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九集)  2014/7/2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1-006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八十六頁,從第六行看起:

  「丁二、菩薩眾」。菩薩眾裡頭分三科,第一科,「戊一、略列,分二」,第一科,「出家菩薩」。這括弧裡說「此界當機眾」,特別說明這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對我們說的。當機有出家菩薩,分為四,第一段,「庚一、淨密不二」,說明淨宗法門不可思議,它確實能夠統攝前面講的禪、講的教,這個地方又說的密。換句話說,不僅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離不開這句佛號,這句佛號統統可以包括,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都不例外。於是我們就明瞭,這一句佛號包含一切諸佛名號,這一句佛號包括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這是正法當中的正法,永恆不變的正法。

  大乘經裡頭佛告訴我們,一切諸佛的法運,都有正法、像法、末法、滅法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怎麼劃分?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修行的,有證果的,這個法就是正法;有講經,有聽經,有修行,沒有證果的,這叫像法;有講經,有聽經,沒有修行,當然沒有證果,這叫末法;講經、聽經的人都沒有了,這叫滅法。世尊這個說法說得好。那我們看看,佛門在中國大乘有八個宗派,淨土屬於八個宗派之一。每一個宗派裡頭,禪宗,密宗,教下有律宗、賢首、天台、三論、法相,八個宗派,我們用佛的標準來說,講經的有沒有?聽經的有沒有?有講經,有聽經,沒有依教修行的,這個就是末法,沒有修行證果的人了。淨土宗,淨土宗念阿彌陀佛就是修行,有很多念佛的人,往生就是證果,所以淨土宗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修行的,有證果的,這是如來唯一的一個正法的法門。即使將來佛的法運,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也就是說佛陀講經的影響時間這麼長,到一萬二千年的時候,經典都沒有了,沒有經典了,但是還有一部《無量壽經》,就剩一部了,其他經典都不存在了,那它是正法。只要有這部經在,還有人講,還有人聽,還有念佛的,還有往生的。末法最後一百年,《無量壽經》最後一百年還在,一百年之後《無量壽經》也沒有了,還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在那個時代遇到佛的名號,能信、能願,肯念這句佛號,佛還是來接引他往生,法門殊勝,不可思議!

  依年代來說,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一萬年第一個一千年已經過去了,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我們中國古大德記載的,今年好像是佛滅度三千零四十一年,老一代的佛門的這些大德,都用中國傳統的紀年;現在一般人都用西方的,西方的說法,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七年,跟我們中國記載的相差六百年。這個我們不需要去考證這些事情,佛教不重視時間,時間是假的。所以經典開始都用「一時」,一時是真的。一時是什麼?就在當下,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是真的嗎?真的。唐朝智者大師給我們做了一次證明,他誦《法華經》,誦到「藥王品」入定了,人到靈鷲山去了,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講《法華經》,他還聽了一座,回來出定告訴大家,世尊法華一會現在還沒散。問題是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能有這個能力入定,你就有能力參加釋迦牟尼佛的《法華經》這一會,或者是參加世尊講《無量壽經》這一會。就在當下,這個我們要能相信。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時間、空間都沒有了,我們今天講不受時空的約束了。空間沒有了,距離沒有了,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時間沒有了,先後就沒有了;空間沒有了,距離沒有了,經上常說的當下即是,我們就完全明白了。現在聽到當下即是,我們很茫然,不能理解。

  普賢菩薩是密宗的初祖,所以他在此地給我們代表淨密不二。淨土宗跟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真的,《華嚴經》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這一句名號上特別顯示出來了。我們看經文:

  【又有普賢菩薩。】

  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菩薩乃梵語之略存」,也就是翻譯的時候沒有完全翻出來;完全翻出來這就「具足應云」,這是梵文的梵音完全翻出來了,「摩訶菩提質帝薩埵」,八個字。這是梵文原文,翻譯成中文翻成菩薩。下面就梵文來說,摩訶翻作大,省掉了;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道;質帝翻作中國意思是心;薩埵翻成中國意思是眾生,或者是有情,古譯為眾生,都翻作眾生,新譯稱有情。這個新舊是以玄奘大師為標準,玄奘大師以前翻譯的叫舊譯,玄奘大師以後翻譯的叫新譯。合起來中國意思是「大道心眾生」。「簡稱菩提薩埵」。單單菩提薩埵,意思是覺有情,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一切眾生都有情識,但是他是覺悟的有情眾生,我們是迷惑的有情眾生,菩薩跟我們不一樣,他覺了。在本經經題上後半部有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那個覺就是覺有情。

