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八五集)  2014/1/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8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零一面,第四行看起,科題,「喻」。請看經文:

  【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

  念老的註解說,『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須彌山全稱為須彌盧山王,乃十山王之一。正報光明無量,故云明現照耀。」前面,這一品講的禮佛現光,感應不可思議,世尊問大家想不想見極樂世界,想不想見阿彌陀佛,大家當然都希望能看見。佛就教大家,真正想見,一定要向西方真誠禮拜。阿難尊者帶頭向西方禮拜,禮拜一起來就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現在面前。這是當年佛講經時候的狀況,這樁事情記載在《無量壽經》裡面,絕對不是謠傳的,不是一般人把這個東西加上去的,不是。我們知道阿難結集經藏,態度非常嚴謹,聽眾是五百大阿羅漢,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就不能夠記載下來,必須五百個人沒有一個反對的,都承認阿難說的是真的,才能被記錄下來,取信於後代。阿難是複講,五百阿羅漢都是佛的弟子,都聽過佛過去講的這些經,所以他們來做證明,證明阿難所說的就是佛當年所講的;漏掉可以,加上去不行,絕對不許可的。佛經結集的莊嚴由此可知。當時的人,真的阿難見到了,大家都見到了,不但見到,而且還有通話,他也看到這邊,這邊看到他,就跟實際的狀況完全相同。我們今天讀到這個經文,不懷疑的人就得受用,堅定信心,堅定願心,一心求生淨土。

  生淨土才是我們這一生究竟圓滿的成就,不生淨土都不算成就。為什麼?不能生淨土,肯定繼續搞六道輪迴。為什麼?煩惱斷不了。不要說高的果位,最低的果位須陀洹,你能不能證得?證得須陀洹之後,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證阿羅漢,才能出六道輪迴。世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你要到哪一年才能脫離六道輪迴?這個法門能接受,絲毫懷疑沒有,一生成就。成就之高,真正不可思議!往生到極樂世界,即使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什麼?明心見性,法身菩薩,這還得了!不是普通果位,明心見性,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他們住哪裡?住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跟實報莊嚴土是合在一起的,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它不分的。所以「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一句話重要!阿惟越致並不是講實報土除外、方便土除外,沒有說這個,同居土下品下生都是阿惟越致菩薩。所以諸佛如來讚歎彌陀「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遇到這樣一個大知識,不知道親近,不知道求生,這就大錯特錯了。

  前面見依報,見正報。這個地方正報的比喻,阿彌陀佛的身相就像須彌山王,出於海面,這個山從海底裡面露出來,明現照耀,這是佛的報身。《觀經》上世尊介紹得很清楚,身相之高大,六道凡夫無法想像。不僅是人,我們,包括欲界天、色界天,都不能想像。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相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光中都有十方諸佛講經教學。彌陀這個身相就是全宇宙的縮影,阿彌陀佛報身如是,每一個往生人的身跟阿彌陀佛的身完全相同。這個我們在四十八願第一願就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體質相同,都是紫磨真金色身,相貌相同。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只有西方極樂世界獨有,我們要記住。別的十方世界要修戒定慧三學,要修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任何一門都行,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都要斷煩惱,要破無明,要明心見性,才能跟極樂世界往生的菩薩對比。如果沒有明心見性,就比不上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比不上。這個經要搞清楚、要搞透徹,我們對它絲毫懷疑都沒有,才真正是萬緣放下,一心嚮往。

  下面一段經文,「合」,法、喻、合。請看經文:

  【清淨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

  我們看念老的介紹,「依報寬廣平正,清淨安隱,故云清淨平正。此山(須彌山)非世間土石,純是四寶所成,故云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這是比喻裡講的須彌山王,說明須彌山是眾寶堆積成就的。不是石頭、泥沙,不是的,是眾寶。用這個來比喻西方極樂世界之美好,像須彌山一樣,眾寶莊嚴。「聲聞、菩薩圍繞恭敬,故云聖賢共住。」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為什麼?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身是法性身,跟我們這裡完全不同。我們這個地方星球,居住的地球,星球,包括整個宇宙一切星球,全是阿賴耶的相分。這裡面所居住的眾生,有情眾生,身還是阿賴耶的相分,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不是法性身,完全不相同。阿賴耶是生滅法,所以阿賴耶所現的整個宇宙一切萬法全是生滅法。法性,真心所現的,叫法性身、法性土,不生不滅。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的這五句話,我們要常常想到。法性身是什麼樣子?清淨,沒有染污,就像此地的比喻,須彌山四寶所成,沒有染污,永遠不會染污。為什麼?它是性德。比喻都很難懂。我們這邊金銀、琉璃這些珍寶,你放在那裡久了,它就落灰塵,它還是有染污。西方極樂世界大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它沒有染污,為什麼?法性。一真一切真,人身體沒有染污,不需要洗澡;衣服沒有染污,不需要換洗;居住的環境找不到染污,為什麼?真心變現的。我們這個世界,沒錯,是心現,但是識變了,阿賴耶攪和在這裡頭。我們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識所變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是識,識是有生滅的。

