真努力好好學習,這一生當中,真正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

  下面,「《會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誡,誡約也」,跟戒律的戒意思相通,著重在行。「言徹實理,故云甚深」,佛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實理,我們一般叫真理,佛的言語是真理,從自性流出來的。我們凡夫不知道自性在哪裡。我們從哪流出來的?從阿賴耶、從意識。你看,阿賴耶、末那、意識,從這流出來的。阿賴耶,迷了稱阿賴耶;末那,執著;第六意識,分別。所以聽佛教誡聽不懂,佛用真心,我們用妄心,聽不懂的道理就在此地。怎麼樣能聽懂?我們用真心就聽懂了。真心離念,真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所以古人教給我們的方法,教凡夫的,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門,不能二門。二門三門,你的心亂了,心分散了,不能見性,與見性愈來愈遠。所以教你一門。

  你有沒有開悟?如果真開悟了,我一門深入就選《無量壽經》,從《無量壽經》一門深入,一生不改變。海賢老和尚二十歲出家,師父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一生不改變,一門深入。深入以後怎麼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的不是假的,一句佛號。你要從一部《無量壽經》那就更殊勝了,你要能把這《無量壽經》念上十年,一天念十遍、念二十遍。一天念十遍,初學,經不熟。半年之後,熟了,幾乎可以背了,一天可以念二十遍。一年之後,一天可以念三十遍。你如果念上三千遍,甚深的真理你見到了。見到什麼?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這不是假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對它半信半疑。不能說不信,天天讀誦當然有信。可是信裡頭有疑惑,障礙了悟門,雖然念了好多年,沒見性,沒開悟。如果一心專念,念的時候沒有一個雜念,這樣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必定開悟。這樣才言徹真理,知道這個經深。這經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通,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只要見性就通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古印度,古時候中國人,讀書求學求什麼?求開悟,跟現在人不一樣。現在人不懂開悟,你說開悟他懷疑,他不相信,悟門永遠堵塞了。

  下面接著說,「轉凡成聖,故云甚善」。為什麼說甚善?好,好到極處了,它幫助你轉凡成聖。凡,不覺的時候凡,自覺的時候就開悟成聖。小悟是阿羅漢,大悟是佛陀。「法音廣被,普令聞者,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你才真正像彌勒菩薩一樣,體會到世尊講經說法,普遍令一切眾生聞法開悟,開悟他就解脫了。這個憂苦是什麼?六道輪迴。他能夠脫離六道輪迴,知道輪迴苦,不再留戀輪迴了。輪迴裡面東西全是假的,《金剛經》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就是整個宇宙都是有為法,有為什麼意思?有生有滅,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所以整個宇宙是個生滅法。生滅法是無常的,苦,就像作夢一樣。我們一般作夢時間短暫,幾分鐘。我們今天這個環境是一個大夢,時間比較長一點,跟夢沒有兩樣。夢中境界我們曉得剎那生滅,也就是一秒鐘生滅的頻率,是科學家告訴我們,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是秒,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是兆。我們無法想像,我們心粗大意,這樣微細的境界,連概念都沒有。佛說出來了,科學家給我們證明,我們才相信它是真的。我們現前在夢境裡頭,一定要知道人生如夢,人生實實在在就是一個夢,一點也不假,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解脫。

  怎麼個解脫法?凡夫有機會解脫,有能力解脫,可以保證你解脫,只有這一個法門,信願持名,往生淨土。除這一法,沒有第二個法門。第二個法門都是要斷惑證真,你慢慢去斷去,哪個法門都是斷惑,沒有帶業往生的。帶業往生只有這一門,信願持名,《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就這三部經上所說的,為我們介紹這個法門,其他沒有。我們今天遇到的是寶中之寶,無比殊勝,自己要感覺到幸運。如果不認真修行,錯過了,遇到等於沒有遇到,那是什麼?愚痴到極處,不要以為你聰明,你把這關錯過了,可大愚痴。