  覺有情不是稱普通菩薩,我們通常稱大菩薩,或者稱為法身大士,才叫做覺有情。聲聞、緣覺都不能比,三乘菩薩也不能比。三乘是別教,天台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什麼?他們沒有見性。這個覺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覺要達到圓滿就成佛了,就不稱菩薩,稱佛陀。菩薩在華嚴會上一共有五十一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前面十個位次,從初信到十信這是講的圓教,稱菩薩,稱權教菩薩,沒見性。初住以上見性了,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此地所講的覺有情,菩提薩埵。他們住在哪裡?三乘菩薩住在十法界,十法界裡有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住在十法界四聖法界。法身菩薩不住十法界了,他超越了,他沒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都住在華藏世界。

  華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六道裡面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我這樣說大家就比較清楚,有一個概念,我們今天是在凡聖同居土六道裡頭的人道。這些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區分?是眾生業報不相同。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從分別、執著來的,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從這來的。四聖法界是從無明煩惱來的,有無明煩惱就有四聖法界。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所以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不見了,沒有了。好像作夢一樣,夢醒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是四聖法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如果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還是一場夢,醒過來之後看到什麼?看到一真法界,就是華藏世界,念佛的人看到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很特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六道跟十法界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起心動念,能夠思惟、能夠想像,這是意識,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所以是阿賴耶的相分跟見分,精神現象是見分,物質現象是相分。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完全是虛妄,沒有一樣不是假的。大徹大悟之後離開妄心了,就叫轉八識成四智,轉識成智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這在哪裡?這在極樂世界。沒有求生極樂世界的人,他證到這個境界,他在華藏世界。

  佛陀教育跟世間教育不一樣,世間教育出不了六道輪迴;佛陀的教育不但出六道輪迴,還要超越十法界。前面我們也學得不少,有幾位同學學得非常好,我估計大概至少有十個人,非常難得。我們的心量要大,眼光要看得遠,不要被眼前的幻相迷惑了。既然學佛了,至少也要能脫離六道輪迴,你才算有成就。我們這一生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能,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你要問多長的時間,那在乎你自己決定,不是別人給你決定的。《彌陀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好,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前面六個是數目字,後面第七是表法的,七代表圓滿,你哪一天念成功了,那一天就叫第七日。一般,很多我們在《往生傳》裡看到的,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的,許許多多人都是三年成就的,那三年就是七的意思。

  可是我們也確實見到,親耳所聞,親眼所見。耳聞,我們聽倓虛老和尚說的,他有一個師兄弟,就是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出家之後,他的師父(諦閑法師),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鍋漏匠最大的長處,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幹,所以他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不容易!因為住在鄉下一個破廟裡頭,交通不方便,當地的一些居士向觀宗寺報信,把這個信息告訴諦閑老和尚,請老和尚來替他辦後事,這一個往來都是走路,沒交通工具,三天。鍋漏匠往生也在那裡站三天。站著往生不少,但是往生之後還站三天大概就是他一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四十多年前,台南將軍鄉有一個老太太,也是念佛三年,預知時至,也是站著走的,知道的人很多。我是第二年,她走的第二年,我在佛光山教書,佛光山的工人告訴我。他是這往生老太太的鄰居,他親眼看到的,告訴我不是假的,是真的。勸我們念佛,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聽,等於給我們上了一堂課。我是晚上月亮很好,帶著十幾個同學,在放生池旁邊,我們在討論佛法。這個工人走進來,給我們講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們非常感動。不是假的。

  我在美國弘法那一段時期,在馬里蘭州,遇到一個周廣大先生,他們全家沒有宗教信仰,人非常厚道,好人,開個麵包店。他得了重病,癌症末期,醫院宣布不再給他治療了,讓他的家人帶他回家去,告訴他家人,他的壽命不超過一個月。這個時候家人去找佛、找神,看看有沒有奇蹟出現,找到我們。我們那個佛教會成立才一年,我們佛教會一九八三年成立的,這個事情就是一九八四年的事情。我們就去看他,確確實實不能再恢復了,所以就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很有善根,一勸他就高興,他就歡喜,告訴他家人,不要再找醫生,不要再找藥了,你們念佛送我往生。我們那個時候有個佛教會,華府佛教會,我們佛教會派一班四個人,分三班,帶著他們家裡全家,念了三天三夜,他往生了,他真走了。火化還有舍利,我們聽到非常歡喜。你看《彌陀經》上說的三日,念了三天三夜。沒有宗教信仰,沒有接觸過佛法,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介紹極樂世界,他聽了真正相信,真正歡喜,真正發心,我們帶著他、陪著他念三天三夜。《彌陀經》上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我們遇到的。