  我們念過彌勒菩薩跟世尊的對話,世尊問得很巧妙,「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是原文。彌勒菩薩的回答,「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形皆有識」,識就是佛問的識。佛問三個,念有幾念、有幾相、有幾識?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很簡單,答覆得很清楚,說明宇宙萬法的真相。惠能大師只說了,「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彌勒菩薩給我們一解釋,萬法裡頭有真有妄。對凡夫只說十法界,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十法界是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一真法界才是無為法,無為法是心現,沒有識變,無為法裡面的人已經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他沒有識變。十法界有識變,唯識所變。我們六道是在十法界裡頭下面的六個法界,上面四聖法界,下面六凡,四聖、六凡合稱十法界,這個都脫不了唯識。識,阿賴耶是本識,末那、意識是它起的作用。意識分別,末那執著,煩惱都在這裡頭,它們兩個起作用,第八識不起作用。第八識只是含藏種子,好像是個倉庫,資料室一樣,它只管儲存這些資料,善惡一起收,染淨善惡統統在裡頭。起作用,第六的分別,第七的執著,它起作用。第八識不造業,六、七兩識造業,罪魁禍首,前五識是幫助的,是它們的爪牙,聽命於它,造一切染淨善惡無量無邊的業,有業就有果報,形成果報。這世界就這麼回事情。

  學佛,真正的目的沒有別的,佛幫助我們回歸自性,就是圓滿成佛。回歸自性最巧妙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諸佛對佛的讚歎無與倫比。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沒有一切法。自性裡頭最精最純就是彌陀。彌陀在自性裡頭,真的是精中之精,淨中之淨,顯示在四十八願裡頭,四十八願變現出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不是業報的,是自性本願力的成就,它不是業報。這個本願力跟我們的性德相應。因為我們的性(自性),跟阿彌陀佛的自性是一個性,跟十方一切諸佛也是一個性,跟一切眾生還是一個性。性是真的,相是假的,真性沒有現相,沒有現相那個相就是真性的相。在淨土裡面給它一個名稱叫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的相。常,永恆不變;寂,清淨無染;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光明遍照。你要問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此地。我們遍法界虛空界,我們講全宇宙在哪裡?統統在常寂光裡面。所以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當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在當下,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也沒有此界他方。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整個宇宙跟我們是一個共同生命體,不是一家,是一個人,是一身,一心一智慧。如果我們還跟人起分別、起執著,這不就自己跟自己矛盾了嗎?這種說法說絕了,除了大乘法裡頭,一切法都沒有說到這個,真正說到究竟圓滿。

  所以,忍辱仙人不計較歌利王割截身體的過失,不計較。為什麼?歌利王跟忍辱仙人一體。牙齒跟舌頭一體,舌頭被牙齒咬破、出血了,舌頭還跟牙齒計較嗎?為什麼它不計較?一體。我們從這個地方要領略,全宇宙跟我是一體,能不慈悲、能不愛護、能不幫助他嗎?還談什麼條件!談條件,有條件的幫助他,六道凡夫,不是佛的大乘弟子。大乘弟子已經明白了,這種分別、執著沒有了,小乘還有,大乘沒有了。大乘弟子的心永遠是清淨的,為什麼?他一切放下了。我們淨宗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放下了。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身體在這個世間隨緣度日,行菩薩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像賢首國師《還源觀》上講的四德,妙極了!「隨緣妙用」,就是恆順一切眾生。妙用是什麼?一切都不放在心上,叫妙用。放在心上就不妙了,放在心上就有善惡、就有染污、就有分別;不放在心上,惡不放在心上,善也不放在心上,就沒事。放在心上就有果報,善就有三善道,惡就有三惡道。放在心上就有,不放在心上就沒有,妙,真叫妙用。既然在這個世間,憐憫世間一切苦難眾生,教化眾生要身教,言教是補助的,身教為主,就是「威儀有則」,我要做好榜樣給人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想一想,我這個念頭,我這個話,我這個行為,世界上的人都學會了怎麼樣,好不好?如果說不好,不能做,趕快捨掉;如果好,好可以做。什麼叫好?與戒定慧相應好,與戒定慧相反的不好,決定不能做。