  「《會疏》云:解脫憂苦者,得聞要津,絕流浪憂。飽耽法樂,脫生死苦也。」這個意思,下面念老解釋的,意思是說,「得聞法要」,一切法裡頭最重要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哪個法最重要?《無量壽經》最重要,《觀無量壽經》最重要,《阿彌陀經》最重要,這三部經任何一部都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個重要,法要裡面的法要。所以可以永遠擺脫「流浪六道之憂」。你要遇不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還有懷疑,還不肯認真修,你還在醉生夢死,將來怎麼樣?依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面,非常有可能,你在六道只有三道輪迴,三道什麼?餓鬼、地獄、畜生,次次都是三惡道的輪迴,很不容易得人身。怎麼辦?你對這個憂不憂慮、害不害怕?我知道你不憂慮,你也不害怕。為什麼?就像喝酒,你現在喝醉了,你的神經麻木了,你不知道選擇,不怕六道,不怕三途,什麼都敢幹。無量甚深微妙法擺在你眼前,不認識,對它半信半疑,我造的一身罪業,說這一生就能解脫,這不能叫人相信。所以釋迦如來講了三部經,特地為我們介紹。三部經講了很多遍,其他的經佛只講一遍,沒有重複講一次,這個經是重複講的,所以有許多不同的翻譯本子。只有這個法要能幫助我們斷流浪六道之憂。

  「飽嘗法樂」,往生到極樂世界,法喜充滿,沒有生死之苦。生到極樂世界,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乃至於這本經馬上要講到的,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落在邊地疑城,都不怕。邊地疑城裡頭也有苦,什麼苦?不見佛、不聞法。有時間的,五百年。五百年到了,你的業障消了,你慢慢明白過來了,不再疑惑了,你見佛聞法,有限期,六道輪迴是無限期,邊地疑城有限期。那個邊地,他雖然懷疑,但是他拼命幹,僥倖,僥倖的心往生的,有,那我不就得便宜了,沒有就算了,這樣的心態。

  我們看下面一段,「讚超群聖」,群聖是十方一切諸佛,佛給我們說這個法門超越一切諸佛。

  【佛為法王。尊超群聖。】

  這個『群聖』裡面也包含阿羅漢、菩薩,乃至於法身大士,再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

  【光明徹照。洞達無極。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佛為法王者,《法華經藥王品》曰:如佛為諸法王。如來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法華譬喻品》云」,這是佛自己說的,「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釋迦牟尼佛自稱。「群聖」,這個地方有了,「指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斷惑證理之諸聖人」。轉凡入聖,最有效果是大乘佛法。如果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在佛法裡頭一定會選擇大乘。但是並不能一生成就。真正能保證你一生成就的,大乘裡面有一乘法,一乘法是成佛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你能夠萬緣放下,把八萬四千法門也放下了,專修淨土法門,好!非常難得,非常稀有,我祝福你,你這一生決定成佛。成什麼樣的佛?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的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為九界導師」,十法界除佛下面九法界,菩薩法界、聲聞法界,下面是六道,故云尊重超越群聖,這個群聖就是指九法界裡的聖人。佛的光明,煩惱斷盡了,障礙全無了。我們凡夫的障礙,有無明煩惱,法身菩薩沒有,我們有,有塵沙煩惱、有見思煩惱;二乘聲聞緣覺,見思煩惱斷了,有塵沙、無明;權教菩薩還有無明,沒有塵沙,塵沙斷了;實教菩薩,就是真實教,不是權教,一般也叫地上菩薩,地上是真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不是純真,純真是十地,十地只有無明煩惱,沒有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乾淨,這才真正證得。所以佛無明煩惱斷盡了,連無明的習氣都沒有了,這個時候光明「徹照洞達」,一絲毫障礙都沒有,徹是講廣,洞是講深,無量無邊的深廣,所以「無有極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云光明徹照,洞達無極」。「又《淨影疏》云,光明徹照,自福殊勝」。光明是智慧,智慧跟福報是一不是二,有智慧一定有福報,有福報不一定有智慧,所以佛成佛了還要修福,等覺菩薩要成佛之前,還要用一百劫去修相好光明,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為什麼?福報能攝受眾生,眾生喜歡福報,見到有福的人都希望跟他親近,佛是福報最大的,所以要現大智大福。