  我在舊金山遇到的,那是那一邊的在家居士甘老太太告訴我的。他們的同參好友都是住在美國,平常他們很少往來,一個月在一起共修一次,大家在一塊念一天佛。這個老太太往生預知時至,她從來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走的時候夜晚走的,什麼時候走沒人知道。第二天早晨,兒子媳婦打開她的房門,老太太盤腿,穿著整整齊齊坐在床上,喊她不答應,仔細一看走了。床上放的有遺囑,她自己寫的。把她的兒子、媳婦、孫子孝服,她統統都做好了,都擺到她床上。從這些地方來看,至少三個月之前她知道,她才有時間準備。讓人看到羨慕,這些都給我們做證明。

  這一段的時間往生的人不少,都是我們的好榜樣。南陽來佛寺的海賢老和尚,去年一月往生的,一年半之前,瑞相稀有。我是今年年初,他的徒弟到香港來看我,告訴我這個信息我才知道。帶了一份資料,還有光碟,我們把它印成小冊子,就這部書,這有一片光碟,諸位可以帶回家去看。這個老和尚是我們念佛人最好的榜樣,你用他這個方法學,你這一生決定往生。所以我勸同學把這個光碟一天看三遍,一遍大概一個小時,一天念一萬聲佛號,一萬聲佛號大概兩個小時,一天五個小時修行,一年不中斷,我相信你決定往生,功夫真正成片了。什麼叫成片?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功夫成片。有這個能力,你心地要是真誠、清淨、恭敬,就能感阿彌陀佛現身來給你說法。阿彌陀佛會告訴你,你壽命還有多少年,等你壽命到的時候,他就來接引你,你自己就知道了,幫助你堅定信心、堅定願心,見到佛了。

  往生的人一般見佛至少是三次,功夫到一定的程度佛會來,你有感,他有應,我們求佛,佛就求到了。這第一次來,等於說給你授記,告訴你,你還有多少年壽命,到時候我來接引,給你報這個信。第二次見面,他又示現,應該在往生之前,一般的時候三個月、一個月、十幾天,這個時候來告訴你哪一天,給你定時間。第三次就是他來接引。一般往生應該都有三次見佛,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在這個世間三次見佛,這是現前見佛;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是當來見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不要求別的,要求見佛,要求往生。

  還有壽命,有些人很聰明,不要了,還有十年,十年我不要了,我現在就想去,跟佛去。一般佛都會答應,佛帶你走了。宋朝瑩珂法師,他見佛,他念佛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十年之後我來接引你。他當時就跟佛要求,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佛就跟他約了,行,好,三天之後來接引你。為什麼當時不帶他去?三天之後叫他表法,他有三天的時間告訴別人,三天之後往生,叫大家來看他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海賢老和尚,他是一百一十二歲,二十歲出家,不認識字,師父只教他一句阿彌陀佛。這個人跟鍋漏匠一樣,老實、聽話、真幹,他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我相信他三年肯定就見佛了,功夫成片,就見佛了。九十二年的時間他見佛多少次?我估計至少十次以上,不會少過十次。我們遠公大師當年在世,一生見佛四次,最後一次接他往生。老和尚自己說了,我好幾次要求老佛爺帶我往生,老佛爺說我修行修得不錯,修得好,要我在世間多住幾年表法給大家看。我相信這個壽命也不是他有的,他的壽命應該七、八十歲,活到一百一十二歲他有任務,阿彌陀佛交給他任務,表法。諸位自己看就了解了,讓我們現代人看到他一生的行誼,看到他臨終的瑞相,對佛法生起信心、生起願心,真正相信,真正不退轉了,這一句佛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一定成佛。菩薩化身,做影響眾來幫助我們。

  這些經前面序分裡頭列這些大眾,全都是表法的。我們在前面看到了,憍陳如表第一弟子,你學這個法門,你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極樂世界個個第一,沒有第二。