  基本的戒律很簡單,三皈、五戒、十善,八關齋戒是在家人過一天出家人的生活。出家的戒律,《沙彌律儀》是根本,往上去是比丘戒跟菩薩戒。在我們中國世法裡面,世法裡頭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善。心裡頭有善,果報在三善道。因為它是世間法,它不能超越輪迴。與這四科相違背是惡法,惡法是三惡道。同樣一個道理,放在心上就有,不放在心上沒有。不放在心上叫妙用,行善不著行善的相,造惡不著造惡的相,善惡二邊都沒有。為什麼有造惡?有時候造惡幫助眾生。譬如經上有個故事,很淺顯的比喻,獵人追他的獵物,小兔子,追獵物。問:你有沒有看見,牠往哪裡跑了?你明明看見了,牠往這邊跑了,你說牠往那邊跑了。這是打妄語,這個妄語是兩個都救,讓獵人沒有殺生,讓小動物保全生命,兩方面都保護了。所以善惡沒有一定標準,活的不是死的。戒律條條戒都有開緣,應該開不開是破戒,完全是為了利益眾生,沒有想到利益自己。不著相真利益自己,他怎麼不利益自己?著相就害自己,著相害自己離不開輪迴;不著相不害自己,自己真的超越了。這些我們都要懂得,都要搞清楚。對人「柔和質直」,要笑面迎人,讓人生歡喜心。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質直是真心。真誠心待人接物,不吃虧。

  昨天,我有個堂弟晚上跟我聊天談了很多,都是廢話。半生,現在老了,七十多歲,這個半生跟一切人、一切事相處,有恩有怨,跟我談這些。我說恩怨都不能放在心上,不要去念這個,為什麼不想佛,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你念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全是假的,統統等於零,你想這個幹什麼?我舉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故事告訴他,我說這個故事你聽過,忍辱仙人是什麼境界,歌利王是什麼境界?歌利王是暴君,無道的昏君,殺人不眨眼的,遇到忍辱仙人修忍辱波羅蜜。好,我試試看你能不能忍,手砍斷,看你能不能忍?腳砍斷,凌遲處死,慢慢一刀一刀的割,割死的,到最後問忍辱仙人,你還能不能忍?能忍,沒事,我不怨恨你,將來我成佛第一個度你。這是受多大的冤枉,他沒有罪過,完全出於誤會,他也不分青紅皂白,就下這種毒手。這樣的一個冤屈,忍辱仙人沒事,他不放在心上。最後成就怎麼樣?成就忍辱仙人提前成佛。所以大的冤枉、大的委屈,你能夠忍受,後面一定有後福。那個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成佛本來排列在第五尊,賢劫千佛他是第五,彌勒是第四,因為這個忍辱波羅蜜的殊勝功德讓他提前了,他先來成佛,彌勒菩薩延後。

  我們中國諺語,能忍受冤枉、忍受委屈,後來一定有大福,他自己這一生沒有遇到大福,他的後代一定是大福。人在世間要積大福德,不要怕委屈,不要怕被騙。被騙行,天天歡歡喜喜,對那個騙我的人還讚歎他。我看到一個人,道安老法師,台灣的。老法師很慈悲,騙他的人很多,都以為老和尚糊塗、不知道,其實老和尚完全明白。那個騙他的人走了,老和尚就告訴我,你看到那個人沒有?看到了,我進寺廟,他在大門口,我碰到的。他說他今天又來騙我。我說怎麼?給他了。你看給他了,那個人不知道,要知道的時候多慚愧!一絲毫都不暴露。你說這種包容,這種忍辱波羅蜜,這是他老人家做給我們看的。說給我們聽,我們未必會相信,做給我們看的,我們的印象太深,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積功累德要從這裡做,又何況佛家講的因果報應,能騙得了人嗎?騙不了,欠命要還命,欠債要還錢。只要他不捨,來世一定要還的,欠得多還得多,欠得少還得少,那又何必!人為什麼不在這一生,短短幾十年做個好人,做彌陀弟子多好!做釋迦弟子,不會墮三途;做彌陀弟子,能超越十法界,不僅僅是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能相信,你就佔大便宜,你就得大福報。一生不欺騙一個人,別人欺騙我,我都清楚,我都知道。我有這個能力給他,沒有能力他就不會騙我,為什麼?不會欺騙一個沒有錢的人,騙他的錢,這他做不到,他也挺聰明的。

  所以我們在這一品經裡頭,要建立清淨的信心,要增長堅固的願力,我非去不可。非去,這個地方要放下,不放下就去不了。不放下,這就有業障障礙你。統統放下,名聞利養邊都不沾。利益眾生方便有多門,真正沒有機會,在家裡發願迴向都是,都是一樣的圓滿功德。有緣就做,沒有緣,用心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大家,這樣就好。

  我們繼續看底下這一段,第七段,「踊躍禮念」。請看經文:

  【阿難及諸菩薩眾等。皆大歡喜。踊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念老的註解告訴我們,『阿難及諸菩薩眾等』,這就是當時與會的大眾,「阿難當機」,後半部是阿難跟彌勒菩薩當機,「故首云之」,阿難帶頭。「及諸菩薩眾等,蓋指菩薩、聲聞、天人等等諸眾」。與會的大眾有諸天,諸天除了無色界,無色界天有障礙,八難裡頭無色界天是屬於一種,他們以為那個境界是入大般涅槃了,所以他不聽法的,他也不會念佛的。無色界以下二十四層天,都有天人來參加法會,八部鬼神,幽冥界的眾生,有緣的都來了,聽世尊說法,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身給他們看。這個現身是世尊跟阿彌陀佛兩尊佛威神的加持,讓與會大眾都能見到。「蒙恩睹瑞」,蒙佛恩看到瑞相,「歡喜踊躍」,哪有不頂禮的道理?當然「五體投地,至誠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舊譯正遍知,新譯等正覺」,上面有個正字,正等正覺,等正覺也可以,等是正等,「乃佛十號中之第三號」,正遍知。「故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即六字洪名。」我們一般用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都稱念。