  下面再解釋「無極」兩個字,「名感十方,有緣斯攝,名無窮極」,無極就是無窮極。佛的名號,阿彌陀佛,感應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每一尊佛沒有不讚歎阿彌陀佛,只有阿彌陀佛一個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的讚歎。為什麼?是他四十八願裡頭的一願,他成佛了,四十八願願願兌現,有一願沒有兌現他就不能成佛,他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圓滿兌現了四十八願,所以他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有緣。為什麼?每一尊佛教化眾生,沒有不講《無量壽經》的,沒有不講《觀無量壽經》的,沒有不講《阿彌陀經》的。眾生聽了這三部經,都知道有阿彌陀佛,都知道有極樂世界,佛無窮盡。

  所以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跟誰最有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且緣非常深。我們一聽就歡喜、一聽就接受、一聽就真幹,叫緣成熟,恭喜你,你這一生決定往生。如果聽了半信半疑,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還有留戀,還捨不得放下,你的緣未必成熟。不能說你沒有緣,有緣,緣不成熟,完全靠你自己這一生的福報。如果有大福報,臨命終時有善知識助念,把你送到極樂世界,這叫有緣。確確實實特別是三途,死了以後已經墮三惡道,遇到善友給你做超度佛事,在佛事當中也有少數往生的,他沒有這個助緣他就沒辦法。這個助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所以緣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把它做出來。跟佛有緣,念念不離開阿彌陀佛,這個緣就掌握住了。像海賢和尚為我們示現,緣掌握到了,沒有漏失,決定得生,果然如願,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我們要感恩。

  這兩種解釋,《淨影疏》跟前面《法華經.譬喻品》裡面所說的,「兩解合參,則達空無極」。為什麼?空是講體性,空無極就是自性無極。「表自智究竟通達第一義空,徹證理體,是為大智」,這幾句話說得好,殊勝到極處,「故云殊勝。普度十方有緣眾生,無有窮極,是為大悲」。自性裡頭有究竟圓滿的大智,有究竟圓滿的大悲。誰能證得?明心見性的人證得。什麼人明心見性?禪宗要大徹大悟,教下要大開圓解,念佛要理一心不亂,都行,參禪可以,學教可以,念佛也可以。宗門難,難在什麼?難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才有資格參禪,如果我還有妄念、還有妄想,禪就沒分。研教,行,教能夠大開圓解,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有讀三千遍的,有讀六千遍的,有讀九千遍的,有讀一萬遍的,還有讀二萬遍的。念什麼經?念《無量壽經》,我親耳所聞、親眼所見。這些人大徹大悟,為什麼?他心是定的,煩惱習氣斷了,障礙沒有了,所以他見性了。

  用淨土宗的話來說,他的功夫不間斷,一直向上提升,首先是念到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二六時中這句佛號不間斷,不想它自然出來,這叫成片。這是第三等的功夫,有這個功夫就保證你往生。為什麼?你臨終決定不會糊塗,你往生的這個念頭非常堅固,除了往生極樂世界,你其他的都不想,那個緣全斷掉了,只跟阿彌陀佛結緣。向上再提升就是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最上等的是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理一心等於禪宗的大徹大悟,等於教下的大開圓解,可以。這個法門你遇到了,保證你一生往生。