  我們再看念老的註解,「合之則應為大道心眾生。簡稱菩提薩埵,義為覺有情」。下面告訴我們,「同佛所證之謂覺」。可見這個覺字不容易,覺就成佛了。這個覺是中國人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稱為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他還有情,為什麼?無明沒斷。無明要斷了,他就是覺有情了;無明沒斷,他沒有出六道,沒有出十法界。出六道了,還沒有出十法界,也叫有情,那是覺有情;沒有出六道輪迴,那是迷有情,不是覺有情,我們這些六道眾生,迷惑顛倒的有情眾生。

  「又覺是所求佛道」,我們就是求明心見性,就是求大徹大悟。怎樣才能大徹大悟?經題上告訴我們,清淨平等就能求到大徹大悟,覺就是開悟。清淨是定,平等是大定,阿羅漢所證到的定叫清淨,清淨心,權教菩薩所證的大定是平等。平等比清淨高,雖清淨他還不平等,平等當然清淨。這叫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念佛要懂得放下,戒律不是別的,戒律總的來說就是教我們放下。放下身見,放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放下成見,成見是自以為是,執著自己的意見要別人服從我,這都錯誤的。佛陀教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情執很重,菩薩能恆順眾生,跟眾生相處不執著,你喜歡什麼我都能隨順,這才成就功德。這屬於見惑,這個能放下,證果,證小乘初果、二果,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地位高了。沒有到這個境界都是生凡聖同居土。

  但是極樂世界跟其他世界不一樣,剛才我們說過了,我們這個世界是阿賴耶識所變的。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也是法性土,也是法性身,跟我們這不一樣。雖然它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它是平等的,它是沒有障礙的。釋迦牟尼佛的四土有障礙,不是在一起,我們見不到華藏世界,實報土,見不到四聖法界,方便土,乃至於同樣是凡聖同居土,我們都見不到天,天道見不到,鬼神見不到,他們能見到我們,我們見不到他們。極樂世界,縱然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可思議!換句話說,只要生到極樂世界,你所享受的待遇跟法身大士沒有兩樣,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極樂世界獨有。我們明白這些道理、這些事相,不能錯過這一次的機會,這一次決定要去。普賢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見不到,到極樂世界就見到了,見到普賢菩薩的報身。

  所以覺是所求的佛道,我們要求的,有情是所化的眾生,佛菩薩教化的對象就是我們。「利生為急」,我們凡夫不知道著急,佛菩薩知道,佛菩薩急著要普度眾生。「廣度群生同登大覺,故謂覺有情」,就是要讓這有情眾生覺悟。菩薩二字是最省略的,中國人喜歡簡單,所以都把它簡化到最極處。言語文字講求的簡要詳明,要簡單、要扼要,還要詳細明白,文字,這好文字;言語,好口才。

  我們再看下面第二段,「云何為大道心眾生」,云何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稱他作大道心眾生?因為他具足四種大故,有四種大。這四種大,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頭說,下面都是節錄《華嚴經疏鈔》的原文。「《清涼疏》謂:一者願大」,為什麼?「求大菩提故」。我們今天把這個願改作願生淨土,跟這個願大意思相不相同?相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大菩提,到那邊就成佛了。我們在這個世界成不了佛,煩惱習氣斷不了。有同學問我,很多,自己都知道煩惱習氣很嚴重,問我怎麼辦?我就告訴他,學海賢老和尚,煩惱習氣斷掉了,念佛。什麼時候念佛?煩惱習氣一現行,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把煩惱習氣換成阿彌陀佛,這叫覺;不知道換成阿彌陀佛,那叫迷,迷造業,造三途六道的業。要覺,覺就是一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正覺,是普覺,是圓滿覺,是究竟覺,就看你轉不轉過來。一個念頭起來了,不管善念、惡念,馬上換成阿彌陀佛就對了,這就是求大菩提,叫願大。