  這裡給我們什麼啟示?菩薩、聲聞、辟支佛、諸天大眾統統都看到、都見到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發出真心,真正相信,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願心堅定、堅固,不會被任何境界所動搖,也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沒有辦法誘惑他,讓他改變念頭,他如如不動。這是他們做給我們看,我們應當學習。應當學習,這句佛號要現在人所說的分秒必爭,我有一秒鐘可以念一句佛號,我這一秒鐘沒有念佛,這一秒鐘空過了,這個空過是無比的損失。一秒鐘我也不空過,口裡沒有念出聲,心裡默念,念念純是阿彌陀佛,你能不得佛保佑嗎?你能不得佛力加持嗎?肯定的。得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其他就都不要了,都不必去理會,一心嚮往,佛什麼時候來接我,什麼時候就走,沒有絲毫牽掛。還沒有來接你走,叫你什麼?叫你在這表法,大概這個地方的眾生還跟你有緣的不少,你要好好的帶領他們、幫助他們。不就是幹這個嗎?除這樁事情,沒事。我們以認真念佛去影響他,我們把這個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做出來,所有的教訓都變成生活,變成處事待人接物的行為,真幹,身行言教。天天等待阿彌陀佛,決定有一天,他來接引,我們功德圓滿。

  我們看底下一段,「六道沾恩」。第一個小段,「睹光止苦修善」。看經文: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

  右面這段經文,念老告訴我們,再一次的說明,「彌陀第十四觸光安樂願之成就」。在這個場合當中大家見到佛光了,在佛光裡面看到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願文裡頭說,「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這個願全兌現了,諸天除四空天,二十四層天,乃至蜎飛蠕動,這些很小的爬蟲、小飛蟲,這是畜生裡面最下等。人墮畜生道,畜生是愚痴,墮畜生,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是畜生。畜生道比那兩道受苦要少,但是畜生也不容易出來,牠論次數的,不是牠死了就投胎,不是的。譬如一隻雞,牠活了六、七個月被殺掉,殺掉怎麼?牠又投雞胎,牠要投幾十次或者是幾百次,要論這個。滿了,牠才能離開畜生道,再能得人身。所以很麻煩。要投成雞,很容易就下去,你這一生吃了多少雞?你要變多少次的雞身去還債?統統還清楚之後,你才能出來,不是開玩笑的。畜生,都是論次數的,那個債才能還得完。所以見到光,見到佛,見到極樂世界,真正慈心生出來了,這是自性的愛心,我們常常把它看作自性裡頭第一德。自性的德能無量無邊,核心是什麼?就是愛。

  我們中國老祖宗,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之前就知道,把它做為五倫裡頭的第一倫,五倫的核心,「父子有親」,就是親愛。這個親愛是出於自性,是沒有任何條件。你看父母對嬰兒沒有條件,無條件的付出,特別是在嬰兒三、四個月的時候,就是一百天,照顧得無微不至。這父母,甘心情願,照顧無微不至,孩子還不認識父母,為什麼?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天真,體露真常。等到他認識父母,他就有分別、有執著,他被污染了。聖賢人的教學,是希望這種污染愈輕愈好,時間愈慢愈好。中國老人就抓住這一點,不要讓他污染得太快。現在污染太快,他看電視,小孩一出生,睜開眼睛看電視,會走路、會說話的時候,他就玩電動玩具、玩電腦,這個染污可不得了。從小把這個根給他染污壞了,以後可麻煩、可難教了,他怎麼能回頭?外面一誘惑就走了。聖賢書念再多也不行,念十年的聖賢書,到社會上去,十天就完了,他就受不了,肯定往那邊去了,財色名利,七情五欲,他沒有辦法。古人的根紮得深,父母真愛護,要看三年,就是出生的一千天,凡是不善的,與倫理、道德相違背的,根本就不讓你看到、不讓你聽到、不讓你接觸到,你所接觸的全是正面的倫理道德,看得緊緊的。父母在孩子面前,都要端正守禮,為什麼?讓他看到正面的,不能讓他看到反面的。這一千天是扎根教育,根紮得穩。古人講三歲看八十,這一千天紮的根紮得好,八十歲不會改變。現在人把這個忘得乾乾淨淨,起心動念都是財色名利,這什麼?搞輪迴。如果用的是虛偽的心念,念念是損人利己,那造業就重了,現在得一點便宜,將來的債怎麼還?除了還債之外,殺盜淫妄是性罪,性罪是沒有幹,心裡想也犯罪,這就結業,結的是罪業,苦報在三途。不敢!