  在我們這個世間,真的就有人《無量壽經》讀誦超過兩萬遍的,我聽到了佩服到極處,極樂世界菩薩再來,給我們做榜樣的。我們聽到了、看到了,要認真學習,把往生極樂世界做為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最大的一樁大事來辦,它不是小事,它超過一切,什麼大事也沒有比這個大事大。這個大事完成了,恭喜你,你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了,你再回到六道來是菩薩再來,是來度眾生的,是來行菩薩道的,你不是來受苦受難的,不一樣,你到極樂世界去成佛了。所以,普度有緣眾生,大悲,大智大悲,這成佛了。

  「如來從體起用,悲智並運,故妙用無盡。是乃彌勒以福智超勝讚歎佛德。」這個讚歎是真實的,彌勒知道,佛智超聖,無有能比,福德、佛智第一,佛有大智大德大能,神通變化,超聖無極。成佛之後,跟阿彌陀佛一樣,我相信在極樂世界成佛,都會把極樂世界當作一個中心點,我能夠想到。因為我有個願望,真正在一起同參好友,多少年前,三十多年前,我就想到彌陀村這個方式,志同道合,人數不拘多少,住在一起,互相照顧,一部經、一聲佛號,那就是我們每天幹的事情。我們生活在一起,修行在一起,往生極樂世界還在一起。當年我是在美國舊金山,在那邊講演,講經的場所是在老人公寓,所以聽經的都是老人公寓的老人,在他們一個大廳裡面講,聽經的有五、六十人。我就想到這個方式好,值得提倡,所以就想到彌陀村。以後在新加坡建了一個彌陀村,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我在的時候,每天都有功課。

  我就會聯想到,從極樂世界出來的,真正真佛,到十方世界去弘法利生,那是到外面去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他的老家,他一定常住在那邊,這樣互相在一起,共同得到勉勵、精進、成就。成就之後還住在一起,永遠不離開,阿彌陀佛的大集團。這個集團裡每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同一個名號,居住的地方都叫極樂世界,同一個地區,每天幹的工作,自己念佛不間斷。為什麼?感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幫助阿彌陀佛到十方世界去接引無量無邊的眾生,去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阿彌陀佛度化眾生的集團擴大了,沒有邊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彌勒以福智超勝讚歎佛德。

  「又佛十號之一曰天人師」,佛號天人師,不但度人,他也度天人。天有二十八層,只有四空天裡頭沒佛,四空天裡面的人他認為他已經到頂了,沒有比他更高的了,所以他不相信還有更高的。因此沒有緣,佛不到四空天,佛只到四禪天。四禪天有十八層,欲界天有六層,這個加起來,十八層加欲界的六層,二十四層天,通常講的,這是佛現身說法的處所,所以第一個叫天人師。「天上天下,唯佛獨尊,為大導師」,這是諸佛如來讚歎,修行有成就的,初果以上,初信位以上,都知道讚歎。所以「遊步十方,為大導師,故云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底下一段,「心得開明」。這是彌勒菩薩當時在無量壽這一會裡頭聽經他的心得報告。

  【今得值佛。】

  『今』是現前,現在,遇到佛了。

  【復聞無量壽聲。】

  這是稀有難逢,讓我又聽到講《無量壽經》。

  【靡不歡喜。】

  與會的大眾沒有一個不歡喜,為什麼?

  【心得開明。】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今得值佛』,「值者遇也」,遇到了。「經云人身難得佛難值,是一大慶也」,歡喜,慶幸你能夠遇到佛,遇到佛能相信,遇到佛能發願往生,這是天大的喜事,沒有比這個更殊勝,沒有比這個更歡喜。為什麼?你永遠解脫了,不但脫離六道輪迴,永遠脫離十法界了,你參加無比殊勝的大會,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一會,你到那邊去了。『復聞無量壽聲』,「經云信慧聞法難中難,何況所聞乃六字洪名、一乘願海,最極圓頓,不可思議之妙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是一乘願海,一乘願海就是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開的,像辦班教學,他開的這門課一乘願海。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的,三乘願海,聲聞、緣覺、菩薩,不是一乘。阿彌陀佛開的是一乘,世尊在三乘之外,又將阿彌陀佛的一乘願海展示給我們,我們是因釋迦牟尼佛的介紹,知道有一乘願海,那我們學佛,學大乘、學小乘,還是學一乘?