  第二,「行大」,行是修行。「二利成就故」,二利是自行化他,用什麼?也就用一句阿彌陀佛。別人問什麼,回答他都是阿彌陀佛,聲聲阿彌陀佛灌到他耳朵裡去,讓它在八識田裡頭變成種子,你這叫勸人修淨土,利益無邊。今天光碟非常方便,價格又非常便宜,你要先修法布施就布施光碟。什麼光碟第一好、第一功德?那就是這一片,我跟你介紹的。我這一生看的光碟很多,這一片光碟是第一,你布施這一片光碟的功德無量無邊,沒有能夠超過它的。為什麼?能叫人馬上就覺悟,能叫人立刻得利益。這本書對念佛人來講,它是《無量壽經》的總結,它是《無量壽經》的全部,都在這裡頭。學《無量壽經》,我們這個《科註》在一起學習,要超過一千多個小時,學這個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就等於我們一千多個小時的利益,你全得到了。這是老和尚給我們的恩惠,我們要知道珍惜。念阿彌陀佛,布施這個書,布施這個光碟,行大。

  第三,「時大」。我們念佛不是念一天,你看這個老和尚念了九十二年。他二十歲出家,師父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就一直念下去,日夜都不休息。這個日夜不休息的是,念累了時休息,白天他是一樣的,念累了他就睡一下,睡好了之後接著再念,不分晝夜,什麼時候累了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休息好了什麼時候接著再幹,九十二年。他的階段,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我給他估計的,他沒有說,他功夫成片應該是三年。那三年阿彌陀佛就見到了,功夫成片一定見佛,就給他信息了。事一心不亂應該在三十歲前後,理一心不亂應該在四十歲左右。理一心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跟禪宗六祖惠能平等的,同一個層次,所以他自己說他什麼都知道。但是他師父教他,你什麼都知道的時候,什麼都不要說,所以他聽話,他一生不說,天機不可洩漏。但是他表現在生活上,表現在工作上,表現在處事待人接物,真正會看的人、會聽的人,完全看出來,不會的人看不出來,也聽不出來。這妙極了!九十二年做榜樣給我們看。

  後面壽命延得那麼長,阿彌陀佛叫他表法,給他任務,表法的任務圓滿了,佛就接他走了。怎麼圓滿?他看到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這有,他手上拿的就這本書,《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拿到這本書,無比的歡喜,應該是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遇到這本書,佛就來接他往生。所以得到這本書就像遇到寶貝一樣,無量的歡喜,穿上他心愛的袈裟,整整齊齊,拿著書叫大家,你們趕快替我照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照了就是表法圓滿,三天他就走了,這個意思很深。

  這本書是告訴我們,要想佛法興旺,出家人要互相讚歎,不能毀謗,決定不可以自讚毀他。自讚毀他是菩薩戒的重戒,應當要僧讚僧,古大德所說的。今天這個世界,互相讚歎的人沒有了,幾乎都是批評,都是讚歎自己,輕視別人。這會造成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不好的印象,出家人你們都互相毀謗,算了,我不學了,讓很多人退心。不但佛教如是,其他宗教這種情形很多,這是這個時代社會的通病。他來給我們表這個法,告訴我們,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是真經,沒錯誤;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是正確的註解,沒有錯誤;那我們這十幾二十年,將近二十年,依照這個本子修行,依照這個本子學習,沒有錯誤,給我們做這個證明。當然更深一層的,為我們證明極樂世界是真有,阿彌陀佛是真有,他見過阿彌陀佛很多次,決定不是假的,老和尚不會騙人,是真的。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正依教修行,阿彌陀佛會來跟你見面,讓你增長信心。

  所以時大,一切時一切處我們都勸人念佛。心裡面只放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這個世間,有生之年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樣樣都好,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隨順,不放在心上,這叫妙用。放在心上就造業,善行感三善道,惡的行為感三惡道,只要放在心上就變成業了,變成輪迴業。老和尚九十二年給我們做榜樣,心上只放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所以他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前,真的變成一家人了,起心動念,阿彌陀佛就見了,就來了。

  第四,「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這就是一句佛號,一句阿彌陀佛具足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功德,你為什麼不修?天天想修功德,不知道怎麼修法,這一句阿彌陀佛功德就具足了,一切功德都在其中。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就發心真幹了。這是《華嚴經疏鈔》裡頭清涼大師說的。

  再看我們一部大經《法華經》,天台宗的主修的經典,「此亦含攝」,就是包括《法華經》講的六大。第一個,「信大法」,這個大法在天台宗就是《法華經》、《摩訶止觀》,這他們主修的。那在我們淨宗,這個大法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跟小本的《阿彌陀經》完全相同,一個說得簡略,一個說得詳細,是同一部經,所以《彌陀經》也是大法,《無量壽經》也是大法,無論受持哪一部都好,功德完全平等,沒有差別,要相信。