  我這一代,像我這種身分,可以說是很走運,生長在農村,十歲才從農村搬到城市;換句話說,十歲之前不懂事,過的生活是天真。小孩在一起玩耍,在哪裡?山上,山上去玩,湖邊去玩,河邊去玩,找這些地方去玩耍,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做錯事情,旁邊走路的行人都把我們叫來教訓,我們都乖乖聽,沒有敢隨便說話的,為什麼?父母教的。大人見到小孩犯過,就要叫他來教訓他。我們父母看到,對路人感恩,謝謝你的教導。現在這個風氣沒有了,小孩也不會聽你的,父母教他他都不聽,他還聽你的嗎?不可能的。所以孩子,父母不能教,老師不能教,怎麼辦?這是大問題。「慈心作善」,這一句非常重要,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愛心。凡是人,皆須愛,別人不愛我,我愛他,我培養我的愛心。培養慈心是與樂,悲心是拔苦。悲心是憐憫心、同情心,你看到他做得不對,他在造業,他將來要受報,但是你沒有辦法勸他,他不相信。我們只能將自己行善積德的功德給他迴向,求佛菩薩加持,希望他慢慢能回頭。有些人吃盡苦頭他才回頭,沒有吃到苦頭,他不知道,他以為我們學佛人是迷信。「歡喜快樂」,法喜充滿。

  「又《光明遍照品》云:若在三途極苦之處」,極苦是無間地獄,「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特別是地獄眾生,地獄種類很多,無間地獄見不到佛光。無間地獄能見到佛光的,是他過去生中阿賴耶識裡頭有佛種子,曾經不知道是某一世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十善,有這個種子才有緣分在無間地獄見到佛光。如果沒有這個緣分,永遠見不到,真可憐!「故今云:蜎飛蠕動」。這些人過去在人道、在天道,只有人、天兩道有諸佛菩薩講經說法教學。如果沒有這個種子,他墮在惡道裡,菩薩在惡道裡示現地藏王菩薩,在鬼道示現鬼王身,在地獄現地獄身,教化眾生。還是一句老話,佛度有緣人,他阿賴耶識沒有種子,沒辦法度他。阿賴耶種子多,力量強,容易度。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重要!我們常常念,默念,默念鬼神能聽到;出聲念的時候,人能聽到,功德無量無邊。手上拿一串念珠,別人看到了,佛,佛的概念下去了,度眾生。所以出家人你別瞧不起他,他不如法,造作很多罪業,但是他穿這件衣服在街上走一遍,多少人看到,這佛,阿賴耶裡頭種個佛的種子。他不穿這衣服做不到。三寶不能輕視,他作惡自然有他的果報,我們不可以批評,這就對了。他這個形象能叫人動一個佛的念頭,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在家居士拿一串念珠,好,人家看到,他就起一個佛的念頭。所以這些小動物們,阿賴耶識裡頭有佛種子,所以牠有機會見到佛光,牠也有機會見到佛相、見到極樂世界。「所有疾苦莫不休止」,就停止了。「一切憂惱莫不解脫。」因為我們凡夫有憂有惱,真正念佛,憂惱就沒有,歡喜心念出來了,真的念佛功夫得力。

  什麼叫功夫得力?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到不亦悅乎,功夫就得力,佛法裡面講法喜充滿,像這段經文所說的,功夫得力。念佛念得歡喜心念出來,憂慮、憂惱沒有了,讀經把憂惱讀掉,歡喜心讀出來,這叫功夫,這叫功夫真正現前,現前的利益。到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功夫成片的人,什麼時候想往生,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就來接你。你功夫成就了,這個不是假的,生死自在。想多住幾年也不妨礙,多住幾年跟阿彌陀佛說明,我願意多住幾年,不妨礙,什麼時候走,我不決定,讓佛決定,我們可以約定的。完全替佛做事,不為自己,跟佛的心願完全相應。

  下面這是外面的感應,「天樂不鼓自鳴」,你聞到天樂。

  【鐘磬琴瑟。箜篌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

  『五音』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交響樂。各種樂器演奏的音聲,你統統聽到,這是感應。當時在大會當中,與會的大眾聽到天樂。