  小乘、大乘都不容易成就,都很難。一乘是無比無上,它反而是最容易。這造成一樁什麼事情?造成一樁難信之法,學小乘、學大乘的沒人相信。一般人怎麼想法?大概這是釋迦牟尼佛對那個下下根人、不相信佛的人,來個方便法門,給他種一點善根。真的是這個想法。這些人有沒有種到善根?善根真種到了,不能成佛,等待機會,哪一生哪一世生到人天,遇到佛為你說淨土三經,你真搞清楚、真搞明白,發願求生,才叫成熟。我們今天是初學的人還是成熟的人?初學的人半信半疑,成熟的人決定信心,深切的願心,沒有疑惑、沒有雜念,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叫緣成熟的眾生。下面這一句讚歎,整句我們要記下來,「六字洪名、一乘願海,最極圓頓,不可思議之妙法」。希望這十九個字,我們能記住前面這十二個字就行,六字洪名,一乘願海,最極圓頓,這是真正彌陀弟子,真正這一生往生,年歲愈大愈要抓住,為什麼?很快要去了。

  「又《彌陀要解》曰: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這是蕅益大師說的,說得好!我們要牢記在心,為什麼?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我們再不懷疑了。至心是一心稱念,散心裡面夾雜著妄想、夾雜著雜念,至心好,散心也好;有心念好,無心念也好;能夠理解經義念佛好,不解經義念佛也好。但念彌陀名號,只要你會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經於耳,你聽到了,你念出,念的聲音聽到了,自己念自己聽到。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得度,為什麼?這一句跟阿彌陀佛結了緣,跟阿彌陀佛有緣,你將來得人身聞佛法,就是這個緣幫助你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究竟成佛,因斯得度,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勸人念佛,就勸這一句阿彌陀佛,勸人什麼話最好?南無阿彌陀佛最好。這一生縱然不得利益,來生後世準得利益,決定可靠,為什麼不念?我們要想成就圓滿智慧、圓滿功德、圓滿的福德,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幫助我們統統得到,你要不要?我跟你說的話都是真話,沒有假話。又何況大乘經常說,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人只要心好、言好、行好,有這三種好,諸佛讚歎,人天恭敬。我們今天明白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好的念頭,嘴裡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好的一句話,沒有比這更好了,我們要求無比殊勝的智慧功德福德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裡頭,你統統都能得到。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得度,這個度,出輪迴,出十法界,畢竟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希望大家努力認真,不要把這個機會失掉了。

  上面講的是這一品經裡頭的精華。「故令會眾,歡喜慶幸。開發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開明」。心得開明是果,開是開悟,不迷惑了,明是真的搞明白了,你自己當然非常感到慶幸,在這一生當中,我終於搞清楚、搞明白了。我要求的是什麼?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要求的就是這本《大乘無量壽經》,我想求的就是這本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真正幹,找個小地方,人跡罕至,搭個小茅蓬,在這一生真幹,學古人。今人也有,把《無量壽經》念一萬遍,然後一句佛號老實念下去,決定得生淨土。