  第二,「解大義」,不但要信,你要能理解。信心從哪裡生的?從理解生的。你理解不透徹,不知道這一句佛號功德有多大,把它看輕了,認為還有比阿彌陀佛更大功德的,搞錯了!不知道《無量壽經》跟這一句佛號,它的功德超過《法華》、超過《華嚴》,確確實實是第一功德。你依《華嚴》、《法華》去修,你這一生未必能成就,修得不好,還是繼續搞六道輪迴,錯了。你要遇到淨宗,真正對極樂世界認識清楚了,搞清楚、搞明白了,深信不疑,一向專念,求生淨土,往生到極樂你就成佛了,到那個地方去,《華嚴》、《法華》自然圓滿了。

  第三這「發大心」,發心求生淨土,發心親近彌陀。我到極樂世界幹什麼?跟阿彌陀佛學習,跟十方諸佛如來學習,在極樂世界的人他辦得到。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能夠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到無量無邊世界去供佛,供佛是修福,去聽經,聽經是修慧,福慧雙修。在極樂世界,本身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去的是分身去的,本身在彌陀講堂還沒動,有這個本事。所以到極樂世界時間不要很長,智慧福德都圓滿了,究竟圓滿,你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度一切與你有緣的眾生,你有這種能力,為什麼不去?

  第四,「趨大果」,大果就是成佛,《華嚴經》上所講的妙覺如來,在等覺之上,這叫大果。第五,「修大行」。第六,「證大道」,無上菩提,這是大道,就是佛經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法華》講的六大,清涼講的四大,內容完全相同。所以具足上面所說的大,「名為大道心眾生」。這是把菩薩給我們解釋清楚了,菩薩不是神,不是仙人。

  所以學佛的同學一定要知道,有一些人,特別是學科學的、學哲學的,他們看佛經,告訴我們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無神論。佛教承認有神,但是沒有說神創造宇宙,沒有說這個世界是神造的、人是神造的,沒有這個說法。這是真的沒有,無神論說的是這個意思。佛教承認有六道,有天神、有鬼神,但是他們的地位跟我們是平等的,都是屬於有情眾生,煩惱習氣沒斷乾淨,在六道裡頭輪迴。六道輪迴是什麼事情?說得不好聽一點,但是是事實真相,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六道幹這個事情。你要真搞清楚、搞明白,這地方不能住!

  海賢老和尚是六道眾生嗎?是,跟我們一樣。九十二年一句佛號他改變了,他從凡夫變成佛了,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要能體會得到。我們不可能有他那麼長的壽命,他那長的壽命是阿彌陀佛加持,叫他表法的,沒有見到這本書,他不能離開這個世界。最後表這個法,給我們修淨土的人做證明,我們沒有走錯路,我們走的是菩提康莊大道,成佛之道。堅定信心、願心,一直走下去,我們跟他一樣,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我們往生的時候會看到他,跟在阿彌陀佛身邊一起來接我們。你見到佛了,你也見到老法師,還有一些跟我們一起同學的,我們認識的,我們聽到這個名字的,沒見過面,聽到名字的,往生的時候統統來歡迎。到極樂世界不會寂寞,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地方沒有冤家對頭,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真正叫極樂。到那個地方智慧圓滿,神通廣大,我們想到的都得到,想不到的也得到,這妙極了!

  下面再給我們介紹『普賢菩薩』。「普賢亦名遍吉」,遍是普遍,吉是吉祥。遍法界虛空界,他早就成佛了,現菩薩身,幫助釋迦牟尼佛,幫助阿彌陀佛,普度一切眾生,以等覺菩薩的身分出現。《清涼疏》裡面有三位普賢菩薩:第一個,「位前(但發普賢心)」,沒有修普賢行,發普賢心了。普賢心是什麼?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發心,沒有去做,真有這個心,這個叫位前。如果你真正幹了,修普賢行,真修,這就真正是普賢菩薩,《華嚴》、《法華》不能缺少。