  再看底下一段,「十方諸天供養」。

  【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於虛空散作供養。】

  「十方的天人來散花香,皆表殊勝快樂之象」。

  我們看註解,「經中詳談見佛、見光」,見極樂世界種種的瑞相。「或以此有著相之失」,這是不是著相?這是學佛人有些真的他執著,他執著空,也著相,著有著相,著空還是著相,空有二邊都不能著。佛現這些瑞相,十方諸天來現供養的相,讓大家都看到,這就是隨緣妙用。隨緣是度化眾生,幫助眾生建立信願行,信願行完全成就、圓滿了,相就不要。要相都是對初學,沒見性的需要,見性就不要,沒有見性很重要。所以「惜彼」,這些人,「未知淨宗之妙」,淨宗妙在哪裡?「端在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這是屬於境界。像我們看電視,我常常用這個做比喻,我把電視的屏幕比喻作真性、真心,畫面比喻作阿賴耶識。心現萬法,所現的一切音聲色相,有沒有離開本體?沒有離開。有沒有妨礙本體?沒有妨礙,屏幕上什麼都沒有。相沒有礙屏幕,我把按鈕一按,相就沒有了,痕跡都不著。淨宗妙就妙在此地,能現萬象,實際上一絲毫沒沾染。也就是說,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萬象隨它去生,不要放在心上就對了、就妙了,放在心上就不妙。不放在心上是佛、是菩薩,放在心上是六道凡夫,同一個境界。凡夫不知道當相即道,佛道;即事而真,事是現象,真是本體,就是自性。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的理體就是自性,所以不必「撥相求道」。一定要把這個相統統消滅掉,你才見到屏幕,你沒有能力在現相的時候見到屏幕。見到相跟見到屏幕同時,根本沒有先後,完全同時的。所以性在哪裡?真正見性的是隨拈一法無不是性,沒有一法離開自性,法法皆是,法法皆如。

  要離相求道,沒有這個道理。為什麼?相是假相,是生滅相,你根本不了解它。它生滅的頻率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它就在你面前,你就不知道,沒有離開你。所以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根本不可得。真的不可得,為什麼?它不是物質現象,五根緣不到,眼耳鼻舌身緣不到;它不是精神現象,你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八識都緣不到;它不是自然現象,連阿賴耶也緣不到。所以叫空,叫真空。體是空的,相也是空的,相雖然有,叫妙假。它很奇妙,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所有現象都是許許多多幻相重疊糾纏在一起,我們才知道,才看到、聽到、摸到。如果不是許許多多糾纏在一起,它只是一個相、一個頻率,我們無法覺察。所以真相在哪裡?就在面前。你要能夠把電視看懂、看明白了,你就成佛。看電視也是一法,法法都能成無上道,你會不會看?宗門大德說,「你會麼?」會,看電視成佛了。為什麼?曉得全是假的,相是假的,體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一樣都得不到,體得不到,相也得不到,會不會?都不放在心上,你怎麼不歡喜,你怎麼會不得大自在?「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這個把大乘明心見性菩薩的境界說得圓圓滿滿,八個字。所以「不必撥相求道」,要把相滅掉,真才現前,沒這個道理,這是錯誤的;「離事見真」,真是理,理跟事分不開家,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它是一不是二。

  「且此經純是《華嚴》事事無礙境界」,所以古德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裡面所講的十法界,《華嚴》講十法界,這邊也講十法界,跟《華嚴》沒有兩樣。《華嚴》講四無礙,本經也是四無礙,事事無礙境界。「一花一香無非帝網之珠」,《華嚴經》還加了一句,「一毛一塵」,說得更細,毛是講毛端,汗毛端,塵是極微色,比花比香小多了。無非帝網之珠,這是比喻,帝是忉利天主,網是忉利天宮莊嚴的羅網,每個網中心都結的有寶珠,這用它來比喻,它是一體。

  「一一圓明」,圓滿光明,放光。這個光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我們肉眼看不見。這是現在人有這個知識,我們眼看到的光,波長很有限,比我們所見的光波長的見不到,波短的也見不到。常寂光確實我們沒法子離開,圍裹著我們,我們完全不知道。就好像看電視,一般人都迷在色相上、音聲上,把螢光幕完全忘掉了。螢光幕是體,沒有它,不能現相,把體忘掉了。從這個地方你要看到理事不二、性相不二,那就是佛法,那就是修行,知道什麼都是假的,不善是假的,善也是假的,平等心生起來。清淨平等心從哪裡來?看電視上成就的,電視是妙法。這個對於什麼人有用?對於上根利智管用,對於中下根人壞了,愈看愈糊塗,愈看愈迷糊,全把人教壞了。根性的提升確實有必要。「一一勝妙」,勝是殊勝,妙是微妙,妙是我們無法想像,「一一皆是一真法界之全體。圓明具德,不可思議。」這說到究竟圓滿,換句話說,圓明具德就是常寂光,一一法全是常寂光,電視是常寂光,電影也是常寂光,十法界全是常寂光,只是一切眾生在裡頭迷悟不同,所以他感受有差別。如果統統覺悟了,它不礙事,它所表的全是佛法。不可思議,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不想像就對了,有想像就迷了。所以我們淨宗同學應該怎麼修?把所有一切境界統統轉到阿彌陀佛,我想什麼?想阿彌陀佛,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樣樣都是,都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體就是阿彌陀佛,相也是阿彌陀佛,作用也是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就能入不思議境界。