  黃念祖老居士在往生之前半年,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每天念佛,他告訴我十四萬聲,他計數的,真的,念了半年自在往生,預知時至,給我們做榜樣。他老人家在世學教,他的舅父梅光羲老居士,民國初年法相宗的大家,他跟他舅父學,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法相唯識也是跟梅光羲大士學的,李老師跟黃念老是同學。他以後親近密宗、禪宗,所以他密也懂,禪也懂,教也懂,最後歸淨土。看到這些經文能不歸淨土嗎?所以他也不參禪,他也不研教,他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也是表演給我們看的,菩薩再來為我們做示現,讓我們生起信心,對這個法門毫無懷疑,對極樂世界懇切求生的念頭念念不忘,這個世間自然放下。放下,大善!為什麼?障礙沒有了。念佛人最後不能往生都是因為有障礙,障礙都是來自放不下,情愛放不下,父母兄弟妻子放不下,財產放不下,都是這些,障礙最後一著不能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必須要把它看清楚、看明白。這經太好了,搞清楚、搞明白,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跟作夢一樣,夢醒了什麼也沒有,我們這一口氣不斷,就是夢醒了。

  末後,「《會疏》曰:開發佛智,斷滅無明,故云開明。」開明兩個字是這樣講法的,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無明煩惱斷盡了。靡,「靡者無也。靡不歡喜,即與會大眾皆大歡喜」,沒有一個不歡喜。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重誨當機」,這有四段,第一段,「自利利他」,又分六個小段,第一段,「敬佛大善」。

  【佛告彌勒。】

  前面是彌勒菩薩對佛的稱讚,完了之後,你看,佛告彌勒,前面是彌勒白佛,這就是用字我們要留意。

  【敬於佛者。是為大善。】

  我們搞明白了,我們想修善,什麼是大善?在這個世間,什麼事業是第一大善的事業?我們要修就選這個,選第一大善,第一大善是敬佛,沒有比這個更大了。敬佛,跟佛結緣,這一生縱然不能成就,往後還有機會。為什麼?佛會照顧我們,不管我們生在哪一道,佛都會照顧,因為你跟他有緣,這個緣就是你跟他有善,稱他的名是善,恭敬心對他是善,禮拜是善,讚歎是善。佛告訴彌勒菩薩,彌勒已經是等覺菩薩了,還教他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佛這一句話不是對凡夫說的,不是對一般菩薩、聲聞、緣覺說的,是對彌勒菩薩說的,我們如果真聽懂了,下面註解裡頭這四句你就明白了。我們看,『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念老這一句說得好,「此四句實為一大藏教之綱宗」。什麼是佛教?一大藏教就是代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一切法的總綱領。宗,宗有三個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這兩句話就是佛法的總綱領,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包含在其中,一法都不漏失。要把底下這兩句包括在裡頭,實當念佛,截斷狐疑,這個四句。這四句你要是學到,你就學到家了,你就功德圓滿;如果對這四句不知道,你白學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敬者恭敬。敬佛者,《淨影疏》云:敬荷佛恩,名為敬佛。」荷,荷是什麼?「承擔領受之義。如來萬劫薰修,入佛知見。乃以佛之知見,開示我等,普令悟入。以佛果覺,作我因心,不歷三祇,頓入佛智。此正佛之深恩。」這就講清楚了,為什麼要敬佛?敬佛,承擔領受,佛的這個大恩大德我接受過來了,這個大恩大德是什麼?就是教給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我得到了,我不懷疑,我真幹了,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圓成佛道,是我敬佛的恩,我對佛怎麼能不恭敬?怎麼可以輕慢?敬要發生在行為裡頭,這是真正恭敬,而不是只是在口裡頭、形式上,每天燒香禮佛,一堂課也不缺,沒真幹,把往生事情給忘掉,這就是大不敬。時時刻刻提醒,所以念這句佛號就是提醒我,我念念都想往生極樂世界,念念都想見阿彌陀佛,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真把阿彌陀佛念來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圓成佛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苦口婆心宣說一切法,到極樂世界大圓滿。學經教的人,我是過來人,最愛的是什麼?佛經。到我房間去看,統統是佛經。現在不愛佛經了,愛一句佛號。千經萬論無非是教我們相信,相信了就要真幹,真幹就求往生。

  這一段的文很長,下一堂課我們還接著在此地,因為這個文太重要了。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