  淨土沒有要求這個,但是淨土鼓勵我們,為什麼?它太難了。禮敬諸佛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禮敬諸佛什麼意思?眼睛看到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叫禮敬諸佛,凡夫只有我一個,除我之外都是諸佛。《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看一切眾生個個都是佛,對他們行禮,對他們恭敬,誰能做到?真修普賢行的人決定得生淨土,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法門的示現,極樂世界每一個人確確實實,他看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他從自性上看,他不從相上看。從性上看是圓滿的,是真佛;從相上看,他是迷惑顛倒的凡夫。不能因為他迷惑顛倒,我就瞧不起他,那就錯了。看眾生什麼?好像喝醉酒發酒瘋的,好人。他正常的時候是好人,他現在喝醉了,迷了,胡說八道,等他酒醒之後他就恢復正常,要用這個比喻去看。普賢行難,普賢叫大行,修大行,證大果。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老祖宗也不簡單,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祖宗教導我們有這個意思。老祖宗給我們的概念,「人性本善」,還把這一句話寫在《三字經》上,《三字經》是童蒙教科書,第一本書,入門的書,還寫在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什麼?本善就是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換句話說,本性本善,跟世尊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是一個意思,說法不一樣,完全說的一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迷惑顛倒,看這個批評,看那個批評,統統造罪業。天天造業自己不知道,有意無意全造業,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瞧不起別人。禮敬這兩個字,對諸佛的,如何我們覺悟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對一切眾生的禮敬,要跟禮敬諸佛同樣的心態,這就對了。見到一切人,我們見佛是頂禮三拜,見到一切人至少深深的一鞠躬,我們禮上不一樣,但是敬是完全相同的,深深一鞠躬。中國古人無論在什麼時候見面,都是九十度的問訊,決定沒有毀謗。

  你看第二句,稱讚如來,這就是僧讚僧。家和萬事興,一家人互相讚歎,這家興旺;一個行業,老闆跟員工互相讚歎,這個行業決定興旺。社會如此,國家亦如此,世界亦如此,整個世界國與國之間互相讚歎,世界和諧,怎麼會有動亂!人民幸福,統統都是要互相稱讚,不可以毀謗。毀謗是造地獄業,你不是怨恨一個人,你不知道你那種怨恨、毀謗對外影響多大!特別是對父母、尊長、老師、三寶,你要是毀謗,別人聽了恭敬心就沒有了。他為什麼恭敬心沒有?因為你,你說的。

  尤其是個帶頭人,中國傳統文化衰到今天,頭是誰帶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沒有恭敬心,自稱老佛爺,把佛菩薩、聖賢(古聖先賢)都放在下面,她高高在上,讓全國現在所謂是知識分子,那個時候講的讀書人,對於傳統文化的信心逐漸淡薄了。到滿清亡國的時候,幾乎對中國傳統文化信心動搖了。這個人在無間地獄,什麼時候能出來?沒有人知道,中國什麼時候要再回歸到太平盛世,也許她能出來。只要有人對傳統文化、對古聖先賢有懷疑,對祖宗有懷疑,她就出不來,自作自受。她附體來找過我,現在後悔沒用處了。求我幫助,我只能給她立個牌位,在我攝影棚裡頭給她立個牌位。真可憐!多少世修積的福報功德,坐上帝王的寶座,在位的這個期間沒有幹好事,最後導致家破人亡,國沒有了,清朝亡國了,自己死墮地獄,不知道恭敬。

  所以恭敬是普賢菩薩修的,不是普通菩薩,普通菩薩達不到這個境界。我們要想修,消業障,禮敬稱讚,業障就消掉了,十個願只要修這兩願,我們無始劫來的業障就能消除,消得快。不再批評、不再毀謗了,自己謙虛,尊重別人,謙虛才能積德,才能累功積德;傲慢、自以為是,功德全沒有了。古人有一句話說,這佛門說的,佛門大德說的,「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障礙都來了,一念傲慢什麼功德都沒有了。

  「位中」普賢,普賢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從初發心到證得大乘初信位菩薩,你修普賢行就叫位前菩薩。要知道我們沒有證到初信,沒有證到初信不算,那什麼?沒修。真正證得初信之後修普賢行,一直修到十地,五十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都是位前。位中?等覺。「位後」?位後是他成佛之後,再以普賢菩薩的身分,來幫助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那叫位後。所以位後,「得果不捨因行,謂成佛仍不捨因地之行」,這個叫位後。位後不定現什麼身,縱然是現初信、二信、三信,那是位後普賢,那是佛再來示現的。《華嚴疏》裡頭說這三大類。位後的普賢多,我們不認識。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海賢菩薩倒很像是一個位後普賢,來為我們表法的,來做出這個榜樣給我們看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要能照著他這個方法學,一生決定得生淨土。普賢十大願王在這個光碟裡細細觀察,十大願王願願都圓滿,真正不可思議!他的普賢行是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