  底下這一段經文,「彼此同見」,妙了。先說「此見彼」,此是我們這一方,彼是極樂世界。

  【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

  這個地方講,『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前面有註解,就是《彌陀經》上所說的十萬億佛國土。極樂世界在哪裡?世尊告訴我們,距離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十萬億個佛國土那一邊,極樂世界。距離很遠,對誰說的?對六道凡夫說的,凡夫有分別、有計較。實際呢?實際空間跟時間都是假的,不相應行法。時間、空間跟心法不相應,跟心所法不相應,跟色法不相應,它是什麼?現在人所謂的抽象概念。沒有事實,只是抽象概念而已,從心想生。實際上沒有,是你想像的有遠有近、有先有後,實際上沒有,遍法界虛空界統統在常寂光中。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就是法性,常寂光就是本體,一切法都從常寂光現的,離開常寂光沒有一切法。常寂光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的屏幕,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是屏幕上現的相。相是假相,體是真體。常寂光是真的,成佛就是融入常寂光。身有沒有?沒有,身變成常寂光;我們居住的土,土也變成常寂光。融入常寂光,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才真正得大圓滿。你想,一切諸佛如來在常寂光裡頭,就是一體的,一片光明,我們自己也變成一片光明,諸佛如來的智慧跟我的融成一片,德能融成一片,相好融成一片,再分不出是你的是我的。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眾生念他,立刻就現形。這個地方現極樂世界、現阿彌陀佛,是不是從十萬億佛國土到這來的?那是佛的方便話,佛對小朋友的方便語。真的呢?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在當下。佛沒有來,佛也沒去,極樂世界也沒有來,也沒有去。來去是假的,現、不現是你的緣分。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就不現。我暫時放下,暫時就現;一念放下,一念現;念念放下,念念現。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是這麼個道理。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知道分秒可貴,一分一秒都不要離開阿彌陀佛。這是一切法裡頭上上法,沒有比這個法更高、更圓滿的了。我們是因為有業障,沒有辦法,要用阿彌陀佛;真正業障消除,阿彌陀佛也不見、也沒有了,沒有了是真正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佛給我們解釋,無量光是空間,無量壽是時間,時間、空間完全融合成一體,沒有了,再也分不出。這就是跟你講真話,佛教無神論,神念阿彌陀佛也融入無量光,跟我們都變成一體。萬事萬物全融成無量光裡頭,光明遍照,大光明藏,就這個意思。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極樂不離自心,理也」,這是理。「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這是事。「理事無礙」,百千俱胝那由他就是「十萬億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所以十萬億佛國土就在眼前。「故《觀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釋迦牟尼佛給我們透了信息,就在當下。「會眾誠感」,這個誠字是關鍵字,最重要的,真誠。什麼叫誠?「一念不生謂之誠」,曾國藩在讀書筆記裡頭做了這麼一個註解,給誠做個註解,很多祖師大德都喜歡用這個,註得好。你有一個念頭,不誠。真正誠意是誰?佛。等覺菩薩還不行,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不誠。所以真正講到誠,妙覺果位,就一個人,妙覺那是真誠。地上菩薩接近真誠,他還帶著幾分妄,那個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因為他們都是住在實報土,實報土起心動念沒有了,但是有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有厚薄不一樣,所以才有四十一個品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怎麼分的?習氣濃的在下面,習氣薄的在上面,是這麼分的。習氣斷乾淨就是妙覺,妙覺就融入常寂光。

  於是我們就曉得,我們這個,我不是從經上看的,我們是從推理上曉得的,經上明顯跟我們講,阿羅漢斷見思煩惱,但是有見思習氣,習氣沒斷。辟支佛把見思習氣斷了,所以他比阿羅漢高。斷了這個習氣辟支佛,辟支佛斷見思習氣。往上面去是菩薩,在辟支佛這個果位上,他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掉,他就是菩薩。但是菩薩有塵沙煩惱的習氣,塵沙煩惱習氣斷掉,他就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十法界裡面的佛要把無明煩惱斷掉,就是起心動念,無明煩惱斷掉之後,他就超越十法界,他就證得圓教初住,生實報莊嚴土。我們想無明煩惱斷了,無明煩惱肯定有習氣,習氣沒斷。無明習氣不能斷,為什麼?他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用什麼方法斷這個?沒有辦法斷。不像前面見思煩惱習氣有辦法斷,塵沙煩惱習氣也有辦法斷,無明煩惱習氣沒有辦法斷,那就是隨它去,時間久了,它自然沒有了,這叫無功用道。古人用酒瓶做比喻,酒倒乾淨了,聞聞裡頭味道,擦不掉怎麼辦?打開放在那裡,放個半年、放個一年再去聞,完全沒有了。所以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他證得法身,住在實報土,什麼時候他習氣才能斷完?三個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這麼來的。無功用道,根本就是不理會就完了,三大阿僧祇劫自然就沒有了,沒有、斷盡了,他就證得妙覺。所以從這個三大阿僧祇劫裡面,把它說成四十一個等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上面是等覺,四十一個位次。到等覺的極其微細,等覺一斷,他就不在實報土,實報土沒有了,實報土也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除外,實報土還是虛妄。

  實報土是怎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來的。這個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見思煩惱來的。所以見思一斷,超越輪迴。十法界從哪裡來?十法界是無明煩惱,無明煩惱一斷,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上面的一真法界,就是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習氣斷掉就沒有了。由此可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報土裡頭的相也是虛妄,也不能執著。告訴我們,只要是這些東西,統統要放下,不要有絲毫去染著它。我歡喜它,被歡喜染著了;我討厭它,被厭惡染污了,統統是染污。要把它看破,沒事,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不二,根本就不要放在心上。什麼東西都不放,也不容易做到。所以淨宗就妙了,淨宗能讓你心上放一個阿彌陀佛,妙極了!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一切法,你所喜歡、你所討厭的,統統用阿彌陀佛做代表。除阿彌陀佛之外,一法不放,清除得乾乾淨淨。這就是「會眾誠感」,真誠是一念不生,這個一念不生只要念斷,念的習氣沒關係,因為念的習氣斷了,那是妙覺如來,就契入常寂光。這個地方讓你見到常寂光,見到常寂光所現的妙土,就是實報莊嚴土。「佛力加威」,靠自己真誠感,佛就有應,佛幫助我們。「淨穢兩土互現目前」,我們看到極樂世界的人,極樂世界也看到我們。「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就像天眼,看什麼?看一尋,很近的地方。一尋是八尺,不到一丈。經裡頭也常說,我們兩手伸開,這個距離叫一尋。就是不遠,你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此見彼」。

  下面精彩的在後面一段,「彼見此」。我們看經文:

  【彼見此土。】

  極樂世界的人看到我們。

  【亦復如是。】

  像我們看他一樣,看得這麼清楚,看得這麼明白。

  【悉睹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

  他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法會,釋迦牟尼佛正在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他們看到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彼土聖眾,皆見此界釋尊,於會眾中,說此《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多麼親切!

  下面說,「《阿彌陀經》謂此法門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世間真正是難信之法。我看到這一句,我感觸非常深,真的是難信。相信的人,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在這個世間做到帝王、做到總統,這就是福報大了;擁有千億萬、億億萬,這是富足了,他逃不過生死,壽命到的時候他怎麼辦?一樣都帶不去。一樣帶不去是小事,後頭一句話可麻煩,「唯有業隨身」,你造的業帶去了。俗話所謂「家大業大」,他造的那個大的罪業怎麼辦?善業天堂去了,惡業無間地獄。轉眼之間的事情,活一百歲也是一彈指。我今年八十八,再過兩年九十歲,再過十年就一百歲,一彈指。我這個年齡感觸就很深,感慨很多。同學們見面,各地人到這來看我,讓我想到我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聽眾有十幾位法師、居士,我講經大概講堂都坐得滿滿的。現在再回到香港,那些老朋友三分之二都不見了。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不少人移民到外國。在那個時候,我勸告他們不要離開香港,香港會比英國人統治得更好。他們不聽我的話,跑到外國。在外國見面的時候,苦不堪言。再回來,回不來了,回來,房子賣掉,房子漲價了,沒有辦法再買房子,多苦!我說你們不聽我的話。移民出去的,移出去了,在香港的,過世的很多,當年認識的幾個人,很少很少還在世間,說明壽命短促。人要珍惜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這一寸光陰要是用來念佛,那功德就不可思議。勸大家常常念佛,養成這個習慣。

  經上這一句話,我們一定要非常重視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難信能信,多麼的難能可貴!「末法眾生情執深重。於此最極圓頓、一乘了義、究竟方便之妙法,不能信及,反生疑謗」。這個現象非常普遍,不但是初學,甚至於老法師都懷疑、都批評。所以這個經,我們學多少,統統要把它做出來,為什麼?人家才會相信。要把它講透徹,把它講清楚,自己不入境界,講不出來。自己真正做到了,能講出幾分。能令一個人真正相信,念佛往生淨土,大慈菩薩說,你勸兩個人往生,功德就超過自己;你能勸到十幾個人往生,你就是菩薩再來;你能勸到一百個人往生,你就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這個我們要記住。積功累德,念佛求生,幫助別人生信、發願、老實念佛,這無量無邊的功德。幹什麼功德、做什麼好事,都比不上這個,這是我學佛六十三年的經驗。我所得到的心得,無與倫比,什麼法都沒辦法跟它相比。任何災難,灌頂法師講的,乾隆時代慈雲灌頂,我是看他的《觀經直指》,是他的著作,那裡面說的,所有一切經、一切懺法、一切咒語,統統都做不到,沒有辦法,他業障太重,消不掉,最後還有個辦法,一句阿彌陀佛,真誠心去念,統統能消。我們相不相信?相信。怎麼相信的?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裡頭有,五逆十惡,毀謗大乘,到最後能夠一念悔改、認錯,後不再幹,發心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還是來接引你。這就說明它超越一切法,一切法達不到的,它可以達到。我們一定要珍惜,決定不能疏忽,決定不可以空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