  「疏謂普賢之義為果無不窮曰普」,果就是自性,明心見性,徹底見性了,圓滿見性了,究竟見性了,這叫果無不窮,這普的意思。「不捨因門曰賢」。這個意思是位後普賢,「是為如來之化現也」。如來是稱性的,諸佛是從相上講的,所以第一句是禮敬諸佛,第二句是稱讚如來,沒有說諸佛。諸佛跟如來是兩個不同的意思,諸佛是從相上看的,但是如來是從性上看的,不是從相上的。跟性德相應的稱讚,跟性德不相應的不稱讚,所以它有區分的。從相上講,我們統統稱諸佛,都要禮敬。但是稱讚有影響,如果他不善,造的是貪瞋痴,你也稱讚他,讓別人都搞貪瞋痴,這就有罪了。所以違背性德的不稱讚,不說,不放在心上。如果與性德相應的,三皈五戒十善,相應的我們稱讚,不相應的不稱讚。這就是禮敬跟稱讚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不能不知道。禮敬,他是惡人,惡是他現在的行為,他本性是本善,本性不惡,我們從本性上去禮敬。稱讚是從他行業上所修的,他是善心善行、善因善果,我們讚歎;不善的不讚歎,這有差別。供養是平等的,這個人造惡多端,他遇到困難,挨餓沒東西吃了,我們應該要供養他。所以供養,廣修供養,善人、惡人遇到需要的時候我們都要供養,平等供養,不分善惡,這些都要懂得。

  懺悔業障,現在的人有一些對佛法不理解,認為求超度問題就解決了。做法事求超度,如果沒有真正懺悔,業障消不掉。為什麼做了多少次的法會,乃至於我們提倡的佛七,十個七、一百個七做完了,業障還沒有消除,什麼原因?沒有懺悔。真正懺悔,利益就得到了。那這樁事情諸位在這個光碟上看到,老和尚沒有業障,因為他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他沒有業障,所以他有不思議的感應。他說在十二歲的時候,種了一個冬瓜,被他堂弟偷去了,他也不知道。他就在念咒,誰偷了我的冬瓜,讓他長瘡,讓他害病。他堂弟真的長瘡害病了,所以他的嬸娘來找他,你別再咒了,你堂弟真的長瘡害病了,起不來了。他一聽就嚇到了,他以為這念的是念念就算了,哪裡會是真的,趕快改念頭,讓他快點好了吧,讓他快點好了。二、三天堂弟真好了,他才曉得念力不可思議。一生不敢咒人,為什麼?他咒真靈,他不是不靈,真靈。為什麼?他用真心,他用清淨心。

  我們今天咒人為什麼不靈,求也不靈,善惡都不靈?是我們的心嚴重染污,妄想雜念無量無邊,連佛號都容不進去,心裡頭沒有佛。我們自己認真去省察自己就曉得,想想自己從早到晚什麼時候心裡有佛?早晚課心裡有佛,有幾成佛?做早晚課念阿彌陀佛是什麼心?妄想心、雜念的心,跟佛號糾纏在一起,它不清淨。所以念佛得不到利益,原因在此地,不是佛不靈,是我們錯用了心。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一次再接著這個講。念老的註解完全是引經據典,所以他的這個解是集解。他用了八十三部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著作來註這部經,所以這個解叫集解,這註叫集註,不是他自己意思。在今天用這個方法是智慧,免得別人批評,說你有什麼資格來註經!不是我自己註的,是經上這麼解釋的,古大德這麼解釋的,這大家就沒話說了。在這個時代,嫉妒障礙非常嚴重,所以一定要知道迴避,盡量要低姿態。自己是這個意思,看看古人有沒有?有,用古人的,不要用自己的。這就是在現前這個時代學佛的如法,真正是與現前環境能相應,避免別人造業,讓別人看到生歡喜心,不生嫉妒障礙。所以老和尚見性了,什麼都知道,不說,這就是他高明之處。他的境界有人能看懂,不是沒有,有,他還有一些同參道友,那些同參道友常常跟他在一起,都知道。在動亂的時代平平安安度過,沒有任何障礙,什麼環境都能忍受,成就忍辱波羅蜜。好,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